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6单项选择题专题训练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22 11:5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中地理选修6单项选择题专题训练

1.关于环境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

B.环境是相对某项中心事物周围的所有事物 C.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含义也不同 D.人类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所有物质

2.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全球,其原因是 ①自然界的大气、水、地表物质不断运动、循环

②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

③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环境随之改变

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环境问题的危害具有不可预见性,其主要原因是

A.环境变化的规模大、时间长 B.环境要素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C.环境变化对人类影响小 D.环境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 4.关于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是

A.人类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恢复被砍伐林区原有的生态环境 B.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人工措施无法恢复其原貌 C.人类活动不能改变干洁空气的成分

D.人类进行任何生产和生活活动都会对环境造成伤害 5.关于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

B.水土流失和酸雨危害在许多国家都存在,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C.天然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湖泊水量大故自净能力强 D.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质是含有氮、磷的化合物 6.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环境产生破坏是

A.大型港口的建设 B.人类社会早期的渔猎活动

C.在大沼泽地建立国家公园.挖渠排水 D.在湖泊中网箱养鱼,投

放饵料

某大城市每天排放的工业和生活污水510万吨.其中约400万吨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流经该市的河流中,造成河流终年黑臭。据此回答1-2题。

7.该市排入江河的污水来源是

A.工业和生活废水及地面污水 B.上游来水 C.海上倒灌 D.以上各项均是

8.该市的河水黑臭,不能为生产和生活利用,你认为最迫切、最经济、最有效的近期解决办法是 A.大力抽取地下水 B.海水淡化

C.建立大型污水处理厂,关闭所有化工厂

D.将自来水厂的取水口移至城市河流上游未受污染河段

位于赤道附近的一个美丽富饶岛屿,曾是人们心目中的“旅游天堂”,然而近年来.全球气温变暖引起海水的温度上升,导致该岛屿附近海域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威胁到该岛屿附近海洋生物的生存,大量死亡的浮游生物不断腐烂,迅速消耗水中的氧气,使该区域的其他海洋生物面临窒息的危险。与此同时,浮游生物尸体形成的沉淀物为海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生长环境.使厚本清澈碧蓝的海域变成暗色。据此判断6-8趣。 9.导致该岛附近海域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的根本原因是

A.水体的富营养化 B.海洋污染 C.全球变暖 D.海水的温度上升

10.海平面上升使岛上居民不得不考虑迁居他乡,这种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环境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因素

11.该岛屿及其附近的许多岛屿的表面形态已是千疮百孔.其主要原因是 A.海浪的机械侵蚀 B.物理风化 C.海浪的化学侵蚀 D.风力侵蚀

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 05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据此完成12-13题

第 1 页 共 39 页

C.接受发达国家污染严重工业的转移 D.经济、技术水平有限,环12.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

境保护能力不足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 C.海水的堆积作用 D.河流的堆积作用

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要求。据此回答20-21题:

13.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

20.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

①潮流搬运能力增强②渤海海区下沉迅速增快 A.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 ③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④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⑤中游生态有所恢害的发展 复 B.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C.全球共同合作,打击恐怖主义,保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21.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14.2004年,“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太平洋

发展中岛国特别机构会议,参加会议的岛国目前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积极发展国家工业

A.火山地震 B.大气污染 C.水体污染 D.海平面上升 C.积极发展科技,开发新能源 D.治理污染 15.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2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持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B.东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异常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总量 D.改善 C.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

生态环境

D.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渍化

读我国某地区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完成第23题。

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耗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据统计,移植大

树的成活率不超过60%,据此回答16-17题:

16.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A.病虫害防治不力 B.移植过程中受损伤

C.生存环境改变 D.人为破坏严重 17.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加剧水土流失②诱发地质灾害③增加酸雨频率④影响生态群落⑤增 加地表水的下渗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②③

18.下列环境问题不能够反映当代环境问题的规模全球性特点的是

23.N所在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除自然原因以外,人为原因主要是 A.臭氧层破坏问题 B.生物多样性锐减问题

①樵采、开荒等造成的植被破坏 ②过度放牧,草场超载 C.海洋污染问题 D. 水土流失问题

19.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③轮荒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④开矿 A.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B.多数国家资源比较贫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环境承载量小

②④

第 2 页 共 39 页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24-26题。

24.图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人口 B.乙表示环境 C.丙表示资源 D.丁表示经济系统

25.P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①生产过程中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②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③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④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6.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原因是主要的 B.环境发展的必然 C.人为原因更为重要 D.环境问题的产生完全由人类的活动决定

墨西哥城位于19。N,在海拔约2250米的盆地中,如下图,该市有2000余万人口,3.5万家工厂,约有300万辆汽车。回答27-28题。

27.墨西哥城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多发生严重光化学烟雾污染,主要原因有

A.该期间天气晴朗,光照强;且盆地地形,多逆温 B.受温室效应影响

C.汽车尾气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量小 D.该期间多气旋活动,影响污染气体的扩散

28.下列有关解决该城市光化学烟雾危害的措施合理的是 A.控制人口,限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治理工厂废气 B.注意对同一季节不同排放标准的控制 C.禁止使用私家车

D.大力发展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汽车通行能力 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进步,其利用方式多种多样。读图回答29-31题。

