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网络考试全套题库

更新时间:2024-04-18 20: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判断题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了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对

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对

马克思是个学者,缺乏社会活动能力 错

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唯一源泉 错

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对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劳动价值论,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错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错

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时可以重复出现的 错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错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表明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失败的选择 错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永葆活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

利润本质上是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

资本集中的方式是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

商品生产者劳动的社会性是这样表现出来的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上层建筑是指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个别企业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缩短意味着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

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是

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是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是

多选题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邓小平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

真理具有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

与一种商品的价格相关的因素有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有多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

货币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作用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

关于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华罗庚生前曾说:“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生命的延续,是现在人类共同的生命的一部分,。。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

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的剥削收入有

“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是因为

下列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

党的群众路线是

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它

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社会存在包括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主要是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阶级社会中的三大差别通常指的是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

“手推磨生产是封建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代替那些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

[材料1]某企业为了追求效率,推行差别工资,使劳动者收入差距扩大。[材料2]一些企业竞争中。。。

5《西京杂记》记载:匡衡年轻的时候十分好学。他家里很贫困,买不起蜡烛,一到夜晚,屋里就漆黑。。。

[材料]美国是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却任然存在着失业工人,据美国劳动部宣布,1992年5月。。。

第1题 (1分)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个不同的真理.

答案:N

第2题 (1分)

感性认识反映了活生生的现实,所以,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 答案:N

第3题 (1分)

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答案:N

第4题 (1分)

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答案:N

第5题 (1分)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答案:N

第6题 (1分)

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案:Y

第7题 (1分) 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答案:Y

第8题 (1分)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劳动价值论,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答案:N

第9题 (1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答案:N

第10题 (1分)

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因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基...

答案:N

━━━━━━━━━━━━━━━━ 单项选择 共30题 (共计30分) ━━━━━━━━━━━━━━━━

第1题 (1分)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标志是看

(A)事物的变化是否巨大

(B)事物的变化是否能够感知

(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答案:D

第2题 (1分)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既克服又保留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抛弃

答案:A

第3题 (1分)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答案:C

第4题 (1分)

坚持世界是多样性统一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答案:B

第5题 (1分)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答案:C

第6题 (1分)

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 答案:D

第7题 (1分)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答案:C

第8题 (1分)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它:

(A)是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B)是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C)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D)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公有制

答案:C

第9题 (1分)

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是

(A)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一切社会发展的内部动力

(D)社会发展的外部动力

答案:B

第10题 (1分) 商品的本质属性是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答案:C

第11题 (1分)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A)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

(B)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D)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答案:A

第12题 (1分)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C)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答案:C

第13题 (1分)

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

(A)人的发展状况

(B)地理环境的状况

(C)生产力的水平

(D)生产关系的性质

答案:D

第14题 (1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答案:A

第15题 (1分)

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C)社会总产值的构成问题

(D)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

答案:B

第16题 (1分)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答案:A

第17题 (1分)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答案:D

第18题 (1分)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答案:D

第19题 (1分) 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

(A)劳动时间和产品的销售时间

(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D)劳动时间和购买时间

答案:C

第20题 (1分)

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

(A)事物周而复始的自我循环

(B)事物相互转化与无穷发展

(C)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D)经过两次否定再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答案:C

第21题 (1分)

概念、判断、推理,这是

(A)直接经验的三种形式

(B)间接经验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答案:D

第22题 (1分)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A)劳动的使用价值

(B)劳动的价值

(C)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D)劳动力的价值 答案:D

第23题 (1分) 空想社会主义

(A)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作了许多构思

(B)找到了社会变革的物质力量

(C)理解到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历史过渡的现实基础

(D)对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不报希望

答案:A

第24题 (1分)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

答案:C

第25题 (1分)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凋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答案:D

第26题 (1分)

以下关于假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假象不是事物本质的反映

(B)假象是由主观条件造成的虚假现象

(C)通过假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D)假象是对事物本质歪曲的反映

答案:D

第27题 (1分)

