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m框架涵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0

更新时间:2023-09-13 16:31: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1. 工程概况........................................................................................................... 1

1.1. 工程简介 ................................................................................................ 1 1.2. 自然条件 ................................................................................................ 1

1.2.1. 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 1 1.2.2. 工程地质条件 ............................................................................. 2 1.2.3. 水文参数 ..................................................................................... 2 1.2.4. 水文地质特征 ............................................................................. 3 1.3. 施工要求 ................................................................................................ 3 1.4. 危险源识别、分析及预防措施 ............................................................ 3 2. 编制说明 ........................................................................................................... 4

2.1. 编制依据 ................................................................................................ 4 2.2. 编制原则 ................................................................................................ 5 2.3. 编制范围 ................................................................................................ 5 3. 施工计划 ........................................................................................................... 5

3.1. 施工进度计划 ........................................................................................ 5 3.2. 主要机械设备及物资配置计划 ............................................................ 6 4. 施工工艺技术 ................................................................................................... 6

4.1. 总体施工方案 ........................................................................................ 6 4.2. 技术参数 ............................................................................................... 7 4.3. 工艺流程 ................................................................................................ 7 4.4. 施工方法 ................................................................................................ 8

4.4.1. 截水天沟 ..................................................................................... 8 4.4.2. 基坑开挖 ..................................................................................... 8 4.4.3. 坑内排水 ..................................................................................... 9 4.4.4. 基地封底 ................................................................................... 10 4.4.5. 施工监测 ................................................................................... 10 4.4.6. 边坡失稳处理 ........................................................................... 14 4.4.7. 岩溶、破碎带处理 ................................................................... 15 4.5. 确保基坑稳定的强制性措施 .............................................................. 15 4.6. 基坑开挖施工的质量控制标准 .......................................................... 15 4.7. 雨季施工 .............................................................................................. 16

4.7.1. 雨期降水趋势 ........................................................................... 16

I

4.7.2. 准备工作 ................................................................................... 16 4.7.3. 雨季施工措施 ........................................................................... 17 4.7.4. 管理保证措施 ........................................................................... 18 4.8. 冬期施工 .............................................................................................. 18

4.8.1. 冬期施工时间 ........................................................................... 18 4.8.2. 冬期施工内容 ........................................................................... 18 4.8.3. 冬期施工准备 ........................................................................... 18 4.8.4. 冬期施工保证措施 ................................................................... 19

5. 安全、质量、文明施工 ................................................................................. 20

5.1. 安全目标 .............................................................................................. 20 5.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 20 5.3.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 21 5.4. 安全保证措施 ...................................................................................... 22

5.4.1. 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 22 5.4.2. 基坑开挖安全保证措施 ........................................................... 23 5.4.3. 基坑防护人员安全措施 ........................................................... 23 5.4.4. 行车安全技术措施 ................................................................... 24 5.5. 应急预案 .............................................................................................. 25

5.5.1. 组织体系及相关机构职责 ....................................................... 25 5.5.2. 预警预防机制 ........................................................................... 26 5.5.3. 应急响应 ................................................................................... 27 5.5.4. 响应程序 ................................................................................... 30 5.5.5. 应急保障 ................................................................................... 30 5.5.6. 后期处置 ................................................................................... 32 5.6. 质量保证体系 ...................................................................................... 32 5.7. 文明施工 .............................................................................................. 33 5.8. 环境保护 .............................................................................................. 34

5.8.1. 预防噪音的措施 ....................................................................... 34 5.8.2. 扬尘以及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 34

6. 劳动力计划 ..................................................................................................... 35 7. 附件 ................................................................................................................. 35

II

地铁**线后关村车辆段与综合维修基地

涵洞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基线JK1+757涵洞为1-4m排洪框架涵,涵身为C45钢筋混凝土现浇而成,涵身净高5.0m,净宽4.0m,涵长244.9m。垂直基线JK1。

涵洞位置处为丘陵地区冲沟,地势起伏较大,属半挖设计。上游有两条冲沟汇流,渤海大道在两条处冲沟处分别设置1-4.0m框架箱涵和1-1.5m圆涵。两处涵洞经汇流后进入本涵洞。本涵涵身主要位于全风化岩层,最大纵坡43‰。基坑开挖深度大于5m的有117.9m(最大开挖深度为9.83m),占涵长的48.1%,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主要有基坑坍塌风险、土方开挖边坡失稳、强风暴雨导致边坡滑移等。