29.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 A.① B.⑦ C.③ D.④ 30.用煤来发电与水力发电的主要不同是 A.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少

B.火电站污染空气,水电站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C.水电站综合效益高,运转成本低 D.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

31.综合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情况,下列利用方式中,具有战略前景的是 A。② B.④ C.③ D.煤变油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32-34题。 32.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A.1% B.20% C.19% D.21% 33.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温室效应 34.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

第 3 页 共 39 页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读下图,结合材料回答35-37题。 材料 20世50年代,在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大 西海子水库,到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流量锐减,现已断流320 km,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

35.造成河流断流的原因是 ①塔里木河上游大规模开垦,农业灌溉及生活用水大增 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北移,降水量减少 ③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④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北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6.大西海子水库干涸,可能引发的变化有 A.不再存在生态系统 B.地下水位上升

C.沙漠面积扩大 D.该水库防洪能力丧失 37.该流域合理整治的措施有 ①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 ②加快开荒,种植粮棉 ③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④开采地下水,保护地表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下表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的三北防护林、长江流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以及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的林地利用情况,读后回答38-40题。

38.表中能代表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9.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A.提供能源 B.提供木材 C.水土保持 D.发展经济 40.三北防护林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经过华北地区的防护林最主要的作用是

A.防风固沙 B.水土保持 C.庇护农田 D.涵养水源 据新华社联合国2007年2月2日电,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 9发表声明,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迅速而果断的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 生效。该协议规定:“联合履约”,即有减排义务的国家联合履行减排义务;绿色电能是利用特定的发电设备将可再生的能源转化为电能,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但绿色电能因为其价格比火电贵而没能得到充分发展;汽车尾气也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此回答41-44题。 41.《京都议定书》实施后受到冲击最大的产业可能是

A.钢铁、化工 B.水泥、电子 C.造纸、纺织 D.服装、电镀

42.我国应当采取的应对策略: ①控制发达国家的碳密集产品和高能耗项目向我国转移; ②将东部高能耗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去发展; ③加速调整产业结构,走“循环经济”的路子; ④调整能源结构,加快风能、核能、潮汐能等新型能源的开发。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3.发展公共交通有利于

A.缓解交通压力,减少交通拥堵 B.扩大居民出行,方便居民外出

第 4 页 共 39 页

50.下列关于城市垃圾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旅游

A.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和扩散,不会造成对 C.降低城市中心人口密度 D.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 ·

大气环境的污染 44.下列环境问题,哪一种是由汽车尾气造成的?北京近年公共交通不断改

B.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湖泊中使水体受到污染、湖泊的有效面积缩减,

为清洁燃烧车,它使用的是哪一种?其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调蓄能力降低

A.地表水污染 汽油 B.臭氧层空洞的不断扩大 柴油 C.垃圾若经风化、雨雪淋溶和地表径流的侵蚀后,将不会对植物造成 C.光化学烟雾天然气 D.全球气候变暖煤油 危害 45.徐州市空气质量预报“12日污染指数:4级,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不D.医院废弃物若已经经过消毒处理,则可以任意堆放,不会给人类健利于污染物扩散最有可能的是: 康带来危害

读2003~2004年北京a、b、c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的各月污染指数变化A.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 B.冷空气过境近地面大气出现逆

情况示意图(图中大气污染的浓度越高,污染指数越大,则空气的质量越

温现象

差),回答51-52题。

C.风力大 D.城市多高大建筑,空气流动不 通畅

46.日本九州南部熊本县水俣湾——震惊世界的水俣病是因为自污染源化

工厂排放的污染物( ),经过海洋生物食物链富集放大后,进入人

体而造成的严重危害。

A.氮和磷等 B.甲基汞 C.铅

D.氰化物

47.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化合态磷,有以下几种意见,你认为正确的

是: A.磷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废液是很好的肥料,不必处理

C.含磷污水排入自然水体中,能引起藻类繁殖,使水质变坏,必须除

51.若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主要是下列选项,则据图判断其首要污D.磷对生物无毒,除去与否都无关紧要

染物是: 随着近代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垃圾数量不断增加,垃圾围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硫 城已成为严重的环境灾害之一。据此回答48-50题:

D.可吸入颗粒物 48.城市垃圾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

52.下列关于这种污染物成为不少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原因的叙述不正A.水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大气污染

确的是: D.噪声污染

A.有些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 B.城市汽车数量猛增,尾气排放缺乏49.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新产品的推广,电脑等废旧产品也加入了城市

垃圾的行列。这主要反映了城市垃圾的什么特点? 标准或不达标

C.发达国家把污染转嫁于发展中国家D.近年来工程建筑较多,工地A.数量不断增大 B.品种不断增多 C.变化大 D.治

扬起大量的扬尘 理越来越困难

第 5 页 共 39 页

2009-2010 学年下学期学业水平阶段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图1 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并回答第1-3题。 内蒙古高原a ——→裸岩荒漠 ———→沙丘 风力沉积 —

—→

黄土高原 b 风力沉积———→黄土塬 ———→黄土沟谷 流水侵蚀 —

—→

华北平原 →河口三角洲 c d —— →冲积扇 1.下列有关外力作用a、b、c、d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在c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酸雨 D、沙尘暴

3.内蒙古高原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土地盐碱化 C、土地荒漠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4.2004年,“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太平洋发展中岛国特别机构会议,参加会议的岛国目前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 )

