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如何做好科研

更新时间:2023-09-19 21:46: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研究生如何做好科研

一、研究生必备四本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一定要首先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作为研究生下面这几个本子是必不可少的

1,实验记录本(包括试验准备本),这当然首当其冲必不可少,我就不多说了;

2,Idea记录本,每次看文献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先记下,由此产生的idea更不能放过,这可是做研究的本钱,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后翻翻会更有想法的;

3,专业概念以及理论进展记录本,每个人不可能对自己领域的概念都了如指掌,初入门者更是如此,这时候小小一个本子的作用就大了;

4,讲座记录本,这本本子可能有些零杂,记录听到的内容,更要记录瞬间的灵感,以及不懂的地方,不可小视!

这四本是你必不可少的,不过作为我们这些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来说,还有一个应该具备的本子就是英语好句记录本。

二、论文写作要点

1、选题要小,开掘要深;不要题目很大,内容却很单薄。

2、写作前要读好书、翻阅大量资料、注意学术积累,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重利用网络, 特别是一些专业数据库 3、“选题新、方法新、资料新”的三新原则(老板教导的) 4、“新题新做”和“小题大做 总之,一点之见即成文。

三、如何撰写实验研究论文(唐朝枢)

论文发表意识:基础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是否急于发表(创新与严谨的关系);发表的论文与学位论文的区别(反映科学事实而不是反映作者水平)

论文格式:原著、快报、简报、摘要。不同于教科书、讲义,更不同于工作总结。 撰写前的准备工作:复习和准备好相关文献;再次审定实验目的(学术思想,Idea);实验资料完整并再次审核

1.Introduction:

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现状及背景;以前工作基础;本工作的目的;思路(可提假说);对象;方法;结果。在? 模型上,观察 ? 指标, 以探讨 ? (目的) 2. M & M

⑴ 材料的写法和意义; 伦理。

⑵ 程序与指标。操作程序:能序贯,可操作性;方法: 多指标方法的排序;引出参照文献简述;改良之处;哪些详或简?

⑶ 统计学处理 3. Results

⑴指标归类描述,忌流水帐。不分析不解释,但要体现思路 ⑵ 文字、图、表相对独立,但避免重复

⑶ 避免统计错误:对照,均衡,随即,重复。计量-计数、绝对值-相对值、专一指标—综合指标的转换。盲判与非盲判。技术资料直接概率法与卡方检验;多组资料与两组资料;等级相关与直线相关;多因素与单因素分析;配对资料与独立样本资料;非正态分布资料;

例数不当;平行管,混合样本;突出差异(绝对值, Δ值,变化%; 联合×、÷比值,分亚组等)有效位数的保留。统计学结论与专业结论。

4. Discussion

⑴ 背景材料:展开问题的提出;有关本研究的一些基本知识内容(不要离题太远) ⑵ 本实验结果分析:各指标的意义(与文献值比较),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⑶ 进一步对结果机理分析:结合文献

⑷ 本工作的意义、结语或小结,进一步提出的新问题

其它注意点:

① 引证讨论文献知识太多(不同于学位论文),掩盖了本工作的贡献 ② 分析不合逻辑,结论不当 ③ 讨论太浮浅,文献知识不熟悉 ④ 写成工作总结,缺乏学术高度

⑤ 要正确使用缩写词,尤其是组别缩写词 5. 参考文献:为什么要引文献

⑴ 立论依据的文献:新、权威性文献,不用快报或摘要 ⑵ 自己工作的自引:工作连续性

⑶ 实验结果与文献资料比较:新,可用快报, 会议及个人咨询资料 ⑷ 方法学:经典文献,注意引文准确,不要转引 6. 摘要:

问题的提出(Background);本工作目的;对象;方法(指标,分组);主要结果(数据,统计);结论与展望 7.再推敲文章题目:不切题,过大、过小

8.投稿:按杂志稿约修定(留底).引用该杂志文章.忌一稿两投

9.致命伤:目的不明确;重复性工作无创新;方法学问题致结果不可信。临床研究:伦理;病例和对照选择;临床关系充分分析

四、如何写好论文讨论部分:科学论文的讨论需要结构化

⑴ 建议科学论文讨论部分使用的结构:陈述主要发现,本研究的长处和短处、同其它研究比较的长处和短处;特别要讨论结果中的差别、研究的意义、未解答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讨论一开始要重新说明主要发现,用一个句子表示较为理想。接着全面说明本研究的长处和短处,两者不可偏废。实际上,编辑和读者最注意研究的短处,这是所有医学研究不可避免的。编辑和读者一旦发现研究的短处,而作者未加讨论,他们对文章的信任会发生动摇,心生疑窦:是否还有他们和作者都未发现的其它弱点呢?

