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12 12: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重点专业三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 项目组

组 长:韩森和

副组长:柳惠(国营七一○厂模具分厂厂长)

董晓华(国营七三三厂模具分厂厂长)

成 员:鲜勇(武汉汽轮发电机厂锻冶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陈凤兰(国营七一○厂高级工程师)

欧阳德祥 刘旭华 熊海涛 张四新 陈峰 王立华

杨志立 张绪祥 应文豹 彭荣利 谢国峰 陈建武 雷宁容 刘旭

一、建设基础

(一)区位和产业优势及人才需求分析 1.区位和产业优势

模具工业是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按总量排名,我国模具位居世界第三,

在技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生产的模具有些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成为了世界模具制造基地。

湖北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在“十五”、“十一五”期间,一批模具重点建设项目分别被列入国家和湖北省技术改造专项计划。目前,模具及模具标准件生产厂家以武汉为中心遍及全省各地,基本形成了武汉以机械、汽车、轻工和电子模具为主,十堰、襄樊、随州以汽车模具为主,鄂州、黄石以塑料模具为主,荆州、宜昌以轻工、军工模具为主的格局。据统计,湖北省内约有200多家模具及模具标准件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武汉·中国光谷的中心。在光谷中心有武汉邮电科学院、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国营710厂、国营733厂、凡谷电子、中芯国际等几十家大中型企业。2007年富士康集团开始在光谷中心建立富

士康工业园,主要生产数码相机、液晶显示器和精密模具,拟投资10亿美元,产值550亿,三年后,将追加30亿美元进行扩展。2007年员工达1.5万人,远期达15~20万人。该集团具有本专业所包括的冲压、塑压生产及冲塑模具制造,其模具制造设备、技术力量雄厚;神龙汽车公司是中国轿车生产的主要厂家之一,到2010年将在武汉形成年产汽车60万辆以上规模的汽车生产基地,模具配套生产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台湾瑞利已投资2800万美元动工兴建汽车模具项目,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公司汽车模具及冲压件项目也已开始动工兴建;东风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将建立精冲模具制造加工中心,并与美国科尔亚洲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武汉东风科尔模具标准件有限公司;随着世界汽车巨头PSA、日产、本田以及中芯国际、富士康集团等企业齐聚武汉,未来五年内武汉市政府将投资800亿元全力打造“武汉制造”,武汉已成为首批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这种区位和产业优势为模具专业的建设和学生生产性实训实习以及就业提供了优越条件。

2、人才需求分析

为准确把握区域内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本专业以“武汉·中国光谷”为核心,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开发区为重点,包括武汉及周边地区开展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同时,对省属高职院校同类专业进行了调查,以此作为专业建设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依据。

被调研的企业有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武汉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武汉重型机床厂、国营733厂、国营710厂、武汉龙安集团公司、凡谷电子、鄂丰模具有限公司、武汉盟达科技公司等共计9家,其中模具类企业2家,汽车类企业2家、电子类企业3家,机械类企业2家;调研的对象包括企业高层、人力资源主管以及生产一线的管理和技术骨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方法采用问卷与座谈相结合。

调查结果显示,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的高职毕业生比例最高。人

才现状统计见表4.1-3.1。

表4.1-3.1人才现状统计表

学历状况 调查范围 本科 高职 15% 55% 模具高技能人才需求 中职及 模具模具加工模具装配 市场营销 预测 以下 设计 机床操作 30% 22% 49% 20% 9% 2100 工作岗位类型 武汉·中国光谷地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22% 53% 25% 12% 62% 20% 6% 3500 武汉及周边地区 12% 50% 38% 30% 34% 26% 10% 6300 企业期望高职毕业生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包括:工作态度、纪律、忠诚度、责任心和职业发展能力;熟练的专项职业技能,包括:冲塑模具设计、模具加工机床操作、模具装配调试、模具产品营销。未来5年,相关岗位需求量约为5万人。

全省高职院校开设同类专业的学校共有34所。被调研的鄂州职业大学、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开放职业学院等5所学院,平均每校每年的毕业生约160人。按目前的招生规模,全省34所学校模具专业的毕业生每年约6000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去省外发达地区就业。总体看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存在较大缺口。旺盛的社会需求和良好的办学环境,成为本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强有力的依托。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本专业坚持立足湖北、面向中西部、突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一懂两会”(懂冲塑模具设计、会进行冲塑模具制造、会经营管理)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面向生产第一线,从事模具设计、制造、装配与调试,模具加工设备的调整与操作,生产、技术的组织与经营管理等工作。经过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学生可以获得1个以上由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鉴

定中心颁发的岗位资格证书,如CAD中级操作员资格证书、数控加工中、高级资格证书、模具钳工中、高级工资格证书等。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服务面向和培养目标见表4.1-3.2。

表4.1-3.2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服务面向和培养目标

服务面向 就业岗位 培养目标 岗位证书 机械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工程机械制造业、电子信息行业、轻工行业 模具设计、模具加工设备操作、生产工艺编制、模具装配、产品质量检验、售后服务、经营管理 “一懂两会”(懂冲塑模具设计、会进行冲塑模具制造、会经营管理) CAD中级操作员资格证书、数控加工中、高级资格证书、模具钳工中、高级工资格证书等 专业群相关专业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产品造型设计专业 (三)专业优势与特色

1.具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本专业从2001年开始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具体采用两种模式:一是利用暑假,组织二年级学生到企业实习,企业提供交通费、食宿及生活补贴,并现场考察学生综合表现,经双向选择,企业向被录用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工作;二是与企业合作定向培养,校企共同研究教学计划,企业提供部分设备和师资,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情况见表4.1-3.3。

表4.1-3.3 “订单式”人才培养情况一览表 企业名称 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荣兴五金厂 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解放军7435工厂 东莞荣兴五金厂 武汉长航集装有限公司 东莞荣兴五金厂 人数 34 37 28 35 41 18 48 2.采取了“单元一体化”教学模式

从2004年起,本专业开始探索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将教学、实训、生产融为一体的“单元一体化”教学模式。本专业

所采用的“冲塑模具单元一体化”教学, 在时间上将该专业教学模块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完成;在空间上将教室与实验室、实训场地结合形成专业教室;在教学方式上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融为一体;在内容上将冲、塑模具拆装、冲塑压设备、冲塑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理论教学、冲塑模具课程设计、模具制作实训、模具钳工资格考证培训综合在一起,形成工作任务为导向,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课程与职业资格培训相互融通的教学单元。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效果明显提高。“模具单元一体化教学改革”于 2005年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并已被许多高职院校采用。

3、初步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本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48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27人,硕士12人。专任教师中,有企业工作经历和从企业调入的工程技术人员26人;模具考评员10人,高级考评员5人;兼职教师中聘请企业技术能手5名;双师素质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2%,初步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4、专业及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初见成效

2000年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第一批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4年获湖北省重点专业称号。在改革过程中积极进行课程综合化探索,取得初步成效。其中《冲塑模具》已经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模具CAD/CAM》已经成为院级精品课程。

