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的学问

更新时间:2024-02-18 22:43: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茶的学问

茶的学问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一、设计思路与说明

种茶、制茶、饮茶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且名品荟萃。茶可健身、治病。中国人饮茶,还注重一个“品”字。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必不可少。从小让学生受到茶文化的熏陶,体会茶文化的骨髓所在,对学生的成长大有好处。

让学生分小组走出校园,了解有关茶叶、茶具、茶道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观察、查阅、走访、调查、体验这一系列实践活动,锻炼学生整理信息、分析信息,提炼观点的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二、活动过程设计

㈠分组讨论,做好准备

1、应该研究哪些方面?

2、应该去哪些场所进行调研?

3、应该运用哪些方式进行研究?

4、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㈡走进超市,实地考察。

1、向营业员询问茶的品质规格。

2、向营业员询问如何鉴别真茶和假茶,如何辨别陈茶和新茶。

3、观察有哪些不同类型的茶具。

4、向营业员询问如何选配茶具。

㈢走上社会,调查访问。

1、走进茶社,向茶艺工作者了解各种茶具泡饮的方法。

2、向茶艺工作者询问如何辨识一壶好茶。

3、了解泡茶的基本知识。

4、走访医生,了解茶与健康的的关系。

5、了解茶的成分与效用。

6、走访农业食品技术委员会,了解现行的国际茶叶标准。

㈣小组合作,研究茶道。

1、查阅有关中国茶道方面的资料。

2、查阅有关茶艺方面的资料,并进行讨论。

3、查阅有关茶与中国民俗文化、艺术文化、政治文化等关系的资料,并进行讨论。

4、搜集名人与茶的有趣故事。

㈤交流展示,体验成功。

1、汇报本组人员分工、活动目标、活动经过、调研途径等情况。

2、通过数据、表格、文字、采访记录等形式进行汇报。内容可包括: ⑴如何根据制作方法的不同识别品质上的差异?

⑵如何鉴别茶叶的真假和茶叶的新陈?

⑶选配茶具的意义。

⑷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的医生的建议。

⑸茶与其他文化的联系。

⑹有关茶道方面的信息。

⑺其他与茶有关的有用、有趣的信息。

3、学生结合实践过程谈认识、谈收获、谈感想、谈建议。如饮料对茶的冲击,国外文化对茶文化的冲击等。

㈥提出建议,深化延伸。

1、让学生大胆设想,提出富有个性、富有创意的茶叶保鲜的新方法。

2、引导学生讨论有关茶树的种植等方面的问题。

三、背景资料。

㈠茶叶的起源。

茶树起源于新生代第三代早期。其原产地的中心地带是我国滇黔、川等省交界地区。由于第三纪中期的地质变化和随之而来的气候的变化,出现了茶树的同源分居现象,经过漫长的演化,并经过人们的不断移载、培养,逐渐形成新的产茶胜地。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文字记载表明,我国早在3000年前就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了。

㈡茶具的发展。

在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简单朴素。韩非子《十遇》及《五蠹》等篇,说到尧那时是住茅草屋,吃糙米饭、野菜根、饮食器是土缶,后来才发明使用了黑陶等。可见最初的茶叶利用阶段,不可能有专用的茶具,基本上是和其他食品共用。多以木制或陶制的碗,兼作为饮茶的器皿。

茶具的发展与陶瓷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而陶瓷的产生和发展是先陶后瓷,瓷是由陶发展而来的。浙江省余姚河姆渡第四文化层出土的陶器——夹炭黑陶,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了,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器之一。

茶的制作方法,随着茶叶生产技术的改进和茶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最早发现野生茶树时,人产是采集鲜叶,在锅中烹煮成羹汤食用,这时候的烹饮方法和器皿很简单。春秋时代,茶叶作为蔬菜,与煮饭菜相同,没有什么特别的烹饮方法和器皿。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奴隶主和贵族阶级的出现,形成有闲阶级,饮酒喝茶有了发展,对器皿也有了新的要求,从而出现了煮茶的锅,饮茶用的碗和贮菜用的罐等。随着时代的进步,茶中消费日广,因消费的茶类不同、习俗不同、消费对象不同,不论茶具的形式、茶具的配套或茶具的用料等,都不断发生了变化。

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交替时期,有了制作饼茶的工艺,这时除上述所举煮、饮和贮藏用的茶具外,又添了炙、研末和浇汤用的器皿。

秦汉时期,泡饮方法是将饼茶捣成碎末来放入瓷壶并注入沸水,加上葱姜和橘子调味。饮茶已有简单的专用器皿。从秦汉到唐代,饮茶区域不断扩大,人们对茶叶功用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也促使了陶瓷业的飞跃发展,茶具越来越考究,越来越精巧。

