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期末考试政治笔记

更新时间:2023-04-18 12:1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主讲人:何源章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新社会主义吗?为什么?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吗?为什么?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社会主义吗?为什么?

(一)为什么许多学者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社会主义(或称为“新社会主义观”)

?奉承的文章好发表(否则就是)孤陋寡闻

?本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宜称之为“新社会主义”(或称为“新社会主义观”)。因为:从两者概念内涵来看:新社会主义是在对传统社会主义反思中产生的一种社会思潮和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中外历史来看:中国历史上20世纪20年代——江亢虎早就提过:资产公有、劳动获得报酬、教养普及

?国外制度学派代表人物——加尔布雷思提过:

?“首先需要提高市场系统的权力和能力,提高它与计划系统相对下的发展程度,从而从这一方开始,缩减这两个系统之间在发展方面一贯存在的不均衡状态。这里应采取的步骤是,从事缩减两个系统收益的不均等,提高市场系统的评判力量,减少计划系统对它的剥削,我们把这个叫作‘新社会主义’。”

?把他本人为现代资本主义所开的“药方”命名“新社会主义”。

?俄罗斯学者观点:

?新社会主义主要内容主张走“中间”道路,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优点结合起来。新社会主义主是真正的人民的社会主义。新社会主义主是以人为本的社会。

?新社会主义主是对世界开放的社会。新社会主义主是生态的社会主义。

?新社会主义主是以向后工业发展阶段过渡的技术为基础的社会。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吗?为什么?

?(一)对社会主义认识存在误区——僵化观点

?把传统社会主义等同于科学社会主义道德上的“滑坡”论与“爬坡”论

?(二)对于资本主义认识存在成见——排斥的观点

?(三)对封建主义毒害认识不够——没有彻底清除。

?(四)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清醒(不科学)——教条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胡安全

一、概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170多年的历史,概括地说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我们伟大的民族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胡锦涛讲话的相关要点:

第一,三件大事——中国共产党九十年所做的三件大事;

第二,四个选择——历史和人民在建国以后的四个选择(改革开放集中体现了前三个选择的新发展趋势,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肩负历史使命的新创造,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中国道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的选择不是开始于三中全会,而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的八大前后);第三,一个主题——建国以后历史贯穿了一个主题,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生和发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我们

- 1 -

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前进的,指导这种实践的理论也要不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这一过程必将为理论创新开辟广阔前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我们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

?学者见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近代以来全部历史的逻辑发展和必然结果,是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在现阶段实现现代化目标所必然采取的一种社会形式,是在统一的世界历史和多样化民族发展道路中所开辟出的一条独特的、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世界历史新道路。

?我理解,“道路”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实践以及在这一实践中所形成的社会基本制度和基本模式,“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的理论成果,而“旗帜”则体现了这两者的有机统一。(侯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哲学解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南、立足中国国情进行的伟大历史性创造。这个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田克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概论)?补充:体现在实践成果上,就是坚持、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在发展目标上,就是要完全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发生、发展的结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

?我对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基本认识:

近现代中国的大变革,根据其历史发展的逻辑来看,可能要持续两百年左右,即:百年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主义改良和革命(1840-1949)和百年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1949-2049)。中国革命的艰难性和长期性在世界历史上并不完全是独特的现象,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革命也曾经历了较长时间才得以完成。当然,中国的变革可能更艰难、更长,也更有特色。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这种长期性、艰难性、广泛性和深刻性,根源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根源于中国革命的历史起点太低,根源于中国封建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长期性和坚固性。

我以为,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特色,往往并不是因为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所谓本质和本性有何不同,她常常根源于这个民族和国家独特的处境和经历、环境和道路。中国发展变革的特殊性,主要原因不是由于中国人本质和本性有何不同,而是因为中国人的环境和道路太独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及其必然性:

第一,中国国情的特殊性(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传统是一个民族根本处境与发展路径的集中反映,实际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本质和特点。在中国封建文明发展的历程中,由封建领主到封建地主、由分封到郡县、由王制到帝制等,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变化。秦的一统、秦制的确立和汉承秦制是一系列重大的历史性事变,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走向,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明发展的道路。

第二,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成功体验(独特的民主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领导三大法宝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大灵魂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成功经验(“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农业逐步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

第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及其特色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体制的确立人民代表大会等三大政治制度的形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其核心是公有制,即国家的一切资源,如人力资源、生产资料等,归国家所有和支配,由这些资源开发而获得的收益,包括各种资产、利润、财富等,归国家所有和支配。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是包括国有化、集体化在内的国家资源公有化过程的产物)

社会主义基本文化制度的建立(马克思主义成为全社会的指导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努力形成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的核心价值体系;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四是学校教育要体现社会主义要求,等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

?如何认识1956至1966年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为“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名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可以将龚育之的观点引申为:

?1956至1978年,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发展趋向及其实践上的努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作出了艰辛的探索,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准备”。

?一点认识:

?探索是吃螃蟹,没有探索、探险,就没有新路的开辟、开创。

?没有苏联关于社会主义的实验,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没有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等的错误,可能就没有毛泽东等领导革命的胜利;

?没有毛泽东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就没有邓小平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

- 2 -

?没有“文化大革命”,就不可能有现在意义上的改革开放。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

1978至1992年的十四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时期,也是邓小平时期。

邓小平的历史贡献:科学总结历史、评价毛泽东,拨乱反正;发动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探索和推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制的提出和实践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提出和加强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三条):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从制度上、法律上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确保国家一切权力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确保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确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各民族大团结,确保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确保国家永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奋勇前进。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从制度上、法律上保障国家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从制度上、法律上解决了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日益繁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构建,确定了明确的价值取向、发展方向和根本路径,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础。

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还在继续发展,我们积极参与这一事业,并期待她的最后成功,真正形成一个世界现代化的新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民主集中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安全

一、民主集中制的由来及其重要性

中共十七大在阐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思路时提出:

?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

?世界历史上,国家、政党、团体的组织原则只有两种:

?集中制(集权、独裁,君主制)民主制(民主、自由,自治制)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新课题、新实践、新创造

?民主集中制术语是列宁创造的。但列宁不是在建党伊始就有民主集中制主张的。列宁最初提出的组织原则是集中制。

针对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不久即出现的松散和混乱现象,他提出,为了“彻底摆脱狭隘的地方分散性”,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集中制的党”。“集中制思想”应该是“作为建党基础的基本思想”。

?列宁批评了当时党内经济派所主张的“广泛的民主原则”。他认为,实行“广泛的民主原则”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完全的公开性;第二,一切职务经过选举。”

?1905年9月,列宁提出要“实行彻底的集中制和坚决扩大党组织内的民主制”。

?1906年5月,他在《让工人来决定》中说到:“现在整个党组织是按民主原则建立的。这就是说,全体党员选举负责人即委员会的委员等等,全体党员讨论和决定无产阶级政治运动的问题,全体党员确定党组织的策略方针。”(黑体加粗是列宁原文)

1905年9月,列宁提出要“实行彻底的集中制和坚决扩大党组织内的民主制”。

?1906年5月,他在《让工人来决定》中说到:“现在整个党组织是按民主原则建立的。这就是说,全体党员选举负责人即委员会的委员等等,全体党员讨论和决定无产阶级政治运动的问题,全体党员确定党组织的策略方针。” (黑体加粗是列宁原文)

?把民主原则引入组织制度,由此形成了民主集中制的概念。1906年3月,列宁在《提交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统一代表大会的策略纲领》中明确提出:“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是现在一致公认的原则。”由此,“集中”和“民主”作为一个结合体的原则规定开始出现在列宁的政党论说中。列宁从此开始正式使用这个术语。

?同年4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四大”通过的党章明确宣布:“党的一切组织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

1917年7-8月,俄共“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提出了全党所有一切组织都应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并对这一原则进行了解释和规定:

(一)党的各级领导机关从上到下按选举产生;

(二)党的各级机关定期向自己的党组织报告工作;

(三)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少数服从多数;

(四)下级机关以及全体党员必须绝对服从执行上级机关底决议。

?1920年7月,列宁提出:

?“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的。” (黑体加粗是列宁原文)

?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和苏联帮助建立的党,最初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根本组织制度、领导制度,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

- 3 -

度。

?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

?民主与集中似乎是一对矛盾,党内民主与三个服从似乎是一个矛盾。民主集中制这一矛盾的事物到底是什么呢?

?何谓民主集中制呢?《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的解释是:“它是民主制和集中制的统一,是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的高度集中。”这一解释科学吗?