本专业教师积极参加教材建设和教研活动。近年来,专业教师先后编写出版高职教材12本,其中《模具钳工训练》和《逆向工程综合技能实训》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基本形成了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体系。

5、初步建立了集实训、加工和培训考证为一体的模具实训室 (1)在模具实训室可以进行模具零件的制作、装配、调试、试模等模具制作的全过程。

(2)模具实训室可用于对外模具加工。

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方面,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建成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2门:《机械制造技术》(机类)和《机械制造工艺》,并编写相应的课程大纲、教案、课件、考核标准及教材。

三、建设内容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体系等相关课题研究,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带动专业群的建设。通过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将本专业毕业生培养成为“一懂两会”的高技能人才(懂冲塑模具设计、会冲塑模具制造、会经营管理)。

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和培养模式创新

(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一年完成基本技能的培养,一年完成专业技能的培养,半年基本完成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半年在企业顶岗实习。使毕业生具备上岗就能顶岗、顶岗就能顶好岗的岗位工作能力。

以湖北现代制造职教集团为平台,与富士康等先进企业合作,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学校专业教学结合,明确岗位描述和职业要求,借鉴顶层设计思想,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的具体做法:一是利用校内模具实训基地模拟真实生产流程,进行模具CAD/CAM软件应用、数控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等能力训练,开展现场教学,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二是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参与真实生产和管理,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完善模具“单元一体化”教学,将过去的模具拆装、专业实习、模具设计理论教学、模具课程设计、模具制作及CAD/CAM全部结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教学。让学生进行冲塑压产品工艺设计、利用Pro/E等计算机应用软件进行模具设计、编制模具零件工艺、进行模具制作实训,集教、学、练、生产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设计和制作的动手能力。

(2)课程体系的重构

通过毕业生信息反馈、走访企业调查、行业专家等渠道广泛搜集信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聘请企业专家共同研究课程体系,参与课程体系的研究,共同开发课程。教学研究课题见表4.1-3.4。

表4.1-3.4 教学研究课题一览表

项目名称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具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和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订单式)教学环节管理机制研究与实践》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高职模具专业教学标准研究》 2008年 完成开题报告、 调研报告 完成开题报告、 调研报告 完成开题报告、 调研报告 2009年 完成总结报告、 课题结题 完成总结报告、 课题结题 完成总结报告、 课题结题 负责人 韩森和 刘旭华 欧阳德祥 通过对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分析,确立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进而确定本专业所需的课程,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具专业课程体系,见图4.1-3.2。

人才培养目标 懂 设 计 会 制 造 会经营 工作过程 产品测绘 产品造型 模具设计 工艺编制 机床操作 装配试模 验收交货 市场营销 知识、技能、素质目标分解 知识目标: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技术测量、材料 技能目标:会手工及CAD绘图、会应用CAE软件 素质目标:细致 知识目标: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数字建模、计算机绘图 技能目标:会应用CAD、Pro/E软件 素质目标:创新 知识目标: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机械制造技术、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应用软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技能目标:懂冷冲、塑料模具设计 素质目标:严谨、经知识目标:机械制图、公差配合、工程材料、普通和数控机床加工、机械制造技术、模具制造工艺 技能目标:会编制工艺卡;检验指导书 素质目标:条理、经济、环保 知识目标: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技术测量、机械制造技术、模具零件工艺、普通机床操作、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电工电子技术 技能目标:会操作钳车铣刨磨机床、数控机床、热加工;会应用CAM软件加工编程 素质目标:协作、安全 支撑课程 知识目标:冲压、塑料成形工艺;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机床操作、模具制造工艺、模具钳工知识、钳工操作技能标准化 技能目标:会压力机、注塑机操作;会编制成型工艺卡 素质目标:细致、毅知识目标:质量验收标准、验收方法、制图、公差配合、技术测量 技能目标:会应用质量管理标准 素质目标:质量意识 知识目标: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模具成本与估价 技能目标:会企业经营管理 素质目标:沟通、营销、企业文化 思想政治、体育、英语、职业生涯规划、钳工训练、、机械制图及CAD、计算机数字建模、计算机应用软件、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数控加工与编程、电工电子技术、模具成本与估价、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图4.1-3.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具专业课程体系

思想政治、体育、英语、职业生涯规划、钳工训练、、机械制图及CAD、计算机数字建模、计算机应用软件、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数控加工与编程、电工电子技术、模具成本与估价、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2.专业教学标准

通过毕业生信息反馈、企业调查、行业专家座谈等渠道广泛搜集信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入学标准、学习年限、专业培养目标、职业范围、人才规格、技能要求、专业(实训)课程、课程结构、实验实训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加强研究,完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高职模具专业教学标准研究》课题,经专家论证,制定本专业教学标准。

3.课程标准的研究

通过毕业生信息反馈、走访企业调查、行业专家座谈等渠道广泛搜集信息,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课程性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考核要求和方法、教材编写、教学建议、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加强研究,制订《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作实训》、《模具CAD/CAM》、《模具制造工艺》5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4.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内容重构为主线,建设《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作实训》、《模具CAD/CAM》、《模具制造工艺》等5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与企业共同开发,完善国家级精品课程《冲塑模具》(单元教学)。2009年将《模具CAD/CAM》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5.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材建设

与企业共同编写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材,主编并

出版《模具钳工训练》和《逆向工程综合技能实训》2本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和其它专业教材。优质专业核心课程与教材建设进度见表4.1-3.5。

表4.1-3.5 优质专业核心课程与教材建设进度表

课程和教材名称 《模具CAD/CAM》课程 《模具CAD/CAM》教材 《冲塑模具》(单元教学)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与制造》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2008年 2009年 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 确立课程标准,确定建成省级精品课编写框架和课程内容 程 华中科技大学出 版社 完善国家精品课程 完善提高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合作单位 武汉盟达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盟达科技有限公司 国营733厂、710厂 国营733厂、710厂 武汉塑料股份有限公司、国营733厂 负责人 张四新 张四新 韩森和 韩森和 欧阳德祥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6.课件开发

针对本专业课程体系开展课件开发,完成专业核心课程与主干课程《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作实训》、《模具CAD/CAM》、《机械制图》、《模具制造工艺》、《机械制造技术》(模类)、《机械设计基础》等8门专业课程的课件开发。

7.网络学习课程开发

针对本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网络学习课程,建设4门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内容包括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学习参考资料目录、习题库,具备网络交互功能,如授课、答疑、在线测试等。

8.工艺素材库建设

完成《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作实训》、《模具CAD/CAM》、《机械制图》、《模具制造工艺》、《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设计基础》8门课程的工艺流程与操作素材库建设。工艺流程与操作素材库包括音像素材、实物图片、工艺流程、Flash动画等。素材库内容覆

盖相关课程的全部教学知识点,可在一定权限范围下载、复制。

9.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

深化实训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机制;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建立生产性实训环境;制定各实训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开发实训指导手册,完善实践教学文件;进一步完善已建立的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机制。

