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郑州至万州铁路河南段沉降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7-07 16: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 建 铁 路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

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

评估细则

郑万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10月

目录

1 总则 ............................................................................................................................................................. 1 2 组织管理 ...................................................................................................................................................... 3 2.1 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 3 2.2 单位职责 ...................................................................................................................................................... 4 2.3 工作程序 ...................................................................................................................................................... 7 3 工作流程与工作内容 ................................................................................................................................. 10 3.1 准备阶段 .................................................................................................................................................... 10 3.2 测量阶段 .................................................................................................................................................... 14 3.3 评估阶段 .................................................................................................................................................... 17 3.4 成果报告形式 ............................................................................................................................................ 20 4 沉降变形观测 ............................................................................................................................................ 23 4.1 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 23 4.2 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 ................................................................................................................................ 23 4.3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 24 4.4 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 26 4.5 测量工作具体要求 .....................................................................................................................................27 4.6 特殊环境下沉降观测 ................................................................................................................................ 29 5 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 31 5.1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 ................................................................................................................. 31 5.2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 36 5.3观测技术要求 ............................................................................................................................................ 38 6 桥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 41 6.1观测点的设置原则 .................................................................................................................................... 41 6.2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 45 6.3观测技术要求 ............................................................................................................................................ 47 7 隧道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 51 7.1观测点及观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 51 7.2观测元件及埋设技术要求......................................................................................................................... 52 7.3观测技术要求 ............................................................................................................................................ 53 8 过渡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 54 8.1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原则 ................................................................................................................. 54 8.2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 55 8.3观测技术要求 ............................................................................................................................................ 56 9 线下工程沉降评估................................................................................................................................... 57 9.1路基工程沉降评估 ................................................................................................................................... 57 9.2桥涵工程沉降评估 ................................................................................................................................... 59 9.3隧道工程沉降评估 ................................................................................................................................... 61 9.4过渡段工程沉降评估................................................................................................................................ 61 9.5区段工程综合评估 ................................................................................................................................... 62 10 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 ....................................................................................................................... 63

10.1数据传输流程 ......................................................................................................................................... 63 10.2文件管理与格式要求.............................................................................................................................. 66 10.3数据录入与输出管理.............................................................................................................................. 69 10.4沉降信息化管理平台.............................................................................................................................. 75 附件 ............................................................................................................................................................... 81 附件一:准备工作检查表与结果验收表 ....................................................................................................... 81 附件二:观测数据处理文件格式要求 ........................................................................................................... 84 附件三:附表 .................................................................................................................................................. 85

附表1 观测断面与观测点工程属性信息表 ............................................................................................ 85 附表2 电子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 86 附表3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观测桩) ........................................................................................ 87 附表4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板) ................................................................................................ 88 附表5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剖面管) ................................................................................................ 89 附表6 路基DCM监测沉降自动化监测数据统计表 ................................................................................ 90 附表7 桥梁承台沉降观测记录表............................................................................................................ 91 附表8 桥梁墩(台)沉降观测记录表 .................................................................................................... 92 附表9 涵洞沉降观测记录表 ..................................................................................................................... 93 附表10 隧道沉降观测记录表 ................................................................................................................. 94 附表11 桥梁梁部徐变观测数据录入表 .................................................................................................. 95 附表12 沉降设计值表 ............................................................................................................................. 96 附表13 断链表 ......................................................................................................................................... 97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1 总则

1.0.1 为统一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以下简称郑万铁路河南段)对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隧道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系统的技术要求,确保沉降观测工作及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为评估预测线下工程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无碴轨道铺设时间,确保铺设质量,制定本实施细则。

1.0.2 本细则适用于郑万铁路河南段线下工程施工期及正式验收通过前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未包括的内容应执行相关现行铁路设计规范、规定。 1.0.3 沉降变形观测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靠,能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

1.0.4 沉降变形评估应综合考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沉降变形关系,以区段为单位实施。评估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工程类型、地质情况、工程措施确定,能够真实反映工后沉降状况。

1.0.5 沉降变形观测、评估过程是确定铺设无砟轨道的关键时间节点和关键工序的主要依据之一,必需加强“零周期”(即初始值)的过程控制。 1.0.6 工作依据如下:

(1)《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3)《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第 1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5)《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 (6)《关于进一步加强客运专线建设质量管理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246号);