?一个重要事物的内涵,我们不能只看它的应然和学理,更要看它的实然和历史。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从集中制到民主集中制

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和二大至五大之前通过或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没有“民主集中制”的文字和说明。但党章的“会议”、“纪律”等条文着重体现、侧重的是“集中”的一面。

?倒是借鉴俄共建党经验的中国国民党在1924年改组时提出了要以“民主主义的集权制”作为党的组织原则。胡汉民在中国国民党一大作的《纪律问题案》中提出:“大会以为国民党之组织原则当为民主主义的集权制度”,并对其内容作了详细的解释。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从集中制到民主集中制

?1927年4-5月,中共五大通过的《组织问题议决案》第一次提出“中央应该强毅地实行集体的领导,从中央、省委以至支部。”这显然是针对陈独秀家长制领导作风的。五大后的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议决案(一九二七年六月一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议决案)》提出: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部”的指导原则。

?1928年7月,中共六大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地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组织原则。

?在“(七)组织原则”中作了规定性说明:“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其他支部一样,其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如下:(1)下级党部与高级党部由党员大会、代表会议及全国大会选举之。(2)各级党部对选举自己的党员,应作定期的报告。(3)下级党部一定要承认上级党部的决议,严守党纪,迅速且切实执行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和党的指导机关之决议。……

?可以举行争论。共产国际代表大会,或本党代表大会,或党内指导机关所提出的某种决议,应无条件的执行,即或某一部分党员,或几个地方组织,不同意该项决议时,亦应无条件的执行。”

六大党章关于民主集中制原则内容的规定与俄共六大的相关规定,基本内容和要求几乎一样,只是它没有把“少数服从多数”列入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规定中,甚至还不像此前党章把这一条列入“纪律”规范里,而是在整个党章中删除了该条规定。

这到底是遗漏,还是有意为之,尚不清楚。

三、毛泽东: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到“民主的集中制”

1929年底,在中共红四军九大决议中,为进一步解决红军党内“极端民主化”问题,毛泽东提出了“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的组织原则等纠正的方法。

?毛泽东的“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是“大集中”与“小民主”的结合,目的是能保证战争状态下决策和执行的效率,也符合列宁对加入共产国际各国共产党“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要求。

?“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直接影响到了以后中共对“民主集中制”这一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的认识和运用。

?毛泽东提出:

?(一)从理论上铲除极端民主化的根苗。首先,要指出极端民主化的危险,在于损伤以至完全破坏党的组织,削弱以至完全毁灭党的战斗力,使党担负不起斗争的责任,由此造成革命的失败。其次,要指出极端民主化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由散漫性。这种自由散漫性带到党内,就成了政治上的和组织上的极端民主化的思想。这种思想是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任务根本不相容的。

?(二)在组织上,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其路线是:1.党的领导机关要有正确的指导路线,遇事要拿出办法,以建立领导的中枢。2.上级机关要明了下级机关的情况和群众生活的情况,成为正确指导的客观基础。3.党的各级机关解决问题,不要太随便。一成决议,就须坚决执行。4.上级机关的决议,凡属重要一点的,必须迅速地传达到下级机关和党员群众中去。……5.党的下级机关和党员群众对于上级机关的指示,要经过详尽的讨论,以求彻底地了解指示的意义,并决定对它的执行方法。

?毛泽东提出:

?“(一)开会时要使到会的人尽量发表意见。有争论的问题,要把是非弄明白,不要调和敷衍。一次不能解决的,二次再议(以不妨碍工作为条件),以期得到明晰的结论。(二)党的纪律之一是少数服从多数。少数人在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之后,必须拥护多数人所通过的决议。除必要时得在下一次会议再提出讨论外,不得在行动上有任何反对的表示。”

?

?1937年5月,由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国共冲突趋缓,因应全面抗战形势的到来,中国共产党对党的政治生活提出了“民主化”的要求。

?1938年10月,在扩大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论新阶段》一部分)中第一次提出了“四个服从”的纪律要求,丰富了民主集中制原则:“鉴于张国焘严重地破坏纪律的行为,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组织;(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谁破坏了这些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俄共六大的“两个服从”变成为我们的“四个服从”,其核心是“个人服从组织”。

?在同一篇讲话中,毛泽东也深刻地论述了民主问题:

?“党内缺乏民主生活,发挥积极性的目的就不能达到。大批能干人材的创造,也只有在民主生活中才有可能。由于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小生产的家长制占优势的国家,又在全国范围内至今还没有民主生活,这种情况反映到我们党内,就产生了民主生活不足的现象。这种现象,妨碍着全党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 4 -

?

?毛泽东还进一步提出了民主的目的:

?“在我们军队中的党组织,也须增加必要的民主生活,以便提高党员的积极性,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但是军队党组织的民主应少于地方党组织的民主。无论在军队或在地方,党内民主都应是为着巩固纪律和增强战斗力,而不是削弱这种纪律和战斗力。扩大党内民主,应看作是巩固党和发展党的必要的步骤,是使党在伟大斗争中生动活跃,胜任愉快,生长新的力量,突破战争难关的一个重要的武器。”

?三、毛泽东: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

到“民主的集中制”

?1945年4月,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在总结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对“民主集中制”进行了新的阐发,提出了“民主的集中制”新提法,并用“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来界定其涵义。这实际上突出了毛泽东在红四军九大上提出的“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领导”与“指导”也有语义上的差别)。

?七大党章将“四个服从”由一般的纪律规范变成为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化规范要求。

四、建国前期:从“民主集中制”到“民主集中制”的虚化

中共八大党章在“民主集中制”问题上基本继承了七大的成果,并有了新的发展。

?八大党章在第十九条作了这样的规定:“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民主集中制,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将“领导”改成“指导”)

?八大党章规定(共六条):

?(一)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都由选举产生。(二)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全国代表大会,在地方范围内是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向代表大会负责并且报告工作。(三)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研究他们的经验,及时地解决他们的问题。(下转次页)?(四)党的下级组织必须定期向上级组织报告工作。下级组织的工作中应当由上级组织决定的问题,必须及时向上级请求指示。(五)党的各级组织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原则,任何重大问题都由集体决定,同时使个人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六)党的决议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党员个人必须服从党的组织,少数必须服从多数,下级组织必须服从上级组织,全国的各个组织必须统一服从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与七大通过的党章相比,八大党章关于“民主集中制”有很大的发展:一是用“民主集中制”的表述取代了“民主的集中制”的说法,同时对其涵义的界说也用“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代替了“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二是规范了党代会与她选举出的委员会的关系,确立了党代会的权力地位;三是规定领导机关对授权主体(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义务;四是规定了下级组织对上级组织的义务和职责;五是将“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原则充实到民主集中制中;六是明确了第四个服从的对象等。

?1957年上半年,中共发动了全党整风运动。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在人民内部,民主是对集中而言,自由是对纪律而言。这些都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矛盾着的侧面,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我们不应当片面地强调某一个侧面而否定另一个侧面。在人民内部,不可以没有自由,也不可以没有纪律;不可以没有民主,也不可以没有集中。这种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就是我们的民主集中制。在这个制度下,人民享受着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时又必须用社会主义的纪律约束自己。这些道理,广大人民群众是懂得的。”

?整风运动转为反右斗争以后,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这样,毛泽东还是想在中国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1957年7月《1957年夏季的形势》)

?但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制度还是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变动。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

?1962年1月,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讲话的中心话题,就是“民主集中制”问题。他深刻地阐述了民主集中制的内涵,阐述了充分发扬民主对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

?他指出:“不论党内党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就是说,都要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现在有些同志,很怕群众开展讨论,怕他们提出同领导机关、领导者意见不同的意见。一讨论问题,就压抑群众的积极性,不许人家讲话。这种态度非常恶劣。民主集中制是上了我们的党章的,上了我们的宪法的,他们就是不实行。”

?

?他指出:“克服困难,没有民主不行。当然没有集中更不行,但是,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没有民主,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因为大家意见分歧,没有统一的认识,集中制就建立不起来。什么叫集中?首先是要集中正确的意见。在集中正确意见的基础上,做到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叫做集中统一。”“我们的集中制,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制。…各级党委是执行集中领导的机关。但是,党委的领导,是集体领导,不是第一书记个人独断。在党委会内部只应当实行民主集中制。

?

?他指出:“在我们国家,如果不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不充分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无产阶级的集中制。没有高度的民主,不可能有高度的集中,而没有高度的集中,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1969年九大党章规定:“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由民主协商、选举产生。全党必须服从统一的纪律: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1973年十大党章规定:“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应根据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条件和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由民主协商、选举产生。”

?1977年十一大党章规定:“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各级委员会都应当按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项条件和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经过民主协商,由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

?这种“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度在实行过程中导致两种看似对立的现象发生——

- 5 -

?“极端民主化”(党员蔑视各级组织的权威)和

?“高度集权化”(党主席权力无限化),

?最终的结果是“民主集中制”的虚化。

五、新时期:从“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到发展党内民主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指出: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指出:

?政治体制要改革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权力过分集中。

?权力过分集中,妨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行,妨碍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妨碍集体智慧的发挥,容易造成个人专断,破坏集体领导,也是在新的条件下产生官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

1982年中共十二大党章是新时期的第一个党章,对民主集中制作了新概括,提出了“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

?党章在第十条中指出:“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它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

?十二大党章规定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共六条):

?(一)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二)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三)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四)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五)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的委员会民主讨论,作出决定。(六)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

?与八大党章相比,十二大党章有这样几个新特点:

?一是将八大的民主与集中的并列关系改为主从关系(有学者说是偏正关系,民主是从、偏,集中是主、正);

?二是将“四个服从”放在了第一条;

?

?三是增加了“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的内容等。

?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的近三十年里,党章关于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条文结构未作太大的改动,只是部分表述发生了变化。提法总的一个发展变化的趋势就是,党内民主不断扩大,民主集中制也因此不断发展和完善。这极大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十四大党章改变了十二大党章“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的提法,基本回到了八大党章“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提法。

?十四大党章在总纲里规定:“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实行正确的集中,保证全党行动的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

?

