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19—2020学年初三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11-28 21:2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古诗文默写。(12分)

(1)政通人和, 。(范仲淹《岳阳楼记》)

(2)露从今夜白, 。 (杜甫《月夜忆舍弟》) (3)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李商隐《无题》)

(6)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温庭筠《商山早行》)

(7)《醉翁亭记》中“ , ”一句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

的情趣。

(8)《行路难(其一)》中借用典故表达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

是: , 。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雨果,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巴黎圣母院》是其代表作。 B.《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西游记》合称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 C.屈原因作《离骚》被称为“骚人”。后来“骚人”用以泛指文人。 D.《怀疑与学问》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3.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曾 【甲】 (A.牛刀小试B.跃跃欲试),出口成诗:“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九歌”创作能信手拈 ① (A.diàn B.niān)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

1

chǔ②(A.储 B.贮)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 【乙】 (A.规律B.规则),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如今,智能技术正在被运用并开发于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迈向美好生活的“加速器”。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

①处: ②处: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甲】 【乙】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原句:智能技术正在被运用并开发于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迈向美好生活的“加速器”。

修改句:

二、阅 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4~5题。(5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刘禹锡作此诗是为答谢白居易。 B.首联写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表达无限的心酸和悲凉。 C.颔联借用典故,抒发了物是人非、恍若隔世的悲痛怅惘之情。 D.“暂”即“暂时”,流露了诗人难以排解的消沉愤懑的情绪。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6~9题。(16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

2

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①大。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②,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③。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注释】①肆:极,甚。②沔(miǎn):沔水。沅、湘、汉、沔,都是江水名称。③一舍:三十里。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 (2)拥毳衣炉火 拥: ..(3)其势益张 益: (4)余兄子瞻名之曰 名: ..7. 对文中画破浪线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B.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C.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D.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9.甲乙两篇文章同写远望之景,描写方法却各具特色。请简要分析。(5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4题。(22分)

雪 事 孙光利

①进入冬天,几次预报中的雪却都只是吝啬地飘了点雪花。盼雪的心情就

3

这样被吊了起来。

②印象中,城市里曾有几年是没有雪的,那种年份真让人扫兴。有的年份,雪下得也算挺有气势,但与记忆中老家的雪却仍是大相径庭。

③其实,我对雪的记忆一直停留在久远的乡下。那时,雪大得出奇,整整一个冬天,野外都是白茫茫一片。还没等上一场残雪消融殆尽,下一场又飘得漫天皆白了。

④清晨,屋里还黑着呢,我就得起来去上学。一推门,堆在木门上的雪就落在我的棉袄领子里,顿时,一种沁凉之感流进心底。嗬!下大雪了。 ⑤院里已经是一片白了,只在各个屋门口或小小的窗户上才露出斑斑点点的黑。清晨,大地真安静,哪怕是最细微的声响,只要你仔细听,就能听到动静。比如雪,我就听到了它簌簌落着的声音。

⑥我踩着积雪小心地向前走着,每走一步便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落脚,便陷进厚厚的雪里;一抬脚,一个深深的脚窝就拓印出来了。走不了多远,回头看看,那一个个脚窝已经被随后落下去的雪掩埋了。此时,我的棉衣上也是白白的了。落在脸上的雪即刻融化了,然后就顺着领子流进了棉袄里头。 ⑦学校就在村中央,路并不长。出门不久,遇见了同去上学的小伙伴。他们也如我一般,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走在雪上。走的人多了,就不是脚窝了,而是一条雪之路。现在想起来,雪就是上苍献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⑧几年前,我在一个小镇上呆过一段时光。那年,雪来得有些早。上午,正干着活,就有人说:“下雪了!”可不,雪花正随风在天空中飘着呢。慢慢地,越下越大。向外望去,就见那雪真如鹅毛般在风中翻卷着。惊喜慢慢淡了,寒冷多了。大伙终于撑不住了,几个人就把大门关上,还是冷,冷得直跺脚、打颤。那时的心境,哪还有什么诗意?只有彻骨的冷。雪,早已不是从前的模样。 ⑨我小时候,父亲在乡拖拉机站工作。有时趁下着雪,或者在雪后,我就悄悄出门独自一人走着去父亲那里。从家到乡拖拉机站约有六七里路,踩着雪一路走去,倒也不觉得寂寞。不一会儿,就走得满头大汗。等走到父亲那里,父亲并没责怪我自个儿偷跑出来,只顾帮我清理身上的雪和泥巴。等我歇一会儿,他便领我去饭堂里吃白面馍。那一刻,我心里乐着呢,跑了那么远的路,不就是为了吃两个白面馍吗?

4

⑩那时候,玩的地方可多了。有时我会去村后的树林子里。宝柱哥自己做了个弹弓,冬日里闲来无事,他就在树林子里打鸟。特别是雪后,他必定在那里。远远地,就见他正倚在柴草垛上瞄准,听到动静,回头见是我,他就“嘘”一声,示意我动静小一点儿。每次他的弹弓一拉,石子飞出,就有一只小鸟惊叫着落地,而树上的积雪也簌簌地落着……

?痴想着那些久远的雪事,心中的雪依旧保持着往事的姿势落着,而窗外的雪已悄然褪去了诗意。这雪,空自一场雪罢了。如今的车太多、人太多、杂物太多,几个来回,白雪变成了一路烂泥。这雪,怎么就成了如此模样呢?

?此刻,我就坐在窗前,室内的暖气已超出了春日之暖。置身此种境地,就更感觉雪越来越遥不可及了。

10.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作者偏爱老家的雪是因为城市的雪缺乏气势。 B. 文章围绕“雪”展开叙述,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C. 文章语言庄重典雅,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D.作者写白雪变烂泥意在引发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11. 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6分)

童年“雪”事 ① 独自踩雪找父亲吃白面膜 ③ “我”的情感 欣 喜 ② 赞 叹 12. 第⑧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13.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进入冬天,几次预报中的雪却都只是吝啬地飘了点雪花。”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

(2)“这雪,空自一场雪罢了。”请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4. 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什么“感觉雪越来越遥不可及了”?请简要分析。(4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7题。(12分) 力戒“取巧”,善于守拙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lm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