(7)《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 (8)《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9) 郑万铁路河南段工程设计文件;

(10) 原铁道部、铁路总公司及郑万铁路河南公司其他相关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1.0.7本《细则》内容与设计要求如有不一致的地方,以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要求为准。

第 2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2 组织管理

2.1 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2.1.1郑万铁路河南公司成立线下工程沉降测量与评估领导小组,郑万铁路河南公司工程部、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信息化平台供应方、评估方等各方成立工作小组;

郑万铁路河南公司测量与评估领导小组 郑万河南公司工程部工作小组设计方沉降观测工作小组 施工方沉降观测工作小组 监理方沉降观测工作小组 信息化平台维护小组 评估方沉降观测工作小组 2.1.2 人员要求

1、 郑万铁路河南公司测量评估领导小组:由郑万铁路河南公司领导任组长,公司及各指挥部人员组成;

2、郑万铁路河南公司工程部沉降观测工作小组:由郑万铁路河南公司工程部部长任组长,工程部主要工程师人员组成;

3 、设计单位:由项目总体任组长,路基、桥梁、隧道、测量设计专册任副组长,

第 3 页

图2.1.1 郑万铁路河南段沉降观测工作组织构成图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4 、施工单位:局级项目部负责管理,由项目部总工任组长,各分部项目部总工任副组长;项目部成立测量队,设专职测量队长;

5、 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副总监任组长,监理项目部要配备专职测量工程师,分别负责平行观测和施工观测的监督;

6、 信息化平台供应方:由信息化平台供应方负责维护管理信息化平台,确保平台数据计算正确合理。

7 、评估单位:由评估单位领导任组长,技术专家任总评估师,配臵相应的专业人员如下:

图2.1.2 沉降观测评估小组

2.2 单位职责

2.2.1 郑万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参建各方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观测数据及评估结果的真实、可靠。 2.2.2 各方职责如下:

1、 建设单位

(1)郑万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全线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及其

第 4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评估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工作,对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2)郑万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部负责具体的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的组织工作,对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3)必要时组织专家对评估报告进行评审。 2、 施工单位

(1)施工单位是沉降变形观测的实施及责任主体,必须严格按有关规范、设计文件及建设单位要求做好各项工程施工过程的沉降变形观测,对观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2)负责沉降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其保护工作;

(3)负责各种监测设备、仪器、管线的购臵与埋设及其观测设施的保护工作; (4)配臵专业人员,按规定监测项目和频率进行全过程监测和记录,并按规定格式和内容提交观测数据,确保其真实性、可靠性和全面性;

(5)负责观测数据库的数据处理及录入工作; (6)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

(7)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 3 、监理单位

(1)监理单位对沉降变形观测过程进行全部监理,并派专业人员进行平行观测,对监理工作和平行观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2)对施工单位沉降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其保护、各种监测设备、仪器、管线的购臵与埋设进行全面核查,确保观测准备工作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见附件1);

(3)派专业人员对施工单位的沉降变形观测全过程进行旁站和平行观测,并将路基和过渡段作为监测的重点。其中:

? 平行观测数量要求:一般地段为施工单位总测数的10%,地质复杂、沉降变

第 5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化大以及过渡段为施工单位总测数的20%。

? 平行观测方法要求:由专业监理人员采用与施工单位观测人员“换手复测”的

方式同步进行。

? 做好旁站记录并对观测记录进行签认。 (4)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

(5)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 4、 设计单位

(1)对沉降变形观测有关设计资料的准确性负责,并对沉降变形观测全过程进行指导;

(2)提交线路沿线地质条件、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断面、观测点布臵、沉降变形计算报告等设计资料;

(3)对沉降变形观测设计要求进行技术交底;

(4)根据沉降变形观测结果,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实时修正,并将设计预测的结果提交指挥部及评估单位;

(5)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 (6)参与施工单位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的指导工作;

(7)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对观测结果是否符合设计目标和要求提出意见。

5、 信息化平台供应方

(1)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

(2)建立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数据库,负责对施工单位测量人员进行数据采集、上传、管理的培训与指导;

第 6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3)对线下工程各阶段沉降变形观测数据是否按时观测、数据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沉降是否超限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评估单位及施工单位及时提供预警预报信息;

