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级保健按摩师基础知识及套路

更新时间:2023-11-11 01:04: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 案

中医保健按摩师培训

课 程 名 称 《保健按摩师》

主 讲 教 师 鞠 兴 华 职 称 中 级 使 用 教 材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第一章 正常人体解剖基础知识

一、人体常用部位术语

(一)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 (二)方位术语

二、人体组织

(一)上皮组织 (二)结缔组织 (三)肌肉组织 (四)神经组织

三、运动系统

(一)骨 1、骨的分类

(1)骨的分类(见全身骨骼图)

颅骨 — 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听小骨6块 按部位 躯干骨 — 椎骨26块;肋骨24块;胸骨1块 四肢骨 — 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骨的分类 长骨:如四肢骨 按形态 短骨:如腕骨、跗骨 扁骨:如颅盖骨、胸骨 不规则骨:如椎骨、颞骨 (2)骨性标志 头部:

乳突、下颌骨、颧骨、翼点(太阳穴所在,额、顶、颞、碟汇合处)。 颈部:

第1颈椎 — 寰椎;第2颈椎 — 枢椎;第7颈椎 — 隆椎。 胸部:

颈静脉切迹 — 胸骨柄上缘中部的凹陷。

胸骨角 — 胸骨柄和胸骨体相接处略向前凸,平第2肋骨。 四支部:

肩胛骨 — 介于第2-7肋间,上角平第2肋;下角平第7肋或第7肋间隙。 肱骨 — 外科颈:肱骨上端与肱骨体交界处较细,易骨折。 桡骨、尺骨 — 内尺、外桡;桡骨茎凸、尺骨茎凸、尺骨鹰嘴。 手骨 — 指骨、掌骨、腕骨:大、小、头、钩;舟、月、三、豆。 髋骨 — 坐骨、耻骨、髂骨

髂嵴 — 髂骨的上缘厚顿,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一般平对第四腰椎的棘突,是腰椎穿刺时确定椎骨序数的标志。

髂前上嵴、髂后上嵴、耻骨结节和坐骨结节是重要的骨性标志。

股骨 — 股骨大转子、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股骨内上髁、股骨外上髁。 髌骨 — 略呈三角形,底朝上,尖朝下。

胫骨、腓骨 — 胫骨内侧髁、外侧髁;内踝、外踝。

足骨 — 趾骨、跖骨、跗骨:跟骨、距骨、足舟骨,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 2、骨的构造

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 (二)骨连接 (三)骨骼肌

1、躯干肌: 背肌、颈肌、胸肌、膈肌、腹肌、骨盆机 背肌: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

颈肌:浅群 — 颈阔肌、胸锁乳突肌、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群; 深群 — 前、中、后斜角肌。 2、上肢肌: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

肩肌 — 三角肌、肩胛下肌、岗上肌、岗下肌、小圆肌、大元肌。 臂肌 — 肱二头肌(前群)、肱三头肌(后群)。 3、下肢肌:髋肌、大腿肌、小腿肌、足肌 髋肌 — 前群:腰大肌、髂肌;后群 — 臀大肌。

大腿肌 — 缝匠肌、股四头肌(股前部)、股二头肌(股后部外侧)、半腱肌、半膜肌(股后部内侧)。 小腿肌 — 腓肠肌 4、头肌:面肌、咀嚼肌

面肌 — 口轮匝肌、眼轮匝肌、枕额肌、颊肌。

四、人体其他系统基本知识

(一)消化系统

组成:消化管 + 消化腺

消化管 =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 结肠、直肠和肛门)。口腔至十二指肠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为下消化道。 功能:摄取食物、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残渣。 (二)呼吸系统

组成:鼻、咽、喉(上呼吸道)、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下呼吸道)。 功能:进行气体交换、发音、嗅觉、协助静脉回流。 (三)泌尿系统

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功能:排出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水,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四)生殖系统 (五)脉管系统

组成:心血管系统(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淋巴系统(淋巴管道、淋巴 组织、淋巴器官) (六) 神经系统

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内脏运动神经) 。 脊髓 = 8个颈节(C)+ 12个胸节(T)+ 5个腰节(L)+ 5个骶节(S)+1个尾节(Co)。对应相同的脊神经。 脑神经歌诀: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庭九舌咽, 迷副舌下神经全。 (七)内分泌系统

组成:内分泌腺、内分泌组织。

内分泌腺 = 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松果体、胸腺和性腺等。 (八)内分泌系统

分类:内感受器、外感受器、本体感受器和特殊感受器。

第一章 中医基础知识

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掌握)

【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施护。※ (一)整体观念

【整体】统一性、完整性和密切联系性。

【整体观念】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

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疗等各个方面。 1.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结构方面 — 不可分割

生理方面 — 相互协调 — 五脏一体观

病理方面 — 相互影响 — 局部病变和整体病变 诊断方面 — 见外知内 — 有诸内者形诸外 治疗护理方面 — 着眼全局 2. 人与外环境的统一性(天人相应观)

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夏季--汗多尿少,冬季--汗少尿多。 春夏--脉多浮大,秋冬--脉多沉细。 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3. 人与社会的和谐性 (二)辨证、施护的概念及关系 1、概念:※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 关系等内容。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变本质。 【辨证】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 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关系:

① 辨证是确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②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p0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