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思想史题型
更新时间:2023-03-09 23: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中国社会思想史题型1.填空2.名词解释3.简答题4.论述题
名词解释
1. 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残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贫恶其弃于地也,不必
藏于己;力焉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礼记 礼运》的这段话,描绘了一个不分彼此,各得其所,没有争斗的社会。这种天下为公、选贤举能的社会是儒家学者津津乐道的理想社会,他们称之为“大同之世”。
2. 绝地天通:断绝(天地相分,人神不扰。这是一种有序化、制度化的文化秩序重建,这为儒家
的礼制提供了依据,也为法家提供了根基,为神仙家提供了神仙的体系,为远古先民的历史提供了思想治世的基础。)百度解释 3. 宗法制度:(是用父亲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4. 小国寡民:小国寡民:老子代表农民小私有者的利益,提出了他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模式。
老子的理想社会,实际是一个封闭的小型社区。整个社区规模不大,人口也不多,但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安慰富足。人们文化不高,生活简单,既用不着机械,也用不着文字。他们不识不知,全听自然的支配。
小国寡民社会的构想,反映了农民小私有者自给自足,安于现状的特征,也表现了他们在大风大浪中消极退避的心理状态。老子设计了一个理想的乐园,作为他们企图逃避现实斗争的思想避难所。虽然老子所构想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是在受到当时流传的原始社会的社会状况的启发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但他并不是要拉历史倒退,回到原始氏族社会去。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到,这是当时农民小私有者痛苦生活的折射。虽然从根本上说,他说消极的,但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之下,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老子的小国寡民社会的构想,是其整个社会思想体系的核心,其他各种有关人们社会生活的思想,都是围绕这个理想社会而发的。 5. 民生主义:(详细解释)民生主义为孙中山所倡导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
一。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社会革命”纲领,它希望解决的课题是中国的近代化,即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中国由贫弱至富强;同时还包含着关怀劳动人民生活福利的内容,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溃疡的批判和由此产生的“对社会主义的同情”。孙中山把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土地与资本两大问题。“平均地权”——“土地国有”是孙中山的土地方案。主要内容为“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简称为“涨价归公”。孙中山认为这一方案的实施可以防止垄断,也能使“公家愈富”,从而促进“社会发达”。在有关资本的课题上,孙中山确认“实业主义为中国所必须”。 6. 黄宗羲定律:是由秦晖先生依据黄宗羲的观点而总结出来的某种历史规律:历史上的税费改革不止
一次,但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明清思想家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 7. 存天理,灭人欲:朱熹认为,由于有了人欲,利令智昏,才使人所固有的天理受到蒙蔽,不能发挥
作用,从而造成社会行为的不轨。所以,人欲和天理是不共戴天的。“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两者之间没有丝毫调和的余地。 8. 博学于文,行己有此:所谓“圣人之道”的精神就是“博学于文,行己有此”。“博学于文”是讲广泛的学习文化知识,“行己有耻”是讲用羞恶廉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把羞耻作为社会伦理规范的核心。 9. 平均地权:“平均地权”是实现福利保障理想社会的主要途径。内容为“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
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10. 性三品:根据性情、善恶所占比例,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三类:一类是“圣人之性”,这些人恶的情欲很
少,不用社会教化而自然能行善;一类是“斗筲之性”,这是恶的情欲很多,情胜于性,无论怎样教化也不可救药而只能为恶;再一类是“中民之性”,这一类虽有情欲,但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 11. 三纲六纪:最先提出的是《礼纬·含文嘉》。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即:是对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等其他六种重要社会关系的总结。《白虎通义》指出,三纲六纪的社会功能是规范人际关系,整齐社会秩序,做到尊卑、主次有序。 12. 兴灭继绝:《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后用“兴灭继绝”指
复兴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的世代。也泛指使衰亡的事物重新兴起。(过去历史上的这些诸侯之国,当其中一个国家快要灭亡了,乃至已经灭亡绝后了,其他的国还要找到这国家的后人,扶助他起来复国,这就是所谓兴灭国。继绝世,是这具国家即使绝后,也要想办法使他继续存在) 13. 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于礼的思想制度。以礼来区分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共同融“礼”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 14. 社会思想: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生活问题、生活模式的观
念、构想或理论,属理论社会学的范畴。 15. 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历代中国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
社会模式的观点、构想或理论发生、发展的内在历史过程及特点与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16. 文化自觉:是借用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文化圈子的人对文化有
自知之名,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17. 工商皆本:工商皆本是明代黄宗羲鉴于社会的变动,面对现实,提出的学说。这一观念直接地肯定了工商业在社会财富的增值过程中具有与农业同样重要的地位,使全社会达到货物畅其流,“常有千万财用,流转无穷”(黄宗羲语)。这一观念将会起到解构传统农业社会“重农抑商”的价值观念,从而在文化意识形态方面为手工商业者发展自己的事业提供新的哲学论证。
这一思想的提出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从实际出发,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 18. 三民主义:是由孙中山所提出的一个松散的政治理论与政治纲领,包含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为中国国民党的基本理论。 19. 性善论:孟子认为,善良是人的天性。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
