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岩裂缝油气藏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4-05-15 18: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泥岩裂缝油气藏文献综述

目录

第一节、 泥质岩裂缝油气藏的概念、内涵 .................................... 2 第二节、 泥岩裂缝油气藏的分布情况及研究现状 ............................................... 3

第三节、 泥岩裂缝油气藏的特征 ................................................ 7 第四节、 泥岩裂缝性油气藏的勘探 ........................................... 10 第五节、 泥岩裂缝性油气藏的钻井完井 ..................................... 13 第六节、 泥质岩裂缝油气藏成藏机理的研究现状......................... 16 第七节、 存在问题与建议 ....................................................... 20 参考文献 ............................................................................ 22

张 鹏 收集摘录

第一节、 泥质岩裂缝油气藏的概念、内涵

早在1821年,美国最早从阿巴拉契亚盆地富含有机质的泥盆系页岩中进行了商业性天然气的开采,并将此类气藏称为裂缝性页岩气藏。之后,国内外在泥页岩中便不断有油气藏的发现。随着发现的较多,人们对该类油气藏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目前对该类油气藏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有人称之为非常规油气藏,有人称之为泥岩油气藏。

下面是不同学者对泥页岩类油气藏的内涵的解释。

高瑞棋(1984)认为富含有机质的黑色泥页岩,不仅仅只是良好的生油岩,而且也可以构成储集岩,并将此类油气藏定义为泥页岩油气藏。

胡济世(1986)认为生烃泥岩中生成并保留大量的烃并且具有储集空间和流动通道,并具有一定的封隔条件和圈闭条件,可以形成油气藏。将此类油气藏称为泥岩油气藏。

B.M.多布雷宁、B一马尔蒂诺夫(1988)将分布在一些成分复杂、具水平裂缝、以及具有异常高的孔隙压力泥岩生油岩系的油气藏定义为非常规油气藏。

戴贤忠等(1991)将裂缝型纹层状含泥质灰岩、泥灰岩夹灰质泥岩(包括油页岩)作为油气储层的油气藏定义为泥岩油藏。

董冬(1992)把由泥页岩类(传统生盖岩类)作为主要储层形成的油气藏定义为泥质岩类油气藏,指出其是沉积盆地内一种复杂的特殊岩性油气藏。

张建国等(1992)通过国外调研指出,分布在生油泥(页)岩内部的“自生自储式”油气藏称之为泥岩油气藏。它虽与富含有机质的生烃泥岩有关,但在分布上更取决于生烃泥质岩成熟区,且主要通过裂缝网络产油气。

李建青(1993)把以灰色、深灰色泥灰岩,灰质泥岩及泥晶灰岩、泥晶白云岩等较深湖相细粒岩石中的裂缝、溶蚀孔隙为主要储、渗条件。以构造圈闭为储集场所,以裂缝、溶蚀孔隙的发育程度控制油气富集。以高盐度层(膏岩层含膏岩层)作为盖层的油气藏定义为非常规油气藏。

关德师等(1995)把富含有机质的页(泥)岩作为气源岩,其微裂缝作为储气层的油气藏定义为非常规天然气。特征为其泥页岩本身自生一套生储盖体系,多具高压异常,储集空间多种类型且以裂缝型为主,圈闭类型以非背斜型和岩性圈闭为主。

Aperrodon,JHLaherr己reandCJCampbell(1998)将在油页岩中形成并且聚集下来的油气藏

定义为非常规油气藏。

刘魁元等(2001)将沾化、车镇凹陷泥页岩中的油气藏称为“自生自储”的裂缝油气藏。甘贵元等(2002)将油气储层主要是泥质泥晶云岩、泥质泥晶灰岩、泥晶灰岩、藻灰岩等,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粒间孔、溶蚀孔、裂缝和溶洞的油气藏定义为碳酸盐岩油气藏。慕小水等(2003)将由泥岩裂缝作为油气储集层的油气藏定义为泥岩裂缝油气藏。

从以上分析看出,目前不同学者对泥质岩中油气藏内涵的表述是不同的。 但有两点是共同的:

(l)发现油气藏的泥质岩主要是在烃源岩中,烃源岩的岩性以暗色泥岩、页岩或者以碳酸盐岩为主,富含有机质。

(2)裂缝是其主要储集空间。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将泥质岩中的油气藏称为泥质岩裂缝油气藏,其中,泥质岩主要指富含有机质的生油岩,其主要储集空间为裂缝。

随着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泥岩裂缝油气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裂隙的生成,往往与地层孔隙压力、各向异性的水平应力、断层作用、褶皱作用等密切相关。作为一种特殊的裂缝性油气藏,由于这类裂隙储层的孔隙度很小,岩石物性参数变化不灵敏,并表现出很强的各向异性,勘探难度很大。这类油藏的储层结构以及渗流有其特殊性,给开发和其相应的评价带来极大的困难,但是它们的发现既增加了石油储量,也开阔了寻找石油的领域,而在开采上它们的潜力也不容忽视。

第二节、 泥岩裂缝油气藏的分布情况及研究现状

1、泥岩裂缝油气藏在国外的分布及产油情况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盆地和地区发现了具工业价值的泥质岩裂缝油气藏。如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英国等。其中美国和俄罗斯是勘探开发这类油气藏的主要国家。发现较早,范围较广,产量较高。

实践证明,裂缝性泥岩油气藏在陆相沉积盆地中广泛分布。1821年,美国首次从裂缝页岩储集层中采出了天然气。美国找到了100多个硅质页岩裂缝性油田,在美国50个州中有26个州分布有富含有机质的泥盆-密西西比系黑色泥页岩,并已从这类页岩中开采出了油气。在肯塔基州东部,上泥盆统页岩已探明的天然气可采储量为518.2×108立方米,迄今为止,

该盆地裂缝隙页岩的天然气生产已持续了150多年。在加利福尼亚的圣玛利亚盆地,泥岩裂缝油气藏单井日产油量最高达337吨,该盆地在上中新统蒙特雷页岩中共发现11个油田。

图2一1美国主要泥岩裂缝油气藏的分布情况(GRI,2000)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盆地上侏罗统巴热诺夫组的黑色有机质页岩分布面积达120×104平方公里,已有20个油田从该页岩中获得工业油流,这类油藏的产层是原生含油的泥质岩储集层,有机质含量很高,其本身也是生油层。

