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现场交流会材料

更新时间:2024-04-22 02: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现场交流会材料 烟草农业科技成果 选 编

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教育司

2004年8月

前 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卷烟科技发展纲要》的提出,大力发展中式卷烟已成为我国卷烟科技发展的方向。发展中式卷烟更加重视烟叶的基础性地位,烟叶的发展也要以卷烟工业的需求为导向,为卷烟产品的发展服务。为此,国家局科教司及时立项开展“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其目的在于通过基地建设,加强烟区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烟叶发展的意识;为中式卷烟提供质量和数量稳定的原料;为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提供科研开发的大舞台;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步伐;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烟叶生产科技型企业。在项目实施二年的过程中,项目承担产区在科研开发、示范推广及规模化生产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进一步推动基地建设,搭建烟叶科研单位、烟叶产区和卷烟工业企业的互动平台,借这次“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建”现场会之机,编辑了这本“烟草农业科技成果选编”,旨在建立烟叶科技成果信息传递渠道,不断完善科研到生产的传导机制。

本选编为2004年“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现场会系列材料之一,选编原则是在有关烟草农业科研单位报送的基础上,立足于具有一定先进性、实用性、针对性和代表性,着重筛选了近5年来主要的科研成果和专利(不包括已在行业重点推广的成果项目)共计47项,其中2001年后通过国家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烟草新品种9个,优质烟栽培技术研究方面成果和新技术21项,烟草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成果和新技术13项,烟草调制设备及工艺方面的成果和新技术2项,国家专利技术2项。

在材料的编辑过程中,得到了烟草农业科研单位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辑水平和材料来源范围有限,选编中难免会有不妥之处,恳请理解、批评指正。

编者

2004年7月

目 录: 页次

第一部分 烟草新品种简介

1、 中烟100(CF965)

2、 中烟101(CF978) 3、 贵烟4号(品4) 4、 秦烟1号 5、 RGH51 6、 KY8959 7、 TN86

8、 柯玛蒂尼巴斯玛Komotini- Basma 9、 克撒锡巴斯玛Xanthi-Basma

第二部分 烟草栽培技术

1、 云南省烟草品种区域化布局研究

2、 烤烟高活力种子生产关键技术及催芽包衣种的开发应用 3、 提高烤烟氮磷钾肥利用率及肥料配方研究 4、 烤烟硫素营养调控技术研究

5、 烤烟连作与轮作条件下土壤养分与微生物动态变化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研究 6、 烟草钾素的外流及调控技术研究

7、 云南省烟草育苗基质标准的制定及湿润托盘育苗技术研究 8、 富钾烟草品种的培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9、 滇西山地清香型特色烤烟配套技术模式研制与开发 10、 优质高香气烤烟综合配套生产技术研究 11、 烤烟旱作栽培理论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

12、 氮素对烤烟品质形成效应机理及生产技术优化研究 13、 烤烟集约化培育壮苗技术开发与推广 14、 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改进研究

15、 东北烟区香吃味料烤烟栽培技术开发研究 16、 东北烟区热量区划与开发利用经济指标研究 17、 烟草活性有机无机专用肥的研究与开发 18、 东南地区清香型烤烟生产综合技术开发研究

19、 福建春烟地区土壤养分丰缺评价及烤烟专用肥研制与推广

20、 烟草“开片降碱灵”的研发与应用 21、 上海卷烟工业烟叶原料体系研究

第三部分 烟草病虫害防治技术

1、 烟草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 2、 烟草主要病虫害生防制剂的研制及应用 3、 烟草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4、 烟草根结线虫病病源种、小种鉴定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5、 高效、经济、安全防治烟草粉螟的系统研究及推广应用 6、 烟蚜(桃蚜)种群分化和抗药性风险评估研究及其应用 7、 申黔基地主要病害综合治理研究和应用

8、 东北地区烟草马铃薯Y病毒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9、 多效膜剂烟草杀菌剂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10、 烤烟病毒病动态监测及综控技术研究 11、 东南烟区烟田杂草控制技术的推广 12、 烟蚜茧蜂大量繁殖散放技术研究及应用 13、 烟草专用系列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开发

第四部分 烟草调制设备及工艺

1、 云烟2000型烤房及配套烘烤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2、 贵州烤烟散叶堆积节能烤房烘烤技术研究

第五部分 国家发明专利

1、 降低烟草特有亚硝胺含量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 一株降低烟草特有亚硝胺含量的放射根瘤菌及其应用

第一部分:烟草新品种简介

一、中烟100(CF965)

品种类别:烤烟

系 谱:(9201 × NC82)× NC82,系谱法选育而成。 生 态 区:全国主要烟区。

育种单位:中国烟草遗传育种研究(北方)中心

育 种 人:贾兴华、王元英、佟道儒、冯全福、陈志强、付宪奎、罗成刚、

王风龙、王绍美、刘少云、刘洪祥 等

推广区域:山东、河南、湖南、重庆、东北等烟区 推广面积:80万亩 特征特性:

株式筒形,打顶株高100~120cm,茎围9~10cm,节距4.5~5cm,着生叶数24~26片,可收叶数19~22片,腰叶长61.0cm左右,宽30.0cm左右,叶形长椭圆,叶尖渐尖,叶色绿,花枝较松散,花冠粉红色,蒴果卵圆形。移栽至中心花开放59~63天,大田生育期120天左右。前期生长稳健,起身稍慢,中、后期长势较强,成熟落黄明显,易烘烤。高抗黑胫病、赤星病,气候斑点病轻,中感青枯病、根结线虫病、TMV。

产量品质表现:

平均亩产量165kg左右。烤后原烟浅桔黄色,厚度适中,结构疏松,光泽强,色度均匀,有油分,单叶重8g左右。原烟(C3F)化验分析:还原糖20.90%左右,尼古丁2.28%左右,总氮1.69%左右,蛋白质8.12%左右,糖碱比9.31左右,氮碱比0.74左右。原烟评吸结果: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香吃味优于对照品种K326或NC89。

栽培调制技术要点:

适宜黄淮、东北和南方非青枯病高发区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黄淮烟区中等肥力地块亩施纯氮5kg左右,东北烟区亩施纯氮3.5kg左右,南方烟区亩施纯氮7.5kg左右,氮、磷、钾肥配比1∶1~2∶2.5。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促早发。栽培密度黄淮、东北烟区1100~1300株/亩,南方烟区1000~1200株/亩。一般中心花开放打顶,单株留叶数18~22片。下部叶适熟、中部叶成熟、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采用三段式烘烤技术,易烘烤。

注意防治病毒病,青枯病高发区不宜种植。

二、中烟品种类别:烤烟

101(CF978)

系 谱:红花大金元 × Speight-G80,系谱法选育而成。 生 态 区:北方烟区。

育种单位:中国烟草遗传育种研究(北方)中心

育 种 人:贾兴华、王元英、冯全福、罗成刚、付宪奎、陈志强、佟道儒、

王绍美、刘少云、王风龙、刘洪祥等

推广区域:黄淮、东北等北方烟区 推广面积:50万亩 特征特性:

株式筒形,株高100~110cm,茎围8~10cm,节距5~5.5cm, 可采收叶数18~20片,叶色深绿,叶形长椭圆,叶尖渐尖,花枝较松散,花冠粉红色。移栽致中心花开放60天,大田生育期120天左右。田间长势较强,烟叶成熟分层落黄明显,耐成熟,较易烘烤。抗黑胫病、赤星病,中抗TMV、CMV及气候性斑点病,中感青枯病。

产量品质表现:

据2002~2003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亩产量150~160kg,烤后原烟浅桔黄色,厚度适中,结构疏松,光泽强,油分多。原烟(C3F)化验结果:总糖22.27 %左右,还原糖17.63 %左右,尼古丁2.16 %左右,总氮1.70 %左右,蛋白质8.26 %左右,糖碱比8.16左右,氮碱比0.79左右,钾氯比3.4左右。感官评吸鉴定结果:原烟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余味较舒适,主要评吸指标不低于对照品种NC89和K326。

栽培、调制技术要点:

适宜黄淮、东北烟区中等肥力地块种植。需肥量与NC89相当,黄淮烟区一般亩施纯氮5 kg左右,东北烟区一般亩施纯氮3~3.5 kg,氮、磷、钾肥配比1∶1~2∶3,重施基肥、及早追肥。栽培密度1100~1300株/亩。该品种成熟落黄较慢,中心花开放期打顶,生长过旺的烟田还应适当延迟打顶,注意成熟采收。按三段式烘烤技术,烟叶变黄5~6成时要求叶片发软,变黄8~9成时要求主脉变软;45~48℃时达到黄片黄筋小卷筒;54~55℃时烟叶大卷筒;干筋温度最高不超过68℃。

三、贵烟

品种类别:烤烟

系 谱:(MSK326×中烟90)F1 生 态 区:西南区

4号(品4)

育种单位:贵州大学、贵州省烟叶公司

育 种 人:刘仁祥、张宪银、杨俊、丁伟、冯永刚、黄莺、周梅、刁朝强 等 推广区域:贵州、重庆、四川、云南、广东、福建、陕西等省的部分烟区 推广面积:46.5万亩 特征特性:

株式筒形,株高120~140cm,茎围9~10cm,节距4~5cm,着生叶数24~27片,可采收叶数18~20片,叶形长椭圆,叶色绿,叶尖渐尖,叶缘波浪状,叶面较皱,叶耳大,叶片厚薄适中,组织疏松,主脉粗细中等,叶片成熟特征明显。大田生育期130天。高抗黑胫病,中抗赤星病、根结线虫病,中感青枯病、花叶病。

产量品质表现:

平均亩产量150~160kg,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好,桔黄烟比例大。原烟(C3F)化验结果:总氮1.608~1.94%,烟碱2.134~2.89%,蛋白质6.63~9.09%,总糖22.2~27.8%,还原糖17.47~24.35%,K2O 1.85~2.46%,Cl 0.09~0.14%,淀粉4.31~5.19%。与对照K326相比较,贵烟4号的糖含量相对较高,氮、烟碱含量相对较低,糖碱比适宜,香吃味优于对照K326,上部叶的可用性高于K326。

栽培、调制技术要点:

该品种适应性较广,适宜在贵州、重庆、四川、云南、广东、福建、陕西等烟区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种植,亩施纯氮6.5~7.5kg,氮、磷、钾配比1∶1~2∶2.5~3为宜。栽培密度1000~1200株/亩,初花打顶,单株留叶20~22片。下部叶适熟、中上部叶成熟采收。按三段式烘烤技术,易烘烤。烘烤时应注意: 变黄阶段升温速度可略快,2~3h升温1℃至36~38℃,到38℃时若干湿差小于2℃,可稍开排湿窗少量排湿。定色前期升温要稳,2h左右升温1℃至48℃,待烟筋变黄再升至52℃,湿球温度控制在36~37℃。

在青枯病高发区注意防病。

四、秦烟1号

品种类别: 烤烟

系 谱: (MSG28×NC89)F1 生 态 区: 黄淮烟区中西部 育种单位: 陕西省烟草研究所

育 种 人: 唐永红、马长德、马英明、成巨龙、刘治清、王林录、张云等 推广区域: 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烟区 推广面积:20万亩 特征特性:

株式筒形,株型紧凑,着叶均匀,节距适中,茎叶角度稍大,打顶株高110~130cm,可采收叶片18~21片,腰叶长61.2cm左右,宽31.4cm左右,叶形长椭圆,叶色深绿,叶面略皱,主脉粗细适中。大田生育期105-120天。烟叶成熟期较NC89略有提前,分层落黄明显。抗黑胫病,中抗赤性病,耐花叶病(CMV、TMV)和气候斑点病。

产量品质表现:

烟叶产量、产值高于NC89。烤后原烟橘黄、上等烟比例高,外观质量好,油份较多。内在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香气质较好,卷烟评吸质量优于NC89,与K326相当。

栽培、调制技术要点:

该品种耐水肥,适宜在陕西省秦岭以北、甘肃、山西和河南三门峡、洛阳等烟区中等及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亩施纯氮5kg左右,氮、磷、钾配比1∶2∶2~3。栽培密度1100~1200株/亩,宜宽行距栽植。单株留叶数18~21片,上部烟叶充分成熟采收。由于叶片稍长稍宽,烘烤中不宜装炉过密,在干球温度43~46℃加强排湿,以保证湿球温度不超过37℃。

五、RGH51

品种类别:烤烟

系 谱:巴西引进

生 态 区:南北方肥水条件较好的各类烟区

引种单位: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中国烟草遗传育种研究(北方)中心 推广区域:全国主要产烟区

推广面积:由于种子原因,暂未大面积推广 特征特性:

株式筒形,打顶株高100~110cm,茎围9~10cm,节距5~5.5cm,可采叶数18~20片,腰叶长69.1cm左右,宽29.5 cm左右,叶形椭圆,叶片较皱,叶色绿,主脉稍粗,茎叶角度中等,花序集中,花色粉红。移栽到中心花开放68天左右,大田生育期120天左右。田间长势强,分层落黄好,耐成熟,易烘烤。高抗黑胫病,中抗青枯病,中感根结线虫病、PVY、赤星病,感TMV。

产量品质表现:

亩产量150~160kg,烤后原烟多桔黄色,油分多,光泽较强,组织结构疏松,叶片厚薄适中,原烟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评吸质量较好。主要品质性状明显优于对照品种K326或NC89。

栽培、调制技术要点:

该品种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地块上种植,在南方与K326,在北方与NC89的施肥量相当。按常规三段式烘烤工艺易烘烤。

六、KY8959

品种类别:白肋烟 系 谱: KY8529×TN86 生 态 区:湖北、重庆、四川

引选单位:湖北省烟叶产销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州烟草所 引 选 人:胡永雄、蒋予恩、朱祖凡、李宗平、张新然等 推广区域:湖北省各产烟区 推广面积: 特征特性:

株式筒形,打顶株高120~130cm,茎围10~11cm,节距4~5cm,可收叶数29片左右,腰叶平均长65.9cm左右,宽36.3cm左右,叶形宽椭圆,叶色深黄绿,叶面较皱,叶尖钝尖,茎叶角度小,花枝较集中,花冠淡红色,蒴果卵圆形。移栽至现蕾75天,大田生育期107天,属中晚熟品种。田间长势较强,生长整齐,上部叶成熟较快,整株成熟集中。抗逆性强,耐肥、耐涝、较耐旱,中抗黑胫病,较耐花叶病、赤星病。

产量品质表现:

据1996~2000年试验示范结果,该品种平均产量169.3kg/亩,原烟成熟度好,红黄色,厚度适中,结构疏松。原烟化验结果:还原糖平均含量1.03%,总糖2.12%,烟碱4.23%,总氮2.71%,蛋白质12.38%,钾(K2O)3.56%,内在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卷烟评吸鉴定结果:白肋烟香型风格,香气量尚足,浓度较浓,余味尚舒适,劲头中等,略小于对照品种,质量档次中等,与对照品种鄂烟1号相当。

栽培、调制技术要点:

适宜湖北省各产区种植,亩施纯氮12.5kg左右,氮、磷、钾配比1∶1~1.5∶2。该品种生育期较长,应适当早移栽、促早发,鄂西南烟区以2月上旬播种,5月上旬移栽为宜,海拔1000m以上的烟区种植,应辅之地膜保温栽培。栽培密度1300~1400株/亩,必须控制留叶数,适时打顶,每株留叶22~24片为宜。中下部烟叶较耐熟,中上部叶片成熟相对较快,宜采用整株或半整株晾制。晾制时注意相对湿度控制,避免引起霉烂变质。

七、TN86

品种类别:白肋烟

系 谱:Burley49×PVY202(即GreeneVille107姊妹系) 生 态 区:云南、重庆、四川等 引选单位: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

引 选 人:柴家荣、雷丽萍、黄学跃、尚志强 推广区域:云南西南烟区及四川达州区等 推广面积:6.54万亩 特征特性:

株式塔型,打顶后近似筒型,株型紧凑,自然株高175~187cm,封顶株高110~125cm,茎围11.0~12.5cm,节距4.5~5.5cm,上下节距差异较小,着生叶片数26~30片,有效叶数22~24片,腰叶长71.5~76.8cm,宽28.6~35.2cm,叶形长椭圆,叶尖渐尖,叶耳较大,叶色淡绿,主脉中等,花序稍密,花冠红色。大田生育期90~105天,成熟集中,属于中晚熟品种。田间生长前期稍慢,中后期生长较快,各部位叶片成熟间隔期较短,易于砍收晾制。耐肥水,适应性较强,抗黑胫病、赤星病及青枯病,中抗TMV。

产量品质表现:

亩产量135~168 Kg/亩。晾制后原烟下部多为浅红黄,中部多为近红黄,上部多红黄或近红黄,颜色均匀,厚度均匀,结构疏松,光泽度好,弹性强,外观品质较好。原烟化验结果:还原糖0.54~0.87%,烟碱2.8~4.5 %,总氮3.1~4.3 %,蛋白质17.5~21.7 %;原烟评吸结果:香型较显著,香气尚足至足,浓度中等,劲头适中,余味舒适,烟灰白。

栽培、调制技术要点:

宜选择中上等肥力田地轮作种植,N用量根据土壤肥力及气候条件掌握在16~20Kg/亩,N:P2O5:K2O配比1∶1.5∶2为宜;根据晾制期温、湿度要求,注意适时播栽,栽培密度1200~1300株/亩;50%中心花开放时打顶,单株留叶22~24片,过早过迟不利产质量的提高;采用半砍株或全砍株晾制,采叶晾制掌握在30天左右,砍株带茎晾制掌握在50~55天。

八、柯玛蒂尼巴斯玛(Komotini- Basma)

品种类别:芳香型香料烟 系 谱:Basma衔生系 生 态 区:云南

引选单位:云南烟草保山香料烟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

引 选 人:杜绍明、马剑雄、兰应海等 推广区域:保山市隆阳区、昌宁县、龙陵县 推广面积:11.2万亩 特征特性:

株式筒型,株高110~120cm,茎围3-3.5cm,可采叶28~32片,腰叶长宽17.3×9.0,顶叶长宽8.4×4.3㎝,叶形椭圆,无柄,叶色绿。生育期170~175天。抗旱性强,需肥量少,易调制且烟叶多为金黄色。易感白粉病、蚜虫,感TMV、烟草南方根结线虫病。

产量品质表现:

亩产量70.0~85.0kg。颜色深黄,叶片小而厚,外观质量较好。原烟化验分析:烟碱0.83%左右,总氮1.49%左右,还原糖20.00%左右,蛋白质8.96%左右,含钾1.43%左右,含氯0.66%左右,各化学成分含量适中,比例较为协调。香气风格突出,香气较好。符合现代卷烟工业对香料烟化学指标的要求。

栽培、调制技术要点:

适宜在肥力较低的山地种植,亩施纯氮3.0kg,氮、磷、钾配比1∶2∶3;拱架育苗,10月15~30日播种,12月5~20日移栽,行株距40×10~12㎝,栽培密度14000~16000株/亩。摘除底脚叶,不封顶,烟叶绿黄色成熟时采收,一般采收5~6次。建盖屋脊型标准调制棚,下、中、上各部烟叶每米分别穿叶500~600片、700~800片、900~1000片,按调制规程并根据当时气候情况科学调制。及时防治白粉病及蚜虫。

九、克撒锡巴斯玛(Xanthi-Basma)

品种类别:芳香型香料烟 系 谱:Basma衔生系 生 态 区:云南

引种单位:云南烟草保山香料烟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

引 选 人:杜绍明、宋玉川、任志斌等 推广区域:保山市隆阳区、昌宁县、龙陵县 推广面积:12.4万亩 特征特性:

株式筒型,株高116~126cm,茎围2.7~3.2cm,可采叶31~37片,腰叶长宽19.7×9.9cm,顶叶长宽8.4×4.3cm,顶叶百叶重25.5g左右,叶形长椭圆,无柄,叶色深绿。生育期170~175天。需肥量少,抗旱性强,易调制且烟叶多为桔黄色。易感白粉病、蚜虫,感TMV和烟草南方根结线虫病。

产量品质表现:

亩产量75.0~90.0kg。原烟化验结果:烟碱0.81%左右,总氮1.4%左右,还原糖21.11%左右,蛋白质8.41%左右,含钾1.4%左右,含氯0.42%左右,各化学成分含量适中,比例较为协调。香气风格突出,香气较好。符合现代卷烟工业对香料烟化学指标的要求。

栽培、调制技术要点:

适宜肥力较低的土地种植,亩施纯氮2~4kg,氮、磷、钾配比1∶2∶3;拱架育苗,10月15~30日播种,12月5~20日移栽,行株距40×10~12㎝,栽培密度14000~16000株/亩;摘除底脚叶,不封顶,烟叶绿黄色成熟时采收,一般采收5~6次。建盖屋脊型标准调制棚,下、中、上各部烟叶每米分别穿叶400~500片、600~700片、800~900片,按调制规程并根据当时气候情况科学调制。及时防治白粉病及蚜虫。

第二部分:烟草栽培技术

一、云南省烟草品种区域化布局研究

项目来源: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 、云南省烟草昆明市公司、云南省烟草 玉溪市公司烟草科学研究所 、楚雄州烟草科学研究所、云南省烟草大理州公司、

云南省烟草保山市公司烟科所

主要完成人:周金仙、白永富、张 恒、杨龙祥、薛开政、梁云高、段凤云、李永智、黄 炜、李成杰、江红甲

鉴定情况:2004年5月由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组织鉴定 获奖情况:

成果简介:

项目以云南植烟气候、土壤、品种、病虫害等资料和我省主要推广种植品种红花大金元、云烟85、K326等为研究对象,经品种的聚类分析(品质、抗逆性)、气候三维滑移相似分析、植烟土壤相似分析、不同生态区烟草品种区域试验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烟草主要病虫害分析、烟叶可用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分析评价云南烤烟品种适生地。经五年大规模品种试验示范和生产调查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研究成果:

1、对云南省11个地州89个植烟县的6个气象要素进行聚类,将89个植烟县科学地划分为8种气候类型,提出了各类型的气候特点及所属气候带。8种类型气候分别是:第一类型包括红塔区等24个县区,第二类包括澄江等27个县区,第三类包括罗平等3个县,第四类包括新平等12个县,第五类包括邱北等11个县,第六类包括盐津等4个县,第七类包括元江等4个县,第八类包括大关等3个县。

2、计算出8个生态亚区的代表县与世界主产烟区的相似距离和相似等级,提出了云南省各种烟县与世界主产烟区的气候相似程度。这对云南省今后的烤烟引种和区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指出了云南主要植烟土壤类型有红壤(占每年种烟面积的50%,在各烟区均有广泛分布)、石灰土(占20%,分布也较广)、紫色土(主要分布在楚雄烟区,其它地区有零星分布,占10%)、水稻土(主要分布在玉溪烟区,占10%)和黄壤(主要分布在昭通烟区,其它烟区有小面积分布占5%)。土壤N、P、K素供肥能力以水稻土较强,较弱的是黄壤和紫色土。

4、提出在云南省烤烟生产中可不考虑铁、锰肥的施用,局部地区应施用适量锌肥、铜肥、钙肥,大部分地区要施用适量硼肥和镁肥,磷肥的施用要根据不同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进行调整的施肥原则。

5、测定了烤烟叶片内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烤烟叶片内17种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含量较低的是胱氨酸和异亮氨酸。不同品种之间,氨基酸含量差异比较大。在8个参试品种中,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云烟85,氨基酸含量为531.752ug/g,与含量最低的红大相比,高出2倍多。不同品种之间,脯氨酸含量差异大小顺序为:云烟85>K346>K326>云烟87>K358,而其它三个品种RG11、云烟317和红花大金元未能测到,说明这三个品种耐肥性较差。

6、探明生态环境与烤烟氨基酸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氨基酸的含量也有较大差异。海拔与氨基酸的含量呈正相关。土壤相关分析表明,pH值与氨基酸含量呈负相关,而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则与氨基酸含量呈正相关,其中土壤含钾量与氨基酸含量相关程度最高。

7、指出烤烟干物质的积累可划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7.1前期、中期和后期,各个阶段对干物质的贡献率分别为12.00%、68.71%和19.29%。

7.2大田期干物质的动态积累变化规律都用Logistic进行拟合,相关系数 都达显著水平。

7.3不同品种干物质终极量、最大积累速率和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有所差异,在相同施肥量下,K326、红花大金元、云烟317、云烟87较早发,而Coker371、K346贪青晚熟。

7.4烤烟干物质与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不同时期,干物质与产量影响程度差别较大,移栽后80天左右干物质总重、根冠比、地上部份与产量相关性最大。

8、调查云南省主要烟草侵染性病害种类与发生范围、云南省主要烟草害虫种类与发生范围、各品种对病害的自然抗性,烤烟对病害的抗性在年度间差别比较大,这主要与当年的气候条件有很大的关系。结果表明:红花大金元和K358对野火病的自然抗性较好,G28和K326对野火病抗性相对较差。从TMV发病情况看,RG11和云烟87发病较重,云烟85相对较轻。红花大金元、K358、K326三个品种对赤星病的抗性较差。

9、提出以参试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产质性状为指标,分别将10个参试品种的参试点划分为6个生态相似区,并指出不同品种在不同相似区的产质特征和适种程度。同一品种不同相似区之间烟叶的总体生产水平及产质差异明显,不同的

