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神经

更新时间:2024-04-04 11: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九章 神经系统

学 习 要 求

1熟悉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掌握中枢神经元间功能联系的方式,

2掌握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兴奋在反射弧中枢部分传布的特征;主要的神经递质与受体系统;突触传递的原理;中枢抑制。

3熟悉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包括脊髓、丘脑、大脑皮质的感觉功能,内脏痛、牵涉痛。 4理解和熟悉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包括牵张反射,肌紧张的调节,小脑、基底神经节的调节功能。

5熟悉神经系统 (包括自主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6理解脑的高级功能: 了解觉醒与睡眠的产生机制;掌握正常脑电波形生理意义; 了解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学习与记忆;熟悉条件反射,两个信号系统。

各 型 试 题

一、填空题

1.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

2.反射是指在------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反射弧的五个基本环节是----、-----、---------、--------和-----------。 3.神经元是由-----和----------组成的。

4.根据电生理学的特征,可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纤维分为--------、---------和------三类。其中,---------是有髓纤维,----------是无髓纤维。

5.A类神经纤维可进一步分为---------、---------、-------------和------四类,其中--------类传导速度最快,---------类传导速度最慢。

6.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中,绝缘性指---------,双向性指---------。

7.突触后抑制是由------神经元引起的一种抑制,突触后膜表现为---------极化。

8.EPSP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的---------通透性增加,其中主要是----------的通透性增加。 9.IPSP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和---------的通透性增加的结果。

10.根据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和联络方式的不同,突触后抑制可分为---------和-----------。 11.根据中枢抑制产生机制的不同,抑制可分为-------------和-----------两类。 12.支配骨骼肌梭外肌的神经纤维是----------,支配梭内肌的神经纤维是-----------。 13.骨骼肌的牵张反射分为-----------和----------两种类型。

14.梭内肌纤维可分为两类,一类称-------纤维,对------牵拉较敏感;另一类称------纤维,对---------牵拉较敏感。

15.脑干网状结构中,抑制肌紧张的部位称为---------,它位于---------。

16.脑干网状结构中,加强肌紧张的部位称为┈┈区,刺激此区时可通过┈┈和┈┈两种机制使全身肌紧张加强。

17.状态反射是姿势反射中的一种,包括┈┈和┈┈两类。

18.体内大多数血管都受------神经支配,当此神经被阻断后,血管┈┈。 19.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支气管平滑肌┈┈,瞳孔┈┈。 20.当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支气管平滑肌┈┈,瞳孔┈┈。

21.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的终板膜上存在--------受体,副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上存在----受体。

22.肾上腺素受体分为-------和---------两型,其中---------受体与递质结合引起的平滑肌效应以兴奋为主。

1

23.摄食中枢位于--------;饱中枢位于---------。

24.人类两侧大脑皮质功能通常是左半球的-----占优势,右半球的----占优势。 25.人类的记忆过程可分为四个连续的阶段,即------、------、---------和------。 26.短时性记忆相当于----和----------阶段。 27.长时性记忆相当于-----------和----------阶段。

28.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与------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 29.第一信号系统是指对---------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质功能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指对---------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质功能系统。

30.正常成年人的脑电图一般可分为四种基本波形:---、---、---和---。其中频率最快、幅度最低的是--------。

3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主要有------、---------、--------和--------。 32.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主要有----------、---------和------。

33.突触传递的特征是------、------、------、------、-------、------和------。 34.绝大多数特异性感觉投射通路中,第三级换元部位都在---------。

35.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共同作用是使大脑皮质既处于-----,又能产生------。 36.牵张反射包括--------和----------两种类型。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 37.肌紧张是--------反射的基础。

38.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主要是调节---------、--------和------。 39.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是通过------和------完成的。 40.锥体系的主要功能是-----、------和--------。 41.锥体外系的主要功能是----------和---------。

42.动作进行时肌肉抖动,把不住方向,此震颤叫---,动作停止时出现肌肉抖动,情绪激动时增强的震颤叫-------。

43.自主性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主要有三类,它们是---、-----和-------。

44.自主性神经节细胞上的受体属于-------受体中的-------型受体;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的终板膜上的受体属于----------受体中的---------型受体。

45.脑电图反映的是-----部位的-----电位变化,其基本波形为-----、-----、-----和-----四种。

46.临床常用的腱反射有-----反射、-----反射和-----反射。 47.睡眠是由交替出现的两种时相组成,分别称为-----和--------。 二、选择题 A型题

1C类神经纤维包括: A有髓鞘的躯体传入纤维 B有髓鞘的躯体传出纤维 C有髓鞘的自主神经的节前纤维

D无髓鞘的躯体传入纤维及自主神经的节后纤维 E支配骨髓肌的传出纤维

2关于神经纤维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传导信息的功能 B神经纤维主要指轴突而言 C传导速度最慢的是B类纤维

D传导速度最快的是Ⅰ类或Aα类纤维。 E根据纤维直径和来源分为Ⅰ、Ⅱ、Ⅲ和Ⅳ类。

2

3关于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快速的顺向运输方式 B具有慢速的顺向运输方式 C具有逆向运输方式 D缺氧对轴浆运输无影响

E狂犬病病毒可以轴浆运输方式从外周转运至中枢 4反射活动后放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之间的: A会聚式联系 B辐散式联系 C环状联系 D链锁式联系 E侧支式联系

5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决定于: A传入与传出纤维的传导速度 B刺激的强弱和性质 C中枢突触的多少 D感受器的敏感性 E效应器的敏感性

6关于电突触,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与化学性突触相比,突触间隙狭窄 B突触前后膜阻抗较低 C突触延搁较短 D通常为单向传递 E也称为缝隙连接

7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错误的是 A双向性传递 B兴奋节律的改变 C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D总和 E后放

8神经细胞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的部位是:A树突 B胞体 C轴突 D轴突始段 E轴突末梢

9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BCa2+

进入突触前膜内

C突触前膜释放递质是以102

个分子为单位 D突触后膜Na+

、K+

,特别是Na+通透性增高

E突触后膜去极化达阈电位时,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 10不经过特异性投射系统传入的感觉是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味觉 E本体感觉

11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引起指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质发出神经冲动 B维持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C调节内脏功能

3

D维持觉醒 E协调肌紧张

12对神经纤维轴浆运输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纤维中的浆液处于流动状态 B轴浆流动呈双向性

C轴浆的顺向运输是指从胞体向轴突末梢运输,而逆向运输方向则相反 D轴浆运输的速度有快有慢

E一般讲,顺向运输为快速运输,而逆向运输为慢速运输 13对神经的营养性效应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对所支配的组织有改变其代谢活动,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之作用B正常情况下,神经对骨骼肌的营养性效应常表现出来 C当神经损伤后,可发现被它支配的骨骼肌出现萎缩 D神经损伤出现的肌肉萎缩与神经冲动传导无关 E神经对肌肉的营养作用发生障碍,可发生肌肉萎缩 14按电生理学特征分类,皮肤痛、温觉的传入纤维主要是: A Aα B Aβ C Aγ D Aδ E sC

15EPSP是由于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增加,该离子指的是 A Na+

、K+

、Cl-

,尤其是K+

B Na+

、K+

、Cl-

,尤其是Na+

C K+

、Cl-

,尤其是Cl-

D K+

、Cl-,尤其是K+

E Ca2+、K+

、Cl-,尤其是Ca2+

16IPSP是由于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增加,该离子指的是 A Na+

、K+

、Cl-

,尤其是K+

B Na+

、K+

、Cl-

,尤其是Na+

C K+

、Cl-

,尤其是Cl-

D K+、Cl-

,尤其是K+

E Ca2+

、K+

、Cl-

,尤其是Ca2+

 17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A是去极化局部电位 B具有全或无性质 C是超极化局部电位

D是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 E是突触后膜Na+

通透性增加所致 18交互抑制也称为: A侧支抑制 B去极化抑制 C回返抑制 D突触前抑制 E负反馈性抑制

19脊髓闰绍细胞构成的抑制称为: A周围性抑性 B侧支抑制 C回返抑制 D交互抑制 E去极化抑制

4

20闰绍细胞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构成的突触所释放的递质可能是: A乙酰胆碱 B甘氨酸 C γ-氨基丁酸 D5-羟色胺 E去甲肾上腺素

21突触前抑制的重要结构基础是: A轴突胞体型突触 B轴突树突型突触 C轴突轴突型突触 D胞体树突型突触 E胞体胞体型突触

22突触前抑制的发生是由于: A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 B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C突触后膜超极化 D轴突抑制

E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兴奋结果 23突触前抑制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突触前膜超极化 B突触后膜超极化 C突触前膜去极化

D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E潜伏期较短

24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是: A屈肌反射 B肌紧张反射 C对侧伸肌反射 D翻正反射 E腱反射

25在中脑上、下叠体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将出现: A肢体麻痹 B去大脑僵直 C脊休克 D腱反射加强 E动作不精确

26人的小脑受损伤后,肌紧张会出现: A增强 B降低

C不变 D先增强,后降低 E先降低,后增强

27关于锥体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大脑皮质控制躯体运动的最直接的路径 B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 C大部分是多突触联系

D可以发动随意运动,并保持运动的协调性 E可调节肌紧张

28兴奋通过一个化学性突触所需要的时间通常为: A 001~003ms B 001~003s C 03~05s D 03~05ms E 3~5ms

29在突触传递过程中,促使突触小泡中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离子为:A Ca2+

 B K

+

5

C Na+ D Cl-

E Mg2+

30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共同特征是 A 突触前膜均去极化 B 突触后膜均去极化

C 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性质一样 D 突触后膜对离子通透性一样 E 产生的突触后电位的最终效应一样

