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洛霍夫

更新时间:2024-02-19 19:41: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五)】1965年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

文学奖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因小说《静静的顿河》获诺贝尔文学奖。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M.A.Sholokhov)(1905-1984),是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读者十分熟悉且至今仍给予特殊关注的作家。这不仅仅因为他给世界人民留下了《静静的顿河》、《新垦地》(旧译《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等珍贵的文学遗产,还因为他一生的创作和文学活动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始终存在着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并产生了一定影响。

人物简介

二十年代末,我国新文学奠基人鲁迅首先注意到肖洛霍夫的作品。1928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在《十月》杂志上发表,第二年鲁迅先生便约请贺非翻译,并亲自校订,还撰写了后记。<<静静的顿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31年《静静的顿河》中译本作为鲁迅编辑的“现代文艺丛书”之一,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从此,肖洛霍夫的作品几乎每发表一部,都很快介绍到中国来。尤其是《一个人的遭遇》在《真理报》上刚一刊出,当月就译成了中文,而且有两个不同的译本,先后在《解放军文艺》和《译文》上发表。这在中国翻译史上是难寻之事。

他的创作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是贯穿从孕育诞生到解体前不久整个苏维埃时代百年世事的宏伟篇章。他在苏联叙事文学中开创了悲剧史诗的艺术先河。1965年他获得瑞典皇家学院授予的诺贝尔文学奖。

个人生平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1905年5月24日出生在顿河维申斯克镇,他的一生中绝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大部分时间在那里度过。他仅受过4年教育,靠自学成才,是顿河哥萨克地区多姿多彩的生活给予了后来成为作家的肖洛霍夫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顿河地区的斗争十分激烈和残酷。少年时代的肖洛霍夫不仅是这场斗争的目击者,而且直接参与了红色政权组建时的一些工作,如担任办事员和扫盲教师,参加武装征粮队等。

1914年肖洛霍夫先是被送往莫斯科,后来又回到哥萨克村里上学。十三岁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对乌克兰的入侵中断了他的学业。1919年至1922年这段时间里,年轻的肖洛霍夫为红军做过各种工作,其中一项是在顿河地区征集军粮,大部分哥萨克人却竭力抵制布尔什维克的“横征暴敛”。

1922年,肖洛霍夫去莫斯科,加入了“青年近卫军”,成为年轻的无产阶级作家组织的一员。

1922年,肖洛霍夫来到莫斯科,开始从事文学活动,并参加了文学团体“青年近卫军”。1923年,肖洛霍夫与一位哥萨克的女教师玛丽姬·格罗斯拉夫斯卡娅结婚。1923—1924年间在《青年真理报》上登载了他的三篇杂文《考验》、《三人》、《钦差》和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胎记》。

1925年他们回到了顿河地区定居。《静静的顿河》第一部的巨大成功使肖洛霍夫声名鹊起,经过14年的时间终于全部闻名于世1926年,他出版小说集《顿河故事》和《浅蓝的原野》(后合为一集),受到文坛的关注。在集子的20多篇小说中,作家把严峻而复杂的社会斗争浓缩到家庭中间和个人关系之间展开,在哥萨克内部尖锐的阶级冲突的背景中展示了触目惊心的悲剧情景和众多的悲剧人物。早期作品特色鲜明,但艺术上还欠成熟。1940年,

篇二:2015六年级语文第四次月考模拟试卷

仰山学校2015年六年级语文模拟试卷(二)

拟人句:得分

一、轻松跨过“基础关”。(28分)

1.同一个字读音全相同的是( )组,全不同的是( )组。(2分) A 含糊 糊弄 糊涂B 勉强 顽强 强词夺理 C 摩托 摩平 按摩D 吆喝 喝住 齐声喝彩 2.在括号里写出读音为“xi”的字。(3分)

( )阳下,我们来到小( )边,看见一头( )牛在( )戏。导游小姐告诉我们:这没有什么( )奇的,它是山寨人熟( )的“老朋友”。 3.在下列诗句、成语中,“日”字的意思相同的是( )(3分) ①锄禾日当午 ②千里江陵一日还 ③夜以继日 ④日久见人心 ⑤王师北定中原日 ⑥日出江花红胜火 A ①⑥B ②⑤C ①④ D ③⑤ 4.按要求写成语。(6分)