?中共十六大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十六大党章对十二大党章有关“民主集中制”的第四条中增加了“党的各级组织要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表示出党内民主的扩大;将第五条中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进一步具体化为“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丰富和完善了这一制度。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胡锦涛指出:“发展党内民主,本身就包含着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两个方面,要全面准确加以理解。在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的同时,全党同志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坚决维护中央权威。”

?习近平在胡锦涛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基础上提出了“权为民所赋”。

六、民主集中制发展的基本经验

?民主集中制做得好坏的原因与这样几个因素有密切关系:

?一是是否围绕着中共的中心工作开展;

?二是领导集体的结构是否合理(力量均衡,核心公认);

?三是主要领导是否愿意并善于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归纳提炼、集中统一;

?四是民主集中制是否能够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科学化(决策和实施的正确与效率。现在一些地方是决策中的集中制和执行中的民主制相结合问题)。

【四】中俄改革比较何源章

一、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要性(略述)二、苏联解体的原因

三、社会主义苏联模式之后的“俄——中改革”具体比较

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应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改革问题?◆苏联解体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缺陷: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缺陷与不足是什么?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哪一种显得更为严重?为什么?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略述)

- 6 -

1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要性

1)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和变革的基本形式。2)改革是社会主义解决基本矛盾的唯一途径和方法。3)改革是新旧体制转换的必经路径。4)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失误的原因

1)对封建主义的影响估计不足。2)对资本主义缺乏全面认识。

3)对社会主义理论绝对化、教条化,简单化,照搬照抄;急于建立纯粹的社会主义。

4)对建立社会主义的长期性缺乏认识,急于过渡。

二、社会主义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

(一)苏联改革历程

1.赫鲁晓夫

2.勃列日涅夫

3.安德罗波夫

4.契尔年科

5.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改革历程:

第一阶段:探索经济体制改革和加速发展国民经济途径时期(1985年3月——1987年秋)。

第二阶段:重点转入政治体制改革时期(1987年冬——1989年末)

第三阶段:全面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时期(1990年)。

第四阶段:提出并致力于稳定局势,但却出现更大危机时期(1991年初——8月18日)。

3.苏联解体的原因

1)历史遗留问题因素苏联是如何形成的?自从上世纪20年代,确切地说是从1924年开始苏维埃俄国与其他国家结盟,逐步建立大苏联联盟。原东欧的社会主义除南斯拉夫以外都是苏联坦克碾成的社会主义。并非是民意。这是雅尔塔体制的结果。苏联所占领的地方共产党执政,搞社会主义。

2)体制缺陷因素3)经济危机因素4)政党建设因素5)民族矛盾因素6)外部影响因素

1989年前后,苏联有过一个"苏联共产党代表谁"的调查,认为党代表工人的占4%,代表劳动人民的占7%,代表党员的占11%,代表党政官员的占85%。到党下台、国家解体以后,1996年又有另一个调查:来自原先苏联党政官员中的人,在总统周围居有官位的占75%,在各政党领袖中占57.1%,在地方精英中占82.3%,在政府中占74.3%,在经济界占61% .

胡锦涛同志在分析苏联剧变的历史教训时指出:"当时戈尔巴乔夫提出‘意识形态多元化,提出所谓‘公开性',放弃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结果导致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甚嚣尘上,这成为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还有的学者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失误。如:

1)模式化。2)教条化。3)形式化。4)绝对化。5)空想化。

中国改革的成功,否定把苏联解体归罪于改革;也否定归于体制;等等。

【案例1】苏联解体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启示是什么?

【案例2】俄共历史沿革过程

【案例3】苏联形成始末

三、社会主义苏联模式之后的“俄——中改革”具体比较

1.中俄改革的相同点

1)两国改革的目的是相同的。两国的改革都是为了实现国家、民族的富强。

2)两国改革的前身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3)两国的改革都是自觉不自觉地突破斯大林模式。

4)两国改革的方向、或取向都是走向市场经济。

2.中俄改革的不同点

1)两国民族问题不同。中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绝对的多数。前苏联是十五个加盟共和国,原为各自独立的国家,150多个民族,俄罗斯130多个民族。

2)改革的时间长短不同。 3)计划经济体制程度不同。 4)改革的背景不同。世界争霸

5)改革的具体方法、过程不同。

A。前苏联改革偏离社会主义轨道。而中国一直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B。前苏联、东欧改革由最初的渐进改革走向一步登天的激进改革,直接涉及意识、政治领域、社会制度、政党问题。中国改革是从农业开始,把制度与体制分开,注重体制的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的改革。C。俄罗斯接受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萨克斯的激进式改革模式。即全面性、全局性的改革。一步到位的改革,实行彻底的私有化。也是一种大出血的改革方式。做到起点公平,一开始分步骤进行私有化。中国的改革是渐进式的,注重试点搞特区,成功之后再推广。

6)改革的延续性、稳定性不同。

7)改革中的政党的领导地位、自身的廉洁性不同。

3.对于俄中改革的评判

1)西方学者的看法(美国杰拉德·亚当斯、英国约翰·罗斯、日本宫本胜浩)中国与苏东改革的差异:

(1)中国改革始于农业,东欧与前苏联都尚未进行这项改革。

(2)中国是渐进改革方式,前苏联东欧选择萨克斯的休克疗法。

(3)中国在谈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营经济仍然占大多数,前苏联、东欧大多认为,改革需要私有化。

(4)中国改革的始终,中国政府一直控制着经济,监视着增长,通货膨胀到目前一直被合理地控制着。前苏联、东欧国家实行大规模私有化。政府好像是被掏光了的口袋,什么也没有。

2)中国学者的看法(即特点):

更多的学者都是从否定的角度来论述俄罗斯改革的失误,特别是从私有化的角度论述俄罗斯的失败。相反,肯定中国改革的

- 7 -

成功。

4 .中国式的渐进改革的特点:

(1)改革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即在经济改革中把政府自上而下的领导、组织和协调与基层单位自下而上的探索和试验相结合,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制度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调整发展战略起步,营造一个宽松的改革环境。

(2)改革从农村向城市逐步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为第一推动力。

(3)改革开放从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以对外开放带动对内改革。

(4)改革由体制外向体制内逐步推进。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这是中国成功地走向市场经济的道路的主要之点,中国改革之所以能迅速地取得巨大成就,一方面,是由于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另一方面,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企业为主导。实行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

(5)改革强调在统一领导的前提下采取非均衡的发展战略。分部门、分企业、分地区各个突破、由点到面,最后实现经济体制转换。先试验,后推广,从局部到整体,从点和局部做起,逐步推开。摸石头过河,边试验,边纠错。

(6)改革实行双轨制过渡。即不实行一步到位的市场化改革,而广泛采用行政协调与市场协调并存的双轨制,并通过逐步扩大市场调节的比重来稳步向市场经济过渡。

(7)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把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把改革发展和稳定结合起来,实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良性循环。

(8)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

5.中国渐进改革存在的问题

俄国改革不成功原因很多。1995年,萨克斯承认失败。这是推行私有制的结果吗?

萨克斯的改革模式为何在波兰能顺利进行和改革成功呢?这主要是美国的政治家们、战略家们干预的结果。俄罗斯改革需要大批的基金,当向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时,贷不到款。因为萨克斯在对一个小的国家改革实践它的模型时,波兰的发展对美国是构不成什么威胁的,没有谁去理会它、干涉它。但你要扶持一个美国的对手可就不同了。

1998年经济开始回升,2000年我国的内部参考不得不承认俄罗斯经济开始正增长。俄罗斯的改革实施休克疗法,不仅最终证明其有效性,还同时体现了改革一开始的公平性。

【案例1】比如有篇文章题目是“俄罗斯私有化的教训”:1991年,俄罗斯当局向包括境外公民在内发放1.6万亿张私有化证券,每人一张,每张面值1万卢布,实际价值为3万卢布,相当于2辆伏尔加小轿车。

教训的具体理由:

1)未形成有效投资。2)低价出售造成国家资产流失。3)招致犯罪率上升。4)产生一批富翁。

有的认为,苏联问题积重难返,把3000亿美元的国有资产只卖28亿美元,形成资产贵族,极不公平。中国不搞私有化这些问题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没有流失吗?实事求是地说比俄罗斯还要严重。

俄罗斯私有化具体阶段:

全面、快速地私有化。分为小私有化、大私有化两种。

1)1992年—1993年,以商业、服务业及小型工业、运输业为主要目标的小私有化。一年完成改革。2)1992—1994年7月,证券私有化阶段。

3)1994年7月—2001年,现金私有化阶段

4)1998年开始为期三年的新阶段:私有化具体到位阶段。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文化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文化年。加强双方之间的关系对于两国都有好处。

中国的改革并非是无痛分娩法,改革也没有有利无弊的路。

1)中国的渐进改革必然造成双重体制的长期性并存,造成资源配置机制和经济运行的混乱,使改革付出巨大的代价,时间拖得越长代价将越大。

2)渐进改革从体制外向提这推进,必然造成处于中国经济主导地位的国有经济改革长期滞后,而体制外的运作成本是很高的,它造成了腐败的蔓延,造成分配不公。

3)渐进改革首先是从沿海开始,带动全国经济的增长,同时,它也带来东、西部差距的拉大。

4)中国的改革为了减少阻力、增加助力,下放权力,包括干预企业微观经济活动的权力,

并允许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下海”经商,形成一种不利于统一市场健康成长的格局。

