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23-04-17 14:1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2022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知识过关小考卷二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检测一
(时间:30分钟分值:36分)
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
《醉翁亭记》)
第 1 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锦鳞.游泳(代指鱼)
(2)佳木秀.而繁阴(茂盛)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他们)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3.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C)(2分)
A.而或/长烟一空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解析】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4.范仲淹“此乐何极”,欧阳修“乐亦无穷”,请分析两者“乐”的不同之处。(4分)
__①主体不同:前者是迁客骚人之乐,后者是太守之乐(或百姓之乐);②客体不同:前者是春季美景之乐,后者是四时山水之乐;③原因不同:前者是因宠辱偕忘而乐,后者是因百姓乐而乐;
④本质不同:前者是个人之乐,后者是与民同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
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第 2 页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念.无与为乐者(想到)
(2)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第 3 页
__(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3.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2分)
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B.皆若空游/无所依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似/与游者相乐
【解析】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甲】【乙】两文都写于作者被贬谪之后,请分析两文作者思想感情的异同。(4分)
__【甲】【乙】两文同为作者被贬官之后的作品,都流露出仕途失意的愁苦之情;但【甲】文又表现出作者赏月的闲适和面对挫折的豁达,【乙】文则更多地表现出凄凉孤寂之情。
三、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 4 页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第 5 页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里指飞奔的马)
(2)以其境过清.(凄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__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3.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恰当的一项是(B)(2分)
A.绝 /多生怪柏
B.巴东/三峡巫峡/长
C.皆若/空游无所依
D.潭/西南而望
第 6 页
【解析】A.绝多生/怪柏;C.皆若空游/无所依;
D.潭西南/而望。
4.以上两篇文章都是写景的小品文,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__【甲】文写三峡山水奇特,引用渔歌渲染秋天萧瑟的气氛,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乙】文写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情感。
检测二
(时间:30分钟分值:36分)
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第 7 页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
(2)可爱者甚蕃.(多)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它)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啊。
3.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恰当的一项是(C)(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C.莲,花之/君子者也
D.晋陶渊明/独爱菊
【解析】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D.晋/陶渊明/独爱菊。
4.【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
第 8 页
__【甲】文通过陋室表达作者的思想品德高尚,以及淡泊名利、豁达乐观的品格。【乙】文则采用衬托的手法衬托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精神品质。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甲】文借陋室言志,【乙】文借莲花言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
(2)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第 9 页
__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3.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恰当的一项是(B)(2分)
A.林/尽水源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故人/不独亲其亲
D.是故谋闭/而不兴
【解析】A.林尽/水源;C.故/人不独亲其亲;D.是故/谋闭而不兴。
4.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4分)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__示例:①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或“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②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男有分,女有归”。
三、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第 10 页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全、都)
(2)临溪而渔.(钓鱼)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__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2)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第 11 页
__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3.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2分)
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不足为外人/道也
C.溪深/而鱼肥
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解析】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4.【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__共同之处:①人民生活安逸;②民风淳朴;③人与人和乐相处。
检测三
(时间:40分钟分值:48分)
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
第 12 页
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夫君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
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后值.倾覆(遇到,正好碰到)
(2)悲守穷庐
..(穷困潦倒之人居住的陋室)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__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急患难之间(我)受到委任。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__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坚定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
3.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恰当的一项是(D)(2分)
A.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B.夫君子/之行
C.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第 13 页
D.险躁/则不能治性
【解析】A.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B.夫/君子之行;C.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4.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诸葛亮的认识,并说说他的品质对你有什么启示。(4分) __诸葛亮既是知恩图报、为国尽忠、敢于直谏的国相,又是善于从修养、志向、学识上教育子女的父亲。生活中我们要懂得知恩图报,父母要爱家爱子,重视孩子的德行教育。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第 14 页
(诸葛亮《诫子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博学而笃.志(坚定)
(2)险躁则不能治.性(修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__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不内心恬淡就没有办法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3.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恰当的一项是(B)(2分)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三军/可夺帅也
C.非宁静无以/致远
D.险躁则不能/治性
【解析】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C.非宁静/无以致远;D.险躁/则不能治性。
4.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4分)
__人一定要有志向,同时志向要专一,这样才能潜心学习,不会轻易被改变。“志”是“学”的前提和动力,“学”是“志”的具体表现,一个勤学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志向的人。(言之有理即可)_
三、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
第 15 页
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
第 16 页
(2)而后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__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这就叫作丧失人的本性。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__(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贤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部的忧患,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2分)
A.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解析】A.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4.【甲】【乙】两则文段都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分别论证了什么观点?(4分)
__【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甲】文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乙】文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
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
..
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
第 17 页
《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相与
..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2)是.日更定矣(这)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__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迷的人。
3.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恰当的一项是(C)(2分)
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
第 18 页
C.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D.盖竹/柏影也
【解析】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D.盖/竹柏影也。
4.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说,《记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两轴精品。如果以“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为上下联,请从两文中分别选取一个字,将两个字合起来作为这幅对联的横批,并阐释一下理由。(4分)
__横批:闲痴。“闲”字,表现苏轼安闲自适、乐观旷达的心境;“痴”字,点明张岱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闲”“痴”二字为两文的点睛之笔,是二人闲情逸致、天人合一境界的高度概括。
第 19 页
正在阅读:
2.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04-17
关工委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报告02-26
湖北省农村信用社案防考试题库(单选)03-29
三环与四环立交桥监理细则07-03
大通证券-通信行业:每日要闻及点评-101208 - 图文06-10
医疗机构的污水、污物、粪便处理方案01-31
特种养殖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05-01
校园暴力事件案例02-11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文言文
- 阅读
- 对比
- 2022年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
- 2022届高考高三最后一卷英语试题
- 《平移和旋转》一课的点滴体会.doc
- 万达商业广场商铺租赁合同_8页
- 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 Microsoft Word 文档 (3)
- 六年级下册数学专项训练简便运算归类 通用版
- 【初中物理】2022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篇考点聚焦第1-24讲检测卷(2
- 房地产估价》考试试题及答案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 基于STM32的WIFI无线网络应用设计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
- 人力资源三级试题及答案2009年至2013年(理论部分)
- 1450轧机轧制工艺规程
- 单片机MK9A80P中文 V1.05_cn
- 浅谈QQ在教育教学以及教研中的应用-2022年精选文档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 “十三五”规划重点-牛仔帽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
- 山西国金烟囱上部监理细则
- 《红星集团公司人力资源规划方案》doc.doc
- 《我的法兰西岁月》观后感_0.doc
- 201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章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