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重点辅导汇总

更新时间:2023-04-17 05:5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会计,有方法db2f43d884254b35eefd342f 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重点辅导汇总一、成本控制与成本降低的区别

【问题】成本控制与成本降低的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解答】成本降低与成本控制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1.目标不同:成本控制以完成预定成本限额为目标,而成本降低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

2.项目不同:成本控制仅限于有成本限额的项目,而成本降低不受这种限制,涉及企业的全部活动。

3.过程不同:成本控制是在执行决策过程中努力实现成本限额,而成本降低应包括正确选择经营方案,涉及制定决策的过程,包括成本预测和决策分析。

4.含义不同:成本控制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又称为绝对成本控制;成本降低还包括统筹安排成本、数量和收入的相互关系,以求收入的增长超过成本的增长,实现成本的相对节约,又称为相对成本控制。

二、债券价值

【问题】如何理解,随着付息频率的加快,折价发行的债券价值逐渐降低,溢价发行的债券价值逐渐升高;平价发行的债券价值不变?

【解答】分期付息债券的价值=利息的年金现值+债券面值的现值,随着付息频率的加快,实际利率逐渐提高,所以,债券面值的现值逐渐减小。

随着付息频率的加快:

(1)当债券票面利率等于必要报酬率(平价出售)时,利息现值的增加等于本金现值减少,债券的价值不变;

(2)当债券票面利率大于必要报酬率(溢价出售)时,相对来说,利息较多,利息现值的增加大于本金现值减少,债券的价值上升;

(3)当债券票面利率小于必要报酬率(折价出售)时,相对来说,利息较少,利息现值的增加小于本金现值减少,债券的价值下降。

学会计,有方法db2f43d884254b35eefd342f 举例说明:

假设债券面值为1000元,期限为5年,必要报酬率为10%。

(1)票面利率为10%时:

如果每年付息一次,则债券价值=1000×10%×(P/A,10%,5)+1000×(P/S,10%,5)

=1000×10%×{[1-(P/S,10%,5)]/10%}+1000×(P/S,10%,5)

=1000-1000×(P/S,10%,5)+1000×(P/S,10%,5)

如果每年付息两次,则债券价值=1000×5%×(P/A,5%,10)+1000×(P/S,5%,10)=1000-1000×(P/S,5%,10)+1000×(P/S,5%,10)

债券价值的差额=[1000-1000×(P/S,5%,10)+1000×(P/S,5%,10)]-[1000-1000×(P/S,10%,5)+1000×(P/S,10%,5)]

=[1000×(P/S,10%,5)-1000×(P/S,5%,10)]-[1000×(P/S,10%,5)-1000×(P/S,5%,10)]

=0

(2)票面利率为12%(大于10%)时:

如果每年付息一次,则债券价值=1000×12%×(P/A,10%,5)+1000×(P/S,10%,5)

=1000×12%×{[1-(P/S,10%,5)]/10%}+1000×(P/S,10%,5)

=1.2×[1000-1000×(P/S,10%,5)]+1000×(P/S,10%,5)

如果每年付息两次,则债券价值=1000×6%×(P/A,5%,10)+1000×(P/S,5%,10)=1.2×[1000-1000×(P/S,5%,10)]+1000×(P/S,5%,10)

债券价值的差额=1.2×[1000-1000×(P/S,5%,10)]+1000×(P/S,5%,10)-{1.2×[1000-1000×(P/S,10%,5)]+1000×(P/S,10%,5)}

=1.2×[1000×(P/S,10%,5)-1000×(P/S,5%,10)]-[1000×(P/S,10%,5)-1000×(P/S,5%,10)]

学会计,有方法db2f43d884254b35eefd342f =0.2×[1000×(P/S,10%,5)-1000×(P/S,5%,10)]+1.0×[1000×(P/S,10%,5)-1000×(P/S,5%,10)]-[1000×(P/S,10%,5)-1000×(P/S,5%,10)] =0.2×[1000×(P/S,10%,5)-1000×(P/S,5%,10)],大于0,由此可知:债券价值增加。

(3)同理可知(您可以自己仿照上述过程推导一下),如果票面利率小于10%,则半年付息一次的债券价值小于每年付息一次的债券价值,即债券价值下降。

例如:票面利率为8%(小于10%)时:

债券价值的差额=-0.2×[1000×(P/S,10%,5)-1000×(P/S,5%,10)],小于0。

三、营运资金融资政策

【单选题】如果企业经营在季节性低谷时除了自发性负债外不再使用短期借款,其所采用的营运资金融资政策属于()。

A.配合型融资政策

B.激进型融资政策

C.稳健型融资政策

D.配合型或稳健型融资政策

【答案】D

【解析】企业处于季节性低谷时仍需保留永久性流动资产,此时企业不使用短期借款,属于配合型或稳健型融资政策。

【问题】如果企业经营在季节性低谷时除了自发性负债外不再使用短期借款,其所采用的营运资金融资政策属于配合型或稳健型融资政策,为什么?