N81m1.36m≤H<5m117.9m5m≤H≤9.83m46m1.41m≤H<5m注:图中H表示边坡开挖深度。

图 1-1 基坑开挖纵断面示意图

1.2.自然条件

1.2.1. 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涵洞位置处地段钻探揭露地层可分为杂填土、粉质粘土,下覆石灰岩。现从新到老分述如下:

(1)杂填土:素填土:灰褐色、黄褐色,松散,主要由碎石、角砾土、粘性土组成,硬杂质含量60%以上。

(2)粉质粘土:棕褐色,可塑,含10-20%左右碎石、角砾。

(3)全风化石灰岩:黄褐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仅外观保留岩石特征,岩体风

1

化节理裂隙极发育,岩芯呈土状,手捏可碎,遇水崩解软化。属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

(4)强风化石灰岩:灰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溶蚀裂隙发育,岩芯呈块状,一般块径30-50mm,属较软岩,岩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

(5)中风化石灰岩:灰色、灰黑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芯呈柱状,有溶蚀现象,一般柱长50-200mm,最大达800mm,饱和单轴抗压强度25.30-110MPa,标准值44.5MPa,属较软岩~坚硬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Ⅲ~Ⅳ级。

(6)溶洞:溶洞为石灰岩溶蚀形成,软塑—可塑状态粘性土充填,局部含强风化岩碎块及角砾。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参数建议值如表1-1所示。

表 1-1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

天然 地层 编号 1-1 4-21 10-11 10-12 10-13 成因 年代 Q4m Q3dl+pl Zn Zn Zn 岩土 名称 素填土 粉质粘土 全风化石灰岩 强风化石灰岩 中风化石灰岩 重度 γ kN/m3 17.0 19.2 19.0 23.0 27.0 压缩 模量 Es MPa 4.70 变形 模量 Eo Mpa 12 50 承载力 特征值 fak kPa 180 200 500 1500 临时边 坡率 高宽比 1:1.5 1:1.25 1:1 1:0.7 1:0.5 1.2.2. 工程地质条件

(1)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93m。

(2)场地抗震设防烈度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Ⅱ类,建筑物场地属抗震一般地段。 1.2.3. 水文参数

(1)汇水面积及设计流量

根据调查及测绘的水文资料,以及收集的大连地区降雨等相关资料,采用<山丘区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计算公式>三院法作为本涵计算小流域流量公式。

本涵上游汇水面积为0.512km2,百年设计流量为23.31m3/s。 (2)涵洞设计坡度:本涵流水面设计坡度按i=43.0‰设计。

2

1.2.4. 水文地质特征

勘察期间场地所有钻孔未见地下水,勘察场地位于低洼冲沟地段,避免雨季期间汇集大量地表降水。

1.3.施工要求

(1)基坑开挖前首先做好地面排水系统。

(2)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现地质条件或环境条件与原地质报告、环境调查报告不相符合时,停止施工,及时会同相关设计、勘察单位进行设计验算或设计修改后方可恢复施工。

(3)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全面落实信息化施工技术,当安全监测结果达到报警值后,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家会同基坑设计、监测、监理等单位,进行论证,查明原因后恢复施工。

1.4.危险源识别、分析及预防措施

表 1-2 危险源识别、分析及预防措施

序作业 号 活动 危险因素 开挖施工操作不当,边坡1 基坑 放坡不符合设计要求;边开挖 坡临边防护不到位;监控量测不及时、准确等。 2 机械 操作不当、带病作业、交作业 叉作业 1、遵守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机械伤害 临时设施垮3 汛期 施工 强风暴雨、山体滑坡 塌,飞物打击,基坑淹埋垮塌 4 高处 作业 交通 运输 边坡施工 临边防护不到位,导致地表巡视人员、监控量测人员高处坠落。 车辆超速行驶,人车未分流,车辆故障、酒后驾驶等 坠落、物体打击 人员伤害 交通事故 高处坠落 2、加强日常维修保养,严禁机械带病作业。 1、关注气象和近期的天气情况; 2、做好现场的防风、防汛工作; 3、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备足应急物资等。 1、落实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2、按要求进行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落实车辆交通管理制度和人车分流安全措施,加强驾驶员教育培训等。 1、作好基坑四周围蔽工作,在基坑边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护栏并挂设安全网及安全警示标志; 3