相似区有不同的产质特点及不同的适种程度。

10、明确提出烟草种植的生态条件对烟叶质量影响的重要地位,并采取了不同生态区特点配置最适品种和相关技术的研究路线,划分出云南省主栽品种的主要适宜种植区域及云南省主产烟区适宜种植的品种。建议云南省烤烟品种田间布局,以云烟85、云烟87和K326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K358、K346、G28和红花大金元品种,局部烟区搭配种植云烟317、V2、RG11等品种,以适应我省不同卷烟配方的需要。

研究成果解决了因烤烟品种单一造成的卷烟工业原料单一和烟叶产质量等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很强的实用价值,对指导云南省烤烟的品种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对全国同类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联系人:白永富

电 话:0877-2058550 传 真:0877-2051069

地 址:云南省玉溪市聂耳路47号,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 邮 编:653100

E-mail:baiyf8650@sina.com

二、烤烟高活力种子生产关键技术及催芽包衣种的开发应用

项目来源: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 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 主要完成人:白永富 卢秀萍 张 恒 方敦煌 肖炳光 王连华 段凤云 鉴定情况:2003年5月由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组织鉴定

获奖情况:2003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云南省烟草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果简介:

1、提出了烤烟高活力种子生产关键技术:红花大金元品种施6Kg纯氮/亩、云烟85和K326品种施9Kg纯氮/亩;枯熟期采收;留蒴果数80个的处理,采收后烟草种子活力最高。

2、提出了提高烟草种子萌发的措施:

2.1处理浓度为200mg/L的氯化胆碱,浸种1天,可提高烤烟种子活力。 2.2分子量为2000的PEG、浓度为20%、处理1天,能提高烤烟种子活力。

2.3MSC—S—D水合—脱水处理,可以提高烤烟种子活力。

2.4处理浓度为0.2%的H2O2浸种1天的效果较好,能提高烤烟种子活力。 2.5稀释1000倍,浸种24小时的壮芽灵处理烤烟种子,效果较好。使用 处理浓度为0.2%的H2O2浸种1天更经济且提高烤烟种子活力的效果与其它处理相当。

3、烟草种子内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带菌,带真菌率在0%~16.25%。主要真菌种类为链格孢菌,其它还有镰刀菌、腐霉和芽枝孢菌。种子内部寄藏的真菌可导致种子不同程度地发霉,对发芽的种子具有一定的致病性。

4、烟草种子萌发的主要化学物质及相关酶变化规律是:烟草种子萌发的动态变化可用Logistic生长曲线来描述。随着种子萌发,淀粉酶活性逐渐增强,萌发至168h时酶活性达最大,同时,种子内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也达最大值。烟草种子萌发期间蛋白酶活性与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烟草种子萌发期间脂肪酶活性和游离脂肪酸含量之间呈正相关。种子萌发期间呼吸强度与淀粉酶活性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烤烟K326和白肋烟TN86种子萌发期间,过氧化物酶与丙二醛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

5、提出了烤烟高活力种子的标准:烤烟种子纯度不低于99.5%;净度不低于98.5%;发芽率不低于92%;水分是7—8%;深褐、油亮、色泽一致;饱满、均匀。经研究选出玉溪国家级烟草原种繁育基地、昆明、玉溪、楚雄、大理等4个国家级烟草良种繁育基地,是云南省烟草种子生产的最佳区域,所生产的烟草种子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良种以上标准。

6、催芽处理时间范围在30h~46h之间都能大大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各处理发芽率随催芽时间的变化趋势与发芽势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催芽时间在35~44h范围可得到较高的发芽指数,使种子的活力显著提高。

7、研制出抗旱型、生物型和催芽型三种类型的烟草包衣种。抗旱型烟草包衣种具有优异的水份调控功能,促进和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出苗率;生物型烟草包衣种可显著提高烟草种子的发芽势、活力指数,并改善了对苗期猝倒病的抵抗能力。

8、催芽包衣种能显著提高漂浮育苗烟苗的出苗率,特别对提高烤烟幼苗出苗的速度和整齐度,缩短出苗时间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9、催芽包衣种可以增加烟苗的株高,使茎干伸长,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无论是地上部分还是地下部分的物质积累量,催芽包衣种的烟苗都明显高于常规包衣种的烟苗。催芽包衣种对漂浮育苗烟苗的根系有明显的增加作用。

催芽包衣种(K326、云烟85、云烟87)在玉溪、红河、昭通、楚雄等地州累计推广面积达60万亩以上,较好地解决了漂浮育苗过程中出苗时间较长、幼苗生长不整齐等生产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联系人:白永富

电 话:0877-2058550 传 真:0877-2051069

地 址:云南省玉溪市聂耳路47号,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 邮 编:653100

E-mail:baiyf8650@sina.com

三、提高烤烟氮磷钾肥利用率及肥料配方研究

项目来源: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云南云叶化肥有限公司 云南省烟草公司烟叶管理处

主要完成人:李天福、陈 萍、刘世明、李宏光、杨 勇、冉邦定、任志斌 鉴定情况:2003年5月由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组织鉴定

获奖情况:2003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云南省烟草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果简介:

1、不同土壤的供肥能力与烤烟吸肥规律研究

1.1调查研究了我省主要植烟土壤的类型、分布和养分丰缺状况,进一步明确了影响肥料利用率提高的土壤因子,主要表现在土壤粘重,高磷、高钙,以及低硼、低氯等几个方面。

1.2研究了云南主要植烟土壤的养分有效性和土壤有效养分利用率及其供肥能力,指出土壤N、P、K素供肥能力以水稻土较强,其次是红壤,较弱的是黄壤和紫色土。所以,在水稻土和红壤上要特别注意控氮问题,以防烟叶烟碱含量过高。

1.3烤烟在红壤和石灰土上生长缓慢,干物质与养分积累慢,而在水稻土、黄壤和紫色土上烟株生长与养分积累较快。烟株吸收的氮素更多地来自肥料,占70%以上。P素在不同土壤间差异较大,石灰性土和紫色土主要来源于土壤,黄壤和水稻土主要来源于肥料,而红壤各占50%左右。钾素有25~50%来源于土壤,紫色土的供钾能力较强,而水稻土和红壤则较弱。

2、不同氮磷钾肥配方对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效应研究

2.1N肥利用率一般在亩施纯N7~9Kg左右时较高,可达55%左右。P肥利用率则与施P量无明显关系,P肥利用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壤速效P的含量,二者呈显著负相关。K肥利用率以质地中等到轻土壤为高,K肥利用率随施K量而降低。施P量过高对N、K肥的利用率均有较大影响,这是在烤烟生产上N、K肥利用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不同N、P、K肥配比的烟叶内在品质来看,

N∶P2O5 ∶K2O为1∶0.5~1∶2- 2~5 较佳。

2.2不同耐肥品种的N、P、K肥利用率不同,红大N、P、K肥利用率高,K326、云烟85等耐肥性强的品种N、P、K肥利用率低。在不同品种肥料配方上,建议红大和G28等耐肥性弱的品种N∶P2O5∶K2O =1∶1∶2.5~3。K326、云烟85等耐肥性强的品种N∶P2O5∶K2O =1∶0.5∶2~2.5。

2.3水稻土、黄壤和红壤上的氮、磷、钾肥利用率较高,石灰土和紫色土的肥料利用率较低。根据其土壤特性,水稻土和石灰性土在肥料配方上应呈微酸性,黄壤、红壤和紫色土可呈中性。另外,水稻土上N的含量及硝态N比例要适当降低。

2.4不同施肥方法的肥料利用率以肥料1/3基施2/3追施处理较高,2/3基施1/3追施处理居中,全部条施处理较低。所以,适当提高追肥比例对提高肥料利用率是有利的。

2.5连作田块的N肥利用率平均每年下降4.8个百分点,P肥利用率下降0.7个百分点,K肥利用率下降3.2个百分点。所以,坚持轮作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3、控释肥料(主要指包膜、造粒肥料)对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作用研究

控释肥料(主要指包膜、造粒肥料)可提高肥料利用率12~23%,但是包膜和造粒过大对烟叶尤其是上部叶品质有影响。而且包膜肥料成本较高,在烤烟生产上是不适用的。肥料粒径的大小可起控释作用,成本较低,可根据土壤特性选择肥料粒径大小。在红壤、石灰土、紫色土和黄壤上,适宜的肥料粒径为2~4mm,水稻土上为4~6mm。

4、有机、微量元素、生物肥料在烤烟生产与肥料配方上的应用研究

4.1土壤有机质在2%以下,施用有机肥对提高烟叶品质是有利的,而且可减少化肥施用量。但是,土壤有机质在2%以上尤其是高于4%,施用有机肥明显地提高了上部叶烟碱含量,对烟叶品质不利。

4.2在缺B的土壤上,烟草肥料配方中加入0.5%的硼砂,可提高钾肥利用率8~15%;缺Cl的土壤上,烟草肥料配方中加入3%的氯离子,可提高N肥利用率4~9%。

4.3施用木霉菌剂可提高20~35%的土壤养分利用率,提高肥料利用率10%左右,而且可促进烟株的早生快发。

5、提高烤烟氮磷钾肥利用率的主要技术措施

5.1实行轮作,建立良好的耕作制度,选择土壤质地中等的土壤种植烤烟,继续坚持“控氮,降磷,稳钾”,是提高烤烟氮磷钾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5.2针对不同土壤,基肥与追肥合理搭配。红壤和石灰性土上养分吸收得

较慢,在这两种土壤上施肥要重施底肥和早施追肥。而水稻土、黄壤和紫色土要适当提高追肥比例,使追肥比例达40~50%。

5.3适量施用生物有机肥和硼、氯等中微量元素肥料,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提高氮、钾肥利用率。

5.4不同品种选用不同氮、磷、钾配比,红大和G28等耐肥性弱的品种N∶P2O5∶K2O =1∶1∶2.5~3。K326、云烟85等耐肥性强的品种N∶P2O5∶K2O =1∶0.5∶2~2.5。

5.5肥料配方中的硝态氮比例以40%左右为宜,磷的来源不宜用含钙肥料,而应选用磷酸铵等。

5.6在红壤、石灰土、紫色土和黄壤上,适宜的肥料粒径为2~4mm,水稻土上为4~6mm,可有效地提高烤烟氮钾肥利用率。

5.7在缺B的土壤上,烟草肥料配方中加入0.5%的硼砂,可提高钾肥利用率8~15%;缺Cl的土壤上,烟草肥料配方中加入3%的氯离子,可提高N肥利用率4~9%。

在研究基础上结合各烟区的实际情况提出肥料配方32个,生产新配方肥料38.4万吨在烤烟生产上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烤烟施肥效益和肥料利用率。通过该项目的研究,促进了肥料厂家与烟区的交流与合作,做到了肥料厂家根据烟区要求进行不同配方肥料的生产,这是烤烟专用肥料生产与使用上的重大改进。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在大面积烤烟生产上应用658.6万亩,提高肥料利用率12.52%,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联系人:李天福

电 话:0877-2056547 传 真:0877-2051014

地 址:云南省玉溪市聂耳路47号,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 邮 编:653100

E-mail:LTFD@vip.sina.com

四、烤烟硫素营养调控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 张晓海 王平华 邵 丽 杨春江 夏振远 殷 端 杨壁愫 鉴定情况:2003年5月由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组织鉴定

获奖情况:2003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云南省烟草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果简介:

1、根据TSI分析法中的硫素分级标准,对云南烟区植烟土壤硫素进行了评价。从植烟土壤的有效硫分析结果来看,目前云南烟区大多数植烟土壤有效硫均大于12mg/kg土,均不缺硫;缺硫土壤仅出现在极少数酸性黄壤和初育土壤。 2、通过多年多点试验,初步探明了土壤含硫量和施硫量与烤烟烟叶产质量的关系。可将土壤有效硫含量分为三级:

1.1土壤有效硫含量<12 mg/kg,必须施用一定数量的硫素。施硫量限定范围为千株烟施硫4~10kg。

1.2土壤有效硫含量<20 mg/kg,施用一定数量的硫素对提高烟叶的产量品质有一定作用。施硫量限定范围为千株烟施硫2~8kg。

1.3土壤有效硫含量>24 mg/kg,产量反应无显著差异。施硫对提高烟叶产 量无效果。施硫量限定范围为千株烟施硫0~4kg。

3、通过35S同位素示踪技术对烤烟烟株进行不同SO42-浓度溶液培养,研究了烤烟硫素转移再分配规律,证实烤烟对硫素营养存在适应性调节。

4、研究了硫素营养水平与烤烟烟叶含硫氨基酸的关系。硫素是烤烟植株的重要结构性成分,烤烟硫素营养与蛋白质代谢有着紧密关系。烤烟施硫量与烟叶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蛋氨酸含量呈非线性相关,这也表明了烟草对硫素的适应性调节。从氨基酸的总量看,也呈现出了随着施硫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下降的现象;烤烟施硫每株6~8g时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含量较高。烤烟施硫每株6~8g时最有利于蛋白质的代谢。

