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核心考点讲义
更新时间:2023-10-17 05: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第一编 先秦文学 一、本编考情分析 题型 诗经的来源 《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名词解释 《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 《庄子》、《孟子》等诸子散文 神话的主要特征 《离骚》的艺术成就 风、雅、颂的分类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 简答题 先秦历史散文繁荣的原因 《孟子》文章的特点 《韩非子》寓言的特点 《荀子》说理文的文化特征 与楚辞产生相关的楚文化要素 论述题 《诗经》的章法结构和语言的特点 理解、应用 14分 识记、理解 识记、理解 识记 应用 理解 应用 应用 应用 应用 应用 3分 3分 5分 5分 5分 5分 5分 5分 5分 14分 知识点 掌握程度 识记 理解 分值 3分 3分 二、本编知识结构 体裁 主要作家作品 神话的基本特性 神话与传说的联系与区别 神话传说 上古神话传说 神话的主要类别及其代表作品 神话的精神内涵特征 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古代典籍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歌谣实例 初民的歌谣 原始歌舞的综合性 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生活密切相关 基本内容 诗歌 《诗经》 婚恋诗:代表作、弃妇诗、基本内容 ★内容 人生感慨:代表作、基本内容 政治讽谕诗:代表作、基本内容 ★基础知识 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 风、雅、颂的分类依据及其各自含义 《诗经》的流传 知识点
史诗、农事诗:代表作、基本内容 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文学成就 章法结构和语言的特点 重章复沓的章法结构及其表现意义 屈原的生平 屈原作品及其真伪考订 基本概况 楚辞的渊源及其文体特点 ★与楚辞产生相关的楚文化要素 《离骚》题义辨析 《离骚》创作时间 ★《离骚》 诗歌 《楚辞》 《离骚》的思想内容 《离骚》的艺术成就 《九歌》:篇目、内容、艺术表现风格 屈原的其他作品 《天问》、《招魂》 生平及其创作 宋玉 《九辩》题义 《九辩》的思想、艺术特色 ★先秦散文繁荣的原因 早期历史散文 《尚书》、《逸周书》、铜器铭文 《春秋》:概况、微言大义 《春秋》三传 《左传》、《国语》概况 历史散文 散文 《左传》的辞令艺术 ★《左传》的文学成就 ★《战国策》 《战国策》概况 《战国策》的文学特色 《左传》 ★《左传》的写人艺术 ★《左传》的叙事艺术 《九章》:篇目、表现特点 四言诗的典范 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基本特点 诸子散文 第一阶段 老子及《老子》:概况、文学特点 《论语》:概况、文学价值
墨子及《墨子》:概况、文章特点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孟子及《孟子》:概况、文章的主要特点 庄子及《庄子》:概况、文学特色、文学成就 荀子及《荀子》:概况、说理文的文学特征 韩非及《韩非子》:概况、寓言的特点 三、重难点详解 【知识点】第二章“有关《诗经》来源、分类、流传” (一)有关《诗经》来源、分类、流传 1、《诗经》的基本内容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包括国风160篇、小雅74篇、大雅31篇、颂40篇。《小雅》中另有笙诗6篇,不在305之数。 2、采诗说:关于《诗经》的收集,汉代学者有“采诗”的说法。 3、献诗说:采诗和献诗都是汇集《诗经》作品的重要渠道。 4、删诗说:关于《诗经》的编订,汉代有“孔子删诗”的说法。司马迁首发此说。 5、今人对《诗经》编订的一般看法 今人一般认为,《诗经》的编订,应是经过周王朝乐官们的筛选、整理和加工,逐步编定的。经手者非一人,完成也非一时。 (单选题)《诗经》收录的诗歌的时限( ) A.夏商周 B.春秋至战国 C.西周晚期至战国初期 D.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 【答案】D 【知识点】第二章“有关《诗经》来源、分类、流传” 【解析】此题考查《诗经》的基本常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诗歌。 (二)风、雅、颂的分类依据及其各自含义 今传《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编辑,这大概是久已有之的分类法。其分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一般认为是所用音乐的不同。 风 各地不同的音乐 雅 正声,是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 颂 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今人普遍赞同这个看法。 (三)《诗经》的流传 先秦时,《诗经》本称《诗》或《诗三百》、《三百篇》,到汉代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 鲁人申培 鲁诗 齐人辕固 齐诗 燕人韩婴 韩诗 赵人毛苌 毛诗
齐、鲁、韩三家《诗》于魏晋到北宋期间相继亡佚,只有《毛诗》流传到今天。 (四)班固、何休对《诗经》的评述 班固曾评论《诗经》道:“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相与歌咏,各言其伤。” 何休说:“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指出了《诗经》作品与实际的社会人生的亲密联系。《诗经》的确为后人展示了一幅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画卷。 (五)婚恋诗的代表作品 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 表现恋爱的曲折和苦恼 描写夫妻间真挚情爱 弃妇诗 《邶风》的《日月》、《终风》、《谷风》,《卫风·氓》,《王风·中谷有蓷》 《齐风·鸡鸣》,《郑风·女曰鸡鸣》,《郑风·风雨》,《唐风·葛生》 《郑风·溱洧》,《陈风·月出》,《周南·关雎》,《邶风·静女》,《召南》的《摽有梅》和《野有死麕》,《郑风》的《狡童》和《褰裳》 《郑风·将仲子》,《鄘风·柏舟》,《鄘风·蝃蝀》 (六)弃妇诗 这类诗歌,写妻子被丈夫无情抛弃,折射了比较深刻的社会问题。