可能发生 的事故 边坡垮塌、 基坑变形 控制措施 评价等级 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开挖、支护,并做好监控量测工作。 II III II III 5 IV 6 III

序作业 号 活动 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 的事故 控制措施 2、为防止地面杂物吊入基坑,在基坑周边护栏下缘设置踢脚板; 3、夜间施工时设置红色警示灯; 4、人员上下基坑必须沿规定的通道行进,禁止爬土壁及踩踏支撑上下,任何人不得向基坑内抛投工具及物品; 1、编制临电方案并严格按方案进行配电; 评价等级 7 临时 用电 电器线路质量不达标,操作不当、无证上岗、私拉乱接、违规用电 触电、火灾 2、电工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3、认真做好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III 不按方案进行搭设,特种脚手8 架工程 作业人员无证作业;施工人员安全防患意识不够,高空作业没有按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品;钢管及连接件的质量不过关等 架体垮塌、人员伤亡 1、严格按照脚手架专项方案组织施工; 2、加强施工过程监管; 3、认真做好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II 2. 编制说明

2.1.编制依据

(1)《建筑法》和《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

(2)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号 (3)《大连市安全生产条例》

(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6)《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8)《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 311-2013 (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 (1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2)《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

4

(13)《中铁大连地铁五号线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

(14)《中铁大连地铁五号线有限公司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15)后关村车辆段1-4m框架涵施工图设计文件 (16)国家、行业现行市政建设相关技术规范和规定

2.2.编制原则

(1)严格贯彻“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工期、确保施工安全,全面实现施工目标。

(2)加强安全施工管理,保证安全措施、投入到位,确保施工安全。

(3)加强监控量测和信息反馈,指导施工;确保施工工艺与施工规范、设计要求相符,并达到完善。

(4)切实做好“五分钟安全思考法”,落实到本项目工程。

2.3.编制范围

本施工方案为大连地铁五号线后关村车辆段与综合维修基地1-4m框架涵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3. 施工计划

3.1.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本工程总体工期安排,基坑开挖计划于2017年8月21日开工,2017年12月15日完工,总工期117天。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见表3-1。

表 3-1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表

序号 1 2 3 3.1 3.2 施工项目 总工期 施工准备 开工时间 完工时间 工期(d)123 备注 含机械设备、清表、临建设施规划等 2017/8/15 2017/12/15 2017/8/21 2017/9/4 2017/10/3 2017/9/27 2017/9/28 15 29 23 23 基坑开挖工程 2017/9/5 土石方开挖 边坡支护 2017/9/5 2017/9/6 5

序号 4 5 6 7 8 施工项目 基础施工 底板施工 涵身施工 防水施工 基坑回填 开工时间 完工时间 工期(d)19 备注 含地基处理、垫层施工 含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 含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 2017/9/15 2017/10/3 2017/9/19 2017/11/6 2017/9/23 2017/11/14 2017/10/6 2017/11/24 2017/10/16 2017/12/15 49 53 50 61 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图,详见《附件:1-4m框架涵施工进度横道图》。

3.2.主要机械设备及物资配置计划

表 3-2 主要机械设备及物资配置计划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机械/物资名称 挖掘机 装载机 自卸汽车 发电机 方木 密目式安全网 防护栏杆 Leica电子水准仪 抽水泵 规格型号 EC360 ZL50 15t 50KW 6cm×9cm×4m 0.01m2面积上,不少于2000个网目 1.2m×2.0m DNA03 3KW 单位 台 台 辆 台 根 m2 m 台 台 数量 2 1 4 2 162 100 600 1 8 备注 4. 施工工艺技术

4.1.总体施工方案

基坑开挖分层分段均匀对称进行,在开挖过程中掌握好“分层、分步、对称、平衡、限时”五个要点,遵循“竖向分层、纵向分段、先支后挖”的施工原则。基坑土体开挖空间和速率相互协调配合,土体开挖时根据底层岩性合理确定开挖临时坡度,不可超挖或欠挖。