31 5-羟色胺递质系统主要集中的脑内部位是: A 低位脑干的中缝核 B 纹状体 C 丘脑中线核群 D 脑桥的蓝斑 E 中脑边缘系统

32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胞体的主要部位是: A 纹状体 B 正中隆起 C 中脑 D 边缘前脑 E丘脑底核

33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胞体比较集中的部位是: A 低位脑干 B 脑干中缝核 C 纹状体 D 丘脑底核 E黑质、脚间核

34下列关于非突触化学传递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缺乏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的特化结构 B 递质的释放与神经末梢的曲张体有关 C 目前认为只与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有关 D 传递时间较长

E 该方式在中枢和外周都存在

35关于局部神经回路,不正确的论述是: A 愈是低等动物,此回路愈多 B 既有化学性传递又有电传递方式 C 回路中神经元的活动不具有固定极性 D 主要指短轴突和无轴突的神经元 E 脊髓内闰绍细胞属局部回路神经元

36下列关于丘脑感觉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感觉的最高中枢

B 与大脑皮质的联系称为丘脑皮质投射 C 是所有感觉传入纤维的换元站 D 感觉接替核属非特异投射系统 E 特异投射系统可维持大脑的清醒状态 37关于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是特异性投射系统的重要部位

B 感觉上行传导束通过脑干时,有侧支进入这里 C 具有多突触接替的特征 D 是不同感觉的共同传导途径

E 其中的神经元的电活动可由身体不同部位的感觉刺激所诱发 6

38下列关于丘脑的感觉接替核的论述,错误的是 A 是一般经典感觉的第三级神经元

B 后外侧腹核为脊髓丘脑束与内侧丘系的换元站,同躯干四肢感觉有关 C 后内侧腹核为三叉丘系的换元站,与传导内脏感觉有关 D 内侧膝状体是听觉传导路的换元站 E 外侧膝状体是视觉传导路的换元站 39皮质运动区的部位是: A 中央前回 B 中央后回 C 额叶 D 枕叶 E 颞叶

40副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是:

A 心跳加快加强 B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C 胃肠运动加强 D 瞳孔散大 E 胰岛素分泌减少

41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 乙酰胆碱 B 去甲肾上腺素 C 肾上腺素 D 5-羟色胺 E 多巴胺

42下列属于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的是 A 副交感的节前纤维 B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C 绝大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D 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E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43下列可以发生总和或整合作用的神经元联系方式是 A 单线式联系 B 辐散式联系 C 聚合式联系 D 环式联系 E 链锁式联系

44右侧脊髓半离断,离断面以下可出现: A 仅左侧痛温觉障碍 B 仅右侧痛温觉障碍 C 仅左侧深压觉障碍

D 左侧痛温觉和右侧深压觉障碍 E 右侧痛温觉和左侧深压觉障碍

45全身体表感觉在大脑皮质的投射区称为第一体表感觉区,它主要位于:A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

C中央前回和岛叶之间 D枕叶距状裂 E颞叶的颞横回和颞上回

46关于丘脑的髓板内核群的论述,错误的是 A从进化上看,是丘脑的古老部分 B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 C包括中央中核、束旁核、中央外侧核等

D当受到刺激时,可诱发大脑皮质感觉区神经元放电 E丘脑束旁核与痛觉有关

7

47关于丘脑第二类核群的论述,错误的是: A 总称为联络核

B 参与许多感觉的联系功能 C 与大脑皮质无特定的投射关系 D 包括丘脑前核、丘脑外侧腹核等 E 不直接接受感觉投射纤维

48右侧枕叶皮质损伤,引起的视觉障碍是: A 右眼全盲 B 左眼全盲 C 双眼全盲

D 左眼颞侧、右眼鼻侧偏盲 E 右眼颞侧、左眼鼻侧偏盲

49传导快痛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 A Aα纤维 B C类纤维 C Aδ类纤维 D B类纤维 E Aγ纤维

50传导慢痛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 A Aα纤维 B C类纤维 C Aδ纤维 D B类纤维 E Aγ纤维

51内脏痛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 对刺激性质的分辨能力强 B 对电刺激敏感 C 对牵拉刺激不敏感 D 定位不精确 E 必有牵涉痛

52脊休克时,反射消失的原因是: A 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节 B 脊髓中的反射中枢被破坏

C 切断损伤的刺激对脊髓的抑制作用 D 缺血导致脊髓功能减退

E 失去了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的始动作用 53下列关于脊休克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只发生在切断水平以下部分

B 动物进化程度越高,脊髓反射活动恢复越慢 C 恢复后的反射,有的加强,有的减弱

D 反射恢复后,第二次切断脊髓不能使脊休克现象重视E 断面以下的脊髓反射、感觉和随意运动可逐渐恢复 54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 A 瞳孔缩小 B 逼尿肌收缩 C 消化道括约肌舒张 D 汗腺分泌 E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55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 A 瞳孔扩大 B 糖原分解增加

8

C 胰岛素分泌增加 D 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E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56可被阿托品阻断的受体是: A α受体 B β受体 C N型受体 D M型受体 E N和M型受体

57注射阿托品后,不会出现: A 汗腺分泌减少 B 胃酸分泌减少 C 心率减慢 D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E胆囊舒张

58α受体的阻断剂是: A 筒箭毒 B 阿托品 C 普萘洛尔 D酚妥拉明 E 西咪替丁

59脊髓突然横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A 暂时性增强 B 不变

C 暂时性减弱甚至消失 D 永久性消失 E永久增强

60关于腱器官感受器,正确的叙述是: A 位于梭内肌的中间部

B 梭外肌等长收缩时,其传入冲动增加 C 梭外肌等张收缩时,其传入冲动增加 D 梭外肌等长收缩时,其传入冲动不变 E 是感受肌肉长度变化的感受器 61有关肌梭感受器, 错误的论述是: A 其感受装置位于梭内肌中间部 B 肌梭的传入神经为Ⅰa和Ⅱ类纤维 C 肌梭是感受肌纤维长度的感受器

D 梭外肌收缩时,感受器所受到的牵拉刺激增加 E 梭内肌收缩时,感受器对牵拉刺激的敏感性提高 62牵张反射中,腱器官的传入神经为: A α纤维 B γ纤维 CⅠa类纤维 DⅠb纤维 E Ⅱ类纤维

63肌梭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 A 梭外肌收缩 B 梭内肌紧张性降低 C γ纤维传出冲动减少 D 梭外肌受到牵拉 E 梭外肌松弛

64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A 梭外肌收缩 B 梭内肌收缩

C 梭外肌和梭内肌同时收缩 D 肌梭传入冲动增加 E 腱器官传入冲动减少

9

65脊髓前角γ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A 梭外肌收缩 B 梭内肌收缩 C 肌梭传入冲动减少 D 梭外肌和梭内肌同时收缩 E 腱器官传入冲动增加 66肌梭的传入冲动增加时: A 兴奋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 B 抑制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 C 抑制同一肌肉的γ运动神经元

D 对其他关节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E 抑制闰绍细胞的作用 67腱器官传入冲动增加时

A 对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B 对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C 使梭外肌收缩增强 D 使梭内肌收缩增强 E 以上都不是 68腱反射属于:

A 紧张性牵张反射 B 行为性牵张反射 C 腱器官引起的反射 D单突触反射 E 外感受性反射

69对第一体表感觉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它主要是全身体表感觉的投射区域

B 一侧躯体和头面部的感觉传入冲动向对侧皮质相应区域投射C 除头面部外,四肢、躯干投射到皮质的区域呈倒置分布 D 投射到皮质区域的大小与体表感觉分辨力呈正比 E 中央后回为其所在部位

70对第二体表感觉区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其面积比第一体表感觉区小

B 该区在人脑位于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 C 投射呈正立分布

D 刺激该区可引双侧性感觉

E 人类切除该区可产生明显感觉障碍

71一侧枕叶皮质接受视网膜传入纤维投射的部位是: A 同侧眼 B 对侧眼 C 双眼全部

D 同侧眼颞侧和对侧眼鼻侧 E 同侧眼鼻侧和对侧眼颞侧

72对痛觉感觉器及痛觉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通常认为痛觉感受器是游离神经末梢

B 痛觉是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 C 引起痛觉需要特殊的适宜刺激

10

D 组织释放的一些致痛化学物质促使神经末梢去极化,从而发放痛觉冲动 E 目前认为物理性和化学性刺激致所引起痛觉,与产生致痛物质有关 73对皮肤痛与内脏痛比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皮肤痛有快痛、慢痛之分,内脏痛没有 B 皮肤发生快,而内脏痛发生慢

C 皮肤痛产生后消失快,而内脏痛消失缓慢 D 皮肤痛定位明确,而内脏痛定位不明确 E 切割、烧灼等刺激对皮肤痛和内脏痛都敏感 74肝、胆囊疾患发生牵涉痛的部位可位于: A 心前区、左上臂尺侧 B 右肩胛部 C 腹股沟区 D左上腹、肩胛间 E 上腹部或脐周围

75右手学会一种技术运动,左手不经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完成此运动,完成上述运动的部位是 A 大脑皮质 B 胼胝体连合纤维 C 下丘脑 D 小脑 E 脑干网状结构

76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 乙酰胆碱 B 多巴胺 C 去甲肾上腺素 D甘氨酸 E肾上腺素

77黑质-纹体束释放的主要递质是: A 去甲肾上腺素 B 多巴胺 C 5-羟色胺 D 甘氨酸 EP物质

78下述抑制肌紧张的中枢部位中,错误的是: A 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内侧区 B 小脑绒球小结节 C 大脑皮质运动区 D 尾状核 E壳核