A、水体污染 B、大气污染 C、火山地震 D、海平面上升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5-8题。

5.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 )

A、1% B、19% C、20% D、21%

6.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 (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温室效应

7.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 )

A、滩涂养殖业的发展 B、城市建设用地扩大 C、沼泽地和盐碱地的改良 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8.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9.内蒙古高原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经济,下列做法最不可取的是( )

A.变游牧方式为牲畜合饲、半舍饲方式 B.建设“草库伦”

C.大力植树种草,保护生态 D.增大牧场牲畜数量,以增加牧民收入

10.近年来我国舟山渔场实施了伏季休渔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 ) A、实现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B、避免高温作业 C、避免台风等自然灾害袭击 D、避免赤潮发生

11.近些年探测,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开始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 )

①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核废料的污染 ②无CO2排放,减缓全球变暖速度

③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 ④部分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第 11 页 共 39 页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13.当前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肆虐 B.拉尼娜现象频发 C.大地震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 D.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环境采取掠夺式的使用

14.请阅读世界某些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分析说明图中a、b、c分布区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B.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净化,成为净化的天然水

C.河道中适量的藻类和其它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对水体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D.地理环境的净化作用是有限的,污染物的排放一旦超过其自净能力,环境将趋于恶化

17.读“全球CO2浓度变化”图,回答下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CO2浓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人类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 ②地震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③森林毁坏,其面积大量减少 ④人类填海造陆面积过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8.城市环境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下列叙述中属于城市环境问题的是( )

A.城市上空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含量增加 B .城市用水短缺,水荒已日益困扰城市

C.建设大城市周围的卫星城镇

A.a为森林破坏严重区 B.b为酸雨严重区 C.c为荒漠化严重区 D.发达国家这些问题较少出

15.上图中,世界和中国均有大面积b地区的环境问题,其主要原因有( )

①森林的砍伐 ②工业排放的废气 ③建筑工地上的扬尘 ④汽车排放尾气 ⑤家庭煤炉灶 ⑥大量开采煤、石油、天然气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②⑤ 16.下列关于环境自净能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虽然环境有自净能力,但人类把废弃物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后,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D.搞好城市规划,加强城市管理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包括开采挖掘出的及选洗时排出的含炭岩石,这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据此完成20-21题: 19.我国煤矸石排放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产”出大量的煤矸石 B.我国煤矸石储量丰富 C.我国煤炭品位低,含炭成分大 D.我国众多小煤矿的乱采乱挖

20.关于煤矸石的大量排放带来的危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第 12 页 共 39 页

A.占用大量宝贵土地资源

B.长期堆放日晒下会自燃,排放CO2、SO2等气体污染大气压 C.淋雨后的滤液渗到地里,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D.大量煤矸石的长期堆放会诱发地质灾害

21. 下列有关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配不均匀,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②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匀,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化也很大

③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④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为保护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我国第一个大规模退牧还草工程日前开始实施,今后5年间,三河源头地区已退化的1.5亿亩天然草场将借助这项工程得以休养生息。结合下图回答22-23题。 22.下列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表现的是( )

A.草场退化、沙化速度加快 B.冰川湿地萎缩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水土流失明显

23.该区退牧还草采取的措施有( )

①牧民整体搬迁和部分搬迁 ②以草定畜 ③长期或定期封育保护天然草原 ④大力植树造林 ⑤加大政府资金补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24.对于非可再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是指( )

A、节约利用 B、综合利用 C、寻找替代资源 D、无限制的开发

25.如图所示三幅漫画,联系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三幅漫画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只能是对 立的 B.图示环境问题都是原生环境问题 C.生物在地球上已无法生存

D.图中反映了全球气温升高、森林被严重破坏、水体污染日趋严重等环境问题

26.据研究,5000年前撒哈拉地区主要为草原环境,现在则成为世界最大的沙漠,近50多年来撒哈拉沙漠扩大了

平方千米,目前沙漠面积每

年仍以6千米的速度向南部草原扩展,其直接原因是( )

①人口问题 ②对植被的破坏 ③政治动荡 ④旱灾频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表反映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能源强度对比情况(能源强度: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电力强度: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据此回答27—29题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日本第 13 页 共 39 页

出现重酸雨(pH值≤4.5)的城市比例呈上升趋势。 4.31 能源强度(吨油当量/1000美元) 0.27 0.18 0.17 0.16 0.17 材料二0.13 我国化石燃料产生相等能量情况下排放的污染物统1) 电力强度(千瓦时/美元) 0.36 0.24 0.27 0.23 0.23 计表(天然气0.22 灰分 二氧化二氧化碳氢化合27.日本的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都是最低的,这说明碳 硫 物 ( ) 煤炭 148 700 10 29 A、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 天然气 1 1 1 1 B、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低的国家 C、日本经济增长最快 D、日本的一次能源的需求量是最大的 材料三 200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

人均能耗(吨油当量) 8.96 4.24 4.37 4.29 3.50 28.美国人均能源消费量是最高的,从生态的角度考虑( )

A、缓解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B、加重了全球变暖的趋势 C、缓解了对臭氧层的破坏 D、加重了对臭氧层的破坏 29.日本的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值对我国的启示是( )

