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服饰

更新时间:2024-02-19 00:12: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特征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特征

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服饰文化更博大精深。纵览各朝各代,可谓各有特色。

首先,要了解中国服饰文化,就不得不先提下中国传统的设计理念。不同于西方以人为本,满足人的本能欲求,装饰美化自身,炫耀财富并吸引异性的理念,中国则是以人文精神为本,将尊严排于第一,舒适排与第二,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的服饰不是单纯的遮羞保暖,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而古文献中有关服饰的表达诸如“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出自《孝经》)“变节易度,则为剽轻奇怪之服,故有服妖”(出自《汉书·五行志》)根据这些表述,可知古时对服奇装异服是抱有敌视并恐惧的心理的,这也决定了中国服饰在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中并不会像西方服饰那样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原始社会

远古时期,服饰的起源是出于实用。骨针发明前,原始人类的生存条件决定了他们使用兽皮和叶子作为自己的服装。而骨针线绳的发明,人们开始创造了原始服装。服饰纹样代替文身以及身体彩绘。之后,皮,毛,麻,葛及丝绸开始变的丰富起来。于是人们开始用麻布及丝绸做衣服。这一时期被称为中国“缝制衣服”的开端。它缔造了华夏古国最早的服饰文化,为中华民族服饰之美奠定了基础。

夏商时代

夏商服饰品类:大体包括服装及其饰品来源的难易,质地的贵贱,制作的精粗,种类的多寡以及穿戴佩戴者的身份地位的尊卑和所服之意义。当时贵族服饰以麻布和平纹丝织物为主。

而商代的着装开始形象化,服饰面料有麻和丝织品等。当时黑色是低贱的标志,奴隶们只能穿黑色衣服,因而就有了黎民百姓这一成语。而于此时出现的蔽膝,亦称至膝处短衣襦,后演变为围裙。

西周时期

至西周,出现了有名的“周公治礼”相传武王成功伐纣后吸取其灭国之教训,开始制定各种礼数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冕服的出现,制度的确立是周朝国家意志的具体反映,对中国古代服装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于此同时,上衣下裳连体的“深衣制”开始出现,并逐渐普遍被采用。皇帝的礼服中的服饰纹样即十二章纹(日,月,星辰,山,米,华虫,龙,藻,黼,軷,宗彝,火)也逐渐成为之后历朝皇帝礼服中不可或缺的纹样。而皇帝的冕冠更是蕴含丰富的含义。冕服体系的产生源于古人敬天思想。由夏商时期自然祭祀到周王朝礼仪,冕服制度的建立都与这一思想有关。黄帝时期就有“垂衣裳而天下治”即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时期,是中华服饰文化变革的第一个浪潮。传统体制的崩溃改变了社会的旧有观念。在哲学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并在服饰文化中反映出来。春秋战国时期衣服款式空前丰富多样。人们的衣着开始追求舒适简单和富有个性。深衣成为时尚,其特点为上下连体,不太符合人体曲线,但大气磅礴,又不失阴柔娇媚。款式多样,穿着方便,便于活动,严密包裹身体,深衣款式也很多样。战国时期妇女普遍穿宽边缠绕式的肥大曲裾深衣,衣服的左襟展开时呈三角状。穿时将其环腰部一圈,再用腰带扎好,配上横线与斜线并用的镶边,总体表现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装饰效果。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纹样更是异彩纷呈:凝重之气荡然无存,显得活泼生动,呈大开放之势,强调夸张与变形,图案与几何框架结合,直线与弧线巧妙利用。 秦汉服饰

战乱后的秦汉时期王朝重归整齐有序。我国服饰制度从这里由童年走向少年时代。秦沿

旧习:军服胡式。其服饰特点冷峻而严肃。秦朝服饰总体古朴庄重,等级森严。女装方面,有作为礼服的深衣和日常之用的襦裙。深衣改战国时期的肥大,转而形成瘦而窄的特点。裙裾长可及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走时不会露出脚踝。衣袖有宽窄两种形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左右交叉,领口很低,可露出里衣,曲裾深衣即三重衣,为宫廷贵妇的朝服,从汉代开始,有裆长裤开始出现。劳动女子总是上穿短襦下着长裙,腰带长垂。秦汉以黑色为尊贵之色,衣服也以黑色为时尚颜色。汉武帝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将秦汉服饰推向了世界。悠久的中国服饰文化,从此得以在世界各地传播与扩大。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服饰的大变动时期。在保留汉代基本形式的基础上,亦有独到之处。而南北民族出现大量的交流和融合。上衣下裤传到南方,北魏孝文帝开始汉化政策。此时期战乱纷繁,政治混乱,生活动荡不安。文人士子叛散五经,灭弃风雅,个性解放,追求自我。这些历史背景使得服饰总体特点呈现翩若惊鸿,矫若游龙,褒衣博带的魏晋风度。女性多上衣宽松,外套半袖,腰系宽带,下裙曳地,衣袖宽松,裙裾飘扬。晋室南迁后,少数民族涌入中原。五胡十六国交替出场。胡汉服饰相互融合,打破了汉代以来前篇一律的沉寂,突破了传统礼教的束缚,为盛唐时期出现兼容开放的国风打下了基础。