按照总体施工区段划分进行分段开挖施工。纵向以8m为一开挖循环段,竖向以2.5m为一层进行开挖。

6

4.2.技术参数

基坑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修整为辅,纵向分段、横向分层,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的原则,开挖前做好地面排水系统。施工过程中通过监测掌握边坡、地表沉降变形动态,及时预测和反馈,用其成果指导施工,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基坑开挖过程中,边坡开挖坡度根据地质情况按表4-1执行。

表 4-1 基坑开挖坡度

地层 素填土 粉质粘土 全风化石灰岩 强风化石灰岩 中风化石灰岩 坡度 1:1.5 1:1.25 1:1 1:0.7 1:0.5 备注 4.3.工艺流程

基坑开挖工艺流程见图4-1。

施工准备清表截排水系统测量放样分层开挖监控量测边坡防护人工清底基底封闭 图 4-1 基坑开挖工艺流程图

7

4.4.施工方法

4.4.1. 截水天沟

基坑开挖前首先做好地面排水系统,在刷坡边线外2m设置C20混凝土截水天沟(截水天沟断面示意图如图4-2所示),以便引排地表水,以免地表水冲刷边坡造成坍方。基坑内设置排水沟,及时将基坑内积水排出坑外,防止积水长期浸泡坑壁,影响坑壁稳定。施工过程中保持排水系统通畅,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并与原排水系统相适应。截水天沟施作完成后,在天沟内侧设置1.2m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基础根据地形情况进行台阶处理。

200205020205090

图 4-2 截水天沟断面示意图

4.4.2. 基坑开挖

(1)据涵洞地勘资料,基坑地质岩性有素填土、粉质粘土、全风化石灰岩、强风化石灰岩、中风化石灰岩,涵身主要位于全风化岩层。基坑素填土范围,刷坡坡度采用1:1.5;粉质粘土范围,刷坡坡度采用1:1.25;全风化石灰岩范围,刷坡坡度采用1:1;强风化石灰岩范围,刷坡坡度采用1:0.7;中风化石灰岩范围,刷坡坡度采用1:0.5。

(2)在施工前详细复查基坑地段的工程地质资料,包括土石界限、岩层风化厚度及破碎程度,岩层的构造特征等。并对刷坡线外危岩落石进行清理,避免对后续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基坑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修整为辅,按照设计图纸放坡开挖。基坑开挖采用分段分层开挖的方式进行,土石方开挖遵循纵向分段、横向分层,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的原则,覆盖层小于2.5m时,一次性开挖至设计标高,开挖厚度大于2.5m时,分段分层施工,分层高度按2.5m控制,局部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坡脚位置设置80cm×50cm(宽×深)临时排水沟(如图4-3、图4-4所示)。

8

①②③④⑤⑥

图 4-3 涵洞基坑横断面开挖顺序示意图

土石方作业一组(共14节段)土石方作业二组(共17节段)负责第1#节段~14#节段土石方开挖施工。负责第15#节段~31#节段土石方开挖施工。施工方向施工方向N槐牲牲槐槐 图 4-4 涵洞基坑开挖方向及施工便道平面布置图

(3)基坑开挖过程不宜间断,要始终保持基底不受水浸泡,测量人员和现场技术人员随时检查开挖尺寸、位置,并严密注意地质情况变化,做好原始记录,随时修正基坑尺寸和开挖坡度。当基坑开挖至距设计标高30cm左右时,人工辅助清理至设计标高。

(4)基坑开挖弃渣采用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弃渣位置整齐堆放,弃渣前先做好弃渣场排水系统。 4.4.3. 坑内排水

排水系统遵循“就近、集中”的原则,本排水系统分坑外排水和坑内排水。涵洞结构两侧均加宽2m,并设置排水沟,排水沟断面尺寸与截水天沟尺寸相同,坑内排水沟中心距坡脚75cm。为防止坑内积水长期浸泡坑壁,影响边坡稳定性,基坑开挖完成后在涵洞结构两侧每50m设置一处集水井,采用抽水泵排除坑外。 如图4-5所示。