A、广开能源进口渠道 B、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C、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D、节约能源,加强能源储备 30.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形成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是距海遥远,降水较少,气候较干

B. 一些地区的人们环境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维护轻建设是形成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C. 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总体来说主要是由自然原因造成

D.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减少

⑴酸雨对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

⑵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我国酸雨现象严重的原因。

⑶某校一地理兴趣小组欲对当地降水的酸碱度进行研究。请你帮助设计方案。

32.阅读右上图,回答问题:(10分)

《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道:吃烧烤等于“吞绿荫”。 少年呼吁不能“为嘴伤林”。报道中介绍了两位中学

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算了一笔帐,于是向社会公众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林”。

⑴炭火烧烤对资源环境的不良影响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⑵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能保留烧烤这种饮食文化,同时又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二、综合题

31.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2006年,在我国开展酸雨监测的696个城市中,357个城市出现酸雨,占51.3%,从酸雨区域分布来看,以重庆、贵阳为代表的西南酸雨区酸雨污染有所减轻;华中酸雨区(湖南、江西等省)酸雨强度有所增加;华东区特别是浙江省酸雨污染进一步加重;华南酸雨区的珠江三角洲酸雨污染加重。

第 14 页 共 39 页

⑶根据你的观察,在目前的餐饮业中,还有哪些对环境保护有严

重危害的现象?(结合实际列举二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3、“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暴发,造成无锡市饮水危机。阅读下列材料与图片,对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进行研究,完成下列各题:(16分)

材料一: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如图A)。太湖蓝藻每年 材料三:无锡地区(如图B)2006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

比往年高2.5℃;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2.5℃,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到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 ⑴按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属于________________。(2分)

⑵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4分)

⑶试分析2007年5月初太湖无锡水域蓝藻大暴发的主要原因。(4分)

(图A)

(图B)

一般在5月底6月初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⑷有专家对太湖污水处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环太湖的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预处理后,穿过南通,送到黄海边生长着

第 15 页 共 39 页

芦苇等植被的滩涂,最后排入大海。请你评价该方案的优缺点。(6分)

第 16 页 共 39 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04年5月7日中国教育报《风沙威逼北京城》报道:今年4月25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8次沙尘暴天气了。据气象专家说,像今年沙尘暴来的这样早,次数频繁,危害大,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为不争的的事实。据此回答1—3题。

1.从城市环境污染角度看,沙尘暴将使北京城市环境质量严重下降。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碳氢化合物 D.悬浮颗粒

2.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 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 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 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3.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据此回答4-7题。

4.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

A.沙尘暴 B.台风 C.水灾 D.泥石

5.上述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地区主要是指我国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6.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最主要原因是

A.受锋面雨带的控制 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受印度低压控制

7.我国正在建设的两条“绿色长城”是

①长城沿线的森林带 ②“三北”防护林 ③黄河下游两岸的护堤林

④沿海13000千米滨海防护林 A.①② B.②③ C.③ D.②④

8.图示地震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 这两大板块是指 ( )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9.此次地震引发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 A.群发性 B.随机性 C.突发性 D.链发性 10.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04年8月16日,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登陆,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踪,受灾人口达129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81.28亿元,据此回答11~12题

第 17 页 共 39 页

11.台风登陆后,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产生的主要成因是

①强风 ②风暴潮 ③特大暴雨 ④海啸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关于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正确的叙述是 A.只有直接损失,没有间接损失 B.间接经济损失通常大于直接经济损失C.商贸金融的损失属于直接经济损失 D.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远少于地震灾害

13.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有三大地震带,即:地中海地震带、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太平洋地震带B.5~8级地震相差60倍C.地震发生,震动最强烈处是震源D.地震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4.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 A.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 B.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

15.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

16.修建大型水库,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A.水灾 B.旱灾 C.地震 D.寒潮 17.影响我国的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 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 C.春季和秋季 D.秋季和冬季

18.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湿润地区 D.半湿润地区

19、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

20、在下列自然灾害中,在平原地区多发的是 A、干旱B、滑坡C、洪涝D、泥石流 21.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A. 致灾因子强度 B.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

C. 孕灾环境大小 D.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8月29日清晨6时

10 分,飓风“卡特里娜”裹胁狂风暴雨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

登陆,登陆时风速达到了每小时145英里(约233千米),淹没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的数个居民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此回答22-26题。

A B C D

第 18 页 共 39 页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28.蝗虫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 读“20世纪50-90年代广东省年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完成29-30题。

22.该飓风登陆美国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 50年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图中的

代 A.① B.② C.③ D.④点

23.下列关于飓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受灾人口(万人/242 743 859 1226 1590 A.会诱发地震和海啸 B.中心最大风力在6级以上C.形

年) 成在太平洋附近洋面上D.“卡特里娜”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的大旋涡气流 成灾农田(万公顷18.1 43.9 53.7 82.0 89.1 24.该飓风登陆后,造成美国众多生命和几十亿美元的财

/年) 产损失。其直接原因是 ①强风 ②风暴潮 ③特大暴雨 ④严

重干旱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29.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居全国之首,其中④ 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A.地震、洪涝、台风 B.台风、暴