隋唐五代

隋文帝统一中国,休养生息,中国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唐代时中国文化登峰造极的时代。服饰上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雍容华贵之势。尚美、开放兼容成为这一时期的服饰特点。五代中国沿袭晚唐服饰之风。隋唐服饰,无论官服或民服,男或女装,都充分反映了鲜明的时代性。它的空前繁荣,突出在女装上。其主要特点是服装款式华贵富丽、开放大度。穿着方式不拘一格,形式多样,装扮配饰富丽堂皇,大胆考究。女子石榴裙,间色裙盛行,着半臂。盛唐时,贵妇多着由披帛、诃子、大袖衫组成的坦领装。有诗云“胸前如雪脸如花,粉胸半掩疑暗雪”女子有回鹖装扮的即大翻折领,连衣窄袖衣裙。下摆曳地,腰系束带,翻折领及袖口均有纹饰,戴桃形金凤冠。初唐及盛唐,胡服盛行。盛唐之风韵在胸襟之大,兼容并蓄而不失主流风范,豪迈自由又不乏大家雍容。

宋元时期

宋元丝织品技术大幅提高,但因受程朱理学“有天理,灭人欲”哲学观点的影响,宋代服饰式样没有很大的变化。宋人力图恢复古训。服饰趋于保守,呈现出朴素实用,自然雅致的景象。宋女子开始缠足,长裙之下隐约露出三寸金莲。此时以娇小为美。穿褙子(长袖衣身,腋下缀又带子,但不缝合,又叫背子)元男子穿辫线袄子,交领窄袖,腰间细褶,红紫线横向缝纳,衣衫下袍有大量褶裥,质孙服(上衣连衣裳,上紧下短,腰间细褶裥,背挂大珠。女子则着团衫(宽大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宽肥)顾姑(姑姑)冠。元朝女人成人后把额前发去除。

明朝

明朝之初,朱元璋以礼教化天下,例行节俭,服饰复古之风盛行,且拘谨守成。明中叶,享乐欲望开始复苏。明末,士大夫追求新潮服装,以浮华奢靡为荣,以朴素节俭为耻。明代皇帝好龙,其服饰皆为绣有各种姿势龙的龙袍。龙成为帝王独有的徽记。正式形成在皇帝服装上绣大型团龙花纹的礼仪制度。文武官员常着礼服、公服、常服。一般男子,头戴襦巾,穿斜领大袖袍。女子服饰中,凤冠霞帔为明朝妇女最高的追求目标,即是荣耀的标志,又是当时富家女出嫁时的装束。着比甲(无领无袖对襟上衣)褙子、襦裙依然流行。或加披帛或加半臂(腰线下移)另外还有水田衣、云肩、马面裙、凤尾裙。

清朝

清入关以后,衣袖短窄,朴素肃穆的满族旗装在服饰中取得了统治地位。旗装的特点为用料节省,制作简便,穿着便利。满族女子着旗袍。清旗袍多为圆领,衣扣均在右侧,一般

为五颗。衣袖衣身平直,在襟边。领边和袖边都饰有宽边花纹。整体看来较为保守。但不同时期旗袍个性特征也是比较鲜明的。现在旗袍几乎成为中国女性的代表性装束。它在服装史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清后期,繁琐装饰恰恰反映了正在走向没落的封建王朝统治者的自信不足。曾经大气的王者之风亦荡然无存的现实状态是中国封建历史即将结束的症状。

秦汉服饰古朴庄重,大唐服饰华贵富丽,宋朝服饰娟秀精巧,明朝高压堂皇,清朝华美雅致。总之,各朝代服饰特点鲜明各异,体现了不同朝代的文化特点和人们的审美观念,也体现出不同时期人类的智慧。由于民族地域的关系,每个朝代的服饰都融入不同的特色,所以才使得中国服饰文化如此绚丽多彩、丰富色彩、争奇斗艳。徘徊在这些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中国古代服饰中,我们更加体会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底蕴和内涵,博大与精深。