5、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氮硫交互作用,提出了烤烟施肥时合适的氮硫比应用范围。烤烟氮硫交互作用显著,氮硫不同组合间产量差异显著;以千株烟施硫4~8kg产值量反映最好。从产量产值反应来看,硫氮比在0.5~1间较为适宜。 6、利用35S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烤烟的田间硫素吸收利用规律和硫素在植烟土壤中的淋溶迁移。对施硫量与硫素利用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硫素利用率与施硫量符合y=1/(1.4E-002+6E-003x)(相关系数r=0.992,相关指数R=0.982)回归方程。硫素利用率与施硫量相关显著,处理间差异极显著。硫素利用率随施硫量上升而下降,烤烟对硫素表现出一种自我调节。土壤中的硫元素基本上呈均匀分布状态。SO42-离子在土壤中非常容易移动,随水分运动向下强烈淋溶迁移。这也是烤烟硫素田间利用率低的一个根本原因。对采烤完毕后不同施硫量处理土壤开挖剖面,分七层进行土壤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烤烟种植当季施入经烤烟吸收利用和当季淋溶后的土壤残留硫,在土壤剖面中自上而下呈梯形分布。

7、对云南烟区烟叶硫含量进行了大样本调查,摸清了近年来云南烟区烟叶硫

含量的基本情况。云南省烤烟烟叶的最高含硫限制标准制订为S%<0.65%,相关指标K/S﹥3.08、K/(S+Cl)﹥1.60。达到该指标限制范围,硫元素的含量对烟叶燃烧性无明显影响。

8、研究了硫素营养水平对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施硫4~8kg/千株范围氮碱比,糖碱比值较为协调,施木克值适中,内在化学品质比较理想。综合考虑,以施硫4~8kg/千株,S∶N=0.5~1较为合理。施硫4~8kg/千株烟叶评吸品质较好。最佳施硫量为4~6 kg/千株,最高限制施硫量为不超过10 kg/千株。在肥料配方中应维持一定硫氮比。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于1999~2002年,在玉溪市红塔区和通海县累计示范推广244232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联系人:张晓海

电 话:0877-2056545 传 真:0877-2051014

地 址:云南省玉溪市聂耳路47号,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 邮 编:653100

E-mail:zxh6588@sina.com

五、烤烟连作与轮作条件下土壤养分与微生物动态变化

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研究

项目来源: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云南红塔集团楚雄州烟草公司烟草科学研究所、云南省烟草华宁县公司、云南省烟草专卖局烟叶管理处、云南省烟草曲靖市公司

主要完成人:晋 艳 杨宇虹 李庆平 钱生荣 程建勇 段玉琪 邵 丽 鉴定情况:2003年5月由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组织鉴定

获奖情况:2003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云南省烟草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果简介:

1、通过连作长期定位点试验结果表明,烤烟连作对烟株的长相长势、烟叶的产量与质量、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均产生较大的影响。烟株田间叶面积系数连作四年下降了62.35%,产量下降了52.67%,均价下降66.51%。中上等烟比例下

降率达到47.44%。

2、连作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随连作年限的增加,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下降,其它成分的变化不规律,影响了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

3、连作与轮作烟叶致香物质结果分析得出,与轮作烟叶相比,烤烟连作后烟叶中部分致香物质成份下降明显,影响了烟叶质量。

4、连作对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连作后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阳离子代换量(CEC)、交换性镁含量下降,其它元素含量变化不规律。

5、连作定位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并未表现出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不同年份土壤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规律不相同。连作初期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动态变化影响较大,长期连作后,对土壤中微生物动态变化的影响减小。轮作土壤中真菌的优势菌种类多于连作土壤,连作造成土壤中真菌主要以青霉菌属和盾壳霉属为主。

6、连作田与轮作田相比,比较明显的是连作田土壤中的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明显的高于轮作田。从其它营养元素来看,虽然没有有效磷和钾的表现那样明显,但到2002年测定结果中,轮作土壤中含量高于连作土壤中含量的元素有:pH、有机质、全钾、速效硼、速效锌、CEC、交换性镁。

7、不同连作土壤改良效果与轮作相比,有一定的缓解连作造成的减产、烟叶品质降低的作用,其中增加有机肥的施用,也有利于减轻连作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但与轮作相比,采用轮作方式更有利于提高烟叶的产质量。

8、几种改良措施相比,施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对烟叶中致香物质含量的提高优于其它处理。

9、浇施小麦和油菜根系浸提液后,烟株的生长势明显加强,超过轮作土壤上生长的烟株。油菜根系浸提液与小麦根系浸提液相比,效果要好一些。小麦与油菜根际土壤中的真菌和细菌对烟株生长的影响表现为油菜根际土壤中的真菌与细菌好于小麦土壤中的。小麦根际土壤的二种菌差别不大。而油菜土壤中的2种菌类对烟株生长的影响表现为真菌好于细菌。

10、采用轮换品种的方式在连作田上种植烤烟,烟叶的产量无明显的改进,但对于烟叶外观质量有一定的改进效果,上等烟比例明显高于不轮换的品种。

云南省从2001开始重点强调烤烟轮作,2001年到2002年二年累计进行轮作面积424.8万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研究结果与生产紧密结合,为全省烤烟实施轮作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云南省烤烟科技的进步。 联系人:晋艳

电 话:0877-2056737 传 真:0877-2051014 地 址:云南省玉溪市聂耳路47号,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 邮 编:653100

E-mail:jinyan1968@163.com

六、烟草钾素的外流及调控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

主要完成人:杨宇虹 晋 艳 赵正雄 张福锁 吴建洲 张晓海 郭丽琢

杨硕媛 周金仙 洪丽芳 谢 平

鉴定情况:2004年5月由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组织鉴定 获奖情况:

成果简介:

1、烟株在不同生育期中,钾在根、茎、叶中的分配比例不同。随着烟株的生长,钾在叶中的分配比例缩小,茎中的分配比例增大,根中的比例略有增长。在烟叶的成熟后期,烟株的总钾量逐渐下降,有明显的钾流失现象存在;采用

86

Rb-K同位素示踪研究证实:烟株根系有明显的钾外流现象,在72小时内烟株外

流的86Rb放射性活度占烟株86Rb的放射性总活度12.7~13.2%, 烟株的全株总钾量降幅为14.2~26.86%; 烟株的顶、杈带走5.2~11.8%,底脚叶等带走3.4~8.6%。根系外流是烟株生长后期烟叶钾含量降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2、应用86Rb示踪技术和放射自显影的方法研究了烤烟不同生育期钾素的分配情况。自显影图像表明:K素易被烟株吸收,通过根吸收后可运转至植株各个部位。在标记后1小时的叶片已能形成自显影影像;随着时间后移,其吸收运转量不断增加。从烟株对钾的吸收和转运速度来看:打顶后期略高于其它三个时期;

打顶后,人工去除了顶杈(生长中心),改变了库源关系,烟叶再度成为生长中心,烟叶中的86Rb放射性活度积累又增高。打顶处理比留顶处理烤烟各器官K积累量增加,各部位的分配率有一定的变化,说明打顶促进钾的吸收,并影响烤烟体内钾的再分配。

3、应用86Rb示踪技术分别研究了砂培和大田条件下低钾处理对钾在烟株各器官中分配及其K含量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蕾期的烟株低钾处理的烤烟顶部(花序)的K分配率很高,而上部叶的钾含量较低;在根系和茎积累分配率较高。正常供钾则叶片中钾的分配率较高;在根系和茎积累分配率较低。表明供钾水平对钾在烟株不同部位的分配率有较大影响。

4、对烟株钾素外流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胁迫将极显著促进钾的流失:干旱胁迫下钾离子的外流速率增加,可达对照的5~11倍。干旱胁迫下烤烟根系K+的累积量比对照显著降低,这是烟根K+外流速率的增加及胁迫下生长受阻导致的K+吸收下降共同造成的。而大田生产中土壤干旱胁迫还会限制K+的扩散,致使土壤钾素空间有效性下降而更不利于烟株对钾的吸收。渍水胁迫导致的根系吸钾速率的降低,同时迫使烟株中、下部叶及根中的钾明显向外转移,打顶后15天内,渍水胁迫处理的烟株钾的累积量比对照降低了50.50%。试验结果还表明土壤水分胁迫对K+吸收的抑制作用大于对烟株生长的影响;烟株根系的钾素外流与土壤水分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烤烟根系K+的外流速率显著增加,致使烟株体内K+累积量降低。

5、烟叶成熟期的钾素吸收与外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水分、养分胁迫的情况下,成熟期烟株对钾的吸收量较大;在打顶之后两周内钾的增量可占到总量的24.3%~30.07%;而且生育中、后期一定的钾素供应,可提高上、中部烟叶含钾量。因此,烤烟生产中尽可能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降低K+的外流和保证烟株对钾的正常吸收;对于干旱条件下的烤烟追施钾肥应改成浇施或叶面喷施来补施钾肥。

6、与生产中的常规措施(打顶时除去底脚叶)相比,在打顶时继续保留底脚叶,让其自然衰老,可以增强打顶后烟株根系的光合产物供应,提高根系的代谢活性,有利于烟株从生长环境中进一步吸收钾;同时由于底部叶片在打顶时含有丰富的钾,这部分钾随着叶片后期的正常衰老可以向烟株的其它生长中心转运,从而提高烟株其它叶片的含钾量和改善烟叶的内在品质。建议生产中在行距适中,保证通风透光的种植模式下,可以考虑打顶时继续保留底脚叶。

7、对3种主要的植烟土壤进行养分限制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在这3种主要的植烟土壤中,烟叶含钾量提高的限制因子分别是K、P、Mn、Zn、Mg、B;不同土壤中对烟叶的含K量的限制因素不同,这可能是在不同地点进行的许多养分(如K,P,Zn等)试验结果有较大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8、采取烟株生长后期的断根+K、IAA、生长调节剂、有机钾等调控措施,可

促进成熟期烟株钾的吸收及再分配中钾向叶片的转移,使烟叶的钾含量有了较明显的提高;烟叶的评吸品质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在香气量、总得分两项有较明显的增加,其中施有机钾和打顶时断根追钾有较好的效果。打顶促进烟株对钾的吸收; 烟叶生产中的水分调控、生长后期的断根、补钾、+IAA、施有机钾等调控措施及其组合可明显提高烟叶的钾含量;在打顶时继续保留底脚叶能适度提高烟叶含钾量,改善烟叶品质。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调水、促根、补钾”的提钾增质关键调控技术措施,生产示范验证取得了明显成效,烟叶含钾量明显提高,品质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联系人:杨宇虹 电 话:0877-2056532 传 真:0877-2051014

地 址:云南省玉溪市聂耳路47号,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 邮 编:653100 E-mail:Toyyred@263.com

七、云南省烟草育苗基质标准的制定及湿润托盘育苗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云南省烟草曲靖市公司、 云南省烟草寻甸县公司

主要完成人:晋 艳、王绍坤、杨宇虹、毛跃、段玉琪、孔光辉、李庆平、

王东丹、吴玉萍、龙玉华

鉴定情况:2004年5月由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组织鉴定 获奖情况:

成果简介:

采用湿润育苗、漂浮育苗和常规营养袋育苗进行对比的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对基质配方、湿润育苗管理技术研究,提出了漂浮育苗、湿润育苗基质的质量标准、湿润育苗技术配套管理技术、湿润育苗的壮苗标准,同时研制出湿润育苗配套物资,如育苗盘、播种器等。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在国内率先提出了一套漂浮育苗基质质量标准,并在生产中进行检验验证,形成了针对性、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均较强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已通过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定发布为云南省地方标准,编号:15060-2004。该标准的贯彻实施,有效地规范了全省漂浮育苗基质加工

生产,提高了基质质量的稳定性,保障了漂浮育苗技术在全省的顺利推广。 2.研究得出湿润育苗的主要管理技术

2.1湿润托盘育苗的最佳播种深度为0.5cm,即育苗盘表面刚好看不到包衣种子为宜。

2.2采用无纺布覆盖,可显著提高湿润托盘育苗的出苗率,减少水分蒸发,起到保湿作用。

2.3 湿润育苗最佳施氮肥范围为150~250mg/kg(N∶P∶K=1∶1∶2)。 2.4 剪苗能够有效控制烟苗地上部分的生长,但对烟苗根系的影响不大。当剪苗次数在4次以内时,剪苗次数的增加能够有效的控制烟苗的茎高,控制烟苗的生长速度。剪苗次数超过4次,对烟苗茎高的控制就不明显。

