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眉山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05-05 01:0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20年四川眉山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关于能源信息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弹爆炸是加以控制的链式反应

B.打电话时,出现“占线”现象,一定是对方的话机在使用

C.光缆通信是通过光在光导纤维内壁上多次反射传递信息的

D.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天线,它们只是用来发射电磁波的

答案:C。

2.(3分)瓦屋山风景区一年四季都有别样的风景,其中包含的物理道理,叙述错误的是()A.“春赏花”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运动

B.“夏避暑”雅女湖中大量的水,其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

C.“秋看叶”红叶是因为叶子只吸收红光,看起来就是红色

D.“冬赏雪”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小冰晶,落下来就成了雪

答案:C。

3.(3分)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超声波能除去人体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B.高速公路两旁装有隔离带,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C.要区分自己发出的原声和回声,距障碍物至少34米以上

D.声音是发声体振动发出来的,只要振动,我们都能听到声音

答案:A。

4.(3分)小明在高速公路上乘坐大巴车时,他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对这些现象的解释,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因惯性带来的危害

B.安全带做得扁平,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对人体的压力

C.小明看见窗外的树木往车后跑,他是以大巴车为参照物的

D.大巴车走道上刻有花纹,不仅美观,还能增大摩擦,防止走路滑倒

答案:B。

5.(3分)如图所示,物体悬浮在水中,水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F2与F1的差等于物体的重力

C.由于物体静止不动,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D.因为物体上表面距液面的距离大于物体下表面距容器底的距离,所以F1>F2。

答案:B。

6.(3分)关于下列各图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闭合开关,位于螺线管右侧小磁针的N极将向右偏转

B.图②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在交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的光路都画的正确

C.图③杠杆ABO在B处吊着物体如图位置平衡时,竖直向上的拉力F是过A点使杆平衡的最小作用力D.图④圆球挂在竖直光滑的墙壁上受三个力的作用,保持静止状态,三个力的示意图都画的正确答案:D。

7.(3分)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1A”,乙标有“15Ω 0.6A”,现把它们连入由一个开关和电源组成的电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并联时允许干路最大电流为1.6A

B.甲、乙并联时允许乙的最大功率为9W

C.甲、乙串联时允许电源最大电压为19V

D.甲、乙串联时允许甲的最大功率为3.6W

答案:D。

8.(3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装满不同液体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对桌面压强较大的()

A.如果是甲,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一定较大

B.如果是甲,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较大

C.如果是乙,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一定较大

D.如果是乙,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较小

答案:C。

9.(3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要使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减小,给R并联一个较大阻值的电阻

②要使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稍稍增大一点,给R并联一个较大阻值的电阻

③如果给R并联一个等值电阻,此电路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④如果给R串联一个标有“6V 2W”的灯泡,灯泡恰好能正常发光。若换上一个“6V 3W”的灯泡与R串

联,则此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一定小于3W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B。

10.(3分)某同学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后,进行了操作总结和新的探索。没有量筒,只用天平、烧杯、水,也能测出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他先测出空杯的质量和装满水时的质量分别为32.2g和132.2g。

再用这只烧杯装满待测液体后,天平示数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以下正确的是()

A.用手直接在右盘中加减砝码

B.测量时为使横梁平衡,可移动平衡螺母

C.待测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

D.待测液体的密度是0.9×103kg/m3

答案:C。

11.(3分)如图所示,不计动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和重力,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以0.2m/s的速度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20N,以下正确的是()

①M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20N

②M受到地面摩擦力水平向左

③拉力F的功率为8W

④M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M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④

答案:A。

12.(3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将小灯泡L和电阻R接入电路中,只闭合开关S1时,小灯泡L的实际功率为1W.图乙是小灯泡L和电阻R的I﹣U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闭合开关S1时,L的电阻为10Ω

B.再闭合开关S2后,电路总功率为1.2W

C.再闭合开关S2后,电流表示数增加0.5A

D.再闭合开关S2后,在1min内电阻R产生的热量是24J

答案:D。

五、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3.(4分)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按如图位置得到了清晰的像。若将蜡烛靠近凸透镜一些,光屏上的像会模糊,此时应该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光屏上的像才又会清晰。如果不移动光屏,要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个(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答案:远离;远视眼镜。

14.(4分)某同学用两节干电池串联做电源连接串联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发现灯不亮。为了查找原因,老师帮助他用导线分别连接a、b和b、c.连接a、b时,两灯不亮,连接b、c时,L1很亮,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两灯都不亮时,a、b两点之间的电压是 V。

答案:L2断路;0。

15.(4分)完全燃烧20g热值为2.1×107J/kg的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可以使质量10kg,温度25℃的水,温度升高℃.四冲程汽油机,把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是冲程。[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答案:10;压缩。