(1)写出两个带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 (2)六年的小学生活一晃而过,真是:(写两个表示时光易逝的成语)

(3)离别之际,我祝愿我的同学 ,我祝愿我的老师。(写两个祝福的成语) 5.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如果现在的人看见月缺花残还要下泪,那不能不说他是个糊涂虫。(改成肯定句)

(2)喂,妈,今天开学了,快给钱。(以文明用语换个说法)

(3)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4)用“蜡烛”造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句:

(5)大树用汁液和绿荫滋润着城市中芸芸众生干涸的心灵。(缩句)

6.用上恰当的修改符号修改某同学的作文片段。(共8处)(4分)

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伦.凯勒传 ”,感触很多。谁能相信一个不但看不见而且听不见的女子能掌握法、德等五种英语呢?谁能相信她果然能取得那么多惊人的成就呢?做为一个身体建全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人生呢? 二、从容跳过“积累关”。(18分)

2.根据语境填空。(8分)

(1)生是力的诞生,活是力的延续,生活,是勃勃然的生命力!生活需要希望,正如

肖洛霍夫所说: “人是为了。”生活需要实践,“ ,观千剑而后识器”。生活需要守信,因为“守信是

一项财宝,

”。生活也需要困惑,《师说》中有言:“人非生而知之者, ?”生活还需要很多很多,有待我们去发现,

去感悟。 (2)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乡村四月闲人少, ”的 ;幸福是“白日放歌须纵酒, ”

的 。 3.口语交际。(4分)

东东比较调皮,学习成绩又不好,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在一个小组,老师偏偏把他调到

暖暖地照在每个人的身上。

(2)公园里,一大片迎春花正在率先辉映着和风暖阳的呼唤,一面夸张地宣扬身姿,一面吐放着鹅黄娇嫩的花朵,把一根根缠绵的枝条尽情地往四下里伸展,向春天的

你所在的小组里。假如你是组长,你会对组员说:“ 深处伸展。 三、努力越过“阅读关”。(24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瞅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文中“熬”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3分)

2.以上短文选自俄国作家( )的(《 》)。(1分)

3.当渔夫看到已经在帐子里熟睡的两个孩子时,他会对桑娜说什么呢?(3分)

4.从加点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桑娜和她的丈夫有什么样的品质?(3分)

(二)课外阅读 春天的心(14分)

(1)早春的一个中午,煦风微送,晴空万里。阳光,正让人有些惊喜地倾泻而下,

(3)我忍不住了,就用手里的摄像机,记录这早春的时刻。

(4)不知什么时候,竟涌过来一大帮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一来到这片迎春花前面,立刻像兴奋的小鸟儿,一下子就钻进了迎春花丛中。有的使劲儿唤着花朵,有的把脸埋进了迎春花的枝条里面,他们完全陶醉了。

(5)冷不丁地,一个男孩子跑到我面前,对我说道:“叔叔,你能不能为我们录一段像?”看到他脸上的期待,我点了点头,准备为他们录像。可就在这时,却见一个女孩子走到他面前,小声地说了几句话,随后,就见那个男孩子皱着眉头想了想,又和其他几个孩子悄悄地说着什么。然后,那个男孩子大声对其他孩子说道:“叔叔摄像机里面的电不多了,为了能够快些录完,咱们就来一种新颖的方式,围着迎春花跳着跑一圈儿怎么样?”他的话刚说完,刚才那个女孩子就和另外几个孩子热烈响应起来。于是,那帮十几岁的孩子就排成一队,手牵着手,围着那片迎春花,整齐而有节奏地微微弯下身体、并起双脚跳着跑。

(6)我一边给他们摄像,一边纳闷儿:这些孩子怎么了?我并没有跟他们说摄像机里电不多了呀,况且,就算是要快些摄完的话,他们围着迎春花跑一圈儿就可以了,可为什么要并着双腿跳呢?