9

N截水天沟刷坡边线集水井每50m设置一处基坑内排水沟涵洞

图 4-5 截排水系统平面示意图

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

①坑内排水沟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排水沟位置、断面尺寸(净空尺寸为高50cm,宽50cm),集水井每间隔50m设置一处,尺寸为1m×1m×1m。

②经常检查水泵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不正常及时调泵并修复。

③抽水设备由专人负责定期维护和维修,并适当增加备用潜水泵和计量设备,以保证施工期间的正常使用。

④排水沟和集水坑必须定期进行清淤,确保整个降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4.4.4. 基地封底

基坑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30cm时,采用人工辅助清底。其后进行地基验槽工作。 当基底位于中风化、强风化石灰岩时,地基不处理,基底设20cm混凝土垫层。当涵洞基底位于全风化石灰岩或涵节段位于软硬不均岩层时,基底下设20cm混凝土垫层,基底下换填50cm厚砂夹卵石。

垫层混凝土均采用木模关模,C20混凝土现浇。施工完必须保证其表面平顺、干净、干燥并在12h左右后覆盖和浇水养护。 4.4.5. 施工监测

为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施工监测在施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监测掌握边坡、地表沉降变形动态,及时预测和反馈,用其成果指导施工,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主要监测项目有:巡视检查、地面沉降、基坑回弹、坡顶水平位移、坡顶沉降。

10

4.4.5.1. 监测目的

(1)通过对边坡变形的监测,判断边坡的滑动面深度、滑动范围及其变形发展趋势,评估边坡稳定性对基坑开挖施工的影响,提供预警信息。

(2)通过动态监测,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工序和工艺的调整,以便采取更为合理、有效的支护措施,及时指导施工,优化施工方案。避免边坡工程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快速地进行。 4.4.5.2. 监测工作内容

(1)坡面变形

边坡坡面变形观测是指在破面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测量仪器进行观测,采用角度交汇法进行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及竖直向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

(2)人工巡视

人工巡视是边坡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坚持每天进行巡视,通过巡视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险情,而且能系统地记录、描述边坡施工和周边环境变化过程。

4.4.5.3. 监测技术要求

(1)监测仪器及精度

采用电子水准仪、全站仪对埋设于边坡上的监控量测点进行监测,监测精度1.0mm。 (2)测点布置

基坑开挖前在刷坡线外3m,纵向间隔30m布设一个监控量测点,如图4-6所示。

基线N16.717.99.313.214.615.812.910.010.712.710.58.89.88.19.915.019.010.612.312.013.013.312.522.68.3

图 4-6 边坡监控量测纵断面布设图

11

基槽开挖完成后,坡脚位置纵向每30m布设一个监控量测点,当边坡高度大于8m时,在平台处加设两个测点。用于观测边坡水平位移和竖向直位移,测量基准点(不少于3个点,且位于边坡之外)可采用涵洞施工放样控制点。监控量测点采用C22螺纹钢+50mm(长)×50mm(宽)×5mm(厚)钢板焊接而成。螺纹钢长度=埋入围岩长度+外露长度(2cm)+钢板长度(5cm),全风化基岩埋入基岩深度H不小于90cm,强风化及中风化基岩埋入基岩深度H不小于20cm。螺纹钢与钢板采用双面焊接,焊接必须牢固,不得有假焊、漏焊现象。钢板贴反光片侧必须除锈并打磨平整,保证反光片能牢固粘贴在钢板上,反光片尺寸3×3cm。边坡监控量测横断面布设如图4-7所示。

N

图 4-7 边坡监控量测横断面布设图

(3)测点埋设

采用手持式电动冲击钻钻孔,钻头直径φ25mm,钻孔完成后将孔内灌满浸湿后的药包砂浆并及时将测点敲击插入孔内,保证测点与基岩连接牢固。插入测点时注意埋入长度及外露长度,测点外露长度控制在7cm以内。敲击时注意保护测点,不得损坏钢板与螺纹钢之间的焊缝。

(4)注意事项

①监测中要做好监控量测点的保护工作,抓好以下几个阶段:埋设阶段,必须有项目部监测组成员紧跟,直到测点安装完成。测点埋设后不得在测点上悬挂任何物体,不得拖拽、摇动、碰撞测点。