2.5 湿润育苗空气整根后能够提高烟苗根系的干重,提高根系活力。 2.6 湿润育苗与漂浮育苗相比,平均可提高基质温度1.3℃,出苗率提高5.2个百分点,因此适用于早春气温低的烟区。

2.7 湿润育苗与漂浮苗和常规营养袋苗相比,移栽后的成活率低于常规营养袋苗,但高于漂浮苗;大田生长及产量、产值三种烟苗相比差异不显著。 2.8 湿润育苗与漂浮育苗相比,虽然增加了用工,但节约了物资投入,相比每亩节约成本9.05元。

湿润托盘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我省部分烟区由于早春气温低造成的漂浮育苗出苗、生长过慢的问题,同时降低了育苗成本,易于培育足、齐、匀、壮的烟苗。2001~2002年,在曲靖市累计推广湿润托盘育苗26.7万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联系人:晋艳

电 话:0877-2056737 传 真:0877-2051014 地 址:云南省玉溪市聂耳路47号,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 邮 编:653100

E-mail:jinyan1968@163.com

八、富钾烟草品种的培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国家烟草专卖局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石 屹、刘好宝、窦玉青、牛佩兰、郭先锋、申国明、宋华芹、

梁洪波

鉴定情况:2002年由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鉴定 获奖情况:2002年度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成果简介:

该项目是在烟草富钾种质资源(钾高效基因型)筛选的基础上,以钾高效基因型为亲本,通过常规杂交系谱法选育出富钾烟草品种,以期为提高我国北方烟叶含钾量提供有效的品种。

研究结果表明烟草钾积累效率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兼有部分显性遗传效应,遗传决定度为9.59%,狭义遗传率为43.27%。CV09-1-2、中烟90的一般配合力较高,CV09-1-2和NC95间的特殊配合力较高。鉴定了烤烟、晒烟、白肋烟、雪茄烟、香料烟共522份烟草品种资源的钾积累效率,摸清了烟草品种资源的钾积累效率状况,筛选出烟叶含钾量在3.0%以上的富钾烟草种质CV09-1-2和CV09-9-6,烟叶含钾量在2.0%以上的富钾烟草种质皱叶红花大金元、中烟90、CV09-1、CV09-2、V2及富钾烤烟生产品种RG17。

以皱叶红花大金元为母本,中烟90为父本的组合后代97(08)-5-6-3-2、97(08)-12-1-3-1、97(08)-12-3-1-2、97(08)-2-6-4-2、97(08)-5-2-3-2及以CV09-1-2为母本,NC82为父本的组合98(25)-6的后代(F4),钾积累效率在2.0%以上,高于高钾亲本值,田间长相良好,抗逆性较强。

研究提出富钾烟草品种适宜在中低氮肥水平下种植,氮磷钾比例以1∶1∶1最佳,并需适当增加饼肥用量,补充镁素营养。

联系人:石 屹

电 话:0536-3281963 传 真:0536--3280651 地 址:山东省青州市香山路1160号 邮 编:262500

E-mail:shiyi2460@sina.com

九、滇西山地清香型特色烤烟配套技术模式研制与开发

项目来源:自选项目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陈 刚、李开茂、李文璧、刘洪祥、杨 祥、李林森、高继雄、申

国明、刘运国、刘新民

鉴定情况:2003年10 月由农业部组织鉴定

获奖情况:2004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成果简介:

本项目采用“产研”结合的实施方式,按照重点试验区和技术开发区相结合,技术研究、技术引进和原有特色技术相结合,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生物技术(品种)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施,把烟叶生产、加工、收购、储运等环节视为一个整体进行产品质量模式化控制。

项目组对试验区的生态条件、品种布局合理性、烟叶质量现状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对烟叶生产进行合理定位,在充分肯定先进成熟的生产经验,保留其原有特色技术的基础上,找出烟叶质量进一步提高存在的主要限制因子,将其它地区的先进生产经验、技术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引入试验区,进行示范和推广,把原有的特色技术,引进的新技术和试验研究成果进行优化组装,形成以下技术要点:

1、确定了以红花大金元为主的品种布局,进行了清香型品种筛选试验和产区布局调整,确立了针对滇西地域特点的后备品种筛选程序和方法,建立了品种(系)比较圃和示范基地,更加突出烟叶清香型质量特色的基础地位。经过三年的试验,初步筛选出CF209等几个表现较好的品系。实验区红花大金元的种植比例由实施前的70%,扩大到85%。红花大金元的种植规模和种植水平居国内领先水平。

2、形成了以小水窖为主要特色的烟水工程、商品化供苗等特色技术,重点引 进和示范推广了改良式地膜覆盖技术,漂浮育苗断水炼苗技术,营养土配制技术,绿芬威、病毒特、斯美地使用技术等,在生产上均收到良好成效。

3、首次引进生态节煤型热风循环式蜂窝煤烤房,并与普通卧式炉烤房、蜂窝煤炉旁热风洞烤房、立式炉烤房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证明了其节煤增效和环保的功能。

4、过土壤养分调查,氮、磷、钾配比试验,土壤基础地力测定,当季肥料利用

率测定等试验,研究得出了试验区县的土壤供肥系数、当季肥料利用率、百公斤烟叶吸肥量等施肥参数,为科学配方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研制出既能抑制锌、硼元素缺乏症,又能抑制病毒病发生的烟草专用叶面肥1号,可以降低烟叶烟碱含量,增加烟叶含钾量的烟草专用叶面肥2号。

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按测土结果确定施肥量,按旺长期长势调整用氮量,用根外营养补充微量元素量,用生理平衡剂降低中上部叶片烟碱含量”为主要技术核心的立体气候条件下清香型烤烟测土配方弹性施肥技术。通过试验、示范、技术集成,最后形成“滇西山地清香型特色烤烟配套技术模式”,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为大面积平衡增质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该地区烟叶生产综合标准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生产推广中,取得显著成效:项目研究期和示范推广期与实施前比较,亩产值比实施前分别增加329.2元和561.7元,均价增加2.12和4.26元/公斤,上等烟比例增加1.8%和13.2%,上中等烟比例增加14.82%和32.68%。实验区烟叶的含糖量、烟碱含量降低,K2O含量增加,其它指标变化不大。通过模式推广,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烟叶的平均总糖含量为29.8%,还原糖含量为23.3%,两糖差为6.5%,绝对含量分别比1998年降低4%、1.31%和2.69%,烟叶的烟碱含量为2.58%,1998年为3.46%,二者比较,示范区烟叶烟碱含量更接近优质烟含量范围,烟叶K2O含量为2.52%, K2O含量比1998年增加0.98%,总糖/烟碱为11.6;在研究和示范推广期内,保持了烟叶的清香型质量特点,香气质略有改善,其它指标变化不大,综合得分提高。烟叶工业可用性进一步提高:1998年项目实施前,试验区烟叶在大理卷烟厂工业配方中的总使用比例为15%,由于试验区烟叶质量的不断提高,使用比例不断增加,至2002年,试验区烟叶在大理卷烟厂工业配方中的总使用比例达到19%,年总使用量约7万担,占试验区烟叶总产量的70%。

在项目实施期内,该技术已应用到四川凉山、云南大理的大部分烟区,累计推广面积达64万亩。单项技术在山东淄博等地区也有推广。 2003年,在滇西烟区推广51.8万亩,其中,云南省大理州36万亩,四川省凉山州15.8万亩。

联系人:陈 刚

电 话:0536-3286212 传 真:0536-3286212 地 址:山东省青州市香山路1160号 邮 编:262500

E-mail:

十、优质高香气烤烟综合配套生产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国家烟草专卖局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福建省三明烟草分公司、山东省诸城市烟草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烟草东南试验站、中国烟草上海技术中心、中国烟草济南技术中心

主要完成人:王允白、杜爱民、肖协忠、段 玲、王宝华、郗继忠、郭承芳 鉴定情况:2004年6月由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鉴定 获奖情况:

成果简介:

该项目采用产学研结合、重点科研单位联合协作攻关方式,通过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研究与开发相结合、小面积示范与大面积开发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充分发挥农业、工业和研究单位的整体优势,在分析和调研制约我国烟叶香气的关键因素的基础上,综合组装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形成一套提高我国烟叶香气质量的完整技术体系,同时深入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根据工业验证结果和质量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进一步完善技术体系,使烟叶香气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1、在综合技术体系的完善过程中,通过对各单项技术深化研究和试验示范验证,分别在南方湿润烟区和北方干旱烟区形成了提高烟叶质量和香气品质的综合生产技术体系,被分别称为“三明模式”和“诸城模式”。其中烟区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的调查及烟区土壤条件测定和烟叶质量的评价技术、三明烟区稻草回田技术、诸城示范方绿肥种植和翻压技术、诸城示范方麦草回田提高土壤有机质的技术、集约化育苗技术、降氮—增微—立体平衡施肥技术、提高中部烟叶上等烟比例和可用性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烟叶成熟度和科学烘烤技术等均通过研究得到优化,形成了我国烟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是一套相对成熟的综合技术方案。

2、示范区烟叶香气质量和总体品质有很大提高,表现为高香气示范

田烟叶的香气质量和总体烟叶质量好于对照田烟叶,三年的示范表现出相同规律,通过三年的示范,烟叶香气质量逐年提高,诸城、三明试区高香气烟叶质量档次达较好、好水平,完成合同要求的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产烟国家的烟叶质量水平的指标要求。

3、该项目采用了研究与大面积示范相结合的方法,成熟技术直接纳入示范体系,关键技术采取单项优化,示范技术体系不断完善,示范技术成果由示范区不断向外辐射推广。1999~2002年在福建三明、山东潍坊、临沂、日照等烟叶产区累计推广8.08万公顷,上等烟比例平均提高7.4个百分点,土壤改良技术推广4.3万公顷,烟叶香气质量达到明显改善,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力地促进了上述烟区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联系人:王树声

电 话:0536-3280982 传 真:0536-3280651 地 址:山东省青州市香山路1160号 邮 编:262500 E-mail:

十一、烤烟旱作栽培理论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国家烟草专卖局

主要完成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烟草公司、洛阳烟草分公司、三门峡烟草分公司、卢氏县烟草公司、宜阳县烟草公司、渑池县烟草公司 主要完成人:刘国顺 汪耀富 韩富根 秦留拽 黄元炯等 鉴定情况:1998年7月由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鉴定 获奖情况:1999年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果简介:

本研究采用盆栽、池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烤烟的耗水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旱地烟田土壤水分变化动态和烤烟旱作栽培综合技术;以及烤烟的干旱指标和烟田节水灌溉技术模式。经过4年的研究和示范应用,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1.干旱胁迫下烤烟生理生化代谢的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烟株的伤害机理与植株体内活性氧代谢失调有关,即干旱导致烟株体内活性氧积累,启动并加剧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造成膜伤害,从而对烟株的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产生不利影响,使烟株生长发育受阻。

2.干旱胁迫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干旱胁迫下烟株的生长发育受阻,株高降低,叶片变小,根系发育不良,并首次发现干旱胁迫会导致烟株根系活力下降,而且干旱胁迫对烟株茎叶生长的影响大于根系,特别是旺长期干旱对烟株生长的影响更大,因此干旱胁迫下烟株的地上/地下比值趋于减小。但伸根期轻度土壤干旱可以促进烟株根系的发育。

3.干旱胁迫对烤烟产量品质的影响 干旱胁迫下烟叶的产量降低,上中等烟比例减少,叶内还原糖含量下降,总氮和烟碱含量升高,内在化学成分比例失调;在干旱胁迫下烟叶中主要香气物质含量减少,烟叶的香气质量变差。在烟草的不同生育时期干旱都会使烟叶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其中以旺长期干旱对烟叶产量的影响较大,成熟期干旱对烟叶品质的影响较为显著。

4.烤烟的耗水规律与水分利用效率 大田期烤烟的耗水具有伸根期少,耗水量占全生育期耗水总量的16~20%,旺长期多,占44%~46%,成熟期又少,占35%~37%的规律性。首次研究证明,在较低产量范围内,烤烟的耗水量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当产量较高时,随产量提高,耗水量虽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显著减小。烤烟产量(Y)与耗水量(ET)之间的关系为 ET=Y/(0.196+0.00132Y),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9569**,达极显著水平。烤烟耗水系数(K)与产量(Y)的关系为K=1/(0.196+0.00132Y),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9033**。表明在较高产量水平下,烤烟的耗水系数较小,烟草对水分的利用率较高。