(二)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按照先进性、生产性、共享性、持续性和动态发展的原则,建设体现生产性特征的模具实训基地。模具实训基地包括模具制作实训中心、生产性实训中心、逆向工程实训中心、CAD/CAM/CAE软件应用实训中心和现代化模具陈列室等五部分。依托湖北现代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稳定10家实习实训基地,与富士康等大型企业合作新增5个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以校内模具实训基地为主体,校内外结合,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的实训网络。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1)扩建模具制作实训中心

基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原则,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实施及培养模式的要求,按照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流程,以现代制造技术中心为基础,科学调整、合理整合现有实训资源,扩建模具制作实训中心。

模具制作实训中心现有普通车床、普通卧式铣床、普通工具铣床、数显立式铣床、数显工具铣床、普通万能外圆磨床、普通平面磨床、普通工具磨床、模具工具磨床、普通刨床、立式钻床、液压弓锯机各1台,普通台式钻床4台,热处理炉1台,慢走丝线切割机床1台,线切割机床7台,电火花机床5台等设备。这些设备与学校金工实习中心资源共享。

近几年,本专业每年的招生规模为200多人,教学条件不能完全满足

学生的模具制作实训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加强模具制作实训,实现生产性实训环境教学,拟增购以下设备:数控精密磨床1台,小型成型磨床3台,外圆磨床、平面磨床、模具工具磨床各1台,普通车、铣、刨床共5台;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各1台,模具制作工量具50套。

通过建设,完成设备安装、调试、验收,保证各类设备账目资料齐全、规范;完善实训教学文件、操作规范和相关管理制度;经过生产性模具制作实训,使学生的模具钳工中级工考证通过率达60%,高级工考证通过率达15%。

(2)新建生产性实训中心

模具实训基地现有注射机1台,冲压机2台,主要用于给学生讲解机床结构、工作原理,设备与模具的装配关系,对学生制作的模具进行试模。由于设备少,不能进行生产性实训,为此,拟增购以下设备:冲压机5台,液压机1台,数控注射机4台,双色注射机和翻转合模机各1台,塑料干燥混色机和粉碎机各1台,数控冲床和高速冲床各1台,数控折弯机和数控剪板机各1台。

通过建设,完成设备安装、调试、验收,保证各类设备账目资料齐全规范;进行生产性实训,学生在生产实训中心完成模具试模、产品零件的生产工艺编制、产品零件加工、产品质量检验、设备维护保养等全过程工作;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实训教学文件、操作规范、实训管理制度和生产管理制度;对外开展生产、技术服务工作,使生产性实训中心具备实训教学、模具制造和冲塑压零件生产能力,运行良好,具备自我造血功能。

(3)扩建逆向工程实训中心

逆向工程实训中心现有三坐标测量仪2台和快速原形机1台,由于有些配套附件没有配齐,同时设备使用的相关软件也已过时,需要进行技术、功能升级。因此,拟对这些设备进行软件升级并增购配套附件,另外增购

三维激光扫描仪1台。

通过建设,完成设备安装、调试、验收,保证各类设备账目资料齐全、规范;完善实训教学文件、操作规范和相关管理制度;经过生产性实训,培养学生的产品设计与造型能力;本中心与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对外开展逆向工程、工业产品造型等技术服务。

(4)扩建CAD/CAM/CAE软件应用实训中心

CAD/CAM/CAE软件应用实训中心现有MASCAM、Pro/E软件和配套的计算机50台,但计算机是2003年采购的,性能过时、运行缓慢,急需更新换代。为了适应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拟购买UG、DYNA FORM、MOLD FLOW软件各1套(各50节点),专用计算机100台,建成一个能开展MASCAM、Pro/E、UG、DYNA FORM、MOLD FLOW等CAD/CAM/CAE软件应用实训、软硬件条件一流的软件应用实训中心。

积极开展模具CAD/CAM/CAE应用实训、模具结构设计实训等实训教学,使学生在设计、模拟和制作的全过程中得到系统训练。继续开展CAD中级证考证工作,使学生CAD中级证书获证率通过率达98%。对外开展模具CAD/CAM/CAE的培训、生产等技术服务。

(5)新建现代化模具陈列室

为便于学生分析典型模具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拟新建现代化模具陈列室,购置冷冲压和注射模的典型模具模型各30套左右、冲压自动化送料机构模型5套、冲压自动化排料机构模型4套,以及相配套的演示动画,购置投影仪1台和陈列柜1套。

模具实训基地增购设备清单见表4.1-3.6。

表4.1-3.6模具实训基地增购设备清单

实训室 序号 模具制作实训1-1 1-2 设备名称 外圆磨床 平面磨床 规格型号 M1420E-500 M7125-2 数量 1 1 单价 金额 10 6 10 6 功能 用于模具零件的加工、模具的装

实训室 序号 中心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CY6125 CY6150 X62W X53 Z512B/Z4116/Z4125 J23-16 J23-40 J23-63 YDH32-100 DSC-P10 TJS-25 ZYB63 QC12K HTF60W1-Ⅱ/J5A HTF90W1/J5A HTF160W1/J5A HTF280W1/J5A NPM-25-SD NPCY-30J 数量 1 3 1 1 1 1 1 1 8 1 1 50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单价 金额 8 5 20 5 8 8 12 5 0.25 14 22 0.1 1 2.5 3.5 8 18 20 8 12 12 14 17 27 45 25 0.5 1.5 5 8 15 20 5 8 8 12 5 2 14 22 5 140 2 5 3.5 8 18 20 8 12 12 14 17 27 45 25 0.5 1.5 218.5 10 功能

1-3 模具工具磨床 1-4 小型成型磨床 1-5 精密数控磨床 1-6 1-7 1-8 1-9 1-10 1-11 1-12 1-13 1-14 小计 2-1 普通车床 普通车床 普通铣床 普通铣床 普通刨床 普通钻床 数控车床 数控铣床 模具制作工量具 配、调试等模具制 作实训和对外进

行模具加工服务。

开式可倾压力机 开式可倾压力2-2 机 开式可倾压力2-3 机 2-4 2-5 2-6 2-7 生产性实训中心 2-8 2-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小计 逆向工程实训

用于冲塑压零件的加工、生产性专业实训。

用于技术测量、逆向工程、工业产品四柱液压机 数控冲床 高速冲床 数控折弯机 数控剪板机 数控注射机 数控注射机 数控注射机 数控注射机 双色注射机 翻转合模机 塑料干燥混色机 塑料粉碎机 三坐标测量机升级 3-2

实训室 序号 中心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1 1 单价 金额 功能

快速原型机升级 三维激光扫描3-1 仪 3-3 小计 UG、DYNA FORM、MOLD 4-1 FLOW软件各1套(各50节点) 4-2 小计 5-0 5-1 5-2 5-3 计算机 模具陈列室 模型设计 模型制作 600Ⅱ 5 60 5 60 75 设计造型的实训