服装设计与工程,23号,杨小五

篇二:中国古代服饰名称

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古代的服饰以其鲜明的特性,显示了穿者的贵贱、尊卑或性别、职业,因而不同特点的服饰就成了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的代称,有的甚至沿用至今。 黔首

黔,黑色。黔首,即以黑巾裹头,代指平民,具体而言指本业为农业与小手工业,末业为小商贾等各种不事生产的人。《说文解字·黑部》中说:“黔,黎也。从黑今声。秦谓民为黔首,谓黑色也。”战国时期,黔首之称已经广泛使用,它的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秦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自以为得水德,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下诏令谓民为“黔首”,这是秦统一中国后更定名物制度的内容之一。秦始皇三十一年,发布“使黔首自实田”的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按照当时实际占有的田数,向封建政府呈报,即可取得国家的承认。从此,“黔首”一词便伴随着这套封建土地制度和法令就在全国范围内施行而成为固定称谓。如西汉贾谊《过秦论》中曰:“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布衣

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汉人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中说:“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余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荀子·大略》中语:“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食则饘粥不足,衣则竖褐不完,然而非礼不进,非义不受,安取此。”诸葛亮《出师表》云:“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布衣之交,即指贫贱之交。

白丁

古代平民着白衣,所以常以“白丁”称呼平民百姓。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可引申为没有学识的人。

袍泽

“袍”和“泽”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称。《诗经·无衣》中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在这里用来形容战士们互相友爱、同心同德的品质,因此“袍泽”就成了将士、战友的代名词。

苍头

原指战国时主人战旗下的军队,多以乡党的青年组成,因以青巾裹头,故名。至汉代,战事减少,逐渐沦为奴隶,操持贵族邸宅的杂务。遭逢战乱,仍不失主人近侍军队的性质。魏晋以后,则纯为私家奴仆。

黄冠

古代指箬帽之类,蜡祭时戴之。《礼记·郊特牲》中云:“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郑玄注:“言祭以息民。服象其时物之色,季秋而草木黄落。”孔颖达疏:“黄冠是季秋之后草色之服。”后即借指农夫野老之服。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信奉黄帝,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发动农民起义,起义军皆头裹黄巾,首领张角等亦都穿黄衣。这开了后来道士黄衣的先风。隋唐时,黄色渐为皇家垄断,唐高宗总章年间“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旧唐书·舆服志》)。黄衣道服遂亦渐为白、黑、青取代,唯留顶上黄冠还维系着旧时崇尚。《新唐书·方技传》载:“李淳风,岐州雍人。父播,仕隋高唐尉,弃官为道士,号黄冠子,以论譔自见。”后世遂用以指道士。白袍

旧指未得功名的士人。唐士子未仕者服白袍,故以为入试士子的代称。清人梁章钜《称谓录·卷二十四》中关于“白袍子”一语说道:“《正字通》:唐举子入试,皆着白衣,故有?白袍子何太纷纷?之语。

青衿

亦作“青襟”,周代读书人常穿的服装,泛指有学识的人。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四》中关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解释道:“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笺云:学子而俱在学校之中,己留彼去,故随而思之耳。礼?父母在,衣纯以青?。青如字。学子以青为衣领缘衿也,或作菁,音非纯、章允反,又之闰反。”明人程登吉《幼学琼林·卷二》中也说道:“布衣即白丁之谓,青衿乃生员之称。”明清科举时代则专指秀才。

青衫

青衫,黑色的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白居易《琵琶行》中说:“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人也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黄裳

黄色表示尊贵,穿黄裳意味着臣居尊位。王弼等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中说:“黄是中之色,裳是下之饰,?坤?为臣道,五居君位,是臣之极贵者也。能以中和通於物理,居于臣职,故云?黄裳元吉?。元大也。以其德能如此,故得大吉也。”后“黄裳”成了将做君主的太子的别称。

缙绅

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插笏于绅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士大夫。《汉书·郊祀志上》中云:“其语不经见,缙绅者弗道。”颜师古注:“李奇曰:?缙,插也,插笏于绅。?……字本作搢,插笏于大带与革带之间。”《古文观止·卷十二》中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簪缨

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后遂借以指高官显宦。如簪缨世族,即世代做高官之家。清陈恒庆《谏书稀庵笔记》中语:“予见郭寅生外表兄,父为中丞,簪缨累世。”

珠履

缀有明珠的鞋子。《史记·春申君列传》中记载:“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因而珠履成了豪门宾客的代称。李白《寄韦南陵冰》一诗中亦云:“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纨绔