⑵ 其次,将该研究与以前的工作联系起来,不炫耀自己的工作比以前的工作如何好,而是比较其优劣。与其它研究进行对照,切忌将自己的缺陷掩盖起来。重要的是应该讨论为什么会得出不同于别人的结论,作者可以放开去推测;但是如果弄不清自己的研究结果为什么与别人的结果有差别,就不便作这种推测,也不该断言自已的研究结果正确,而别人的错误。

⑶ 接着应该讨论自己的研究“表明”什么,如何解释自己的研究发现,以及对临床医生或决策者有什么意义?此刻,作者的境地是危险的,多数编辑和读者能够理解作者的谨慎,不逾实证界限。由读者自己去判断研究的意义:他们是会做到的。作者甚至可以指出研究结果证明不了什么,防止读者得出过度、不实的结论。最后,应点明哪些问题尚未解答,以及要继续做的工作。显然,编辑和读者不喜欢夸大的作法。事实上,作者对论文的这一部分常常写得乱糟糟的。虽然无法阻止作者写一篇充满推测的文章,但切不可因推测而毁了证据。

⑷ 讨论部分有时也许需要别的小标题,但我们以为,现在提出的结构适合大多数研究论文。尽管统一结构有难度,甚至受限制,我们相信这种结构会降低总的文字长度,防止不恰当的推测和重复,减少报道偏差,提高报道的总体质量。这种设想是完全经得起检验的。我们欢迎BMJ的作者和读者发表观点,如果反映好,我们将使用结构式讨论。

五、关于写英文文章的秘诀

我老板平均每个毕业的博士都有6篇以上的SCI,他从来不强求学生发文章,只教如何做研究。下面的问题,他只和我说过一次,之后我的行动与之不相符就会被骂。现在成了习惯来这样思考,做事,发现真是事半功倍。

1. 你在做研究之前,想过结果能不能发表没有?往哪里发?

2. 写文章的高手是先把文章大框写好,空出数据来,等做完实验,填完空就可以发了。正谓心中有沟壑。

3. 在想不清楚要写什么,要发到哪里去,自己做的与同行做的有什么出色之处,之前,就不要动手做事。去看文献,去想。想不清楚就做,不如不做。

要想这样子做,就得先看文献不是?要知道如何把文章架起来,要知道别人是如何讨论的,要知道你自己的数据是不是说明了与别人不一样的东东或别人没有做过。这个过程就是看文献,想的过程,这些搞清楚了,写就简单了。要是先做事,做完发现别人做过,或无法用理论解释,岂不是冤大头?

六、写论文的技巧

优秀论文的要素: 1、正确选题;

2、合适的切入点; 3、简洁明了;

4、说清自己的贡献; 5、可靠的/可重现的结果; 6、可重复的过程;

7、好的文章结构和逻辑流程; 8、精选的参考文献

优秀论文的误区: 1、Idea越多越好;

2、一味追求革命性的,突破性的成果;

3、数学、理论和公式越复杂越好——显示自己的聪明; 4、追求最好,史无前例;

5、显示权威性,引文中大量引用自己的论文。

写文章的条件:

1、与研究工作相关,确实有了好的想法,不是为了写而写; 2、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对学术界有贡献; 3、实验成熟,经得起检验; 4、已经需要记录下来和其他人分享

写论文的要点:

1、写出3~4层的纲要反复修改多次。

2、从Introduction开写,回顾已有的工作。 3、要声明文章结构,不要直接进入细节。

4、声明工作的动机和基本原理,提出潜在的问题,自己进行回答。 5、讲明自己工作与前人的不同,说明自己的贡献及其实际应用前景。 6、最后写Summary和Abstract,反复斟酌后确定标题。

Reviewer Check List:

1、论文是否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或者给出了已有问题的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2、论文的主要结果是什么? 3、实验结果是否充分? 4、论文技术含量如何?

5、论文是否对所提出的技术/结果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了评价? 6、论文写作是否清晰,从而令本行业内多数研究人员可读? 7、论文是否适当地引用和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 8、论文是否应该给予嘉奖?