和对外技术服务。

用于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产品造型、模具设计、成形过程分析和加工编程实训和对外技术服务。 CAD/ CAE/ CAM软件应用实训中心 1 64 64

100 0.35 60 60 60 5 4 1 1 40 5 0.05 0.15 0.1 0.6 0.25 2.5 2 0.15 7 35 99 3 9 6 3 1 2.5 2 6 32.5 35

用于模具拆装、模具动画演示、实物观摩,使学生了解、掌握模具或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用于学生进行液

压实验 用于学生掌握车床、铣床、工装、

夹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现代化模具陈列室 模型动画 冲压自动化送5-4 料机构 冲压自动化排5-5 料机构 5-6 投影仪 5-7 5-8 小计 7-1 陈列柜 拆装模具 液压试验台 机械制造技术陈列室 合 计 专业群 7-2 小计 1 10 610 10 45

通过建设,建成集生产、实训、研发和职业技能培训与考证为一体的模具实训基地,使学生的生产性实训比例占实验实训的80%。

通过建设,提升模具实训基地辐射能力,以服务湖北为主,辐射中西部地区。并与企业合作,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为企业提供工艺设计和模具设计及模具零件的加工等服务;与兄弟院校共享模具实训基

地教学资源,为区域内院校提供实训服务。

2.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依托湖北现代制造职业教育集团,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稳定现有的10个校外实习基地,与富士康等大型企业合作,新增5个校外实习基地(2008年增加校外实训基地2个,2009年增加校外实训基地3个),使校外实训基地达到 15个,并建立起互惠互利的长效合作机制,保证正常的专业实习和100%的学生顶岗实习半年以上。新增校外实习基地见表4.1-3.7。

表4.1-3.7 新增校外实习基地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校外实习基地名称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深圳格力浦公司 广州合力模具厂 上海新奇电器公司 富士康集团(武汉) 目标要求 熟悉冲塑压生产过程、模具安装调试方法、冲压、塑压生产 冲塑压工艺、冲塑模具结构 熟悉冲塑压生产过程、模具安装调试方法、冲压、塑压生产 冲塑压工艺、冲塑模具结构 了解模具加工设备的特点及加工范围、模模具生产 具零件的加工过程、模具装配及调试方法 数控加工 熟悉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 熟悉模具加工设备的特点及加工范围、模模具生产 具零件的加工过程、模具装配及调试方法 实习内容 (三)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本专业“一懂两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全面推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计划用两年时间,培养、建设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组成的专业化、职业化、“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聘请企业技术权威、技术大师到学校定期开办讲座、举办技能演示与观摩;长期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技艺高超的技师20人到学校做专业实践指导教师;聘请顶岗实习指导教师50人。通过建设形成专兼结合、校企结合的建设队伍,能够完全满足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实施及培养模式的要求。

1.培养专业带头人 (1)建设标准

在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技术过硬、有影响力的技术与管理人才,具有高级职称,有五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有五年以上教学工作经历。

专业带头人能承担专业建设规划、专业教学方案设计,培养青年教师,为企业提供服务,主持或参加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或担任省级以上精品课程负责人,发表研究成果或高职教研论文,主编教材等。

(2)建设措施及目标

从本专业现有教学团队中选拔3名专业实践能力强,教学科研基本功扎实并熟知模具技术前沿动态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进行培养,安排其赴德国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培训。回国后举办培训讲座,带动本专业的专业建设,提交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报告1份,并安排到企业累计研修2个月,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践及管理等方面的研修,承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的制定及专业评价标准的开发,主持1门优质核心课程开发,指导2名专业教师,开展专业讲座2次/年。

2.培养骨干教师 (1)建设标准

在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技术过硬的实用人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有五年以上教学工作经历。

骨干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规划、专业教学方案设计,培养青年教师、为企业提供服务、参加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或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建设,发表有一定研究成果的高职教研论文等。

(2)建设措施及目标

从本专业现有教学团队中,选派6名专业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到新加坡或澳大利亚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培训,回国后举办培训讲座,带动本专业的课程建设,并提交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报告1份;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3人次;到东风汽车模具公司、富士康集团、国营七三三厂、国营七一○厂等企业研修累计1-2个月,提交研修报告1份;每人建设1门核

心课程。

3.聘请企业的技术权威、技术大师定期到学校举办讲座、举办技能演示与观摩

(1)任职条件

具有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或一定技能特长的技师;在模具制造或模具应用企业从事过职工培训工作并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学;在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

(2)建设措施及目标

每年从东风汽车模具公司、富士康集团、国营七三三厂、国营七一○厂等企业聘请技术权威或技术大师3名给学生讲课、开设技能演示观摩课,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了解模具的发展方向及模具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讲座每月不少于1次。

4. 长期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技艺高超的技师到学校做专业实践指导教师

(1)任职条件

在模具制造或应用企业从事过职工培训工作并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学;能胜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和实训指导工作。

在模具制造或应用企业从事模具设计与模具制造等工作的一线技能人才和技术管理人才,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历。

(2)建设措施及目标

每年从东风汽车模具公司、富士康集团、国营七三三厂、国营七一○厂等企业聘请能工巧匠20名,指导生产和模具制作实训,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5.顶岗实习指导教师 (1)任职条件

在模具制造或应用企业从事模具设计与模具制造等工作的一线技能人

才和技术管理人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和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2)建设措施及目标

在学生顶岗实习企业聘请指导教师50名,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并进行现场教学,以提高顶岗实习质量,使学生向职业人转变。

6.本专业其他教师“双师”素质培养 (1)建设标准

职业经历:在本专业担任2年以上的专业基础或专业课。

参与专业建设规划、专业教学方案设计,为企业提供服务、参与院级以上科研项目或院级以上精品课程建设,发表研究成果或高职教研论文等。

(2)建设措施及目标

采取有效措施,创造宽松环境,鼓励从企业引进的教师到高校研修,提高教学能力,取得教学能力培养的相关证书;对从学校毕业直接到学校任教的教师安排到模具设计制造或应用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技术应用能力,重点培养5名教师。

7.来自企业教师及专家库建设

依托湖北现代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中企业专家在企业教师及专家库建设中的作用,推荐所在企业技术权威、技术大师、能工巧匠、技师,从国营710厂、国营733厂、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湖北4404厂、华中数控股份公司、武汉凡谷电子有限公司、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公司、湖北鄂丰模具有限公司、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富士康集团武汉公司、武汉盟达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塑料股份有限公司中聘请的高级工程师、技师作为企业兼职教师,建立220人的企业兼职教师及专家库。

(四)其它方面建设

1.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建设 (1)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

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两课”教学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紧密结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

注意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让学生熟悉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方式;培养学生爱护集体财产和工作环境的良好习惯;在综合实训中培养学生全局观念、协作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2)发挥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的主体作用