纨绔是古代一种用细绢做成的裤子。古代富贵人家的子弟都穿细绢做的裤子,这很能反映出他们奢侈的特点,因此,人们常用纨绔来形容富家子弟。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云:“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巾帼

本是古代妇头上的头巾或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源于《三国志》。当时诸葛亮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司马懿不予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司马懿还不如一个女性。《晋书·卷一》云:“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

裙钗

古代妇女的服饰,因用为妇女的代称。《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说:“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青衣

古时地位低下者所穿的服装。婢女亦多穿青衣,后因用为婢女的代称。“蔡邕《青衣赋》?宜作夫人,为众女师。伊何以尔,命此贱微。?牛僧孺《周秦行纪》?有小髻青衣出责黄衣阍者曰:门外谁何。黄衣曰:有客。?”(梁章钜《称谓录·卷二十五》)

赭衣

赭,赤土也。以赤土染衣,故曰赭衣。古时囚犯乃服赭衣,因以褚衣代称囚犯。梁章钜《称谓录·卷三十》中说:“《尚书大传》?象刑,上刑赭衣。?《史记》?衣赭衣,关三木。?《书叙指南》?贾山呼罪人曰赭衣。?”赭衣塞路,比喻犯罪的人很多。

篇三:中国古代各朝女子服饰的演变

中国古代各朝女子服饰的演变

【摘要】一部人类服饰演化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类文化发展史。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从三皇五帝到清朝的几千年间,中华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自己博大精深的独特的完备的服装体系,其中又以女子服饰也最为多变。 【关键词】中国各朝代 女子服饰 特点

前言:

中国民族服饰以色彩鲜明、技艺精巧、风格独特而著称。各民族的服饰,风格款式迥然不同,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审美情趣,这可以从人们日常的穿戴和习俗禁忌中表现出来。概括来说,汉族服饰细致中体现着传统礼教;北方少数民族服饰表现出浑厚质朴,威武粗犷;西北少数民族却奔放潇洒,凝重简约;西南少数民族则秀丽多姿,丰富多彩。每个民族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生产方式和艺术传统等特点,无不体现在衣冠服饰上。 一、中国各朝各代女子服饰发展的原因

1、中国古人的服饰审美意识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深远的本质之源,这种观念把各种艺术品都看作整个大自然的产物,从综合整体的观点去看待工艺品的设计,服饰亦不例外。

2、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就如在一定时期内,某种颜色附于某种服饰而获得了代表某种地位和身份,在中国,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过对服饰颜色的相关规定。 3、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也直接影响到了服装的审美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七雄争霸,各自为政,造成了百家争鸣学术论战,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产生了多种的审美主张。譬如在中国历史上经济、政治最为混乱的年代——魏晋,文人意欲进贤又不得,只得自我超脱,除沉迷于酒乐之外,就是在服饰上寻找宣泄,以傲世为荣,故而宽衣大袖,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 二、中国古代各朝女子服饰的特点

1、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 从先秦时期我国古代服制开始建立,对以后各个历史朝代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华夏族服饰的特点是上衣下裳,宽衣博带,“上曰衣,下曰裳”,下身穿的裳实际是裙,而不是裤。春秋战国时期的女子服饰以深衣为主。 深衣是将过去上下不相连的上衣和下裳连属在一起,上衣下裳分开来裁并在腰节处缝和为一体,它的下摆不开衩口,而且将衣襟接长向后拥掩,然后用腰带系扎,其襟裾随身体缠绕称为曲裾,所以这种深衣叫做曲裾式深衣。

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秦汉女子仍以深衣为尚,只是衣襟缠绕层数增加,衣摆宽度增加,穿此种深衣,腰身要裹得很紧,用带子束住。深衣以后出现了一种上下连裁的服装—袍。到汉代袍服可以穿在外面,演变成一种宽袖外衣。汉代妇女还喜欢穿襦(一种短衣,常与长裙配穿)裙,上襦下裙,上孺较短仅到腰际,裙较长。

3、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这时候的女子服饰大体上还是承袭秦汉旧制,以襦、衫、裙为主,也以大袖衫为尚,流行上襦对襟(开衫),裙一般是裙腰高,上衣短,衣袖窄,下裙长。

4、隋唐时期(581-907年):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一致,由战乱而波动,经济文明昌盛,服饰的开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出现出一派绝后绚烂的现象。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