②监控量测流程

12

现场施工监控量测量测结果进行分析处理量测结果安全稳定性判断否是否改变设计施工方法是调整设计参数、改变施工方法或辅助施工反馈设计施工报送至监理单位量测结果的形象化、具体化

图 4-8 监控量测流程图

③报警流程

监测小队项目测量主管复核现场是否存在问题是否纠正监测小队错误继续进行监测通知现场施工管理到现场通知项目经理商量解决方案通知技术总工到现场

图 4-9 报警流程图

④应急措施

监测小队现场发现问题立即上报相关人员。组织应急小组,应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

⑤检测项目、频率及预警值见表4-2。

表 4-2 检测项目、频率及预警值 类序别 号 A类必测项目 B类必测项4 坡顶 全站仪 3 基坑隆起 水准仪 2 地面沉降 精密水准仪 1 检测项目 地层及支护情况观察 方法及仪器 现场观察及地质描述 测点布置 随时进行 基坑边纵向30m、横向3m一个测点 基坑中心线,沿基坑长度方向间距30m 高边坡沿坡基坑开挖期13

量测频率 / 量测 精度 / 量测项目 警戒值 / 量测项目 控制值 / 基坑开挖期间,2次/天 1.0mm 0.15%基坑开挖深度 0.15%基坑开挖深度 全过程 1次/天 50mm 1.0mm (沉降速率大于5mm/d) 1.0mm 30mm 40mm /

(2)安全员、质量员、试验员等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程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3)施工机具安全可靠,运转正常,安全防护设施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现场施工安全达标创优。

(4)明确工程质量目标,各项质量管理制度齐全,责任到人。

①原材料、半成品质量符合要求,工程材料、制品构件堆放整齐,机具设备机容整洁。

②施工中严格按施工方案实施各道工序,员工操作要求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施工现场坚持工完料清,无垃圾杂物;加强碴土施工管理,做好保洁工作。

5.8.环境保护

在本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全面按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系统地采用和实施一系列环境保护管理手段,以期得到最优化的结果。施工过程中,根据客观存在的粉尘、污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等环境因素,实施全过程污染预防控制,尽可能减少或防止不利的环境影响。 5.8.1. 预防噪音的措施

(1)施工场地噪音控制标准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要求执行,确保离开施工作业区边界30m处噪音小于70dB,撞击噪音最大不超过90dB。

(2)发电机房外墙加铺吸音材料,控制施工噪音,同时尽可能避免夜间施工。 (3)运输材料尽量安排白天,减少夜间运输机械噪音。对参施人员实行教育,夜间不大声喧哗,施工时轻拿轻放,严禁敲打物体。 5.8.2. 扬尘以及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1)对现场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的洒水工作,规定夏季每天洒水三次,要求无积水现象。遇到雨天停止洒水,而且要把现场的积水清扫干净。

(2)砂、土和其他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现场土方及垃圾,采取表面固化或覆盖防尘网等扬尘措施。防止施工现场的沙尘及轻质材料被风吹至空中污染环境。非施工作业面的裸露地面、长期存放或超过一天以上的临时存放的土堆应采用防尘网进行覆盖或采取绿化、固化措施土、石等运输和堆放进行遮盖,减少污染。

(3)场地出口设洗车槽,并设专人对所有出场地的车辆进行冲洗,防止落土掉碴污染道路,影响环境。

34

(4)优先选用电动机械,尽量减少内燃机械对空气的污染。

6. 劳动力计划

基坑开挖拟投入劳动力计划表如下:

表 6-1 劳动力投入计划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合计: 工种 挖掘机司机 装载机司机 自卸汽车司机 安全员 领工员 测量人员 普工 人数 2 1 4 2 1 3 8 21 备注 7. 附件

《附件:1-4m排洪框架涵施工进度横道图》。

35

(4)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检查认定。

(5)酒后严禁高处作业。

(6)高处作业人员衣着要灵便。禁止赤脚、穿硬底鞋、高跟鞋、带钉易滑鞋、拖鞋及赤臂裸身从事高处作业。

(7)悬空作业的平台使用前进行严格检查。

(8)高空作业人员配给工具袋。小型工具及材料放入袋内,较大的工具,拴好保险绳。不得随手乱放,防止堕落伤人,严禁从高空向下乱扔乱丢。双层作业或靠近交通要道施工时,设置必要的封闭隔离措施或设置防护人员及有关施工标志。