25.8月28日,受飓风影响新奥尔良市的风向是 雨C.低温冷害、冰雹、滑坡 D.海啸、风暴潮、干旱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30.一个时期以来,广东省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逐年上升26.目前,对飓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 的趋势,原因是 A.利用气象卫星 B.建立洪水预报系统 A.寒潮灾害频繁 B. 居民防灾、减灾意识C.利用探测气球 D.气象台人工监测 淡漠 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读图完成27-28题。 C.季风环流改变 D.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 27.①②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第 19 页 共 39 页

31.(10分)下图中(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判断回答:

32.读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分析回答: (10分)

(1)寒潮发生时,农作物受害最严重的是什么季节?哪两个地区几乎不受寒潮影响? (2)暴雨洪水主要发生在我国哪些地区,为什么? (3)冰凌洪水产生的季节和我国分布在哪些地区? 33.读图分析回答(10分)

(1)右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___________。(1分)

(2)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国位于 灾害带与 灾害带的交汇的位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情严重(3)分析近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成灾强度的国家之一。 上升的人为原因。(3分)

(2)根据自然灾害的分类,上图所示的自然灾害分别出 现了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各图判断, III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4)列举我国加强防灾减灾所采取的工程措施措施。(不(4)与其它地区相比,Ⅳ地区 灾害的分布最为少于三项)(3分) 集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20 页 共 39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读右图回答问题:(10分)

(1)此天气系统的名称是 ,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的地区可能出现 天气。

(2)这种天气系统多形成于: 上。这种天气系统在我国的影响范围是: ,其对人类的危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江南地区的好处是 。

第 21 页 共 39 页

同步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①2010年6月28日上午8时15分左右,阜新矿业集团五龙煤矿瓦斯发生爆炸,造成27人死亡,36人受伤,其中5人伤势严重 ②2010年6月福建发生洪涝,因考点被淹,福建建瓯市考生延期 ③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0年7月22日9时1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28°N,104.2°E)发生5.1级地震,共造成20人死亡、106人受伤,其中8人重伤 ④某一地区发生连续性暴雨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下面为“1981年8月27日20时生成的热带气旋中心位臵及其移动路径图”,和反映该天气系统强度演变过程的中心海平面气压值和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值统计表。据此完成2~4题。

]

位置 海平面气压(hPa) 最大风速(m/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65[来源:学,科,网Z,X,X,K]

12

992

990 985 980 975 970

965 955

955 950 980

20 22 25 30 32 33 35 40 40 45 35 30

时间

8月27日20时[来源:Z。xx。k.Com]

8月28日08时 8月28日20时 8月29日08时 8月29日20时

8月30日08时[来源:学科网

8月31日08时[来源:Z。xx。k.Com]

8月30日20时[来源:Z+xx+k.Com]

8月31日20时 9月1日08时

9月1日20时

9月2日08时

2.本次热带气旋最大强度出现在

A.8月27日20时 B.8月29日08时 C.9月1日08时 D.9月2日08时

3.根据卫星云图测得9月1日20时该热带气旋半径为300千米,此时深受其影响的省区是

A.琼、粤、桂 B.台、粤、闽 C.沪、苏、浙 D.浙、沪、闽 4.某地(30°N,121°E)9月1日08时吹

A.偏南风 B.偏北风 C.偏东风 D.偏西风 5.下列关于干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

B.干旱只出现在那些降水较少的地区,我国东南部地区降水较多,不会出现干旱现象

C.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减轻和避免干旱的威胁

D.在干旱多发地区,应选择耐旱农作物

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完成6~8题。

第 22 页 共 39 页

6.当图中所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沙尘暴 B.干旱 C.泥石流 D.寒潮 7.图示时间寒潮易发生的原因有

①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冰雪覆盖,气温低,气压高 ②冷气团势力强,易从高纬向低纬移动 ③北半球南北温差较小 ④北半球较低纬度暖气团势力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8.烟雾可以预防寒潮带来的霜冻的原因是 A.增强地面辐射 B.为地面传导热量

C.让作物吸收更多的CO2 D.增强大气逆辐射

9.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余震数千次,给我们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关于这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有多个震级 B.属于火山活动诱发的地震

C.位于我国的南北地震带上 D.现在我国已能很准确地预报地震 10.某地地下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里的游鱼,都会感到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 P波,上下颠簸 D. S波,左右摇晃

下图所示的是一个为森林覆盖的河谷在暴雨中呈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读图,完成11~12题。

11.假如暴雨发生时该流域的森林早已被砍伐,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应为

12.若暴雨后的径流不能为河道所容纳,将会出现 A.内渍 B.雨涝 C.洪水 D.风暴潮 读图,完成13~14题。

13.若此图所示为某地等压线,且a>b>c则 A.①处吹偏北风 B.②处易出现锋面雨 C.该地区天气晴朗 D.该地区为阴雨天气

14.若此图为等震线图(甲为震中),且a>b>c,则 A.震级a>b>c

第 23 页 共 39 页

B. ②处受到的破坏程度一定比①③两处大 C.在②处比①处先感觉到地震 D. ①处的震中距小于②

阅读材料,完成15~16题。 材料一:2010年11月6日治理淮河的标志性工程——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正式建成,标志着淮河干流结束无控制性枢纽的历史。该工程主体位于安徽省境内淮河干流中游,涉及安徽、河南两省,其防洪范围包括淮北广大地区和蚌埠、淮南等沿淮城市。工程建成后,使淮河中游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该工程上游山区水库、中游蓄洪区、下游淮北大堤共同构成淮河综合防洪体系。