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勤工俭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课程和企业联合培养课程进行学分置换。在已举办三届技能运动会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学生技能竞赛制度,每年开展多项技能大赛,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2.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为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强调教学过程管理,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并修改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和评价机制。对课程教学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三方面进行质量监控。探索并建立、健全、完善适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教学管理、质量保障及监控的制度和运作机制。

(1)建设目标

采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满意度达95%以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达95%以上。

应届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和获证目标见表4.1-3.8。每个学生都要获得1个以上由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岗位资格证书。

表4.1-3.8 应届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和获证目标

内 容 2008年(%) 2009年(%)

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比例 顶岗实习学生比例 CAD中级证书获证率 数控中级操作工证书获证率 数控高级操作工证书 模具钳工中级操作工证书获证率 模具钳工高级操作工证书获证率 40 100 96 40 10 50 10 50 100 98 60 15 60 15 (2)建设措施

① 对现有教学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建设进一步补充与完善。 ② 建立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完善理论和实践教学基本文件,强化对实验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关键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骨干、专家参与实践教学管理。校企双方共同成立组织和管理机构,顶岗实习按教学与生产的要求制定管理办法,明确管理的分工与职责。双方人员参与过程的管理和质量考核,明确校企双方的权限和职责;建立有关生产性实训的管理制度、作业文件和考核办法,确定顶岗实习的考核点,包括:学生的出勤率、产品合格率、生产效率、生产工艺的学习效果、生产操作的熟练程度、工作的态度、与同事的合作态度、遵守企业和学校的管理制度情况、对企业的贡献、工资水平等,并明确考核的办法和负责人,做到在制度上有保证,在管理上有措施,并严格进行考核;建立有关顶岗实习的标准,形成顶岗实习的作业文件和考核点,反馈鉴定表。

③ 健全实训基地的工作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确保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质量。

④ 强化自我监控意识,定期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表),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反馈表),逐步完善以学校为

核心、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⑤ 完善教学日常监控:主要监控点覆盖教学全过程;日常监控活动与教学运行周期相吻合(教学督导),不间断;有检查,有反馈,形成管理闭环。

⑥ 激励与约束并举的教学评比制度。定期开展“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讲课比赛”、“优秀教案评比”以及各类教学专项活动,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

⑦ 完善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学信息员包括教师、学生两个层面。信息员制度使学院的管理和教学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能及时掌控学校当前的教学状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⑧ 建立专业教学座谈会制度。每学期进行1~2次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专业教学座谈会,畅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对专业教学的意见、建议;教学经验总结、学习体会等。及时了解教学过程的可持续性和实用性,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3)资金投入计划

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项目见表4.1-3.9,经费从学院质量保障费用中支出。

表4.1-3.9 资金投入表 (万元) 项目 市场调研、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反馈信息采集、分析 监控体系《教学督导员工作条例》、《毕业设计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的规定》修订、《顶岗实习的成绩评定》 现场实习实训评价体系 小计 总计 2008年 3 1 2 6 2009年 3 1 2 6 12 合计 6 2 4 12 3.对口支援服务

服务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重点支持新疆、西藏等地区,积极推动这些

地区的职业教育。对口支援西部2家以上高职同类院校,定期开展教学交流活动,2008年培训教师2人,2009年培训教师4人。

4.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建设

(1)为武汉市及周边地区高职、中职类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和教学服务,500人次/年。

(2)积极开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对口支援与交流,主动为湖北乃至中南地区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教中心以及职业院校进行师资培训,100人次/年,促进地区职业教育的协调与发展。在本地区起辐射带头作用。

(3)我院是湖北省机械类各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化考评的主要场所之一,在保证教学的同时,面向社会机械行业提供就业培训、企业职工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等多种服务,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4)积极开展数控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装夹具设计与制造等技术服务,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五)专业群建设

通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建设带动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业造型设计二个专业,建设现代制造技术专业群,提高专业整体水平。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根据专业特点进一步完善“订单式”培养、“工学结合” 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形成长效机制,使专业及专业群人才培养进一步适应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在课程建设方面,通过与行业和企业合作,建成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2门:《机械制造技术》(机类)和《机械制造工艺》,并编写相应的课程大纲、教案、课件、考核标准及教材。

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以资源共享为原则,根据专业群各专业教学和发展需要,补充各专业相应实践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购置液压实验台5

台,新建机制陈列室(内含车、铣模型各两台,刀、夹具等),与将建立的模具实训基地一起构成完整的、系统的专业群实践教学基地。

在师资队伍方面,通过培养,两专业各具有1名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聘请5名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每年安排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议、到企业培训4人次,到2009年师资队伍中70%教师具备“双师”素质;从而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具备“双师”素质与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

四、资金预算与建设进度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资金的总投入为10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600万元,地方财政投资400万元。设备投资共61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300万元,地方财政投资310万元(包括设备投资265万元、专业群建设45万元);师资队伍建设共14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70万元,地方财政投资70万元;课程建设由中央财政投资230万元(包括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16万元);工艺素材库建设由地方财政投资20万元。支援西部地区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所需经费由学院统一安排。资金预算与建设进度见表4.1-3.9、表4.1-3.10、表4.1-3.11。

表4.1-3.9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资金预算及使用安排表 单位:万元

资金预算及来源 建设内容 中央财政投入 2007 2008 2009 年度 年度 年度 合 计 1.扩建模具制作实训中心 2.新建生产性实训中心 教学 3.扩建逆向工程实训中心 实验 实训 4.扩建CAD/CAM/CAE软件应条件 用实训中心 建设 5.新建现代化模具陈列室 小 计 1.培养专业带头人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2.培养骨干教师 3.聘请企业的技术权威、技术大师定期到学校举办讲座、技能演示观摩课 4.长期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技师讲授实践技能课程 100 274 38 21 226 8 86 小计 600 46 175 湖北省 级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330 94 43.5 75 20 32.5 265 8 12 3 15 2007 2008 2009 年度 年度 年度 小计 其他投入: 学院自筹 2007 2008 2009 年度 年度 年度 小计 合计 138.5 191.5 51 2.5 15 20 22.5 111 43 41 60 930 140 218.5 75 99 32.5 565 24 36 6 30 68 68 79 94 8 12 1.5 7.5 79 10 154 8 6 1.5 7.5 138 8 12 1.5 7.5 300 16 24 3 15 6 1.5 7.5

资金预算及来源 建设内容 中央财政投入 2007 2008 2009 年度 年度 年度 5.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指导学生校外顶岗实习 师资 6.专任教师双师素质培养 队伍 建设 小 计 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和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课 程 体 系 与 教 学 内 容 改 革 2.专业教学标准开发 3.课程标准开发(5门) 小计 5 7 70 湖北省 级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5 2009 年度 2.5 2 27.5 小计 5 2 45 2007 2008 2009 年度 年度 年度 小计 其他投入: 学院自筹 2007 2008 2009 年度 年度 年度 小计 合计 2.5 3.5 35 2.5 3.5 35 10 9 115 17.5 8 6 12 20 10 11 11 15 4 6 12 20 10 11 11 15 12 12 24 48 28 30 30 30 12 12 24 48 28 30 30 30 4.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5门) 8 5.完善国家精品课程 6.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材开发与建设 7.课件开发(8门) 8.网络学习课程建设(4门) 8 8 8