79关于状态反射的论述,错误的是: A 属于比较复杂的姿势反射

B 状态反射在去大脑动物表现最为明显 C 包括迷路紧张反射和颈髓部位 D 颈紧张反射中枢在颈髓部位 E 人体在正常状态,颈紧张反射明显 80震颤麻痹的主要症状包括: A 感觉迟钝 B 肌张力降低 C 运动共济失调 D 静止性震颤 E意向性震颤

81震颤麻痹病变主要位于: A 黑质 B 红核 C 苍白球 D小脑 E 丘脑底核

82关于基底神经节不正确的论述是: A 与随意运动有关

11

B 损伤后可出现运动过多,肌紧张不全 C 损伤后可出现运动过少,肌紧张过强 D 是皮质下重要的躯体运动调节中枢 E 切除大脑皮质的猿猴,运动功能基本协调 83人出现去大脑僵直时,意味着病损发生在: A 脊髓 B 延髓 C 脑干 D 小脑 E 大脑皮质

84下列关于屈肌反射的论述,错误的是: A 为单突触反射 B 感受器为皮肤

C 受刺激侧肢体出现屈肌反应

D 刺激增强时可出现对侧肢体伸肌反射 E 具有保护性意义

85下列关于肌紧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它是缓慢持久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B 是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活动 C 感受器为肌梭

D 效应器主要为慢肌纤维成分 E 主要表现为屈肌反应

86对梭内肌、梭外肌与肌梭功能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梭外肌与肌梭呈并联关系

B 梭外肌等张收缩,肌梭感受器刺激增加 C 梭外肌等长收缩,肌梭感受器刺激无影响 D 梭内肌缩短,肌梭感受器刺激增加 E 被动牵拉肌肉,肌梭感受器刺激增加

87关于新小脑(皮层小脑)受损后的症状,叙述错误的是: A 静止性震颤 B 意向性震颤 C 动作协调障碍 D 肌张力减退 E 不能完成精巧动作

88下列关于原始小脑(前庭小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与调节身体平衡功能有关 B 受损后可出现位置性眼震颤 C 受损后可出现意向性眼震颤 D 对调节前庭核的活动有重要作用 E 受损后不能正常站立 89去甲肾上腺素:

A 是所有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 B 与多巴胺合成过程相同

C 对突触前、后膜都可发挥调节作用

D 作为递质,其灭活途径主要经血液带走,在肝肾等组织被COMT和MAO破坏失活E 作为递质,发挥作用后,主要在突触间隙内被COMT灭活 90下列关于M胆碱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胆碱受体的一种

12

B 可以与乙酰胆碱结合 C 可以与毒蕈碱结合

D 存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终板膜上 E 阿拉品是M受体的阻断剂

91对肌梭与腱器官特征比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肌梭位于梭外肌纤维之间,腱器官位于肌腱胶原纤维之间 B 肌梭与梭外肌纤维呈并联关系,腱器官与梭外肌纤维呈串联关系 C 肌梭感受肌肉长度变化,腱器官感受肌肉张力变化

D 肌梭传入冲动增加,引起肌肉收缩,腱器官传入冲动增加,抑制肌肉收缩 E 当肌肉受到牵拉时,可引起肌梭兴奋,而不会引起腱器官兴奋 92下列关于N型胆碱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属于胆碱受体的一种 B 可以与乙酰胆碱结合 C 可以与毒蕈碱结合 D 箭毒是N受体阻断剂 E存在于自主神经节的突触后膜上 93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 乙酰胆碱 B 去甲肾上腺素 C 多巴胺

D 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 E 5-羟色胺

94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乙酰胆碱

D 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 E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95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直接支配的器官是: A 甲状腺 B 性腺 C 肾上腺皮质 D 肾上腺髓质 E 汗腺

96主要与胆碱M样作用有关的效应是 A 心脏活动加强 B 支气管痉挛 C 胃肠活动减弱 D 终板电位增大 E 瞳孔扩大

97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引起:

A 胃肠运动增强 B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 瞳孔开大肌收缩 D 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E 膀胱逼尿肌收缩

98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引起:

A 心率加快 B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 瞳孔开大肌收缩 D 胃肠运动减慢 E 糖原分解增加

99引起自主神经节神经元兴奋的受体为: A M型受体 B神经元型烟碱( N1)受体

13

C 肌肉型烟碱(N2)受体 D α型受体 E β型受体

100β2受体阻断剂治疗高血压的生理学基础是: A 直接抑制心肌活动 B 直接抑制血管平滑肌活动

C 阻断突触前膜β-2受体,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 D 激活突触前膜α-2受体,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 E 抑制肾上腺素释放肾上腺素

101治疗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心绞痛患者,应选择的合适药物是 A 心得安 B 普萘洛尔 C 阿替洛尔 D 酚妥拉明 E阿托品

102病人可以听懂别人说话,自己会讲话,看懂文字,手的功能正常,但不会书写其语言中枢损伤部位主要在:

A 额中回后部 B 中央前回底部之前 C 中央后回3-1-2区 D 颞上回后部 E 角回

103大脑皮质颞上回后部损伤后造成了感觉性失语症,对其语词表达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 可以讲话 B 可以书写 C 看懂文字 D 听不懂别人说话 E听不见别人讲话

104防御反应区主要位于: A 延髓 B 脊髓 C 脑桥 D 下丘脑 E低位脑干

105以下部位中与内脏感觉有关的主要是: A 颞叶 B 枕中 C 中央前回 D 边缘叶 E 额叶

106可引起动物摄食增加的刺激部位是 A 下丘脑内侧区 B 下丘脑外侧区 C 中脑网状结构 D 边缘叶 E 视上核

107可引起动物食欲增加而逐渐肥胖,损伤的部位是 A 下丘脑外侧区 B 下丘脑腹内侧核 C 下丘脑乳头体核 D 下丘脑前区 E边缘叶

108损伤动物下丘脑外侧区可引致: A 动物拒食 B 动物多食 C 动物饮水增多 D 动物饮水减少 E 动物拒食和饮水减少 109下丘脑的主要功能是: A 较高级的交感神经中枢 B 较高级的副交感神经中枢

14

C 较高级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中枢 D 较高级的内脏活动中枢 E 重要的躯体运动中枢

110下列条件反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强化 B 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C 数量有限

D 建立后可以发生消退 E 使机体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111对睡眠与觉醒叙述,错误的是:

A 觉醒状态维持是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

B 睡眠从脑电变化可分为正相睡眠,即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即快波睡眠C 成年人睡眠一开始首先进入正相睡眠

D 正常成年人只有异相睡眠才能直接转为觉醒状态 E 做梦是异相睡眠特征之一 112脑电波产生的机制主要是:

A 由大量皮质神经组织的突触后电位同步总和所形成 B 由大量皮质神经元轴突的动作电位同步总和所形成 C 由皮质电紧张放电形式

D 主要由皮质颗粒细胞电活动总和形成 E 皮质表面直流电变化形成

113下列关于皮质躯体诱发电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其波形由主反应和后发放两部分组成 B 主反应一般为先负后正的双相变化 C 是在皮质某一局限区引导的电变化 D 由感觉传入系统受刺激时引起 E 在自发脑电的背景上发生 114与睡眠有关的主要神经递质是: A 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B 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 C 乙酰胆碱和多巴胺

D 乙酰胆碱、多巴胺和5-羟色胺 E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 115与慢波睡眠有关的主要神经递质是: A 去甲肾上腺素 B 5-羟色胺

C 多巴胺 D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 E 多巴胺与5-羟色胺 116不发生在异相睡眠期的是

A 眼球快速运动 B 脑内蛋白质合成加快 C 生长素分泌明显升高 D 有利于建立新的突触联系 E 脑电图呈现去同步化快波 117慢波睡眠的特征:

A 脑电图呈现去同步化快波 B 生长素分泌减少

C 多梦 D 心率、呼吸加快,血压升高

15

20具有胆碱能M型受体的组织器官是 A胃肠道平滑肌 B膀胱逼尿肌 C支气管平滑肌 D竖毛肌 E汗腺

21属于胆碱能纤维的是 A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B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C 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D 支配内脏的所有传出神经 E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22对语言中枢优势半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多为左侧大脑半球

B 优势半球的分布与用哪只手劳动的习惯无关 C 12岁以前的小儿,优势半球受损可在对侧重建 D 优势半球不仅仅在人类中具有

E 运用左手劳动的人,左右双侧皮质有关区域都可能成为优势半球23对条件反射的特点和生物学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是后天形成,数量不受限制 B 具有极大的易变性 C 具有高度适应性

D 可脱离非条件反射单独形成 E 不需高级中枢参与也可形成 24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有: A 双向传导 B 相对不疲劳 C 时间延搁 D 可总和 E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25属于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点是 A 易疲劳 B 对内环境的变化不敏感 C 单向传递 D 可总和 E时间延搁 26突触前抑制是:

A 前膜部分去极化 B 后膜超极化 C 后膜兴奋性降低 D 潜伏期较长 E 前膜动作电位辐度减小 27胆碱能纤维有:

A 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 B 小部分交感节后纤维 C 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D 副交感节后纤维 E副交感节前纤维 28下丘脑的功能有:

A 调节激素分泌 B 参与情绪反应 C 分泌激素 D 调节进食 E 感觉投射

29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后膜的: A 去极化 B 局部电位

26

C 动作电位 D 超极化 E 反极化

30引起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是由于: A 前膜去极化 B 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C 后膜Cl-内流 D 后膜超极化 E 后膜去极化

31应用阿托品后可引起:

A 心跳加快 B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C 汗腺分泌增加 D 胃液分泌减少 E 胃肠道平滑肌抑制 32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A 皮肤血管收缩 B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C 汗腺分泌 D 尿量增加 E 唾液分泌增加 33属于牵张反射的是 A 肌紧张 B 跟腱反射 C 膝跳反射 D肱二头肌反射 E肱三头肌反射