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普通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细长的觉得。中唐时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较开阔一些,其它无太大变化。隋唐女子好装扮。从宫廷传开的“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因领口严惩,穿时裸露上胸。在这段时期内,一般人是穿白色圆领的长衫,低下阶层穿的是用麻、毛织成的「粗褐」。隋代女子穿窄合身的圆领或交领短衣,高腰拖地的长裙,腰上还系着两条飘带。唐代的女装主要是衫、裙和帔;帔就是披在肩上的长围巾。还有特别的短袖半臂衫,是套穿在长衫外面。唐代初期的妇女还喜欢穿徂领的小袖衣、条纹裤、绣鞋等西域式的服装,她们的头上还戴着「幂离」、「帷帽」。隋唐的女装,以红、紫、黄、绿四种颜色最受欢迎。

盛唐时期的女俑已由初唐的清秀型向丰腆型转变,反映出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随而妇女服装的衫袖和长裙日渐加宽。由于纺织、刺绣和印染工艺的发展,服装的色彩、纹饰及做工也日益精美华贵。至中晚唐时期,大袖宽衣、多褶阔裙成为时装。虽然数代皇帝多次下诏限制衫袖和裙幅的宽度,却屡禁不止。女装男性化是唐代社会开放的表现之一,女子着男装是唐朝,尤其是盛唐时期流行的习俗,无论尊卑,皆为时尚。其形象多为头戴幞头或胡帽,身着圆领袖衫,足着乌皮六缝靴,腰系革带,看上去与男子无异。

女服服饰包括: 大礼服:

1袆衣:最隆重的大礼服。 ○

2褕翟:皇太子妃最降重的大礼服。 常礼服:

1青衣:皇后礼见皇帝时穿着的。 ○

2朱衣:皇后宴见宾客时穿着的。 ○

3钿钗礼衣花钗礼衣:归嫁礼服。

5、两宋时期(960-1279年): 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褙子是一种衣身下沿至足,袖子加长,腋下开衩,即衣服前后片的侧缝不缝合的衣服,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 女服服饰:

1礼服:其服色大致与唐代相同。 ○

2常服:均以大袖上衣,长裙、霞帔为常服。

6、元朝时期(1206-1368年):元代是由蒙古人统治,所以元代的服饰也比较特别。蒙古人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元代的贵族妇女,常戴着一顶高高长长,看起来很奇怪的帽子,这种帽子叫做“罟罟冠’。她们穿的袍子,宽大而且长,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面帮她们拉着袍角;一般的平民妇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7、明朝时期(1368-1644年):贵族妇女服饰都有具体规定,从皇后、皇妃到命妇(嫔妃、受封的贵妇 )皆有冠服。凤冠霞帔是明代妇女的礼服,是后妃在参与祭奠等严重仪式时运用的服饰。整个冠上缀着龙凤,搭配霞帔一同穿著。而明代日常女子服装以衫、裙、袄、褙子、比甲为主。褙子较流行,直领、对襟、小袖为平民之服。另外,一种对襟、无袖,左右两侧开衩的上衣——比甲,在宋元之后渐流行,而在明代成为妇女日常之服。这种比甲从形式上看与隋唐的半臂有着渊源关系,清朝马甲也由此发展而来。

8、清朝时期(1616-1644年):清朝是我国服装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时代,清代是个满汉文化交融的时代,尤其是服装文化也是在进入中国后,保留原有服装传统最多的非汉族王朝。乾隆帝亦属好大喜功、浮慕好名之君,但他能清楚意识到,是承袭一套己涵在衣冠制度中的政沾理论,而不必是外观形式,方能传国长久。乾隆朝制定详细的冠服制度,并图示说明,以后子孙也能“永守勿愆”。满族妇女平时多穿长袍,下可掩足,右衽,袖口平而较大,袖端,衣襟,衣裾镶有彩色缘边,领有高有低,无领则以围巾绕领;她们穿的旗袍,早期是宽宽大大的,后来才变成了有腰身,在旗袍外面再加上一件“坎肩”(背心)。她们的鞋子很特别,是一种花盆式的高底鞋。至于汉族妇女的服饰,则和明代差不多。 女服服饰: ○

1朝服:皇后的朝服则是朝裙、朝袍、朝褂,三件方为一整体。 ○

2吉服:由外褂与袍组成。 ○3满族妇女一般都穿长度到脚的宽长袍,外面再罩一件像背心的坎肩;坎肩又叫马甲。

三、总结

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各朝各时期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功能性——遮羞、敝体,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了解传统服饰文化,也是从一个侧面了解我国的历史,了解我国的发展,了解世界的脉搏。

【参考文献】

《中国服装史》 《中国古代审美思想》 《六朝美学》 《现代美学体系》 《服装艺术造型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mb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