资金预算及来源 建设内容 中央财政投入 2007 2008 2009 年度 年度 年度 9.工艺素材库建设 10.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 小 计 小计 湖北省 级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10 2009 年度 10 小计 20 2007 2008 2009 年度 年度 年度 小计 其他投入: 学院自筹 2007 2008 2009 年度 年度 年度 小计 合计 32 8 101 8 97 16 230 20 16 250 10 10 20

表4.1-3.10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进度表

重点专业名称 建设内容 模具设计与制造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负责人 韩森和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在现有基础上扩建模具制作实训中心,补充模具制作实训设备;完善实训教学文件、操作规范、管理制度。提高学生模具加工机床操作和模具制作的能力。 验收要点:①购置数控精密磨床1台;小型成型磨床3台;外圆磨1.扩建模具制作床、平面磨床、模具工具磨床各1台;普通车床2台;普通铣、刨实训中心 床各1台;普通钻床5台;模具制作工量具50套;②完成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各类设备账目资料齐全、规范; ③完善实训教学文件、操作规范、管理制度;④模具钳工中级工考证通过率达教 50%;高级工考证通过率达10%。 学 实 预期目标:按现代模具制造车间模式新建生产性实训中心,补充模验 具制造、生产实训设备;完成实训教学文件、操作规范、管理制度。实 以加强学生的专业实习并能了解企业的真实环境及冲塑压生产的训 条 2.新建生产性实全部过程。 验收要点:①购置冲压机4台、液压机1台;数控注射机2台;塑件 训中心 料干燥混色机和粉碎机各1台; ②完成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建 各类设备账目资料齐全、规范; ③完成实训教学文件、操作规范、设 管理制度。 预期目标:完善逆向工程实训中心,保障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产品设计与造型能力,与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实现资源共享。 3.扩建逆向工程验收要点:①对现有的2台三坐标测量仪和1台快速原形机进行软实训中心 件升级并增购配套附件;②完善实训教学文件、操作规范、管理制度。 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模具制作实训中心,补充模具制作实训设备;加强对外培训工作。 验收要点:①购置普通铣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各1台; ②完成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各类设备账目资料齐全、规范;③模具钳工中级工考证通过率达60%;高级工考证通过率达15%。 预期目标: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完善模具制造实训设备,生产性实训中心具备实训教学和模具生产能力,运行良好,具备自我造血功能。 验收要点:①购置冲压机一台;数控注射机2台;数控冲床和高速冲床各1台;数控折弯机和数控剪板机各1台;双色注射机和翻转合模机各1台;②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③进行生产性实训,学生在生产实训中心完成模具试模、产品零件的生产工艺编制、产品零件加工、产品质量检验、设备维护保养等全过程工作;④对外开展生产、技术服务工作。 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逆向工程实训中心,保障实训教学,与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实现资源共享;对外开展逆向工程、工业产品造型等技术服务。 验收要点:①购置三维激光扫描仪1台;②对外开展逆向工程、工业产品造型等技术服务。

重点专业名称 建设内容 模具设计与制造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负责人 韩森和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完善软件应用中心,保障实训教学,对外开展技术服务。 验收要点:①基于三维平台开展模具CAD/CAM/CAE应用实训、结构设计实训等实训环节;②CAD中级考证通过率达98%;③对外开展模具CAD/CAM/CAE的培训、生产等技术服务。 预期目标:在现有基础上建立CAD/CAM/CAE软件应用实训中心,建成一个能开展UG、Pro/E等三维CAD/CAM/CAE软件应用实训,软硬4.扩建CAD/CAM/CAE件条件一流的软件应用实训中心和模具设计实训中心。使学生在设软件应用实训中计、模拟和制作的全过程中得到系统训练。 验收要点:①购置UG、DYNA FORM、MOLD FLOW软件各1套(各50教学 心 节点);专用计算机100台;②继续开展CAD中级考证工作,通过实验 率达90%。 实训 条件 预期目标:建设现代化模具陈列室,通过配套的动画,分析典型模建设 具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5.新建现代化模验收要点:①购置冷冲压和注射模的典型模具模型各30套左右、具陈列室 冲压自动化送料机构模型5套、冲压自动化排料机构模型4套,以及相配套的演示动画;②购置投影仪1台和陈列柜1套。 预期目标: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 验收要点:①去德国进行职业教育教学论、方法论培训1个月,回校后举办培训讲座,带动本专业的专业建设,并提交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报告1份;②到东风汽车模具公司、富士康集团、国营七三三厂、国营七一○厂等企业等企业累计进行2个月的实践研修;③完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及专业教学标准;④主持1门优质核心课程开发;⑤指导2名专业教师,开展专业讲座2次/年 。 预期目标:扩建现代化模具陈列室,完善典型模具。 验收要点:增加冷冲模、注射模、压铸模等典型模具实物40套。 1.培养专业带头人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预期目标:再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 验收要点:①去德国进行职业教育教学论、方法论培训1个月,回校后举办培训讲座,带动本专业的专业建设,并提交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报告1份;②到东风汽车模具公司、富士康集团、国营七三三厂、国营七一○厂等企业等企业累计进行2个月的实践研修;③完成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及课程体系标准;④主持编写完成教材1部;⑤每人指导2名专业教师,开展专业讲座2次/年 。 预期目标:再培养骨干教师3名。 验收要点:①去新加坡或澳大利亚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培训,回国后举办培训讲座,带动本专业的课程建设,并提交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报告1份;②参加国内外教学研讨会3人次;③到东风汽车模具公司、富士康集团、国营七三三厂、国营七一○厂等企业累计研修1~2个月,提交研修报告1份;④每人建设1门核心课程。 预期目标:培养骨干教师3名。 验收要点:①去新加坡或澳大利亚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培训,回国后每人举办培训讲座,带动本专业的课程建设,并提交职业教育2.培养骨干教师 教学方法研究报告1份;②参加国内外教学研讨会3人次;③到东风汽车模具公司、富士康集团、国营七三三厂、国营七一○厂等企业累计研修1~2个月,提交研修报告1份;④完成实习实训管理文件,每人建设1门核心课程。

