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冀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精品专题课后练习【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更新时间:2023-05-08 16:2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中历史冀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精品专题课后练习【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读图片《秦朝行政系统简表》,表中“御史大夫”的职责是()

A.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B.掌管军事

C.监察百官D.管理地方政务

【答案】C

【考点】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解析】

试题分析:御史大夫是秦朝开始设置的中央官职,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由于御史和皇帝亲近,因此群臣奏事须由他向上转达,皇帝下诏书,先是下到御史那里,再传达给丞相、诸侯王或守、相,因而皇帝可利用御史大夫督察和牵制丞相。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2.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废除奴隶主旧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A.奖励军功B.奖励耕织

C.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D.推行县制

【答案】C

【考点】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得到大量开垦,原来奴隶主的井田制受到很大破坏,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这样奴隶制井田制被废除,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所以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对废除奴隶主旧制度最具决定性意义,选项中C适合题意,顾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3.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齐国B.楚国C.燕国D.秦国

【答案】D

【考点】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选择题,通过材料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从题中的材料来看,“老大因作战获得爵位”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奖励军功,“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这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奖励耕作,生产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说明商鞅变法的内容:建立县制。商鞅变法是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实行的变法,所以是在秦国的变法,D符合题意,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4.董仲舒认为,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皆绝其道”,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设立太学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答案】D

【考点】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董仲舒的新儒学,题目中指出的是要将其他的文化灭绝,所以其要表达的是D项,B是科举考试制度C是设立学校的内容A是秦朝的,均排除。

5.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诸侯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确反对

A.禅让制B.世袭制C.郡县制D.分封制

【答案】D

【考点】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中首先得知是在秦朝,所以A项排除,然后材料中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可得知是周的分封制,故正确答案是D.

6.西汉和唐朝国家统一,文化昌明,几位帝王文治武功,在古代历史的发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即位时,只有16岁,年轻有为,他下诏,令各郡县推举人才,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武帝发现了像董仲舒等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对出身低微的人,他也能破格录用。如出身贫寒的主父偃,长期怀才不遇,后来他到长安直接向武帝上书,武帝很赏识他,相见恨晚,立即任他为官,后来一年内竟将他升官四次。

-----选自中学历史课本

【小题1】材料中提到的两位历史人物董仲舒、主父偃分别给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6分)这些建议帮助汉武帝将西汉王朝推向了顶峰,这个顶峰是什么局面?(2分)

材料二: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割大腿上的肉)以啖腹(填饱肚子),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大臣向太宗进谏

【小题2】“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全盛打下了基础,结合材料,你认为太宗的哪些治国举措有

益于“贞观之治”的出现?(两条即可,6分)

【小题3】结合材料,分析两位帝王在其统治期间都出现治世局面的共同原因有哪些?(3

分)

【答案】

【小题1】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父: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局面:大一统。

【小题2】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合并州县,割除民少吏多的弊政;任用贤才,虚心

纳谏。(任两条)

【小题3】任用人才,虚心接受意见;个人的才能等(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武帝即位时,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

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终于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

而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的“推恩令”,使诸侯王分封子弟为侯,王国封地被分割,诸侯越分越小,从加

强了中央集权专制。

【小题2】根据材料二,结合“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他注意吸取隋朝灭

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任用贤才,虚心纳谏等等,为唐朝的全盛打下了基础。

【小题3】汉武帝任用董仲舒、主父;唐太宗任用魏征等,说明他们都任用人才,虚心接受意见。

考点:本题考查汉武帝大一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mv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