(7)当我为那些孩子摄完像,并将录像带交给他们后,他们向我致了谢,一起向公园里别的地方走去。可是,这个时候,我却突然发现他们当中的一个女孩子,走路竟

然一跛一跛的。她,是个残废孩子。

(8)我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原来,刚才那些孩子之所以要并起双脚,围着迎春花

跳着跑,是为她,是为了让她和他们一样,在这如车的春天里留下一个完美的记忆。

(9)那一刻,看着那些孩子离去的身影,我忽然感到:其实,这早春里最美的景

色并不是那些迎春花,而是这些灿烂纯真的孩子,他们就是春天的心——就是那轮春天

的太阳,明亮、温暖,向四周散发着光芒。

1.读完全文,你感受到作者所说的“春天的心”是一颗怎样的“心”?(3分)

2.你认为文章开头两段对春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3.第5段中,你认为那个小女孩子儿向小男孩子儿说了什么?那个小男孩儿皱眉的原因是什么?(2分)

4.写文章时要注意到前后照应,作品中有多组照应,请你说出其中的一组照应与其作用。(3分)

5.如果把这篇文章推荐给《自读课本》的编辑作为自读教材,请把你的推荐理由写下来。(可以从内容或写作特色方面进行说明。)(4分)

四、大胆闯过“习作关”。(30分)

材料:李芳也来参加毕业考试了,同学们都感到意外,她能这样做真不容易啊!??提示:根据提供的材料自拟题目,抓住“感到意外”“这样做真不容易”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4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

篇三:楚辞与地域性文学 改后

楚辞与地域性文学

物理学院二年级一班 141120037 黄嘉伟

摘要:自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始,楚辞学各家对楚辞中大量出现的楚地地域性文化元素关注颇多,本文结合颜世安教授的一个观点,以楚辞为引,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中地域性文化特质,将文学放入历史环境中,从比较和分析的角度,提出对文学创作和文学评价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楚辞、地域性文学、文学评价、历史

今年(2015)上半年,南京大学颜世安教授在“中国早期文明:商周至两汉”课上提出一个文学现象“楚辞以后,中国古代类似的地域性浓厚的文学作品很少见”,笔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楚辞中的地域性文化特质

楚辞中的地域性文化特质大体可以分为两点:楚风、楚声。两者看似二而一,其实不然。楚风,即巫术礼仪和楚地绮丽的自然风光,其中巫术礼仪,与其说是地域上的,不如说是文化历史上的。在理性主义思潮在中国北方如火如荼之时1,位于中国南方荆楚之地的楚国,虽然战国时代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2,但是原始氏族社会的某些巫风传统,并未完全褪去。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九歌序》中说:“昔楚国南郢之邑,阮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3《九歌》中的《东皇太一》,描写的就是灵巫礼神敬神的场面。这种巫风传统所笼罩下的楚国风光,在屈原眼中自然就带有某种仙境般的神话色彩。所以《离骚》中诗人多次驰骋于浪漫主义的想象中,乘灵禽,佩香草,在众神的拥护下登临九天。而楚声,则是楚地方言以及民歌歌谣,在文学作品中化用方言是一种很常见的营造氛围意境的手法,不过屈原把某些方言韵律化了,比如“兮”4,《离骚》中隔句用“兮”,显得“顿挫悲壮,或韵或否”5。而由方言所吟咏的民歌,则是诗人创作的源泉,比如著名的《越人歌》6。

然而以巫术礼仪之原始狂放7,民歌方言之粗鄙俚俗,是无法成为《离骚》这样优美成熟的文学作品的。而屈原的伟大就在于,他把上述楚风楚声以及神话般的想象和北方派改造社会之理想情操相交融8,形成了抒情化的浪漫主义文学风格。这已经不仅仅是文学样式的革新,而是一种文学传统——屈骚抒情传统的形成。这种传统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屈原能创作出《离骚》这样的长篇巨制,应当说是受到了《诗经》的影响的9。

二、浅析后世文学作品地域性元素缺失的原因

至于说类似于楚辞这样的地域性文学特质浓厚的文学作品为何在屈原、宋玉等人之后渐渐消失。首先,屈原能创作出《离骚》这样的伟大作品虽然与其天才的创作水平密不可分,但战国那个特殊的文化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春秋战国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变时期,在1

