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5月04日230623623论文3

更新时间:2023-07-17 14:4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英汉礼貌用语对比

摘要:礼貌用语是在社会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谦让的礼貌语言。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社交越来越频繁。因此,礼貌用语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特别是英语的交际语的运用,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避免冲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体现国家尊严和国际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进行汉英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在社会国际中运用语言,促进彼此的感情交流。

关键词:礼貌用语、对比、原因、思考

一介绍

礼貌用语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和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反映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民众的素质。礼貌用语(或称委婉表达法),是纯正英语的特色之一。这种以简单明快而见长的语言,表达力强,同时使听者感到愉快、舒服,可称为语言的润滑剂。

中国许多传统文化习以为常的礼貌用语,对英美国家的人来说可能难以理解甚至被视为不礼貌。随着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我们在与英语文化背景国家的人的交流中,如果完全按照自己国家的礼貌原则行事,往往会产生矛盾或冲突。因此,对汉英礼貌用语的对比分析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二、汉英礼貌用语的差异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工具,它记录着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由于英汉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和思维方法的不同,反映在语言表达上就有很大的差异。英语礼貌用语的总体特点:尊重个性发展,体现平等和自由;尊重妇女,女士优先;顾及面子, 保留隐私;忌讳说老;汉语礼貌用语的特点:自卑尊人,体现谦让的礼貌品德;长幼尊卑有别,等级区分;突出尊重他人(对方),忌自我炫耀。英汉礼貌用语有宗教、历史文化、民族、具体语言环境(英语的时态、体态、语态差异)的差异及原因。

(一)常用问候语言使用不同

在英美社会中,人们的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讲究保护隐私、距离美感,如果提出诸如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going?等问题会被认为是非常冒昧、没有教养的。无端询问吃过饭没有会让他们误认为是邀请共餐,明明在商店遇见还要明知顾问一句“在买东西呀?”更会让他们感到奇怪不已。他们在交往时,如果要拉近距离,往往以寒暄式的It’s a fine day,isn’t it?(今天天不错,不是吗?)开头。

中国人的问候语体现出对人的关心和两者关系的亲近,这是由于中国文化以家庭伦理为基础,讲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一般以Where are you going?(去哪啊?)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吃过饭了吗?)Are you shopping?(在买东西呀?)开头。

在英美社会中,人们认为个人的利益(egotism)是神圣不可侵犯,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在日常礼貌用语问候禁忌以下问题:How old are you ? (你多少岁了?)//Have you got married ?(你结婚了吗?) How much is your income?(你挣多少钱?)

What’s your religion ?(你的宗教信仰是什么?)像这样的问候语会让英美社会的人感到反感。而在中国却认为是很平常的事,因为这样的问候会让人觉得双方关系不一般,中国自古强调长幼有序等道德规范,所以人们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语境要求选用恰当的礼貌用语级别,如:贵干(称对方所办事务);贵疾、贵恙(均称对方的疾病);贵体(称对方身体);

惠函、惠书、惠览(称对方的书信);叩谢(敬谢语);叩祝(向他人祝贺的恭敬语)。 因此,汉英常用的问候语也各不相同,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向对方道歉用语存在差异

道歉语是一种常用的礼貌用语,也是语用学礼貌原则的重要体现;中西方语言中都有不少形式多样的道歉语。如英语的Excuse me!I’m sorry!I beg your parden!及汉语的失礼!失陪!失敬!等等。

汉英道歉语最大的区别在于英美人的I’m sorry!一般不是真的有抱歉的意思。如:听到不如意、不好的消息My grandma is ill these days.(我奶奶这些天病了。)答语者:I’m sorry to hear that.(真抱歉听到这个消息。)或是Sorry,I don’t know.(对不起,我不知道!)可见,I’m sorry.在英美国家是常用的表达意见的语言。在中国,“对不起”是真的道歉,认为自己做得不够或是做错了;如:失礼了、失敬了、失迎,等等。