2、泥岩裂缝油气藏在国内分布及产油情况

我国东部松辽、渤海湾、南襄、江汉、苏北等裂谷型盆地和西部柴达木、酒西、吐哈、柴达木等前陆挤压型盆地都广泛发育厚层生油泥质岩,在这些生油泥岩中大部分都已勘探到具有工业价值的泥质岩类油藏,反映出我国泥质岩类油气藏勘探的广阔前景。

图2-2 我国已发现泥岩裂缝油气藏分布图(李琦,2000)

3、国内外研究现状

裂隙性油气藏的勘探方法研究起步较晚,直到七十年代国外才有专著发表,而我国裂隙性油气藏的研究主要是在八十年代以来才有所进展,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套系统而完整的裂隙性油气藏的勘探与预测理论和方法。

国外在裂隙性油气藏的勘探方法研究方面,比国内起步的早而且研究的进展很快。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各向异性研究方面,从理论研究、实验室测试到实际应用研究都取得较大的进展。他们从1988年开始开展各向异性研究,己有十几年的历史。EAP研究的物探技术主要还是多波多分量、转换波处理、海底地震、垂直电缆地震、VSP、全方位纵波等,其应用领域主要是复杂断块的成像、岩石物性参数反演和裂缝检测。目前己取得一些理论研究成果和海上的应用实例及效果。但目前还没有做过陆上的方法试验,也没有生产性的三维多分量和全方位三维纵波裂隙勘探方法和试验,只是做了些理论研究与方法的探讨。九十年代初美国能源部(DOE)设立了一个研究项目,目的在于从比较致密的储层中检测天然的裂隙带,当时预测下一世纪美国将依靠从这些低渗透储层中采气。

一九九六年LeadingEdge第八期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从地质调查,遥感遥测研究,理论研究到实验室、岩心、露头、井间测量,VSP和地面地震等。其中三维三分量地震,二维九分量地震,三维多方位地震以及九分量的VSP等资料的利用取得一些效果。如利用快慢横波振幅异常检测裂隙,利用方位三维纵波资料研究方位的各向异性,对比不同方位纵波AVO与横波旅行时间的各向异性检测气藏的裂隙,利用井间、单井及压力瞬时测试作裂隙气藏的

表征。他们在这些单项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还缺少综合应用地质、物探、测井及钻井等资料分析裂隙的方位、组系、分布及计算裂隙的渗透率、孔隙度并预测裂隙横向和纵向上的发育的综合方法,也没有泥岩裂缝性油气藏检测的理论和应用实例。因此,该题目的研究,主要是在国内外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裂缝性油气藏检测的理诊和应用技术,并将地质、物探、测井、钻井等方法相互结合起来,研究一套进行泥岩裂隙性储集层各项参数的全面精细的勘探理论和方法技术。泥岩裂缝的勘探极为复杂,需要进一步发展物探新技术如:孔隙度反演、地震属性参数提取、相干体断裂识别、速度分析方法、三维AVA分析等,特别是发展各种方位各向异性研究方法,以实现对泥岩裂缝油气藏的识别和定量描述。

在国内,裂隙性油气藏的勘探方法研究起步较早而且目前进展最快的是四川油田。在传统的野外露头观察与分析、岩心观察和分析及单点测井资料分析等地质勘探方法的基础上,较早地应用了物探方法。比较成功的方法是多层振幅比技术。从理论上分析,多层振幅比法对于干扰有归一化作用,同时还具有统计效应,可以削弱非目的层的不稳定性。该方法是从制作合成记录和建立断裂带地震模式入手,利用建立的模式,在多层振幅比剖面和振幅包络彩色剖面上拾取不同类型的振幅异常,编制裂隙带预测图(乌仔扬夫,1990)。该项技术在四川盆地川南永安场地区应用,其研究成果经与己知的9口探井进行对比,吻合程度相当好。此外,拾取目的层反射波高比值(暗点模式)预测裂隙带的方法在与永安场毗邻的朱鹿坝地区也取得了明显效果。四川油田推出一种地震一测井结合的碳酸岩储层裂缝预测的方法,并在川东云安厂构造云安n井区应用,其裂缝预测的结果与钻井资料吻合的很好。

随着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地震数据的精度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储层地球物技术发展很快,如VSP、井间地震、横波地震、AVA、WA、层析成像、多波多分量、属性分析等新方法和技术。其中的地震属性分析研究、VSP和井间地震、地质统计法、多波与各向异性分析、AvA、料A技术等可直接用于裂隙性油气藏的勘探。在国内胜利油田研究过井间地震技术和多波多分量技术,江苏油田、南京第六物探大队在多波多分量方面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但都没有用于裂隙性油气藏的勘探;四川油田仅仅是应用了vSP资料、测井资料及地震属性分析(三瞬剖面、速度剖面、密度剖面、孔隙度剖面、压力剖面等)。可见,对裂隙性储层敏感而有效的物探新方法,包括横波、转换波、多分量、全方位各向异性纵波等,在国内并没有开展生产性的裂缝检测研究和应用。

第三节、 泥岩裂缝油气藏的特征

一、地质特征 1、物性

泥岩本身的矿物呈微晶状,其周围孔隙均是些微孔,而且相当部分是晶间微孔,造成泥岩的物性很差。泥质岩属微毛细管孔隙,一般孔隙度低于5%,渗透率小于1毫达西。裂缝增加的孔隙度虽然微不足道,但可以大大改善渗透条件,泥岩能够成为储集体。在致密泥岩类中发育的裂缝既是石油的渗滤通道也是石油的储集间,泥质岩既是储集岩也是生油岩形成自生自储成油组合,通常缺乏砂质渗透层。 2、分布

(1)成藏及分布规律复杂;

(2)埋深较大(一般2200米以下,主要在2600米以下);

(3)油气藏单体偏小。因此勘探成功率偏底,费用偏高,累计产油量偏少,目前勘探技术尚不能适应这类复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需要。

(4)大量资料表明,泥岩裂缝油藏往往分布在异常高压带中,故异常高压带的存在对于油气的生成和排出具有明显的影响。它的形成与断裂发育程度有关外,还与生油岩本身的生、排烃状况有关。 3、泥岩的裂缝