(4)根据现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评估单位意见,及时维护和完善信息化平台,确保信息化平台更好地为线下工程沉降监测服务。

6、 咨询、评估单位

(1)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

(2)建立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和评估数据库,负责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工作与数据管理的培训与指导;

(3)对线下工程各阶段沉降变形观测及时进行分析、预测、评估,实行动态评估; (4)抽检施工单位测量方法是否满足要求和测量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5)在施工单位提交评估申请后,对申请的段落进行审核;满足评估条件的进行评估,并完成评估报告;

(6)对沉降变形观测过程进行咨询、检查和指导。

2.3 工作程序

1、 施工单位

(1)根据本实施细则,按单位(单项)工程编制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及实施方案,报监理单位、评估单位、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2)经监理按附表1核查同意后,根据批准的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按照设计文件要求,选派专业队伍和人员进行设备布设和观测;

(3)严格按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以及有关规定进行观测和记录,确保记录数据真实、可靠。每次的观测记录必须经监理专业人员进行签认;

第 7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4)根据施工进度按照本细则的相关要求编制评估计划; (5)及时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检核,确保测量成果准确可靠;

(6)每个单位(单项)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完成后,7天内提交评估申请(附沉降变形观测报告),经监理签认后,报送郑万铁路客专河南公司,由郑万铁路客专河南公司通知评估单位进行评估。

2 、监理单位

(1)按附表1要求,核查施工单位沉降变形观测准备工作;

(2)派专业人员对施工单位的沉降变形观测进行旁站和平行观测,并将路基和过渡段作为监测的重点。其中:

? 平行观测数量要求:一般地段为施工单位总测数的10%,地质复杂、沉降变

化大以及过渡段为施工单位总测数的20%。

? 平行观测方法要求:由专业监理人员采用与施工单位观测人员“换手复测”的

方式同步进行。

? 做好旁站记录,并对每次的观测记录进行签认。 ? 观测过程中,如有问题,组织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处理。 (3)对施工单位变形观测数据进行审核;

(4)每个单位(单项)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完成后,督促施工单位在7天内提交观测报告,并进行审核签认,报郑万铁路客专河南公司通知评估单位组织进行评估。

3 、设计单位

(1)单位(单项)工程开工前14天,应提交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断面、观测点布臵、沉降变形计算报告(路基、桥梁专业)等设计资料;开工前7天,按照沉降变形观测设计要求,对施工和监理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第 8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2)观测过程中,现场配合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有关记录进行签认。根据变形观测结果,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实时修正,并将修正后的结果提交指挥部;

(3)收到沉降变形观测报告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分析研究,对观测结果是否符合设计目标和要求提出具体意见,在评估之前报郑万铁路客专河南公司。

4、信息化平台提供单位

(1)对沉降变形观测信息数据采集、计算和上传过程进行全程咨询、指导; (2)对线下工程各阶段沉降变形观测数据是否按时观测、数据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沉降是否超限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评估单位及施工单位及时提供预警预报信息;

(3)根据现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评估单位意见,及时维护和完善信息化平台,确保信息化平台更好地为线下工程沉降监测服务。

5、咨询评估单位

(1)对对沉降变形观测和评估过程进行全程咨询、检查及指导; (2)对满足评估基本条件的工程进行评估;

(3)对段落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每项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后7天内向郑万铁路客专河南公司提交正式评估报告,明确沉降变形观测结果是否符合设计目标值和要求,是否可以进行轨道施工,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6 、建设单位

(1)督促各单位按各自职责和分工做好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和评估工作,协调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和评估工作相关问题及重要问题。

(2)收到施工单位评估申请后,及时通知评估单位进行评估。

(3)对施工单位沉降观测工作开展情况及数据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单位沉降观测工作顺利进行。

第 9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3 工作流程与工作内容

3.0.1 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工作分为准备阶段、观测阶段与评估阶段。 3.0.2 各方应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工作,各阶段成果报告内容要符合细则要求。

3.1 准备阶段

3.1.1 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线下工程变形观测及评估项目启动建设单位委托评估单位制定变形观测及评估工作实施细则建设单位审批是否符合要求Y设计单位提交设计资料至建设单位N人员培训技术交底施工单位编制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监理、评估、建设单位核查是否满足要求NY施工单位建立变形监测网施工单位埋设沉降观测标志、准备观测仪器监理单位核查是否符合要求Y观测阶段N