重点专业名称 建设内容 模具设计与制造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负责人 韩森和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从东风汽车模具公司、富士康集团、国营七三三厂、国营七一○厂等企业聘请技术权威或技术大师3名给学生举办讲座、技能演示观摩课,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了解模具的发展方向及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验收要点:①讲座每月不少于1次;②有讲座计划、讲座录象、学生听课感想、专家签名。 预期目标:从东风汽车模具公司、富士康集团、国营七三三厂、国营七一○厂等企业聘请能工巧匠20名,指导生产和模具制作实训,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验收要点:①有协议和聘书;②有指导教师安排及内容;③有学生评教记载;④有指导分析及措施;⑤建设长期聘请的企业能工巧匠、技师信息库。 预期目标:在学生顶岗实习企业聘请指导教师50名,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并进行现场教学,以提高顶岗实习质量,使学生向职业人转轨。 验收要点:①签协议和聘书,要求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②有学生实习计划、内容、要求及检查标准;③建立学生评教档案和学生实习鉴定;④建设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信息库。 预期目标:继续培养“双师”素质教师3名。 验收要点:①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②到企业兼职或实践累计3个月;③兼职或实践计划、报告及企业的鉴定;④每人完成1门课程的实训指导书1份;⑤教学能力培养的相关证书。 3.聘请企业的技术权威、技术大师定期到学校举办讲座、技能演示观摩课 预期目标:从东风汽车模具公司、富士康集团、国营七三三厂、国营七一○厂等企业聘请技术权威或技术大师3名给学生举办讲座、技能演示观摩课,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了解模具的发展方向及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验收要点:①讲座每月不少于1次; ②有讲座计划、讲座录象、学生听课感想、专家签名。 预期目标:从东风汽车模具公司、富士康集团、国营七三三厂、国营七一○厂等企业聘请能工巧匠20名,指导生产和模具制作实训,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验收要点:①有协议和聘书;②有指导教师安排及内容;③有学生评教记载;④有指导分析及措施;⑤建设长期聘请的企业能工巧匠、技师信息库。 预期目标:在学生顶岗实习企业聘请指导教师50名,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并进行现场教学,以提高顶岗实习质量,使学生向职业人转轨。 验收要点:①签协议和聘书,要求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②有学生实习计划、内容、要求及检查标准;③建立学生评教档案和学生实习鉴定;④建设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信息库。 预期目标:培养“双师”素质教师2名。 验收要点:①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②到企业兼职或实践累计3个月;③兼职或实践计划、报告及企业的鉴定;④每人完成1门课程的实训指导书1份;⑤教学能力培养的相关证书。 4.长期聘请企业师 的能工巧匠、技资 师讲授实践技能队 课程 伍 建 设 5.顶岗实习指导教师 6.其他教师双师素质培养

重点专业名称 建设内容 师 资 7.来自企业教师队 及专家资源库建伍 设 建 设 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和培养模式创新 课 程 体 系 与 教 学 内 容 改 革 2.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模具设计与制造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负责人 韩森和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继续完善企业教师及专家资源库。 验收要点:①从国营710厂、国营733厂、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公司、富士康集团等行业企业中聘请技术权威、技术大师、能工巧匠、技师作为兼职教师;②继续建立60人的企业兼职教师及专家资源库;③资源库包含姓名、职务职称、职业资格证、技术特长和专长等信息。 预期目标:建设企业教师及专家资源库,指导学生校内外实训实习,保证教学质量。 验收要点:①从国营710厂、国营733厂、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公司、富士康集团等行业企业中聘请技术权威、技术大师、能工巧匠、技师作为兼职教师;②建立160人的企业兼职教师及专家资源库;③资源库包含姓名、职务职称、职业资格证、技术特长和专长等信息。 预期目标:完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 验收要点:①完成研究论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具专业课程体预期目标:完善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并实施。 系的重构和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1篇;②研究报告1份;验收要点:①专家论证书;②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计划。 ③人才培养方案一套。 预期目标:完成专业教学标准改革的理论研究。 验收要点:①完成研究论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高职模具专业教学标准研究》1篇;②研究报告1份。 预期目标:实施专业教学标准的具体内容。 验收要点:①专家论证书;②实施专业教学标准的具体内容。 3.课程标准开发(5门) 预期目标:完成3门核心课程标准改革。 预期目标:完成2门核心课程标准改革。 验收要点:①制订《模具制作实训》的课程标准;②制订《模具验收要点:①制订《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课程标准;CAD/CAM》的课程标准;③制订《模具制造工艺》的课程标准;④专②制订《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课程标准;③专家论证书。 家论证书。 预期目标:完成优质核心课程的内容建设。 验收要点:①《模具CAD/CAM》建成省级精品课程;②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模具制造工艺》。 预期目标: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内容重构为主线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4.优质专业核心验收要点:①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②课程建设(5门) 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③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模具制作实训》。 5.完善国家精品课程 预期目标:与企业共同开发,完善国家精品课程。 验收要点:建设完善国家精品课程《冲塑模具》(单元教学)。 预期目标:与企业共同开发,进一步完善国家精品课程。 验收要点:进一步完善国家精品课程《冲塑模具》(单元教学)。

重点专业名称 建设内容 课程 体系 6.基于工作过程与 导向的教材开发教学 与建设 内容 改革 模具设计与制造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负责人 韩森和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预期目标: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优质核心课程教材。 验收要点:①出版《模具钳工训练》(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验收要点:①出版《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CAD/CAM》②出版《逆向工程综合技能实训》(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③出教材;②教材有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参编。 版《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④教材有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参编。 7.课件开发(8门) 课 程 体 系 与 8.网络学习课程教 建设(4门) 学 内 容 改 革 9.工艺素材库建设(典型工艺、典型案例、多媒体素材等) 预期目标:针对专业课程体系模块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初步建成专业核心与主干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完成3门专业课程的课件开发。 验收要点:完成《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作实训》课程课件。 预期目标:完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网络课程建设。 验收要点:网络课程内容包括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学习参考资料目录、习题库、课程标准等;具备网络交互功能,如授课、答疑、在线测试等。 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专业核心与主干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完成5门专业课程的课件开发。 验收要点:完成《模具CAD/CAM》、《机械制图》、《模具制造工艺》、《机械制造技术》(模类)、《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课件。 预期目标:完成《模具制作实训》、《模具CAD/CAM》的网络课程建设。 验收要点:网络课程内容包括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学习参考资料目录、习题库、课程标准等;具备网络交互功能,如授课、答疑、在线测试等。 预期目标:完成《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作实训》3门课程的工艺流程与操作素材库建设。 验收要点:①工艺流程与操作素材库包括音像素材、实物图片、工艺流程Flash动画等;②素材库内容覆盖相关课程的全部教学知识点;③素材可在一定权限范围下载、复制。 预期目标:完成《模具CAD/CAM》、《机械制图》、《模具制造工艺》、《机械制造技术》(模类)、《机械设计基础》5门课程的工艺流程与操作素材库建设。 验收要点:①工艺流程与操作素材库包括音像素材、实物图片、工艺流程Flash动画等;②素材库内容覆盖相关课程的全部教学知识点;③素材可在一定权限范围下载、复制。