【解答】根据临时性流动资产的特点,临时性流动资产是指那些受季节性、周期性影响的流动资产,因为在季节性低谷时,企业处于生产经营淡季,此时临时性流动资产就是0,见教材227页倒数第一段。

所以在季节性低谷时,是没有临时性流动资产,所以3种筹资政策:

学会计,有方法db2f43d884254b35eefd342f 三种筹资政策下的资产如何配置分别列示如下:

配合型:临时性流动资产=临时性流动负债=0,

激进型:临时性流动资产=0,临时性流动负债>0,

稳健型:临时性流动资产为0,因为该政策下临时性流动资产是由临时性流动负债和部分长期资金组成,所以此时临时性流动负债也是=0。

所以配合型和稳健型的政策下临时性流动资产和临时性流动负债都是0。

四、筹资方式

某公司原有资本700万元,其中债务资本200万元(每年负担利息24万元),普通股资本500万元(发行普通股10万股,每股面值50元)。由于扩大业务,需追加筹资300万元,假设没有筹资费用。其筹资方式有三个:

方案一:全部按面值发行普通股:增发6万股,每股发行价50元;

方案二:全部增加长期借款:借款利率仍为12%,利息36万元;

方案三:增发新股4万股,每股发行价47.5元;剩余部分用发行债券筹集,债券按10%溢价发行,票面利率为10%;

公司的变动成本率为60%,固定成本为18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使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计算确定公司应当采用哪种筹资方式。

【正确答案】

方案一和方案二比较:

(EBIT-24)×(1-25%)/(10+6)=(EBIT-24-36)×(1-25%)/10

得:EBIT=120(万元)

方案一和方案三比较:

方案三的利息

=(300-4×47.5)/(1+10%)×10%

=10(万元)

学会计,有方法db2f43d884254b35eefd342f (EBIT-24)×(1-25%)/(10+6)

=(EBIT-24-10)×(1-25%)/(10+4)

得:EBIT=104(万元)

方案二和方案三比较:

(EBIT-24-36)×(1-25%)/10

=(EBIT-24-10)×(1-25%)/(10+4)

得:EBIT=125(万元)

当EBIT小于104万元时,应该采用方案一;当EBIT介于104~125万元之间时,应采用方案三;当EBIT大于125万元时,应采用方案二。

【问题】当EBIT介于104~125万元之间时,应采用方案三不用画图的方式,怎么样选出来呀?

【解答】在用每股收益分析法进行分析时,判断的依据是:当预期息税前利润或业务量水平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时,应当选择财务杠杆效应较大的筹资方案;当预期息税前利润或业务量水平低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时,应当选择财务杠杆效应较低的筹资方案。

第一步,需要判断各筹资方案中财务杠杆效应的大小。判断财务杠杆效应的大小,可以用利息的多少简化判断,本题中方案1的利息总额为24万元,方案2的利息总额是60万元,方案3的利息总额是34万元,所以方案2的财务杠杆效应最大,方案3次之,方案1的财务杠杆效应最小。

第二步,需要计算三种组合下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

第三步,判断方案的选择:

(1)方案一和方案二比较计算出来的EBIT为120,当实际的EBIT>120,我们选择杠杆效应较大的,所以选择方案二;当实际的EBIT104,我们选择杠杆效应较大的,所以选择方案三;当实际的EBIT125,我们选择杠杆效应较大的,所以选择方案二;当实际的EBIT<125,我们选择杠杆效应较小的,所以选择方案三。

现在,如果实际的EBIT小于104,(1)中选择方案一、(2)中选择方案一、(3)中选择方案三,从(2)中可以看出:方案一比方案三好,所以最终判断出:如果实际的EBIT 小于104,选择方案一。

学会计,有方法db2f43d884254b35eefd342f 当低于104万元,从(1)看,方案1优于方案2,从(2)看,方案1优于方案3,从(3)看,方案3优于方案2,所以综合起来,方案1最好。

当介于104万元~120万元之间时,从(1)看,方案1优于方案2;从(2)看,方案3优于方案1;从(3)看,方案3优于方案2,所以综合起来,方案3最好。

同理可以得到,当介于120~125万元时,方案3最好。所以当介于104~125之间,都是方案3最好。

同理可以得到,当超过125万元时,方案2最好。

五、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

【问题】为什么当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大于短期借款利息率时,就说应选择折扣期付款合适?请用通俗的话解说一下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是什么意思?

