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出现次数

更新时间:2024-06-23 22: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解读改革年代的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03月05日 16:14来源:凤凰资讯 以改革年代的政府工作报告为切口,观察中国政治与社会的变迁,以及政府施政的方向,向来是人们的一个选择。而语言作为行动的直接传递,我们从1979年到2015年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通过高频词汇的提取,进行分析。 以改革年代的政府工作报告为切口,观察中国政治与社会的变迁,以及政府施政的方向,向来是人们的一个选择。而语言作为行动的直接传递,我们从1979年到2015年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通过高频词汇的提取,进行分析。

在1979年之前的,文革当中那些充满“斗争”的词汇,比如反攻倒算等,在197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后,便从此消失了。改革的字眼,开始出现,而且频率逐渐增多。

经过对历年改革出现频次的梳理发现,经过第一轮改革开放之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改革呼声极为强烈。此后,邓小平南巡之后,新一轮改革出现,改革逐步走向平稳。

但在平稳中,每逢政府换届年,改革便攀升。但十八大之后的2013年,改变了这一规律。从数据的曲线可以看出,2013年之后改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出现频率并没有因为是“平年”而减弱,反之逐年增多,今年达到86次。这跟当前政府深化改革相关。

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针对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释放市场活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啃了不少硬骨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今年作为改革关键年,改革的高频出现,再次释放了改革持续加码的信号。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几乎涉及到了方方面面,价格改革、财政改革、金融改革、国企国资改革、军队改革等等,这些都是要继续啃的硬骨头。

与改革相对应的,依法治国等词汇,在上世纪90年开始出现,随之“服务型政府这类词汇,也开始上升。由于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的词汇也高调出现。

而经济一直是改革年代的高频词汇。这说明,历年改革的重点,大多集中在发展经济上。于是,我们看到自从199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入GDP的概念,GDP的总量不断增长。此后出现了两个拐点,一个是2012年温家宝总理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时,将八年来一直控制在8%左右的增长目标,下调至7.5%。第二个拐点出现在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GDP增长目标再次下调至7%左右。

这是在考虑到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确立的。但总理在报告中所谈及的创业、以及经济增长结构的调整等等,都释放出确立这一目标的自信——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涉及的积极

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采取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货、社会政策托底的基本思路。还有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所突出的三个重点——京津冀优质生产要素聚集,长江经济带生产要素由东向西、由沿海想内地扩散、一带一路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在改善民生上,应对就业和扶贫。

经济发展形势总体向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这是当前经济局势的一个基本判断。所以下调经济增长目标的目的,则是致力于平衡经济增长与改革的关系。

经济与改革的目的,则是为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发展是改革年代出现最高的词汇。但是发展的前后要义,则发生了一些改变。在2003年之前的改革年代里,与发展相关联的词汇,多是经济、技术、企业、市场等词汇。这说明,早起改革的目标,是增长经济。而进入2003年之后,与发展相关联的词汇,则逐渐变成了建设、社会。

带来这一改变因素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着对社会秩序、社会治安、社会综合治理等问题的持续关注,“社会”一词逐渐成了政府工作报告的主流词汇,与社会相关联最多的词汇,便是和谐。

由此也看到,以发展为主题的改革重点,随之发生了改变。从过去的经济领域逐渐转移到社会层面。之后,三农问题、社保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等等不断出现,成为政府工作报告里不可回避的话题。

进入十八大之后,社会方面的改革重点,放在了社会建设上。为了培育社会组织,这便要求政府要进行简政放权。随之,“政府”一词也成为这几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汇,2013年、2014年、2015年,政府出现的频次均保持在40次以上。而与政府相关联较多的,如服务、保障以及制度。此类的关联,说明政府将会以制度来确保简政放权的实施。

而要落实,重要环节就是官员。于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以网络流行词汇“任性”,注解政府简政放权的改革——“有权不能任性”。与此同时,政府工作报告20年来首提治“庸官懒政”。

此前,在201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的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经提过“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而李克强以开创先河的方式,更进一步。

事实上,在两会之前的2月26日,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李克强就提出,“懒政导致中央的好政策梗阻在出台实施的‘最先一公里’和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严重影响了改革效率,降低了政府公信力”。

如今,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庸官懒政,可能将如同反腐一样严厉。反腐追求廉洁、整治庸官懒政则追求效率,以此确保在改革的关键之年,各项改革能够落到实处,能够让人民对改革有获得感。(文/特约评论员 马想斌)

【附数据】

1、从1979年到201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发展:5431 经济:4257 改革:2682 建设:3102 社会:3193 企业:2210 人民:1708 市场:1176 农村:1011 收入:667

2、改革在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次数 1979年:18次 1980年:22次 1983年:71次 1985年:99次 1986年:106次 1987年:112次 1988年:164次 1989年:63次 1990年:44次 1991年:46次

1992年:80次 1993年:68次 1994年:70次 1995年:71次 1996年:67次 1997年:52次 1998年:78次 1999年:56次 2000年:50次 2001年:57次 2002年:54次 2003年:91次 2004年:51次 2005年:80次 2006年:70次 2007年:66次 2008年:94次 2009年:61次 2010年:64次 2011年:59次 2012年:67次 2013年:51次 2014年:77次

2015年:86次

3、关于GDP的增长数据和增长率,单位:万亿元 1993年:3.55 13.4% 1994年:4.38 11.8% 1995年:6.079 10.2% 1996年:7.11 9.7% 1997年:7.8 9.3% 1998年:8.4 7.8% 1999年:8.96 7.6% 2000年:9.92 8.4% 2001年:10.96 8.3% 2002年:12.03 9.1% 2003年:13.58 10% 2004年:15.98 10.1% 2005年:18.23 9.9% 2006年:20.94 10.7% 2007年:24.66 14.2% 2008年:30 9% 2009年:33.5 8.7% 2010年:39.8 10.5% 2011年:47.2 9.2% 2012年:51.9 7.8% 2013年:56.9 7.5%

2014年:63.6 7.4% 4、GDP增长目标

2008年——2011年:8%左右 2012年到2014年:7.5% 2015年:7%

备注: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研究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1985年开始,中国建立GDP核算制度,1992年,正式取消国民收入核算,GDP成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ov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