其中最知名的有《谷风》、《氓》等,它们多描述了女子对丈夫忠贞不二、辛勤持家、任劳任怨,却终遭无情遗弃的悲凄境遇,反映了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卑下、附庸的情状。 (七)《诗经》婚恋诗的基本内容 《诗经》里有不少作品,歌咏美丽多姿的爱情,抒发恋爱、婚姻生活的甜蜜和苦恼,有的作品还折射出某些相关的社会问题。基本内容有四类: (1)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2)表现恋爱的曲折和苦恼; (3)描写夫妻间真挚情爱; (4)弃妇诗。 (八)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代表作品 《小雅·巷伯》,《小雅·巧言》,《小雅·何人斯》,《魏风·园有桃》,《王风·黍离》,《桧风·隰有苌楚》等。 (九)简要说明抒发多种人生感慨诗歌的基本内容 人生不易,会遭遇许多无奈和困境。《诗经》的一些作品,展示了多种人生的困窘,抒发了深沉的感慨。 (1)描述的是无端遭人谗害的人生境遇,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如:《小雅·巷伯》、《小雅·巧言》、《小雅·何人斯》等 (2)表达了“士”的人生悲哀,如:《魏风·园有桃》 (3)悲叹家国沦亡,如:《王风·黍离》。 (4)抒发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桧风·隰有苌楚》。 (十) 政治讽谕诗代表作品 揭露刺 描写
《邶风·新台》、《鄘风·墙有茨》、《鄘风·君子偕老》、《齐风·南山》、《齐风·敝讥宫廷丑闻 笱》、《陈风·株林》 《魏风·陟岵》、《王风·君子于役》、《邶风·击鼓》、《唐风·鸨羽》、《豳风·东山》、
繁重的劳《小雅·采薇》 役 直刺《大雅·瞻卬》、《小雅·十月之交》、《小雅·雨无正》、《小雅·小旻》、《大雅·民最高统治劳》、《大雅·板》、《大雅·荡》、《大雅·抑》 者 赞颂美《召南·甘棠》、《鄘风·定之方中》、《卫风·淇奥》,《大雅》和《颂》中颂美的美 统治者 诗篇很多 赋者 朱熹 比者 兴者 赋 李仲蒙 比 兴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以彼物比此物也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者也 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 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 (十一)政治讽谕诗的基本内容 《诗经》有许多作品写到人们对政治人物或政治现象的感受,其情感倾向大抵有讥刺和赞美二端。 讽刺诗主要包含三类内容:揭露宫廷丑闻,描写繁重的劳役,直刺最高统治者。 赞美诗主要是颂美统治者的作品。 (十二) 史诗:《大雅》中周人的五篇史诗 《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是周人的五篇著名史诗。 (单选题)《大雅》中的五篇史诗是反应哪代人的历史的( ) A.夏人 B.商人 C.周人 D.秦人 【答案】C 【知识点】第二章“史诗” 【解析】《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是周人的五篇著名史诗。 (十三)农事诗的代表作品 《豳风·七月》、《周南·芣苢》、《魏风·十亩之间》,《小雅》的《信南山》、《甫田》、《大田》,《周颂》的《载芟》、《良耜》等。 (十四)周人的五篇史诗的基本内容 五篇著名史诗,它们叙述了自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 《生民》主要描述了周始祖后稷神异的出生和天生的种植五谷的能力,以及他率民定居邰地的历史。
《公刘》叙述周人远祖公刘带领周民从邰地迁居豳地,开荒辟地、造屋定居的历史。 《绵》主要叙述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率民由豳迁岐,开地建房,创业兴国的事迹。末二章写到周文王能够继承祖业,平定夷狄,使周邦日益强盛。 《皇矣》先是叙述太王(古公亶父)开辟岐山周原,击退异族昆夷;再说王季(文王父)继祖德业并传位给文王;然后着重记述了文王伐密、伐崇的胜利。 《大明》先是叙述王季与太任结婚生文王、文王与太姒结婚生武王,之后叙述武王伐纣灭商的事迹。 五篇史诗蝉联而下,大致可以看出周人发展、兴旺的史迹。 (十五)简析《诗经》抒情与写实相统一的特点 《诗经》的作品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质实率真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形成了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1)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2)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直白的。 (3)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真挚感情。 (十六)“六诗”、“六义” 赋、比、兴与风、雅、颂原本合称为“六诗”(《周礼·春官·大师》)或“六义”(《毛诗大序》)。 (十七)朱熹、李仲蒙释赋、比、兴的异同 (二十三)《离骚》题义辨析 《史记·屈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 班固《离骚赞序》:“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离,别也;骚,愁也。” 历代学者 “离愁别绪” 未脱汉人“遭忧”或“别愁”的义域 “遭遇忧愁” 司马迁之所谓“离忧”,可能兼有“遭遇忧愁”和“离愁别绪”二义 近人游国恩则认为,“离骚”即楚国古曲“劳商”,“劳商”与“离骚”双声通转,是“一事而异名”(《离骚纂义》)。他还根据扬雄曾模仿《九章》作《畔牢愁》,认为:“?牢??愁?为叠韵字,韦昭解为?牢骚?。……?牢愁?、?牢骚?和?离骚?三个名词在音韵上是双声叠韵的关系,可以互相通转。那么?离骚?二字可能又有牢骚不平的意思。”所以,“《离骚》可能本是楚国一种歌曲的名称,其意义则与?牢骚?二字相同。”(《楚辞论文集》)这个说法,从音乐和意义两方面揭示《离骚》题义,较前人显然更为深入;但在释义方面,似不如马、班之说更为古直而切合作品旨意。 (二十四)《离骚》的思想内容 《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长篇抒情诗,他的情感和思想都熔铸在其中。因此,评价《离骚》与评价屈原是不能分开的。《离骚》中,屈原的峻洁人格,与他的“美政”理想、爱国感情、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质,纠结一处,水乳交融。 (二十五)《离骚》的艺术成就 1、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
