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信贷文化内涵的粗浅认识

更新时间:2023-07-23 14:2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农发行信贷文化内涵的粗浅认识

汪沉 熊树忾

摘要:信贷文化,是关于钱的文化,是聚集和运用货币资金的文化,是如何用活和用好信贷资金的文化。我们要弄清楚信贷文化的内涵,必须了解银行信贷所依据的基础是什么,分析银行在聚钱和用钱方面的学问,探讨银行信贷资金在演变过程中的奥秘。信贷文化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信用为基础,不断地扩大存贷款规模,创造活的生息资本,实现最佳经营成果。

关键词:信贷文化 内涵

信贷,是从属于商品货币关系的一种买卖特殊商品的行为。具体是指债权人贷出货币,债务人按约定期限偿还,并支付给贷出者一定利息的信用活动。广义的信贷是指以银行为中介,以贷款为主体的信用活动的总称,包括存款、贷款、结算等货币资金流出和流入银行的业务活动。狭义的信贷通常是指银行的贷款,即以银行为主体的货币资金借贷行为。从理论上说,信贷是指以承诺未来某时期偿还本息为条件,使用银行资金的情况。主要包括银行的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商业票据以及其他贷款形式。什么是信贷文化呢?信贷文化是指人们对银行信贷的认识、理解和解释,以及对信贷业务活动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记录。从自由市场上的以物易物到当铺、钱庄,再到银行,有着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从贝壳到铜器、铸币,再到纸币,传承着从远古货币文化到现代金融文化的历史;从算盘到票夹、飞钱,再到信息传递,记录着信贷文化的发育成长史;从私人银行到公私合营、国有国营,再到多种所有制并存,使得中国金融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迈开了稳健的步伐;从最大的债务国变成了最大的债权国,在中国金融业强有力的支撑下,中国经济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信贷文化,要说的话题太多了,要讨论的问题也太多了,我们只能从信贷文化的内涵、特点以及农业发展银行如何运用信贷文化服务农村经济发展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借贷关系——对信贷文化内涵的浅层认识

诚信,乃谋利之源,经商之道,为人之本。信用,通常是指能够履行诺言而取得的信任,是长时间积累的信任和诚信度。信用所涉及到的范围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民间信用、消费信用等。银行信用是以货币为基础的,一般来说,银行信用指的是借贷行为。这种经济行为的特点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其在承担支付利息义务的同时能获得资金的使用权。在银行的业务运营过程中,信用对银行业务的支撑作用通常体现在银行守信、企业守信和银行对信用的社会需求等三个方面。在银行守信方面,必须做到恪尽职守,诚实守信,严谨务实,共同发展。农业发展银行是建设新农村的银行,这不仅是一种口号,而且也是农发行服务农村经济的方向。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站在农村

经济建设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去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投入不足的问题。银行的客户经理不能认为自己的手中掌控着贷款发放权,想贷给谁就贷给谁,想什么时候贷就什么时候贷,想什么时候收就什么时候收,想收多少利息就收多少利息。借贷合同一经签订,对借贷双方均具有法定的约束力。银行必须按照合同承诺的金额与客户办理借据,必须按照规定准予支付,必须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必须做好与贷款相关的服务工作。这就要求战斗在第一线的执行经理有着务实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严格按政策办事,严格按制度要求操作,严格按规范要求贷后检查。银行从制定信贷计划开始,到发放贷款,到客户维护,再到把贷款的本息收回,均必须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之上,银行要考虑到自身的发展,更要为企业谋发展。只有企业发展了,银行才有分割其利润的可能。银企共谋发展,才是正确的发展之道。在督促企业守信方面,要做到银行监督与服务相结合,资金流出与流入相结合,管钱与管物相结合。银行与客户的借贷关系形成之后,除了要求客户信守合同,履行其法律义务之外,银行还必须做好客户维护工作。银行不能等贷款到期了,再去向客户催款,而必须把对企业诚信度的监督分解到日常的客户服务工作之中;除了按照客户的要求,分期划解和支付资金外,还要具体地了解一下企业有没有货款归行,回来的货款企业都用到什么地方去了;除了要经常地盘点承贷企业的资金外,还应经常地盘点其物资,看一看它这个“雪球”是滚大了,还是滚小了,倘若企业的资金和物资越盘越少,就要分析其原因,当判断为信用链条断裂时,应采取断然措施收回贷款。在银行对信用的社会需求方面,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立足长远,兼顾当前;全面联系,个别梳理。银行信用从属于国家信用,货币发行、银根松紧、利率调整以及相关金融和经济政策的调整,均对银行的业务经营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农业发展银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政策性贷款业务与商业性贷款业务发展,既要站在经济发展的高度规划业务,又要从单笔业务着手谋发展;既要把商业性贷款作为信贷业务新的增长点,又要妥善处理好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既要重视商业信用、消费信用等对银行信用的影响,又要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关联企业给承贷企业带来的损失,把信贷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信用,是银行的命根子。我们不能简单地的将信用理解为担保贷款,而应该从重信、守信、用信入手,去拓展农发行业务,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二、银行要学会聚钱和用钱——对信贷文化内涵的中层分析