34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导 B 传导的兴奋又称为神经冲动 C 麻醉药可使冲动的传导发生阻滞

D 多根神经纤维传导冲动时基本上互不干扰 E冲动的传导是单向的

35根据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的部位,可将突触分为: A 化学性突触 B 电突触 C 兴奋性突触

D 树-胞、树-树、树-轴突触 E 轴-胞、轴-树、轴-轴突触

36关于突触传递过程,正确的叙述是: A 突触前膜去极化,膜对Ca2+

通透性增大 B 胞内Ca2+

浓度增加促进囊泡向突触前膜移动 C 囊泡内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

D 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打开某种离子通道 E 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37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有: A 单向传布 B 突触延搁

C 总和 D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E 易疲劳

38突触疲劳的原因是: A 递质的释放速度下降 B 递质的合成速度增加

C 递质的合成速度小于释放速度

27

D 突触前轴突末梢受到了持续传来的高频刺激 E 递质耗竭

39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突触后膜发生了: A 去极化 B 超极化 C 复极化 D 极化 E 对Na+

通透性增加

40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产生的机制是: A 膜对Na+

和K+

的通透性增加 B Na+

内流超过K+

外流 C Cl-内流 D Ca2+内流 E Na+

和K+

外流

41抑制性突触电位产生的机制是: A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B 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C 突触后膜对Cl-

通透性增加 D Cl-

外流 E 膜去极化

42中枢抑制分类,正确的叙述是: A 中枢抑制就是突触抑制

B 中枢抑制一般分为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两种类型C 中枢抑制使反射活动不能进行 D 中枢抑制远远大于中枢内兴奋性活动

E 如果中枢抑制受到破坏,则反射活动不可能协调 43突触前抑制产生的原因是: A 突触前轴-轴突触活动 B 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小 C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D 突触后膜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减小 E 突触后膜出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44突触后抑制产生的原因是: A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B 突触后膜Cl-

通道开放,Cl-

内流 C 突触后膜超极化

D 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引起 E 轴突始段出现外向电流 45内脏痛的特征:

A 对切割、烧灼等刺激敏感 B 缓慢、持续 C定位不清 D 可发生牵涉痛 E 对机械牵拉不敏感 46脊休克的主要表现是: A 血压下降 B 粪尿积聚 C 发汗反射消失

28

D 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痉挛 E 动物失去一切感觉

47对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感受器是肌梭 B 效应器是梭外肌 C 肌紧张是单突触反射 D 传入纤维为C纤维 E中枢是脊髓α运动神经元

48去大脑僵直的猫,其主要表现有: A 四肢伸直 B 头尾昂起 C 脊柱挺硬 D 失去平衡 E失去感觉

49胆碱能纤维分布于:

A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B 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C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D 骨骼肌运动神经纤维E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50乙酰胆碱与M受体结合后,引起: A 心脏活动抑制 B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 消化腺分泌增多 D 胃肠平滑肌舒张 E 汗腺分泌抑制

51胆碱能受体的阻断剂有: A 毒蕈碱 B 普萘洛尔 C 酚妥拉明 D 箭毒 E 阿托品

52对条件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机体生来就有的 B 数量有限

C 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强化 D 使机体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E 与非条件反射无关 53慢波睡眠的特征是:

A 多梦 B 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升高 C 眼球快速运动 D脑电图呈现同步化慢波 E 脑细胞蛋白质合成增加

三、名词解释:

1.神经的营养性效应

2.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3.运动单位 4.牵张反射 5.牵涉痛 6.脊休克 7.去大脑僵直 8.优势半球 9.脑电波的α波阻断 10.后放

29

1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1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13.突触后抑制 14.突触前抑制 15.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16.腱反射 17.肌紧张

18.特异性投射系统 19.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20.条件反射 21.第一信号系统 22.第二信号系统 23.屈肌反射 24.α-僵直 25.γ-僵直 26.强化

27.条件反射的泛化 28.分化抑制 29.条件反射的消退 30.短时性记忆 31.长时性记忆 32.慢波睡眠 33.异相睡眠

四、问答题

1.简述胶质细胞的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

2.何谓突触性化学传递?何谓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3.试述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过程及机制。

4.试比较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传递原理的异同。 5.何谓突触前抑制?简述其产生机制。

6.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有哪些? 7.何谓突触后抑制?简述其产生机制。

8.什么是局部回路神经元和局部神经元回路?局部神经元回路有何生理意义?9.简述确定递质的基本条件,以及中枢递质的种类和分布。

10.什么是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各有何特点? 11.内脏痛有何特征?牵涉痛发生的原因为何? 12.何谓脊休克?它的主要表现和发生原因是什么?

13.何谓骨骼肌的牵张反射?牵张反射有哪几种类型?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14.试比较腱反射与肌紧张的异同点。

15.何谓胆碱能纤维?哪些神经纤维属于胆碱能神经纤维? 16.什么是自主性神经系统?它们的功能有何特征?

17.何谓肾上腺素能纤维?哪些神经纤维属于肾上腺素能纤维? 18.何谓锥体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19.何谓锥体外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0

20.试比较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主要区别。 21.大脑皮质运动区对躯体运动调节的特点有哪些? 22.大脑皮质感觉区对躯体感觉调节的特点有哪些? 23.简述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相互关系。 24.简述大脑皮层功能的一侧优势。

25.试述人类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及发生记忆障碍的分类。

26.试用生理知识解释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的表现及其急救药品应用原理。 27.试述胆碱能受体的分类、来源、分布部位及作用。 28.试述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分类、来源、分布部位及作用。 29.何谓去大脑僵直?它的主要表现和发生机制如何? 30.简述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31.何谓皮质诱发电位?它的产生机制是什么?有何意义? 32.简述睡眠时相及其生理意义。

参 考 答 案

一、 填空题 1.反射

2.中枢神经系统;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细胞体;突起 4.A; B; C; A、B;C 5.Aα;Aβ;Aγ;Aδ;Aα;Aδ

6.神经干中各条纤维传导的兴奋互不干扰;刺激神经纤维上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可沿纤维向两端同时传导 7.抑制性中间;超 8.Na、K ;Na 9.Cl;K

10.传入侧支性抑制;回返抑制 11.突触前抑制;突触后抑制 12 Aα纤维Aγ纤维 13.腱反射;肌紧张

14.核袋;快速;核链;缓慢持久 15.抑制区;网状结构尾端腹内侧部 16.易化区;γ;α

17.迷路紧张反射;颈紧张反射 18.交感缩血管;舒张 19加快、舒张、扩大 20减慢、收缩、缩小 21 N;M 22 α;β;α

23下丘脑外侧区;下丘脑腹内侧核 24.语言活动功能;非语词性认识功能

25.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第三级记忆 26.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 27.第二级记忆;第三级记忆

+ +

31

28.无关刺激;非条件刺激;强化 29具体;抽象 30.α;β;θ;δ;β

31.生理完整性;绝缘性;双向性;相对不疲劳性 32突触性传递;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局部神经回路

33单向传递;中枢延搁;总和;兴奋节律改变;后放;对内环境变化敏感;易疲劳 34.丘脑

35.觉醒状态;各种特定感觉 36腱反射;肌紧张;肌梭 37姿势

38身体平衡; 肌紧张;随意运动 39锥体系;锥体外系

40发动随意运动;调节精细动作;保持运动协调性 41调节肌紧张;完成肌群之间的协调活动 42.意向性或动作性震颤;静止性震颤 43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肽 44胆碱能;N;胆碱能;N 45大脑皮质;自发;α;β;δ;θ 46肘;膝;跟腱

47正相睡眠;异相睡眠 二、选择题 A型题

1D 2C 3D 4C 5C 6D 7A 8D 9C 10C 11A 12E 13B 14D 15B 16C 17C 18A 19C 20B 21C 22A 23C 24B 25B 26B 27E 28D 29A 30A 31A 32C 33A 34C 35A 36B 37A 38C 39A 40C 41A 42C 43C 44D 45B 46D 47C 48E 49C 50B 51D 52A 53E 54D 55C 56D 57C 58D 59C 60B 61D 62D 63D 64A 65B 66A 67B 68D 69B 70E 71D 72C 73E 74B 75B 76A 77B 78B 79E 80D 81A 82E 83C 84A 85E 86B 87A 88C 89C 90D 91E 92C 93D 94C 95D 96B 97C 98B 99B 100C 101C 102A 103E 104D 105D 106B 107B 108E 109D 110C 111D 112A 113B 114B 115B 116C 117E 118B B型题

1E 2D 3B 4C 5C 6A 7B 8B 9A 10B 11B 12B 13E 14D 15C 16A 17E 18B 19B 20A 21D 22E 23A 24C 25D 26C 27C 28B 29D 30A 31C 32B 33D 34E 35A 36C 37D 38E 39D 40C 41A 42C 43D 44C 45E 46B 47A 48A 49E 50A 51C 52B 53C 54C 55B 56D 57D 58D 59E 60B 61B 62C 63A 64E 65A 66B 67E 68C 69B 70A 71B 72B 73A 74C 75C 76D 77E 78A 79C 80B

32

81A 82D 83C 84A 85E

C型题

1C 2C 3A 4C 5B 6C 7B 8C 9C 10B 11C 12B 13C 14A 15B 16A 17B 18B 19C 20A 21B 22D 23D 24A 25C 26C 27A 28C 29B 30C 31D 32A 33C 34B 35C 36D 37D 38D 39C 40C 41B 42C 43C 44B 45B 46A 47C 48D 49C 50A 51B 52B 53B 54C 55B 56C 57A 58A 59B 60A 61A 62B 63C 64B 65C 66B 67A 68D 69C 70B 71B 72A 73C 74A 75B 76B 77A 78C 79D 80A 81B 82C 83A 84B 85A 86B 87A 88B X型题