IEEE Transactions on CSVT Review form: 1、在多大的程度上满足本期刊读者的兴趣? 2、论文所使用的方法的评价? 3、结果是否具有新颖性?

4、主要结果是否正确? 5、论述是否清晰?

6、是否具有一致性(前/后,论述/结果)? 7、引文是否充足?

8、Reviewer的意见:(Accept / Accept after a minor revision / Reject / Reject but resubmit after a major revision / Submit to another journal)。

七、论文写作技巧

1、宣传自己——说明论文的重要性。

流程:

a)问题X是重要的;

b)前人的工作A、B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 c)A、B有一些缺陷;

d)我们提出了方法D;

e)对D进行实验,和A、B进行比较; f)实验证明D比A、B优越;

g)解释为什么D是更优的,而其他的思路(比如E)是不行的; h)阐述D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i)对D进一步发展的讨论。 要点:

j)简洁最重要;

k)不犯粗心的错误,仔细验证结果和适当选择用词。

2、细心修改。步骤:

a)30%的时间细心思考,70%的时间认真写作初稿; b)把写好的论文放一段时间; c)逐字逐句地阅读论文;

d)请其他人帮助阅读和修改;

e)在修改的时候,从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论文(Reviewer / boss / colleagues / proof-reader); f)仔细修改的次数 > 3;修改的总次数 > 5。 要点:

g)自己读自己的论文很乏味,并且不易找到错误; h)为了论文的小的层次提升,要付出大量劳动。 3、优化英语。步骤:

a)自顶向下地组织论文(大纲/逻辑/流程);

b)用其他的优秀论文(尤其是同期刊/同系列的论文,优秀书籍)作为范例; c)请别人帮满阅读和修改语法和用词;

d)记录自己用词和语法的错误,进行积累。

要点:e)用词和语法固然重要,但是结构和逻辑更加重要。

八、优秀论文结构范例

1、Abstract—— 对自己工作及其贡献的总结:

a)阐述问题;

b)说明自己的解决方案和结果。 2、Introduction——背景,以及文章的大纲:

a)题X是重要的;

b)前人的工作A、B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 c)A、B有一些缺陷; d)我们提出了方法D;

e)D的基本特征,和A、B进行比较; f)实验证明D比A、B优越; g)文章的基本结构,大纲。

3、Previous Work——说明自己与前人的不同:

a)将历史上前人的工作分成类别;

b)对每项重要的历史工作进行简短的回顾(一到几句),注意要回顾正确,抓住要点,避免歧义;

c)和自己提出的工作进行比较;

d)不要忽略前人的重要工作,要公正评价前人的工作,不要过于苛刻; e)强调自己的工作和前人工作的不同,最好举出各自适用例子。 4、Our Work——描述自己的工作,可分成多个部分:

a)从读者角度阐明定义和表示法;

b)提供算法的伪码,图解和相应解释;

c)用设问的方式回答读者可能提出的潜在问题;

d)复杂的冗长的证明和细节可以放在附录中,这里关键是把问题阐述清楚; e)特例和例外应该在脚注中给予说明。

5、Experiments——验证提出的方法和思路:

a)合理地设计实验(简洁的实验和详尽的实验步骤); b)必要的比较,突出科学性; c)讨论,说明结果的意义; d)给出结论。 6、Conclusion——总结、前景及结文:

a)快速简短的总结;

b)未来工作的展望; c)结束全文。

7、References——对相关重要背景文献的全面引用:

a)选择引文(众所周知的结论不必引用,其他人的工作要引用);

b)与前文保持一致。 8、Others——致谢、附录、脚注。

处理被拒:

1、理解被国际权威期刊拒稿是一件正常的事情(70%以上被拒),保持良好心态。 2、感谢编辑和Reviewer的意见和工作。

3、询问副主编,自己可以怎样处理这篇论文最合适(重投/改投/撤回)。 4、继续新的研究或补充修改后改投其他杂志。

常见问题:

1、是否可以一稿多投?千万不要!但是一篇会议论文经过修改以后可以再投期刊。 2、是否可以建议副主编如何处理自己的论文呢?不行,但可建议他别让某人评阅。 3、如4月都未收到副主编回复怎么办?写一封友好的询问信,别催得太紧,别找主编。 4、如和副主编意见严重不和怎么办?可以找主编,但是别经常这样做。 5、如果和主编的最终决定严重不和怎么办?没有办法了。