英语的道歉语有:Excuse me(请原谅)、Sorry to t rouble you (麻烦你了)、I’m extremely sorry (我很抱歉)、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help. I’m very grateful (非常感谢你的帮助)、I beg your pardon (请原谅、请再说一遍)等多种情况是对事件的一种平和之语。

不同文化在使用道歉语方面也有差异,英美国家人对道歉语的使用频率及范围都高于中国人。不论冒犯了什么人,他们都会道歉,且态度必须诚恳,即便对方是自己的孩子或下级,也会说“Sorry.”或“I’m sorry to hear that!”而对中国人来说,“上尊下卑”的传统观念支配着人们在生活中的言行。上级或年长者冒犯了下级或晚辈时,他们无需道歉,这是“权威”之标志,是“权势”关系的具体表现。而在西方文化中,社会结构是平等取向,这就决定了道歉功能是维护平等的弥补手段。

(三)接受别人馈赠时的用语有差别

英汉两国在接受别人祝福时的用语差别不是很大。汉语中有许多表示吉祥、幸福的祝福语,如为朋友送别时,有:鹏程万里、一帆风顺、万事如意等,英语里也有相应的祝福语,如:a pleasant / successful / happy /wonderful journey (祝你旅途平安、愉快),a good / fine expectation(鹏程万里,一帆风顺)等,汉英都会回复相同的祝福。

然而,在接收礼物时,英汉双方的区别就很大。英美国家的人收到礼物通常立即拆开盒子,真诚地道上一句How beautiful!I like it very much!Thank you!(真漂亮!我很喜欢!谢谢你!)当然类似的礼节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而越来越被中国人认同接受。而中国人收到礼物,认为当着客人面拆礼物是不礼貌的,因此,大人就会教小孩不可当客人的面打开礼物。

中西方在馈赠礼物方面有明显差异:西方人不大重视礼物的实际价值,一张贺卡、一束鲜花或其他小礼物都会让他们觉得开心,较为重视礼物中的心意;中国人则注重礼物的实际价值,把馈赠礼物的人与物品的价值看成正比,越贵重越认为对方对自己的情意更重。再者,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送的礼物的差异是较大的:西方人对于钟、伞、手巾等没有什么特别含义,都可以送,但中国不同,因其谐音所带来的不好的寓意,在中国是不送这些礼物的。

所以接受礼物时英语中更重视其中蕴藏的情感,而汉语注重于形式。

(四)对待恭维语和自谦语有差异

“贬己尊人“是最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中国人在受到别人赞扬时,往往会

说一些自我贬低的谦虚话,对他人的赞扬客套一番,例如:一位外国老师赞扬一位中国学生:teacher:Your speaking english is so great!

Student:no .no ,not at all.

西方人讲求实际,若是受到恭维赞扬时加以否定,就是指自己不认同别人所说,会让西方人认为你做的不好。而中国有自己的传统习惯,通常以自谦为主,别人的赞美、恭维等都要以否定来表示自己的谦逊,要不就被认为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等。因此,对待恭维语和自谦语,汉英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

如英国人士夸你工作出色,夸你长得漂亮、穿得漂亮时等,都要毫不谦虚地说句Thank you!而不能像中国的“哪里哪里?”(Where?Where?)或“No,I can't”,西方人在听到赞扬时从不说No来表示谦虚,而说Thank you,或It’s very kind of you to say so,可也说I’ll keep trying.等。

在英语中,受到恭维和赞扬时很少加以否定,以免造成与恭维不一致、令人难堪的局面。一般情况下,英语国家的人对他人的赞美即使知道是假,也会说谢谢,而中国人习惯以自贬方式抬高对方,常会用到:“不敢当”,“过奖了”等。因此,中国人在写总结或工作报告结束时常会习惯地说几句自谦的话,如“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还有许多地方未做好,请指正”或者“本人学识能力有限,文中所谈,定有诸多不妥之处,还请多提宝贵意见”;否则,就会被认为“目中无人”、“夜郎自大”等。而在英语中,人们选择的往往是中性的结束语,如“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attending.”或简单地说“Thank you!