2、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3、比兴手法的拓展 4、结构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二十六)《左传》的叙事艺术
《左传》叙事的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二是采用全知叙事视角。
《左传》以擅长叙写战争著称,它记叙了春秋时期千余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千姿百态,几乎每战不同。它往往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左传》作者注意记叙错综复杂的战前外交策略,在战争叙述中添加了曲折的故事意味。如果说纵横捭阖的外交活动还可以从史料中容易获知,那么展现生动鲜活的战斗场面就不是作者能亲历亲闻的了。但作者写战争场面,却一如亲历。
《左传》叙事,运用了许多细节描写和人物言语,同样是以全知视角观照的结果。《左传》往往以寥寥数笔描绘细节的风神,情味十分浓厚。
(二十七)《左传》的写人艺术
《左传》在叙写历史事件时注重刻画人物,许多人物形象都性格鲜明。《左传》在体例上虽不是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记录历史,但由于它人物描写十分成功,奠定了史传文学写人的基本艺术规则,并对后世史传文学、叙事文学产生了深广影响。这规则的主要方面,一是以言语、行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二是把人物置入矛盾冲突的环境中塑造。
《左传》运用上述写人手法,不仅能够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突出的性格特点,而且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的多个侧面;有的甚至能够写出性格的发展。总的来看,《左传》虽然奠定了史传文学(乃至叙事文学)塑造人物的基本艺术规则,但是它的写人还不十分成熟,类型化人物明显多于性格化人物,这与它产生的时代的文学表现水平以及它的体例等等都有关系。史传文学中人物塑造得比较成熟,还要等到《史记》。
(二十八)《战国策》的文学特色。
《战国策》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显著的表现特征: 1、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2、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3、引譬设喻,善用寓言
(二十九)《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孟子》文章给人最深刻的印象,首先是它的雄辩色彩。孟子的雄辩,并非简单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而是具有独到特点。这特点,一是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入到自己设置的机彀中来,使对方心悦诚服;二是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自己设置的机彀,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这两个特点在文中相互配合,便构成了孟子的雄辩。
《孟子》文章的第二个特点,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知识点】第三章“《庄子》的文学特色即是其寓言特色” (三十)《庄子》的文学特色即是其寓言特色
《庄子·寓言》自道其书“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重言是“借重之言”,即引用名人的话以证明己意,但《庄子》引用的名人言语,基本都是虚构的。
卮言指心想笔随、变幻写意的语言,就是表情达意不受真凭实据的拘限。因此,《庄子》所谓重言、卮言,实质上也都是寓言。司马迁即说:“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皆空语无事实”。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全书又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寓言组成,这就形成了它鲜明的基本特征:深邃的思想和美妙艺术表现的融合。庄学的思想本身便具有浓郁的诗性,它那天纵自然、无拘无束的神奇而智慧的表达,又与其思想形合神契。
(单选题)《庄子》中所谓“卮言”指的是( ) A.名人的话 B.奇幻谲诡的故事
C.心想笔随、变幻写意的语言 D.奇幻飘逸的想象 【答案】C
【知识点】第三章“《庄子》的文学特色即是其寓言特色”
【解析】《庄子·寓言》自道其书“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重言是“借重之言”,即引用名人的话以证明己意,但《庄子》引用的名人言语,基本都是虚构的。卮言指心想笔随、变幻写意的语言,就是表情达意不受真凭实据的拘限。因此,《庄子》所谓重言、卮言,实质上也都是寓言。
(三十一)综论《庄子》寓言的文学成就。
《庄子》的寓言,描述了众多形色奇谲、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寄寓了惊世发聩的深刻思想和沉重情感。以下几点最具文学色彩:
1、异彩纷呈的故事 2、奇幻谲诡的想象 3、空灵飘忽的文风 4、谐趣和讥刺横生 5、精湛传神的文笔
(三十二)《荀子》说理文的文学特征
先秦说理散文发展到荀子,已经成熟。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而从文学的观点看,《荀子》的价值不是很大,有两点可注意:
第一,长于比喻,但少用寓言。《荀子》中比喻丰富多彩,层出不穷。 第二,创作赋和诗。
(三十三)《韩非子》寓言的特点
韩非散文最具文学色彩的是它的寓言。《韩非子》是先秦诸子著作中使用寓言最多的,共有300多则,载于内外《储说》、《说林》上下以及《喻老》、《十过》和其他一些篇章。尤其内外《储说》、《说林》上下,前面冠以简短的经文,其后则全由独立成篇的寓言连缀而成,成为“寓言群”。
