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研究进展及防治,附研究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16 10: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研究进展及防治

王明春 基础二班 方剂学 20152041

摘要:产后抑郁症( Post partum Depression PPD)是指产后6周内第一次发病,主要表现为悲观、抑 郁、沮丧的精神紊乱。它严重地威胁着产妇的心理健康。本文系统介绍了产后抑郁症的概念,并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遗传因素等方面综述了该病的发病原因及其防治。为了解产后抑郁的发生、转归与其影响因素,本文还设计了研究方案。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病因;综述;发病率;研究设计

产后抑郁症( 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 ) 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 典型的产后抑郁是产后6周内发生, 可持续整个产褥期。 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到婴儿、家庭、婚姻、社会,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后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疾病也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对产后抑郁症发生原

[1,2]

因、影响因素以及诊断、护理等方面已有诸多报道 ,但目前国内的研究报道多局限于案例分析或统计调查,尚缺乏较为全面的综合分析。现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产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对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危害进行阐述,并对其病因进行较为全面分析,介绍常用产后抑郁症常用评价量表,提出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对策,旨在为产妇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一、产后抑郁的临床表现:

产后抑郁症也叫产后忧郁症,是女性在生产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

分娩是一个自然事件, 也是女性一生中面对的一个应激性事件。产褥期被认为是一个特殊的压力性时期, 产妇情感和情绪易发生改变, 甚至有发生严重精神障碍的风险。最新数据显示, 约有50%~80%的产妇产后会经历短暂轻微的忧郁,表现为哭泣、情绪波动、 焦虑、悲伤、睡眠困难、注意力难于集中、易激惹等;另有约0.1%~0.2%的产妇会发展成为严重的产后精神病, 出现幻觉、 妄想, 严重者有自杀企图, 甚至会伤害新生儿[3];此外将近15%的女性在产后 3个月发生产后抑郁症, 其症状虽不如产后精神病严重,却比产后忧郁症状明显,持续时间更长。发展中国家的 PPD 发病率高达15%~28%[4]。

二、产后抑郁的病因

1. 遗传因素

近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精神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目前对精神障碍的遗传传递方式仍有争议。对 PPD 患者家族史的调查研究发现,有家族抑郁症遗传史的产妇 PPD 发病率要高[5]。故认为 PPD 的发生和遗传因素具有相关性。

2. 社会因素

2.1社会支持匮乏 潘晓放等[6]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不足是产后精神障碍的重要致病因素。处于产后抑郁状态的产妇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是匮乏的, 特别是信息支持和评价支

持。

2.2经济因素 齐静[7]研究分析认为低收入者较高收入者发生产后抑郁、 焦虑的可能性大, 新生儿的到来无疑是大大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3. 心理因素

最主要的就是产妇的个性,沈灯霞发现[8]多见于以自我为中心,成就度不够,敏感,情绪不稳定,好强求全,固执,认真,保守,社交能力不良、与人相处不融洽和内倾性格的妇女易于发生产后抑郁。胡宝华调查发现[9]在产后妇女未进入母亲角色,担心孩子缺乏家庭成员和社会的关心,担心分娩后体形的改变,身体臃肿,若再心理调适不当,可能产生忧郁情绪。

4. 文化因素

中国特有的“坐月子”习俗要求产妇在产后 1 个月内必须待在家里,不能洗头、洗澡、刷牙, 不能开门开窗通风,除了喂养孩子外,其他的家务都由家人来做,传统观念认为这样会使产妇更快、更好的恢复到产前状态。

5. 生理因素

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分娩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胎盘生乳素(HPL)、 雌激素(E)、孕激素(P)含量急剧下降,催乳素的高分泌状态,情绪调节系统(如多巴胺)使内分泌调节处在不平衡状态。

姚梦凌研究表明[10]有流产史的产妇产前抑郁水平更高。

李德城[11]经研究表明, 剖宫产的产妇产后发生抑郁症的危险是阴道分娩的6.82倍。

[9]

三、产后抑郁症的治疗

1 .心理治疗

发生PPD的产妇大部分都伴有焦虑症状。因此, 同时治疗焦虑和抑郁对改善精神健康十分重要。研究认为, 心理干预作为最基础的预防方法能有效减少 PPD的发生。人际关系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能改善围产期轻、 中、 重度抑郁症, 尤其适用于妊娠和母乳喂养的女性。目前推荐使用心理治疗作为轻度、 中度产后抑郁症的一线治疗方法, 对部分中度抑郁症和重度围产期抑郁症采取心理治疗和抗抑郁药物联合治疗。 2. 发挥产妇自身主观能动性

鼓励产妇采取主动行为积极应对 PPD, 包括阅读自己喜欢的正向书籍;拜访朋友;如没有独自照顾孩子的能力, 可寻求和家人共同照顾孩子;学会在孩子睡觉的时候保持有效的休息;根据医生的安排和指导进行散步等锻炼保证躯体健康。 3.发挥配偶在产后的积极作用