下列选项中,强调外因在事物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

(A)众人皆醉我独醒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D)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答案:B

第28题 (1分)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A)苏共(布尔什维克)

(B)中国共产党

(C)共产主义者同盟

(D)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答案:C

第29题 (1分)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普选制

(B)一人一票制

(C)民主集中制

(D)党委负责制

答案:C

第30题 (1分)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党的领导

(C)党的建设

(D)社会主义民主

答案:A

第1题 (1分)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是

(A)历史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先验唯心主义

(E)绝对唯心主义

答案:BC

第2题 (1分)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理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全体和本质,因而更接近客观真理

(E)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答案:BCDE

第3题 (1分)

在下列几种价值形式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形式是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E)总和的价值形式

答案:CD

第4题 (1分)

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

(E)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答案:ABC

第5题 (1分)

量变的形式可以表现为

(A)数量的增减

(B)空间排列的变化

(C)爆发式飞跃

(D)非爆发式飞跃

(E)场所的变更

答案:ABE

第6题 (1分)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指出

(A)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B)社会形态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D)社会形态是永恒的不变的

(E)社会形态是超社会的、超历史的

答案:ABC

第7题 (1分)

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

(D)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E)实践是认识的产物

答案:BD

第8题 (1分)

\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B)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D)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E)归纳方法是万能的

答案:ABD

第9题 (1分)

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实制宜,因地制宜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欲擒放纵,声东击西

(E)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答案:ABE

第10题 (1分)

以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D)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E)是马克思的首创

答案:ABD

第11题 (1分)

地铁从规划、设计、开发、建设、运营,是一个庞大、复杂、多行业、多专业的系统工程和完整的...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B)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C)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D)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

(E)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答案:ADE

第12题 (1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利润率的提高

(C)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

(D)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

(E)预付资本量的减少

答案:AC

第13题 (1分)

在资本主义现实中,剩余价值是采取各种转化形式出现的,它们有

(A)成本 (B)工资

(C)利润

(D)利息

(E)地租

答案:CDE

第14题 (1分)

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E)知之在先,行之在后

答案:ABC

第15题 (1分)

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

(A)\一分为二\

(B)\和二为一\

(C)\万物莫不有对\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E)过犹不及

答案:ABCD

第16题 (1分)

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产品的分配形式

(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D)生产工具的发展程度

(E)具有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答案:ABC

第17题 (1分)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

(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E)真理就是客观存在

答案:CD

第18题 (1分)

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角度可以对联系做出不同划分.以下对联系的分类正确的有

(A)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B)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C)真实联系和虚假联系

(D)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E)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答案:ABDE

第19题 (1分) 党的群众路线是

(A)满足群众的一切利益和要求

(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C)根据群众的利益制定方针、政策

(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E)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答案:BD

第20题 (1分)

与一种商品的价格相关的因素有

(A)商品的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

(C)市场需求

(D)市场供给

(E)货币价值的变化

答案:ACDE

第21题 (1分)

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说明

(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

(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C)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E)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答案:BC

第22题 (1分)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认识的任务不仅存在于解释世界,要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E)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答案:BCDE

第23题 (1分)

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

(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本质\原型\

(E)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答案:AD

第24题 (1分)

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判断,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纸上谈兵

(B)实事求是

(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答案:BD

第25题 (1分)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A)个别劳动

(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E)生产劳动

答案:CD

第26题 (1分)

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客观必然性是由

(A)社会再生产的规律决定的

(B)社会再生产的形式决定的

(C)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

(D)竞争规律决定的

(E)供求关系决定的

答案:CD

第27题 (1分)

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E)唯心史观

答案:CD

第28题 (1分)

下属现象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有

(A)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C)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

(D)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E)社会的完善状态将永恒持续下去

答案:ACD

第29题 (1分)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包括

(A)生产的全球化

(B)金融的全球化

(C)贸易的全球化

(D)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E)世界经济一体化

答案:ABCD

第30题 (1分)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我国当前改革的性质和特点的有

(A)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B)我国的改革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的

