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文史常识加解题方法

更新时间:2023-05-29 16:4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三历史文史常识加解题方法

谥号是帝王、诸侯与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性质的称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表褒的称号有文、景、武、明、穆等,如晋文公、秦穆公、汉武帝;表贬的称号有灵、厉、炀、哀等,如周厉王、隋炀帝。后世帝王谥号多用一字,如汉武帝(武,威强睿德曰武)、隋炀帝(炀,好内远礼曰炀);其余人(非帝王者)大多用两字,如文忠公(文忠,欧阳修)、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 庙号是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名号,叫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等;开国皇帝之后的嗣君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神宗等。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从汉武帝开始有年号,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有的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如唐太宗年号“贞观”、明太祖年号“洪武”、明成祖年号“永乐”;有的皇帝有两个年号,如宋高宗年号“建炎” “绍兴”、元世祖年号“中统” “至元”;有的皇帝有多个年号,如唐高宗有14个年号、武则天有17个年号。

大体上来说,唐代以前的殁世帝王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以后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清两代皇帝一般不改年号,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故往往就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爱新觉罗 弘历在位年号“乾隆”,称乾隆皇帝。 尊号、徽号: “尊”为尊敬,“徽”为美好。“尊号”和“徽号”都是对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于唐代。往往在皇帝和皇后生前就有尊号。如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上几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

纪年法 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产生最早。如《左传.崤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帝王年号纪年。汉武帝开始用。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知道明清两代皇帝年号)

干支纪年。它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组成。该纪年法始于汉朝,与年号纪年法同时并用。

生肖纪年。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来记人的出生年,就称为生肖,又叫属相;十二生肖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年循环一次。

民国纪年。民国xx年+11=公元xx年 中原:“中原”一词原是没有特殊意义的原野之意,后来发展到专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地区。从东晋南北朝以后,每一个朝代都沿用了中原地区的地理范畴。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江南:“江”指长江。由于长江流到今九江后折向东北,因此古代以这段江为界,来区分东西或左右。古代的江东或江左,,指长江下游江苏南部一带;江西或江右,指长江下游现在安徽省中部地区。江南现指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岭南:岭指五岭,岭南泛指五岭以南地区,又名岭外。 塞北:塞北即长城以北地区,其自然条件比较差。塞北亦称塞外、口北、口外等。

山东、山西(“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古今地名 :大都--北京 大梁、汴梁、东京、汴京--开封 京口--镇江 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南京 临安、钱塘--杭州 姑苏、吴郡--苏州 淮上、江都、维扬--扬州 会稽--绍兴 长安--西安 奉天--沈阳 直沽--天津 五岳(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中岳嵩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关中】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现代,人们习惯上认为仪陇以东至黄河西岸、秦岭以北的泾河和渭河流域为关中地区。明清以后,“关”主要指山海关,今东北三省称为关东、关外。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

【中国的别称】赤县、神州、中华、华夏、函夏、九州、九域、九有、九土、九区、、九牧、八州、禹城、禹迹、禹甸、海内、中州、中原、四海、中土、天朝。外国人称呼中国,中文译音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这些都是“秦”字的外文对应,或以为从“丝绸”的“丝”读音而来,也有人认为源出“瓷器 (china)”或闽南话的“茶”。 俄罗斯将中国叫“契丹”,

高三历史文史常识加解题方法

1、奴隶社会实行“世官制”:世官制是宗法制在选官方面的一个表现形式。其具体内容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官位在贵族、大夫和士之间进行血亲世袭。

2、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打破了血亲世袭的陈规,触及了奴隶主贵族的既得利益。

3、汉代实行察举制,分察举和征召,以察举为主。西汉重“孝廉”(即德行);东汉看重门第族望,由此形成门阀士族;三国曹操“唯才是举”。魏晋南北朝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延续了东汉注重门第族望的选官标准,世家大族发展到顶峰。

4、科举制:意即通过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历朝所开科目虽多,但士人所趋,唯“进士”科。北宋王安石增设“明法科”,清末戊戌变法开增“经济特科”(云南石屏人袁嘉谷于1903年考中“经济特科”状元,成为云南历史上唯一的一个状元)。

(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之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1、叙述类:“简述”“概述”“试述”等 (侧重“述”课本怎么说就怎么写,但有一定的概括性)

2、分析类:“试析”“简析”“为什么”等(分析重在“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

3、论证类:“试论”“说明”“谈谈你的看法”等(侧重“论”。摆典型史实,讲道理,来论证题目所给的 正确或错误的某一观点、结论)

4、比较类:“对比”“异同”“相同(不同)”等(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明比项,比大不比小,得结论(同总结规律、异总结特征)

5、评价类:“评述”“评析”“ 评价”等(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对历史事件、人物、历史观点进行阐释、评判和估价,得出符合实际的理性认识来。)

6、“综合x材料……谈认识(紧扣材料主题、史实+理性思考后的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1)提示词:基本思路、答题的方式

(2)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程度等限制

(3)中心词:答题所围绕的中心内容

(4)求答词: 须回答的具体方面

审分值: 审问题间及问题内部的关系:并列、递进、因果 1、阅读理解历史材料。 2、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整理,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 3、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1)变化看数据:横要看+纵也看 (“趋势”、“状况);数据的变化(注意动态词的使用)

(2)答案看文字:注意表和分栏的名称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数据变化的深层信息

(4)原因或影响要看时间

1、文物图片,显性信息,对此我们只需要抓住其外形和文物上附着的文字、图案即可。隐性信息解题时需要把它当成文物实物,充分想象能从这一实物中获取的信息。例:西周晚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把图片想象成真正的文物);或者结合时代特征挖掘深层信息

2.多幅图片要把握图片之间的联系

3、历史地图,应抓住地图反映的主题内容,掌握其分布情况,或反映的基本局势 ,地图中所有文字提示

要分析示例(或例句),判断整个题的逻辑关系和答题方法(形式);试题题面出现的所有内容都与回答问题有直接关系上对应;史实概念、内容要准确,审题要仔细

1、形成答案的素材:材料、教材、递进关系、思维能力

2、审好设问,分值。问什么,答什么,简明扼要

3、语言准确、规范,逻辑紧密、史论结合

4、注意答案的完整性: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广度第 一,深度第二),层次性(分时间、空间、分类别)

5、克服思维定势,史学观点的运用

6、答案书写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工整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mg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