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第二十五课时考点集训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10-10 16: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十五课时

模块一:翻译下列文言句子,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一)

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大司徒禹第六子也。章和二年,(1)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

当种羌迷吾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时迷吾子迷唐,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训拥卫稽故,令不得战。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训曰:“不然。(2)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羌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由是湟中诸胡皆言:“(3)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

(节选自《后汉书·邓训传》)

【注】①烧当种羌迷吾:烧当种羌,当时的羌族部落名称。迷吾,部族首领。 (1)译文:

(2)译文:

(3)译文:

(二)

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1)“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数以此非诮高祖。天福六年夏,契丹使者拽剌过镇,重荣侵辱之,拽剌言不逊,重荣怒,执拽剌;(2)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高祖患之,为之幸邺,报重荣曰:“前世与虏和亲,皆所以为天下计,今吾以天下臣之,尔以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3)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高祖遣杜重威逆之。重荣以吐浑数百骑守牙城,重威使人擒之,斩首以献,高祖御楼受馘,命漆其首送于契丹。

(选自《新五代史·安重荣传》,有删改) (1)译文:

(2)译文:

(3)译文:

(三)

辙闻之,物之所受于天者异,则其自处必高,自处既高,则必趯然有所不合于世俗。盖猛虎处于深山,向风长鸣,则百兽震恐而不敢出。松柏生于高冈,散柯布叶而草木为之不殖。非吾则尔拒,而尔则不吾抗也。(1)故夫才不同则无朋,而势远绝则失众;才高者身之累也,

1

势异者众之弃也。昔者伯夷、叔齐已尝试之矣,与其乡人立,以其冠之不正也,舍而去之。夫以其冠之不正也,舍之而去,则天下无乃无可与共处者耶?举天下而无可与共处,则是其势岂可以久也?(2)苟其势不可以久,则吾无乃亦将病之,与其病而后反也,不若其素与之为善也。伯夷、叔齐惟其往而不反,是以为天下之弃人也。以伯夷之不吾屑而弃伯夷者,是固天下之罪矣。(3)而以吾之洁清而不屑天下,是伯夷亦有过耳。

(1)译文:

(2)译文:

(3)译文:

模块二:翻译下列含有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的句子

(四)

叔才纯孝人也,悱然感父母所以教己之笃,追四方才贤,学作文章,思显其身以及其亲。不数年,遂能裒然为材进士,复朋试于有司,(1)不幸复诎于不己知。(2)不予愚而从之游,(3)尝谓予言父母之思,而惭其邑人,不能归。

(1)译文:

(2)译文:

(3)译文:

(五)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1)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即子产)也惑之。(2)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3)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

(1)译文:

(2)译文:

(3)译文:

(六)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因问允曰:“万机之务,何者为先?”是时多禁封良田,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方百里损益之率,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1)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遂除田禁,悉以授民。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允谏曰:(2)“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3)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诚圣主所宜思量。”高宗纳之。

(选自《魏书》,有删节) (1)译文:

(2)译文:

2

(3)译文:

(七)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其声聱聱,声在橐中。曰:“嘻!(1)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苏子叹曰:“(2)异哉,是鼠之黠也!(3)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4)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5)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乌在其为智也?”

(1)译文:

(2)译文:

(3)译文:

(4)译文:

(5)译文:

(八)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1)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告曰:“(2)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疑许诺。延就坐,汛室,具床褥炉灶居之。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愿自取之。”疑曰:“(3)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以归,(4)面发囊,志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及二子至,疑同发棺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半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5)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1)译文:

(2)译文:

(3)译文:

(4)译文:

(5)译文: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ss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