(9)遇有六级(含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悬空和攀登从事高处作业。不得已需要进行雨天高处作业时,必须有可靠的防范措施。

(10)高处作业安全设施,如受到大风暴雨暴雨袭击后,逐一进行检查。如发生松动、变形、损坏、脱落、漏雨、漏电等不安全现象时,立即修复完善。有严重危险的,立即拆除,并重新设置。

(11)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不得损坏或擅自移动和拆除,如因作业需要拆除、移动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时,必须经现场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措施后,方可拆除。事后及时恢复。

(12)在白天或夜间施工的高处作业场所,必须要有足够的照明,如光线较差时,加强照明,并有足够的光照度。

(13)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或隐患时,必须立即报告,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立即停止作业。 5.4.4. 行车安全技术措施

(1)严格制止司机“三超”、“二无”行驶(超劳、超载、超速和无证、无令),严禁酒后开车、带病开车、开带病车。强化安全管理,做到马达一响,驾驶员集中思想。在行车途中,认真观察来往车辆、行人、自行车等动态,要注意集中精力,严禁抢道行驶。

(2)各类汽车、货车,在通过公路交叉路口时,必须做到一看、二慢、三通过。 (3)用其它车辆牵引陷车时,应有专人负责指挥,两车间严禁站人。停车时车辆应停在指定地点,如必须在坡道上停车时,必须在车轮下加楔防止滑溜。必须不熄火处

24

理时,更应加强摘挡、刹车、止轮措施。

(4)自卸汽车在施工便道上行驶速度不大于5km/h。

(5)雨期施工,运输机械和行驶道路应采取防滑措施,以保证行车安全。

5.5.应急预案

5.5.1. 组织体系及相关机构职责

(1)组织体系

项目经理部应急组织领导小组 组 长:项目经理(常务副经理) 副组长:书记 副经理 安全总监 总工

成 员:各部门负责人、专职安全员、技术人员、工区长及班组负责人

表 5-1 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联络电话

职务 组长 职务 常务副经理 党委书记 副经理 副组长 总工程师 安全总监 工程部长 财务部长 安全管理部长 组员 质环部长 物机部长 综合办公室主任 曾强 许海宇 杨华 15198019809 15176901765 15984325060 急救、调查处理 后勤供应 善后处理 梁珽旺 张鹏升 冀毅 陈俊宏 陈喻 15942435902 18562530506 18780112115 17753209698 18608326566 技术支持 现场救援 技术处理 资金保证 急救、调查处理 姓名 戴红斌 蔡世康 林科 联系电话 18328368730 15266220166 17713771186 业务分工 全面负责 对外联络 协助协调 (2)组织机构职责

事故一旦发生,由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所有参与应急救援的队伍和人员,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灾难事态发展及救援情况。

组长(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整个应急抢险工作,及时组织小组成员在最短时间内

25

投入应急抢险工作之中,最终确定应急抢险方案,组织实施应急抢险方案。

副组长(副经理):协助组长工作,重点负责现场应急抢险的指挥与调度。采取控制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防止蔓延扩大。

副组长(党委书记):安抚对外关系及应对外部媒体,避免事态无法控制。 副组长(安全总监):负责协调警戒,维护现场秩序、保护现场、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保持与当地救援部门的沟通,开辟一条紧急救援通道。

副组长(总工程师):协助组长工作,协同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等责任主体共同确定应急抢险处理方案的制定。

工程部:在总工程师的组织下,联系产权单位、设计院、监理单位、项目处,在最短时间内制定出可行的、合理的处理方案,并且协助布置现场抢救。

安全管理部:确定事故级别、收集事故信息及协助现场安全工作。安全总监负责向上级汇报事故信息;安全员负责抢险过程中安全工作、伤员的救护、指导自救和互救以及信息沟通等工作,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物机部:负责备用物资的发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制定的抢险处理方案在最短时间内组织抢险物资到现场;负责机械设备的准备工作,一旦有需要的机械设备及时组织到位。

