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购买公司在中国发展的第一个十年

更新时间:2023-10-18 20: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媒介购买公司在中国发展的第一个十年:1996-2006

广告研究 2009-03-14 20:42:28 阅读22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主笔: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 林升梁 总策划:《现代广告》编辑部

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十年前,我们是父母的孩子,十年后我们是孩子的父母;十年前我们渴望离家出走,十年后我们游子归来;十年前我们游戏人生,十年后我们却处在人生的游戏之中。十年对人的一生来说太长,但对媒介购买公司的发展来说,似乎又过于短暂。 1996年,当第一家国外媒介购买公司落户中国时,“狼来了!”悲观者惊呼。“不是狼,是鲶鱼效应。”乐观者如是说。这是近年来中国广告界流传的两种观点。全球化进程将中国广告业推入一个残酷的战场,而跨国媒介购买公司的扩张就是其中最具争议的焦点之一。究竟什么是媒介购买?媒介购买跨国巨头的介入给中国的广告市场带来了什么?这是一匹批着羊皮的狼?还是一只批着狼皮的羊?十年过后,时间似乎还没有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一、关键词

媒介购买公司:正规叫法是“媒介专业代理商”(Media Buying Network or Media House or Media Specialist or Media Agency),兴起于欧洲,以60年代法国卡拉特国际媒介公司(Carat International)成立为标志。由于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频繁,大量广告在广告投放过程中不限于本国,一些广告公司将不同客户的广告在媒体上进行集中投放,产生高额利润,以此吸引客户。为了进一步满足客户,这些广告公司又利用代理费购买数据以及研究工具,提供更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给客户,渐渐形成稳定客户群。在此基础之上,媒介购买公司形成“媒介计划”环节,帮助客户制订长期或短期的媒体投放计划,成为客户的重要合作伙伴。可以认为,媒介购买公司是传统意义上的4A广告公司在业务细分后形成的公司种类,如国内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媒介代理实力传播就是1996年盛世长城媒介部和达彼思广告公司媒介部合并而成的,为了有所区别,业内会称之为“媒介代理公司”,而传统意义上的4A广告公司被称为“全面代理公司”。

媒介购买公司是从事媒介信息研究、媒介购买、媒介企划与实施等的独立运作的经营实体。媒介购买公司所提供的服务范围跨越广告公司媒介业务和媒介的广告经营业务,是联系二者的中介实体,成为专业从事有关媒介营销活动的资源的整合者。 从60年代法国卡拉特一成立,就导致了广告业界媒介业务的巨变,代理公司的广告业务大量流向媒介购买公司。从国际范围来讲,广告公司从规模发展上逐渐走向集团化运作,并在业务运作上开始逐渐向精细的专业分工合作的趋势发展;同时在通讯及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媒介环境与媒介资讯迅速膨胀、日趋复杂,广告业媒介业务地位日益凸显,于是媒介购买公司在欧美相继成立,并进一步促成了当今欧美广告业的“创意分散,购买集中”、“分工合作,整合资源”的发展趋势。 1993年,欧洲媒介购买量的50%由媒介购买公司操作实施,1996年这个数字达到70%;1996年,美国媒介购买量的30%由媒介购买公司操作实施。根据2004年统计,全球四大广告集团(WPP、IPG、Publics、Omnicom)已经占有全球媒介购买量84%的份额。到2005年,奥姆尼康(Omnicom)旗下的浩腾(OMD)成为全球最大的媒介购买公司,其2005年全球的营业总额达231亿美元,本土营业额为103亿美元。2006年,博睿以256亿美元的收入超过浩腾(OMD);有关资料还显示,2006年,WPP组建的群邑(GroupM)占据全球30%以上的媒介购买量。

二、美国媒介购买快照

路易斯·安布罗斯(Louis Ambrose) 著 李海容 编译

1、概况

美国媒介购买是一个产值达1500多亿美元的行业。它由那些购买媒介机构的广告时间与广告位,并直接转卖给广告主或广告公司的企业组成。 这些公司的主要角色长期以来相对稳定,但美国的媒介环境却发生了改变。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把视角伸向了非传统媒介,30秒插播广告的时代已经过去,广告客户正探索着能获得消费者注意力经济的其他途径。这个变化,不仅改变了公司制定媒介传播战略的方式,也对行业税收产生重大的影响。