裂缝成因与泥岩内部异常高的孔隙流体压力、局部构造和区域构造的应力作用有关。这些因素导致泥岩裂缝分布在异常高压带厚层块状泥岩中、断层两侧以及局部构造的高部位。

岩性、物性、构造作用、沉积成岩作用和异常高压裂缝对泥岩裂缝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控制用,泥质岩类如钙质含量高, 脆性增大, 破裂作用增强。钙质含量低, 则塑性表现明显。泥岩裂缝油藏形成机制断层伴生的裂缝一般为高倾角裂缝,上覆岩层对缝面的分压力小,因此裂缝宽度较大。同时在流体异常高压的作用下,进入缝隙空间的流体会使缝隙保持张开状态,因此这种裂缝系统的储集空间尽管小于孔隙型储集空间,还是具有一定的规模。 4、油水特征

泥岩裂缝油气藏油质好,轻组分多,油气比高,油层变化大,油性质变化大。泥岩油藏原油的轻组分含量可达60%,硫及其它腐蚀性盐类含量低,几乎不含水。油藏一般无底水和边水,气油比一般为100~200立方米/立方米。 5、生产

产量变化大,油层压力高。泥岩油藏产量通常不稳定,油井初产高, 下降快, 井间产能悬殊。柴达木盆地咸水泉油田中新统泥岩油藏一口井始产量达800吨/日,但几天后就不产油。裂缝发育非常不均匀,油藏评价较为困难,只有裂缝系统发育良好,或者含有大量硅质物质和燧石才能成为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气藏。 6、含油气潜力

(1)盆内断裂及生油岩系非常发育,使其具备大量潜在资源; (2)油藏多单体共生,纵向迭合、平面连片增加了勘探成效; (3)部分页岩区油气藏可具较大的规模; (4)国外已从泥页岩地层中采出较可观的油气。 7储集层

由于裂缝性泥岩本身为油源岩,其有机质丰度高,干酪根类型较好,基本上进入了生油门限深度,成熟度较高,可以提供油气来源。但其本身又是具欠压实作用的异常高孔隙流体带,油气不能运移出去或只能部分运移出去,滞留的油气便储存于油源岩本身的裂缝之中。钻井显示及测井曲线上均反映了油气在泥岩裂缝层段的富集。试油结果显示该类油气层只产出油气,不含水,自然马测井曲线上具高异常,这些均反映了泥岩裂缝性储集层中产出的油气具原生性。此外,原油具有低密度、低含硫、高含蜡、高凝固点及粘度小等特征,这也表明了其具原生性。裂缝性泥岩储集体被上覆和侧向非裂缝性泥岩封闭,构成了圈闭条件,这类圈闭属隐蔽圈闭中的裂缝圈闭。

二、泥岩裂缝油气藏油气显示特征 1录井显示特征

地质录井包括钻时、岩屑、钻井液等录井技术,在钻井过程中当钻遇泥岩裂缝油气层时,各种录井参数都不同的显示特征

① 岩屑录井

泥岩裂缝油气层岩屑录井显示级别较高,一般见油浸、油斑,显示厚度占总显示厚度的55%。 ② 槽面显示

泥岩裂缝油气层在钻井过程中普遍见到槽面显示,油花40一50%,气泡20一60%,槽面上涨。2一5cm,个井发生井涌, ③ 钻井液录井

伴随着槽面显示,泥岩裂缝油气层大多引起钻井液性能的变化,一般见到密度下降和粘度上升,密度下降幅度.023一0.419/c耐,粘度上升可达2一50,5后效显示中粘度甚至上升到滴流。 ④ 钻时录井

泥岩裂缝储层一般为低孔低渗储层,岩性较致密,但裂缝及次生孔隙的发育改善了储层的物性,钻时可以间接反映储层的物性,泥岩显示段钻时一般10一20MIN/M,钻时比值(围岩/目的层)一般>2。 ⑤ 地化录井显示特征

泥岩裂缝油气层s。一般

裂缝发育段由于断裂较大,钻井泥浆或泥浆滤液浸入地层后,电阻率值明显降低,由于裂缝发育的不均一性,电阻率测井曲线常呈高低间互,起伏不平的尖峰状。 2、声波时差特征

泥岩层出油是以自生自储为前提,这势必在层内由于孔隙连通性差,导致产生的流体无法排出,而形成局部地层压力异常,在声波时差上反映明显。裂缝在声波时差曲线上的响应与井筒周围裂缝的产状与发育程度有关,当声波时差遇到大的水平裂缝或网状裂缝时,声波能量急剧衰减,往往导致首波不能触发接收器,有待于后续波触发接收器,因而声波时差相应增大,显示出晨差突然增高的跳跃现象,称为周波跳跃,一般用声波时差对裂缝作定性分析(谷士明,1987;马光强等,2001)。 3井径特征

在裂缝发育段,岩石较脆,较疏松,容易破碎,在钻井液及钻具的冲力作用下,井壁容易坍塌,而使井眼呈椭圆型扩大,椭圆的长轴方向即为裂缝发育带的走向。如果测到椭圆型井径的长轴部位,高会出现明显的扩径。如果测到短轴部位,扩径不明显。如果含砂量较大,则会引起局部缩径现象。 4、自然电位特征

通常情况下砂泥岩剖面上产生的过滤电位可以忽略,而裂缝性储集层由于具有足够的压差和溶液通道以及井壁无泥饼或泥饼断续、无规则而很容易形成明显的过滤电位。过滤电位

在自然电位曲线上表现特征为:异常幅度低,而且多有锯齿状不规则尖峰分布在整个异常幅度上。

四、储层岩石学特征

泥岩裂缝地层岩性主要有泥岩、灰质泥岩及油页岩,其镜下特征如下:

泥岩:岩石结构较均匀,单偏镜下呈褐色、淡黄褐色,因溶蚀作用发育形成残余结构,残余骨架为褐色泥岩,溶蚀孔内充填有碳酸盐和硬石膏,部分有黄铁矿呈点状均匀分布其间灰质泥岩:岩石结构不均匀,由富含暗色矿物的纹层与浅黄色岩层组成,或发育量富铁矿形成的暗色条带。油页岩:富有机质及铁质,有机质主要呈淡棕色,较均匀地分铁质主要呈粒状,少量为结晶较好的立方体

第四节、 泥岩裂缝性油气藏的勘探

1、泥岩油气藏的一般勘探方法

勘探泥岩油气藏主要要查明3方面的情况: (l)生烃量及剩留烃量的分布;

保留烃量(即经过初次运移之后剩余在生烃层中的烃量,也有人称为剩余生油量)可以通过对岩样进行溶剂抽提或用热解色谱法得出。含气页岩中气的含量可以用逸气法得出,可以算出单位页岩体积内可流出气的含量。