1AE 2ABD 3ABCE 4ABCE 5AB 6AE 7AE 8ABC 9CE 10ABC 11DE 12AE 13BCD 14ABE 15ABCD 16CDE 17AE 18ABCE 19BD 20ABCE 21ABCE 22BD 23DE 24ABE 25AE 26AE 27ABE 28AB 29AB 30CD 31ABDE 32ABCE 33ABCDE 34ABCDE 35DE 36ABE 37ABCDE 38CDE 39AE 40AB 41ABC 42ABE 43ABD 44AB 45BC 46ABC 47CD 48ABC 49AB 50ABC 51DE 52ABE 53BD

三、 名词解释

1.神经末梢释放某些物质,改变被支配组织的代谢活动,对其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施加影响和作用,称之神经的营养性效应。

2.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向丘脑投射上行,起到兴奋皮质唤醒动物或人作用的功能系统。 3.一个α运动神经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组成的功能单位,称之运动单位。

4.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通过支配的神经可反射性引起受牵拉的肌肉收缩,此反射称之牵张反射。

5内脏疾患引起特定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叫牵涉痛。

33

6.与高位中枢离断的脊髓,断面以下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叫脊休克。 7.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的动物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伸肌过度紧张的现象,叫去大脑僵直。

8.语言活动的中枢集中的一侧大脑半球,称之语言中枢的优势半球。

9.睁眼或受到刺激时,脑电波中的α波立即消失转而出现β波,这一现象叫α波阻断。 10.当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内发放神经冲动的现象称为后放。

1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由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

1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由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

13.突触后抑制是指一个兴奋性神经元兴奋后,先兴奋一个抑制性的中间神经元,使其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使后继的神经元的突触后膜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14.突触前抑制是指使兴奋性突触前末梢的动作电位到达时,其所引起的递质释放减少,从而引起传递效应减弱的抑制。

15.某些神经元与效应细胞间无经典的突触联系,化学递质从神经末梢的曲张体释放出来,通过弥散到达效应细胞,并与其受体结合而达到细胞间传递信息的方式。 16.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称为腱反射。 17.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称为肌紧张。

18.在丘脑换神经元后,投射到大脑皮质特定区域的感觉传导系统,称为特异性投射系统。 19.感觉传导上行经过脑干时,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多次换元后到达丘脑,在丘脑换元后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质广泛区域的投射系统,称为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20.条件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和训练,将无关刺激转变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 21.以第一信号,即现实的具体信号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的功能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 22.以第二信号,即现实的抽象信号,如语言、文字建立的条件反射的功能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

23.当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的一侧肢体出现反射屈曲反应,是由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弛缓形成的,这种反射可使肢体避开伤害性刺激,具有保护意义。

24.由于高位中枢的下行性作用,直接或间接通过脊髓中间神经元提高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从而导致肌紧张加强出现的僵直。

25.由于高位中枢的下行性作用,首先提高γ运动神经元的活性,使肌梭敏感性提高而传入冲动增多,转而使α运动神经元活动增强,导致肌紧张加强而出现的僵直。

26.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 27.指在条件反射建立的初期,除条件刺激外,与条件刺激相近似的刺激也具有一定的条件刺激效应的现象。

28.只对得到强化的条件刺激起反应,而对得不到强化的近似刺激不再出现阳性效应的现象。 29.条件反射的消退是由于在不强化的情况下,原来引起条件反射的条件刺激,转化成了引起大脑皮质发生抑制的刺激。这种由条件反射消退产生的抑制,称为消退抑制。

30.包括记忆过程的感觉性记忆和第一级记忆两个阶段。这种记忆信息贮存时间短,不牢固。 31.指记忆过程的第二级和第三级两个阶段。这种记忆牢固,不易受干扰。 32.指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的睡眠时相。

33.指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的睡眠时相。在这一时相中,常可出现眼球快速运动,因而也称为快眼动睡眠。 四、 问答与论述题

34

1.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的间质细胞或支持细胞,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占中枢神经系统细胞的90%,突起无树突、轴突之分,胞体较小,胞浆中无神经原纤维和尼氏体,不具有传导冲动的功能。脑内胶质细胞的数量约为神经元的10倍,约占总体积的50% 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有支持、营养、保护和修复等作用。 (1)支持、隔离、绝缘作用 (2)吞噬和免疫应答作用 (3)参与神经递质的代谢 (4)合成和分泌活性物质 (5)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2.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反复分支形成许多突触小体,与其后的神经元胞体或突起构成突触。突触小体内含有大量突触小泡,内含高浓度的神经递质,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时,引起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释放,通过狭窄的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相应的电变化,这种通过突触,以化学递质进行信息传递的方式称为突触性化学传递。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是指某些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形成许多曲张体,曲张体并不与效应细胞构成经典的突触联系,而是处在效应细胞附近,当神经冲动到达曲张体时,递质从曲张体中释放出来,通过弥散作用到达效应细胞膜的受体,使效应细胞发生反应。 3.兴奋性突触和抑制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可概括如下:

兴奋性突触传递基本过程:突触前突起末梢兴奋(动作电位)→突触前膜去极化,Ca内流→突触小泡前移,与前膜融合→胞裂外排,释放兴奋性递质→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主要提高后膜对Na的通透性→Na内流,引起后膜去极化,产生EPSP→EPSP总和达阈电位水平,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轴突始段转化成锋电位,爆发扩布性兴奋→兴奋传至整个神经元。轴突的始段部位比较细小,当细胞体出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时该部位出现外向电流的电流密度较大,因此始段部位是第一个爆发动作电位的地方。

抑制性突触传递基本过程:突触前突起末梢兴奋(动作电位)→突触前膜去极化,Ca内流→突触小泡前移,与前膜融合→胞裂外排,释放抑制性递质→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主要提高后膜对C1的通透性→C1内流,引起后膜超极化,产生IPSP→后神经元抑制。

4.兴奋性突触与抑制性突触传递时,其相同点是:①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对Ca通透性增加;②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导致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状态的改变;③突触后电位都是局部电位,该电位经总和达到阈电位时即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活动改变。

不同点是:①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性质不同,兴奋性突触释放兴奋性递质;抑制性突触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②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主要导致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增高;抑制性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主要对Cl通透性增高;③兴奋性突触传递时,突触后膜产生局部去极化;抑制性突触传递时,突触后膜产生局部超极化;④经过总和达到阈电位后,前者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后者使突触后神经元不易产生兴奋。

5.突触前抑制是通过轴突-轴突型突触,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而实现的突触传递抑制。 其产生是由于突触前神经元A在受到刺激前,其轴突受到与它构成轴突-轴突联系的另一神经元B末梢的作用而发生去极化,从而使A兴奋时传到末梢的动作电位幅度变小,其末梢释放的递质减少,从而与它构成突触的神经元C的突触后膜产生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减小,致使C不容易或不能发生动作电位而呈现抑制效应。

6.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各种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主要方式

(1)辐散方式: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可以通过分支与许多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这种方式称辐散,在感觉传入道路上多见。

(2)聚合方式:是指许多神经元都通过轴突末梢,共同与同一个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这种聚合

-+

2+

--2+

+

+

2+

35

方式在运动传出道路上多见。

(3)链锁状联系:链锁状联系是指中间神经元在扩布冲动的同时,通过其侧支直接或间接地将冲动扩布到许多其他神经元。兴奋通过链锁状联系时,可以在空间上加强或扩大作用范围。 (4)环状联系:是指一个神经元与中间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中间神经元反过来直接或间接地再作用到该神经元。环状联系是反馈调节和后放现象的结构基础。

7.突触后抑制也称为超极化抑制,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活动所引起的。当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时,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增加(C1、K,尤其是C1),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出现超极化现象,表现为抑制。

突触后抑制可分为侧枝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侧枝性抑制是指感觉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一方面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另一方面发出侧枝兴奋另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通过抑制性神经元的活动来抑制另一中枢的神经元,通过这种抑制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起来。回返性抑制是指当某一中枢神经元兴奋时,其传出冲动沿轴突外传,同时又经轴突侧枝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该神经元回返作用于原来的神经元,抑制原发动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它神经元。这是一种负反馈抑制形式,它使神经元的活动能及时终止,促使同一中枢的许多神经元之间活动的协调。

8.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某些神经元的轴突较短或无轴突,它们的轴突和树突仅在某一中枢部位内起联系作用,并不投射到远隔部位,这些神经元称为局部回路神经元。

由局部回路神经元及其突起构成的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路,称为局部神经元回路。局部神经元回路的功能是整合局部水平的信息,可能与学习、记忆等高级神经功能有关。

9.确定某化学物质为神经递质,需符合以下条件:①在突触前神经元内具有合成该递质的酶系统;②在突触小泡内贮存有合成的递质,当兴奋到达时能够释放入突触间隙;③递质能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发生生理效应;④存在使递质失活的酶或灭活的其他环节;⑤使用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可加强或阻断递质的作用。