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性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 20. 性恶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21. 致良知:“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王守仁认为,“致知”就
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二.简答题
1.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1)典型的自然经济占主导的农耕社会(2)宗族制社会(3)以儒学为指导的
思想社会(4)礼教为本的伦理型社会(5)君主专制的社会(6)悠久古老的文明社会(7)汉文化为本的社会
2.周公旦的社会思想:周公旦的社会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敬天、明德、保民思想体系之中。他的社会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主要表现为:(1)他代表了君师合一的理想;(2)他成了后来儒家学派理想的政治楷模;(3)他的天命随民心与德性而转移的思想成为后世儒家“天人合一”观念之滥觞。 3.中国社会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导方法,二是技术性方法。
指导性方法最基本的主要有:要历史地看问题;要阶级地看问题;要逻辑地看问题。技术性方法主要有区域法、阶段法、学派法、阶层法、群体法、人物法、著作法、观念法、民族法、比较法等。
4.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中的相关问题:一、相关理论性问题(1)如何摆脱中国社会学的依附地位问题(2)如何发掘中国社会自身的特点问题(3)如何看待“早熟”的中国社会思想之现代意义问题(4)如何看待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在“文化自觉”中的地位问题(5)如何立足于中国社会,反思中国社会学之风气问题(6)如何看待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取材与研究中心问题 二、相关操作性问题(1)社会思
想史与其他学科的思想专史的关系问题(2)社会思想的广义与狭义问题(3)中国社会思想史课程的下限问题(4)思想家的时序性与思想内容关联性问题
5.社会管理模式:在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中,也有社会管理系统和社会管理人员,即他所谓的“圣人”。他认为圣人治理社会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要愚民,二是要无为。老子的愚民与自愚思想,是和老子要人民寡欲、无知、知止思想相同的。只不过其愚民、自愚是从管理社会的角度着眼的。老子的无为思想不是主张在斗争中求生存,而主张在忍让和退避中求苟安,具有消极保守的一面。
6. 庄子论社会问题的形成原因:第一,“仁义”对社会自然秩序的影响;第二,“举贤”、“任智”对社会自然秩序的影响;第三,教育对社会自然秩序的影响;第四,社会控制对社会自然秩序的影响。
7.庄子社会管理方案:庄子提出的管理社会的方案的核心,不过是任其自然,无为而治。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一、以不治治天下,二、任其自然,三、抛弃一切社会规范,四、寡欲而不扰乱人心,五、抨击圣人,实行“坐忘”,恢复“常然”。 7.庄子的处世态度:不求得福,但求免祸,在缝隙中讨生活。在社会交往态度方面,庄子主张从保全自己的目的出发;与人交往,转达别人的话,只转达基本内容;要十分注意群体结合的目的性;讲究社会交往的尺度。
8. 庄子的理想社会模式:庄子的理想社会,实际上就是原始社会,从社会进化的角度讲,比老子的理想社会又倒退了一大步。他提倡人类社会恢复到原始社会去的理想社会,是一种乌托邦理想,同时又是一种复古倒退的理论,反映了没落贵族阶级在社会变革中,由于自己得不到利益而不顾社会前进,妄图开倒车的愿望。因而庄子的思想虽曾祖述老子,但从其社会功能上讲,是不能和老子的思想等同对待的。 论人的价值观念:庄子认为,好坏、善恶、贵贱等社会评价都没有什么客观标准,就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去评价它。如果各个社会成员都认识到没有一成不变的社会价值观念,社会上的一切混乱冲突就会戛然而止了。——其实,这本身就是庄子的社会价值观念之所在 10.如何控制人的欲望。P143
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生活,就必须节“求”,即控制自己的欲望。 第一,以“理”和“道”节求。
第二,以权衡欲与恶、利与害节“求”。 11.何谓“礼”:礼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一、礼是一种社会制度,二、礼是针对人情儿约束、节制人类行为的一系列社会规范,三、礼用来规定人类社会秩序,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四、礼是衡量一切社会活动的准则,五、礼是君王用于治理社会的工具。
12.论礼产生的基础:一、礼效法于天,是天地、万物自然秩序在人类社会中的体现,二、礼的产生是出于改造人情的需要,也就是“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三、礼起源于原始的祭祀等风俗习惯及一定的社会生活方式。
13.如何评价《礼记》中对礼之社会功能的论述? 《礼记》继承发展了儒家的礼治思想。 《礼记》中的礼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
第一,表现在维护国家机器运转方面,礼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第二,表现在维护社会秩序,明确等级关系方面,“礼达而分定” 第三,表现在规范人们的言行方面,“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第四,表现在节制人的自然性而焕发人的社会性方面,礼可节人之情、达人之情、文人之情、防民之心。 第五,表现在区分人与动物方面,“礼义”是根本标志。
第六,表现在对人的教化方面,礼有潜移默化,防微杜渐之功。“故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
14.“乐”的社会功能是什么?它与“礼”的关系是什么? 乐与礼有相似的社会功能
“知乐则几于礼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乐与礼是相互配合的
“乐由中出,礼由外出”,“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
15.如何评价“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
礼记·礼运》所描述的“大同”、“小康”社会成为了人们向往的理想社会模式,尤其是“大同”社会,更为世人津津乐道。
“大同”社会模式“大同”社会模式的最大特点便是天下为公 “小康”社会模式 “小康”社会模式最大的特点便是“天下为家”
“大同”、“小康”的理想社会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所憧憬的理想社会,它在中国历代思想界都具有很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大同”思想,是中国社会思想史中的一桩佳话,后世的许多进步思想家也常常加以发挥。
16.试比较韩非与荀子社会治理思想的异同
韩非是荀子的学生,自然也受荀子思想的影响。韩非以为学术文化有害于法律,主张根本禁绝学术活动,比荀子更加激进。
荀子与韩非的法治思想分别代表了战国末期儒、法两家法治思想的特点。荀子从人性恶的基点出发 ,主张“化性起伪” ,建立了以礼法论为核心的法治思想 ;韩非则集前期法家之长 ,从人性自私自为的观点出发 ,建“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二人的法治思想分别有不同的人性基础 ,在具体内容与立法原则上及对法的地位和作用、法与德的关系上都得到了不同的体现。