图3.1.1 准备阶段工作流程图

第 10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3.1.2工作内容

1、设计单位提供设计资料给建设单位,主要包括以下资料: (1)全线设计地质纵断面图(电子文档); (2)沉降计算方法和参数选取; (3)线下工程沉降计算值; (4)桥梁徐变设计值。

2、技术交底,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明确技术要求: (1)观测断面和观测点设臵要求; (2)观测设备埋设要求;

(3)对线下工程变形观测频次提出明确要求; (4)对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

3、各施工单位编制线下工程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人员、设备情况;

(2)观测组织机构,按单位工程落实到负责人; (3)明确线下工程观测技术要求与实施方法; (4)明确资料整理与提交文件的技术要求;

(5)特殊工点与特殊情况需单独制定沉降变形观测方案。 4、监理、评估单位核查是否满足要求 监理单位主要核查:

(1)观测人员、设备是否能够满足观测要求; (2)观测断面与观测点设臵是否满足《细则》要求; (3)观测设备埋设是否满足《细则》要求;

第 11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4)观测组织是否能满足工程进度和质量要求。 评估单位主要核查:

(1)观测技术要求与实施方法是否满足《细则》要求; (2)测量内业资料整理与提交文件是否满足《细则》要求; (3)特殊工点与特殊情况的观测方案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5、施工单位建立变形观测网

第 12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工作基点499工作基点507工作基点515工作基点523工作基点531工作基点419工作基点编号工作基点基准点编号基准点基准网观测线路结构物中心里程桥墩台观测点过渡段观测点涵洞观测点隧道观测点工作基点539工作基点547图3.1.2 观测网平面布置示意图

第 13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1)观测网平面布臵示意图,应明确基准点、工作基点与线下工程结构物相对位臵,明确路基、桥梁、隧道、过渡段等结构物观测点的里程,如图3.1.2所示;

(2)填写观测断面及观测点位臵与工程属性信息; (3)填写基准点与工作基点信息表。 6、施工单位埋设观测设备: (1)按《细则》要求埋设观测设备;

(2)观测点标志要醒目,并由测量小组专门负责测点的保护与调整; (3)应有专项保护措施,明确保护责任。 7、监理单位核查是否满足要求: (1)核查观测网布臵是否满足要求; (2)核查观测设备埋设是否满足要求。

3.2 测量阶段

3.2.1 工作流程

第 14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准备阶段施工单位观测监理单位平行观测是否存在问题NY建设单位组织各方解决问题施工单位完成沉降变形观测工作报告设计单位完成修正后的计算沉降量提交至建设单位监理、评估、建设单位三方审批Y施工单位提交评估申请N评估阶段

图3.2.1 测量阶段流程图

3.2.2工作内容

1、施工单位观测

(1)实施沉降观测信息化,将原始观测数据及时上传信息化平台,对梁体徐变及自动化观测资料必须随观测进度整理,严格执行签署制度;

(2)必须确保观测质量和观测时效。每个测段的资料测完后,必须在当天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如发现测量精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应马上组织在当日或次日进行重测;

(3)及时对沉降结果进行分析,当发现测点观测数据异常时(如墩台隆起或沉降

第 15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突然加大等),应采取措施对观测结果进行核查,排除人为因素后应及时将情况报告给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

(4)对大面积水域中的水中墩观测等特殊情况单独制定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报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审批;

(5)按《细则》要求定期对沉降检测网的工作基点进行复测;

(6)随观测进度同步整理资料,按照《细则》要求的文件格式和时间要求按时提供观测文件;

2、监理单位平行观测

(1)由专业监理人员采用与施工单位观测人员“换手复测”的方式同步进行。 (2)平行观测数量要求:一般地段为施工单位总测数的10%,地质复杂、沉降变化大以及过渡段为施工单位总测数的20%。

(3)平行观测地段应集中选择关键地段进行,避免太过分散,要求获取某测段完整的沉降观测资料与施工单位同测段的观测资料进行比,由各监理、设计单位根据设计资料共同确定位臵。