目前确定的中枢神经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单胺类、氨基酸类和肽类。①乙酰胆碱:存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包括支配闰绍细胞的侧支、丘脑特异投射系统的神经元、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纹状体、边缘系统等部位。②单胺类。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多巴胺主要存在于黑质-纹状体部分,中脑边缘系统和结节-漏斗部分。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分布于中脑网状结构、脑桥的蓝斑、延髓的腹外侧部分,其纤维可投射到大脑皮质、边缘前脑、下丘脑及脊髓。5-羟色胺神经元主要位于脑干中缝核,可投射到纹状体、丘脑、下丘脑、边缘前脑、大脑新皮质、低位脑干及脊髓。③氨基酸类:包括谷氨酸、甘氨酸和γ-氨基丁酸。谷氨酸是脑内广泛分布的兴奋性递质。甘氨酸可能是脊髓闰绍细胞的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是脑内广泛分布的抑制性递质,也是突触前抑制的递质。④肽类:下丘脑分泌的肽类神经激素,可能也是神经递质。阿片样肽,包括脑啡肽、β-内啡肽和强啡肽。其中脑啡肽在纹状体、下丘脑前区、中脑中央灰质、杏仁核含量高。此外脑内存在的胃肠肽、P物质、神经降压素也可能是神经递质。 10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都是感觉由丘脑向大脑皮质投射的传入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是经典感觉传导经过丘脑感觉接替核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质特定感觉区的传导系统,它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其投射纤维主要终止于大脑皮质的第四层。能产生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是经典感觉经丘脑髓板内核群换元后,向大脑皮质广泛区域投射的传导系统在到达丘脑前,在脑干网状结构中反复换元,无点对点的投射关系。其功能主要是维持或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维持机体处于“觉醒”状态,不能产生特定的感觉。

11.内脏痛与皮肤痛相比较:具有如下特征:①缓慢、持续、定位不精确,对刺激的分辨力差;②对机械性牵拉、缺血、痉挛和炎症等刺激敏感,而对皮肤致痛的切割、烧灼等刺激不敏感;③内脏痛的传入纤维主要是交感神经干内的传入纤维,食管、气管痛觉由迷走神经干内传入纤维上

+

--

36

传,部分盆腔脏器的痛觉由盆神经上传;④体腔壁痛也属于内脏痛,是由躯体神经传入的;⑤可存在牵涉痛。

牵涉痛是指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身体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现象。发生牵涉痛的部位与真正患病内脏部位有一定的解剖关系,它们的传入纤维由同一后根进入脊髓。因此,对牵涉痛的解释,存在两种学说:①会聚学说。内脏和躯体的传入纤维末梢在同一脊髓神经元上发生会聚,然后上行入脑。由于日常经常能意识到来自躯体的刺激,因此经由同一神经通路传入的内脏感觉也被误认为来自相应的躯体部位,产生牵涉痛。②易化学说。内脏感觉纤维的传入冲动提高了脊髓神经元的兴奋性。当有轻度的躯体痛觉传入时,就使脊髓神经元兴奋而产生痛觉。

12.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称为脊休克。

脊休克主要表现有:离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低或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不出现,粪尿积聚等。

脊休克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高级中枢的易化调节所致。

13.骨骼肌的牵张反射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块肌肉发生反射性收缩。

牵张反射分两种类型,腱反射和肌紧张。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14.腱反射和肌紧张为骨骼肌牵张反射的两种类型,它们的异同点见表9-2。

表9-2 腱反射和肌紧张的比较 腱反射 肌紧张

定 义 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 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

牵张反射 发生的牵张反射

感受器 肌梭(主要是梭袋纤维) 肌梭(主要是梭链纤维) 传入纤维 主要是Ⅰa类 主要是Ⅱ类 收缩成分 主要是快肌纤维 主要是慢肌纤维

收缩特点 同步性快速收缩 持续交替性收缩不易疲劳 反射弧 单突触反射 多突触反射 潜伏期 短 长

生理意义 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维持站立姿势是姿势反射 减弱: 反射弧受损 的基础 亢进: 高位中枢病变 15.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

胆碱能纤维包括:自主性神经的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小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如支配汗腺和某些舒血管的交感节后纤维,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16.自主性神经系统是指调节内脏功能的传出神经系统。

自主性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系统。交感神经兴奋可使:心脏活动增强,表现为心跳有力、心率加快;支气管平滑肌抑制,促进其舒张,有利于通气;抑制胃肠运动,降低其紧张性;促进瞳孔开大肌收缩,使瞳孔开大;促进汗腺分泌;加速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 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心脏活动减弱,表现为心跳无力,心率减慢;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管径变小;促进胃肠运动和消化腺分泌;使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促进胰岛素分泌,有利于机体能源物质的贮存和生长。

37

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比较广泛,常以整个系统来参加反应。交感神经系统是一个应急系统,在环境急骤变化,或机体遇到严重威胁时,如缺氧、剧痛、极冷、失血或紧张等情况时,交感活动增强,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增高,以动员机体的潜在力量适应环境的急变。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比较局限,主要功能在于保护机体,休整恢复,促进消化吸收,积蓄能量,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等。

大多数内脏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两系统对器官的作用具有拮抗性质。当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加强时,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便相对减弱,反之亦然,因而对外周作用表现协调一致。 一般情况下,两系统对外周效应器都有紧张性作用。

17.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以其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肾上腺素能纤维。 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除支配汗腺和骨骼肌舒血管纤维均为肾上腺素能纤维。

18.锥体系是指由皮质发出,经延髓锥体而下达至脊髓的传导束和由皮质发出抵达脑神经运动核的纤维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

锥体系可作用于脊髓α和γ运动神经元,其主要功能是发动随意运动、调节精细动作和保持运动协调性。

19.锥体外系是锥体系之外,调节躯体运动的神经结构。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肌紧张及完成肌群之间的协调。

20.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主要区别有:①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②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无限的;③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是固定的,条件反射的反射弧易变性大,可以建立、消退、分化和改造;④非条件反射使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是有限的,条件反射大大提高了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力和预见性。

21.大脑皮质中央前回的4区和6区是主要的运动区,其活动的特点有:①对躯体运动的支配呈交叉性;②功能定位精确,其支配部位是身体的倒影;③运动愈精细的肌肉,其皮质代表区愈大;④使个别肌肉收缩,不发生肌群的协同性收缩。

22.中央后回3-1-2区主要是全身体表感觉投射区域,其投射特点主要有:交叉投射:一侧体表感觉传入冲动向对侧皮质相应区域投射,但头面部感觉投射是双侧性。②倒置分布:下肢感觉投射到中央后回顶部,上肢感觉投射在中央后回中部,头面部感觉投射在中央后回底部。但头面部代表区内部的安排则是正立的。③精细正比:皮质投射区域大小与体表感觉分辨的精细程度呈正比关系,感觉分辨能力愈精细的部位在中央后回投射区域愈大;反之亦然。如大拇指和食指的代表区面积比躯干代表区面积大几倍。

23.神经免疫调节协调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构成机体整合系统。免疫细胞上广泛存在内分泌激素和神经递质受体;免疫细胞可以分泌多种内分泌激素;很多神经分泌激素都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此外,还发现由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等对神经内分泌系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应激和免疫条件反应时也可产生某些调节物质在神经免疫调节中发挥作用。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通过一些共同的介导物质,对它们自身的功能以及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进行调节,使机体在各种不同条件下保持稳态。

神经系统可以感受神经和躯体的刺激。免疫系统可感受肿瘤、病毒、毒素等的刺激。因此,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在体内成为机体的两大感受和调节系统,它们通过一些共同的介导物质(共同的生物学语言)交换信息,相互作用,使机体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保持稳态。 24.大脑皮层功能的一侧优势 是指人类脑的高级功能向一侧半球集中的现象。对于大多数右利手的人:①左侧皮层在语言活动功能上占优势;②右侧皮层在非语词性的认识功能上占优势,如对空间的辩认、深度知觉、触觉认识、音乐欣赏分辩等。

在运用右手劳动为主的成年人,若左侧皮层上述语言中枢损伤,将产生严重的上述各种语言功能障碍;但右侧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损伤,则并不产生明显的语言功能障碍。一侧优势的现象仅见于人类,它的形成虽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是后天形成的,这与人类习惯运用右手劳动

38

密切有关。

25.信息的贮存记忆简略地可分为短时性记忆和长时性记忆两个阶段, 四个连续的过程即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感觉性记忆是指通过感觉系统获得信息,贮存在大脑的感觉区内,贮存的时间很短(不超过1秒)。若经加工处理,一些先后进入脑的信息经整合,形成新的印象转入第一级记忆(可持续数秒)。通过反复运用,可延长信息在第一级记忆中停留的时间,转入第二级记忆(第二级记忆是一个大而持久的贮存系统,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年不等),如系长年累月运用的信息则不大会被遗忘,转入第三级记忆。

人类发生的记忆障碍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紧接着脑发生病变之前的一段时期内的记忆丧失但自己的名字等仍能记得,称为逆行性遗忘;另一种是仅表现近事遗忘而并不影响远时记忆,称为顺行性遗忘。前者是由于第二级记忆发生扰乱(如车祸脑震荡后);后者是由于第一级记忆转入第二级记忆发生障碍(如慢性酒精中毒)。

26.有机磷农药可以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胆碱能纤维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不能及时水解失活而大量积聚。积聚的乙酰胆碱在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和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发挥M样作用,产生广泛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的表现。如支气管痉挛而出现的呼吸困难,以及瞳孔缩小、流涎、大小便失禁等,同时出现大汗淋漓。积聚的乙酰胆碱在躯体活动神经末梢和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发挥N样作用,产生骨骼肌颤动,脸色苍白,血压上升等症状。

针对上述症状,可以应用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进行急救。大量阿托品虽然可以消除乙酰胆碱积蓄所产生的M样作用,但是,阿托品没有阻止有机磷与胆碱酯酶结合的作用,也不能使已经与有机磷结合的胆碱酯酶重新恢复活性。同时,由于阿托品并不作用在骨骼肌运动终板和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部位的N受体上,故它不能消除肌肉震颤等N受体兴奋的中毒症状。因此,在抢救有机磷中毒时,须同时应用胆碱酯酶复活剂,如解磷定、氯磷定等。这类药物一方面可恢复胆碱酯酶活性,另一方面可阻止有机磷继续与胆碱酯酶结合,可收到更好效果。 27.胆碱能受体分为毒蕈碱样受体M受体和烟碱型受体N受体两类。