韩非继续了荀子的思想转变过程,以法的思想取代了儒家具体的“仁”、“义”、“礼”的政治理想,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继承了儒家的人道和实践原则。或者说,由于“仁”、“义”、“礼”的具体理想与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冲突对立,儒家人道和实践的原则在战国后期的历史环境下,必然地表现为了韩非的法的思想。
论述题
试比较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论。
孟:性善论(社会性)荀:性恶论“自然生理本能” 相异之处:
(1)、立论的基础不同。
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了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其“性善论”的立论基础,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四心”经过发展壮大又会成为“四端”,“四端”经过环境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便会成为“善性”。而荀子则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以人的本能为性,人因为有这些本能而相互争斗,残杀,最后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荀子便是因人的本能而得出“性恶”的结论
(2)、实践的不同 道德实践的目的不同,道德实践过程的不同,培养德性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3)、对后天如何对人进行教育有不同看法,荀子的思想与法家有些相似,认为对人的教育要行法治,重刑罚,从而使社会得到治理。而孟子强调的是实行仁政,认为教育人民要以礼仪教之,以助人找回失去的善端,从而维持社会的稳定。
(4)、论证方法不同。 孟子提出“性善论”,他主要是以“类”的思想进行论证的, 相同之处:
(1)、性善、性恶的总目标是一致的,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平等思想孟子和荀子都十分重视个人后天的主观努力。 孔子思想: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于冉有日:?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跏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孔子主张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天”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孔子认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说话做事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他把恢复周礼看做是自己的历史使命,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孔子仁与礼的关系:
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1)孔子提出“仁”学,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仁”的思想包括了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包含了民本思想,也是他所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
(2)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正名,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这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两者关系:仁,是一种道德规范,具有内在性。受制于礼,两者相辅相成。 礼,是统治者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制度。具有外在性。
孟子的民本与仁政思想: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
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他还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人只有在犹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孟子非常重视人格修养,他认为人生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正义”。为了“正义”可以舍去生命,即他说的“舍生取义”。
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 他的人格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和正义而勇敢抗争。 孔孟思想的比较:
孔子与孟子的区别西风颂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但是二者却有着较大的区别。
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成材后,他也将这种恭敬的习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他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对年轻
人的教诲总是不厌其烦。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所以,脾气暴躁的子路都会受他的影响,并拜他为师。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如在陈国,被别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都不生气。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当他发现鲁国国君的臣子享受了不该他享受的音乐时,他也会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孔子也愤世疾俗,只不过他最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则不同,他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孔子的愤怒是出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迈之情,自信之气,他越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从对后世文人的人格的影响来看,孟子的影响超过了孔子。
第二,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第三,从具体的施政来看,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孟子的施政纲领则详细具体的多。孔子治理天下,不外“礼乐”二端,他的礼就是不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乐就是“浴乎沂,风乎舞雩,沐而归”,简单说来就是简政施仁。孔子也赞同发展经济,他很赞同管仲,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他也赞同用适当的刑罚来惩戒,不过,他不赞成滥施刑罚。
孟子则不同,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可诛杀“独夫”,虽多了点杀伐之气,却表现出其朗朗正气;他认为乐也当用来治理国家,“古之乐犹今之乐”,为君者当“与民同乐”,以此来教化百姓。孟子不赞同刑罚,只因战国时期各国刑罚太甚,他认为施刑是“网民”,他倒赞同教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他最赞同的是发展经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无夺其时,十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的经济就是“教养”二大端,毕竟“仓廪实而后知礼节”。总的说来,孔子和孟子的不同大概就这三个方面,他们的不同主要是时代使然。
孟子的社会思想与孔子相比有什么异同?