(2)裂缝带及其分布;

在研究裂缝带与各种构造(特别是像断层、构造徒带这样的“线性构造”)的基础上,通过查明各种线性构造的分布来研究裂缝带的分布。用测井方法探察该盆地泥岩裂缝是重要的但也存在一些困难。温度测井、噪声测井可以指示井眼中的气流,三维声波测井对确定裂缝是有希望的,但还要进一步研究。

(3)欠压实带及其分布。

欠压实带最基本的特点是其中封闭了一定数量的水和其它流体,由于这一特点,决定了它与正常压实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孔隙度异常高;泥岩体积密度异常低;由于其中的水承受一部份载荷,孔隙流体压力异常高。由于这些基本特征,又派生出声波传播时间异常长,泥岩电阻率异常低,泥岩电导率异常高,钻井速度异常快,地温梯度异常高,地震波传播速

度异常低等特征。目前确定欠压实带的方法都是设法测出上述特征来确定欠压实带。其具体办法大多是先建立各种参数-深度的正常趋势线,然后把各种实测的参数-深度曲线与正常趋势线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异常带,即可判断欠压实带。目前最常用的是声波测井,国内外在用声波测井确定欠压实带及欠压实泥岩体的分布方面已达到了实用阶段,并取得大量的成果。 利用地震资料查明欠压实带及欠压实泥岩体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2、泥岩裂缝性储集层的地震预测方法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与泥岩有关的非常规储集层的研究与评来越受到关注。这类储集层具有形成条件复杂、储集性能控制因素多、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化、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因而利用波阻抗反演进行储集层横向预测的方法对非常规储集层失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地利用地资料进行非常规储集层横向预测的技术,它以地质、测井、地震综合研究为基础,通过储集层地球物理特征重构和储集层特征反演,将可识别的储集层特征外推到井点之外,形成储集层地球物理特征反演数据体,从而实现对非常规储集层的描述与评价。

要识别和预测非常规储集层,必须改进传统的地震反演方法,这可以从两个方向考虑:第一,综合利用多学科资料,就是针对非常规储集层的地质特点,在深入进行地质分析的基础上,以岩石物理学关系为指导,充分利用岩性、电性、放射性等其它信息与声学性质的关系,从众多测井曲线中重构出一条储集层地球物理特征曲线,使得这条曲线有明显的储集层特征,便于识别,这就是储集层地球物理特征重构。

第二,储集层特征反演,即将储集层地球物理特征重构曲线外推到井点以外,使井旁反演结果与井的储集层地球物理特征重构曲线尽可能相似,形成储集层地球物理特征反演数据体,从而将储集层地质特征转化为可操作的地球物理特征,用于储集层横向预测。以上所述只是解决非常规储集层横向预测问题的基本思路。对于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储集层类型来说,储集层地球物理特征重构的方法是不同的。

1构造正反演裂缝预测技术 ○

构造裂缝与大地构造运动以及岩石变形过程密切相关,从分析简单褶皱的力学模式入手,通过对地层的构造发育历史进行反演和正演来计算每期构造运动对地层产生的应变量,从而计算可能裂缝发育带,在国内外许多地区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些年发展了一系列先进的运动学和非运动学构造恢复方法,使之能应用于逆冲褶皱带、扩张带,并能解决反转、

盐丘和走滑等复杂构造。该项技术之构造恢复和正演采用较先进的算法,能够适用于逆冲褶皱带、扩张构造带,并能解决反转构造和走滑构造的恢复。

2裂缝储层地震属性检测方法 ○

目前国内外在裂缝性储集层的勘探方面的趋势是将地质、物探、测井等方法相互结合起来,进行裂缝性储集层各参数的全面精细勘探。

由于上覆载荷的压实作用,高角度和近于垂直的裂缝容易得到保存,这些裂缝的存在造成了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各向异性特征。因此,利用地震波的各向异性特征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裂缝在空间的定向。

裂缝密度是影响地震波各向异性强度的重要因素,人们往往利用地震波的各向异性强度来直接估计裂缝的密度。但是,储层岩性和储层中流体性质也同样影响地震波的各向异性强度。根据裂缝密度非均质性对地震波散射影响的理论研究结果,采用地震相干波形分析,可以确定裂缝非均质造成的纵波特有的散射特征,并提供裂缝密度分布非均匀性的最大信息。因此,确定裂缝密度应综合运用地震波各向异性分析结果和与裂缝密度相关的地震属性分析结果,借助于构造解释和岩性分析,增加裂缝密度解释的准确性。同时,结合储层地质模型和裂缝空间分布地质模型,研究地下裂缝发育规律与沉积体的关系,更好地认识地下储层分布和油水运动规律,预测油层发育区。

近几年来,振幅、频率、相干、方差、神经网络模式识别、地震吸收、分频等等,分别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别的储层预测中取得好的效果。按照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重点研究了相干体识别断裂系统计算技术、地震吸收系数分析预测裂缝技术、频谱成像、方位AVO、FVO属性预测裂缝等技术。

3地震反演裂缝预测技术 ○

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垂直裂缝会产生地震波传播的各向异性,分析裂缝引起的地震波各向异性是利用地震资料检测裂缝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三维叠前地震资料处理分析前,首先要分析叠前地震数据偏移距与方位角的分布关系,以便选择与方位角和偏移距相关的地震数据处理流程及分析方法。在叠前地震数据分析中,不但要分析地震的运动学特征,还要分析地震的动力学特征,因此,对地震资料的处理必须要保幅、保真。

在裂缝研究中,裂缝储层的正演模拟研究非常重要,正演模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裂缝是如何影响反射振幅和频率随偏移距的变化。为此,利用已的测井资料和钻井资料,建立井的综合地质模型和岩石物理模型,通过裂缝储层正演研究技术,研究裂缝所造成的地震波场和振幅的变

化特征。正演模拟结果为我们提供储层的地震响应,对这些地震响应的分析可以帮助建立地震响应与裂缝性质的关系。并将此关系直接应用于三维地震资料的分析和解释,以便正确地解释反演结果和估算地震属性。

依靠井点的岩石物理模型,由反演得到的岩性参数就可以解释储层的非均质和裂缝性质,同时裂缝储层地震属性估算技术提供了地震波能量、频率、瞬时属性等随偏移距变化的特征。利用地震各向异性特征分析,根据裂缝储层的正演模拟研究结果,确定裂缝可能的定向和分布特征。