我认为俄罗斯的改革符合俄罗斯的国情,而中国的改革也只是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人一直比较穷、底子薄、承受力也比较低,所以只能实施渐进性改革。而俄罗斯相对比中国要好,计划程度比中国高,所以只能进行彻底的私有化改革。俄罗斯的改革成本是否比中国高?有人把苏共失去政权作为改革的成本是极不科学的。一个政党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历史的必然,人为只是加速或推迟作用,不可违避历史发展的轨迹。成本是个经济学的术语,不可把政治问题当作经济问题来算,这种思维有问题,还是中国人的思维固化的结果。

中国的改革有人说,经济上的资本主义,政治上的社会主义,文化上的传统主义(封建主义)。中国的改革仅靠换齿轮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俄罗斯的问题可以说是中国的潜在问题,所谓成就不值得自豪,更不值得否定他国改革的理由,中国仍是封建主义很浓的人治社会。体制到今天依然没改革成功,没有转换好。而俄罗斯体制、制度转换成功,一切进行良性循环了。政治改革由混乱到逐步向定型过渡。俄罗斯人参政一度下跌到50%,普京时期达到70%。

私有化"改革"宣称"要把属于人民的财产还给人民",办法是给全体俄罗斯居民每人发1万卢布的股份证券,因为当时测算俄罗斯的固定资产是1.7万亿卢布,用1.5亿人口一除,平均每人1万卢布多一点。但每年三四位数的通胀率,两三年后1万卢布在交易所仅值8美元,只能买10公斤香肠,所以有人干脆用这些证券换了伏特加酒一醉方休。

企业真正的买主是一些有权、有关系的人,他们用极低的价格购买国营企业,12.5万家企业平均售价只有1700美元,

- 8 -

有几万职工的大型工业企业仅卖二三百万美元,只相当于欧洲一家小型工厂的价格,而且廉价买企业的钱,也都是凭关系从银行获取的。

请大家思考一下: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之后的“俄—中”改革究竟谁优谁劣?你是如何理解的?

“休克疗法”是美国经济学家杰斐里·萨克斯首先提出的一种宏观调控方法,

主要内容是放开物价、紧缩银根、稳定货币、减少财政补贴和实现货币自由兑换,以期抑制通货膨胀、稳定宏观经济。【案例2】1985年玻利维亚出现严重财政危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是-9%,通货膨胀率高达23000%。该国政府根据萨克斯的

建议,实行“休克疗法”,1987年玻利维亚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即达2.1%,通货膨胀率为15%,外汇储备增长了20多倍。

【案例3】1990年波兰和斯洛文尼亚也以“休克疗法”成功地稳定了宏观经济。

1992年10月至1994年6月。对70%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实行了私有化,其具体方法是实行股份制,使企业的机理和员工成为掌握股份;

【案例4】苏联解体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启示是什么?

? 1917年,只有20万党员的俄罗斯布尔什维克党夺取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41年,只有200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面对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法西斯侵略者,无所畏惧,终于赢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

1991年,拥有1800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在没有任何外来侵略的情况下,丧失了70多年的执政地位,国家解体。

【五】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高正礼

一、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渊源

(一)地理环境

两岸原本一块,因地壳运动形成台湾海峡从而有了台湾岛。台湾岛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与大陆沿海地区十分相似:地形特征为东部多山地、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气候特征为夏长冬短、气温较高;雨水丰富、湿度较大;季风、台风影响较多。台湾的土壤、植被与福建大体相似。

二)原始文明

台湾最古老的长滨文化,距今1.5万至5万年,当时台湾海峡还是谷地,大陆和台湾连在一起的。长滨出土的旧石器与广东南海出土的旧石器十分相似。1982年台湾出土的约6500-7000年的彩陶文物同河南仰韶文化同属一个系统。

近年考古新发现的左镇古人类遗址,与大陆沿海地区的清流、漳州、东山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存在着共同的起源。同时,以绳紋粗陶为代表的大岔坑文化、以印纹细陶为代表的凤鼻头文化和圆山文化,都和大陆东南、华南地区新石器文化有很大的相似性。

(三)人口结构

《后汉书?东夷传》载:“会稽海外有东鳀(ti)人,分为二十余国。又有夷洲及襢洲。传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仙,不得,徐福畏诛,不敢还,遂上此洲”。夷洲即台湾。

三国时期孙权派一万官兵进驻夷洲(台湾)。隋炀帝三次出师“琉球”(即台湾,被日本吞并的琉球称冲绳)。唐、宋、元、明、清等朝都曾派人开发台湾。

近期的移民高潮:(1)郑成功反清复明的军民;(2)康熙、乾隆年间迁往台湾的渔民;(3)太平天国时期,为避战乱的福建、浙江居民;(4)国民党败退台湾的大陆军民约200万人。

1926年日本人在台湾统计,当时台湾400万人口中,来自福建311.64万人,来自广东58.63万人,大陆其他省份4.89万人。三者合计,祖籍在大陆者为375.16万人。高山族原居民约30万人。台湾早期住民大部分属于南亚蒙古人,直接或间接从大陆移居台湾。另一部分则从南洋群岛移居而来。他们是高山族的先祖。

(四)隶属关系

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万余名官兵“浮海求夷洲”。607、608年,隋朝将军朱宽两次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610年,隋炀帝派陈棱、张镇州率兵万余人到达台湾。唐后期,东南海上贸易日盛,澎湖地位日显重要。为了加强海防,117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you)建造房屋200间,派水军长期驻守。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在台驻军。 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征讨日本,途经台湾和澎湖。1292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员到台湾“宣抚”。1292年。元政府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隶属于晋江县。征收赋税,行使统治权。这是我国政府在台澎地区设置行政机构的开始。 1297年,元政府派军前往流求招谕。 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撤消澎湖巡检司,将在澎湖居民尽迁内地,后又恢复。1403―1424年(明成祖永乐年间),郑和率领船队曾在台湾停留。

宋元时期,汉族人移民澎湖,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后逐渐移民台湾岛。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县管辖,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这是中央政权第一次在台湾设立行政机关。明当局和郑之龙集团组织汉族人民大规模移民到台湾,这对台湾原始开发起到了很大作用。

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台湾。西班牙、葡萄牙等列强相继侵扰台湾,或掠夺资源,或进行宗教文化侵略,或直接出兵占领。 17世纪初,荷兰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殖民霸权地位,来到东方,积极参加对殖民地的掠夺。 1624年,荷兰人入侵台湾。

郑成功生于1624年,早年以厦门为根据地,起兵抗清,被明桂王封为延平郡王。因进攻南京受挫,回师厦门,大修船舰,倾力筹划驱逐据台的荷兰人,收复国土。1661年4月,郑成功率战舰数百艘,将士25000余人,经过激烈海战,击沉荷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在近一年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1662年2月1日,荷军被迫投降,台湾重归祖国怀抱。郑氏祖孙三代治理台湾,兴办工商业,发展贸易,开办学堂,改进高山族的农业生产方式等,推动了台湾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在台史称“明郑时代”。

1683年,康熙派水师施琅收复了台湾,设立台湾府,归福建管辖。在清朝统治的200余年,台湾的经济快速增长,人口也增长了近10倍。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刘铭传率军民奋力击退法国殖民者。1885年建立台湾行省,刘铭传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政治上实行新政,经济上清理田赋,开办公司,架设电报线,办邮局。买军舰,筑炮台,兴办新式学堂。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给日本。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达50年。从1895

- 9 -

年台湾沦失,到1945年重新光复的整整半个世纪中,不堪忍受亡国奴生活的台湾同胞,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保疆卫国,光复失地,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

二战期间的国际协定重新肯定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中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苏联签署的《波茨坦公告》中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从新回到祖国怀抱。

从上述四个方面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从人口构成来看,台湾不是一个民族,无权以民族自决权为借口搞独立;从隶属关系看,虽历经曲折,但主权明确,“台湾主权地位未定论”不成立。

二、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

1946年6月,内战爆发,战败的蒋介石集团退踞台湾,导致海峡两岸处于隔绝、分离状态。外国反华势力插手台湾问题,推行“以台制华”战略,是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

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制定《与台湾关系法》,以保持海峡军事实力平衡为借口,继续对台湾出售武器。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岸关系是“国与国关系”的分裂言论。陈水扁上台后,延续李登辉的分裂路线,刻意模糊、回避,甚至公开否定“一个中国”的原则,推行“渐进式台独”,又提出“一边一国”的谬论,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台湾问题的解决不容外国势力插手,也不需到国际场合去解决。

三、中共对台政策演变

(一)从“武力解放”到“和平解放”

1.建国初的“武力解放台湾”

建国初期一方面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并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另一方面,加强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加速建设空军和海军,为解放台湾做好军事准备。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政策调整

1955年5月31日,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扩大会议上,明确指出“解放台湾有两种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国共两党“合作了两次”,“为什么不可以合作第三次?”等主张。

(二)“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1978年10月,邓小平指出:“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美日在台湾的投资可以不动,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正式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中国共产党对台方针由以武力“解放台湾”调整为通过和平协商、政治谈判的方式来实现国家的统一。

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委员长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勾勒了“中国和平统一”的蓝图。

1983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新泽西州的杨力宇教授时阐述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

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

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

中国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

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当然也不能是台湾把大陆吃掉。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这个适当方式就是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双方达成协议,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三)江泽民的八项主张

1995年元月,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讲话,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

(1)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2)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但反对搞所谓“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活动;(3)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4)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5)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6)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7)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权益;(8)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间,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韵邀请前往台湾,可以共商国是,也可以先就某些问题交流意见。