银行对资金的需求,犹如人体对血液的需求一般。需要资金维持其机能的正常运转;也需要尽可能地动员资金不断地循环周转,以增强银行的再生机能。没有钱,是什么事也办不成的。银行有多种筹资渠道,可农业发展银行既没有储蓄存款业务,也没有商业银行那么大的贷款规模,其派生存款也相对比较少。如何解决农发行筹资渠道狭窄,自有资金短缺,资金成本较高的迥迫局面呢?一是要全面代理农口财政性资金的拨付和农口财政性存款。农发行要从其他专业银行抢

过这块“肥肉”,无异于是虎口夺食。要取得财政性存款的决定性胜利,必须讲清道理,贷款引导,渐进渗透。农发行能够独揽农口财政资金的拨付和存款,是有理有据的,也是可以力争的。农发行既承担有政策性贷款业务,也兼有对农村的商业性投入功能,由农发行代理财政农口业务,可以集财政性投入、政策性信贷投入、商业性信贷投入于一体,更好地发挥资金的联动作用。农发行还可以在发放农业综合项目贷款、中长期农业基础设施贷款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的同时,通过政府协调,把该领域的财政性资金引过来。我们不可能指望在一个早晨就把所有的财政存款都拉过来,但是,各基层银行应该摸清农发行的财政性存款占多大的比重,组织财政存款还有多大的潜力。要通过贷款的渗透和金融服务的改进,逐步扩大组织财政存款的领域,从代理财政种植业的财政性投入入手,逐步扩大到农林牧副渔各业;从代理直接农业拨付逐步拓展到代理与农业相关的农机、农技、农贸、农村教育等项目。要通过农发行人的不懈努力,使财政性存款这种低成本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农发行。二是要在组织社会性对公存款上有新的突破。房改资金、劳动保险资金、医院和学校的资金等,都是可以组织的各社会团体的闲置资金。农发行可以号召员工动员一切社会关系,组织对公存款。必要时,可以根据这些低成本资金给银行创造收益的比例给予组织者重奖,采取物资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励员工尽可能多地组织低成本资金,从而有效地提高农发行在金融同业中的竞争能力。三是要通过扩大信贷规模来增加派生存款。虽然说随着支付方式的改变,派生存款的比例有可能相应减少,但充分地运用货币乘数来增强银行的造血功能,是金融业所独有的秘密武器。以贷增存,以贷扩存,以贷养存,一直以来是金融行家们烂熟于心的魔咒。存款的增加又会引发进一步的信贷扩张欲望。这就是银行不断地扩张的理由,也是银行不断地发展的希望!对于银行来说,聚钱,就是聚集可以增值的财富。

银行要学会聚钱,也要学会用钱。个人不会用钱,只能是微小的损失;企业不会用钱,也只能是单个企业的损失;银行不会用钱,所遭受的将是重大的损失。严重时还有可能引起整个社会经济的倒退。银行用钱的渠道有拆出、上存、专项投资等,但最主要的还是贷款。农业发展银行不仅投资方式单一,而且信贷品种有限,面临着城里不香,乡下难去,亲友多而相好少,贷款易而收款难的尴尬局面。银行贷款,说复杂,的确是很复杂,有人在银行工作了一辈子也很难保证贷款百分之百地不出问题;说简单,也很简单,贷款文化的内涵可以用九个字来概括,也就是“放得出,收得回,有利息”。

所谓放得出,是指贷款必须满足滚动增长,质量提升,有效发展的要求。农发行所发放的支农贷款要随着存款的有效增长,不断地扩大信贷规模,使贷款规模越滚越大。在新增贷款中,要尽可能地提高信贷质量,尽可能地选择好的或者比较好的客户作为投资对象。要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使政策金融业务也得到强劲的发展。所谓收得回,是指贷款要遵循常贷常收,加速周转,钱随物走,钱货两清的原则。除了设备贷款、中长期贷款以及重点项目贷款外,银行应尽量

选择贷期短。周转快,容易收回的信贷产品。除了要求企业加速资金周转外,银行也要尽量地缩短合同贷款的周期。对企业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要监督其真正用在原材料的购买上,而且其价值必须大于或者等于当期贷款额,防止企业将贷款挪作他用。要做到钱出去,货进来;货出去,钱进来。当企业的库存产品或者库存商品结零时,相对应的银行贷款的本息也应同时结零。所谓有利息,就是要做到区别利率,利随本清。对于信誉好,资金归行率高,且主动归还贷款本息的企业,可以参照利率下限掌握,给予客户较多的优惠条件;对于经营管理不善,归行资金少,贷款展期或者不按时归还贷款本息的企业,要参照利率上限收息,并酌情给予加罚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均应做到利随本清。对于有意拖欠利息,或者在生产和经营上出现重大问题的客户,银行可以依据借贷合同,采取必要的信贷制裁措施,从而有效地维护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