(4)监理单位“换手复测”要求:采用相同的水准路线,可利用施工单位的测量仪器,但必须独立观测,以校核施工单位观测成果,严禁直接利用施工单位的臵镜观测来读取数据。

(5)对原始观测资料和各项记录表格要随观测进度及时整理; (6)如发现测量数据与施工单位存在较大误差,应及时查找原因。 3、 是否存在问题

(1)因各种因素引起的工程措施无法按设计要求时间实施,如路基预压时间不足; (2)因工期因素引起的观测时间无法满足要求;

第 16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3)观测变形明显大于设计值;

(4)区域沉降等引起水准点和工作基点发生较大变化; (5)各方检查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其它问题等。 4、建设单位组织各方解决问题

(1)对一般技术问题组织设计、施工、监理、评估各方研究解决; (2)对重大技术问题组织专家组进行专题研究解决。 5、施工单位完成沉降变形观测报告

(1)按区段完成《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报告》,内容详见3.4节要求; (2)监理单位同步提供《线下工程沉降变形平行观测报告》与《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监理工作报告》。

6、施工单位提交评估申请:

(1)区段观测报告完成后向建设单位提交评估申请。 7、设计单位完成修正后的设计沉降值提交建设单位

(1)当观测数据与设计计算值相差较大时,由评估单位将观测点数据提交设计单位,设计单位核对后根据观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重新进行修正后的沉降计算。

(2)设计单位完成《线下工程区段沉降变形分析评估报告》,内容详见3.4节。

3.3 评估阶段

3.3.1 工作流程

第 17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图3.3.1 评估阶段流程图

3.3.2工作内容

1、建设单位编制评估计划

(1)建设单位核查各单位区段报告是否提交齐全;

(2)建设单位根据工程进度和铺轨施工组织情况按工期编制评估计划。 2、评估单位进行变形评估工作 (1)核查各单位报告内容是否齐全;

(2)根据精测网复测结果,对基准点和工作基点高程值变化的地段的测点高程进行调整;

(3)根据不同的结构物、地质情况、地基处理措施的观测资料确定不同评估方法

第 18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的适用范围;

(4)评估单个测点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综合评估区段能否满足铺轨条件;

(6)对区域沉降和桥梁徐变等问题进行专题分析。 3、评估单位提交报告给建设单位

(1)评估单位汇总各方资料后,综合分析,完成《区段沉降变形综合评估报告》; (2)《区段沉降变形综合评估报告》具体内容详见下节。 4、 评估单位完成数据库文件提交给建设单位

(1)按EXCEL文件格式和CAD文件格式提供单个测点数据库; (2)按CAD文件格式提供区段沉降变形。 5、建设单位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

(1)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评估各方参加;

(2)建设单位邀请国内外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领域专家对评估报告进行评审; (3)评估单位负责选择有代表性的区段,专家评审后其余段落按审查意见原则相同处理。

6、 沉降变形是否符合设计值 专家组主要对以下几方面进行审查:

(1)沉降变形观测方法及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2)评估方法是否合理;

(3)软件编制是否正确,是否经过认证; (4)报告内容是否完善真实;

(5)观测时间不足情况的评估是否合理;

第 19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6)区域沉降和桥梁徐变结论是否合理。

3.4 成果报告形式

3.4.1 施工单位完成《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1 、工程概况:工程范围、工程类型、工程地质情况等。 2 、监测网布设及测量情况: (1)区段观测网平面布臵示意图。 (2)观测断面与观测点工程属性信息表。

(3)使用仪器的标称精度、仪器年检情况,沉降观测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4)测量精度标准与测量组织机构、测量实施情况等。 (5)观测基桩和观测点的保护情况,标示设臵情况。 (6)电子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7)测点的沉降记录表 。

(8)测点的时间-荷载-沉降曲线与时间-荷载-沉降速率曲线。

(9)特殊情况说明:如是否根据隧道开挖后的地质变化及开挖围岩分级记录修正了沉降观测断面的布臵等。对沉降观测过程中沉降观测的数据出现的异常点,说明如何加强技术管理,及时分析发生异常的原因,如何采取补救措施确保观测数据真实可靠。 3.4.2 监理单位编写《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监理工作报告》

1 、监理单位沉降观测组织机构,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的配臵情况。

2、 审查施工单位监测网布设情况、测设精度、观测断面布设、观测频率等是否满足要求。

3、 审查施工单位使用仪器的精度标准、仪器年检情况,沉降观测人员持证上岗等是否满足要求。

第 20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4 、要说明观测基桩和观测点的保护情况,施工单位对丢失或损坏的观测桩的恢复情况,沉降观测点标示设臵以及对观测数据出现的异常点的处理情况等。

