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更新时间:2023-05-27 09:3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学设计 学案 答案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教学目的 :

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教学方法 :

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教学用具

仪器:钟罩、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烧杯、乳胶管、导

管、双孔橡皮塞、弹簧夹、酒精灯。 药品:红磷、水。 其它:火柴。

教 学 过 程

教学设计 学案 答案

化学教案

空气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 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 密切,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还是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呢?今天我 复习绪言中物理性质概念, 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使学生产生求知欲。 引入空 【板书】 :第一章 空气 氧 气组成的讨论。 第一节 空气 回忆什么是物理性质, 图: 【板书】 :一、空气的组成 思考回答问题。 【提问】 :1.空气就在你周围, 你能描述它有哪些 物理性质吗? 2.空气是一种单的一 物质吗?它主要由 哪些成分组成呢? 【演示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 的测定(课本 p.23 图 2-3)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介绍仪器名称,操作顺序,提示 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 现象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学生分组的实验】 :空气中氧

填写观察记录: 红 磷 燃 烧 时 有 大 量 。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 实验的能力。

生成,同时钟罩内水面 ,等燃烧停

气含量的测定 (教参 p.23 图 2-3) 逐渐 。 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 顺序,注意事项。

止,白烟消失后,钟罩 内 水 面 上 升 了 约 体积,剩余气体约占总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 能力。

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2-

教学设计 学案 答案

化学教案

体。 【分析讨论】 :启发引导学生分 析讨论: 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说明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是空 气中的什么气体? 2.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 钟罩或集气瓶内气体的 1/5 而 不是全部呢? 3.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或集 气瓶内,火柴熄灭说明了剩余 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体积的

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罩内,火焰 实验记录: 教育。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巩固加深理解记忆。 生成,打开弹簧夹后, 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 气瓶,约占瓶容积 的 。 火焰 。 。 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析、思考、讨论、归 纳得出结论。 理解记忆

【板书】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 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 质,是由多种气体组 准确记忆 成。空气中主要成分是 氧气和氮气。 做练习一 【讲述】 :人类对空气认识的历 史过程(利用投影挂图 讲解) 。 【小结】 : 空气的成分(占体积分数) : 氮气(78%) 、氧气(21%) 、稀 有 气 体 ( 0.94% ) 二 氧 化 碳 、 ( 0.03% ) 其 它 气 体 和 杂 质 、 (0.03%) 。 阅读课本 p.22~p.23

-3-

教学设计 学案 答案

化学教案

【投影】 :课堂练习一(见附 1) , 指导学生做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问题引入】 :你知道污染空气 的是哪些物质? 来源于哪里?如 何防治空气的污 染吗?(结合挂 图、投影讨论) 。 【板书】 :二、空气的污染与防 治

思考、 看投影片讨 论。 阅读课本 p.26 第 二、第三自然段。 讨论、 归纳、 综合、 记忆。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 性的认识。

巩固已学知识。 1.污染空气的性质:粉尘、有 学生归纳总结, 老师补充完 害气体。 整。达到本节教学目的。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矿物燃 料、化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 做练习二 的尾气等。 归纳、总结 3.防治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消 独立完成检测题 除、减少污染源。 【投影】 :课堂练习二(见附 2) 。 指导学生做练习 【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 习,使我们了解了 及时反馈

-4-

教学设计 学案 答案

附1:课堂练习一

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在100升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 ( ) (A)78升 (B)78% (C)21升 (D)21% 3.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 ) (A) 4:1 (B)1:4 (C)1:5 (D)4:5

附2:课堂练习二

4.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 ) (A)一类 (B)两类 (C)三类 (D)四类 5.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是 ( ) (A)氮气、氧气 (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D)氮气、二氧化碳 6.下列情况一般不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A)煤燃烧生成的烟 (B)汽车排气生成的烟雾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D)放鞭炮产生的烟雾

7.被污染了的空气会严重地损害的健康,影响的生长,造成对自然资源及建筑物等的破坏。

8.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要充分认识以保障人类的健康和

教学设计 学案 答案

保护自然资源。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B 2.A 3.B 4.B 5.C 6.C 7.人体 作物 8.保护环境 污染源

附4:随堂检测

1.将下列数据(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序号填入有关物质后面的括号内。 (A)78% (B)21% (C)0.94% (D)0.03%

(1)二氧化碳( ) (2)氧气( ) (3)氮气( ) (4)稀有气体(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 3.桌子上有一个空烧杯,烧杯内 ( )

(A)是氮气 (B)是氧气 (C)是空气 (D)没有物质 4.证明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 ) (A)法国的拉瓦锡 (B)瑞典的舍勒 (C)英国的道尔顿 (D)英国的普利斯特里

5.下列排放到空气中的物质,不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 (A)煤燃烧产生的烟 (B)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出的尾气 (D)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作业】课后练习:

1.在100升的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 ( ) A.78升 B.78% C.21升 D.21%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一组是 ( ) A.氧化镁、氧气 B.糖水、白酒 C.氮气、空气 D.铁矿石、二氧化碳 3.有下列情况:①煤的燃烧;②氢气的燃烧 ③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 ④汽车、飞机尾气

教学设计 学案 答案

的排放⑤燃放鞭炮 ⑥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其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A.④⑤ B.②⑥ C.①③ D.⑤⑥

4.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空气存在的是 ( ) A.风吹草动 B.空烧杯倒立放入水中

C.向空瓶子灌水时有气泡冒出 D.太阳光洒在地球上

5.稀有气体是氦、气中的含量比较稳定,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 。

6.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和。 7.通过下列哪项物理性质可以最简便地鉴别(填序号) ⑴ 氧气和二氧化硫 ; ⑵ 银和水银 ; ⑶ 红磷和木炭 。

① 颜色; ②气味;③状态;④密度;⑤熔点;⑥沸点;⑦硬度 8.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根据所学知识) ⑴ 可燃物能在空气中燃烧 ; ⑵ 空气是制氮肥的原料之一 ; ⑶ 澄清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浑浊 ;

⑷ 酥软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 。 9.为测定空气的成分按右图所示做实验: ⑴ 将燃烧匙中的红磷点燃放入集气瓶中,

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⑵ 反应停止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会 , 直到达到集气瓶体积 为止;

⑶ 此实验说明集气瓶中有大约占 体积的 气, 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气;

⑷ 下列事实会导致测得的氧气含量偏低的是 A.红磷量不足,

B.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C.橡皮塞未塞紧

D.当氧气含量很低量,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教学后记:

1. 空气成分?

2. 空气成分的测定?各种各样的测定装置? 3. 空气成分测定中的误差原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lb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