九、博士生的一点经验

首先,不管你是为什么而上研究生,不管你考硕士,考博士考的如何好,不管你选的课题方向多新,一定不要被表面的鲜花迷惑太久,要从心里面认清自己只是一个硕士生,博士生,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我们的路还很长,还需要眼睛向下,虚心接受。

1、不怕慢,就怕站!再慢的进度也是进步。

2、选题的时候,要多查看文献,不一定文献全部看完,只看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做了什么实验,最后得出了什么结果,英文部分也要看,为你以后看英文,写英文打好基础。

确定方向后,一定要考虑一个方法的问题,不只是理论上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方法的实际操作性。也就是说,你的实验包括几个部分,各个部分有什么联系,那些要先做,那些可以后做,都会有什么样的预期结果,这点一定要考虑清楚。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以后改题,及因为时间急迫而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也可以避免一个实验完成后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另外,选题的时候,在满足导师要求的前提条件下,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盲目的听从。要切合实际,根据自己的基础,爱好来确定。 1、 数据采集过程,

记得当天把当天的数据处理出来。顺便把当时关于数据结果的第一想法写下来,把数据处理到可以写到文章中的样子,及时补充本次实验过程中的无效数据。这样的好处是,你的

试验做完了,数据也处理完了,文章也基本成型了。

还有,试验条件也是文章的一部分,试验记录越详细你的文章越好写。

在看文献的时候,一定要把文献规类,最好做上标记,写明本文献对你的有用地方是什么,他的方法做出的结果是如何说明他想要说明的问题,把这些用做读书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些对于你分析数据时候的帮助可想而知。

这一步是关键的数据采集过程,需要的不仅仅是耐得清贫守得寂寞,适度的放松也是必须的,列宁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

经常把整理出来的数据与导师讨论一下,与师兄师姐交流交流,你肯定会少走弯路,事半功倍。一定要注意一个数据所有权与使用权的问题,避免一些劳动成果的无谓损失。 休整,讨论要适度,切记:心如平原驰马易放难收,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要有一份感恩的心,试验过程,交流的时候,对于别人的帮助一定要心存感激,且不应该只在致谢里面,投桃还李也是一种感谢。

2、 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耐烦。

写文章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费神的一步。不停的对着数据,不停的计算,画图,拟合回归,不停琢磨小学生一样的看图说话,不停的寻找每个问题的切入点。确实心烦!但是一定要耐烦,尽量不要轻易的放松,这个时候顶住了,文章很快就出来了,一旦放松,就可能忘记当初计算出来的数据准备怎么用。文章不是数据的堆砌,如果说原来的数据是珍珠的话,那么写文章就是用线和珍珠来创造工艺品,而线就是我们的提纲,就是结果讨论中2.1~2.n,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要根据列好的提纲,每天一部分有针对性的来写会轻松一点。

不要把简单的事情人为复杂化。要有自信。是什么就说什么(理由要充分,不要因为和一部分人的观点不一样就不敢写,不敢说。

参考文献,尽量把作者的名字,年代写在你引用的地方,采用一些外文参考文献的格式。这样在老板对你的文章动大手术调整结构的时候不至于为了文献在忙上半天,尤其是引用文献较多的时候。这种方法比简单的编个数字,写的时候有些麻烦,但是不至于把文献与引用的地方弄错。我硕士答辩的时候出现过这种错误,虽然先发现的是导师,但我还是浪费了近1d的时间。

另外,参考文献一定要做到前后一致,不要文中引用了,后边没有列出来,或者后面列出来了,前边没有引用,尤其是发文章的时候,非常重要。

这么做的缺点是今天无论你多忙都要坚持,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啊。 祝看贴都能早发文章,多发文章,轻松自信的笑对答辩席上的评委。

十、如何整理文献

看了好多的管理文献摘要的方法。大多都是怎么用endnote,noteexpress。但很多同志反映,看完就忘,不易整理,写下来笔记也是时间长就没有印象。今天心情不好,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独门秘诀。

其实,学习和记忆都是科学。我们干科研这行,有问题就从实质上来解决(吹了)。根据最新学习理论,提倡右脑学习。其关键是要先静心,让思想流动起来。而观察和思维的对象要是图像和动态的东西,有颜色最好。以此理论为基础。