从某种意义上说,台湾问题的症结,归根到底就是台湾的政治地位问题。江泽民强调,只要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包括台湾的政治地位问题,以及与台湾身份相适应的国际上的经济文化活动空间问题。有的专家说,对于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大陆曾在内部进行过讨论,有一些考虑。而由江泽民公开阐述,是第一次。

首先,江泽民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其次,江泽民重申解决台湾问题“寄希望于台湾人民”。这表明,在台湾当局一再拒绝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并竭力大搞“台独”的情势下,大陆已经对其失去信心,从而更加强调和重视台湾人民在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大业中的作用。

再次,突出“台湾同胞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针对陈水扁等人不断诬蔑大陆导弹“威胁台湾安全”,台湾某些政客和媒体恶意炒作,挑拨台湾同胞与大陆的关系。江泽民明确指出,“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最后,再次强调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陈水扁鼓吹“一边一国”论关上了与大陆谈判的大门,同时又加紧在岛内外推行“渐进式台独”路线。面对这一形势,中共增强了早日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紧迫感。

四、新世纪新阶段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对台新主张

2005年3月,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

- 10 -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这四点意见,集中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是进一步做好对台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

2.坚决反对法理台独

2000年3月,陈水扁一方面做出“四不一没有”承诺(不会宣布台湾独立、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或国统会的问题);另一方面鼓吹所谓“台湾”与“中国”的对等地位。2003年后又进一步利用“统独议题”肆意挑衅一个中国原则,利用“公投”进行“台独”活动,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已成为“台独”与反对“台独”的斗争,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成为两岸同胞最紧迫的任务。

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3.加强党际交流

2005年4月至7月,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的领导人先后冲破“台独”势力的重重阻力,率团访问大陆。2008年5月26日至31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大陆。胡锦涛同吴伯雄会谈时提出: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

4.促进经贸文化交流和民间交流

2005年4月,胡锦涛与连战达成的“共同愿景”第5条:“建立两党定期沟通平台,包括开展不同层级的党务人员互访,进行有关改善两岸关系议题的研讨,举行有关两岸同胞切身利益议题的磋商,邀请各界人士参加,组织商讨密切两岸交流的措施等。”

2006年4月,首届“两岸经贸论坛”在北京举行。 2006年10月,第二届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在博鳌举行。2007年4月,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北京举行。 2008年12月,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上海举行。2009年7月,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举行。 2010年7月,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广州举行。 2011年5月,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成都举行。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

5.恢复两会磋商

应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邀请,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于2008年6月率团访问北京,就两岸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事宜进行商谈。6月13日上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钓鱼台国宾馆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与《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这是在1993年“汪辜会谈”签署4项协议后两会签署的首批协议,是“汪辜会谈”后两岸协商谈判取得的重要成果。

6.两岸“三通”的实现

2003年春节期间,为便利台商返乡过年,大陆方面批准台湾6家航空公司共16架次包机,从台北、高雄经停港澳至上海往返接送台商。两岸和平协议

五、台独的起源和发展

(一)台独的起源

台独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1945年秋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初。当时驻扎台湾的部分少壮派日军军官,认为广播电台播放的天皇投降诏书是假的,并认为日本尚有余力做最后一搏,乃串连林雄祥(台湾富豪林本源家的代表)、许丙(林本源的管家、日本贵族院议员)等,发动“台湾独立自治运动”,实际上要把台湾作为“大日本帝国”复兴的基地。开启了台独的源头。

早在1854年,美国东方舰队司令佩里就曾率舰队到台湾调查资源,并上书政府,力主“占领台湾”。1858年,美国同英、法、俄等联合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势力侵入台湾。1942年,美国军方制订对日战略时,计划占领台湾后成立军事临时政府,托管台湾。但是,1943年11月,美、英和中签定的《开罗宣言》,要求日本把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尽管如此,1943年12月至1944年11月,美国一直在培训未来托管台湾的军政人员,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海军军政学院,设立了一个特别研究中心,草拟各种手册、作战地图和训练资料等。

1946年,美国驻台湾的副领事克尔、驻台湾的新闻处长卡度和陆军情报组长摩根开始在多种场合散布《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无法律效力、台湾主权归属在对日和约签定前未定等论调。1946年,美国人在台湾搞“台湾民意测验”,得出所谓“台湾人不愿受中国管而愿受美国人管”的结论。

1947年台湾“二·二八”起义后,美国特使魏德迈考察台湾后,向美国国务院提出:“台湾人愿意接受美国的领导和联合国的托管。”以廖文毅、廖文奎为代表的少数台湾人也响应美国人的要求,以“台湾人”名义向国际社会散布“台独诉求”。“二·二八”起义的主流是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但参加者良莠不齐,廖氏兄弟等“托管派”和一些日本浪人混迹其中。台湾一些人向美国驻台领事馆呈递请愿书,要求联合国托管台湾,一个自称“台湾民主联盟”的组织从香港致电联合国,提出“我们有成立自治政府和直接接受联合国组织监督的权利”。

1947年3月,廖氏兄弟跑到上海,8月成立“台湾再解放联盟”,提出台湾为“独立国”、台湾前途由联合国监督举行公民投票、台湾应出席对日和会等主张。9月,廖氏兄弟及“台湾再解放联盟”逃往香港。1948年5月,又在香港成立了“台湾民众联盟”。1948年底,廖氏兄弟及“台湾再解放联盟”、“台湾民众联盟”等转至日本。

从台独的源头看,台独一开始就是少数甘当日本、美国走狗的汉奸扮演的丑剧,并不代表广大台湾。而国民党接收台湾的军队,受到台湾人民的夹道欢迎,彰显了台湾人民的意愿。

(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独在日本的发展原因:

1.台湾同日本的历史、地缘关系 2.战后日本军国主义清除不力,右翼财阀援助

3.美国政府不公开支持台独 1957年、1959年、1961年,廖文毅多次申请去联合国请愿,美国政府都拒绝其入境。1961年7月,陈诚(“副总统”)访问美国,肯尼迪总统会见陈诚后发表声明,宣布放弃搞“两个中国”。

(三)20世纪六十年末至七十年代,台独中心转向美国

原因:1.留学美国的青年增多 2.日本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后,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态度比较明确,而美国却玩弄“台独牌” 中日建交联合声明中,日本政府对“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主张,表示“充分理解和尊重”。并基本断绝与台湾当局的官方往来。

3.日本官员、财阀不再公然支持台独,而美国议员、官员等公开支持台独

4.美国社会相对比较自由

- 11 -

(四)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台独中心在台湾

原因: 1.民主进步党的成立及其台独化

2.台湾开放党禁、报禁等自由,强化所谓人权保障,拓展了台独势力政治活动就空间 1987年7月15日,持续了39年又56天的戒严解除。台独分子纷纷组党,集会,结社,创办刊物等宣传台独言论。3.国民党内李登辉等人的纵容 4.一些人希望台湾走上两党或多党制衡的道路,支持民进党

六、海峡两岸关系的展望

两岸经贸、文化、人员等往来将持续发展。但是,国家领土和主权完全统一任重而道远。

(一)统一的困难

1.两岸民众感情的疏远

日本统治台湾50年,通过“皇民化”教育,割断两岸人民的民族感情和文化渊源。台湾回归后,国民党统治的失误和无能,制造了台湾本土人对大陆人的对立和不满。如“二?二八起义”等。另外,国民党退守台湾近60年,两岸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尤其是严重对峙时代,当局对大陆的片面、歪曲宣传等,导致台湾居民对中国大陆的敌视和曲解。

2.台湾政党政治发展态势的影响

以民进党为代表的台独势力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台湾不断扩展,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等两岸政策受到制约,多党竞选下,不能不考虑民众的意愿。

3.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安定的周边环境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安定的周边环境,对台不便轻易动武,这也是台独分子敢于肆无忌惮宣扬台独的重要原因。4.美国等国际势力的干扰

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同大陆抗衡;打台湾牌遏制中国;20余小国同台湾保持外交关系等。

5.两岸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差距的客观存在

为差距论者提供了借口;差距之大也使台湾一些民众不愿统一。

(二)台湾独立的行不通

1 .台独理论不成立

主权地位未定、民族自决、文化独特、区域特色等都不成立。

2.中国人民坚决不答应

民族感情上不接受;历史情节上割不断;台湾的军事地理位置事关国家安全;台湾独立会引发西藏、新疆等效仿;中国人民要求全民公决。

3.大陆武力威慑

武力维护领土完整是国家的主权;维护领土完整是党和人民政府的历史责任;台湾民众害怕武装冲突等。

4.国际社会不支持

美国不可靠,吸取朝鲜、越南和伊拉克等战争的教训,美国不会为台湾同中国卷入战争。

联合国行不通,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台湾独立从安理会走不通。加入联合国的192个国家,160余国同中国有外交关系,建交的前提之一就是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独立要在联合国大会通过几乎没有可能。

【六】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女老师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工作对象主要包括:民主党派,无党派知名人士,起义投诚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原工商业者,少数民族人士,爱国的宗教界领袖人物,去台人员留在大陆上的家属和亲友,台湾同胞和港澳同胞,归国侨胞和海外侨胞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国留学人员等也成为统战工作新的联系对象。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宗教?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马克思就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对宗教的论断, 从信仰者的情感角度来说, “ 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 “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从社会作用的角度来说,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另外,还有很多种宗教的定义,如, 宗教是一种文化,宗教是历史的钥匙, 等等。可以说, 宗教的每一种因素就具有一种作用, 这种内涵的丰富就使它具有张力和适应性。因此, 人们对它的每一种评价都说明了它某一方面的性质和作用,都是正确的, 全国性爱国宗教组织共有八个,即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教务委员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

一、我国宗教状况

1、信教人数持续增长.