材料二:淮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蜿蜒曲折流经四省区20多个地市,流域现有人口1.65亿,人口密度597人/平方千米,为七大江河之首。淮河的特殊和复杂是流域内多水灾的重要原因,淮河上游不足400千米,落差达178米,中游490千米落差只有13米,而下游150千米落差仅有6米。“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是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真实历史写照。

①淮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水流不畅 ②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③干流上无洪水控制性枢纽工程,洪水难以排出 ④淮河由京杭运河注入长江,无入海通道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如图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完成17~19题。 17.R、Q两点的相对高度

A.800米 B.900米 C.1 000米 D.1 100米

18.M、N、P、Q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A.M、N B.M、P C.M、Q D.P、Q

19.若在Q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特别注意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A.风沙 B.洪涝 C.滑坡 D.寒冻

下图为“广东省1975~1995年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农田成灾面积率过程线图”。读图,完成20~22题。

材料三:临淮岗控制工程示意图。

15.下列对图中相关图例或注记的作用或功能解释不正确的是 A.虚线——淮河河堤

B.湖泊防洪功能——滞蓄洪水 C.主坝——调蓄洪水

D.新河——改善航运条件

16.历史上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

20.1977年广东省的主要灾害可能是 A.台风 B.洪涝 C.干旱 D.风暴潮

21.广东省干旱、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较低、太阳辐射强[来源:学§科§网] B.季风气候降水变化大

C.位于东南沿海,地形雨较多

第 24 页 共 39 页

D.地势低、河流多,易成洪涝

22.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的影响,下列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 B.目前对洪涝仍无有效的防御方法

C.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减轻和避免台风灾害 D.应用全球定位系统是减轻气象灾害的重要措施

形成沙尘暴的条件主要是干旱、大风、沙尘、较旺盛的上升流(有利于沙尘扬起),若大气对流层中出现逆温现象,可抑制风沙扬起,有助于平息沙尘暴。读图,完成23~24题。

水量柱状图,四地区中,冬春季节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寒潮影响的是

23.若E处的高度为1 000米,气温为-10 ℃,要抑制沙尘暴的发生,F地的气温至少应降到

A.16 ℃ B.-6 ℃ C.4 ℃ D.-4 ℃

24.从F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看出,该地最有可能出现沙尘暴的时段是

A.①时段 B.②时段 C.③时段 D.④时段 25.咸潮危害最容易发生的地区是

A.过度抽取地下水地区 B.沿海地势低平地区 C.河流入海口地区 D.多台风的地区 26.2010年1月20日,某报以“珠三角咸潮敲响警钟 水资源大省竟然也叫‘渴’”为题,报道了珠江受严重咸潮威胁。以下描述中,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

①南粤大地的干旱 ②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 ③全球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 ④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 ⑤多用河水作为城市水源 ⑥离岸风的吹拂

A.②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①③④

27.比较下图中四地区1月、7月气温数值以及四地区的7月、全年降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28.读甲图,图中阴影对应的季节,控制武汉的天气系统主要是乙图中的

GIS也叫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这三大功能。GIS不仅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状况”有关的查询,

第 25 页 共 39 页

而且能够进行趋势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和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据此完成29~30题。

29.如果用GIS来监测城市火灾,可以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 B.预测城市中火灾的发生地点 C.预测火灾后所造成的后果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分析蔓延方向,制订灭火方案 30.有关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遥感技术是重大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 B.遥感技术可以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 C.在交通不便的地方无法使用遥感技术 D.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替代遥感技术在减灾防灾中的作用[来源:学科网] 二、综合题(共6小题,共40分) 31.(10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热带气旋路径及频率(次/年) 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分布

(1)热带气旋是发生在________地区的低气压旋涡,________海域上空是世界上热带气旋最多的地方。中心附近平均风力在________级以上的热

带气旋称为台风,台风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________月最为频繁。

(2)洪涝包括________和涝渍两种类型。涝渍多发生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两种自然灾害的孕灾环境分别是________圈和________圈。 (4)根据图分析洪涝灾害所集中的气候区。

(5)洪涝灾害与热带气旋影响的地区在地理位置上的共性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灾害发生的时间

上看,这两种自然灾害具有________现象;从灾害发生的空间上看,这两种自然灾害具有________现象。

(6)灾情大小通常从哪些方面进行衡量?图中两种灾害的灾情往往特别严重,其原因是什么?

3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08年冬天,我国北方遭受严重的干旱灾害,由降水异常偏少和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导致的气象干旱已波及12个省份。北方冬麦区旱情为30年一遇,小麦主产区旱情为50年一遇。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在2009年2月5日宣布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这是《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级别最高的应急响应机制,也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

国家有关气象部门一方面会在预报、预测和监测方面进行加强,另一方面也会调动所有的力量,包括人工影响天气部门的装备、人员调动等进行积极的准备。一旦有适合的天气过程,我们也会积极地进行作业,希望能缓解干旱的影响。[来源:学科网]

专家分析说,拉尼娜现象导致2008年冬副热带高压偏弱,太平洋西侧水汽输送较弱,同时,全球大气环流异常造成青藏高原空气偏暖,南支槽不活跃。东南、西南的两条路线水汽输送都较弱,直接导致2008年冬我国北方的干旱。

(1)根据材料分析此次干旱产生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2)针对这次灾害,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开展救灾工作? 33.(6分)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雨涝灾害是指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的降水时空分布图及雨涝区分布图。

第 26 页 共 39 页

(2)我国洪水灾害的分布特点有哪些?济南这次暴雨形成的洪灾非常严重,人为方面的原因有哪些?