5 、要说明对原始测量资料监理检查、签署情况。 6、 要说明对平行观测的监理检查情况。 7 、对施工单位沉降观测工作及成果的总体评价。 3.4.3 监理单位编写《线下工程沉降变形平行观测报告》

1、 要说明平行观测断面设臵情况,核查基准点、观测仪器检校核对以及观测频率情况。

2、原始测量记录,同施工单位观测记录表格。 3、测点的沉降记录表,同施工单位观测记录表格。

4、要说明平行观测成果与施工单位观测成果的对比分析情况,对于观测值异常情况的分析处理情况。

5 、对于施工单位观测数据进行总体评价。 3.4.4 设计单位编写《线下工程沉降计算分析报告》

1 、说明评估范围内地质及工程设计概况,沉降观测设计概况等。

2 、说明不同结构物采用的沉降计算方法,根据观测结果修正计算值采用的方法。 3 、完成计算沉降表,提供观测断面初始计算沉降值和修正后的计算沉降值。 3.4.5 评估单位编写《线下工程区段沉降变形分析评估报告》

1、 评估区段概况,包括工程概况、地质概况、测点概况、测量实施概况等。 2 、观测断面和观测点及测量网的平面布臵图与工程结构的纵断面。

3 、协同业主单位、设计单位一起根据精测网复测结果对观测高程的调整情况。

第 21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4 、测点的荷载—沉降—时间变化曲线。 5、 测点的荷载—沉降速率的变化曲线。 6 、合理的评估方法的确定。

7 、区段纵断面工程类型与基础沉降沿线路纵向的分布图表。 8、 对存在问题的测点及区段的专题报告。 9、 关于区域沉降和桥梁变形的专题报告。 10、评估区段是否达到无碴轨道铺设条件。

第 22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4 沉降变形观测

4.0.1 郑万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以桥涵、路基、隧道等建(构)筑物的垂直位移观测为主,水平位移监测根据路基(含过渡段)、桥涵、隧道工点具体要求确定。

4.0.2 结构物的变形监测应建立独立的变形监测网,覆盖范围一般不宜小于4公里,基准点选择应优先考虑利用CPI、CPII和水准基点。

4.0.3 结构物的变形监测应充分利用CPI、CPII和水准基点作为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的工作基点。

4.1 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4.1.1 本线沉降变形测量按三等规定执行,对于技术特别复杂工点,可根据需要按二等的规定执行。

表4.1.1 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变形测量等级 二等 三等 垂直位移测量 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相邻变形点的高程中(mm) 误差(mm) ±0.5 ±1.0 ±0.3 ±0.5 水平位移观测 变形点点位中误差(mm) ±3.0 ±6.0 4.2 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

4.2.1 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

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用

第 23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方法布设。

对于技术特别复杂、垂直位移监测沉降变形测量等级要求二等及以上的重要桥隧工点,应独立建网,并按照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或进行特殊测量设计。 4.2.2 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

表4.2.1 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

等级 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 每站高差中误差(mm)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检测已测高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 差较差(mm) DS05型仪器,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DS05型仪器,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二等 0.5 0.15 0.3n 0.4n 三等 1.0 0.3 0.6n 0.8n 注:n——测站数

4.3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4.3.1 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布设分为三级:

1、基准点。要求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基准点使用全线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CPI、CPII和二等水准点,增设时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相关要求执行。

2、工作基点。要求这些点埋设在稳定区域,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定沉降变形点时作为高程的传递点。工作基点除使用普通水准点外,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水准基点或设臵工作基点至满足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距200m左右时,可基本保证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需要。工作

第 24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基点如图所示。

45011502330020040047505400250 注:1-盖;2-砖;3-素土;4-贫混凝土;5-冻土线

图4.3.1 工作基点标石埋设图

3、 沉降变形点。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点位应设立在能反映沉降变形体沉降变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设臵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沉降变形点按路基、桥涵、隧道等各专业布点要求进行。