【解答】1. 放弃现金折扣意味着企业把原本能够少支出的现金没有选择少支出,而是挪作他用,相当于借了一笔款项,计算的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便相当于“这笔借款”的“利息”,如果这个“利息”大于短期借款利息率,那么企业就会选择短期借款,即应选择折扣期付款。

2. 对于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企业放弃现金折扣,即选择到期满额付款,则企业把原本能够少支出的现金现在企业可以挪作他用,相当于借了一笔款项,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即为“这笔借款”的“利息”,机会成本越大,则说明“这笔借款”的“利息”越高,当它大于短期借款利息率时,企业应选择折扣期付款。

六、递延年金递延期的确定方法

【问题】递延年金递延期如何确定?

【解答】我们首先搞清楚该递延年金的第一次收付发生在第几期末(假设为第W期末),然后根据(W-1)的数值即可确定递延期m的数值。

注意:在确定“该递延年金的第一次收付发生在第几期末”时,“本期的期初和上期的期末”是同一个时间点。

学会计,有方法db2f43d884254b35eefd342f 【例1】某递延年金为从第4年开始,每年年末支付A元。由于第一次支付发生在第4期末,所以,递延期m=4-1=3。

【例2】某递延年金为从第4年开始,每年年初支付A元。由于第一次支付发生在第4期初(即第3期末),所以,递延期m=3-1=2。

七、现金余缺

某企业编制“现金预算”,预计6月初短期借款为100万元,月利率为1%,该企业不存在长期负债,预计6月现金余缺为-55万元。现金不足时,通过银行借款解决(利率不变),借款额为1万元的倍数,6月末现金余额要求不低于20万元。假设企业每月支付一次利息,借款在期初,还款在期末,则应向银行借款的最低金额为()万元。

A.77

B.76

C.55

D.75

【答案】A

【解析】假设借入X万元,则6月份支付的利息=(100+X)×1%,则: X-55-(100+X)×1%≥20 X≥76.77(万元) X为1万元的倍数可得,X最小值为77,即应向银行借款的最低金额为77万元。

1.【问题】现金余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数表示?

【答复】现金余缺,是用可使用现金合计减现金支出合计,计算出来的。现金余缺包含两个方面,即“余”或“缺”,因此用正数就表示是余;用负数就表示是缺。在本题中现金余缺用负数表示说明现金支出大于可使用现金合计。

2.【问题】本月现金余缺不是本月所有现金收付的差额吗?为什么不包括利息呢?

【答复】现金余缺=该期可运用现金合计-该期现金支出,其中该期现金支出=经营现金支出+资本性现金支出,利息属于筹资活动引起的现金支出,不包括在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引起的现金支出中。

学会计,有方法db2f43d884254b35eefd342f

3.【问题】为什么短期借款不算在总借款里?

【答复】预计6月初短期借款为100万元,意思就是这100万元是6月以前借入的,6月份只需要考虑这100万元借款的利息即可。

4.【问题】关于现金预算表中的“资金筹措及运用”是什么意思,它与题目中问的短期借款有什么联系吗?

【答复】资金筹措及运用=短期借款-支付借款利息-购买有价证券,由于本题中只涉及短期借款和支付借款的利息。因此本题的资金筹措及运用=短期借款-支付借款利息。题目中给出的短期借款时6月初已有的短期借款,这个条件在计算6月份的利息时要用到。八、杠杆系数

【问题】杠杆系数的相关公式如何理解?

【答复】其实要记住公式,关键是理解定义,理解了就明白了,以经营杠杆为例,我们要知道为什么会产生经营杠杆,是因为有固定成本的存在,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幅度大于产销量变动幅度。所以我们就可以列出定义公式了:DOL=息税前利润变动额/产销量变动额;将这个公式变形就可以得到简化公式:DOL=M/(M-F)我们仔细看看这个公式,分母比分子多扣减了一个固定成本F。同理,财务杠杆系数是由于固定资本成本导致的,我们观察一下财务杠杆简化公式DFL=EBIT/(EBIT-I),分母比分子多扣减了一个固定利息费用I,最后看看总杠杆系数,它是由于固定成本和固定资本成本双重作用所致,我们观察一下它的简化公式:DTL=M/(M-F-I),分母比分子多扣减了固定成本F和固定利息。以上这些可以作为记忆的技巧,前提是您理解了他们的定义和产生的缘由。

在此将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总杠杆系数这三个杠杆系数的所有公式总结一下:

1.经营杠杆系数:定义公式:DOL=息税前利润变动额/产销量变动额

简化公式:DOL=M/(M-F)=(EBIT+F)/EBIT

2.财务杠杆系数:定义公式:DFL=每股收益变动额/息税前利润变动额

简化公式:DFL=EBIT/(EBIT-I)=(M-F)/(M-F-I)

3.总杠杆系数:定义公式:DTL=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

简化公式:DTL=M/(M-F-I)=DOL*DFL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mn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