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般等价物。具有真实价值的金银铸币是钱,只有名义价值的纸币也是钱。它们都被称之为通货。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商号,其绝招就是钱能生钱。关于钱的文化很多,有很多人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凯恩斯的《货币论》、马克思的《资本论》,还有《西方经济学》等与钱有关的论述不可胜数。我们只能从如何聚钱和如何用钱等方面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三、创造活的生息资本——对信贷文化内涵的深层探讨

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银行和商业活动均不能创造价值,商品的价值是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的价值增值过程,不是其自身创造的,而是分割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的一部分。银行为什么能让钱生钱,为什么能获得比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更多的利润呢?银行真正的法宝是信用。在所有的人看来,钱放在银行里是最安全的。因此,存款人可以随时在银行存放或者支取自己的钱,犹如火车在运行途中一样,每个站总有人上,也总有人下,可车箱里总是被挤得满满的;同样,银行每天都有人存钱,也有人取钱,但在一般情况下,存款余额总是呈上升趋势。在银行信用这块金字招牌下,银行总能用别人的钱圆自己的发财梦。在贷款方面,不断地有人从银行借款,也不断地有人还款。那些按期归还银行贷款本息的客户一般都是为了从银行获取更多的贷款,使自己的生产经营资金更加充裕。这种业务流转过程依据的也是银行信用。换言之,银行创造信用本身就是在创造财富。客户的钱一旦进入银行,就变成了银行的信贷资本,这些资本金必须是活的,如果把钱盘死了,银行就难以实现货币的增值过程。活钱,对于银行来说十分重要,它包括贷款不能进入呆账,流动性贷款要占较大的比重,预留的存款备付金要能够满足正常业务运营的需求。这就要求银行从周密计划和风险防范两个方面着手。要满足周密计划的要求,又必须做到筹集资金优先,贷款配置优化,内外服务优质。信贷资金的来源决定信贷资金的运用,信贷规模的大小决定于筹措资金的数量。在当前的形势下,农发行面临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两难问题”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自身业务领域不断拓宽的矛盾,农村政策性贷款准入面窄与农发行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的矛盾。这就要

求各级资金计划部门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政策的同时,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利用发行债券、组织对公存款、争取财政性存款以及其它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方式,尽可能及时、足额地筹集业务所需的信贷资金,以满足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要。筹集资金重要,合理使用资金也同样重要。资金计划部门、客户业务部门和信贷决策者,要适应形势变化,改进管理方式,科学调控,合理摆布,提高信贷规模及其创利能力。要通过灵活运用,科学定价,依托市场开展资金交易,努力降低闲置资金成本,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实现农业发展银行有质量、有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要做好信贷资金的计划和协调工作,除了做好筹集资金和配置贷款的工作外,还应做好内外服务工作。对内,要做好资金计划、客户业务、财务会计以及办公室的相互服务、协调和配合工作;对外,要与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门、宣传及新闻部门、金融同业建立起纵向协调、横向沟通、全面联系的和谐关系,为全行业务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要满足防范风险的要求,又必须把全面防控,合规经营,创造利润作为农发行业务经营的最高目标。要把农发行办成具有抗风险能力的现代银行,必须进行全面的、全员的、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造成信贷损失的可能性,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而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地去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仅凭某个人的力量是撑不起风险防范这个天的,必须全员上阵才行;只抓住某一个环节也不行,必须把信贷安全贯穿于农发行业务运营的全过程。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认真识别,有效控制,及时化解各类风险,才能在保持有活的信贷资产运转的前提下实现盈利和发展。银行的信贷风险,一部分来自于承贷企业出现了问题而未被银行的客户经理发现,一部分则纯属于银行自身在业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管理不合规的问题。农发行的每个员工都应具备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并且要严格地按照操作规范办事,做到人人遵纪,个个守法,全员合规。要把信贷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银行的执行经理在签订借贷合同时,要以法律法规为支撑,要锻炼出识别企业经营风险的慧眼,要有提前收回不良贷款的正当理由和法律依据,要有坚定地站在银行这边,不被腐蚀、拉拢、香风薰倒的意志。银行加强资金调度,加强风险防范,其落脚点还是实现利润。银行虽然不能创造价值,但可以通过努力实现价值最大化;虽然不能保证每一个承贷企业都能赚钱,但可以保证银行的利润会越滚越大。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下,银行可以把闲置资金压缩到最低限度,可以把信贷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其目的就是要让大量的生息资本进入业务运营状态,生出更多的利息。信贷文化的第一个层面是信用,是建立在国家信用基础之上的银行信用,这使银行筹集资金成为可能;第二层面是组织低成本资金和合理地运用信贷资金;第三个层面是在业务运营中要尽可能加速资金运转,不断地增加积累,形成滚动发展之态势。

信贷文化的内涵是,以信用为基础,不断地扩大存贷款规模,创造活的生息资本,实现最佳经营成果。

通讯地址:湖北省应城市农业发展银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ns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