茶具称菜器。最初都称为茶具,如王褒《僮约》的“烹茶尽具”,指烹茶前要将各种茶具洗净备用。到晋代以后则称为茶器了。到了唐代,陆羽《茶经》中把采制茶叶的工具称为茶具,把烧茶泡茶的器具称为茶器,以区别它们的用途。宋代又分二为一,把茶具、茶器合称为茶具。现在也大都统称为茶具。

唐朝中叶,随着北方消费茶增多,引起了各地瓷窑的兴起,尤以烧制茶具为主。据陆羽《茶经》记载,当时产瓷茶器的主要地点有:越州、仓州、鼎州、婺州、寿州、洪州等,其中以浙江越瓷最为著名。此外,四川、福建等处均有著名的瓷窑,如四川大邑生产的茶碗,杜甫有诗称赞:“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域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唐时,生活讲究的家庭都备有24件精致茶具,分全套的碾茶、泡茶、饮茶器皿。

同时还收藏器皿的精巧小橱子,可以携带,以便与人斗茶。当时皇宫贵族家庭多用金属茶具,而民间以用陶瓷茶碗为主。那时瓷制茶碗主要有青釉、白釉两种。

我国古代重视品茶,使用茶具也很考究,人们把茶具列为品茶必要的艺术条件,也是来客敬茶的重要工具。

㈢相关网址。

1/

搜索引擎:1/

㈣学生活动材料设计。

工作纸

1、注重过程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应该过于看重结果,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情感、价值观。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过程中的评价,使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得到提高。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激励广大学生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2、注重自我评价。

评价要特别重视学生自己的观点,可让学生自我评价,畅谈自己的体会、经验、教训和收获。

3、对小组整体进行评价。

鼓励和肯定协同作业,但要注意个体的创造性,彰显个人在活动中的出色表现和突出成就。

篇二:喝茶的学问

喝茶的学问

中国人喝茶历史悠久,先秦时期在茶树原产地及其边缘地区已有饮茶,但目前还缺乏文字和考古的支持。喝茶不但是传统饮食文化,同时,由于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营养素,对于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喝茶也有助防老,具养生保健功能,每天喝三两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

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喝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喝茶。一般来说,每天1-2次,每次3-5克、400毫升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

喝茶有很多养生功效,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人们还是存在很多对茶的误解,而这些喝茶的误解正是影响喝茶功效的发挥的主要原因,喝茶要看体质中医以为人的体质有燥热、虚冷之别,而茶叶经过不同的制造工艺也有凉性及温性之分,所以体质各异饮茶也有讲究:

燥热体质者,应喝凉性茶;

虚冷体质者,应喝温性茶。

喝茶有很多人经常走进误区,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喝茶的几个误区:

喜喝新茶

由于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资,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所以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应忌喝。

空腹喝茶

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下降消化功效,加水吸收率高,致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进血,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等症状。

发热喝茶

茶叶中含有茶碱,有升高体温的作用,发热病人喝茶无异于“火上浇油”。

饭后喝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以与食品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天生难以溶解的新物资,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准确的方法是:餐后一小时再喝茶。

喝头遍茶

由于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叶表面总有一定的残留,所以,头遍茶有洗涤作用应弃之不喝

溃疡病人喝茶

茶叶中的咖啡因因可增进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浓度,诱发溃疡甚至穿孔。

经期喝茶

在月经期间喝茶,特别喝浓茶,可诱发或加重经期综合征。医学专家研讨创造,与不喝茶者相比,有喝茶习惯发生经期紧张症几率高出2。4倍,天天喝茶超过4杯者,增长3倍。

四季分明

一年四季节令气候不同,喝茶种类宜做相应调停:

春季宜喝花茶:花茶可以散发一冬淤积于体内的冷邪,增进人体阳气生发;

夏季宜喝绿茶:绿茶性味苦冷,能清热、消暑、解毒、加强肠胃功效,增进消化、防止腹泻、皮肤疮疖感染等;

秋季宜喝青茶:青茶不冷不热,能彻底排除体内的余热,恢复味甘性温,使人神清气爽;

冬季宜喝红茶:红茶味甘性温,含丰盛的蛋白质,有一定滋补功效。

不适喝茶者

1)缺铁性贫血者:

茶中的茶多酚、草酸等会干扰、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使贫血加重。 茶中的咖啡因能使人兴奋,引起基础代谢增高,加重失眠。

2)神经衰弱者:

3) 动性胃溃疡患者:

咖啡因刺激胃液分泌,加重病情,影响溃疡愈合。

4) 泌尿系结石者:

茶中的草酸会导致结石增多。

5) 肝功能不良者:

咖啡因绝大部分经肝脏代谢,肝功能不良的人饮茶,将增加肝脏负担。

6)便秘者:

鞣酸有收敛作用,能减弱肠管蠕动,加重便秘。

7) 哺乳期妇女:

咖啡因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使婴儿发生肠痉挛,贫血,还会影响孩子的睡眠。

8) 心脏病者:

饮茶过多,会使心跳加快,有的还可出现心律不齐。

9)孕妇:

饮茶过多,会使婴儿瘦小体弱。

10) 醉酒者:

酒精对心血管刺激很大,茶水因可使心跳加快,两者一起发挥作用,对心脏功能欠佳者,十分危险。

喝茶禁忌

1.忌空腹饮茶,茶入肺腑会冷脾胃。

2.忌饮烫茶,最好56℃以下。

3.忌饮冷茶,冷茶寒滞、聚痰。

4.忌冲泡过久,防止氧化、受细菌污染。

5.忌冲泡次数多,茶中有害微量元素会在最后泡出

6.忌饭前饮,茶水会冲淡胃酸。

7.忌饭后马上饮茶,茶中的鞣酸会影响消化。

8.忌用茶水服药,茶中鞣酸会影响药效。

9.忌饮隔夜茶,茶水时间久会变质。

10.忌酒后饮茶,酒后饮茶伤肾。

11.忌饮浓茶,咖啡因使人上瘾中毒。

12.不宜饮用的茶叶有:焦味茶、霉变茶、串味茶。

13.忌发烧喝茶:茶叶中含有茶碱,有升高体温的作用,发烧病人喝茶无异于“火上浇油”。冲泡注意事项:

1、冲泡绿茶时,水温节制在80℃~90℃左右。若是冲泡绿茶粉,以40℃~60℃左右的温开水冲泡即可。份量是2公克绿茶粉配450cc的白开水。

2、冲泡茶叶的第一泡不要喝,冲了热水后摇摆一下即可倒掉。

3、冲泡好的茶要在30分钟~60分钟内喝掉,否则茶里的养分成分会变得不安宁。

篇三:喝茶的学问

喝茶的学问

一、四季都喝什么茶好

春 季 应 饮 香 气 浓 郁 的 花 茶,以 散 发 冬 天积在 体 内 的 寒 邪 ,促 进 人 体 的 阳 气生发;

夏 季 以 饮 绿 茶 为 好 , 因 绿 茶性苦 寒 ,可 消 暑 解 热,又 能 使 口 内 生津;

秋 季 饮 用 青 茶 最 理 想,此 茶 性味介 于 绿、红 茶 之 间,不 寒 不 热, 既 能 清 除 余 热,又 能 恢 复 津液。还可 用 绿、红 茶 混 合 一 起 饮 用,取 其 两 种 功 效;

冬 季 饮 用 味 甘 性 温 的 红茶,以养 人 体 的 阳 气。红 茶 含 有 较 丰 富 的 蛋 白 质 和 糖,且 还 有 助 消化 、去 油腻的 作 用。

须注意的是,茶宜常饮而不宜多饮,可随饮随泡。饮茶不宜过浓,以防茶醉,另外,空腹饮茶易心慌,临睡前饮茶致不眠。服药后一小时内不宜饮茶,以免影响药效。茶是世界四大饮料之一,是我国一大特产。饮茶对人体健康很有好处。

二、不同体质和爱好,喝茶不同

专家针对不同人的体质和口味给出了饮茶建议。

喜食肉类食物人群:容易形成酸性体质,缺乏维生素C,经常饮用乌龙茶、砖茶等碱性较强的茶叶,可以消食开胃。乌龙茶以福建、台湾所产为佳,目前的佳品为冻顶乌龙。

广大爱美女士:可以选用花茶。花茶因使用鲜花为原料,有其他

茶叶所没有的香气。如今比较流行的是玫瑰茉莉,既有玫瑰花的芬芳也有茉莉花的清香,而且玫瑰花具有极好的美容、抗衰老功效,可以说是女性秋季的不二选择。

喜欢喝绿茶者:注意要尽量选择当年出产的新茶,因为绿茶没有经过发酵,不宜久藏。而且由于绿茶茶性偏凉,尽量不要和水果等凉性食物一起食用,以免对脾胃产生伤害。

瘦人:在秋天要远离浓茶,多喝菊花茶。由于瘦人容易阴亏、上火,对胖人来说比较舒服的秋天,对瘦人来说却更容易内热、上火,更容易感到口干舌燥甚至是咽喉肿痛等。而茶里面的茶碱有利尿作用,喝浓茶会加快人体水分流失,加重瘦人的内热、上火症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lb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