5.旱地烟田土壤水分变化动态及其与旱作栽培技术的关系 研究表明,旱地烟田土壤水分变化受耕作方法、自然降水和烟草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在烟草生长发育过程中,烟田0~50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比较剧烈,50cm以下土体水分变化不明显;烟田深耕、垄下深松和地膜覆盖都能不同程度地保蓄土壤水分,促进烟株前、中期生长,提高烟叶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尤其是垄下深松或烟田深耕加地膜覆盖的作用更加明显;旱区烤烟移栽期和种植密度与土壤水分变化动态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烟田施用保水型肥料,增加有机肥用量,能够明显提高烟田土壤贮水量,促进烟株前、中期生长,提高烟田水分利用效率。

6.烤烟的水分指标 本研究首次根据烟田土壤湿度与烟株生理特性的关系,提出了烤烟的适宜土壤水分指标为:伸根期土壤相对湿度61~65%,旺长期80~81%,成熟期76~80%;烤烟的干旱指标为:伸根期土壤相对湿度49~51%,旺长期67~70%,成熟期55~60%。

7.烤烟节水灌溉模式 提出烤烟的节水灌溉模式为,在烤烟生育期内降水300mm左右的干旱年份或地区,烟田以伸根、成熟期各灌水45mm左右,旺长期灌水90mm

左右,即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在烤烟生育期内降雨500mm左右的湿润年份,只要雨量分布与烟草的耗水规律相吻合,烟田就不需灌水。同时以灌水时期、灌水量和氮用量自变量,以烤烟产量、还原糖和烟碱含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烤烟水肥效应模型,并利用计算机仿真寻优,得到烤烟优化灌水模式为:在烤烟生育期内降雨量较大(300~500mm)的湿润地区,烟田最佳灌水时期应在移栽后40~60天,最适灌水量为90~150mm/亩;在烤烟生育期内降水较少(300mm以下)的干旱地区,烤烟的最佳灌水时期是移栽后40~70天,最适灌水量为130~200mm/亩。 8.烤烟旱作栽培综合技术的示范应用 研究提出了以深耕、深松蓄水,地膜覆盖保墒,适期移栽用雨,合理密度调湿,壮苗深栽促根,以肥调水促长,节水灌溉调控为主要措施的烤烟旱作栽培综合技术体系,并在豫西旱区示范应用,可使烟叶亩产量提高10~16%,上等烟比例提高6~10个百分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联系人:刘国顺

电 话:0371-3558128、13903711851 传 真:0371-3558121 地 址: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95号河南农业大学 邮 编:450002 E-mail:liugsh@371.net

十二、氮素对烤烟品质形成效应机理及生产技术优化研究

项目来源:自选

主要完成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河南省烟草公司烟叶分公司、河南省烟草公司平顶山分公司、河南省烟草公司宜阳县烟草公司、河南省烟草公司镇平县烟草公司、河南省烟草公司信阳分公司河南省许昌市烟草公司、驻马店市烟草公司确山县烟草公司、驻马店市烟草公司泌阳县公司 主要完成人:刘卫群 刘国顺 郭红祥 籍越 于建军 范艺宽 李 彰

徐传快 叶红潮 马 聪

鉴定情况:2002年12月由河南省科技厅组织鉴定 获奖情况:200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果简介:

该项目围绕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的改善烟叶等级结构、提高上等烟比例,解决下部叶色淡、身份薄,上部叶厚、烟碱含量高,工业可用性低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当前烟草生产的各主要环节,发现由于土壤常年连作,大量使用化肥,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此提出了制约优质烟生产的主要原

因是烟草生产中肥料使用与烟草生产发育的规律不吻合。本项目以影响烟叶质量的关键营养元素—氮素为突破口,在氮素形态、种类、用量和与其它营养元素的配比方面进行了全面详细的研究。

1、通过同位素标记试验对在不同营养条件下生长的烟株后期吸收氮素的来源(土壤氮、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机氮)及对影响烟叶质量的主要含氮化合物中的氮素来源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1.1烟叶成熟阶段吸收土壤矿化N占60 %, 该结论对提高烟叶致香物含量和调节烟碱含量有重大应用价值;

1.2土壤中的矿化N对烟叶中含N化合物的贡献大于施入土壤中的肥料N,并且多用于石油醚提取物和烟碱等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该结论奠定了施肥时期的理论基础,即所施肥料要在进入成熟期以前被烟株消耗干净,以利于成熟期积累致香物质;

1.3叶中烟碱和蛋白质的同化优先利用硝态氮,证明土壤长期施用化肥所造 成的C/N比值减小,是制约烟叶质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土壤中富集N素,在烟草种植区域,土壤的改良应施用C/N比值较高、N含量低的有机肥。

2、研究了胞间信号分子与烟碱生物合成之间的关系。通过同位素活性检测烟碱合成关键酶(PMT)和酶联检测内源激素,结合烟株的光合特性综合分析,探讨了在不同肥料配比下烟株碳、氮代谢强度的适时转化时期与降低烟碱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ZR/ABA为0.1413,IAA/ABA比值为0.6711时烟碱合成关键酶(PMT)活性最低;IAA/ZR为12.9285,ZR/ABA为0.0534 时,烟碱合成关键酶(PMT)活性最低。由综合光合性能指标可以看出,在各肥料配比处理中以NO3-N:NH4-N=1:1及有机肥浸提液:NO3-N:NH4-N=20:40:40的两个处理具有良好的光合性能。

3、研究不同肥料配比下土壤生物活性的变化及对土壤氮素矿化释放的关系,以探索烟株生长后期控制氮素供应的合理施肥原则。

4、检测了不同肥料配比下烟叶中的主要致香成分,探讨如何提高烟叶的香气质和香气量。

该项目突破了以往单层面的研究模式,从土壤、肥料、烟株内部的生理生化过程到生态条件进行了烟草种植的立体研究,涉及了生理学、生物化学、栽培学、土壤化学和肥料学等领域,在这些相关知识的交叉和渗透的盲点区对如何提高烟叶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从方法学上对传统农业的研究探索了新的路子。在全省10个主产烟区进行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联系人:刘卫群

电 话:13613711188 传 真:0371-3558121、3558122 地 址: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95号河南农业大学

邮 编:450002 E-mail:

十三、烟草集约化培育壮苗技术开发与推广

项目来源:国家烟草专卖局

完成单位: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云南省烟草公司、福建省烟草公司烟叶公司、贵州省烟草公司烟叶公司、四川省烟草公司烟叶公司、湖北省烟草公司烟叶公司、河南省烟草公司烟叶公司 、湖南省烟草公司烟叶公司、山东省烟草公司烟叶公司、广东省烟草公司烟叶公司、黑龙江省烟草公司烟叶公司、吉林省烟草公司烟叶公司、辽宁省烟草公司烟叶公司、安徽省烟草公司烟叶公司、陕西省烟草公司烟叶公司、江西省烟草公司烟叶公司、重庆市烟草公司烟叶公司

主要完成人:赵兴 刘国顺 刘建利 单沛祥 王树声 时向东 周义和 鉴定情况:2003年4月由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鉴定 获奖情况:获2003年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果简介:

1.研究了烟苗的生长发育规律、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生理特性变化规律和矿质营养吸收等基本规律,以及氮、磷、钾、硼、锌等矿质元素的营养原理;为烟草集约化育苗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全面系统研究了烟草集约化育苗体系中,烟苗对基质的要求以及基质特性、基质配比和基质中营养的分布规律对烟苗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的影响。通过育苗基质材料的理化性状研究,明确了基质中有机质材料粒径1~3mm,疏水材料的粒径2~3mm,空隙度60%~70%较适宜于漂浮育苗。通过不同基质材料配比试验,筛选出了漂浮育苗和托盘育苗成型基质,并且量化了以容重、空隙度、腐植酸、有机质含量、粒径、阳离子代换量、持水量等为指标的育苗成型基质标准。

3.研究了烟草集约化育苗系统中,矿质元素对烟苗生长发育、营养吸收和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明确了烟苗矿质营养的指标体系。肥料中氮素形态以铵态

氮和硝态氮各半有利于烟苗的生长发育、元素吸收和生理生化代谢;酰胺态氮不超过氮总量的15%时,对烟苗无不良影响;营养液中磷素浓度100~150mg.L-1,钾素浓度50~100 mg.L-1为适宜范围;锌在漂浮育苗肥料中的比例以100~200 mg.kg-1有利于提高烟苗的营养抗性,培育壮苗;通过营养元素配比和肥料用量的优化研究,研制出了漂浮育苗和托盘育苗专用肥料的成型配方,制定了漂浮育苗和托盘育苗施肥技术标准。

4.全面研究了集约化育苗的装盘播种技术;苗床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育苗设施的建造技术,制定了完善的育苗物资规格、技术规程和壮苗标准。

5.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开发生产了包括温棚、浮盘、基质、肥料、剪叶机、播种盘、VCD科教光盘等在内的育苗系列产品,推广面积和推广速度超过了美国、巴西等世界先进国家。为烟草行业和全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03年全国推广730万亩,占总植烟面积的53%,其中漂浮育苗451万亩,占33%,托盘育苗281万亩占20%。四年当中该技术在全国累计推广1920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联系人:刘国顺

电 话:0371-3558128 传 真:0371-3558121、3558122 地 址: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95号河南农业大学 邮 编:450002

E-mail:

十四、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改进研究

项目来源:安徽省科技厅

主要完成单位:安徽省农科院烟草研究所 安徽省烟草公司烟叶经理部 主要完成人:孙敬权 林国平 李 桐 邵伏文 王正刚 王道支 鉴定情况:2001年10月由安徽省科技厅组织鉴定 获奖情况:安徽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三等奖

成果简介:

系统研究了安徽省主产烟区烟叶生产技术,形成了较系统的优质烟生产技术体系,对提高全省烟叶生产整体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1、提出了剪叶锻苗的最佳时期为烟苗生长至苗高10~12cm 左右、茎高6~ 8cm(约6~7叶)时开始实施剪叶措施,共约剪叶2~3次;高茎壮苗(茎高10~15 cm且韧性强、群体大小一致),明水深栽的栽培方法,增加了田间烟株的根系量,促进了烟叶发育,提高了肥水利用率和烟株抗逆性。

2、根据不同产区土壤特性,提出了分类施肥技术指标和分次均匀施肥法。改一次性施肥为基肥和追肥两次施肥(追肥为150kg/hm2 硝酸钾);改原有的烟草专用肥的配方(10∶6∶21)为45∶115∶100( 250kg磷铵+200kg硫酸钾/hm2);改氮素来源于尿素为来源于磷铵和硝酸钾,在皖南则施入一定量的钙镁磷肥。施肥方法:基肥采用单行定量条施;追肥采用单株定量侧穴施,土壤水分不足时可采用施肥后适量浇水或兑水混匀后定量浇施。单行条施:移栽前于移栽行中心开10~15cm 深的沟,均匀地将肥料条施于沟内。单株定量侧穴施:烟苗移栽并培土后,于每株烟苗一侧10cm处用竹木杆插入垄内打穴(深7~10cm),以定量容器将肥料施于穴内(是否适量浇水或兑水混匀后定量浇施视天气而定),然后覆土。

3、形凹面培土,栽前打穴,将穴内挖出的土放于垄脊两穴中间处。在烟 苗移栽后,先进行地膜覆盖,后破膜(约8~10cm)掏苗、培土、压膜,烟穴内培土高度略低于垄面2~3cm,培土后每株烟苗周围垄面约成长轴25cm、短轴15cm的椭圆形“碟形” 凹面。

4、隔行灌溉技术(灌水高度为垄高4/5),有效弥补了该产区烟叶生产季节 前旱后涝的降雨缺陷。

5、成熟度判别:正常成熟烟叶外观特征:下部叶叶片由绿转黄、叶面呈绿黄色;中部叶叶片黄绿色,叶尖有3~5 cm为黄色,叶耳绿黄,支脉大部分变白;上部叶叶片总体退色落黄至黄绿色,有黄白色成熟斑块,叶面皱缩,主、支脉退色大部分变白,在上述初步判断的基础上,依据烟样变黄所需时间定量判断,即依据烟叶拟采前2~3天取代表性烟叶样3~5片放置在室内(黑暗)条件下变黄至青筋黄片所需时间进行判别烟叶田间的成熟度。下部叶在60小时、中部叶在48小时左右、上部叶在36~48小时能够变黄至青筋黄片表明烟叶田间已经成熟,适宜采收。

6、烘烤方法的改进,技术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可推广性增强。一是强调了采用低温促使烟叶充分变黄和物质转化,二是强调了变黄期烤房内气体的适宜流

动,因而很好地协调了烟叶低温变黄与失水的关系。该工艺适合于成熟期降水充足的生态区。

1997~1999年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分别在安徽等11个主产烟县(市)建立示范基地3000亩。1998~2000年全省累计推广面积达50.6万亩。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联系人: 孙 敬 权 林 国 平