所以,基于各向异性介质理论,对三维叠前地震资料进行与方位角相关的保幅处理(窄方位角处理技术)。通过储层岩石物性研究,建立裂缝储层岩石物性理论模型并模拟地震各向异性响应。在地震理论模拟的指导下,分析叠前方位角地震属性,用AVA、VVA、IPVA等方法得到裂缝方位和密度分布,从而达到裂缝储层综合检测和描述的目的。

第五节、 泥岩裂缝性油气藏的钻井完井

泥页岩容易生成裂缝性油气藏,我国许多地区发现裂缝性油气藏。在泥页岩中寻找裂缝性油气藏是寻找后备油气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裂缝性储集层的某些特点对钻井和完井有相当大的影响,用常规的孔隙性储层的完井方法,会大大影响井的产能。因此,其完井方式与孔隙型油气藏大不相同。

(1)裂缝性储集层的特点及对钻井和完井的影响

裂缝性储集层中裂缝的分布特性、张开程度具有独自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这种储层的钻井和完井方式不同于孔隙性储层。裂缝呈带状分布:岩石中的裂缝是由岩石的节理、层理、断裂带等构成,在岩石中呈带状分布。裂缝带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及一定的延伸方向。裂缝在岩石中的分布密度和裂缝宽度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造成钻出的井眼圆周上裂缝的分布呈不均匀状态。这就增加了布置井位、钻井和完井的难度。与孔隙型储层不同,裂缝在地下是呈带状分布的,裂缝带有一定的展布方向。井位布置在裂缝带上,井的产量就高;不在裂缝带上,产量就相当低。

我国的江汉油田、青海油田都有泥页岩裂缝油藏,其裂缝带的发育极不规则。钻井实践表明,凡是钻在裂缝带的井,日产量可在100吨以上,个别井的日产量可达1000吨。但不在裂缝发育带上的井,日产量都在10吨以下甚至是干井。裂缝分布的不均匀性:裂缝的分布密

度相差极大。在长度上的分布可从每米几条到几百条。地下裂缝的张开程度有较大差异,其宽度从几微米到几毫米,相差十分悬殊。裂缝的分布不均匀性对产能有较大的影响,并对防止储层的污染极为不利。对较狭窄的裂缝,钻井液中的液相和固相极易在压差作用下侵入其内,造成堵塞,使渗透率降低。因此,钻开裂缝性储层时的防污染措施要更加严格。较小的裂缝除在钻井过程中极易受到污染而被堵塞外,在钻井、完井过程中受应力作用也会闭合,因而对裂缝性储层的钻井、完井提出极高的要求。由于裂缝在井眼四周分布的不均匀性,用常规射孔技术射孔,射孔孔道与裂缝相交的机会很少,因而射孔完井的效率较低。裂缝性储层更适合于运用裸眼完井的方式。

裂缝以垂直发育为主:地下的裂缝以垂直或斜直发育为主。据统计,在青海某泥岩裂缝性油藏中,垂直或斜直发育的裂缝占能观察到的显著裂缝的90%左右。少量的水平裂缝或是被其它矿物质充填,或是在上覆岩层压力下闭合。如用直井开发这种油藏,直井与垂直裂缝相交的机会较少,因此,直井控制的储量及产量也较小。水平井适用于垂直裂缝发育的储层。近年来,国外大力发展水平钻井,尤其在裂缝性储层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裂缝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形闭合:地下的岩石裂缝并不总是张开的,在钻井和完井的过程中会被钻井液和水泥浆侵入而吸水变形,引起裂缝的堵塞。对于常见的宽度在米和毫米级的裂缝,尤其易产生因污染造成的裂缝堵塞。井壁周围的应力变化也引起裂缝的变形闭合,造成井的产量下降。这是裂缝性储集层具有的突出特点。因此,在裂缝性储层的钻井和完井中,既要防止裂缝的污染,又要防止裂缝的闭合,其工艺过程比孔隙储层更为复杂。

(2)打开裂缝性储层的工艺特点

裂缝性地层在地下未被钻开时处于稳定状态,在垂直方向上受到上覆岩石压力,在侧向上受侧向挤压力。侧向挤压力的大小与岩石的侧向变形能力有关,在岩石力学中侧向变形能力用泊松比μ表示。μ的大小与岩性有关,以盐岩为最大,泥页岩次之,灰岩等岩石的侧向变形能力很小。裂缝在地下未钻开时保持稳定状态,但岩石被钻开后,应力状态发生变化,有可能使裂缝闭合。

①裂缝闭合的机理

当钻开地下岩石形成井眼时,靠近井壁的岩石内的应力会重新分布。在侧向挤压力的作用下,岩石有向井眼内变形的趋势。变形的能力受岩石性质的影响,因而对不同的岩石,变形能力不同。例如,盐岩的侧向变形能力极强,钻开盐岩层时经常会发生盐岩因侧向变形而挤毁套管的事故。在裂缝性储层中钻井时,侧向应力的存在及钻成井眼的应力变化是导致敞开的裂缝发生变形和闭合的主要因素。井眼钻开后,岩石有向井眼内凸出的趋势,使裂缝产

生闭合。这就是说,裂缝并不总是张开的。在钻开裂缝层时,应防止裂缝的重新闭合。井壁岩石强度、岩石的侧向变形能力(泊松比)及上覆岩层压力对裂缝的闭合趋势有较大的影响。岩石强度越低,其侧向变形能力一般越强,越易使裂缝闭合,上覆岩层压力大,也使侧向应力变大,因此,深井中裂缝也较易闭合。在裂缝性油气藏中,灰岩储层不易因裂缝的闭合影响产能,但侧向变形能力强的泥页岩则有可能因裂缝的闭