2参见李泽厚《美的历程》第三章“先秦理性精神” 参见《中国思想家评传·屈原评传》P33-34——匡亚明主编·郭维森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3见《楚辞章句》卷二

4参见《楚辞论丛》P91-92——曹晓宏主编·殷光熹著·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3月第一版 5见《宋文鉴》卷九十二

6见西汉刘向《说苑·善说》:“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7

8参见李泽厚《美的历程》第一章“龙飞凤舞” 参见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

9刘勰《文心雕龙·比兴》:“楚襄信谗而三闾忠烈,依诗制骚,风兼比兴。”

这个霸主更迭,群雄并起的历史大舞台上,诸子百家争鸣,思想文化领域空前繁荣,中国很多所谓的文化基因可以说就是在这个时间段确立起来的。位于中国北方,以齐国稷下学宫为核心的学术圈,促进了这种繁荣10。至于被中原诸国视为蛮夷的楚国,其实从东周楚武王熊通开始,就已经进入了发展兴盛时期11。与经济政治的发展相对应,楚国文化的发展也绝不滞后于中原诸国。至于王逸所载“南郢之邑,阮湘之间”,应当是楚国强盛之后所兼并的蛮夷地区。《左传》、《国语》中的记载也表明,《诗》、《礼》、《乐》、《春秋》等典籍在楚贵族中已很普及12。而作为“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13”的外交使节屈原,更是对中原诸国的文化有过深入研究。基于此,屈原才能将楚国本土巫风楚音民歌以抒情化的表达,艺术化的形式,化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14”的大诗歌。

其次,这和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环境有关,自汉武帝时董仲舒“推明孔氏,抑黜百家”15始,中国主流政治以儒学为宗,文学创作不可避免的受到政治大环境的影响。科举制度出现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人以功名显达为要,受儒学影响更深,自然环境(地方风情)对文学创作的影响逐渐被社会环境所取代,所以不论是相如赋、马迁史,还是少陵诗、东坡词,都弥漫着一股儒家的君子之风。要言之,就是在文学创作中强调典雅清丽的艺术风格以及文以载道的社会功用。类似于胡阿祥教授“器可变,道不可变”16的观点,这似乎可以说是一种“文学形式改变,文学传统不变”的现象,而这种现象所造成的结果,就是中国的文学家只能不断创作新的文学形式,不断在文学传统这个内核中吸收外来的(比如佛教)或者本土地域性的(塞外漠北风光、江南水乡情调)文学元素。这从民族性的形成来说,塑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纯粹坚贞的伟岸人格,却从另一方面限制了文学内容的拓展。小说应当是最能体现地域性特质的吧,春秋战国时代小说家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指记录民间街谈巷语的人17,然而小说家虽然自成一家,却被视为不入流者,刘歆列九流十家,惟小说家不在九流之列。子夏的评价虽然比较客观,却依然是“致远恐泥,君子弗为”18。《红楼梦》中曹雪芹借宝钗之口道出了主流士大夫对《西厢记》、《牡丹亭》等戏曲文学的看法:“最怕见了这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19小说在古代永远只是小道,上不得台面,《金瓶梅》甚至被批为“淫书”查禁。直到近代,小说家才渐渐走上文坛,获得承认。20而这种主流文化的垄断到了明末乃至近代民国,成了阻碍社会进步、钳制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胡适作为民国思想学术方面的领袖,“怀疑屈原的存在,怀疑屈原的作品”21,笔者以为并不是说他读不懂楚辞,而是有其打破旧儒学垄断的深意在。

第三,屈原取得如此之大的文学成就,获得“屈平词赋悬日月”这样高的评价,并不在于他创造性地在作品中融入了楚地地方特色,恰恰相反,楚地地方风情只是后人在屈原创作的伟大艺术皇冠上挑出的一颗璀璨珍珠。屈原的伟大除了上述融楚地浪漫主义想象与先秦理10西汉桓宽《盐铁论·论儒》:“齐宣王褒儒尊学,孟轲、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论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

11参见《中国思想家评传·屈原评传》P31-32——匡亚明主编·郭维森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12参见《中国思想家评传·屈原评传》P40——匡亚明主编·郭维森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13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