“入乡随俗,入国问境”,对于交际对象的不同,要明确其说话的习惯,对长期生活中遵循礼貌原则的基础上共同约定俗成的产物要有所了解,在交际中才不会出现误用,造成彼此心存介意,难以交流下去。

三、英汉礼貌用语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语言活动也同样受到这条准绳的约束。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由于英汉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在语言表达上就有很大差异,在礼貌用语上亦是如此。

(一)英汉语言历史渊源不同

礼貌用语是人们在一定语言社会,语言群体长期形成的习惯说法,因而习用性是礼貌用语最显著的特点。这些用于交际的词句经过人们长年累月多次使用,反复加工,已经成为了习惯的套式。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礼貌用语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惯用特点:中国文化以家庭为其基础,讲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开诚布公;强调人的社会性、集体精神,强化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这种重视公众化(public)的文化背景根深蒂固,与英美人重视私人的、个人隐私权(privacy)之文化截然不同,所以产生了以上礼貌方面的禁忌,并带来双方交际中的障碍。

(二)英汉民族性格不同

文明有礼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的勤劳的民族,也是热爱和平,乐于交际的民族,为此中国一直以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然而,中国人与同样讲礼貌、讲礼仪的英语国家人之间以礼待人的方式又有所不同。有的英语国家人听到中国人断然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或者听到她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钱不值时,感到惊讶,并认为汉民族言不由衷。同样,当英语国家人受到他人赞扬时依据其本民族的礼貌准则礼貌地回答道“Thank you.”时,中国人会认为他们过于自信,缺乏谦虚态度。而这些都

源于汉英民族性格的不同所引起的。

中国人遵循民族的贬己尊人准则礼貌,常以他人感受为先;英国人注重实际运用的结果,个人的情感较为重要。

(三)英汉语言使用者思维方式不同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形成的历史过程,也都有其约定俗成的过程,汉英两种语言不例外,都有属于自己的礼貌原则。例如:由于西方人认为男性在公众面前赞美女性的美貌和服饰是一种礼貌,对话者常以谢意表达,而中国人则常用自谦来表示礼貌,对话者就常以“过奖。“抬举了。”等的语言回答,由此可见,汉英语言的使用者思维方式不同,对人他人的语言反应也是各异的。

四、促进英汉礼貌交流的几点思考

礼貌用语是语言交际活动的习惯套式。它为人类语言行为提供了前提,给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创设了一定的气氛。礼貌用语不仅受不同民族对语言使用的不同要求的制约,同时也反映了该民族对礼貌的重视程度。因此,对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交流。英汉礼貌用语发展的共同趋势是中西方文明的融合,英汉礼貌用语相互借鉴和取长补短,共同体现国家文明。

(一)“求同存异”,尊重对方语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礼貌用语已不再着重它的字面意义,而是在乎它的惯用的交际功能。例如:How are you doing /How is everything?已由原来的“你做得怎么样或事情怎么样”变为问候语中的一类,这也是英语在汉语的交流下所形成的新一种寒喧语“你好”,再如“All the best” 并不是说要对方获得最好的东西,而是相当于汉语中道别后的祝福语“祝一切顺利,心想事成。为了尽力扩大礼貌的表达,使人际间的交流有良好的环境,汉语中的一些语言方式也开始引入至英语,如:“走狗”(running dog)、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no can do(我不能那么做)和paper tiger(纸老虎)。 “求同存异”,汉英语正在互相融合,既有自己的特色,又彼此尊重对方语言。如:在汉语中新相识的人互相问好说:“您好!”英语中常用“How do you do?” 而不用 “How are you?” 在汉语中 “早上好!” 英语的口语常简化为“Morning.” 汉语中 “我为――向您道歉。” 英语是 “I’ve got to apologize for---;” 汉语中称赞别人 “我真佩服你。” 英语是 “I do admire you.” 汉语中,“你真帅。” 英语是“You look smart.” 汉语中祝贺别人常说:“恭喜你/祝贺你!”英语中常用 “Congratulations! /Marry congratulations on.”来表示。