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只在年代上有所不同,他们的思想具有继承性,两者都主张\仁\都认同社会分工.但他们的思想还有一些不同之处.
1 . 在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上,孔子认为是\忠恕\原则,即一个人要懂得爱护别人,从己出发,认为最重要最基本的是孝悌,这种爱在当时是有阶级性的,他看不到阶级斗争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的社会功能,这是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性所致;后者认为社会交往准则有三个:一是一仁义为怀,\怀仁义以交接\二是\与人为善\三是不要与人结仇,不要说别人的坏话,这是从自私自利出发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2. 孔子认为贫富不均是人们的利欲之心太强烈的缘故,主张安贫,只要社会关系和谐了,社会秩序安定了,贫富并无关紧要.后者认为贫富不均是贪利而富的统治者的剥削压迫造成,主张\仁政\3. 在理想社会模式的建构上
孔子主张大同和小康的模式,在大同的模式下,这个社会是\天下为公\的,这个社会中有自然而合理的社会分工,使各个成员都各得其所;这个社会的人与人关系是和谐的;其中的公共的事业由大家来办理,通过民主选贤任仁,没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区别.在小康的模式下,是\天下为家\
而孟子提倡小康社会,认为它是一个讲求仁义的社会,一个省刑罚,薄税敛而民有恒产的社会;是一个实行井田制的社会,是足衣足食的小康之家构成的.
老庄思想的比较: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 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太极阴阳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
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见于下文 老子故事 孔子问礼 第4段)可见: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误解了此处自然的意思。应当注意到: 事实上,人活着犹如宇宙之存在,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因此,非理性地选择某个(些)目标成为唯一的选择。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 因此,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 关于老子的宇宙观,根据之前的道,“无”与“有”(万物存在即是“有”)会相互转化。因此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比如:人的生与死(可参见下文 老子故事 圣人辞世 “昔日老聃之生也,由无至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归无”)。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思想是从老子思想发展而来,他把老子的道发展成主观唯心主义,把朴素的辩证法发展成为相对主义。
他对“道”的解释更加神秘,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非物”,是精神性的东西,他把老子关于对立面转化的看法引向极端,认为无论大小、长短、贵贱、美丑、成毁等一切差别都不存在,基于这个观点,他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夭折的幼儿),而彭祖(传说中最长寿的人)为夭。”这就混同了大小、寿夭的区别,否定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走向“不别同异”、“万物一齐”的相对主义。于是他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就是说可以不必过问是非,生死如一,表现出悲观厌世的情绪。他不仅认为“齐是非”、“齐万物”,甚至“齐物我”,正如他所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进入神秘主义境界,一切皆不可知。
作为没落阶级的代表,他竭力逃避现实,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达到“真人”境界。要成为“真人”,就要能够“坐忘”,即完全忘掉自己,在精神幻觉中消除形骸的我,在精神上和天地合一,与万物同体,完全解脱尘世间的利害、得失、毁誉、是非,精神上得到绝对自由,进入逍遥游的境界。