第一步,看文献的时候,看pdf时把一篇文章感兴趣的部分用标记画上,之后用截图软件截下来,推荐faststone capture(原因是只用快捷键按一下就可以操作,保存也简单)。记住一定要包括题目摘要结论,放在以文章题目命名的文件夹中。

第二步,用totalcomand给同一文件夹内的图片命名,最好用文献名和关键词开头。文

献图片积累多了,可以把相同类别的文献图片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中。由于有文章名,随时可以找出处。

第三步,用mybase或者文件管理软件等,来按照内容建立文献文件夹的连接。

第四步,每天结束时,或高兴时,或觉得必要时,把文件夹打开,用幻灯自动放映,看电影。

第五步,也可以使用picasa来浏览和管理图片文件夹,一个感觉就是爽。

当然,活用的话,可以事先用adobe把文献心得放在pdf中,也变成图片。或者在数据库中也建立pdf连接等,都是可以开发的方法。以上只是思路而已,任何方法都是自己使用和总结的最好。(道无常道) 切记本方法的核心是使用图片来进行整理和记忆(说实话,这是现在脑科学研究的前沿,图片是最容易感受和分割记忆的)。同时使用软件进行浏览,而不是单纯记笔记看笔记,那样费时间,有时还要查原文。相信吧,一个文章即使做了30个图片,看的时候也绝对比你另记笔记和看原文时间快,因为这些都是你感兴趣的地方,同时会在你的记忆中形成连接。图片快闪绝对比从头到尾看一遍要高效,因为这也是记忆科学研究的结果,慢读细读效果就是低,因为你的大脑功率太大,速度慢了,不能刺激你的脑细胞,就是浪费。 心情不好你就打开文件夹看幻灯片吧,几十篇文献的图片一会就完。读书笔记和日常生活中的笔记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整理,常看看,记忆牢得很,而且很系统安全。

十一、博士论文写作之研读文献

一般来说,一个博士生在入学后就已经确定了其博士论文所属的领域或者方向,因为这是在报考和录取时就确定好了的,除非入学后还要进行修改,而那是另当别论的。 在第一年完成博士课程的学习并且取得应有的学分之后,就自然进入了文献的收集和研读的过程中了。文献的收集及研读对于博士论文来说既是一个开始,又是非常关键的。你过去没有进行过研究,现在也没有仔细研读该领域中别人的研究成果,怎么也不可能搞出什么象样的东西的。所以,在这个工作之前,你只可能是一张白纸,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知道,更不知道什么是该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也不会使用该领域中的常用技术,不可能只是这样白版一块就可以做出什么象样的东西的。故提醒广大博士生应提早准备.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一定要提早准备。

1、收集文献

收集文献可以从网络,图书馆,书店和朋友同学那里取得。主要是要显灰到一些(哪怕是只有一篇)该领域出现的“近期”的综述性文献,一般是不超过三年以前发表的论文。什么是综述性文献呢?一般来说,英文的综述性文献在题目上有“?..review?.”(一般为较为通俗的综述评论)或“survey”(一般为比较专业化的文献综述)这样的字样。综述性文章的内容不是在研究一个具体的问题,而是在回顾,评论某个领域在最近或者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的研究情况,并对于不同的研究者和不同时期的研究特点进行评论,最后还要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创新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在综述性文献中,作者会罗列出大量的参考文献,并且还要对这些参考文献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说。你就可以根据这样的评说和所罗列出来的文献去进一步搜索更多的文献,然后又从那里的参考文献去找出更多的参考文献,如此等等。这样,沿着一条路线,你就可以在一段时间里,譬如,在一年以内,做到基本掌握该领域的研究情况了,也知道这个领域的前沿是什么了。

另外的一种文献收集方法是根据作者和关键词去检索。

当然,即使在同样一个领域里研究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可以事先带着问题去搜索,如公司治理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等。这就需要使用关键词搜索法了。

2、如何利用互连网搜索文献?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为便捷地获取信息资源。在文献搜集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常常可以事半功倍。

利用网络搜集资源大致有两种:一是处于选题阶段,还没有论文方向,想找一个合适的方向来做,此时可以在网上搜索“review”“survey”等,阅读一些文献综述,在其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另一种是已经确定了大致方向,希望了解本研究领域的进展,此时应当请教这一领域的专家,搞清楚哪些人是这一领域的牛人,搜索他们的文章—— 国外的传统,很多杂志要介绍某个领域的成就和进展,都会邀请牛人来写综述——只有知道哪些人是这一领域的杰出代表,才可能从这些人的著作中体验这一领域激动人心的发展。