韩非寓言的一贯特征是,往往采用历史故事的形式阐明思想。这些寓言,都通俗浅白,形象可感。先讲一个(或不止一个)故事,之后摆出寓意,比较明切。但是由于韩非寓言大多采用历史故事的形式(尽管有的也是虚构),表现手法又比较单调,较之《庄子》寓言的想象富奇、飞动飘逸,显得沉闷而缺少姿彩。 第二编 秦汉文学 一、本编考情分析 题型 《说苑》、《新序》的文学价值 知识点 掌握程度 应用 分 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创作特点 简答题 战国历史散文繁荣的原因 应用 分 《史记》刻画人物的常用手法 应用 分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应用 4分 论述题 汉代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应用 4分 《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及其主要的情思内涵 应用 4分 1115应用 分 55分值 5二、本编知识结构 主要作家作品 裁 ★两汉散文发展演变大势 秦代散文:《吕氏春秋》、李斯、秦刻石文 西汉初期散文创作的政治、文化背景 ★贾谊:生平、代表作、创作特点 西汉初期散文 晁错:生平、代表作、创作特点 西汉初期政论散文创作的共同特征 文 西汉中后期散文发展大势 董仲舒与西汉中后期散文文风的变化 西汉中后期散文 ★刘向:生平、《战国策叙录》、《新序》、《说苑》 司马迁《报任安书》、杨恽《报孙会宗书》、桓宽《盐铁论》 东汉散文
东汉散文发展大势 知识点
桓谭、王符、冯衍文章的特点 王充、仲长统、朱穆散文的创作特点 《史记》的编撰体例 司马迁的生平与《史记》创作 人物传记的剪裁和安排 ★《史记》 “互见法”的文学表现功能 文学成就 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 史传散文 《汉书》 班固的生平 ★《汉书》的文学价值 ★《汉书》刻画人物细腻的特点 赵晔《吴越春秋》,内容及其文学特征 东汉其他历史散文 ★《吴越春秋》与《越绝书》的异同 ★两汉辞赋的发展脉络 ★汉赋文体渊源 “梁孝王忘忧馆时豪七赋”的创作特点 西汉初期 辞赋创作 ★枚乘《七发》及其开创大赋体式的贡献 司马相如的生平及其辞赋篇目 《天子游猎赋》创作意图和客观效果 大赋的勃兴 《长门赋》的艺术特点 辞赋 纪行赋与刘歆《遂初赋》 咏物赋与王褒《洞箫赋》 西汉中后期 的辞赋 汉武帝《李夫人赋》的艺术特点 班婕妤《自悼赋》的艺术特点 东方朔《答客难》、《非有先生论》 司马迁《悲士不遇赋》 孔臧《杨柳赋》、《蓼虫赋》 ★东汉辞赋创作大势,抒情小赋 东汉辞赋 班彪《北征赋》、冯衍《显志赋》、蔡邕《述行赋》、祢衡《鹦★扬雄及其大赋的创作特点及其贡献 ★《天子游猎赋》所代表的汉大赋的主要特点 贾谊骚体赋的创作特点 《越绝书》 刻画人物性格的常用手法 鹉赋》
赵壹赋的创作特点 ★京都赋、班固《两都赋》 张衡的赋创作及其在赋史上的地位 班固《咏史》,应亨《赠四王冠诗》 五言诗 ★五言诗的起源与形成 《古诗十九首》释名及其作者 ★《古诗十九首》 时代背景及其主要的情思内涵 艺术成就 “苏李诗”及其他五言古诗 “乐府”名义 歌 汉代乐府机关的职能 乐府诗歌的分类 ★两汉乐府民歌 汉代乐府诗歌的保存 汉代乐府民歌的题材内容 艺术特色 对《诗经》民歌的继承和新变 三、重难点详解 【知识点】第一章“两汉散文发展演变大势” (一)两汉散文发展演变大势 秦代散文作家可提及的只有李斯一人。他的作品,主要还是受到战国纵横家文风的影响。进入两汉,散文文风发生了很大变化。两汉的散文,除《史记》、《汉书》等史传散文外,还有大量的政论文及抒情、叙事文。汉代政论文的主流文风,是切中时事,朴厚无华。同时,不同时期有所变化。 西汉初期 西汉中后期 东汉前期 东汉后期 贾谊等的情感浓重、文气纵横 刘向等的平实沉稳、引经据典 王充等的崇实诚、斥虚妄、通达深刻 王符、仲长统等的抨击时弊、愤世嫉俗 文风几经迁转,文章的行文造语也在东汉后期向着骈俪方向发展。两汉时期数量不多的抒情、叙事、杂论散文,往往情感浓郁,饶有文采。 (单选题)东汉前期散文的创作倾向是( )
A.情感浓重、文气纵横 B.平实沉稳、引经据典 C.崇实诚、斥虚妄、通达深刻 D.抨击时弊、愤世嫉俗 【答案】C
【知识点】第一章“两汉散文发展演变大势”
【解析】两汉,散文文风发生了很大变化。西汉初期,贾谊等的情感浓重、文气纵横;西汉中后期,刘向等的平实沉稳、引经据典;东汉前期,王充等的崇实诚、斥虚妄、通达深刻;东汉后期,王符、仲长统等的抨击时弊、愤世嫉俗。
(二)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创作特点
贾谊在汉初思想家中忧患意识最为深浓,他的文章指出了藩国之忧、匈奴之患、政治秩序混乱、经济失本无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往往据实设论,理直气壮,深情恳切。文章气势犀利、情感激扬、切直晓畅。
贾谊文章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铺排渲染的战国纵横家遗风。文章铺饰排比,渲染淋漓,深得先秦纵横家说辞之风神。
(三)刘向《战国策叙录》的特点
成帝初年始,刘向受命校理群书,为一些典籍写了叙录,其中最著名的是《战国策叙录》。它简要介绍了该书的编校、名称等情况之后,重点描述春秋战国时期的风云变化以及纵横家应运而生等历史情状。情感浓郁,气势纵横。刘向的奏疏文大都引经据典,切实平妥,《战国策叙录》则文气盛壮,颇具纵横之风,是一篇情文俱佳的好文章。
(四)《新序》、《说苑》的文学价值。
《新序》10卷和《说苑》20卷,在刘向散文中最具文学价值。两书都是采集群书中的逸闻琐事编撰而成,寓含劝诫训教之意,其中很多篇章类于后来的志人小说。其中的篇章,以简短笔墨,描写人物言行,传达其形貌和精神,主要是继承了《左传》的写人笔法;但是由于它不再穿插于历史叙述之中,而成为独立的故事,就具有了更多的文学意味。这类故事,对后来的文言小说(尤其是志人小说)有不小的影响。
【知识点】第二章“《史记》的编撰体例” (五)《史记》的编撰体例
《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规模宏大的通史。司马迁参照前代多种史著,创造了“纪传体通史”这种新的体例。
《史记》之前的史书,或以编年记述(如《春秋》、《左传》),或分国别记事(如《国语》、《战国策》),或以记言为主,或以记事为主,总是显得单调疏散,事件之间、人物之间不能很好地协调配合、融会贯通。
司马迁则在前人基础上,开创了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写通史的范例。五种体例相互配合,构成有机的整体。本纪,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是全书的纲领;表,依年月摘记大事;书,载录文化、经济、制度;世家,记载王侯各国状况;列传,记述古今特殊人物或集团。其中,本纪、世家、列传是核心部分,它们以本纪为中心,世家、列传依次分布在外围;而表、书则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形成对核心的补充。司马迁开创的著史体例,一直
影响着我国两千年的历史著述。历代史著,体例或有些微变化,但总未超出司马迁的五种体例和基本格局。
(单选题)《史记》中记述古今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体例是( ) A.本纪 B.世家 C.列传 D.书 【答案】C
【知识点】第二章“《史记》的编撰体例”
【解析】本纪,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是全书的纲领;表,依年月摘记大事;书,载录文化、经济、制度;世家,记载王侯各国状况;列传,记述古今特殊人物或集团。