荀子与孔孟思想的比较:
孔子没有明确人性的善恶,孟子则确定人的本性为善。孟子人性理论的非大众身份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证实。其一,孟子在对人性状况做了由善而恶的一波三折的考察之后,顺势进入了以“尽心”、“知性”、“养心”、“寡欲”以及“养浩然之气”为特征的道德修养理论,转瞬之间就已经确定了其学说的精英性质。其二,一般认为,孟子之所以视人性为善,乃是基于其仁政理论的需要。按这样一种已经近乎常识的理解,孟子的人性理论显然主要是指向国家政治生活而非是社会伦理生活的。 但荀子以“性恶”说为代表的人性理论却截然不同。“性恶”说既是荀子有关人性问题的基本看法,同时也是其全部伦理学说的逻辑起点。荀子提出性恶说不仅在于指出人的自然属性,更在于通过这一学说将关于伦理道德的理论从一开始就落实于社会伦理的层面。可以说,荀子人性理论的指向性十分清晰和明确,这即是伦理,并且是社会普遍伦理。
孔孟与荀子在伦理道德问题思考中所使用的核心概念是有区别的,这区别甚至可以说是实质性的。孔孟的核心概念是“仁”。“仁”的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外在统治秩序的不复存在,故转而要求内在的德性,而这种德性又是以自觉为前提的。也就是说,“仁”这一概念是定位于道德层面上的,并且这一道德主体主要是精英。①但荀子的核心概念却是“礼”,具体地说,“礼”在荀子思想中又体现为“礼义”概念和思想。“礼”所关心或侧重的并不是或主要不是内在的德性,而是外在即社会的秩序与规范,这种秩序与规范的维系甚至需要法律的配合。
荀子对大众伦理的内容和性质做了明确的界定。孔孟对于精英的道德修养有十分复杂的内容和近乎苛刻的要求。但荀子显然十分清醒地意识到大众伦理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问题,所以他将教化内容确定为“礼”,
也就是最为基本的伦理规范。这样一种基本的伦理规范并不是一种理想境界的要求,而只是一种底线要求。它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荀子深刻认识到大众伦理对于现实社会的普遍意义。荀子之所以将其“善”的主张定位于大众的伦理教化,这从根本上说在于其深刻地认识到大众伦理对于社会向“善”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孔孟所关怀的对象是十分有限的精英群体,但荀子理论的覆盖面基本是社会的全部。应当说,受惠于伦理教化的人愈众,反馈于伦理风尚的人也就愈众。
性善论: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性善论。
性恶论:荀子对善恶的定义是以后果界定善恶(治或乱),而非以人的动机界定。即他的性恶论是后果论,由实际经验观察到的结果决定是性恶还是性善。荀子的性恶论的“性”与“恶”,性是自然的性,不用学习就得到,不可努力就能获得。伪是能够学习和致力于就可做到。伪有两个意思:一是作用方面,即人为;二是结果方面,人为所养成的人格。
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原始属性,自然本能;而善——仁义礼智信——是后天教化的社会属性。“伪”在这里不是指虚伪,而是“人为”,就是教育。他说,人的本性是恶的,人都好色贪利,趋吉避凶,贪生怕死。如果顺从人的本性,就会为了个人利益不管他人死活,就会奸贼当道而忠臣不再,就会淫乱不止而礼义消亡。因此荀子主张教化,更主张法治,用法律来规范人的行为,制约人的恶德。 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的异同:
大同学说与共产学说的根本区别
大同说:中国儒家首创,是中国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一种对未来社会的理想,虽历经2000多年未被实现,但历史发展到今天,在西方发达国家,首先是在北欧,已基本上很接近大同说的理想了。 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学说是100多年来在世界上非常有影响的一种理想,也曾经在许多国家都成立了共产党,并在很多国家曾经取得了政权,但是到现在为止,真正还在打着共产主义旗号的国家已经不多了。 两种理想都是想为人类创造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但这两个学说在两个根本点上有着严格的分歧:
一个是在哲学上有严格分歧,中国的大同说是建立在中国的阴阳理论指导下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两种哲学思想有何重要区别呢?
