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学 期末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5-27 17: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典文献期末复习资料

文献的物质载体:

甲骨:龟甲和兽甲的合称。殷商时代的占卜文字,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n.

解释)甲骨文盛行殷商时期,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书《铁云藏龟》,甲骨文最早出土在河南安阳县小屯村。

金石:从商到汉,在青铜器上刻铸文字的铜器,叫金文。礼器,乐器。钟鼎文。

石鼓文,儒家经典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国家刻石立碑,是东汉末年的“熹平石经”,今有残石。完整保存至今的有晚唐文宗开成年间的“开成石经”。

竹木:即竹简与木版的合称。古代把书写的狭长竹片,称作“简”,把木版称为

“牍”或“版”。汗青是竹简的代称,烤干竹子里面的水分的这道工序叫杀青。韦编三绝:指读书非常用功。用牛皮编连的称“韦编”。

缣帛:丝织品的总称。古代丝织品作为文献的载体成为帛书或者素书、缯书、

缣书。缣帛与竹木同时使用。1973年12月,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大批西汉帛书,有《老子》、《十大经》、《战国纵横家书》,及兵书、医书、历史、哲学、历史等著述,有极为珍贵的学术价值。

文献装订形式:

一、简策体式:一部书的多根竹、木简,需用纽绳加以编连,即编简成册,亦称“简策”。简策本”(册),是我国最早的正式图书版本形式。编简在战国到西汉时期最为流行,到东汉魏晋时期任然是主要的形式。 《孙膑兵法》竹简出土在山东省临沂银雀山。

二、卷轴体式:卷子装。When,where出土卷轴?1900在敦煌藏经洞出土六万多字的卷轴

三、折叠体式:分为梵夹装和经折装。

1.梵夹装:因古印度的佛教经典,曾长期用梵文书写在贝多树叶上,为贝叶经。将贝叶重叠,以木板上下相夹,再以绳捆扎,故称梵夹。佛教经典,多用此式。

2.经折装:按照一定的尺寸,或者字的行数,将长卷左右反复连续折迭,最后形成长方形的一迭,前后再各粘裱一张质地较厚的纸,作为封面或封底,可将卷子装改变成为互相连续的一册,形同旧时记帐的经折,称为经折本,又称折本。(了解一下)

四、册页体式:册页体式可分为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和线装四种。(里面会有一个n.解释)

1.旋风装:将裁成一定大小的纸两面书写,或将两页纸裱成一页两面书写,然后将写好的书页的一端依次黏贴在一张卷纸上,装上卷轴,就成为一本旋风装的书籍。

2.蝴蝶装:印出的单张书叶从中间中缝处正面对正面对折,再把对折好的一叠单叶用一张大纸从前到后包起,并将成叠书叶折缝处粘到这张纸上,再在外面加上一层硬纸,即成为蝴蝶装书册。

3.包背装:装订时把书叶的反面对反面即无字面对折,将书叶边粘在书背上,成为包背装。

4.线装:在包背装的基础上改用纸捻订好后,再用两张与叠好的书叶同样大小纸作书衣分别放置在前后,在边上打眼穿线订牢,叫线装。

文献内容方面的体裁:(分为三大类)

一、著作:属创造性的,价值高,作用大。如五经中的《周易》,诸子的老、庄、孟、荀、申、韩,史部的《史通》等。

二、编述:属改造性的,价值有高有低,作用有大有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五经中的《尚书》、《春秋》,诸子里的杂家,史部的《左传》等。

三、抄纂:属资料性的,价值作用虽然有限,但其时代年限愈早,作用则愈大。经部如《论语》、《尔雅》,子部如《晏子春秋》,史部如《世本》等。

总集:系统汇集多人的单篇诗文为一书,称为总集,与别集相对而言。 别集:汇集个人多种文体作品为一书,称为别集,与总集相对而言。 类书:是指汇抄古籍中的史料典故、名物制度、诗赋文章、俪词骈语,按照类