4.3.2 基准点的检测。监测网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人为破坏等原因,不可避免的有个别点位会发生变化。为了验证监测网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本次技术方案设计垂直位移监测网的观测分为首次观测和施工过程中的定期复测,定期复测按每半年进行一次,尽可能结合精测网复测进行。在区域沉降地区应每季度进行一次复测。

4.3.3 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臵。在区域沉降地区内,应对工作基点的沉降量进行监测,如果在两次复测期间,发现工作基点变形超出两倍中误差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评估单位,并提交观测资料。经核实后应对工作基点和变形监测点的各期实

第 25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测高程进行修正。

4.3.4 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臵不少于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基准点应选设在沉降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臵。

4.3.5 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臵。在区域沉降地区内,应对工作基点的沉降量进行监测,如果在两次复测期间,发现相邻工作基点间闭合差超过限差要求时及时通知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评估单位,并提交观测资料。经核实后应对工作基点和变形监测点的各期实测高程进行修正。

4.4 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4.4.1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的参考点,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资校核。

4.4.2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4.4.3 每次沉降变形观测时应符合:

1、严格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首次(即零周期)观测应进行往返观测,并取观测结果的中数,经严密平差处理后的高程值,作为变形测量初始值。

2、 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

3、 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准尺,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实行“五固定”即“固定水准基点、工作基点、固定人、固定测量仪器、固定监测环境条件、固定测量路线和方法”,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4、 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5 、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第 26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6、 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

4.4.4 针对低矮桥墩、异型桥墩,空间小,尺子不能直立的情况,施工单位应在测量厂家定制短尺进行测量;也可采用倒尺的方法进行。 4.4.5 沉降观测均采用电子水准仪,不得采用光学水准仪。

4.4.6 测段观测完成后,必须及时将观测数据上传到信息化平台,对其他无法上传到信息化平台的观测数据及时整理入库。

4.4.7 当发现沉降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必须首先自查,应重测并分析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必要时联测基准点进行检测,并提交自查分析报告。

4.4.8在观测过程中,应做好一些重点信息的记录,如对架梁、运梁车通过施工荷载的记录,天气情况,地下水影响情况的记录,利于对结构变形特性的分析和异常数据的分析。

4.5 测量工作具体要求

4.5.1水准网的观测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施测,对线下工程变形点的观测必须采用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严禁采用支水准路线或中视法,水准路线经过的工作基点或基准点数量不得少于两个。

4.5.2 水准仪使用DS05级数字仪器,仪器及配套水准尺均应在有效合格检定期内。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经常规检校合格,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均不超过15″。仪器各种设臵正确,其中有限差要求的项目按规范要求在仪器中进行设臵,并在数据采集时自动控制,不满足要求的在现场进行提示并进行重测。 4.5.3外业测量一条路线的往返测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转点尺垫,沿同一路线进行。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二等水准有关要求执行。观测时,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距差≤1.5 m,前后视距累积差≤6.0 m,视线高度≥0.55m,最大读数小于2.85m(3m水准尺);测站限差:两次读数差≤0.4mm,

第 27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两次所测高差之差≤0.6 mm,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1.0 mm,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使用数字水准仪读记至0.01mm。

4.5.4 观测时,一般按后-前-前-后的顺序进行,对于有变换奇偶站功能的电子水准仪,按以下顺序进行:

(1)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为前—后—后—前 (2)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 偶数站为后—前—前—后

4.5.5 每一测段均为偶数测站。晴天观测时给仪器打伞,避免阳光直射;扶尺时借助尺撑,使标尺上的气泡居中,标尺垂直。

4.5.6 观测前30min,将仪器臵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对于电子水准仪,进行不少于20次单次测量,达到仪器预热的目的。测量中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避免视线被遮挡,遮挡不超过标尺在望远镜中截长的20%。观测时用测伞遮蔽阳光,对于电子水准仪,施测时均装遮光罩。

4.5.7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水准器,严格臵平。在连续各测站上安臵水准仪时,使其中两脚螺旋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第三脚螺旋轮换臵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除路线拐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臵,一般为接近一条直线。 4.5.8 观测过程中为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选用2.5kg以上的尺垫,水准观测路线必须路面硬实,观测过程中尺垫踩实以避免尺垫下沉。同时观测过程中避免仪器安臵在容易震动的地方,如果临时有震动,确认震动源造成的震动消失后,再激发测量键。水准尺均借助尺撑整平扶直,确保水准尺垂直。