重点专业名称 建设内容 课程 体系 与 10.实践教学的教学 内涵建设 内容 改革 模具设计与制造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负责人 韩森和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深化实训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机制;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验收要点:①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②建立生产性实训环境;③制定各实训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开发实训指导手册,完善实践教学文件;④进一步完善已建立的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机制。 预期目标: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发挥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的主体作用。 验收要点:①技能运动会;②完善学生技能竞赛制度;③ 到企业勤工俭学,社会实践活动。 预期目标:完善校内教学日常监控,完善校外实习、顶岗实习的质量监控制度。 验收要点:①建立《顶岗实习的成绩评定》制度;②学生的满意度达95%以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达95%以上;顶岗实习学生比例100%。 预期目标:建设 “工学结合” 有利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训环境;建立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完善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机制。 验收要点:①完成模具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环境设计,修改实践教学大纲,初步完成生产性实训项目设计;②建立实训基地管理制度;③完善已建立的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机制。 预期目标: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发挥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的主体作用。 验收要点:①技能运动会;②完善学生技能竞赛制度;③ 到企业勤工俭学,社会实践活动。 预期目标:完善校内教学日常监控,建立校外实习、顶岗实习的质量监控制度。 验收要点:①修订《教学督导员工作条例》、《毕业设计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的规定》;②学生的满意度达95%以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达95%以上;顶岗实习学生比例100%。 1.学生素质与职业道德培养 其 他 2.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3.对口支援服务 预期目标:支援新疆、西藏地区高职院校(此项费用由学校单列)。 预期目标:支援新疆、西藏地区高职院校(此项费用由学校单列)。 验收要点:为新疆、西藏地区高职院校培训教师2人。 验收要点:为新疆、西藏地区高职院校培训教师4人。 预期目标:开展短期培训和中长期培训,带动高职院校的发展。 验收要点:①为武汉市及周边地区高职、中职类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和教学服务,500人次/年;②为湖北乃至中南地区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教中心以及职业院校进行师资培训,100人次/年。 预期目标:开展短期培训和中长期培训,带动高职院校的发展。 验收要点:①为武汉市及周边地区高职、中职类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和教学服务,500人次/年;②为湖北乃至中南地区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教中心以及职业院校进行师资培训,100人次/年。 4.社会服务

表4.1-3.11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单位:万元 专业群所覆盖专业的名称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产品造型设计 湖北省级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 其他投入: 学院自筹 建设内容 2007 2008 2009 2007 2008 2009 2007 2008 2009 小计 小计 小计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合计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合 计 45 25 70 70 1.专业群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5 10 15 预期目标:与企业合作,共同完成预期目标:与企业合作,完成11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门优质核心课程教材出版。 15 验收要点:完成《机械制造技术》验收要点:完成《机械制造工艺》(机类)课程大纲、教案、课件、课程大纲、教案、课件、考核标考核标准及教材。 准及教材。 预期目标:新建机制陈列室,加预期目标:完成设备升级改造。 强学生感性认识。 验收要点:①购置液压实验台5验收要点:①新建机制陈列室,台; ②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内含车、铣模型各两台,刀、夹验收;各类设备账目资料齐全、具等;②完成设备安装、调试、规范。 验收;各类设备账目资料齐全、规范。 预期目标: 加强专业群师资建设。 验收要点:①通过企业锻炼、国内院校进修培养机制专业专业带头人1名,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专业带头人1名;②参加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议、到企业培训4人次。 预期目标:加强专业群师资建设。 验收要点:①通过企业锻炼、国内院校进修培养机制专业骨干教师2名,产品造型设计专业骨干教师培养2名;②参加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议、到企业培训4人次。 2.设备升级改造 35 10 45 45 3.专业群师资培养 5 5 10 10

五、建设成效

(一)通过建设,组建一支由3名专业带头人、6名骨干教师为主导的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

(二)通过建设,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岗位及岗位群所需能力培养为主导、体现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建成5门满足岗位技能培训要求、的专项能力培训课程及配套教材。

(三)通过建设,将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有机结合,建设集实践教学、职业培训功能于一体的特色鲜明的具有真实生产环境和真实生产工艺流程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满足以能力培养为主导的课程体系要求,实验实训项目开出率达到100%。

(四)通过建设,提高毕业生的质量、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扩大招生和社会服务的规模。

(五)项目建成以后,可以使本专业的办学条件、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等都有较大提高,能够充分发挥国家示范性专业的优势,在湖北省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六、保障措施 (一)调研保障措施

通过市场调研,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向、人才需求状况、国内外专业发展动态,为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相关信息。具体措施有下:

1.定期派教师分别到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进行实地调研;

2.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经常性通过网络、资料进行文献调研;

3.专业教师每年在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时,进行咨

询调研;

4.专业教师通过承担应用性课题,了解市场动向,进行课题调研;

5.及时了解毕业生在对口就业岗位上的工作表现,进行跟踪调研。

(二)组织保障措施

1.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保障项目顺利完成。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长:李望云 副组长:艾小玲

成员:韩森和、欧阳德祥、刘旭华

2.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密切专业与社会的联系,促进专业的发展。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指导委员会人员名单: 主任:韩森和

副主任:柳惠(国营七一○厂模具分厂厂长)

董晓华(国营七三三厂模具分厂厂长)

成员:鲜勇(武汉汽轮发电机厂锻冶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陈凤兰(国营七一○厂高级工程师)

欧阳德祥、刘旭华、熊海涛、张四新

(三)激励保障措施

为加强示范性院校建设,本专业建立激励机制,建设成效显著、效益突出的项目与人员,予以奖励,制订并认真实施项目建设绩效考评制度,定期对项目进行考评,对考评不合格的,采取警告、低聘、降等和解聘等措施。

(四)资金管理保障措施

坚决遵守学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自觉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检

查,切实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专家论证意见 2007年11月1日,受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委托,对该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进行了论证,我们经过认真讨论,意见如下: 1.该项目的建设方案紧密结合湖北省模具行业的发展战略思想。该项目建成后,可以满足湖北省模具生产企业对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我们一致认为:该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设计合理,符合湖北省汽车、电子、机械、轻工等主要模具生产企业的用人要求,通过协商,同意该建设方案,同时也提出几点要求: ①根据我们企业使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毕业生的情况来看,相对同类学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的模具设计能力和机床操作及模具制作能力都强得多。但实际动手能力和我们企业的期望还有一段距离,毕业生到企业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才能顶好岗,希望该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加强真实性的实训环节,更多地进行机床操作和模具制作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加强经营管理理解力的培养。 ②我们将积极配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示范性建设,为该专业的学生实习提供方便,也将选派我们企业的技术骨干和操作能手到该院进行实训环节和专业课的教学,同时也希望该专业能为我们企业的职工培训多做一些工作,加强与企业合作,订单培养更适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③希望该院的建设项目完成后,能够与我们企业进行资源共享,共同成立模具开发中心,相互协作解决湖北地区模具设计和制造中的难题。 专家组组长签名: 2007年11月1日 姓 名 单位及职务职称 手 机 13307117665 专家签名 熊清平 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教授 专 家 王卫真 国营733厂总工程师/正高工 13886061009 信 息 郭顺生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导 13307126816 李永刚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高工 13971651054

蒋开勤

武汉中原电子集团 副总/高工 1330717272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jz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