16.(4分)如图甲所示,某人用200N的力F使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了2m,这个人克服物体A 的重力做功 J.若将此滑轮组用来提升物体A,如图乙所示(不计绳的重力和滑轮各处的摩擦),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为了提高机械效率,改用轻质材料的新动滑轮后,再提升同一物体A,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高到80%,那么新的动滑轮是原动滑轮重的倍。

答案:0;0.75。

17.(4分)如图甲所示,R1=R2,断开开关S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1,若将开关S与电源的位置对换后,闭合S,电路消耗总功率为P2,则P1:P2=,将甲图所示电路改变为乙图所示的电路,若R1=4Ω,电源电压为8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4W,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则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 V。

答案:1:4; 4。

六、解答与探究题(共34分,将正确答案直接作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上)(一)作图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请用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18.(2分)如图所示,探究凸透镜成像时,F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蜡烛火焰上的一点,试作出S的像S'。

解:

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据此画出两条折射光线,再将两条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S的像点S′.如图所示:

19.(2分)如图所示,是AB两地间的输电示意图,双横线为输电线,每千米输电线的电阻约为0.2Ω.输电线在B地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的位置距A处的距离,检修员在A地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导线和电源接成电路进行测量计算,便可知道短路处到A地的距离。请在虚线框内帮检修员设计并画出电路图。

解:已知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2Ω,要想求短路位置,需要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压,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输电线的电阻,所以虚线框内需要有电流表、电压表和电源及开关,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电源的两端,如图所示:

(二)计算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0.(6分)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00cm2的长方形容器里盛满水,将一个底部粗糙的金属瓢放在容器中的水面上,水溢出一部分。将金属瓢取出,水面下降了5cm,再将金属瓢沉入水中,静止在容器底部,液面又上升了2cm。(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金属瓢的密度是多少kg/m3;

(2)金属瓢漂浮在水面和沉入水底,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3)金属瓢静止在容器底部时,容器对金属瓢的支持力是多少。

答:(1)金属瓢的密度是2.5×103kg/m3;

(2)金属瓢漂浮在水面和沉入水底,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300Pa;

(3)金属瓢静止在容器底部时,容器对金属瓢的支持力是3N。

21.(6分)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a 端滑到b端,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电源电压。

答:电源电压U=3V。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2.(6分)为了探究水的沸腾,科学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温度计的示数是。

(2)加热时,杯底有“气泡”形成,上升到水面破裂,有“白雾”冒出,“白雾”是水蒸气形成的。由图乙可知,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3)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是:。把水在沸腾的高压锅从灶上拿下来以后,水不再沸腾,但打开锅盖,水又会重新沸腾,原因是。

答案:(1)自下而上;75℃;(2)液化;保持不变;(3)石棉网的温度较高,水继续从石棉网吸热;气

压减小沸点降低。

23.(6分)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0.5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A所示,此时的杠杆(选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实验时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且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应将杠杆调到。

(2)小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一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B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5N,动力臂l1=0.2m,阻力F2=1N,则阻力臂l2=0.3m。甲同学测出了这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一定科学,理由是。他把右边的钩码换成弹簧秤,使杠杆从水平位置慢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C所示,此过程中,弹簧秤拉力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B实验中,小明把两边的钩码同时远离支点一格,杠杆不再平衡,(选填“左”或“右”)端会下沉。小明回家又做了图D的探索,将一根长为L,重为G的均匀木棒,有的木棒伸出桌子边缘,用竖直向下的力F0压木棒的一端,当F0=时,木棒刚好会被翘起。

答案:(1)是;水平位置平衡;(2)一组实验数据太少,具有偶然性,不便找出普遍规律;不变;(3)左;1.5G。

24.(6分)小亮做“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和导线。

(1)在图甲中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小亮连接电路时,刚接好最后一根线,就发现小灯泡发光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3)在改正(2)的错误后,在实验开始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先调到甲图所示的最端(选填“左”或“右”)。

(4)小亮滑动滑片P,分别记下了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U﹣I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约为Ω。

(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进一步思考,只用一只仪表结合已知最大阻值为R滑的滑动变阻器,在不超过2.5V恒定的电源电压下,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能否测出小灯泡的阻值呢?于是他设计了两种情况的电路如图丙、丁所示。其步骤如下:

A.在丙图中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a端,记下电压表示数U a,再滑到b端记下电压表示数U b。

B.小亮通过这两个数据和R滑可计算出灯泡电阻R灯1,其表达式为R灯1=。

C.在丁图中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a端,记下电流表示数I a,再滑到b端记下电流表示数I b。

D.小亮通过这两个数据和R滑也可计算出灯泡的电阻R灯2,其表达式为R灯2=。

答案:(1)如上图所示;(2)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3)左;(4)12.5;(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l1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