合而影响产能。 ②裂缝性储层的打开方法

井眼钻开之后,井眼中并不是空的,而是充满钻井液,井壁的岩石受到钻井液静液柱的压力作用。钻井液静液柱压力的作用方向是向着井壁的,即与井壁岩石的变形方向相反,会抵抗岩石的变形,因此起着弥补应力降低的作用。如果钻井液的密度较高,则静液柱压力大,可加大抵抗岩石变形的能力。从理论上讲,当液压力等于岩石的侧向挤压力时,岩石的变形会停止。从这一角度看,应适当提高钻井液密度。对裂缝性储层,选择钻井液的密度时,不能仅从平衡地层压力的角度来考虑,而应从防止裂缝闭合的角度考虑。通常,这一密度要大于平衡地层压力所需的密度。具体到一个裂缝性油田,可根据岩石力学的实验和钻井的实践来确定打开裂缝层时所用钻井液密度。根据钻井的实践,为防止裂缝的闭合,有的泥页岩裂缝性油藏使用的钻井液密度可达1.70克/立方厘米,大于地层孔隙压力。对裂缝性储层采用的防污染技术应比孔隙性储层有更高的要求。通常是使用无固相的钻井液,严格控制失水量,使滤液不对地层发生润湿性的变化或引起岩石的膨胀变形。在裂缝性储层中钻进时,决不能用含有粘土的钻井液。

③裂缝性储层完井井底结构类型

从原则上讲,裂缝性储集层可以使用任何一种完井井底结构,只要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满足要求即可。但从要保持较高产能的角度考虑则应对完井井底结构类型有所要求。这也是裂缝性储层的特点所决定的。

a射孔完井

在产层内下入套管然后固井,再用常规的射孔方法打开储层,对裂缝性储层并不是好的完井方法。在用水泥固井时,水泥浆会造成较强的污染,使裂缝堵塞。水泥封堵产层时,将所有的裂缝封固,再用常规射孔工艺射开裂缝层时不易有效地射中裂缝,使井的产量下降。从这一角度看,射孔完井不是很有效的完井方式。在岩石条件允许时,尽量不采用这种方式。

b裸眼完井使用裸眼完井的条件是储层均质、岩石强度较高,且不存在邻近地层中的水层或有底水,在生产中不使用高的压降或岩石的强度满足高压降造成的应力。大多数的裂缝

性储层能满足这些条件。裂缝层中的油气压力体系是大体一致的,不存在高压层或水层等夹层。裂缝发育带的岩层一般是较厚的均质地层,如厚的石灰岩、泥页岩等,强度一般较高,基本上可满足裸眼完井的要求。在控制生产压差或产量的条件下,可长期生产而不使地层变形。因而,裂缝性储层较适用于裸眼完井。

c封隔器完井或筛管完井

在地层条件不完全适合于裸眼完井时,可在裸眼井中下入封隔器、筛管、衬管等工具以保护产层。如不慎钻穿底水层或上部有气顶时,可在水层或上部气顶下入裸眼封隔器,封堵这些层位,防止出水或气。当出现裸眼井的结构不合理、地层强度较低等较复杂的情况时,可在裸眼段下入筛管、衬管等以保护产层。

d裂缝性储层中水平井的完井特点

对裂缝性储层中的水平井,很少采用射孔完井。多采用裸眼、筛管、衬管、封隔器等完井方式。这是因为水平井眼在同一岩层中延伸,不存在压力差异,只要岩层的整性好,不必要用水泥封固套管。在短半径水平井或多底、分支水平井中,由于受套管弯曲应力的限制和多根完井管柱的干扰,不能下入套管来固井,只能采用裸眼完井及其变种的完井方式。

第六节、 泥质岩裂缝油气藏成藏机理的研究现状

随着泥质岩裂缝油气藏的不断发现,对其成藏机理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这些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泥质岩裂缝油气藏的成藏条件 1.烃源岩矿物

目前国内外发现的绝大多数泥质岩裂缝油气藏都分布在烃源岩中。其岩性主要以暗色泥岩及页岩为主,但其矿物成分及结构则多种多样,常富含有机质、钙质或硅质矿物。有机碳丰度一般大于1.0%,高者可达20%以上。有机质类型多样,有I型为主的,也有以H型或nl型为主的。有机质一般处于成熟阶段,镜质体反射率多在0.5%一1.3%之间。

以下是各油田烃源岩举例

西西伯利亚盆地上侏罗统巴热诺夫组含油泥页岩,由有机质微透镜体与泥质、硅一泥质和钙质薄层组成的不均匀微互层,有机质透镜体的厚度一般为几协m,有时可形成lm厚的透镜体。有机碳可高达10%以上。有机质绝大部分为I型,其镜煤反射率一般为0.7%一1.0%。松辽盆地白坚系青山口组地层以泥岩为主,多占80%以上。其中包括黑色泥岩、黑色含屑泥

岩、灰黑色粉砂质泥岩,此外还夹有少量薄层泥质、或钙质粉砂岩和介形虫等。岩石普遍含钙较重,并含菱铁矿、黄铁矿等自生矿物,富含介形虫、叶肢介化石。

南襄盆地的南阳凹陷核桃园组的泥岩裂缝中的泥岩基本上为深灰色、黑灰色泥岩,裂缝性泥岩普遍含有较高的灰质和白云质。

据李春梅(1993)的研究,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盐间泥岩裂缝储层韵律层中以泥质碳酸盐、碳酸盐质泥岩为主夹部分泥质钙芒硝岩及碳酸岩一泥质一钙芒硝系列混合岩类。油组中以碳酸岩质泥岩为主,夹少量泥质碳酸盐岩。盐间储层的粒度较细,以往现场录井及岩芯描述中多将其定为白云质泥岩、灰质泥岩、钙芒硝质泥岩、泥灰岩、泥膏岩及少量白云岩,为方便起见,常笼统地将其叫做“泥岩”。据多种分析资料鉴定结果来看,盐间储层的矿物组分比较复杂,含有大量碳酸盐矿物、粘土矿物、盐类矿物及少量铝硅酸盐矿物和陆源碎屑。碳酸盐矿物中以白云石为主,方解石次之,少量菱铁矿、菱镁矿及文石:粘土矿物以伊为主,少见蒙脱石、高岭石;盐类矿物以钙芒硝为主,含少量硬石膏、石盐及天青石、重晶石:铝硅酸盐矿物主要有方沸石、片钠铝石及自生石英。此外还含有少量分散状黄铁矿,数量虽少但分布较普遍。