(C)我国改革力量的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

(D)我国的改革应与开放相互结合相互推进

(E)我国的改革是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

答案:ABCDE

第31题 (5分)

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

(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B)—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世界是—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E)联系的本质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之中

答案:ABCD

第32题 (5分)

\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

(A)马克思认为历史的规律是客观的

(B)人们不仅可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能动作用

(C)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D)面对历史规律,人是无能为力的

(E)这表现了马克思对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能动性的唯物辩证的理解

答案:ABCE

第33题 (5分)

以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

“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

请回答:马克思说的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条件是

(A)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价值增殖和价值规律的矛盾.

(B)解决矛盾的关键是价值增殖必须在流通领域中生产出来.

(C)解决矛盾关键是在流通领域中找到一种能创造剩余价值的特殊商品.

(D)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E)剩余价值的产生与流通领域无关.

答案:ACD

第34题 (5分)

成仿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的典型...

(A)要过实践和调查研究,掌握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B)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特...

(C)事物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我们的认识也要随着事物的变化而不断深化.

(D)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最终要由实践来检验.

(E)坚持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结合.

答案:ABCDE

第35题 (5分)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公元前353年,魏国重兵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赵国慌忙向齐国求救....

(A)\围魏救赵\是辩证法在军事上的灵活运用

(B)在战争中,作战双方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各种复杂因素

(C)用矛盾斗争的对抗形式抹杀了矛盾斗争性的普遍性

(D)战争指导者如能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便可转被动为主动,最后克敌制胜

(E)是对矛盾斗争性简要明确的表述

答案:ABD

第36题 (5分)

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

(A)运动是心灵的运动

(B)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C)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D)运动的承担者是精神

(E)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答案:ACD

━━━━━━━━━━━━━━ 判断 共10题 (共计10分) ━━━━━━━━━━━━━━

第1题 (1分)

资本循环和周转所研究的问题是一样的.

答案:N

第2题 (1分)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答案:Y

第3题 (1分)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只有他们才能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

答案:N

第4题 (1分)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答案:Y

第5题 (1分)

感性认识反映了活生生的现实,所以,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

答案:Y

第6题 (1分)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个不同的真理. 答案:N

第7题 (1分)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答案:Y

第8题 (1分)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N

第9题 (1分)

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替代人类的思维 答案:N

第10题 (1分)

自由王国是在必然王国中自由时间积累的结果.

答案:Y

━━━━━━━━━━━━━━━━

━━━━━━━━━━━━━━━━

单项选择 共30题 (共计30分) ━━━━━━━━━━━━━━━━

第1题 (1分) 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答案:D

第2题 (1分)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答案:B

第3题 (1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主体性的观点

(C)反映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答案:D

第4题 (1分) 实践的中介是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答案:A

第5题 (1分)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答案:B

第6题 (1分)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A)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B)、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

(C)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答案:D

第7题 (1分)

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

(A)事物周而复始的自我循环

(B)事物相互转化与无穷发展

(C)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D)经过两次否定再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答案:C

第8题 (1分)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指

(A)思维和存在能否在一定条件下等同起来

(B)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

(C)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

(D)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问题 答案:B

第9题 (1分)

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

(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答案:D

第10题 (1分)

以下关于假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假象不是事物本质的反映

(B)假象是由主观条件造成的虚假现象

(C)通过假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D)假象是对事物本质歪曲的反映

答案:D

第11题 (1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答案:C

第12题 (1分)

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形式

(D)产品的交换形式

答案:B

第13题 (1分)

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

(A)真理是有价值的

(B)有用即真理

(C)真理是永恒的

(D)真理是万能的 答案:A

第14题 (1分)

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答案:C

第15题 (1分)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答案:B

第16题 (1分)

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A)工人工资的高低

(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

(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

(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答案:D

第17题 (1分)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答案:C

第18题 (1分)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

(B)资本主义私有制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答案:C

第19题 (1分) 资本集中的方式是

(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

(B)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C)竞争和信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td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