(二)掌握对方的礼貌用语,逐渐适应

要交际必定有说话者与听话者,掌握对方的礼貌用语,逐渐适应是尊重对方的一种表现,也是促进和谐交往的关键。如:在英家,一位顾客在餐厅内用餐完毕,离开饭店时向侍应致谢,待者通常会回答:“Thank you. Do come again.” 这时双方感谢的程度几乎是等同的,都是一种礼貌的表达,但在别的场合可能会有所不同;在美国,人们常常用 “You’re welcome.”但是,若是为了某些非常重要的事情受到别人的感谢时,不作回答,常常被视为很不礼貌。在这种情况下,以下这些句子是比较常用的:That’s all night. / You’re welcome. Don’t mention it 和 Net at all. 则在英国有得比较多。

在中国,对于别人的道谢,则说“不必介意。(Never mind)和 “没有关系” (It doesn’t matter.) 这些句子在英语中是不适合的,英语在英语国家不是用来如中国人这样使用的。

而英语中常常会使用到许多表示委婉,礼貌说法的句式,如表示请求别人允许:Could I --? /Do you mind if I--?如表示征求别人意见英语常说:What do you think of--? / Do you have any particular views on--?请求帮助:Could you give me a hand? / Could you do something for me? 表示提供意见和建议:You really ought to--/ Why don’t you---? / You’d better--英语常表达不同意对方的观点说: I hate to disagree with you but--- / I wish I could agree with you. 等的交流模式,中国人都要有大致的了解,以期在交际中能灵活表达相同的意思,而不会让对方误解。

因此,懂得对方的习惯有利于交际双方更好的促进彼此的感情。

(三)与对方交流时,尽可能使用对方礼貌用语 在讨论礼貌用语的情景针对性时往往会牵涉到语体问题。不同语体的使用体现了说话者的态度及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裘斯(M. Joos)将谈话的方式分为五种风格:冷淡的或演说性的;慎重或正式的;请求或商量的;随便或非正式的;亲密的。因此,与对方交流时,尽可能使用对方的礼貌用语。例如:裘斯所说的五种风格的实例:① Can you lend me your bike? ②Will you lend me your bike? ③Would you mind lending me your bike? ④Could you possibly lend me your bike? ①②最常用的,也是比较得体的礼貌表示请求方式,①比②更显得得体;而③④一般用于比较正式,比较注重礼节的场合。

因此,使用英语的礼貌用语时应当用得其所,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语言是表达礼貌的重要手段”在交际中人们为了顾全礼貌而自觉或不自觉运用礼貌用语,因而这种礼貌交往方式往往通过语言来实现。在交往时,汉英交际双方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于自己表达不到位的,对方要给予提示,并提醒正确交际范围内如何进行陈述,以促进共同进步。如:交流双方:A: Your English is good. B: Thank you. My listening is good, but my writing is poor.中国人根据自己的情境说出自己的谦逊语,但在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遵循对方的交际规则,需要先说谢谢,符合英语国家的情境。再如:学生犯了语言错误后,教师说:“Never mind, next time you will make it .”等。

五 总结

在学习生活中彼此交流肯定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错误,但通过学习,交流经验可以让我们不断学习,进而能够明确汉英语言的区别点,在交际中不断修正,交流就会更顺畅。

总之,语言的使用在人际交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外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适当而巧妙地运用礼貌用语能活跃交际的气氛,分析研究该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深入细致地了解其日常礼貌用语,有助于了解其文化,以求在跨文化交际语用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A]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

[2]索振羽.语用学教程[A].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张爱琳.跨文化交际[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5]曹春春.礼貌准则与语用失误[J].外语学刊, 1998 , (2)

[6]王霞.英汉称赞语对比及其文化探源[J].北京城市学院,2006年

[7]李君惠.略论“三纲五常”的形成和影响[J].文化透视,2010,(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ra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