电 话: 0550-6720873,13955063659 传 真: 0550-6736557 地 址: 安徽省凤阳县、省烟草研究所 邮 编: 233100

E-mail: sjq1@ah163.com

十五、东北烟区香吃味料烤烟栽培技术开发研究

项目来源:国家烟草专卖局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烟草东北农业试验站、吉林省延边农科院、辽宁省丹东农科 院黑龙江省海林市烟草公司、黑龙江省集贤烟草公司、黑龙江省宾县烟草公司、黑龙 江省宁安烟叶公司

主要完成人:焦庆明、赵光伟、崔昌范、马维广、刘德玉、许瑞坡、白文三、 姜洪甲、宋荣光、胡宪阁、马振杰、 鉴定情况:2000年由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鉴定 获奖情况:获2004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成果简介:

该项目在组装现有科技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烤烟品种筛选与生产试验、栽植密度与留叶数试验、上部叶延迟采收试验、有机肥配比用量试验、微肥筛选试验、综合栽培技术试验、烘烤技术调查研究、基地建设调查与实施等。并将试验结果应用于生产进行示范,经过试验、示范、推广等技术过程,不断总结与完善试验内容,最后制定出东北各烟区的香吃味料烤烟栽培技术:

1、筛选出4个香吃味料烤烟新品种(系),具体为龙江851、k326、红花大金元、9407;这些品种在东北烟区烟厂基地上累计种植面积达3945.03公顷,占烟厂基地种植面积的79%;

2、索出东北烟区香吃味料烤烟适宜的种植密度与留叶数,即亩栽烟1111 株(行距100cm、株距60cm),每株留叶17片;

3、探索出东北烟区香吃味料烤烟上部叶延迟采收的技术方法及其效果,即将上部叶5~6片比当地习惯采收时期延迟7天一次性采收,是香吃味料烤烟上部叶采收的正确方法;

4、吃味料烤烟施用有机肥适宜的配比用量,施用有机肥含氮量占施氮量的 20%最佳;

5、筛选出明显提高烟叶质量的微肥――烟草专用叶面营养液;

6、探索出有利于提高烟叶香气的烘烤工艺,即在应用“三段式”烘烤工艺 的基础上,将40~42℃和53~55℃的时间再延长6小时和10小时;

7、初步形成了东北烟区各省的香吃味料烤烟规范化栽培技术意见; 8、香吃味料烤烟基地调查研究与实施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即在基地生产中 的“三化”水平、烟叶质量与建设模式有了新的突破与提高。

2001~2003年,在哈尔滨烟区全面推广该项目推出的新品种和定向栽培新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达2万公顷,具有较高的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为科、农、工相结合的烟厂基地建设开辟了新途径。 联系人:赵光伟 李丽杰

电 话:0453-6582499 传 真:0453-6582706 地 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地明街63号 邮 编:157011

E-mail:wanjiaqi@yahoo.com.cn

十六、东北烟区热量区划与开发利用经济指标研究

项目来源:国家烟草专卖局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烟草东北农业试验站、丹东农科院烟草所、延边农科院烟草所

主要完成人:焦庆明 王淑芳 马维广 崔昌范 宫有斌 祖世亨

杨雨明 吴国贺 辛 刚 贾双春 杨德军 李恒全

鉴定情况: 2002年1月由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鉴定

获奖情况:获2003年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成果简介:

东北烤(晒)烟种植区域纬度偏高,热量不足,达不到烤烟全生育期所需≥10℃活动积温3500℃左右的要求,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主要通过保护地育苗和覆膜栽培弥补积温的不足。同步开发利用自然热量资源,有效地研究农业热量资源的分布与区划、与发展烤(晒)烟、与提高烤(晒)烟产质效益的关系,将地域化、优化以热量为主导因子的相关水分、土质、光照等资源因子组合,重构烟区布局,经调查和试验研究,找出解决三个关系的最佳途径,确定区划热量指标和经济指标,为科学、合理进行烤(晒)烟种植布局,实现整体提高烤(晒)烟产质效益为目的。变自然资源优势为发展烤(晒)烟生产优势。

通过气象资源、烟叶经济效益调查、主栽品种的生态试验等途径,研究制约提高烤(晒)烟产质效益密切相关的热量条件,据其确定区划的热量指标、经济指标,在东北烤(晒)烟种植范围,区划出辽、吉、黑三省烟区的烤(晒)烟二级区划,找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区域,将烤(晒)烟种植由次适宜区向适宜区、最适宜区转移,提高烤(晒)烟的产质效益。

采用边试验、边研究、边推广生产应用的方法。按区划要求,有组织、有计划逐步从次适宜区向适宜区和最适宜区转移。1998~2000年黑龙江省累计推广面积为45万亩,2000~2002年吉林省推广13万亩,辽宁省推广8万亩。东北三省累计推广66万亩。

表1 烟草热量种植区划指标表 主导指标 生态区 生态区 代号 烤烟大田期 (11/5~10/9) 10℃活动积温 (℃) 最适宜区 适宜区 适宜区 次适宜区 不适宜区 Ⅰ Ⅱ-1 Ⅱ-2 Ⅲ Ⅳ 2650℃以上 2500~2650 2350~2500 2200~2350 2200℃以下 辅 助 指 标 限制指标 年 10℃ 活动积温 (℃) 20℃ 实际天数 (天) 6~8月 5~9月 平均气温 降水 (℃) (mm) <400 3100℃ 2900~3100 2700~2900 2500~2700 2500℃以下 80天以上 70~80 60~70 50~60 50天以下 23℃以上 22~23 21~22 20~21 <20℃ 下降一级

表2 区划的经济指标表 生态区 Ⅰ Ⅱ1 Ⅱ2 Ⅲ 单产 (kg/亩) 150 150 150 150 上等烟比重(%) 亩效益(元/亩) 30以上 25~30 20~25 15~20 600元以上 550~600 500~550 450~500

联系人:赵光伟 李丽杰

电 话:0453-6582499 传 真:0453-6582706 地 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地明街63号 邮 编:157011

E-mail:wanjiaqi@yahoo.com.cn

十七、烟草活性有机无机专用肥的研究与开发

项目来源:湖南省科技厅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烟草中南农业试验站、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省稀土农用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金叶肥料公司以及永州、郴州、怀化、衡阳、邵阳、常德、湘西自治州等市(州)烟草公司和长沙烟厂技术中心浏阳基地、主产县烟草公司

主要完成人:肖汉乾、万强、罗建新、余崇祥、彭先球、方红、周万春、方其春、

聂新柏、李明德、朱列书、靳志丽、宁尚辉、彭新辉、刘拥军

鉴定情况:2002年由湖南省科技厅组织鉴定 获奖情况:2003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果简介:

1、针对烟叶生产存在的问题,以提高烟叶品质为核心,以增香降碱为目标,开展烟草活性有机无机专用肥的研究。采用多学科联合攻关,运用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微生物学、农业生态学和环境保护学原理,从土壤养分调查入手,在分析研究烟草营养特性、营养元素之间的关系及几年来的田间试验基础上,开展烟草活性有机无机专用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

1.1运用GPS定位技术采集2400多个土壤样本,分析了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20个项目,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烟区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首次明确了南方主产烟区土壤养分特征及不同烟区土壤养分含量的差

异;

1.2根据烟草的需肥规律及不同烟区土壤养分供应特点进行了多年田间试验,研究出了不同生态区域活性有机无机专用基肥、专用追肥的配方、\施肥方法及其配套使用技术;

1.3开发出烟草活性有机无机专用肥的生产新工艺。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通过添加微生物,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半封闭式平铺堆沤发酵技术促进发酵,使有机物料的发酵时间缩短20天,且发酵完全;并独创了天然高分子材料包囊微生物,保持活性菌活性的新工艺;

1.4发现并在基肥中添加有机活性物质,能使烟叶香气量明显增加,香气质好,为生产高档卷烟提供了急需的优质烟叶原料;

1.5 69个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活性有机无机专用肥比普通专用肥的烟叶产量平均提高5.8%,上等烟比例提高6.2个百分点,烟叶外观品质更好,烟叶中蛋白质、烟碱含量分别下降18.7%和8.3%;

1.6揭示了该肥料的生理生化作用机理。施用活性有机无机专用肥,烟叶的叶绿素含量增加7.8%,根系活力提高4.9%~20.7%,烟叶中硝酸还原酶和淀粉还原酶活性分别提高27.2%和20.0%,气候斑发病株率相对降低31.0%~36.0%;

1.7通过采用有机与无机相结合,不但为烟株的生长营造了良好的营养环境,达到了增香降碱的目标,而且提高了土壤的生物活性和养分的均衡供应能力,符合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

2、所开发的活性有机无机专用肥的特点:

2.1采用活性菌包囊技术,保持活性菌的活性,既能显著提高烟叶质量,又能提高肥料利用率;

2.2机相结合,硝态氮和铵态氮配比合理; 2.3针对性补充了中微量元素; 2.4添加了能增加烟叶香气的活性剂; 2.5突出了钾在烟草上的作用;

2.6专用基肥和专用追肥分别配方、配套使用; 2.7降低了烟碱含量,提高了烟叶的可用性。 3、专用基肥生产工艺有如下创新:

3.1原材料由原来的破碎改为粉碎,细度达到20目,使造粒过程中不出现 原料分离;

3.2针对有机无机肥配合很难相融,成粒率很低等问题添加了粘结剂,使

成粒率达到80%以上;

3.3把活性菌用天然高分子材料包囊,保持了活性菌的活性是独创工艺。 该项目已在湖南、广东、江西、安徽、贵州、辽宁、黑龙江等省烟区推广应用。2000年至2002年三年累计推广使用该产品15万吨,应用面积达136.8万亩,经济效益显著。2002年被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省工商局评为“农民满意肥”。 联系人:肖汉乾

电 话:13808453031,0731-5799262(办) 传 真:0731-5799263

地 址:中国烟草中南农业试验站,长沙市城南东路305号码 邮 编:410007

E-mail:xhzm148@sohu.com

十八、东南地区清香型烤烟生产综合技术开发研究

项目来源:国家烟草专卖局

主要完成单位:福建省龙岩市烟草分公司、中国烟草东南农业试验站

主要完成人:林桂华、陈顺辉、上官克攀、周冀衡、邱标仁、童旭华、王 鑫、

郭金平、邱志丹、管 辉

鉴定情况:2002年由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鉴定 获奖情况:2003年度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果简介:

项目研究开发依据东南烟区(尤其是龙岩烟区)的土壤、气候条件及烟叶质量特点,采取农、工、研三结合的办法,引进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试验、示范与生产开发并举,对清香风格烟叶的成因和主要内含物质成分以及相应的调控技术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形成完整的优质清香风格烟叶生产技术体系,为开发生产适应卷烟工业需求的优质清香风格烟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1、清香型品种筛选、选育与栽培技术规范研究:针对龙岩气候、土壤、适合卷烟工艺配方等要求,开展了红花大金元、云烟85、云烟87、中烟9203、CF965、K326的经济性状和抗病性研究,确立了云烟85和云烟87清香风格特征明显。选育出了适宜东南烟区气候土壤条件的清香型风格新品系F138、F135。两个新品系适应性好,抗病性强,烟叶香气特征具有清香风格,田间长势整齐一致,落黄成熟好,烘烤性能好,烟叶外观质量好,内在化学成分协调,评吸“清雅”,尤其是F138香气质及综合感官指标比K326有明显的提高。

2、云烟85栽培技术规范研究:通过播栽期、种植密度、施肥水平、打顶技术、采收和烘烤等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并进行了适应性和抗病性评价,制订了一套云烟85栽培技术规范,实现了该品种在当地的良种良法配套。

3、植烟土壤改良与烤烟平衡施肥技术体系研究:明确了白云石粉或石灰能有效地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根系环境,促进烟株的早生快发,提高烟叶质量。同时还确立了白云石粉或石灰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尤其是花叶病和青枯病的发生流行。确立了云烟85亩施9kg纯氮,K326亩施纯氮8kg可有效降低上部叶的比例和烟碱含量,使整株、特别是上部叶的可用性得到增强,产量、质量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合理的基追肥对烟株合理利用肥料,促进烟株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提高烟叶品质。试验结果明确了75%基肥+25%追肥可以达成最佳产量、最佳品质和协调的内在成分。肯定了以追肥方式施用硝酸钾,尤其是在移栽后15~20天施完效果最佳。每公顷施127.5~135kg纯氮的前提条件下,无机氮每公顷减少30~37.5kg,增施9000kg牛栏粪、300kg菜籽饼,能明显提高烟叶香气质、量,而且使上部叶烟碱控制在3%~3.5%的适宜范围。 4、烤烟膜上种植与外注式施肥配套技术研究:利用发明专利产品——施肥移栽器,并对烤烟不同追肥位置和不同追肥时间等进行了深入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追肥位置间对烟叶产质量无显著差异,栽后20天结束追肥的产值为最高,双侧错位、20天结束追肥的栽培技术能产生最高的效益,同比差异显著。40~45天进行揭膜高培土,产生最佳烟叶质量。