阴阳理论强调阴阳互根,相反皆相成。阴阳论也承认有斗争,但认为这斗争点是他们的共性点,不是因为他们相反,是因为阴阳失调了引起来的,因为阴阳理论认为对立双方都是阴阳的中和体,但有阴阳的含量差。可是马哲思想强调阶级斗争的绝对性,强调统一同一的相对性,斗争点是不同点,它的同一点是它的相同点,唯物论强调物质的一元论。故两家虽然都强调对立统一,但在哲学的具体内涵上有根本区别。 另一个重要区别是实现的方法途径不同:大同学说的哲学思想是通过教育,提高人的觉悟,达到哲学思想认识上的统一,意识形态上的一致性。
共产主义理想原则上只承认斗争,不承认有抽象的人性,只承认有阶级性,故强调阶级斗争,通过阶级斗争推翻资本主义,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来实现。100多年来的实践结果已证实,所谓阶级专政,实际就是一党专政,甚至是领袖独裁,人们已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书后习题(补充)
第十一章 孟子的社会思想
1. 孟子“性善论”有什么社会学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对后世的影响极大,需要认真探讨。孟子的人性论有以下几个要点: 人性之中皆有“善端”。 性善论强调人所独具的向善的可能性。 性善论是从人文历史的角度立论的。 孟子的性善论有助于解决信仰与知识矛盾的问题:孟子的性善论似乎不失为一条知识与信仰相配合的路径。这种信是一种人生内在的信,只需在人生本身求证。
孟子性善论的用意在于启发人的自信,鞭策人们努力向上。性善论寓含了人人平等之义:人人同有向
善之性,岂不平等?性善论还包含了人人自由之义:只要主观努力,人人都能达到善的目标,岂不自由?孟子性善轮的思想认为如何能成为理想人格:
要成为理想人格,关键就在于一个“为”字,肯发奋自为的人,则可成为尧舜;不肯发奋,就不免为普通人。孟子的性善论,还包含人文历史演化的思想。按孟子的观点:我们若把人单独来看,确实有善与不善之分;但如果概括起来,从人文历史演进的大趋势上看,自然是趋向于善的。 2. 试评孟子的社会分工论。
孟子对劳心者和劳力者社会分工的思想
孟子认为,劳心与劳力的社会分工,是与生产领域内的社会分工同样重要或更为重要的社会性分工,劳力者自食其力是“食功”,劳心者不直接从事生产性劳动,而专心从事学术活动、政治活动或管理性劳动,也是在“食功”。有包括劳心、劳力之分工在内的各种必要社会分工,同时大家能“通功易事”,使从事各项分工的劳动者得到多方面的生活条件,从而使社会生活秩序得以正常运行和发展。 3. 试对孟子的义利观作社会学分析。 义利之辨
孟子认为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可以分为利害关系与道义关系 孟子认为,以“利”为交往准则,往往只看到局部的利益。但人群是一个整体,利于此可能害于彼,现在之得,可能是将来的失。群体中如果人人都从局部着眼,就会有害于群道,最终不利于人类的共同生存。
“义”是相对于“利”而言的,二者并非绝然对立。讲“利”者主要是着眼于个体的利害;尚“义”则是着眼于人群的整体的利害。所以,“义”包含了“利”,而“利”不能包含“义”。孟子要人凡事不能只想着对自己一身、一家、一国有利,还要兼顾到他人、他家、他国。这就是他所提倡的“义”和“善”。 4. 孟子的仁政与社会理想是什么? 孟子治理社会的方案就是“仁政”。“仁政”的内容主要包括“不忍人之心”与“推恩”、“寡欲”、“养心”、“反求诸己”和“明人伦”等。为此他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提出了一套修养方法,以养“浩然之气”,使人人都成为能“独行其志”的君子。
孟子的社会理想;其一:“斑白者不负载于道路”,就是说,头发花白的人不应该肩挑重物为衣食而奔走,而应该老有所养;其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比“斑白者不负载于道路”更高的社会理想。孟子认为,敬老爱幼应该成为—种社会风尚。不仅要尊敬自己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而且要把这种爱心推广到别人的长辈和孩子身上。 第十二章 庄子的社会思想 1.试评庄子的社会价值观
庄子从相对主义立场出发,讨论人世的言论争辩与价值观问题,得出人类与动植物天然平等的结论。因此人不能以自己的一孔之见看人、处事、待物。他认为人们往往是先有了“成心”,而后才有是非之争论的,但实际上成心的形成是偶然而无一定准则的。人由于偏持且不安于天地造化的安排,所以才刻意要使事情如自己所愿。结果是只能明于此而暗于彼;知利而不知害;见得而不见失,更不知利害得失本来就是由人们自己界定的。
庄子认为从天地自然的立场看,利害得失本来就是相通的、一体的。万物的存在都有它的价值,并不会因为不合人意而失去它自身的意义。所以人们不可持一成不变的价值观。对人间庞杂歧异的言论争辩问题的解决方案,采取一种不求解决便可得到自然解决的态度 2.如何评价庄子的处世态度与社会交往观? 庄子的处世及社会交往态度是:
不求得福,但求免祸,求“无用之用”,在缝隙中讨生活。“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庄子社会交往的态度也是从保全自己的目的出发的。总之,庄子的处世与社会交往方法的最大目的,是在乱世中保全自己,而不是改造社会。面对社会生活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他所强调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而不是改造社会和生态。但庄子的一些处世和社交思想,客观上也可起到稳定社会秩序,协调人与人关系的作用。庄子的处世态度不是要人们正视人生面临的各种问题,以求真正地解决这些问题,而是让人们无视这些问题,以不将其作为问题看待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庄子处世方法的最大目的,是在乱世中保全自己,而不是改造社会。面对社会生活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他所强调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而不是改造社会和生态。
3.庄子的社会整合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他提出的整合社会的方案的核心,不过是任其自然,无为而治。 (1)以不治治天下(“无为,才能无不为”) (2)抛弃一切社会规范 (3)任其自然
(4)寡欲而无撄人心
(5)掊击圣人,实行“坐忘”,恢复“常然”
庄子设计的坐忘的三步曲:1)忘仁义2)忘礼乐3)忘自身存在 4.庄子社会理想的实质是什么?