(六)司马迁的生平际遇与《史记》创作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人,出身于史官世家。西汉时,他的父亲司马谈仍为太史令,至望继《春秋》而著史,未能如愿,憾恨而卒。司马谈是一位博辨学者,其学术思想的博通兼容而倾向道家,及其撰著史书的夙愿,都对司马迁产生了重大影响。
家世渊源,个人的政治际遇,对司马迁写作《史记》都有很大影响。史官世家的出身,对司马迁的人生道路影响最大,鲜明地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家族浓厚的文化气氛,使他从小就得到优良的文化熏染,并培养了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坚定的著史志向。第二,“司马氏世典周史”的家族荣誉,令司马迁甚感自豪,激发出强烈的著史愿望,成为他实现人生价值的最有力支柱。乃至后来他遭受腐刑,忍受羞辱和无限痛苦,著史的愿望成为他活下去的唯一精神支撑。
为了著史,司马迁曾有目的地漫游各地,实地考察历史遗迹,足迹几乎遍及全国。每到一处,他必去访问古迹,收集史料,聆听当地父老讲述历史事件,了解其山川物产、社会风俗。汉武帝元封年间,司马迁继任太史令,阅读、整理史料,开始了写作《史记》的工作。
对司马迁写作《史记》发生较大影响的另一个因素是“李陵事件”。司马迁为李陵辩护,以为李陵战功赫赫,足以表率天下;他的降敌,实出无奈,他必然伺机报效汉朝。武帝大怒,囚禁司马迁并施以腐刑。这个不幸遭遇,使他屈辱愤怨至极,痛苦不堪,也激发了他“发愤著书”的决心。
总之,从司马迁的出身、经历及其思想心态来看,他写作《史记》有内外不同的动因。基于家族荣誉感而激发出来的强烈的著史愿望,是他著述《史记》的内因,是最根本的动力;“李陵事件”所激发的“发愤”心态,是他著述《史记》的外因,这个遭遇使他对历史本质的认识更为深刻。
(七)《史记》人物传记的剪裁和安排
《史记》人物传记是以人物为核心,贯串事件。这就要求它既要保证历史事件叙述的完整和真实,又要展示历史人物在事件中悲欢离合的命运和鲜明性格。
为达到这一目的司马迁通过精湛的剪裁功夫来实现上述目的。司马迁精心选材,通过多种材料详略互异的穿插描述,使人物形象丰满生动,个性鲜明。
(八)《史记》“互见法”的文学表现功能
《史记》人物传记选用安排材料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
通过本传和其他人物传记的补充叙描,人物完整的经历及其多侧面的性格特征就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史记》“互见法”的使用,既使人物的主要经历完整,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展现了人物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多侧面的性格,使事件和人物均有血有肉,完整活泼。
(九)《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
司马迁著史,受到他父亲司马谈的重要影响,思想开放多元,也由于他写《史记》乃是“私作”,容易贯注自己的史学思想,所以表现出较多新的理念。人物传记是《史记》的核心内容。《史记》之前的史著如《左传》、《国语》、《战国策》,它们所记载的人物,往往是在政治、军事、外交或者名望上显赫的人物,偶尔涉及个别小人物,但着墨不多。《史记》则除了帝王将相、皇亲国戚、大臣贵族、官吏佞幸之外,也把社会各类人物写入正史传记,极大地拓展了史载人物的阶层和范围。
《史记》采用了全新的体例。以往的史书以叙事(编年或国别)为记述手段,《史记》则变为以人物活动为记述视角,以人物贯串事件,把人物描写和事件叙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文学的角度看,这便更具文学色彩。
在《史记》记述的四千多个人物中,有众多言行举止鲜明的形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性格化人物。这些人物的成功塑造,首先得力于其以人物传记为核心、为基本叙述视角的新体例,同时,也是司马迁极富魅力的表现手法之必然结果。《史记》的叙事、写人手法,继承先秦历史散文尤其是《左传》的优良传统,追求叙事的故事情节化,注重塑造性格化人物,并在此两点上有所创新,更加成熟,这是《史记》最重要的文学成就。为了使人物的性格鲜明突出,司马迁采用了一些极富表现力的写作手法,如以人物的言行表现其性格、在特定环境下展示人物性格、以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显现性格、以传神的细节凸现人物性格等。这些手法,或是新创,或是在既有写作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得更加完善,终成叙事文学的典范。
《史记》不只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历史巨著,更以其人物传记的卓越文学成就,成为文学史上史传散文的典范,对后世文学尤其是叙事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的价值,恰如鲁迅所说,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十)《史记》刻画人物性格的常用手法 (1)以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2)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 (3)在特定环境中凸显人物性情
(4)以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凸显人物某方面的精神风貌 (十一)《汉书》的文学价值
《汉书》没有《史记》那样深浓的情感,行文也不像《史记》那样富于变化、挥洒自如,但是,《汉书》叙事平实稳健,文章组织严谨,语言典雅凝练,不失为史传文的典范。即使从文学角度说,《汉书》也有不少人物传记,能够在短幅片段之中摹声绘形,传达人物的神貌和性格。
(十二)《汉书》刻画人物细腻的特点。
《汉书》最负盛名的人物描写,是《李广苏建传》中对李陵、苏武的精细刻画。 “李陵传”写李陵兵败而降,在匈奴为官。昭帝即位,与李陵交好的霍光、上官桀辅政,即派李陵故人任立政出使匈奴,伺机招回李陵。任立政与李陵相见的叙描,表现人物的神情和微妙心理,非常细腻。
两次相见,第一次因为单于设宴,双方不得交谈私事,任立政只能以眼神和动作暗示。第二次相见,老朋友本可以一叙衷情,但中间又插进个卫律(亦汉将降匈奴者),于是,立政婉言侧敲,李陵忧心忡忡。班固把这个场面写得曲曲折折,回旋起伏,极能传神达意。“苏武传”中李陵置酒为苏武送别的描写,也刻画了李陵曲折复杂的心境。
对苏武的赞佩和羡慕,对汉朝的依恋和怨恨,孤处异域的无奈和凄凉,有国难归的悲哀痛愤,千结百念,汩汩流出。
“苏武传”塑造了忠贞不渝的爱国者苏武的光辉形象。武帝天汉元年(前100),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因匈奴缑王欲劫持单于的母亲以降汉,趁机联络苏武的副使张胜谋划此事,计划败露,苏武受到牵连。匈奴威逼、利诱苏武投降,但苏武始终坚贞不屈,于是被残酷监禁。细微的描写,表现了苏武大义凛然、决不屈服匈奴的爱国精神。