据董冬(1992)、戴贤忠(1991)、祝总棋等(1996)研究,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泥页岩裂缝油气层的岩性有钙质油页岩、钙质油泥岩、夹砂条的超压泥岩、变质泥岩、含膏泥岩,而尤以钙质油页岩和钙质油泥岩居多。新郭三井、大92井、义深4井、罗11井、沙三下泥岩油层段,肉眼鉴定微油泥岩、油页岩、劣质油页岩等,实际上是湖相纹层状泥质灰岩、泥灰岩和灰质泥岩的互层。岩石矿物成分在薄片中隐晶方解石60~80%、泥质13~35%、黄铁矿2~5%、细粉砂2%,据X衍射分析方解石50%左右、泥质巧~21%、黄铁矿4~12%、石英6一12%、白云质2~8%。含介形虫、扁平高盘螺和小型园鳞等化石。有机质含量较高,新郭三井平均为2.07%,大92井平均为3,33%(戴贤忠,1991)。泥岩裂缝油气藏的储层多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有机碳含量一般大于2%,含有钙质,硅质或盐膏类矿物,并多形成有机质、钙质、硅质粘土等的薄纹层。 2.烃源岩裂缝

泥质岩裂缝油气藏烃源岩的裂缝主要有构造裂缝、超压裂缝及成岩收缩裂缝。 ①构造裂缝:构造裂缝的形成必须是岩石固结成岩而具有一定脆性后才能在外力作用下形成,即构造应力高的地区,地层应变大,裂缝才能相对发育。因此构造裂缝主要发育在褶皱构造转折端和断裂附近。国内外据工业价值的泥质岩裂缝油气藏均发育构造裂缝。构造裂缝不仅构成了泥质岩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也是导致泥质岩裂缝油气藏形成的主要动力学诱

因。

②超压裂缝:超压裂缝的形成主要是指岩石在一定埋深处于封闭压力条件下,由于烃类生成、粘土矿物脱水、水热增压、自生矿物充填孔隙、胶结作用等产生异常高压,当其达到破裂压力时即发生破裂产生裂缝。泥质岩裂缝油气藏大都分布在超压泥质岩微裂缝带中。

③成岩收缩裂缝:成岩收缩是与岩石体积缩小相伴的扩张或拉张裂缝。在成岩过程中,泥质岩因失水体积收缩产生裂缝,同时粘土矿物由蒙皂石转化为伊利石时也会形成裂缝。

潜江凹陷北部王广高地区主要以构造裂缝及收缩裂缝为主。构造裂缝主要包括与摺皱、断层以及底辟作用相伴的裂缝。收缩裂缝于标本中表现为不规则网状,且均被石膏及钙芒硝充填,脉宽不稳定,多为蠕虫状,裂缝延伸不长,且无固定的延伸方向,往往成段、成片产出。

柴达木盆地高家涯油田第三系储层以构造缝为主,背斜轴部及南部倾没端由于应力集中,断裂、裂缝较发育。

据岩心观察,位于背斜轴部的4井,NZ,地层中的裂缝密度达到0.77侧m,而位于翼部的7井,相同层位裂缝密度仅为0.31刚m。同时研究区内成岩收缩裂缝发育,这类裂缝主要是沉积过程中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加上沉积后固结失水收缩而形成的。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青山口组泥岩构造裂缝在其埋深达1100m时即可发生,直至第三纪末的构造运动止。在断裂附近,构造裂缝发育。如在两条断裂交叉部位的新19一11井,产量最高,靠近长轴北东方向和与长轴斜交北西方向扭曲部位断层发育,裂缝也发育。 3.盖层

泥岩裂缝油气藏的盖层与隔层有两大类,其一为非渗透性的泥岩、页岩、盐岩、膏岩等,其二为渗透性的含油气层,如含油气砂岩、岩浆岩等。

①非渗透性岩层

据B.M.多布雷宁、B一马尔蒂诺夫研究,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盆地侏罗系巴热诺夫组泥岩裂缝油藏的上下都有饱和水的灰色泥岩作为盖层及隔层,这样的泥岩中常具有异常高的地层压力,并饱含水,电阻率低,这种含水泥岩对石油的相渗透率很低,可塑性强,不易发生破裂,它具有很强的遮挡性能,有利于异常高压泥岩裂缝油藏的保存。圣玛利亚盆地蒙特雷组泥岩裂缝油藏的盖层为其上面的西斯奎克组和蒙特雷组本身的致密泥岩,含有硅藻(胡文海,1995)。据李捷等(1994)的研究,松辽盆地青山口组的泥岩裂缝油气层的盖层及隔层为青山口组的欠压实泥岩。据李春梅(1993)研究,江汉盆地王场广华油田泥岩油气层的盖层主要为盐岩,含少量无水芒硝、钙芒硝。其单层厚一般3一30m,最厚80m。

②含油气层

渗透性的油层或气层常作为泥质岩裂缝油气藏的隔层。例如:

阿尔巴契亚盆地泥盆系页岩层系除裂缝性页岩产气外,与裂缝性页岩互层的粉砂岩、砂岩、泥质粉砂岩均为天然气的储层(胡文海等,1995,德威特,1986)。阿尔伯达盆地白坚系、圣胡安盆地白至系、绿河盆地白至系含气含油煤或页岩的隔层多为含气砂岩,这些含气砂岩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是气层在构造下倾方向。而构造上倾方向为水这些气层的孔隙度一般低于12%,渗透率以低渗为主(胡文海等,1995,袁征文等,1996)。美国墨西哥湾含油气区第三系地压带由海相泥质岩组成,富含有机质,并储集了大量含气态烃的高温高压水,欠压实泥岩的砂层可形成具有异常高压的油藏、气藏和水溶性气藏。

4构造类型

从宏观上看,泥岩裂缝油气藏主要分布于背斜构造及单斜构造中,尽管这些背斜或单斜受到断层不同程度的改造。但在上述构造中,油气的富集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背斜构造

背斜构造是泥岩裂缝油气田的一种重要构造类型,这种构造往往受到断裂的改造或与断裂伴生,在背斜构造中油气富集程度差别很大。

二、泥质岩中油气运移聚集机理的研究

目前专门针对泥质岩油气藏油气运移聚集的研究还很少。主要的研究集中于泥质岩中的油气如何向储集层中运移,即传统石油地质学中的油气初次运移或排烃。一般认为其排烃方式有压实排烃、微裂缝排烃和扩散排烃三种。 1.与压实有关的油气初次运移

压实作用系指沉积物沉积后在其上覆水层或沉积层的重荷下,或在构造形变应力的作用下,发生水分排出、孔隙度降低、体积缩小的作用。泥质沉积物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在压实作用下,通过质点的重新排列或形变,孔隙水排出,因此通过压实作用,流体的大量排出可以携带烃类进行初次运移,排烃的动力为孔隙流体与毛细管力之间的压力差,在正常条件下表现为瞬时流压,在欠压条件下表现为异常高压。 2.与微裂缝有关的油气初次运移