庄子的社会理想将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朝自然主义的方向更推进一步。他构想了一个人的生物本性得到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踏上了“大道”的社会。 5.试比较老子与庄子社会思想之异同
在道家内部,老子与庄子的思想的不同: 首先,庄子思想有出世的倾向,老子却没有。
庄子理想中的神人是不食人间烟火、吸风饮露、游于四海之外的神仙,而老子理想中的圣人则绝无出世之想,只是要在人群中做一个“被褐怀玉”、“混兮若浊”的世俗中人。 二者对后世的影响也因此不同,
老子之学与法家、兵家的权谋数术颇有渊源关系(如韩非有《解老》、《喻老》等篇,从权术的角度诠释老子思想),而庄子思想则富于艺术情味,中国后世的文学艺术,常作山林出世之想,这似乎可以追溯到庄子
第十三章荀子的社会思想
2.试评荀子社会化思想的现代意义。 1).教育2).社会环境影响3).积靡(顺从)
4).注错习俗(安排)5).规定社会角色的行为标准6).实践(勇之分) 3.荀子为什么特别强调礼与乐的社会功能?
一.认为“礼”具有满足人的欲望,建立社会生活秩序的功能。 二.礼”是人类根本心情的表达
三.“礼”是对人类自然本有情感的一种恰当安排
四.创制“礼”对表达情感的作用,“礼”则是自然与人为、情感与艺术的合一。 五.“乐”具有调适社会关系的功能
“礼”侧重于外在的刚性规范和调适,“乐”则侧重于内在的柔性规范和调适。两者有机配合,才能使社会生活秩序长期稳定和协调发展。 4.荀子的社会群体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荀子极为重视“分”的社会功能,这是他对中国社会群体理论的重大贡献。同时荀子还认为,要整合社会,要选那些能“缘人情而制礼”,善于“调一天下,制强暴”的“大儒”作为社会的管理者。 5.荀子的“礼”论与孔子、孟子的“礼”论有何区别?
荀孟:孟子将“礼”看作辞让之心的扩充,是内心的外在表露。荀子却说“礼者,法之大分”,以礼为外在的权威性行为规范。这是荀子与孟子的社会化思想的最显著区别。
在荀子看来,社会化的首要任务是使人的行为整齐划一,至于内化到何种程度,是以后的事,不是当务之急。从理论上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而真成为尧舜者毕竟不多。旬子认为,人性虽恶,但只要能勉力正,勤于为善,终有变化的可能。
荀孔:荀子认为“礼”是社会生活中的既成事实,它由来已久,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经验中积累起来的规则。学者的任务,是对它进行思考,以求知其所以然。
孔子认为,“礼”的实质在于能让。在社会的政治秩序中,虽然有上下之分,但如果能以礼治国,则下对
上、上对下就会各自有让有敬,各为对方留有余地。“礼治”思想 6.如何看待荀子的社会理想的时代性? 1)荀子的理想社会就是他所提出的“至平”社会。
2)荀子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尚贤使能,等贵贱,分亲疏,序长幼” 3)荀子的理想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
4) 荀子的理想社会是一个有明确的社会分工的社会 5)在荀子的理想社会中,人们的基本物质欲望都可以满足。
荀子的理想社会并不是乌托邦式的社会,而是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大一统的封建社会,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孜孜以求的社会模式。但从总体上考察,荀子的社会思想也还带有一定的平民色彩。 第十四章 韩非的社会思想
1.与前人相比,韩非的社会进化思想有什么进步意义?