尤其是李陵受单于之命劝降苏武的一段文字,更在比较中突现了苏武光辉的品格。李陵联系自己的身世及汉朝现状设言,语辞恳切,真诚动人。苏武却丝毫不为所动,这段叙写,表现各自的思想品格和深层心态,非常细腻传神。
总之,《汉书》叙事翔实平妥,笔法谨严,是一部信实可据的优秀史著。它的人物传记,有不少生动的描摹和细腻传神的刻画,在文学史上也有较高地位。
(十三)《吴越春秋》与《越绝书》的异同
赵晔《吴越春秋》和袁康《越绝书》,两部杂史都记载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内容有很多相同。它们在写作上有一些共同特点:记录基本史实而外,还虚构了一些荒诞离奇的故事,也采用了不少神话和民间传说,与后世的传奇小说相近。二者也有不同之处,如《吴越春秋》前后连贯成篇,《越绝书》各篇相对独立;《吴越春秋》集中记述吴越争霸的故事,《越绝书》还有地理、占气等专篇。从文学角度来看,《吴越春秋》似较《越绝书》更具文学性。
【知识点】第三章“两汉辞赋的发展脉络” (十四)两汉辞赋的发展脉络
汉代的辞赋类作品,从其内容和表现形式看,存在两种类型:一种以抒情述志为主,体式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如贾谊《吊屈原赋》、蔡邕《述行赋》之类,这类作品一般被称为“骚体赋”。另一种以状物摹绘为主,铺排夸饰,文辞富丽,如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张衡《二京赋》等,这类作品是一般所说的“大赋”或“汉赋”的典型。到东汉中后期,汉赋出现了一种句法类于大赋但篇幅比较短小,铺叙摹绘的成分减少而抒情成分极大增加的赋作,如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等,这类作品一般被称为“抒情小赋”,是汉赋发展的新趋向。整个汉代辞赋创作,就是沿着这两条线索发展:一是“骚体赋”时时出现,延续不断;二是讲究铺夸描摹的赋体文学的兴起、发达和演变。
(单选题)贾谊《吊屈原赋》属于哪种文体样式( )
A.骚体赋 B.大赋 C.抒情小赋 D.辞赋 【答案】A
【知识点】第三章“两汉辞赋的发展脉络”
【解析】汉代的辞赋类作品,从其内容和表现形式看,存在两种类型:一种以抒情述志为主,体式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如贾谊《吊屈原赋》、蔡邕《述行赋》之类,这类作品一般被称为“骚体赋”。
(十五)汉赋文体渊源
赋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非诗非文,而又具有诗、文的不少特点,是诗、文的综合体。关于赋的源起,《诗经》、楚辞、先秦散文,都是孕育赋的源泉。“赋”作为文体名称,最早见于荀子《赋篇》。荀赋咏物寓意,篇幅短小。其铺陈写物和问答结构,对汉赋产生了一定影响。
(十六)枚乘《七发》的创作特点及其开创大赋体式的贡献
无论内容还是形制,标志着枚乘开创大赋的典范作品是《七发》。这篇作品,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
第一,铺叙描摹,夸饰渲染。
铺排夸饰,排比譬喻,富丽细致。整个作品除“方术之士”一节,其余各节无不具备这个特色,这就形成全文层层铺叙夸饰的整体特征。
第二,与“梁孝王忘忧馆时豪七赋”一样,《七发》完全失去了作者自我的真情实感。整篇作品不见抒情的语句,没有作者的喜怒哀乐。与贾谊情感浓郁的辞赋相比,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第三,在遣词造语方面,也不同于贾谊的质朴无华,而是走向了繁难和华丽。 第四,以主客(吴客与楚太子)问答的形式结构全篇。
这些特点,标志着大赋这种全新的文体正式登上了汉代文坛。 (十七)《天子游猎赋》所代表的汉大赋的主要特点
《天子游猎赋》除采用问难的结构、整齐排偶的句式这些典型的大赋格式外,还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丧失了真情实感 (2)空间的极度排比
(3)以直接而单纯的铺叙摹绘为主要表现手法 (4)遣词用语更加繁难僻涩
《天子游猎赋》的上述特点,表明它的根本特色不在抒情述志,而在于逞竞才学和炫耀文字。实际上,不止司马相如,也不止《天子游猎赋》,汉代所有大赋作家、作品,无不具有逞才炫耀性质,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汉大赋的这一鲜明特色,使这一文体在某种意义上,摆脱了有汉以来实用文风的束缚,曲折而执著地实现了文学表现自身的长足发展。
(十八)扬雄大赋的创作特点及其贡献。
杨雄大赋,铺排夸丽的风格,以及其体式组构,基本模仿相如赋,但是在谋篇运思上有了新的拓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
(2)进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 (3)艺术表现上有了新的变化
首先是篇幅相对缩短,描摹对象集中。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苑囿、湖泊、山水、宫阙、物产、宴饮等无所不写,不止描摹田猎一端。虽琳琅满目,但分散无统。扬雄则不同,《蜀都赋》专写蜀都山水的雄伟、物产的丰饶,《甘泉》、《河东》二赋专写天子祭祀,《校猎》、《长杨》二赋专写天子田猎,比较集中。他的大赋在构思、取材上确实是讲究规范的。其次是“以美为讽”的思想表达方式。他并不直接指责成帝的错误,也不直言自己的真正思想,而往往有意曲解帝王的行为,或者把帝王描摹成他理想的模样,以此来婉转地表达他的思想。司马相如《上林赋》结尾也使用“曲笔”,但扬雄比他使用得更充分些。
(十九)京都赋
东汉的赋体创作则呈现明显变化。刘秀定都洛阳,引起了朝臣“都洛”还是“都雍(长安)”的争议。这一争议影响到赋的创作,产生了一些“京都赋”类作品。初期赋家继承司马相如、扬雄的赋风,以京都为题材,创作铺张扬厉的大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是其代表。
(二十)抒情小赋
到东汉中期以后,赋体创作向着贴近现实人生、篇幅短小和抒情言志的方向发展,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等,是这类抒情小赋的代表。
(二十一)班固《两都赋》
京都赋,其中成就最高、影响巨大的,是班固的《两都赋》。
这篇赋,以“西都宾”和“东都主人”相互夸耀辩难来结构全篇,描摹西都的巨丽形胜,铺叙东都的礼乐制度之美,两相比较,表达了班固尊崇礼义制度而排斥形胜奢华的思想。
《两都赋》在汉赋发展过程中,有些新的内涵。在题材和内容上,不再以苑囿田猎、宫殿景观、山川物产之类为主,而着重写京都,尤其是铺叙京都观念。这一点使它不仅和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不同,也与扬雄的《蜀都赋》区别开来。在谋篇布局上,它摆脱了西汉大赋通篇铺叙摹画而“曲终奏雅”的模式,极大加强了讽喻劝导的篇幅。其《东都赋》部分,全篇都是劝讽,避免了西汉大赋“劝百讽一”、“劝而不止”的弊端,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当然,《两都赋》主客辩难、抑客扬主的基本结构,描摹夸饰的基本笔法(尤其《西都赋》部分),以及鸿篇巨制的规模,都还难脱司马相如的影响。