(3)如何对城市洪水进行防范?

(4)洪水灾害中的救助与地震灾害中的救助有何区别? 35.(8分)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向北运动的板块,使青藏高原隆升并向东运动,再挤压相对稳定的四川盆地,其应力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导致位于横断山区高山深谷的汶川县发生了地震,见下图。

中国110°E以东地区的降水时空分布图(mm) 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

(1)雨涝灾害主要由哪些因素造成?

(2)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我国雨涝区的时空分布规律。 (3)简述雨涝期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 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7年7月18日下午,济南银座地下超市被突如其来的洪水淹没,水位最高时达1.6米,商场内所有商品全部被雨水浸泡,损失数千万。18日当晚,当地消防部门出动18台消防车紧急排水,随后又调集了潜水泵进行排水,到20日下午,积水被全部抽干。

材料二:突如其来的暴雨造成济南部分地区受灾、大部分路段交通瘫痪,造成人员、财

产的严重损失。据初步统计,22名市民不幸遇难,6人失踪,142人受伤。

(1)暴雨洪水是我国洪水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试列举形成暴雨的气象条件。

材料二: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的堵塞物也会受冲刷、侵蚀、溶解、崩塌。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截至2008年5月21日,汶川灾区发现一共有34处堰塞湖,其水位上升很快,必须及时进行预警和排险。

材料三:易倒塌房的结构。(图1) 材料四:汶川的地形地貌。(图2)

(1)主动挤压青藏高原的是________板块;汶川大地震从成因看属于________地震。为及时准确了解此次地震造成的地质、水文灾害和建筑破

第 27 页 共 39 页

坏等分布状况,优先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

(2)此次地震造成的最大烈度达11级,试简要分析汶川地震烈度大的原因。

(3)此次地震造成许多次生灾害,其中,次生地质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和堰塞湖等。试分析此时此地的堰塞湖水位为何上升很快,有哪些措施可用来应对其可能产生的洪灾。

(4)你认为汶川一带是否适合大量人居住?为什么? 36.(2009,海南,25)(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2008年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24亿元。

(1)指出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

(2)简要回答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及减灾对策。

第 28 页 共 39 页

高二地理 选修5 综合测试

一、单选题(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加快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①加剧了风暴潮灾害 ②加大了洪涝威胁 ③沿海湿地损失和动物的迁徒

④引发海水入侵 ⑤引发土壤盐碱化 ⑥海岸侵蚀加剧 A.①②③④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⑥ D. ①④⑥

读右图回答2~3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天气系统属反气旋

B.该天气系统在西北大西洋出现的频率最高 C.该天气系统的最大风雨区位于系统的最外围 D.该天气系统多出现在夏秋季节 3.该天气系统的最主要监测手段是 A.气象台的人工监测 B.利用气象雷达 C.利用探测气球 D.利用气象卫星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这是中华世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可靠保障。回答4—7题。

②③④

5.对浙江发展滩涂养殖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海啸 B.寒潮 C.台风 D.洪涝

6.近几年来,浙江规定每年从6月中旬开始在东海渔区实行三个月的“休渔期”,主要原因是 A.避开恶劣的台风天气 B.修补渔船和渔网 C.该时段鱼类游向深海区 D.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7.近几年来,广东省在珠江口附近海域沉置大量废弃船只,主要

原因是:

A.阻止海船在该海域捕鱼 B.为该海域走私船只设置障碍

C.防止捕鱼船拉拖网作业 D.为鱼类营造更好的生长环境

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东六区)发生里氏8.5级强烈地震并引起海啸,高达近10米的巨浪袭击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国沿海地区,这次罕见的灾难在印尼总共造成至少18万人死亡,许多人被卷入大海,尸骨无存。

4.浙江省的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渔场的原因:①位于沿海大陆架海域,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长江、钱塘江等大河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③有沿岸的冷、暖流交汇 ④位于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

8.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地震时,当地区时约为

A. 26日10时58分 B. 26日6时58分

C. 25日6时58分 D. 25日8时58分 9.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0.海啸是属于海水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属于 A.波浪 B.潮汐 C.洋流 D.风浪 11.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 ①人口老龄化 ②沿海人口密度大

第 29 页 共 39 页

③多河流入海口 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此次东南亚、南亚地区和北印度洋海域发生的海难事故属于 A.气象灾害 B.洪涝灾害 C.地质灾害 D.水文灾害

17.上述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地区主要是指我国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18.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最主要原因是 A.受锋面雨带的控制 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2004年5月7日中国教育报《风沙威逼北京城》报道:今年4月25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受印度低压控制 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8次沙尘暴天气了。据气象专家说,19.我国正在建设的两条“绿色长城”是