5、降低上部烟烟碱的技术研究:采用种植密度、施肥量、留叶数等3因素3个水平,研究了栽培技术对K326等烟碱变化的研究。结果显现适当提高种植密度、控制施氮量、适当推迟打顶等栽培技术的合理综合利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上部叶烟碱。

6、成熟采收与烟叶烘烤技术试验研究:通过采用上部叶成熟一次性采收与带杆烘烤的试验对比,确立了以带杆烘烤有利于降低顶叶的烟碱和相对增加顶叶的香气质,从而提高了上部叶的可用性。

大力推广“无动力循环节能烤房”,引进“热风循环一体化烤房”相结合,实现了烘烤集约化,有力地推动烤烟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7、提高烟叶香气质量的生产技术研究:重点研究了烤烟中含量较高的香气前体物和有关次生代谢产物对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可以初步认为新植二烯是龙岩地区清香风格烟叶特征之一。同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生的香味物质域值相对较低、刺激性较小、香气质较好、对烟气香气贡献率大,是影响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的重要组分。

项目实施过程中,在东南烟区共建立科技示范区18万亩,上等烟比例从1999

年的28%,提高到2002年的36.3%,烟叶内在品质上部叶平均烟碱含量为2.88%,中部叶平均烟碱含量在2.5%,下部叶平均烟碱含量为1.9%,取得了较为协调的内在品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联系人:陈顺辉

电 话:0591—7921583 传 真:0591—7921563 地 址:福建省福州市北环中路133号 福建省烟草公司 邮 编:350003 邮箱:DRcsh@163.com

十九、福建春烟区土壤养分丰缺评价及烤烟专用肥

研制与推广

项目来源:国家烟草专卖局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烟草东南农业试验站、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张仁椒、朱其清、梁颁捷、林毅、许永峰、林伟杰、许锡明、

吴正举、纪成灿、陈顺辉

鉴定情况:2001年由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鉴定 获奖情况:2002年度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成果简介:

通过对福建省烟区植烟土壤养分状况的研究,对烟区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作出评价,提出相应的施肥对策,并在此基础上研制用于福建烟区的烤烟专用肥。

1、福建烟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评价及施肥对策:

1.1福建烟区土壤pH在4.6~7.5之间,平均为5.29。其中pH<5.5的样点数占79.3%,pH<5.0的样点数占10%;从地理区域来看,呈现由南向北酸性渐强的趋势。pH值与土层深度成正比,这与水稻土表层Ca、Mg等盐基离子向下淋洗有关。pH偏低的土壤中钙、磷、镁、钼等养分有效性降低,而活性铁、铝增多,易产生铝毒害现象,而降低烤烟的品质。施用石灰、白云石或其它碱性肥料,提高土壤pH值到5.6~5.7,降低交换性Al3+的饱和度到阳离子代换量的10%以下,有利于烤烟生长。

1.2福建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0.55~70.8g/kg,平均值为29.70g/kg。其中棕泥田有机质含量最高(50.1g/kg ),青泥田次之(39.8g/kg ),

紫泥田最低(25.07g/kg )。有机质含量>30 g/kg的样点数占42.3%,有机质含量<20 g/kg的仅占7.7%,有机质含量>20g/kg的占92.3%。说明我省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层深度成反比。有机质含量过高时,会导致土壤持水过多和养分失调等弊病。因此,应选择有机质含量适中的田块种烟为宜。

2、土壤主要养分状况:

2.1福建省烟区植烟土壤全氮含量变幅为0.60~3.24g/kg,平均为1.62 g/kg,其含量与土层深度成反比。大于2.0 g/kg 的样点数占19.7%,大于1.5 g/kg 的占58.8%,介于1.0~1.5g/kg的占38.1%。以2.0g/kg为土壤全氮含量的临界值,划分我省养分分级表:全氮含>1.5g/kg为丰富,1.0~1.5g/kg为适中。据此,我省烟区近60%的烟田含氮丰富,20%左右的土壤供氮正常。

2.2碱解氮:福建省烟区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幅为45.7~285.1mg/kg,平均157.0 mg/kg。其中棕泥田含量最高,为235.1mg/kg,青泥田次之,为189.3 mg/kg,最低的是紫泥田为133.6mg/kg。

2.3土壤有效磷含量:福建省烟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幅为2.92~140.44mg/kg,平均28.61 mg/kg,含量与土层深度成反比。有效磷含量>30 mg/kg 的占34%,>20 mg/kg 的占69.3%,<10 mg/kg 的仅占7.6%。

2.4当有效磷含量>20mg/kg时,不需要施用磷肥,而<10mg/kg时,则缺磷。据此,福建省缺磷土壤不到10%,土壤磷的供给较充足,但仍然应根据土壤类型,采取少施或适当施磷措施。

2.5土壤交换性钾:福建省烟区以沙质壤土为主,质地较轻,吸附钾的能力弱,多雨条件下,易淋溶。全省烟区交换性钾含量为12.2~157.33mg/kg,平均为44.58mg/kg ,含量变幅较大。

2.6交换性钾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规律与氮磷相似,也与土层深度成反比,但降幅较小。当含量<100mg/kg时,就极有可能缺钾,<50mg/kg时,则严重缺钾。福建省烟区交换性钾含量<30mg/kg的样点数占29.7%,<50mg/kg的占71.7%, <100mg/kg的占96%,说明福建省植烟土壤钾的供给严重不足,需增施钾肥来保证烤烟的正常生长。

2.7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交换性钙的含量较低,其变幅为42.4~2548.9 mg/kg ,平均含量为380.7 mg/kg,68.4%的土样含量<400 mg/kg ,其中低于200 mg/kg 的约占17.2%。当交换性钙低于400 mg/kg时,施钙可产生明显的效果。

2.8交换性镁的变幅为5.91~228.54 mg/kg ,平均为39.13mg/kg,含量<50 mg/kg 的样点数占76.8%,<25 mg/kg 的达32.2%。当交换性镁低于50 mg/kg时,施镁对烤烟有显著的增产、增值效果。

2.9土壤水溶态硼:福建省烟区水溶态硼的含量变幅为0.01~0.43 mg/kg ,

平均为0.08 mg/kg,表现为水溶性硼含量与土类和地区之间无明显差别。

98.2%的土壤水溶态硼含量均在0.25 mg/kg 以下,而低于0.1mg/kg的样点数竟占全部样点数的66.8%。因此,福建省烟区应普遍推广施用硼肥。

2.10土壤有效态铜:福建烟区土壤有效态铜含量变幅为0.82~14.55 mg/kg,平均含量为4.22 mg/kg,高于2 mg/kg的缺铜临界值。

2.11土壤有效锌含量:福建烟区土壤有效态锌的含量变幅为0.09~17.42 mg/kg ,平均值为3.56 mg/kg,含量也与土层深度成反比。

85.8%的土样高于临界值(1.5mg/kg),但尚有11.3%的样点低于1.0mg/kg。在采用石灰调节土壤酸度时,对少数有效态锌含量较低的土壤应特加关注。

2.12土壤活性锰:福建省烟区土壤活性锰变幅为0.75~668.4mg/kg,平均含量为31.38mg/kg。83.5%的土壤活性锰含量低于50mg/kg,64.1%低于25mg/kg,仅有4.3%高于100mg/kg。

稻作期间的淹水使土壤中的铁、锰等离子被还原并淋洗到底层,淀积于土壤剖面的一定层次中,形成铁锰结核,呈现“低-高-低”或“低-高”的分布模式。

2.13土壤养分的变化趋势:耕作施肥制度的改变促使土壤性质和养分含量发生变化。三明烟区的7个主要土类中,最明显的变化是所有土类的速效磷含量都极明显地增加,这与大量施用磷肥有关,导致速效磷含量成倍、甚至上10倍地增加;另一个突出的变化是土壤交换性钾含量明显地下降,有的土类下降幅度较大(如青泥田)。

3、烤烟施肥量的研究

3.1施氮量增加,株高、节距、茎围、最大叶面积明显增加,产量水平与施氮量成正比,但品质、上等烟则呈下降趋势。

3.2磷、钾处理的烟株农艺性状、产量、质量和上等烟比例优于对照处理。增施钾肥,产量和产值有较大提高,但随施钾量增加,上等烟比例呈无规律变化。

3.3施氮量增加,烟株吸收氮量增加,钾含量也增加;施磷量增加,烟叶含磷量无递增,但镁、铁则递增;烟叶钾、镁含量随钾增施而递增。

4、氮磷钾配比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氮、磷、钾配比适当,有利增产、增质,观察不同时期不同处理的生物学性状,施用25%~50%的硝态氮肥有利于烟株的正常生长发育,表现在有利于烟叶内在干物质的积累和提高中部叶的单叶重。

5、烟草专用肥的研制与推广

三明烟草专用肥配方是根据福建烟区土壤养分丰缺、栽培条件及特定气候条件下的吸收状况而研制的,并在生产中不断改进完善,具有烟株农艺性状好,推迟落黄等优点。

1996年~2000年,追溯以往施肥习惯并参照土壤普查等资料,配方日臻完善,N:P2O5:K2O=12:7:22,其中含有29%的硝态氮,并在其中加入部分的中微量元素,缓解了福建烟区土壤镁、硼等中微量元素的不足,协调了烟株的营养平衡。

几年来已累计推广该专用肥80万亩以上,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联系人:陈顺辉

电 话:0591——7921583 传 真:0591——7921563 地 址:福建省福州市北环中路133号 福建省烟草公司 邮 编:350003 邮箱:DRcsh@163.com

二十、烟草“开片降碱灵”的研发与应用

项目来源:自选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技大学烟草与健康研究中心、合肥华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李章海、张明农、王能如 鉴定情况: 获奖情况:

成果简介:

为解决“上部叶烟碱含量高、叶片不开张, 偏窄偏厚”的问题,根据叶片生长发育特点和烟碱形成的规律性,合肥华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开发了“烟草开片降碱灵”制剂,在烤烟打顶后喷施上部叶片,显著促进上部叶开片、变薄,烟碱含量显著降低,烟叶含钾量明显增加,提高了上部叶的工业可用性。“烟草开片降碱灵”的作用机理为:

1、促进上部叶开片的机理

打顶以后,上部叶正处于旺盛生长期,是细胞体积扩大和叶面积增加最快的时期。如果此时养分和水分不足,调节生长的内源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叶片不能有效开张。通过使用“开片降碱灵”,补充外源生长调节剂,能够及时促进细胞体积的扩大,从而增大叶面积。在贵州和广西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采收时测定顶部3片叶长和叶宽,喷施开片降碱灵的处理比对照叶长增加9.5%~24.4%,平均18.4%;叶宽增加16.5%~40.8%,平均26.8%;叶面积增加28.2%~75.2%,平均

50.7%。

2、降碱的机理

2.1减少打顶后烟株根系的发生量,通过补充外源生长调节剂抑制打顶后根系的生长,与对照相比能够减少20%的根系发生量;

2.2降低与烟碱合成有关的鸟氨酸脱羧酶、N-甲基腐胺氧化酶(PMO)、腐胺N-甲基转移酶(PMT)等酶的活性,降低烟碱的合成;

2.3促进上部叶开片,增加上部叶的面积,达到稀释烟碱的效应。在贵州和广西等地烟叶化验结果降碱趋势一致,喷施开片降碱灵处理与对照相比,降碱幅度为16.3%--34.4%,平均值为23.72%。同时,对总N和蛋白质含量各地上部叶化验结果也表现为一致的降低作用。 3、提高烟叶含钾量

由于开片降碱灵具有促进钾离子吸收的功能,从对比试验结果看,开片降碱灵的增钾效果非常明显。处理比对照含钾量增幅为13.4%~148.9%,平均为51.28%。

2003年大田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分别在贵州、广西、云南、湖南、河南、山东、福建、安徽、四川等进一步安排了试验示范。其中,贵州和广西安排了较大面积的示范。目前,从广西、福建、湖南三省生产季节较早地区的试验示范结果,上部叶开片效果良好。

联系人:李章海

电 话:0551-3492072、13515515587 传 真:0551-3411559 地 址:安徽合肥市美菱大道121号中国科技大学烟草与健康中心 邮 编:230052

E-mail:Lzhai@ustc.edu.cn

二十一、上海卷烟工业烟叶原料体系研究

项目来源:上海烟草集团(公司)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烟草西南农业试验站 主要完成人:唐远驹、关国经、李继新、简在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ro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