(二十二)东汉辞赋创作大势
东汉时期,辞赋创作仍然有骚体和赋体两种类型。骚体的代表,如班彪《北征赋》、班固《幽通赋》、张衡《思玄赋》、蔡邕《述行赋》等。这些作品,或纪行以发感慨,或述志以见情怀,抒情意味浓厚。东汉的赋体创作则呈现明显变化。初期赋家继承司马相如、扬雄的赋风,以京都为题材,创作铺张扬厉的大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是其代表。到中期以后,赋体创作向着贴近现实人生、篇幅短小和抒情言志的方向发展,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等,是这类抒情小赋的代表。
(二十三)五言诗的起源与形成
五言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形式,它的形成,经过了长时期的酝酿。
《诗经》少数诗章已出现片断或全章五言的诗句,如《卫风·木瓜》,《小雅·北山》等,这只是四言诗中偶尔出现的五言片段,自然不能看做五言诗的起源。
春秋末到战国期间,民歌中也偶见五言者,如楚国民歌《孺子歌》,秦始皇时的民歌等。前者单句还带有语气词,后者已是完整的五言。
西汉时期的一些歌谣和乐府诗歌,五言的成分很大。如李延年《李夫人歌》,成帝时民谣。这些诗歌,严格说还不是完整的五言诗,但五言的比重加大了,成为全诗的主体句式。这标示着五言这种诗歌形式正在西汉酝酿,将要脱颖而出了。
到东汉,乐府诗歌里就出现了成熟的五言诗,如《陌上桑》、《十五从军征》、《上山采蘼芜》、《长歌行》等。
根据现存资料,有作者可考且信实的五言诗,最早是东汉前期应亨和班固的作品。 【知识点】第四章“《古诗十九首》释名及其作者” (二十四)《古诗十九首》释名及其作者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前人有所推测,如说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都不可信。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纯熟的艺术技巧及其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一般认为,它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140—190年之间。
(单选题)《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哪部典籍( ) A.《玉台新咏》 B.《昭明文选》 C.《古诗源》 D.《汉书》 【答案】B
【知识点】第四章“《古诗十九首》释名及其作者”
【解析】《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前人有所推测,如说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都不可信。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纯熟的艺术技巧及其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一般认为,它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140—190年之间。
(二十五)《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及其主要的情思内涵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具体而言,离情别绪、人生的失意和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基本的情思内涵。《古诗十九首》所表达的情感,是人生共有的体验和感受。因而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无时无处不引起人们普遍的共鸣。
《古诗十九首》的离情别绪,表现为思乡和怀人。长久漂泊他乡,又无所成就,游子的思乡深情令他们寝寐难安。思乡的根底,是思念家乡的亲人。《古诗十九首》把思亲的情感聚焦在妻子身上。
《古诗十九首》还从思妇的角度,抒发她们的闺思和愁怨,展示她们婉曲复杂的心态。这些作品,可能大多并非真正出于思妇之手,而是游子文士琢磨思妇的心态创作的。对游子的深切思念和真挚爱恋,是这些诗歌的核心。思妇的歌唱同时也表现了她们复杂微妙的心理。
《古诗十九首》另一个重要主题,是表现游子士人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及其人生的某些观念。有功业迟滞的焦灼和失意,有世态炎凉的深刻感受,更感受到了人生短暂、飘忽如寄。
游宦的挫折,人生的失意,使游子们面对现实,审时度势,重新认识人生的价值。他们想要摆脱虚名的困缚,想要甩掉一切人生的包袱去自由生活,同时,他们也不相信成仙、永生之类的事情。他们开始执著于现实人生,看重当前生活的快乐。有的文士甚至放浪形骸,去拈花惹草。
当然,《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并不是玩物丧志。他们离乡背井,漂泊游宦,本是要追求功名,令社会认可自己的价值。但是,经历了种种挫折和失落之后,他们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在种种人生的价值取向当中,他们更看重生存的价值。这种思想观念的产生是被迫无奈的,也可能是情感化的。但是它折射出深广的社会内涵,又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富于人生的哲理。
(二十六)《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表现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意蕴多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现风格
涵咏不尽,意味无穷,是《古诗十九首》最鲜明的特点。具体而言,一是《古诗十九首》抒写的情感具有普遍性,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二是它没有把所表达的情感写得十分具体,也没有在字句上追求淋漓穷尽的表述,而是采取含蓄的表达方式;三是往往使用比兴手法。这些因素,都为读者留下了作多种领会的可能,从而造成它“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色。
(2)浅近自然、不假雕饰而富于表现力
《古诗十九首》感情醇真诚挚,没有矫揉造作;从艺术表现说,它的写境用语似乎信手拈来,没有错彩镂金式的加工,而是出水芙蓉般的自然诗境。