通常的说法是大约有 1亿多人信仰各种宗教,这仅是一种统计加估计的结果。据统计,基督教信教人数为 1600万, 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 70万相比, 增长速度十分迅速。

天主教徒 550万, 我国天主教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教徒家庭世代相传, 稳定性比较强。尽管天主教徒数量的增长速度不能与基督教信徒数量的增长速度相提并论,但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 300万天主教徒相比,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在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 10个,这些民族的人口约有 2100万。

在我国影响最大的一个宗教是佛教。现在中国有佛教寺院1.3万余座,出家僧尼约20万人.

与佛教相比,道教的发展不那么引人注目。但道教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 与民间信仰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普通民众中仍然具有相当生命力, 其发展潜力也不容忽视。

2、我国信教群众结构明显变化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十几年里,我国各宗教我国信教群众结构呈现出五多的特点:

年龄上以老年人居多, 性别上以妇女居多文化程度上以低文化水平居多,

在城乡分布上以农村我国信教群众居多, 在区域分布上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居多。

3、宗教格局面临冲击

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宗教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域分布特点。

- 12 -

汉传佛教主要分布在汉族地区, 藏传佛教主要分布在西藏、其他藏区和内蒙古地区,南传佛教只分布在云南。穆斯林聚居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各省、自治区,在中部和东部有一定数量的穆斯林散居。道教和天主教、基督教也主要分布在汉族地区。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制度, 人们被固定在土地上和单位中,人口极少流动, 宗教的这一区域分布特点得以保持。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经济代替了计划经济,农民大量离开土地进城,人才单位所有制被打破, 人才跨区域大范围流动。这些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对我国宗教的区域分布产生了明显影响。浙江义乌就是典型的例子, 那里以前几乎没有穆斯林, 自形成我国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之后, 中东一些国家和我国西北地区的穆斯林前去经商,现在已有约2万穆斯林生活在那里, 被人们称为当代中国东部新“番坊”

4、国外影响更加突出

许多国家开始意识到, 宗教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在这种背景下, 宗教开始升温并形成新的碰撞和冲突,以至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或焦点问题。在全球化进程中, 中国已经更深地融入国际社会,国际宗教问题对我国的影响十分明显。

5、宗教矛盾日益复杂

我国宗教方面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但在社会变革过程中, 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 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概括起来,现阶段涉及宗教的矛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类是各宗教自身存在的矛盾。二类是境内外势力利用宗教的问题。

三类是宗教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有关方面产生的矛盾,尤其是涉及宗教界权益和宗教组织利益的问题。

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利用宗教从事分裂国家的破坏活动。如:达赖集团

二是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活动

三是不法分子利用宗教从事非法违法活动等等。

二、我国宗教信仰者出现较快增长的势头原因

是各种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以下三个因素最值得关注

一是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尊重和保护二是社会深刻变革使宗教获得新的发展空

三是对外开放条件下,国外宗教的影响越来越大。

三、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主要内容

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宗教信仰自由,就是说: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值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数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体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目标上来,这是我们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处理一切宗教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政策?

第一,宗教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待人们的思想问题,对待精神世界的问题,包括对待宗教信仰的问题,用简单的强制的方法去处理,不但不会收效,而且非常有害。

第二,我们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与遵守自己的基本宗旨,完全一致。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思想信仰上的这种差异,是比较次要的差异,

第三,我们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作基础。

第四,我们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有宪法和法律作保障。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内涵,指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指政府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对宗教方面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和行为,以及社会公共活动涉及宗教界权益的关系和行为的行政管理。

内容包含以下几点:(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2)管理的主体是政府;(3)管理的范围是“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而不是去干预宗教团体的内部事务;(4)管理的方式是依法“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独立自主自办,不是要割断同外国宗教界的联系,不参与国际宗教合作和交流 ,自我封闭起来,而是要在友好、平等基础上开展宗教方面的对外交流和合作,防止外国组织重新控制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

“ 相适应” 的基本内涵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二是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宗教界人士要努力挖掘和发扬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它不是要改变人们的宗教信仰,更不是要消灭宗教,而是要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政策,鼓励宗教界发扬宗教中积极一面,抑制宗教中消极的一面 ,使宗教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和谐因素,使信仰宗教的群体成为国家建设的积极力量 ,使宗教朝着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方向健康发展。

【七】勇担历史重任不负人民重——学习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高正礼

一、历史回顾和时代背景

(一)历史回顾

1.国际局势风云变幻

和平和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

- 13 -

局部地区政局持续动荡(中东、北非)、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且具不确定性;

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升,同发达国家和周边国家的摩擦日益增多。

2.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经济发展方式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亟待攻克的难题

经济方面: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过快。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存在。

社会保障方面:

一是社会保障覆盖面比较低。社保五险中养老保险是参保人数最多,但2009年仅2.3亿人参保,而城乡就业人员为7.3亿人。

二是就业与失业面临着来自城乡的双重压力。现在我国每年能创造的就业机会900多万个,但竞岗人数是2000多万。失业率可能超过10%。今后10年,还将有1.5-2亿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和城镇转移。

三是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扩大。基尼系数已接近0.50,城乡实际收入和福利差距接近6:1。

环境保护方面:

科技事业方面:

一是重大原始创新不多,重大科学发现欠缺。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国产品牌占有率不足15%。

二是产出结构不合理,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为15%,专利转化率为25%,专利推广率在10%-15%之间。

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创新活动覆盖率低。2006年,我国60%以上研发人员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国总量的76.4%;全国规模以上创新工业企业,70%以上在东部。

3.党情的深刻变化(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党员数量快速增长;干部连续新老交替;反腐倡廉任务艰巨。

背景之背景

改革由普惠阶段进入利益调整阶段(是否存在官僚阶层、既得利益集团,“与民争利”);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国进民退”?公有制地位和作用?新的经济增长点?);政治体制改革举步维艰(目标、线路图?文化体制改革阻力重重;腐败蔓延的势头和新趋势。

二、胡锦涛七一讲话的主要内容

(一)精辟概括了90年来党的奋斗历程、伟大成就和基本结论

(二)鲜明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和任务

(三)全面阐述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

(一) 90年的奋斗历程、伟大成就和基本结论

1.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革命合法性、革命与现代化)

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工业化、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什么社会主义)

2.创造和积累了三大成就第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第三,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内涵、特质和地位)

第三,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该制度符合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五个有利于”:

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适应能力和纠错机制)

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3.基本结论

第一,90年来,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命运发生的变化,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

第二,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

第三,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第四,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取得的历史经验(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2.面临的考验和危险:执政考验(纯洁性、以权谋私、“糖衣”袭击和执政能力)

改革开放考验(独立自主、国家安全)市场经济考验(价值标准、风险、腐败)

外部环境考验(同背景)

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3.努力的目标和任务

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思想建设)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创新理论武装全党。

第二,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五德”用人导向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倡导“四个尊重”的风气,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风建设)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拜人民为师;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

- 14 -

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

的基本职责。

第四,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反腐倡廉建设)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斗争进行到底。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第五,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建设)

(三)推进事业的大政方针

现代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

1.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总方针)改革开放的功绩、性质、地位和任务等。

2.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情、物质基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是科学发展

3.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政治建设)

取得的成绩(提高了认识、领导人员有序更替、扩大人民参与政治、完善了多党合作和协商、健全决策机制、改进用人机制、形成了……法律体系等、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建立监督体系)

存在的不足(不适应、不完善)今后的任务(方向、关键、根本)

4.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建设)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发展“三个面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

5.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6.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队和国防建设)

7.坚持“一国两制” (祖国统一)

8.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外交政策)

9.加强青年工作(历史、政策和希望)

三、学习胡锦涛“七一”讲话的几点体会

(一)讲话的特点共性:宏观性、理论性、针对性、时代性

。1.务实(回顾精炼;着重讲党和国家建设科学化;没有口号;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加以解决)

2.诚恳(对境内外各界的感谢;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三件大事“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对青年的期望等)

3.清醒(警觉,党和国家建设任务艰巨繁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前所未有;警钟长鸣;没有丝毫理由自满,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4.自信(直面问题,正视矛盾;坚信前景光明)

2.把握精神实质,注重贯彻落实

勇担历史重任,不负人民重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好本职工作,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3.拓宽视野,坚定信念

历史、全球和发展的视野。建设成果;道路、理论体系和基本制度;党的领导;基本经验。

4.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

牢记历史使命,无愧人民选择;心系党的事业,为党增光添彩。

【八】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女老师

?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载入国家法律、或在该国现实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政或参政方式、方法、程序,以及与其他党派的关系所作的制度性规定,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依据

1、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是理论基础

2、中国社会性质与社会结构决定了作为核心力量的任何政党要支撑起中国革命和现代化的发展,都必须广泛联合各种积极的社会和政治力量,建立广泛的同盟。

二、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1、孕育于民主革命时期,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前夕