网络搜索技巧我也谈一下:首先,谷歌肯定是一个很好的图书馆,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搜索引擎,并且可以支持中文、英文搜索。如果你已经知道一篇文章的名字,不妨把名字输进去看看——这里多说一句,因为国外的论文全文通常都是pdf格式的,所以不妨在输入的论文名字前加个“[pdf]”,比如可以这样“[PDF]+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作为关键词搜索,这样就有助于限制你搜索的是pdf格式的论文全文,你可以很方便地搜索到公司治理研究四人帮LLSV(1997)的《公司治理的一个综述》全文。

但是,Google搜索到的全文常常只是working Paper,没有杂志的编号页码,因此在论文中引用有一定的不方便。我们要搜索已发表的论文也很容易,目前管理学院购买了EBSCO等外文数据库,这些数据库提供了大量的论文全文,90年代以后尤其是95年以后的文献,基本上可以方便查询。

如果通过这些全文数据库还不能查阅到所需要的论文,不妨把论文发表期刊页码记下来(方便引用),然后到Google上搜索其working paper。如果Google上还不能搜集到,那么还可以尝试搜寻作者的主页,也许上面会有,如果仍然没有,还可以尝试通过作者的邮件地址直接写信索取。我的经验,老外们是比较热情的。如果这些方法都尝试了还不行,最后还可以在EBSCO查阅国内馆藏,请求帮助—— 一般地,比较经典的论文大多会有好事者放到网上,所以,尝试以上各种办法都无法得到某篇文献,要么忍痛放弃,要么只有求助国外的朋友,或者从其他文献中间接引用。

搜集文献还有一个值得提出的方面。国外论文发表周期较长,我们现在看到的论文,实际上可能是两三年前的作品,因此要把握研究动态,最好还是看working paper,这样可了解别人现在正在研究什么。而且,你在博士论文开题时读到的好的working paper,等你博士论文写成,这个working paper大概也已经发表了,此时不妨再上网查一下其发表的期刊,将发表信息正式列如你的参考文献,你的论文文献注释就会更规范,而且兼顾了注释最新文献的要求。

3、研读文献与读书笔记 其实,研读文献应该是与文献的检索过程同时或者是交错进行的。在检索到文献的同时就应该开始进行文献的研读了,同时,在研读文献的同时就应该根据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检索要求去检索新的文献,收集文献是一个不断反复进行的过程。

所以是“研读”而不是“阅读”文献,是要求在读文献的时候应该同时捕捉住产生的火花进行研究,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阅读过程,如进行新的模型的推导及用新的数据进行计算等。在看人家的文章的时候,要养成用“批判”和“怀疑”的眼光去思考的习惯,在读到人家的判断时,应该在自己的心中不断地问着“是吗?为什么?可能不是这样的吧?”,同时试着去找相反的例子,还有在逻辑上进行深入的思考——这就是“研究”。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在读文献的时候,特别是沿着一条固定的思路下去读了许多文献之后,很容易就出现新的火花和思如泉涌的情形。但是,过了之后,就容易把它们忘记了。因

此,为了在后面写作论文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前面在读文献的时候出现的新的想法和线索,为了不忘记它们。一般要采用做读书笔记的办法。读书笔记的写法是:

(1)什么杂志,第几期,什么地方有关于什么问题的什么论述,它对于我即将做的博论文有什么参考作用,或者我对于这个问题有什么自己的见解,可能会有什么贡献等等。 (2)读书笔记要进行分类,如分为数学模型方面的;实证研究方面的;中文文献方面的;外文文献方面的;数据方面的;纯理论方面的;政策分析方面的;学术争论方面的;案例材料方面的等等。

(3)重点分析或者精读几篇代表性的文献; (4)重要的是要写心得体会; (5)重要的数据要及时记下来;

(6)前面的过程可能有反复,自己的见解也会有变化的。

在国内收集文献,特别是收集外文文献一般是有困难的;但是在北京图书馆就可以收集到与国外差不多同样的文献,所以,尽量争取去北图收集资料;但是,目前重庆大学图书馆也可以收集到相当多的外文文献;泡图书馆是读博士的必需过程,全世界都是如此,这个环节不可缺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op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