14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

15见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16参见《读入史戏·说不尽的中国史》P289-胡阿祥著——人民出版社2014年6月第一版

17参见《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18见《论语·子张第十九》——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 19见《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

20见鲁迅《且介亭杂文·小引》:“小说家的侵入文坛,仅是······一九一七年以来的事。” 21参见《中国思想家评传·屈原评传》P84——匡亚明主编·郭维森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性精神于一体形成风骚传统外,更在于那种为家国献身的纯粹情怀与忧患意识,司马迁评

23价屈原时不禁盛赞:“推此志,与日月争光可也。”此处与题旨无涉,不予展开。不过却

可以从中推断出某些文学现象。时间是平庸作家的试金石,有些富有浓郁地域文化元素的作品可能在传播过程中散佚了。说到底,地域性特质是否浓厚并不是评价文学作品优劣的标准。《山海经》等书籍能流传下来更多的还是在于史学地理价值而非文学价值。在中国风骚抒情性大传统之下,能成为经典的大都是那些能融入作者最深刻真实的情感,而且往往能引起人类情感共鸣的作品。就诗词而论,清前期四大诗歌理论派别“神韵、格调、肌理、性灵”的论调看似对立,其实都是风骚传统的发展,本质上都强调儒家的谦谦君子之风。王国维《人间词话》更是开宗明义:“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从这个角度去看楚辞中的某些千古名句,比如“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

24木叶下”,就可以理解其妙处了。 22

三、改头换面的地域性

其实如果不以楚辞中那种特殊的巫风楚声为考量标准,而对地域性文学这个名词重新作一番解释,就会发现,原先的理解有些狭隘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从养育他的故土中寻找创作源泉,古代的思乡怀人诗、现代的乡土文学,都是以此为目标进行创作。汪曾祺写小说,即使没有写到水,也有水的感觉。他在《我的家乡》中这样解释:“这是很自然的。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作品的风格。”更不必说这片“江山如此多娇”的华夏大地上,有着巍峨险峻的群山、壮阔奇伟的高原、起伏连绵的丘陵、星罗棋布的礁岛。之所以从诗词歌赋中读不出更为明显的比如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中壮阔的草原景色和乡土气息以及英国乡村文学那股浓郁的田园气息,一方面有文学体裁的影响,小说在还原地方风情方面有其特殊的优势(比如沈从文《边城》中宁静悠远的湘西风情),另一方面,自“秦王扫六和”以来,中国政治趋向一统,从文化上来说更是如此,即使是非汉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也不可避免学习汉民族以儒学为核心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25,这种大一统的思想反映到文学创作上,就是地域色彩的削弱和时代色彩——“一代有一代之文学”26的突出。或者说地域性融入到时代性中,以至于人们想到李白,就会想到盛唐,而不会想到李白作品中充满的和屈原极为相似的巴蜀地区的浪漫主义想象。你看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描绘的难道不是塞外壮伟雄奇的景色?只是这和“出征”、“远戍”、“开边”这些时代性明显的名词相挂钩,人们想到的往往就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渴望建功立业高蹈胸怀27。所以诗分“边塞诗”、“山水田园诗”,词分“豪放派”、“婉约派”,地域性在中国文学里被代以这些更能体现精神意绪的名词,这后面同样有风骚传统的影子在。

四、结语:从历史角度理解文学现象

楚辞是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下的产物,屈骚更是时代的骄子,它们的出现更大程度上可以22

23参见《忧患感:从屈原、贾谊到杜甫》程千帆、莫励锋 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

24见《楚辞·九歌·湘夫人》

25参见《读入史戏·说不尽的中国史》P284-胡阿祥著——人民出版社2014年6月第一版

26参见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序》:“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27参见参见李泽厚《美的历程》第七章“盛唐之音”

说是时势所造就。后世文学作品中地域性元素的缺失也很大程度上和中国社会的大环境相关,和中国的文学传统相关。在具体的历史时空中分析本文开头所提到的的文学现象,应该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理解。

自评:这个题材太大了,因此不得不把把中国传统文学过于简化而显得漏洞百出,其实后世文学发展远不是这么简单;不过好的是整体文风比较协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k8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