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关注男性配偶在整个围生期的积极主动作用, 男性参与整个围产期对产妇和新生儿的照顾能维持自身身心健康, 同时也能促进婴身心健康。建议男性配偶从心理和生理的角度给产妇予以关心和支持, 包括耐心倾听配偶的诉说, 信任对方, 帮助配偶意识到保持坚强和良好心态的重要性, 促进产妇维持心理健康的主观能动性。 4.药物治疗

4.1 激素治疗 雌激素治疗 PPD 是一种较新的治疗方法。研究发现, 补充 PPD 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 能有效缓解抑郁症状, 降低产妇抑郁量表的评分, 临床效果较好。孕激素治疗 PPD 的观点一直存有争议, 所以未在临床推荐。对PPD 采用激素疗法应权衡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并关注其对母亲行为的影响。

4.2抗抑郁药物治疗 目前的抗抑郁药物主要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及临

床上新出现的应用较广泛的选择性5- HT 再摄取抑制药。

四、小 结

综上所述, 产后抑郁对产妇的身心健康, 婴儿的生长发育, 智力的行为发育, 家庭及社会均造成巨大的危害, 迄今为止, 其发病因素及防治仍是产科研究的重点之一。

参考文献:

[ 1]吴文清, 忻剑云, 刘利华等. 产后抑郁症、焦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J] .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3, 4( 6) : 421-424. [2]冯文, 卢晶梅, 刘旭红. 家庭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病影响的研究[ J]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 7) : 48-50. [3]贺晶. 产后抑郁症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J ] .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0, 35( 11) : 660-663. [4] 黄丽, 李卢新, 梁素珍等.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 [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8 ( 1) : 29-30 .

[5]姜越娟, 姜群群.产后抑郁症的心理学研究进展[ 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5):542- 543

[6]刘巧昙, 朱晓珍. 产后访视工作在预防产后精神障碍中的作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 13(3):37 -38.

[ 7] 齐静.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 医学信息, 2011, 10(10):30 -31. [ 8] 沈灯霞. 产后抑郁病因分析及预防护理[J]. 中国现代医药应用, 2009,5(10):173 -174. [ 9] 胡宝华. 产后心理障碍的分析和心理护理[ J]. 基层医学论坛, 2008, 12(3):232 -233.

[ 10] 李榕, 朱启英, 邵红. 产后心境不良患者贝克抑郁问卷调查分析[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9, 10(1):54 -55. [ 11] 周训平, 周厚秀. 产后发生抑郁症的原因及护理[J]. 全科护理, 2009, 7(2):395 -396.

附:研究设计

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患病率可高达10%左右。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抑郁症在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为男性的2倍,而女性的围产期是抑郁症的发病高峰,除了既往有抑郁症史的患者容易再次复发外,许多女性在产后出现了首次抑郁发作。妇女在经历了妊娠、分娩后,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情绪处于不稳定状态,极易发生产后抑郁。产后抑郁是产妇最为常见的心理异常,不仅影响产妇的自身健康及婚姻和家庭,而且还影响哺乳及母婴关系,对婴儿的情绪行为和生长发育产生长远的消极影响,更甚者还会引起杀婴和自杀的行为,危害极大。此外,在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社会背景下,第一代独生子女们目前已经到了结婚生育年龄,而独生子女群体的特殊心理特点使其更容易发生产后抑郁。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及特殊的社会

人口环境,产后抑郁在我国已构成一个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秉承“上医治未病”的理念,开展产后抑郁预防干预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早期评估与诊断是实施产后抑郁干预的第一步,然而目前的筛查技术在筛查内容、形式、时机方面均存在缺陷,筛查技术也没能通过有机整合而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案。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研究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以便为临床提供更好的防治策略。

2. 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

2. 1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6~12月在黑龙江第一附属医院分娩的既往无精神病史、 性格障碍及无孕期并发症 /合并症的产妇,于产后 42天及6个月后,对其进行问卷调查。 2.2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经本人同意, 产妇分别于产后 42天及6个月后,填写EPDS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 2.3 研究工具

①根据文献及设计假说, 参照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74)中心理功能部分条目自行设计编制的产后42天和6个月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家庭经济及居住情况、与丈夫及家人关系情况等。

②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EPDS ) : 采用香港中文大学翻译修订版。此修订版本用EPDS≥13分为诊断标准时,灵敏度41%,特异度为95%。 该研究中将EPDS≥13分者定为产后抑郁。

3.统计分析方法

全部数据应用Foxfro数据库进行录入及逻辑检错,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χ2

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4.研究人员的组成、培训安排

本人、在医院规培的同学及学弟学妹。 培训安排:事先假定突出的研究对象,进行交谈了解部分产妇的各自的生活经历及其背景。

5.研究时间进度和经费计划

5.1.准备阶段(第1~3星期)查阅相关文献和最新的统计数据;向负责人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和研究目的;

5.2.调查阶段(第4~12星期)挑选必要的、典型的产妇;在与患者互动的过程中加以进行实地观察;让患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产后抑郁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并择时随访; 5.3.分析阶段(第12~14个星期)对原始资料的整理和审核,进行归类; 将原始资料与其他文献资料加以比较;通过统计,将问卷调查的评价进行归类,分析每项的比重;

5.4.总结阶段(第14~16个星期)与老师探讨研究的成果;讨论研究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tj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