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解析

更新时间:2023-10-30 03: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真题解析】【第1讲】小升初诗词考点:知常识、会默写 小升初诗词考点一:知常识、会默写 一、真题实例

1、(2011年大联盟第二大题第1小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西江月”是;《天净沙·秋思》中的“天净沙” 2分) 2、(2009省实天河第四题)请写出下列对联赞扬的人物(5分) ①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_______________ ②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_______________ ③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青照古今。 _______________ 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_______________ ⑤一身傲视,青莲居士谪仙人。 _______________ 3、(2012年省实天河第五题)按原文填空。

1) 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百足之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6) 南朝六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考点解析:

1、 “西江月”是词牌名, “天净沙”是曲牌名。这种题型考诗词常识,知识点比较死板,课本里面所学的词曲也是寥寥无几的,只要记牢就可以得分,小学课本中所学的唯一一首元曲就是白朴的《天净沙·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老师课堂上也会介绍。 2、①杜甫;②诸葛亮;③文天祥;④王维;⑤李白。

此类题型主要考察诗词作者。没有直接给出诗名要填作者名,而是转换方式通过对联的方式来考,增加了考题难度。做这种类型的题不能慌张,要认真的阅读对联,抓住对联的关键词,理解对联的意思,然后联系自己所学方能做出。比如第一题中“草堂”“诗圣”就是关键,成都的杜甫草堂已是著名旅游景点,“诗圣”的名号早在学杜甫的诗时就耳熟了。 3、始于足下;死而不僵;家祭无忘告乃翁;一片孤城万仞山;竹外桃花三两枝;多少楼台烟雨中。

简单的诗句上下句对写,这是最简单、最常见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记诵的过程中把字词记清

楚,尤其是易错字。前面两题是多字格成语,在生活中运用的很广泛,常在默写中和诗句放在一起考。后面四题是诗句,所考诗句大部分都是课内出现古诗或者课本的日积月累部分,当然也有超纲的,比如第3、6句,因此复习过程中还要关注初中常考诗句名句。 三、知识点延伸: 1、诗词常识:

①我国各朝文学样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②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属于四言古体诗。

③课本内所学词:《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卜算子·咏梅》??

④诗人称谓:“三苏”(苏轼、苏洵、苏辙)、“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诗仙”李白、“诗鬼”(李贺)、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初中诗词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北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东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李商隐(唐) 四、举一反三

1、《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的作者是,“卜算子”是2、《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被称为“秋思之祖”的,他与被称为“秋意之圣”的,写了《窦娥冤》的和郑光祖并成为“元曲四大家”。 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305篇,分为、、三部分,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4、诗句填空 卧看满天云不动, ,春生江上几人还? 人闲桂花落, 春江潮水连海平, 黄梅时节家家雨, 参考答案:

1、 毛泽东;词牌名。2、马致远;白朴;关汉卿。3、《诗经》;风、雅、颂。

4、不知云与我俱东;家在梦中何日到;夜静春山空;海上明月共潮生;青草池塘处处蛙。 【真题解析】【第2讲】小升初诗词考点:理解词语 归类梳理 诗词考点二: 理解词语 归类梳理 一、真题示例。

1、(2013年华附奥校第二题第4、5小题)

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锦城”是( )。 A、 杭州 B、锦州 C、成都 D、长安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指哪个风景?( ) A、华山 B、黄山 C、黄果树 D、庐山

2、(2013年大联盟第六题第5小题)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春”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晖”指__________。 3、(2011年小联盟第二题第5小题)填空。(8 分)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4 分) ①庐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柳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春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梅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考点解析:

1、C;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句诗是出自于六年级上册课内诗词杜甫的《春夜喜雨》,诗的注解中写道:锦官城,成都的别称。这首诗时的写作背景也是作答时很好的参考,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由此可以推断出答案应选成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诗句出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自然答案就出来了。因此学习诗歌不能只是简单的背诵和默写,还要注意诗所写的内容,词语的意思以及诗的题目。

注释:九州:中国。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恃:依靠。喑: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治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抖擞:振作精神。

2、诗句归类: a.诗中乡情

1.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b.诗中离别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四、举一反三

1、阅读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其中“胜日”的意思是“等闲”的意思是 2、 细读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中“但使”的意思是“不教”的意思是“度”的意思是。 3、“四君子”之歌:古人常用梅、兰、竹、菊比喻君子的清高品德,并将它们誉为“四君子”,请在空白处填上诗句。 , 。 (梅)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兰) , 。 (竹) , 。 (菊) 参考答案:

1、胜日:好日子。等闲:随意。

2、但使:只要 不教:不叫,不让 度:越过

3、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菊: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答案不唯一)

【真题解析】【第3讲】小升初诗词考点:理解诗句 灵活运用 诗词考点三: 理解诗句 灵活运用 一、真题示例。

1、(2012年小联盟第二题第5题)判断古诗引用是否恰当,在括号内用“√”或“×”标识。(2分) (1)( )毕业考前同学们抱怨辛苦,班长在黑板上写了两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 )以思念为主题的板报上,写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等诗句。 2、(2013年大联盟第四题第1小题)按要求把答案写在横线上。

《文心雕龙》中的“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强调了亲身实践的重要性。 3、(2011年小升初大联盟第二题第3小题)

一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旁观者清。”诗人苏轼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3分) 二、考点解析:

1、√;√。此题考察对诗句的理解以及在语境中的老贺运用,是对诗句运用考察的变换形式。诗词运用是诗词考点中较难的题型之一,但是用判断的形式相对比较简单。

(1)句中抓准关键词“抱怨辛苦”,那么班长所用的诗句理应包含鼓励的意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刚好是表达此意,故运用恰当。

(2)句中抓住关键词“思念”,然后注意分析每句诗,看是否是表达此意。三句诗均是表达思乡思亲之情,因此运用的也准确。当然掌握了考点二中诗句的归类,对解决此类问题就能快速的多。

2、观千剑而后识器。做任何事情,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就不会有很高的造诣,此句出自于课内日积月累部分。有些学生学习时不太重视日积月累诗词部分的记诵和理解,在做这些题时会感觉很陌生,不知如何下手;

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诗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这两句来源课外,需要加强名句的积累。

3.当局者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做此题时先要看清题目中所说的道理,“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lj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