2、主要从业者

美国广告和媒介公司收入中大概有57.5%来自4家行业主要控股公司:WPP集团(15.4%)、IPG集团(15.0%)、奥姆尼康(Omnicom)集团(14.7%)和阳狮(Publicis)集团(12.3%)。 在代理水平上,传立(Mindshare)2006年营业额为113亿美元,排在该年美国广告公司营业额首位。浩腾(OMD)以112.9亿美元紧随其后。排在第三的星传(Starcom),其营业额为95.6亿美元。

3、媒介购买方的功能和责任

媒介购买公司逐渐与媒介代理公司进行合作。媒介代理公司与媒介所有者或管理者签订合同,代表他们购买当地或本国的广告。在美国,许多购买公司的主要媒介分派谈判、战略和监控责任都交给他们聘用的媒介专家。

首先,购买者代表客户先就广告购买的条款进行协商。协商可能会一场一场地进行,但通常为了平衡媒介款项,交易都是多个客户或品牌在同一时间进行。最大的交易每年都是预先在主要媒介代理公司与大规模媒介公司间达成的。这种合作关系保证了代理公司拥有最佳的速率与折扣,而媒介公司则能够立即出售更大部分的广告位。 接着,媒介购买者可能会进行单独的广告交易活动以达到协商条目上的具体目标。因为利用媒介与活动目标的区别,活动会在多个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期间,将使用多种媒介、媒介传播工具和战略。

同时,媒介专家必须理解购买情况,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确保客户的广告款项得到了最优化的运用。每个媒介都有义务接受测评,如果一个项目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那么购买单就要进行优化或重新协商,以确保客户能实现投资回报最大化。 除了了解每一个广告的投放位置外,媒介购买方也能决定媒介出卖方支出的标准。购买后的分析有助于决定如何在预订的时间、一致的受众范围内进行具体的购买。费用常常是以实际效果计算的,但直接付费也在一些实例中很常见。

4、新媒介缓和广告价格膨胀

TNS媒介智能指出2007年美国广告支出预计增长2.6%。增长速度如此缓慢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媒介分化抑制了广告价格膨胀,尤其是数字媒介。 与之相对,传统媒介,如杂志(每年208亿美元)、报纸(298亿美元)、网络电视(271.6亿美元)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TNS预计,2007年美国的广告市场上取得最大发展的是新媒介。网络广告2007年将增长13.4%。这将使得新媒介在2006年6.5%的份额上更进一步,在2007年取得了7.2%的广告市场份额。 数字媒介的高效,引得媒介购买者将更多的钱投在了这个领域。媒介的实时性质使得广

告活动每天都能得到监控,立时获得优化,并直接根据消费者对广告的回馈而制定购买量。 美国媒介行业的许多从业者认识到了数字媒介的价值,甚至开始采用以数字为中心的平台。

虽然联合电视预期会在2007年获得6.6%的增长,但网络电视却将是2007年的失利者。它在2007年的预期增长仅为0.6%,在市场份额上下降了0.3%。美国大概22%的家庭为放电调压器用户,广告客户已经开始寻找新的途径争夺受众的注意力。

5、用户生产媒介正在兴起

广告行业最令人振奋的趋势可能就是用户生产领域的发展了。用户生产媒介在美国广告行业刮起了一场飓风。据粗略估计,大概有10.4亿美元的广告投在了用户生产网站,其中,大概9亿美元投在了像Facebook和MySpace这样的社区网站上。而且这种增势没有丝毫放缓的迹象。据估算,美国媒介在用户生产平台上的支出到2011年将增长到43亿美元。 许多广告主将新媒介看成是一个新的机遇,但其中也存在着不少发展障碍。不仅是用户生产内容本身混淆了内容所有者的界限,而且也非常难确定到底一个品牌如何准确地利用这个空间,来对他们的消费者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时,对许多用户生产媒介公司来说,将自己的平台交给“狡猾”的广告客户也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由于该空间“自由支配”的特性,尤其是当它涉及到社区网络平台进行的交互活动上,进入其中的广告客户必须拥有一个开放的思维,并明白不是品牌周围每一次反馈都是正面的。他们应该鼓励真实的意见,了解预期消费者对品牌真实的理解。 此外,许多想要利用该空间的广告客户,期望详细了解如何测量用户化项目和赞助的广告效果与投资回报。用户生产媒体公司往往得向客户解释,现在还没有精确测量该广告效果的标准。