2、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曲折发展。

?(经历两个时期1949- 1956,携手合作,共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1956-1978,多党合作制遭遇挫折,二者的关系陷入低

- 15 -

谷。)

3、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新发展

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特点

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

?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

?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四、党的几代党领导人对政党制度的贡献

(一)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多党合作理论和政策的创立与发展

1、提出民主党派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劳动者政党”。

2、是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

3、是确定了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的基本形式。

(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多党合作理论和政策的拨乱反正。

1、是关于民主党派的性质。强调民主党派不再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阶级联盟,而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2、是关于多党合作制度的定位。把多党合作制度作为我国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认为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从而使多党合作制度随着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而完善。

3、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关系的基本方针。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进一步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作为处理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关系的基本原则,极大地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内涵。

4、是关于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任务。

5、是关于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多党合作理论和政策的创新与突破

主要体现在:一是明确我国各民主党派是“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参政党”概念准确界定了各民主党派的地位,为民主党派发挥参政党作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是把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载入宪法,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993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1997年10月中共十五大将多党合作制度纳入党的基本纲领,从而为坚持、发展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可靠保证。

?三是提出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衡量标准: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能否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以及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与优势,能否保持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团结,能否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衡量标准,为科学认识和把握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客观认识世界其他国家的政党制度、抵制西方国家多党制和议会制的影响提供了基本依据。

?四是明确了民主党派进步性与广泛性的内涵

?(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对多党合作理论和政策的丰富与完善

1、提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政党关系,

2、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主党派性质的内涵,提出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从而为民主党派不断发展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奠定了基础

提出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明确了参政党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九】西部大开发与制度创新何源章

一、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沿革

(一)50年代沿海与内地——“两分法”

见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二)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期的——“三分法”(三线——战略大后方、二线、一线——国防前沿)

(三)近25年的“三分法”“六五计划”(1981——1985)中的地区经济发展计划:

1.沿海、内地、少数民族地区

“七五计划”——“十五计划”:

2.东(11个,辽、冀、京、津、鲁、沪、苏、浙、闽、粤,包括桂。)中(9个,包括黑、吉、蒙、晋、豫、鄂、湘、皖、赣);西(9个,川、滇、黔、藏、陕、甘、宁、青、新)

(四)“四分法”

“十一五规划”:

西部12省(市、区,包括广西和内蒙古);东北三省;中部地区6省(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东部地区10省(市,包括海南-琼。)

“十一五”规划强调:

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十七大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十二五规划继续倡导:

- 16 -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

十二五规划继续倡导: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二、为何要进行西部大开发?

(一)西部大开发的提出

1.邓小平:1988年9月12日曾提出沿海与内地发展的“两个大局”问题:

关于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也要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选P三277—278。)邓小平理论与经济学理论关系:

经济发展个几年上一个台阶——经济发展周期理论

“两个大局”的特区建设理论——梯度推进发展战略——“滴漏效应”或称为“极化效应”。

2.江泽民:

1999年6月17日在视察西部,当时明确指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1999年6月19日江泽民同志在西安向全国发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号召。

第一次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

1999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就把西部大开发列为国家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

第二年春,中央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2000年中央计划把国债投资与国家拨款的七成向中西部地区投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强农业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

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指出: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成立西部开发办公室,2000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33号),2001年制定了《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制定了《西部开发总体规划》

2003年9月8日,温家宝总理在新一届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指出,要坚定地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向前进。

2004年,温家宝总理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

温家宝:《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2005年2月5日

2011年温家宝总理工作报告: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颁布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指导意见和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推出促进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等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举措。

(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原因(必要性)

1.从西部现状来看:

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东西部的差距仍在扩大,贫困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2.从敌视大陆与中国一些人的观点来看:

李登辉的“中国七块论”

新书《台湾的主张》是根据日本松下集团PHP(繁荣幸福与和平)研究所副所长江口克彦1998年来台湾,以日文对李登辉进行了3天的采访为基础。

“最理想的状况,是中国大陆摆脱大中华主义的束缚,让文化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的地区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如台湾、西藏、新疆、蒙古、东北等,大约分成七个区域。

3.对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动因问题的具体考察:

第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

第二,社会原因。中国的改革开放富了东南地区,在西部资源、能源、劳动力廉价供应的基础上,东部地区先富了起来。

第三,环境原因。第四,全国的协调发展和政策的延续性。

有人认为东部地区的资金回报率远高于西部地区,因此,西部大开发是一种不经济的行为。这种说法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正确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与东部无法相比

三、西部大开发的路径

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制度创新都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在开发的初期或第一阶段,其制度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究竟哪种应处于首选路径?

各种观点:

有的认为,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是首要的,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建立西部开发银行,发行西部开发债券和股票;加强西部信用合作组织的建设;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应加大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力度;大力吸收外资(包括港台澳资)到西部投资办企业。

有的认为,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为西部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有的认为,以政府转型为关节点,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支撑点,最终以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在政府转型方面,当前的中心点应是推进政府职能的转换,基本思路是由“经济管理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即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上来。

有的认为,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

- 17 -

还有的认为:

有的学者强调,资本为第一要素。有的学者强调,人才为第一要务。有的学者强调,技术为第一要务。

我认为:强调人才作用,技术创新的作用等,本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就现有西部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与改革的方式而言,还是要重视制度建设与创新。包括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当然也包括经济制度、金融制度的创新,以及激励机制创新、人事制度的创新等。这是现实阶段一种较佳的、任何方案中它是不可或缺的前提与基础。

邓小平同志曾对于制度的作用问题有过精辟的论述: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鲁迅先生曾提出过见地的看法和感叹值得我们今天借鉴:我国古代有过贡献人类的四大发明,然而,罗盘针并不是用于航海和开拓世界市场,而是用于看风水之类的迷信活动;火

药的发明没有摧毁古老帝国的封建墙垣,而是用于除旧迎新、生丧嫁娶;活字印刷术的使用则不但没有启迪民智、活跃学术,反而成了思想禁锢和制造文字冤狱的有力工具。

在西部大开发中拥有许多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没有一个好的制度创新体系一切都将成为空话、泡影。

1998年初,江泽民同志曾在中国科学院呈报的《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报告中特别批示:

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到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能否由此推理出:”知识创新“在西部大开发中居于首要条件呢?

这里所讲的国家创新体系、创新意识,当然,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系统。这是针对我国面对新世纪而言的。同时,“至关重要”并不等于发展的“首选路径”。

那么,它们三者的关系究竟如何呢?笔者认为,制度创新是前提和保障,技术创新是根本和动力,知识创新是基础和源泉。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互为条件,互为目的,是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强调制度创新处于首选路径的具体理由如下:

第一,从西部大开发的现实可行性来说,制度是各级领导易于操作可行的一种措施。

第二,从西部大开发的东西部差距来说,不仅表现在经济增长和发展速度上,而且更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上。

第三,从西部大开发思想观念来说,换脑是开发的首要条件。

第四,从西部大开发过程来看,开发与发展第一阶段的重点关键就是制度创新。

第五,从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来说,我们只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六,从西部大开发的现有条件来说,西部也有许多自身的优势,关键是如何首先进行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发挥好本地区的长处,用好当地的人才、资源等。

制度创新是“西方世界兴起”的根本原因。

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与他的合作者罗伯斯·托马斯在他们的经济史研究中曾经得出的一个结论。

诺斯在他所著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论述道:“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兴起的原因所在。”

总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有利于地区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也是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在西部大开发的初期以及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制度创新在现实实践中仍应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0】

一、利益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核心

利益一般是指欲望(多指自然的)和需要(多指社会的)的满足。

两千多年前的司马迁和一百多年前的马克思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即:利益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核心

司马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马克思——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利益问题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

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好更快地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的根本的利益。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经济基础:公有化,即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国有化、集体化。

资源和要素配置方式:计划化,政府统筹兼顾,有计划按比例地配置。

社会基础: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两阶级一阶层)。

组织化:自上而下建立机构(社会“国家化”,社会失去独立性;公社制和单位制,形成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实际上是工业和城市成为国家计划的重点)。

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组织)与社会

社会主义不是中国社会自然发育的结果,而是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纲领改造社会的产物。

用“国家-社会”理论框架来分析中国社会主义问题,我认为:20世纪50年代至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组织),但未能相应地促使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成功转型,从而在中国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

制度之花必须生长在肥沃的社会土壤之上。制度一定要在特定的社会基础上生长发育,而不能简单地移植和改造。社会制度单独的革命和改革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它必须与社会结构的相应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

如果制度合理,社会就会呈现出稳定发展、良性发展的状态和趋势;

- 18 -

如果制度不合理,社会肯定会出现不适和不良的反应。所谓消极怠工、投机倒把、走私、逃港、上访、闹事、呼喊、沉默、暴力、犯法抗法等现象,如果大批地、反复地出现,那肯定是制度设计出了问题。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社会的发育生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新社会发育生长)

经济基础:经济成分的多样化。

资源和要素的配置方式:市场化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市场竞争。

社会基础:社会群体的分化与组合,在原有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之外,出现了多样化的新社会阶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民间组织的生长发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益关系的多样化、复杂化(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行业与行业,群体与群体,群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等)。

四、社会利益关系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利益格局出现了历史性的调整。这是改革开放激发社会活力的结果。它既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劲动力,又向执政党提出了崭新的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沛源泉。

所谓前所未有的变化和历史性的调整是指:开始培育和逐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逐步形成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结构和社会体系)。