别或韵部编排,以供检索的书。三国时曹丕编撰《皇览》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

类书.(类书是以杂见称文献形式)

政书:是主要记载典章制度沿革变化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专书。政

书的代表:十通及历朝历代的会要、会典

方志又称地方志(论述题) 地方志的用途:

1、政治作用:从治理国家的角度来说,地方志是了解各地情况的重要依据。从地方角度讲,更是治理一方的最好的参考手册。 2、考察地理沿革的第一手资料。 3、文学创作与研究的资料。 4、历史资料的渊薮

篇、卷的关系,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古代文献典籍的著录,均以篇、卷为计量单位。篇源于竹简,卷源于缣帛。)

一、篇卷相等。

汉代竹简、缣帛并行,篇卷不分,因此《汉书·艺文志》著录几篇,即后世几卷,篇卷通用。 二、卷大于篇。

缣帛盛行后,改篇为卷,有的仍以一篇为一卷,有的则因篇较短,就合数篇为一卷,如《汉志六艺略》著录:“《诗经》二十八卷,鲁、齐、韩三家” ,已是305篇分为28卷。 三、卷小于篇。

司马彪的《续后汉志》八篇,分为三十卷,是发展到汉代以后的事。

目录 组成部分:

一、篇目(书名):篇目为目录的首要内容,即各书的全称,包括书名、别名、

篇或卷数、著述人名以及不同版本、收藏者等。

二、小序:或称序,即在基本目录各部类的前面或后面,写有一篇简要的文字,

论述各个部类书的学术源流、派别演变、师承关系、内容特点、利弊得失。

三、解题:又称提要,也称叙录或书录,即指为录的每一种书,写一篇简要的

文字,说明异本篇数、校勘经过、定本名称、作者生平、著述要旨、价值意义、校定年月等,解题的作用主要是揭示图书的内容、特点和用途,为读者了解图书提供方便。

目录的作用:

1、纲纪群籍,簿录甲乙。 2、辨章学术,剖析源流。 3、提要钩玄,治学涉径。 4、鉴别旧刊,校雠异同。

目录的分类沿革:我国古代目录的分类,大体经历过六分、四分、七分、四

分等几个发展阶段。

一、《七略》的六分法。(这是刘向、刘歆的一大创造。) 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

诸子略: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诗赋略:赋一、赋二、赋三、杂赋、歌诗。 兵书略:权谋、形势、阴阳、技巧。

数术略: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

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六略之下有种,种下有家,家下列书。) 二、由《中经》到《隋书·经籍志》:“四分法”的确立。甲部:六艺、小学 乙部: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 丙部: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 丁部:诗赋、图赞、汲冢书

三、《七志》、《七录》的七分法。

《七志》 《七录》 经典志:六艺、小学、史记、杂传 诸子志:古今诸子 文翰志:诗赋 军书志:兵书 阴阳志: 阴阳图纬 术艺志:方技

图谱志:地域、图书 附 道经 佛经

四、《隋书·经籍志》的四分法。

经部: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谶纬、小学。

史部: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 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

子部: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

集部:楚辞、别集、总集。

四部分类法至此已经定型。此后一些史志目录,宋代的《崇文总目》以及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都沿用四部分类法,直到近现代。)

内篇:经典录 记传录 子兵录 文集录 术技录 外篇:佛法录 仙道录

文献目录的类型

1.公藏书目:公藏书目是现代的叫法,前代也叫官书目、官府书目。是历代根据国家或各级官府的藏书所编成的目录。最早的这种目录就是刘向的《别录》和刘歆的《七略》。

2. 私家书目:即相对于官府藏书目,是私人藏书目录。出现比官藏书目晚。现存最早的私家书目是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3.史志目录:是指历代所修的纪传体史书中的《艺文志》或《经籍志》。《汉书·艺文志》为最早。

4.丛书目录:丛书为一种按照一定编辑原则汇聚群书的形式,其特点是仍保留各书原名和原有体例,而冠以一个总书名。《四库全书总目》、《四部丛刊书录》、《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k7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