M受体广泛分布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和一般汗腺及骨骼肌血管平滑肌上。当乙酰胆碱与这类受体结合后就产生一系列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的效应,包括心肌活动抑制,支气管、胃肠平滑肌、膀胱逼尿肌和瞳孔括约肌收缩,消化腺和汗腺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加以及骨骼肌血管扩张等。

N受体分布在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中神经元突触后膜和神经肌肉接头的终板膜上。当乙酰胆碱与这类受体结合后就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终板电位,分别导致节后神经元兴奋和骨骼肌兴奋收缩。根据N受体存在部位不同,又分为N1(神经元型烟碱)、N2(肌肉型烟碱)受体两个亚型。N1受体存在神经节中神经元突触后膜上,N2受体存在骨骼肌终板膜上。

28.肾上腺素能受体分为α受体与β受体两类,它们又分别分为α1、α2和β1、β1几种亚型。 α肾上腺素能受体:α1受体位于大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当儿茶酚胺类物质与α1受体结合后,可出现皮肤、粘膜及内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胃肠及膀胱括约肌收缩,小肠平滑肌松弛,瞳孔扩大及糖原分解增加等。α1受体主要位于突触前膜上。当突触间隙中儿茶酚胺类物质浓度增高时,则α1受体被激活,以负反馈方式抑制儿茶酚胺类物质的释放,以此对递质释放起调制作用。

β肾上腺素能受体:分布情况与α受体基本相同。β1受体激活后,出现心肌的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效应及脂肪分解等;β2受体激活后,出现冠状和骨骼肌血管舒张,支气管、未孕子宫和胃平滑肌舒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等。

29.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会出现头尾昂起,脊柱挺硬,四肢僵硬等牵张反射亢进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去大脑僵直主要是一种反射性伸肌紧张亢进。在脑干网状结构存在调节肌紧张的抑制区和易化

39

区,在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由于中断了大脑皮质运动区和纹状体对抑制区的易化作用,使抑制区活动减弱而易化区活动相对加强,造成易化区对肌紧张的调节占明显优势,出现去大脑僵直现象。

30.脊髓是内脏反射活动的初级中枢,交感神经和部分交感神经发源于脊髓,通过脊髓中枢可以完成基本的血管张力反射、排尿反射、排粪反射和勃起反射等。延髓中存在调节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消化功能反射中枢。脑桥有角膜反射中枢,中脑存在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下丘脑是重要的内脏活动调节中枢,它能把内脏活动和其他生理活动联系起来,对体温稳定、摄食行为、水平衡、内分泌、情绪反应和生物节律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边缘前脑是调节内脏功能的高级中枢,它是许多低位的内脏调节中枢的调节者,通过促进和抑制各级中枢的活动,调节更为复杂的生理功能活动。大体上杏仁核及其有关结构的功能以维持个体生存反应为主,如摄食行为、促进消化吸收、避免伤害;隔区及其有关结构的功能以维持种系生存的反应为主。此外,新皮质对呼吸、消化、心血管活动等内脏功能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31.皮质诱发电位一般是指当感觉传入系统受到刺激时,在皮质上某一局限区域引起的电位变化。其波形分为两部分:主反应和后发放。主反应是经过一段潜伏期后最先出现的先正后负的电位变化。主反应的形成,可能主要与大锥体细胞电活动有关。当大锥体细胞在传入冲动的激活下发生兴奋,兴奋扩布的方向是由胞体沿顶树突向皮质扩布。所以在大锥体细胞兴奋的初期,其皮质深部细胞体部位的电位变负,而皮质表面电位为正;当兴奋扩布到顶树突上部时,使皮质表面变负。因此记录出先正后负的主反应电位。

后发放是指主反应之后的一系列正相的周期性电位变化。其周期节律一般为8~12次。它是皮质与丘脑接替核之间环路活动的结果。

皮质诱发电位是测定感觉投射部位的常用方法,在研究皮质功能定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2.睡眠可分为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两个时相。慢波睡眠时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感觉功能和肌紧张减弱,并伴有一系列自主性神经功能改变,如心率、呼吸、体温、血压下降等。快波睡眠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也称异相睡眠。此期间各种感觉功能进一步减退,唤醒阈提高,骨骼肌反射运动和肌紧张进一步减弱,伴有间断性阵发性表现,如眼球快速运动、部分躯体抽动、多梦、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且不规则等。

成年人睡眠时,首先进入慢波睡眠,持续约80~120min,转入异相睡眠;异相睡眠持续20~30min后,又转入慢波睡眠。慢波睡眠期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升高,有利于机体的生长和体力恢复。异相睡眠期脑内蛋白质合成加快,与幼儿神经系统的成熟有关,有利于建立新的突触联系、促进记忆活动和精力恢复。

复习考试重点、难点的图表解析

1.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分区(见表9-1)

表9-1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分区

40

胚胎期分区 出生后各脑区

前脑 终脑(telencephalon) -大脑半球、侧脑室、基底神经节

(prosencephalon) 间脑(diencephalon) -丘脑、下丘脑、第三脑室、视束、视网膜

中脑 顶盖(上、下丘)中脑导水管大脑脚、中脑被盖 (mesencephalon)

菱脑 后脑(metencephalon) -小脑、第四脑室前部、脑桥、脑桥被盖 (rhombencephalon)髓脑(myelencephalon)-延髓、第四脑室后部延髓被盖

尾端神经管 -脊髓与中央管

2.两种神经纤维分类系统(见表9-2)

表9-2-C两种神经纤维分类系统

纤 维 类 型 机 能 直径(um) 传导速度(m/ms)

Aα 运动性 到骨骼肌 15~20 70~120 Aα Ⅰa 感觉性 肌梭(初级) 15~20 70~120 Aα Ⅰb 感觉性 腱器官 15~20 70~120 Aα Ⅱ 感觉性 触、压、肌梭(二级)5~10 30~70 Aγ 运动性 到梭内肌 3~5 15~30 Aδ Ⅲ 感觉性 疼痛、温度 2~5 12~30 B 自主性 节前纤维 3 3~15 s C 自主性 节后纤维 0.5~1 0.5~2 dr C Ⅳ 感觉性 疼痛 0.5~1 0.5~2

3.突触传递的过程

兴奋性突触和抑制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可概括如下:

兴奋性突触传递基本过程:突触前轴突末梢兴奋(动作电位)→突触前膜去极化,Ca2+

内流→突触小泡前移,与前膜融合→胞裂外排,释放兴奋性递质→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主要提高后膜对Na+的通透性→Na+内流,引起后膜去极化,产生EPSP→EPSP总和达阈电位水平,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轴突始段转化成锋电位,爆发扩布性兴奋→兴奋传至整个神经元。始段部位是第一个爆发动作电位的地方。

抑制性突触传递基本过程:突触前轴突末梢兴奋(动作电位)→突触前膜去极化,Ca2+

内流→突触小泡前移,与前膜融合→胞裂外排,释放抑制性递质→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主要提高后膜对C1-的通透性→C1-内流,引起后膜超极化,产生IPSP→后神经元抑制。 突触传递的过程 神经冲动到达末梢

41

↓Ca??进入膜内

突触小泡递质释放

兴奋性突触 | 抑制性突触 ↙↘

兴奋性递质 抑制性递质 (Ach,NE,5-HT等) (GABA,甘氨酸等) ↓ ↓

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 ↓ P Na? P K?,Cl?

后膜去极化产生EPSP 后膜超极化产生IPSP ↓ 达阈电位 ↓

突触后膜爆发AP(轴突始段) 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4.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之比较(见表9-4)

表9-4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之比较

项 目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EPSP) (IPSP)

突触前神经元 兴奋性神经元 抑制性神经元

递 质 兴奋性递质 抑制性递质 突触后膜离子流

Na内流 +++

K外流 + + Cl内流 + ++

突触后膜电位值 减少(去极化) 增大(超极化)

结 果 突触后神经元容易产 突触后神经元难于产生

生动作电位(兴奋) 动作电位(抑制)

5.突触前抑制与突触后抑制的比较(见表9-5)

表9-5突触前抑制与突触后抑制的比较

突触前抑制(去极化抑制) 突触后抑制(超极化抑制)

42

部位 兴奋性N元、轴-轴突触 抑制性N元 轴-体或轴树突触

机制 不产生IPSP(突触后膜兴 产生IPSP,释放抑制性递质 奋性不变)减少兴奋性突触 (甘氨酸、GABA) 递质释放,前膜去极化 后膜超极化

特点 潜伏期长,持续时间长(100 潜伏期和持续时间短(10ms) -200ms)

意义 主要调节传入N元活动,全 主要调节传出N元活动,使N 面调节传入的感觉信息,参 元的活动能够及时终止,促进同 与皮质脑干的下行抑制活动。 一中枢内N元活动更加协调。 6.递质与调质的比较(见表9-6)

表9-6递质与调质的比较

递 质 调 质

作用方式 通过经典的突触联系 通过非经典的突触联系

中介物质 引致离子通道开放 第二信使(CAMP、CGMP、Ca2+) 作用时间 快、短 慢、长

7.胆碱能受体分布及其作用(见表9-7)

表9-7胆碱能受体分布及其作用

————————————————————————————— 效 应 器 受 体 效 应

—————————————————————————————

43

自主神经节 N1 节前节后神经元兴奋传递 骨骼肌 N2 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 眼 虹膜环行肌 M 收缩(缩瞳) 睫状体肌 收缩(视近) 心 窦房结 M 心率减慢 房室传导系统 M 传导减慢

心房肌 M 收缩力减弱,传导加快(经常性) 脏 心室肌 M 收缩力减弱(作用很弱)

血 冠状血管 M 收缩

皮肤粘膜血管 M 收缩

骨骼肌血管 M 舒张(交感胆碱能纤维) ?2(主要)

