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陈涉世家 教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22 03: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陈涉世家》 教案 课文题目:《陈涉世家》 课堂类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 ,背诵精彩语段。 3、从作者和陈胜身上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 4、了解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 1、目标1、2。 2、目标3、4。 ▲▲▲积累?欣赏 《卖炭翁》唐·白居易·乐府诗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翻译】有位卖炭的老翁,在中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很黑。卖炭得到的钱做什么用?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但是心里担忧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人和牛都疲乏了,也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两位得意洋洋的骑马的人是谁?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手下的爪牙。手里拿着诏书,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大声呵斥着赶牛往北面拉去。一车炭,一千多斤,宫里的使者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有办法。宫里的使者们将半匹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格。 ★★★【学习路径】 ☆☆ 导入课文: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是谁的名言?出自于哪里? ▲▲▲基础练习: 1、 读课文,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阳夏人 辍耕 点缀 掇 啜泣 怅恨 苟富贵 嗟乎 鸿鹄之志 闾左 谪戍 戊戌 当行 度已失期 以数谏故 罾 丛祠 篝火 陈胜王 忿恚 佐 毋斩 鞭笞 袒右 攻蕲 询 徇 殉 社稷 谯 憔 樵

教师学生批注栏: 【赏析】这是一首讽谕诗。作者以个别表现一般,目的是要揭露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同时也表现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希望得到皇帝的注意。这也是一首叙事诗,作者仅用二十句一百三十五字,便完整地记述了一位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未成、被宫使掠夺的全部经过,层次清楚,脉络分明。在内容上,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由开头至“心忧”句,交代卖炭翁生活的艰辛和愿望。第二段,自“夜来”句至“市南”句,描述他进城卖炭。第三段,自“翩翩” 句至结尾,写炭被掠夺。全诗有叙述,有描写,有细节,有对比。笔法简洁,语言精练,在概括、剪裁和渲染等方面,处处显出诗人的匠心。尤其是结尾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正如《唐宋诗醇》卷二十所说:“直书其事,而其意自见,更不用着一断语。” 1

▲▲▲思考练习 1、哪句话表现了陈涉年轻时的远大抱负? 2、起义的导火线(直接原因)是: 3、起义的根本原因: 4、哪句话表现了陈涉的博大胸襟? 5、起义的舆论准备: 作用: 6、他的计谋成功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7、陈胜、吴广谋划起义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8、表明陈胜、吴广起义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的句子 9、进一步反映起义的影响、号召力之大;,这场农民运动的爆发是历史必然的句子: 10、你从哪些地方可以读出陈涉的“鸿鹄之志”? 起义前: 起义后: 11、起义的具体步骤: 12、陈涉是一什么身份的人,从文中哪个词看出来? 13、陈涉甘于目前所处的社会地位吗?从文中什么地方可看出来? 14、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哪几种? 这样就显示了陈胜既敢于斗争又有斗争的智谋,有洞察时局的能力,文章结尾“诸郡县??以应陈涉”的事实映证了上文陈胜关于“______________”分析和“________________”的预见,也进一步说

1、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2、《史记》简介:《史记》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本纪记述了历代帝王的事迹;世家主要记述诸侯王国的事迹;列传则是人臣之传。《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秦末农民起义的情况简介: 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后,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苛捐杂2

明这场战争的必然。 15、选读课文中有关陈胜参与对话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他性格的语言,并加以适当的评论。 最能表现陈胜性格的语言及评论: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从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扶苏以数谏故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陈胜、吴广乃谋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项燕为楚将 贤能为之用 D.楚人怜之 二世杀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发闾左谪戍渔阳 闾左:指代平民 (2)度已失期 度:估计、揣测 (3)会天大雨 会:适逢、恰巧遇到 (4)宜多应者 宜:应当 3.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偶然性:因暴雨断道而误期限 必然性: 秦朝统治法峻刑严,“天下苦秦久矣”。陈胜等误了期限按秦法都要斩首,这迫使他们为求生,不得不转戈反秦。 ▲▲▲智力练习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颗颐!涉之为王沈沈者(1)!”??客出入愈益发舒(2),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3)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1)啊哟?陈涉做大王真阔气啊! (2)放纵 (3)“颛”同“专”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之陈 去,到 (2)自辩数 累次,一再 5.阅读全段,简说陈涉失败的原因。 陈涉违背了当初“苟富贵,无相忘”的诺言,背弃原来兄弟,丧失人心,所以失败。6.翻译: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 客人在宫里进进出出,越来越放纵,常常谈论陈涉贫困的故事。

税繁重。到秦二世时,赋税更加严重了,人民痛苦不堪,阶级矛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陈胜、吴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动领导了大泽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开始的而想万世统治中国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暂的15年便被刘邦的西汉政权所取代。 3

7、作为史官,司马迁在写陈涉此人传记时,并未把爱憎直接流露在文字间,但他对陈涉自有自己的看法。怎样的看法,你看出来了吗? 8、分析本文结构设计。 少有大志: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谋划起义:①起义原因②谋划起义③威众之策 起义建国:①发动起义②立国称王③响应起义 陈胜:伟大抱负,远见卓识,非凡谋略,领导才干。 ▲▲▲创作园地:评析陈胜。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r2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