6、移动媒体消费者接受度不高

与其他欧洲和东方国家不同,手机广告在美国始终无法成熟。据福雷斯特调查机构(Forrester Research)统计,虽然移动数据自2003年以来已经翻了一倍,但仅有13%的互动市场使用短信作为与消费者联系的手段。

造成这种现象的首要原因是,市场商家不相信大众会接受“第三屏幕”上的品牌信息。这个行业小心翼翼地向前发展着。广告客户看到了调整进入方式的必要性,他们要避免曾在其他媒介上犯过的错误,并确保能得到消费者的肯定。

消费者的肯定至关紧要。由于手机的个性化特征,广告客户能通过多种途径达成目标。因此,手机广告有机会提供数据购买服务,但美国消费者始终觉得数据服务的购买相对昂贵了些。

尽管广告客户对手机广告的接受速度相对缓慢,但主要的客户公司,如百事可乐、耐克,还是在这个领域不断进行着尝试。现代美国许多手机服务都限制在短信上,许多服务以投票为基础,让消费者输入一个五位数字短码,即时支付费用后就能够下载屏保或手机铃声。据MMtreics介绍,18到34岁的手机用户中有55%常发短信,但仅有大概10%的手机用户在手机上浏览网页。

移动电视正处在一个上升的势头,许多主要的广告客户都对此表现出了兴趣。17%的美国手机用户对直播电视有兴趣,但其中只有11%的受众使用手机观看视频。

像安豪泽-布施(Anheuser-Busch)和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这样的广告客户正利用手机媒介作为他们投放标准电视广告的渠道。此外,主要的媒介公司也正在制造插播10秒视频广告的移动短剧。

三、全球媒介购买公司发展报告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课题主持:张金海

课题组成员:廖秉宜 尹良润 安婷 周洁

1、2006年全球十大媒介购买公司发展状况

2006年,美国《广告时代》杂志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排名前十位媒介购买公司全球营业额高达1866.4亿美元,其中WPP集团有3家,总营业额为605.2亿美元,占前十位营业额的32.4%;阳狮(Publicis)集团有2家,总营业额为448.7亿美元,占前十位营业额的24%;IPG有2两家,总营业额为258.6亿美元,占前十位营业额的13.9%;奥姆尼康(Omnicom)集团有1家,营业额为248.8亿美元,占前十位营业额的13.3%;Aegis和Havas集团各1家,营业额分别为207.4亿美元、97.7亿美元,占前十位营业额的比重分别为11.1%和5.3%。目前,全球大型媒介购买公司纷纷制定了全球扩张的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强势扩张业务。并通过大资本运作进行大规模的兼并、收购和重组活动,迅速发展壮大。