像今年沙尘暴来的这样早,次数频繁,危害大,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①长城沿线的森林带 ②“三北”防护林 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为不争的的事实。据此回答13—15题。 ③黄河下游两岸的护堤林 13.从城市环境污染角度看,沙尘暴将使北京城市环境质量严重下④沿海13000千米滨海防护林 降。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 A.①② B.②③ C.③ D.②④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碳氢化合物 20.图示地震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 D.悬浮颗粒 这两大板块是指 ( ) 14.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 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B.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趋严重 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 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临灭绝 21.此次地震引发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 15.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A.群发性 B.随机性 C.突发性 D.链发性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22.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北京市 ( ) D.反气旋过境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23.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到室外开阔空地 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呼声日趋强烈。据此回答16-18题。 烟囱、桥梁等 16.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04年8月16日,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登陆,造成164人死产生影响。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

亡,24人失踪,受灾人口达129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81.28亿元,据此A.沙尘暴 B.台风 C.水灾 D.泥石

回答24~25题 流

第 30 页 共 39 页

16

( )

A.4~5月 B.6~7月 C.8~9月 D.10~.

11月

( ) A.距海远近

B.纬度高低

C.地形条件

D.植被

破坏

生物入侵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广泛注意和重视。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达几百种之多,正给我国造成各种危害。据此回答17~18题。

17.黄浦江上游大量出现的一种外来飘浮植物是

19.据图判断,该灾害最可能是 ( ) 芦

A.菱角

B.金鱼藻 C.水绵 D.水葫

A.森林火灾

B.火山喷发 C.龙卷风 D.沙尘

( )

20 .此图所示灾害发生区盛行风向是 18.这种外来漂浮植物繁殖能力强,蔓延迅速,其主要危害是 A.西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 ( ) 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图Ⅰ为2002年10月30日由卫星所拍摄意大利西西里岛某灾害发生后第4天的影像,图Ⅱ为该地区的等高线图。回答19~21题。

①影响通航 ②威胁堤坝安全 ③产生有毒物质 ④危及生物多样

风 21

( )

( )

A.遥感技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B.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发

挥巨大作用

C.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D.雷达导航技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22.运用现代化技术可减少海洋风暴对航行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析

C.利用RS 可判断海洋风暴的风力大小 D.RS 可提供海洋风暴的三维坐标 A.运用GPS可及时获取风暴发展过程B.利用GIS可对海洋风暴的数据进行分的数据

( )

图Ⅰ

第 36 页 共 39 页

读下图,回答23~25题。

23.图中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析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3)哪些人类活动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是 (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4.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

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 )

A.① B.② C.③ D.④ 25.若救护直升机位于甲图中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A、B、C、D四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75分)

中的何点,才能被救护人员直接观测到

(4)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哪些?

(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7.(10分)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5年11月8时49分38.6秒,江西九江、瑞昌间发生5.7级地震,截至26日11时55分,九江县死亡6人,伤247人,倒房8000余间,损房2.9万余间……瑞昌死亡6人,受伤130余人,倒房500余间……湖北有2人死亡…… 材料二:江西九江地震示意图

(1)地震烈度的大小同 和震

离远近等有直接关系,同时还

与 、

地质构造和 有关。

(2)有关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的叙述正

是( )

A.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多个烈度

确的 中距

26.(16分)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 37 页 共 39 页

(1)读左图说明我国

雨涝区的分布规 C.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一个烈度

律,并从地形与 D.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一个烈度

降水的特点分析 (3)地震发生时,九江、南昌、长沙震感较轻的是______,主震震级

原因。 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4)这次地震从成因上说属于______地震,从震级和破坏程度来说,

属于______地震。

(5)在教室里当地震发生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2)左图中B地区为 ( )

多涝区,试从人 A.听说地震,夺路逃命 B.遵守纪律,坚持上课

为方面分析其原 C.下楼不及,纵身跳楼 D.双手抱头,有序撤离

因,并提出解决

(6)下列不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措施。

( )

A.台风 B.地震 C.火山 D.滑坡

28.(14分)读图,①、②分别代表台风“云娜”和“蝎虎”的运行路径图。 读后回答 (1)从图上可以看出,两股台风的移动方向大致都是 (3)右图中A地区是我国干旱多发区,水资源紧张。试分析其解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能对两股台风的这种移动方向起推

波助澜作用的动力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右图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

(3)台风之所以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原因有_________ 面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袭击我国的台风多发生于夏秋季节,是由于此时 _____;

30.(9分)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______________,减轻台风

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各类地质灾害灾害的重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的伤亡每年达数千人,经济损失高达百亿元。目前,我国地质灾 (5)简述中、日两国自然灾害相似的类型及原因。

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不少部门、单位及个人不能正确

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在生产活动、工程建设中不采取地29.(26分)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

质灾害预防措施,人为诱发大量地质灾害;二是公民缺乏防治地质灾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害的基本知识,防灾意识薄弱,一旦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常造成人

B.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多个烈度

第 38 页 共 39 页

员伤亡。 (

1

传活动

前开

作用

是 。

(2)地质灾害是指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表现得 ,当这些

自然现象破坏了环境,危及 的时候,便称为地质灾害。

(3)各类地质灾害中, 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4)为了增强防灾意识,一方面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

情 系统,另一方面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 体系。

5

止滑坡

的有

施是

( )

A.通过气象卫星进行监测 B.实施护坡工程 C.用人工爆破等手段炸掉陡山陡坡 D.恢复地表植被,改善

生态环境

第 39 页 共 39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np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