五、利益关系演变与社会理论创新的阶段性

第一阶段(1978-1992年)

阶段一、单一型利益关系的松动与关于社会利益关系及矛盾重大政治课题的提出(1978-1992年)

一是亿万农民率先成为改革受益的群体(“万元户”);

二是广大工人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奖金);

三是个体户们挖掘到了第一桶金(回城知青、待业青年等);

四是东南特区与所谓“孔雀东南飞”现象的出现(第一代特区人)。

做法:放权让利;特点:人心思变,共同受益;问题:双轨制与官倒问题。

傻子瓜子与个体户

邓小平的预见

早在改革开放前夕,邓小平就预见到: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

他相信:

“随着经济的发展,路子会越走越宽,人们会各得其所。”

这指明了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的一些特征和取向。

改革开放初期中共的认识

“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内部大量存在的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社会矛盾,采取不同于阶级斗争的方法来正确地加以解决,否则也会危害社会的安定团结。”

1981年底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妥善处理包括各民族人民之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之间、干部群众之间、军民之间、先进后进之间、较富裕者与较困难者之间、买方卖方之间、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等在内的人民内部的关系问题。

利益关系的复杂变化影响人们对改革的态度

198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改革的过程中,“有一个人们普遍关心和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这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问题。随着新老经济体制的逐步转换,各方面利益关系必然要作相应的调整和发生新的变化。”“从总的发展趋向来看,各方面的经济利益都将随着改革的进展而得到增加,……但是,人们利益的增加不可能齐头并进,必然有先有后,有多有少,甚至有些方面的利益还会暂时受到某些损失。而且,这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不是一下子就能定型的……。这种利益关系的复杂变化,往往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人们对改革的态度。”

中共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一个重要命题

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一个重要命题:

“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和矛盾,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个重大课题。”

第一次提出“利益分配格局”概念

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在关于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提出:要逐步理顺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

这是中共第一次正式提出“利益分配格局”的概念。

阶段二、多种所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多样化、新社会阶层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代表等理论观点的概括(1992-2002年)

一是私营企业异军突起,新阶层的产生并成为最大受益群体(“经理”);

二是部分工人和知识群体的利益开始出现下滑的趋势;

三是众多农民的整体利益由兴向衰转化(90年代中期开始,税费);

四是浦东开发开发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现象;

五是分税制与中央和地方矛盾问题。

做法:市场经济;特点:贫富差距开始拉大;问题:脑体倒挂。

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

1993年9月,离休以后的邓小平指出:

“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 19 -

第一次提出“不合理的利益格局”的概念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解决许多极其复杂的问题。这场改革“必然要改变旧体制固有的和体制转变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不合理的利益格局,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阻力。”

贫富差距扩大也是政治问题

1994年1月,江泽民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提出:

“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向,特别是要注意在深化改革中由于进一步进行利益格局、利益关系的必要调整,而可能引发的新矛盾新问题,千万不可疏忽大意。”

1996年8月,他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指出:

“必须看到,贫富差距扩大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证明,社会成员之间、地区之间贫富差距过大,就会引发民族矛盾、地区矛盾、阶级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就会出大乱子。”

所谓“社会结构的断裂”

全国社会发展会议1994年10月20-23日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社会发展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1996至2010年社会发展工作的重点。

贫富分化的新表现:先富者由80年代那种个别性和零散性,到90年代则变成了群体性和区域性,突出的表现是部分社会群体和少数地区先富起来,导致社会成员之间、地区之间贫富差距愈来愈大,以至于有的学者(如清华大学的孙立平教授)认为中国出现了“社会结构的断裂”现象。

法轮功问题及其影响(1999年4月围攻中南海、7月批李洪志)

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多样化论

1999年9月,在庆祝政协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多样化论。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其表述不断地补充和调整,最后在2001年7月形成了“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五个多样化)这样完整的概括。

第一次提出了新社会阶层论

2001年7月,江泽民在建党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新社会阶层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而且,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这种变化还会继续下去。”(六个新阶层)

第一次提出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代表论

1999至2001年,江泽民深入思考了执政党建设问题,特别是如何“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课题,提出并阐述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代表论等重要思想。

2000年2月,他第一次提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第三阶段(2002- )

阶段三、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2002- )

一是公务员和知识群体成为利益稳定上升的群体;

二是党政领导干部受益程度成为公众关注指责的焦点;

三是一些工人和农民成为弱势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所谓“二代”问题(富二代、穷二代,官二代、星二代等)

做法:科学发展;特点:贫富分化更加严重;问题:官民、劳资等社会矛盾进一步发展,维稳任务艰巨。

第一

为什么李双江儿子的事会引起社会爆炸式愤怒?

第二

毛泽东时代,等级森严,什么级别享受什么工资待遇,如司局厅级以上才可乘软卧,可以享受乘公家轿车上下班……。而近三十年来,毛泽东式的制度一点没变,而财富的分配,发财移民己与权力等级挂上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权力无所不在,贪污受贿亦随影而在,权力无所不在,权力庇荫下的合法赚钱也就滚滚流向第三中国特色之一,权势无所不在,梦鸽的人民大会堂的车证是临时性的,她留着让儿子放在车头上干吗?车辆改装,化了二十多万,梦鸽李双江不知道?车辆改装过度,违规了就过不了车检关。为什么李双江梦鸽夫妇我行我素?

李双江教子从小开车,己是不把他人的生命放在眼里。儿子不满18岁,没有驾驶执照,就开家长的车好久了,李双江梦鸽是不是无视社会公共安全?如果万一撞死了人,李双江梦鸽是不是应负刑事责任??

李双江的家教不是有问题,而是极差!

网上见李双江邻居投诉报刊,李双江儿子驾车常常半夜回来,发动机声音很响,还乱呜喇叭,邻居半夜惊醒,但,敢怒不敢言。

市区单车道,无证开快车,还下狠手打人,无视他人性命,比水浒里的高衙内有过之而无不及!打了人欲逃跑,竟然开车冲向被害人!万一没刹住车,直接撞死了呢?这与药家鑫没有本质区别了!!!

第五“谁敢打110”这不是李双江儿子一个人的问题,……“官二代”“红二代”“富二代”在国外,己是臭不可闻,在国内亦是胡作非为,疯狂嚣张,无视社会公众利益,无视社会公共安全,无视普通百姓的人格尊严,“官二代”“红二代”“富二代”己是践踏法律无法无天的中国特权阶层的又一代名词。早已引起人们心中怒火,李双江儿子的事只是必然中的偶然而已。

第六对孩子教育的最直接的教师是家长。从网上知李天一这孩子在海淀转学多次,而本人的学习情况不咋地,也常常违纪,家长转学这么顺利,有没有过“意思意思”?

一个才15岁的孩子,学校不可能教导行贿,但他竟然懂得并实施行贿,这又是谁言传身教的呢?

损害百姓利益与人身伤害,有权、有势、有钱,就可“趟平”,李双江儿子先前被派出所以15岁之由放走,不正是又一让人们对有权、有势、有钱,就可“趟平”愤怒的实例吗?

第七李双江与殷秀梅,蒋大为……一样,把屁股坐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回国大唱“党妈妈”发财。李双江唱歌教育全中国人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却把儿子送到他们口口声声批判的帝国主义国家去接受“西方普世价值”教育!

- 20 -

这种讲一套做一套的把戏早已引起人们的鄙视痛恨,李双江只是其中一例而已。

第八李双江儿子出事,李双江梦鸽出面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是李双江私人的事,与军艺领导扯不上边,军艺领导穿上军装去看伤者,是什么个意思?如果军艺大院里扫地的工人的儿子打伤了人,军艺领导出不出面去看伤者?受伤者住大众病房,记者访问,的确影响其他病人休息。可是转到单间病房后,为什么派军人看住,不让记者接近,拍照……这涉及到国家机密还是用公共权力为私人服务?

我国目前分配不公的六大表现

我国目前分配不公现象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纪宝成)

第一,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发展,我国迈入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时代。第二,中国的两极分化已十分严重,基尼系数大大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第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战略目标已经顺利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仅没有得到实现,反而呈现渐行渐远的发展态势。第四,分配不公问题开始呈现出强烈的固化、板块化和制度化的趋势,中国社会开始出现“财富世袭”、“权力世袭”与“事业世袭”,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大幅度下降。第五,收入分配不公的核心主体已从传统的工资性收入差距演变到“福利性收入”的差距、“灰色收入”的差距甚至“黑色收入”的差距,这不仅导致社会秩序紊乱,更为重要的是导致市场经济秩序的紊乱。第六,分配不公不仅触及社会公平的底线,导致社会冲突的加剧和社会交易成本大幅度提高,而且也妨碍了市场经济平稳运转与宏观经济效率的获得。

第一次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目标

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目标。报告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新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胡锦涛指出:“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特别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

面对这样一个复杂局面和艰巨课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勇于创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

他深刻指出:“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他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成为全党的行动纲领。

《决定》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完善社会管理”这一概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完善社会管理”这一概念。

2010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适应新形势,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关系。

社会管理创新从政策层面实现大跨越,是在2011年。

胡锦涛提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胡锦涛指出,“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

他强调,要“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他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要求是“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以“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中央政治局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

2011年的全国两会上,“社会管理创新”一词首次以重要篇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

让“社会管理创新”成为中国政治事务中炙手可热的新名词,文件的核心内容就是四句话: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 21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ne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