与压实有关的油气初次运移的机理在一段时期内被认为是一种主要的油气运移方式,但

单斜构造

晚期成油理论提出之后,该种排烃模式受到了限制。在大量生烃阶段,烃源岩因压实作用变得非常致密,流体无法仅仅通过压实作用排出源岩。在此背景下,与烃源岩微裂缝有关的油气初次运移理论便应运而生。微裂缝的产生可以大大改善泥质岩的渗透性,从而促使油气初次运移。

3.与扩散有关的油气初次运移

烃源岩内生成的烃类可通过浓度扩散运移,只要有浓度差的存在,就可发生扩散作用。①分子扩散是物质传递的一种方式。19巧年普朗定性地分析了分子扩散原理,他指出:无论何时,一个系统含有两种或多种组分的混合气体,若各处组分的浓度不同时,则有一自发过程能导致组分的浓度趋向一致。②分子扩散过程与浓度分布和梯度密切相关。③分子扩散系数是分子扩散过程中的动力学特征,影响分子扩散系数的因素有:扩散组分本身的性质、扩散介质的性质、温度、岩石孔隙度的影响和气体组成。 4.泥质岩中油气聚集机理

Sibson(1975)提出“地震泵”原理,认为断层对泥质岩油气藏的控制作用就象一个泵一样,由较深部位抽出热液并驱入有较低正应力的易进的去的张开裂隙中。Hooper(1991)将地震泵原理引入了油气运移,认为流体沿生长断层的流动是突发性、周期性的。泥质岩受断层影响发生破碎,在超压泥质岩微裂缝带产生顺层压差,从而驱动油气向断层方向富集,这一模式与地震泵的解释是一致的。

杨雷等(1997)研究东淮凹陷泥质岩裂缝油气藏时提出了油气在生油岩中顺层定向富集的观点。他认为在泥质岩超压微裂缝带内,受地应力和超压作用,裂缝局部扩大形成有效的储集空间,在应力释放的同时便会在超压泥质岩微裂缝带内产生顺层压差,在压差驱动下,泥质生油岩内的油气便以混相涌流的方式顺层向裂缝储集层富集成藏。

第七节、 存在问题与建议

工业性泥质岩裂缝油气藏的大量发现揭示出该类油气藏是一种重要的油气藏类型,但它的发现往往不是有针对性的勘探出来的,而是在勘探砂岩油藏的过程中偶然遇到的。

就目前对泥质岩裂缝油气藏的成藏机理的研究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该类油气藏形成机理的认识也往往是从局部的油气藏研究入手,往往是把某一油藏作为孤立的个体来研究,没有全面的从一个地区或盆地出发,全面认识泥岩裂缝油气藏的形成机理。

由于认识上不全面,构不成完整的体系,因而不能有效的指导勘探。如不能有效回答一个具体盆地中烃源岩中的油气藏到底有多大的资源潜力,也不能回答盆地中泥质岩裂缝油气藏到底分布在哪里。

具体来讲如:

1.盆地演化过程中其烃源岩的成烃演化、成烃时期及成烃范围的关系。 2.盆地演化过程中烃源岩本身及其上覆层中裂缝的特征、成因及分布。

3.盆地演化过程中及油气在裂缝形成前、裂缝形成后,不同的运移聚集情况。即油气在裂缝中的运移方式、储集情况以及封盖问题。

4.生烃泥岩中的储集空间和流动通道是形成泥岩油气藏的关键,也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目前提出的几种机理,即固体有机质演化为烃后形成孔隙;断裂活动或天然水力压裂形成裂缝带;通过夹于欠压实生烃泥岩中的砂层汲取和产出欠压实泥岩中的含烃流体,都有一定的依据,在勘探泥岩油气藏中有重要意义,但还需进一步作大量研究。生烃泥质岩可以作为一种勘探领域,但其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目前还没有十分搞清,其分布也极不规则,这些都需要通过今后的勘探和研究来加以解决

上述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整体把握泥质岩裂缝油气藏的形成机理。因为泥质岩裂缝油气藏主要发育在生油岩中,是“自生自储”的油气藏,同时裂缝是其主要的运移通道和储集空间。而对于盆地来说,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是盆地演化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石油地质事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若搞清了盆地演化与泥质岩裂缝油气藏形成的关系,就可以整体得出泥质岩裂缝油气藏的形成机理。

建议

(1)鉴于生烃泥质岩中可以形成工业性油气藏,其总资源量也比较大,所以,在那些生油气条件十分好,但砂岩、碳酸盐岩的储集条件很差的盆地和地区应当大力开展泥岩裂缝性油气藏的勘探和研究工作。

(2)鉴于泥岩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都比较复杂,也没有十分搞清,所以,在开展泥岩油气藏勘探时,要在泥岩油气藏的形成理论和勘探方法取得一定进展之后开展全面的勘探。

(3)由于泥岩油气藏是在生烃泥质沉积内形成的,对这种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必将造成对生烃层进行大面积的、深入的“解剖”,因而对油气生成和初次运移的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为此,要开展生烃泥质岩孔隙-裂缝结构的研究;要开展流体在生烃岩内部的流动特性的研究;还要开展生烃层内流体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这些研究无疑将大大丰富目前的油气生成

和初次运移理论,同时也将大大促进泥岩油气藏的勘探。

(4)今后的勘探工作应加强老井复查测试和新井兼探部署工作。在兼探成果基础上,再“研究成熟区”钻少量专探井和科学试验井,以获得好的产能。

参考文献

[1] 季玉新.裂缝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天然气工业,2007 [2] 陈弘. 泥岩裂缝油气藏勘探状况. 中外科技情报

[3] 华学理东蹼凹陷泥岩裂缝油气藏特征及识别技术研究.西南石油学院博士论文 [4] 焦婷婷. 泥质岩裂缝油气藏的成藏机理.西北大学硕士论文

[5] 刘成斋. 泥岩裂缝油藏地球物理特征与检测方法.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6] 曾联波,肖淑蓉. 低渗透储集层中的泥岩裂缝储集体. 石油实验地质 [7] 赖生华.泥质岩裂缝油藏特征及控制裂缝发育的因素. 矿物岩石.1999 [8]曲寿利.泥岩裂缝油气藏地震检测方法.200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os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