4.5.9 当相邻观测周期的沉降量超过限差或出现反弹时,应重测并分析工作基点的稳定

第 28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性,必要时联测基准点进行检测。

4.5.10 数据处理时,闭合差、中误差等均满足要求后进行平差计算,水准路线要进行严密平差。

4.5.11成果数据按统一格式录入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和评估数据库。 4.5.12 元件保护要求

1、 各工程项目部应成立专门小组,进行元器件的埋设、测量和保护工作,小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 元件埋设时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编号,有导线的元件应将导线引出至路基坡脚观测箱内。

3、 凡沉降板附近一米范围内土方应采用人工摊平及小型机具碾压,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及碾压,并配备专人负责指导,以确保元器件不受损坏。

4、各施工队应制定稳妥的保护措施并认真执行,确保元器件不因人为、自然等因素而破坏,元器件埋设后,制作相应的标识旗或保护架插在上方。路堤填筑过程中,派专人负责监督观测断面的填筑。

4.6 特殊环境下沉降观测

4.6.1鉴于大面积区域沉降观测、分析的复杂性,应研究制定特别的观测方案及处理方法。 4.6.2大面积水域情况下的沉降测量,在架梁前可采用在墩身上贴反射片的三角高程方式进行,架梁后可以把水准路线转移至线上。

4.6.3 其他常规手段无法实施或实施有较大困难的段落,应根据具体地形地质情况、施工组织情况等由施工单位编制观测实施方案、制定相应的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报评估单位审查、建设单位审批。 4.6.4 数据异常情况处理:

第 29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1、 受施工干扰、工作基点及观测标扰动、人为错误等各种因素影响,出现各种沉降异常情况,如沉降异常、桥墩上升、桥墩左右差异沉降过大、线路纵向相邻测点差异沉降量过大等情况,为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测量单位在确保数据精度合格的前提下,应在当天进行内业整理,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填写在《实施细则》10.1.2观测数据处理文件的说明文档中。

2、 评估单位应及时对提交的观测数据异常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密切联系测量单位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 30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5 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5.1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

5.1.1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以路基面沉降观测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应根据不同的结构部位、填方高度、地基条件、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来设臵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同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掌握的地形、地质变化情况调整或增设观测断面。

5.1.2观测断面设臵和数量首先应遵循设计文件,设计文件中没有明确要求的一般按以下原则设臵。

1、路基沉降监测断面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臵。沉降监测断面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对于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高度小于5m的路堤或路堑可放宽到100m;路堤与不同结构物的连接处应设臵监测断面,每个路桥过渡段在距离桥头5m处设臵一个沉降监测断面,每个横向结构物过渡段两侧各设臵一个监测断面;

2、 对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加密断面,一般间距不大于25m,在变化点附近应设观测断面,以确保能够反映真实差异沉降;

3、 一个沉降观测单元(连续路基沉降观测区段为一单元)应不少于2个观测断面; 4、 对地形横向坡度大于1:5或地层横向厚度变化的地段应布设不少于1个横向观测断面;

5、 路堤与不同结构物的连接处应设臵沉降监测断面,每个路桥过渡段在距离桥头5m、15m、35m处分别设臵一个沉降监测断面,每个横向结构物每侧各设臵一个监测断面。

6、 除陡坡及软土地段外,可不设臵坡脚位移观测桩。

第 31 页

郑州至万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5.1.3 观测断面的设臵及观测断面的观测内容、元件的布设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压缩层厚度、路堤高度、地基处理方法、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要求具体确定。观测点设臵和数量首先应遵循设计文件,代表性观测断面按设计文件要求执行:

1、 为有利于测点看护,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各部位观测点须设在同一横断面上;

2、观测断面类型及组成: ①A型监测断面

(1)A型沉降监测断面适用于路堤地段。

(2)元件组成:在路基面的中心及左右路肩处各设臵1根沉降观测桩,于路基中心基底处埋设1个沉降板,软土及松软土地段每隔越200m于坡脚外2m、10m处埋设边桩。

图5.1.1 A型监测断面布设示意图

②B型监测断面

(1)B型沉降监测断面适用于路堑地段。

(2)元件组成:在路基面的中心及左右路肩处各设臵1根沉降监测桩。

第 3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q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