财务部:保证抢险资金不得挪作它用,发生险情时,确保资金充足。

办公室:负责联系救护,运送伤员,事故发生后拔大连市金州区第四人民医院、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或大连湾地区医院电话,大连急救中心120,讲清受伤人数,受伤部位、伤势;并负责各责任主体单位、事故家属接待等方面的协调与联络。

抢险队伍:一旦发生险情,服从组织领导安排,有组织有纪律地迅速投入抢险,控制险情。

5.5.2. 预警预防机制

(1)事故灾难监控与信息报告

施工现场一旦发现非正常状态,应立即停止施工,并真实、及时的汇报给总工程师和驻地监理工程师,上报监理及业主,同时组织人员进行抢险。

(2)预警行动

①施工现场每位施工人员遇到紧急情况,需马上停止影响事态向严重发展的施工,

26

并及时向安全管理部和项目经理汇报。

② 项目经理在接到应急电话后需马上赶到事发现场,根据情况严重程度涉及范围大小,组织有关人员成立对应的应急抢险小组,统一指挥,根据应急预案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根据国家、市委对《 应急预案》 有关文件的要求,及时向有关部门和监理业主汇报。

③在施工现场如遇塌方,高空坠落,人员伤亡等事故需及时打电话,110 (报警)、120 (救护),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现场局势向严重发展。

④施工现场备有急救培训、掌握抢救技术、熟悉在事故中营救伤员技能的专职或兼职急救人员,并配备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材。在发现人员受伤后,立即由医务人员救治,对于受伤较重或受伤现场无法良好救治的,必须拨打“120 ”救护电话。在现场做好受伤处理后用汽车送往医院。

⑤针对本工程是市政工程,周边是交通主干道,车流量多和居民出入人员多的特点,在紧急情况下将安排专职交通协管员和周边居民的紧急疏散,在事件发生后不影响正常交通和居民生活。

⑥ 在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信息化的准确与及时的监测数据对于快速调整施工流程、进度、工艺参数确保基坑安全稳定。在监测过程中,监测数据达到预警值或报警值,需及时向有关单位通报。同时由总工程师会同监理工程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如果确定为一般性问题,则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处理方案,在确定处理方案后立即组织实施,直至处理项目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如果经过分析,确定为事故,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向上级相关单位报告。 5.5.3. 应急响应

根据事故的危害程度、损失情况、影响范围等,将安全事故划分为:

险性事件(V)、一般事故(Ⅳ)、较大事故(Ⅲ)、重大事故(Ⅱ)、特别重大事故(Ⅰ)五级。

(1)响应程序

发生一般事故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事故信息后在1小时以内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等级,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应急行动,安排物资部门准备相应的物资与设备供给,组织相适合的人力投入抢险。必要时请求上级部门扩

27

大应急响应等措施。

V级响应:发生险性事件,现场人员立即通知项目部,采取预防预警措施,及时反馈险性事件发展形势,由项目部安委会根据事件处置进展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Ⅳ级响应:发生一般事故,立即启动本预案并上报地铁公司,抢险队伍立即到场,后勤保障立即到位,听从应急指挥调配,应急领导小组随时掌握事故(件)处置进展情况,将有关情况及时上报。

Ⅲ级及以上级别响应:发生较大事故或重大及特大事故,立即启动本预案并上报地铁公司,并报请市政府应急办、市安监局。抢险队伍立即到场,后勤保障立即到位,听从应急指挥调配。应急领导小组赶赴现场进行先期处置,并协助有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到场采取应急措施,根据应急指挥部的安排,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避免次生灾害可能造成抢险救援人员伤亡事故。超过本项目部应急预案范围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主要报告以下内容:

①发生事故(或警情)的单位及事故(或警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事故(或警情)单位的行业类别、经济类别、企业规模。

③事故(或警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④事故(或警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⑤事故(或警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⑥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或警情)救援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⑦事故(或警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发生事故(或警情)后,各责任单位联系方式如下:

表 5-2 常用应急救援相关单位联系电话

应急分类 医疗救护 治安报警 大连地铁集团值班室 市政府总值班室 市政府应急办 大连市地铁五号线项目电话 120 110 041184304074 04113633944 15222575171 28

应急分类 火警 交通报警 大连市安全监督管理站 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 指挥中心 市地震局 电话 119 122 041182496053 041182595958 0411-836343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oh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