《古诗十九首》遣词用语非常浅近明白,却又极擅传情达意,意味隽永。无论叙述、描写还是议论,全都明白如话,而细加体味,又无不含蕴丰富,表现了多层次的真挚情感。同时,《古诗十九首》语言虽浅近,但不乏精警凝练。
(3)情思与景物、情境的融合
《古诗十九首》所描写的景物或情境与情思非常切合,往往能够形成情景交融、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古诗十九首》描写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也得力于比兴手法的运用。《古诗十九首》也有以象征手法创造圆融艺术境界的作品。
(二十七)“乐府”名义
“乐府”,本是上古掌管音乐的行政机关。设置长官管理音乐之事,古已有之。西汉的乐官有太乐令和乐府令,分别掌管雅乐和民间俗乐;至于掌管民乐的乐府衙署究竟何时设置,尚无定论,但至迟不晚于武帝时。西汉末年,哀帝罢黜乐府,保留其部分职能合并入太乐机关。东汉掌管音乐的机构,分为太予乐署和黄门鼓吹署,大致相当于西汉的太乐机关和乐府衙署。到晋、宋之际,人们把乐府演唱的歌诗也即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又成为诗体的名称。 (二十八)乐府诗歌的分类 乐府机关汇集了大量的民歌和贵族、文人创作,据现存史料,较早给汉乐府分类的是东汉末年的蔡邕,他分为四类:大予乐、周颂雅乐、黄门鼓吹和短箫铙歌。其后,多有学者为乐府歌诗分类,而以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最受推重。郭氏基本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乐府诗为12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郭氏分类比较系统,繁简适当,后人研究乐府多遵从这个分类。 (二十九)汉代乐府诗歌的保存 汉代乐府诗歌原本数量不少,仅西汉时期,《汉书·艺文志》即著录28家314篇(其中138篇为民歌);东汉乐府史籍不载,已难晓其详,当也不在少数。这些诗歌,大多已失传,今仅存约百篇(其中民歌有40首左右),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的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杂歌谣辞几类中。《乐府诗集》中有题名或标明“古辞”的,一般就是汉代乐府。 (三十)汉代乐府民歌的题材内容 汉乐府民歌咏唱那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感受深刻的生活内容。 讥刺达官显贵 反映人民厌倦战争 爱情、婚姻的歌唱 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和漂泊流荡 表达人生哲理 《长歌行》、《薤露》、《蒿里》等 《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等 《古歌》、《战城南》、《十五从军征》等 《江南》、《有所思》、《上邪》等 《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艳歌行》、《悲歌》等
总之,汉乐府民歌抒写民众切身的情事,情深意真,这是对《诗经》民歌创作精神的继承。同时,汉乐府民歌在诉说生存的艰难困顿以及披露战争的残酷等方面,较之周代民歌,似乎更加悲凉厚重。 (三十一)汉代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第一,与周民歌相比,汉乐府民歌叙事成分增多,许多民歌都有情节,有的还描写了人物的形象。 第二,汉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抒胸臆的作品,如《有所思》、《东门行》、《孤儿行》等;同时也善于以比兴、叙描的手法抒情。 第三,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汉乐府民歌在句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局,变为以杂言和五言为主。杂言长短不拘,表现灵活;五言虽只比《诗经》增加了一个字,但音节单双配合,节奏、韵律富于变化,又增加了表现的容量。从发展趋势看,汉乐府民歌
正在阅读: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核心考点讲义10-17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02-20
商务英语口语900句文本(中英文对照)11-04
探索神秘的波涛谷08-12
什么是情商02-19
西方哲学导论课程心得01-12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九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课时305-28
合肥产后恢复加盟品牌排行03-09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06-05
五项喊麦词03-0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讲义
- 文学史
- 考点
- 中国
- 自考
- 古代
- 核心
- 山东省乐陵市丁坞镇杨盘中学外研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导学案Module 8 Choosing presents
- 船坞技术标之一施工组织设计
- 高中音乐鉴赏《艺术歌曲的成熟 - 舒伯特的歌曲》
- 房地产暖场活动方案
- 国经贸产业76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公告管理和注册登记有关事项的通知
- FSO组件之CreateTextFile方法介绍
- Java-选择题
- 电路理论复习题- 副本
- 中国各乡镇名录大全街道名录大全(广东省)
-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
- 急性乌头碱中毒148例救治分析
- 山东省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
- 新课程美术教育教学中开课新探
- 35KV电气设计
- 在课改的阳光下浅谈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 18-19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
- 自动化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 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答案 - 图文
- 注重技术改造 加大产品开发力度 增强企业生存能力
- 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