脑血管 M 舒张

肺血管 M 舒张

腹腔内脏血管 M 舒张 管 唾液腺血管 M 收缩

支气管平滑肌 M 舒张 支气管腺体分泌 M 促进

胃 胃平滑肌 M 收缩,运动和张力增强 肠 小肠平滑肌 M 收缩,运动和张力增强

道 括约肌 M 舒张(经常性) 腺体分泌 M 促进

胆 胆囊和胆道 M 收缩 膀 逼尿肌 M 收缩 胱 三角区括约肌 M 舒张

输尿管平滑肌 M 收缩,运动和张力增强

*

子宫平滑肌 M 可变

男性性器官 M 阴茎勃起

皮肤汗腺 M 汗腺分泌(交感胆碱能纤维) 肾上腺髓质 M 分泌NE和E (交感节前纤维) 胰 腺泡 M 分泌增加

胰岛 M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唾液腺 M 分泌大量稀薄唾液 泪腺 M 分泌 鼻咽腺 M 分泌

————————————————————————————— * 因女性月经周期、妊娠等因素而变动

8.几种受体的激动剂和阻断剂(见表9-8)

44

表9-8几种神经递质的受体及其激动剂和阻断剂

受 体 激 动 剂 阻 断 剂

胆碱能受体

M受体 乙酰胆碱、毒蕈碱 阿托品、普鲁本辛 N 受体

N 1 乙酰胆碱、氨甲酰胆碱 六烃季胺、美加明 N 2 乙酰胆碱 十烃季胺、箭毒 肾上腺素能受体 α受体

α1 甲氧胺、新福林 哌唑嗪、氯丙嗪 α2 可乐宁 育亨宾、苄咪唑啉 β受体

β1 异丙肾上腺素 心得安、心得宁、甲氧乙心安 β2 丁胺吡唑、舒喘宁 心得安、异丙甲氧胺

多巴胺受体 多巴胺 氟哌啶醇

5 -羟色胺受体 5-羟色胺 肉桂硫胺、噻庚啶 γ-羟基丁酸受体 γ-羟基丁酸 荷包牡丹碱 甘氨酸受体 甘氨酸 士的宁 阿片肽受体 阿片肽 纳洛酮

9.肾上腺素能受体及其作用(见表9-9)

45

表9-9肾上腺素能受体及其作用

————————————————————————————— 效 应 器 受 体 效 应

————————————————————————————— 眼 扩瞳肌 α1 收缩 睫状体肌 ?2 舒张

心 窦房结 ?1 、?2 心率加快 房室传导系统 ?1、?2 传导加快 脏 心肌 α1 收缩加强

血 冠状血管 α1、α2 收缩 ?2(主要) 舒张 皮肤粘膜血管 α1、α2 收缩 骨骼肌血管 α1

?2(主要)

脑血管 α1 收缩

腹腔内脏血管 α1(主要) 收缩 ?2 舒张 管 唾液腺血管 α1、α2 收缩

支气管平滑肌 ?2 舒张

胃 胃平滑肌 α1、α2、?2 舒张,运动和张

力减弱(经常性)

肠 小肠平滑肌 α1、α2 ?1、?2 舒张,运动和张

力减弱(经常性)

道 括约肌 α1 收缩(经常性)

膀 逼尿肌 ?2 舒张(经常性) 胱 三角区括约肌 α1 收缩

子宫平滑肌 α1 收缩(有孕子宫) ?2 舒张(无孕子宫) 男性性器官 α1 射精

竖毛肌 α1 收缩 糖酵解代谢 ?2 增加

脂肪分解代谢 α1、?2、?3 增加 —————————————————————————————

10. 电突触与化学突触特征的比较(见表 9-10)

46

表 9-10 电突触与化学突触特征的比较

特 征 电 突 触 化 学 突 触

突触前后膜之间的距离 3.5nm 30~50nm 突触前后细胞之间胞质连续性 有 无

超微结构 缝隙连接通道 突触前活性区与

囊泡,突触后受体

传递因子 离子流 化学递质

突触延搁 基本无 明显,最短0~3ms,通常1~5ms

或更长

传递方向 通常双向 单向

11. 自主神经受体的作用(见表 9-11)

表 9-11 自主神经受体的作用

受体 部位及主要作用 阻断剂 胆碱受体

M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产生副交感神 阿托品

经兴奋效应,汗腺分泌,骨骼肌血管的平滑肌舒张

N

N1 自主神经节后神经元兴奋 六烃季胺 N2 骨骼肌终板膜兴奋 筒箭毒碱 肾上腺素受体

α 大多数血管及内脏平滑肌、腺体兴奋 酚妥拉明 β

β1 心肌兴奋 氨酰心安 β2 平滑肌抑制 纳多洛尔

12.脊髓的感觉传导与分析功能(见表9-12)

表9-12脊髓的感觉传导与分析功能

47

浅感觉传导 深感觉传导 传导的感觉 皮肤、粘膜的痛、温觉和轻触觉 肌肉本体感觉、深部压觉和辨别觉 第一极神经元 脊神经节 脊神经节

第二极神经元 脊髓后角细胞 延髓薄束核、楔束核 第三极神经元 丘脑外侧核 丘脑外侧核 传导纤维交叉部位 脊髓 延髓

脊髓半离断症状 对侧浅感觉障碍 同侧深感觉和辨别觉障碍 脊髓空洞症 相应节段双侧痛、温觉障碍, 辨别觉不受影响 (仅损害中央 轻触觉基本不受影响 管前交叉通路时)

13.两类投射系统比较见(表9-13)

表9-13两类投射系统比较

特异投射系统 非特异投射系统 1、 一般由三级神经元接替而完成, 经典传导道的第二级神经元纤维通过脑干 最终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 时, 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内神经元

发生联系,然后在网状结构内反复换元上 行,抵达丘脑的第三类细胞群,进一步向 大脑皮层弥散投射

2、 上行纤维进入大脑皮层,主要 上行纤维进入大脑皮层后分散在各层与 与第四层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皮层神经元的树突形成突触联系,改变其 锥体细胞形成突触联系,通过 兴奋状态 若干中间神经元接替,转而与大 锥体细胞形成突触联系,诱发其兴奋

3、形成特定感觉 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4、不易受药物作用的影响 易受药物作用的影响

14.伤害感受器的分类(见表9-14)

表9-14伤害感受器的分类

48

伤害感受器类型 有效刺激

Aδ机械性 皮肤机械损伤、肌肉强挤压、关节过度扭转 Aδ多觉性 皮肌机械损伤及灼热 Aδ内脏伤害性 内脏强烈机械膨胀、牵拉、灼热 C多觉性 皮肤伤害性机械、热、冷、化学损伤 C机械性 皮肤机械损伤、肌肉强挤压、关节过度扭转 C内脏伤害性 内脏牵拉、灼热和有害化学刺激 C化学性 肌肉有害化学刺激 Ⅲ和Ⅳ多觉性 肌肉重压和伤害性热

15.伤害性刺激引起痛觉的传导路径(见表9-15)

表9-15伤害性刺激引起痛觉的传导路径

伤害性刺激→组织释放致痛物质→痛感受器兴奋引发神经冲动→

交叉至对侧,经脊髓丘脑侧束(新脊丘束)→丘脑感觉接替核 脊髓后根 经脊髓网状纤维髓中脑纤维、脊髓丘脑内侧纤维(旧脊丘束) 第一感觉区(快痛) 脑干网状结构丘脑髓板内核群→弥散投射至皮层和边缘系统(慢痛和情绪反应)

16.腱反射和肌紧张的比较(表9-16)

表9-16 腱反射和肌紧张的比较

腱反射 肌紧张

定 义 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 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

牵张反射 发生的牵张反射

感受器 肌梭(主要是梭袋纤维) 肌梭(主要是梭链纤维) 传入纤维 主要是Ⅰa类 主要是Ⅱ类 收缩成分 主要是快肌纤维 主要是慢肌纤维

收缩特点 同步性快速收缩 持续交替性收缩不易疲劳 反射弧 单突触反射 多突触反射 潜伏期 短 长

生理意义 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维持站立姿势是姿势反射

减弱: 反射弧受损 的基础 亢进: 高位中枢病变

17.皮肤痛与内脏痛之比较(见表9-17)

49

表9-17皮肤痛与内脏痛之比较

项 目 皮 肤 痛 内 脏 痛 快 痛 慢 痛

痛 刺 激 对切割、烧灼 对切割、烧灼 对机械牵拉、缺血、

很敏感 很敏感 痉挛、炎症等敏感

感受器的分布 密 集 密 集 稀 疏 传入神经

性 质 有髓鞘的体躯 无髓鞘的体躯 主要是交感和副交

传入纤维 传入纤维 感纤维(无髓鞘)

每根神经感受区域 狭 窄 狭 窄 广 泛 分布特点 按皮节分布 按皮节分布 不按皮节分布 传入通路 新脊丘束 旁中央上行系统 多途径传入

中 枢 大脑皮质第一 大脑皮质第二 大脑皮质边缘叶及

感觉区及第二 取及边缘叶 第二感觉区 感觉区

疼痛特征

产生快慢 快 较快 慢 持续时间 短 较短 较长 定 位 很精确 较精确 不精确 对痛刺激的分辨力 很强 较强 很差 情绪反应 不 明 显 明 显 明 显 牵 涉 痛 无 有 有

18.常用的腱反射见(表9-18)

表9-18常用的腱反射

名称 检查方法 中枢部位 效应 肘反射 叩击肱二头肌肌腱 颈5-7 肘部屈曲 膝反射 叩击髌韧带 腰2-4 小腿伸直 跟腱反射 叩击跟腱 腰5-骶2 脚向足底方向屈曲

19脊髓α运动神经元和γ运动神经之比较(见表9-19)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lt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