儒墨二家多注意到社会演进的连续性与通则性,而韩非则较多地注意到社会演进的分别性与差异性。前者重“常”,后者重“变”。韩非认为现实社会状况已不同于古代,以古代的社会治理方案用于治理当今社会,则无异于守株待兔。
韩非的社会进化观是积极的向上的,他重视现实社会与古代社会的区别,强调从现实社会出发设计社会治理方案的思想也是值得肯定的。 2. 如何评价韩非的“自利自为”论?
韩非认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人既然不能离群索居,却又怀着自私自利的动机,那么,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发生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 3. 如何评价韩非的政治至上理念? 韩非思想中政治与社会关系的本末倒置
他赋予政治至高无上的地位,希望把一切社会力量都纳入到对政治有利的方向上来,除此之外,都在排挤摧抑之列。其价值取向处处与社会一般人的价值取向相反。在韩非的心目中,社会是虚无的,政治才是真实的。而且韩非所理解的政治,是狭义的政治,只代表了统治者一方的利益。韩非理想中的社会,是只有富强而没有文化的社会,没有学术、商业、道德、伦理的地位。
操纵下的政治,笼罩着压抑紧张的气氛;操纵下的政治是一种强力的、刚性的政治。上层政治与下层社会没有调和、松动的余地:操纵成功,将以扼杀、贬损受操纵者的活力与智能为代价;操纵不成功,天下将土崩瓦解,再无振作收拾的可能。
4. 韩非的社会控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如何?
韩非的社会控制思想是建立在不公正的社会分层基础上的。在他的理想社会中,统治者享有最大的利益,下层民众则“劳形苦神”,为统治者奔走效力。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势必激起下层民众的不满。所谓“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维护不公正的统治秩序只有靠暴力。韩非正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赤裸裸地主张以暴力压服民众,这当然是统治者所乐于接受的,但也当然是不能使社会长治久安的。 5. 试比较韩非与荀子社会治理思想的异同
韩非是荀子的学生,自然也受荀子思想的影响。韩非以为学术文化有害于法律,主张根本禁绝学术活动,比荀子更加激进。
荀子与韩非的法治思想分别代表了战国末期儒、法两家法治思想的特点。荀子从人性恶的基点出发 ,主张“化性起伪” ,建立了以礼法论为核心的法治思想 ;韩非则集前期法家之长 ,从人性自私自为的观点出发 ,建立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二人的法治思想分别有不同的人性基础 ,在具体内容与立法原则上及对法的地位和作用、法与德的关系上都得到了不同的体现。
韩非继续了荀子的思想转变过程,以法的思想取代了儒家具体的“仁”、“义”、“礼”的政治理想,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继承了儒家的人道和实践原则。或者说,由于“仁”、“义”、“礼”的具体理想与政治
和社会现实的冲突对立,儒家人道和实践的原则在战国后期的历史环境下,必然地表现为了韩非的法的思想。
6.如何评价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社会思想?
法家对于中国后世的专制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韩非思想是集法家之大成者,法家既然是方便帝王统治的权术,自然受到帝王们的青睐。
韩非的社会思想受道家老子思想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到汉初道家的黄老学派。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几篇古佚书,大体为黄老一派的作品。
正在阅读:
中国社会思想史题型03-09
假如我有一支神笔作文500字06-23
探讨如何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科学化水平08-16
什么是自信作文700字06-19
蚂蚁小观察作文400字06-20
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01-28
2018年中考物理压强压力知识点总结-推荐word版(2页)10-20
含山小学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方案12-08
最新非主流伤感爱情个性签名大全10-20
煤矿模糊排水控制系统设计(最终稿2)05-01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思想史
- 题型
- 中国
- 社会
- (物理试卷10份合集)上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
- 环境艺术设计 ICAD模拟试题和答案
- 2017年会计继续教育--全面预算管理详解答案
- 海花岛安全专项方案 - 图文
- 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Lesson 20 Li Mings Family冀教版-word文档
- 浅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应把握的几点事项
- 2015上海公务员面试无领导小组精讲系列之资源争夺题
- 第三章统计整理
- 2014年中山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初试经验
- 18个精选的求职招聘网站推荐
- 2015届高考化学总复习精品测试题3-2 铝及其化合物
- 2015报关水平测试 第三篇十套编码练习题及答案
- 《旧唐书·薛收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 地基处理期末考试A卷答案
- 中原高速的战略选择与风险应对路径探析
- 四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
- 进步的中国新疆地方课程五年级下册教案
- 2014-2020年中国茶叶连锁零售行业前景研究与产业竞争格局报告 -
- 2016年下半年浙江省会计从业资格专业知识无纸化模拟试题
- 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Lesson Open and Close》 - 冀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