表一:全球十大媒介购买公司近两年的经营业绩及排名情况

(单位:十亿美元) 媒介购买公司 全球排名 全球营业额 2006年 2005年 2006年 2005年 所属广告集团 目前主要服务的客户 Coca-Cola, P&G, The 1 WaltDisney Company, Masterfood, GM, Kraft, Kellogg’s, Heineken USA, Midas, etc Frito Lay, Sony’s AIWA, 2 Rimmel London,McDonald’s,GE, etc Sprint/Nextel, Kmart, Six 3 Flags Theme Parks, Wm. Wrigley Jr. Co.,Unilever, etc Adidas,BEA Systems,4 BMG, Cablevision Systems Corporation, Dun & Bradstreet, Equifax, etc Maytag Corp., Dreyer's 5 Grand Ice Cream, L’Oreal, P&G、Giorgio Armani Parfums, 2 25.58 21.78 Publicis 星传 (Starcom MediaVest Groupe Group) 浩腾媒体 (OMD) Omnicom Group WPP 1 24.88 23.12 传立 (MindShare) 3 23.85 22.48 Carat Aegis 4 20.74 20.02 实力Publicis (ZenithOptimedia) Groupe 5 19.29 17.81 Alcatel, Beam Global Spirits & Wine, British Airways, Darden Restaurants, etc 尚扬媒介 (Mediaedge:cia) WPP Energizer Holdings, 6 DreamWorks SKG business, TD Ameritrade, lkea, Paramount Pictures, Citibank, Xerox Corp, etc ConAgra, Nokia, etc 7 7 18.75 16.51 领先 (MediaCom) WPP 6 17.92 13.60 16.53 15.22 IPG 麦肯 (Universal McCann) Initiative IPG SonyTylenol Xbox,Coca-Cola, Jet, etc RRG, 8 Lynx 8 Bayer 9 Corporation, Johnson & Johnson, Depot, Unilever, etc Volkswagen, 10 McDonald's, the American Legacy Foundation, Chevron, Fidelity and Royal Caribbean, etc 9 12.26 11.91 MPG Havas 10 9.77 9.06 资料来源:《广告时代》,2007年5月2日(From:Advertising Age,May 2, 2007)

全球大型媒介购买公司的发展有其共性,比如:它们大都是依托全球营业额排名前十位的广告集团,由于有大型广告集团的支撑,保证了这些媒介购买集团有稳定的客户资源和强大的资金后盾,使得它们能够进行大资本运作,实现“集中购买”,以最优的价格获取优势媒介资源;这些大型的媒介购买公司的业务已经不再仅仅只局限在媒介计划和媒介购买的业务领域,而是拓展到诸如媒介经营、节目制作、数字通信、体育营销、跨文化行销、娱乐行销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媒介购买公司的经营收入已经成为目前广告集团集团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同时,各媒介购买公司在其经营运作过程当中也表现出一些自身的特点。比如:WPP集团通过组建众多媒介购买公司,形成一支实力强大的媒介购买公司“航母”,并通过整合旗下各媒介购买公司,实现资本效益最大化。

与WPP集团众多媒介购买公司不同的是,尽管浩腾(OMD)也在全球拓展业务,但公司的发展理念却是“不求最大,但求最好”,正是因为其追求最好的客户服务也使得其成为全球第二大媒介购买公司。

星传媒体(SMG)有着雄厚的资源,它依托阳狮集团(Publicis Groupe),公司通过一些创造性的经营运作,如节目制作与销售促进的互动,新媒介资源的开发等,使得这个全球媒介购买公司的老大格外引人注目。

隶属于IPG的盟诺(Magna Global)虽然尚未进入全球十大媒介购买集团行列,但其“多领域

试水”的业务战略无疑会是媒介购买公司发展的一种必然走势。

此外,实力媒体(Zenith Optimedia)自主研发媒体分析软件,更是体现出这些媒介购买公司将“专业化”作为生存之本。

2、群邑(GroupM):组建媒介购买公司的“航母”

WPP集团所属的媒介购买公司全球营业额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排名第一位,2006年其媒介购买公司全球营业额高达605.2亿美元。WPP集团在媒介购买公司的发展战略上走的是一条“航母”路线,具体表现为媒介购买公司数量多、每个公司各具特点而且实力雄厚,各媒介购买公司的经营业务近年来均有不俗表现。2006年,WPP集团有三家媒介购买公司跻身全球前十位,传立(MindShare)、尚扬媒介(Mediaedge:cia)、领先(MediaCom)分别排在第3、6、7位,其营业额总和占前十位媒介购买集团的32.4%。

群邑(GroupM)是WPP集团内部所有媒介代理公司的母公司。群邑由四个全球代理机构传立(MindShare)、尚扬媒介(Mediaedge:cia)、领先(MediaCom)、迈势(MAXUS)以及一系列专业服务公司组成,包括群邑娱乐(GroupM Entertainment)、群邑互动(GroupM Interaction)、娱乐运动和搭档(Entertainment Sports and Partnerships)、商业科学(Business Science)、IEG、M80、Outrider、Kinetic。在群邑内部,传立实力最为雄厚,尚扬媒介次之,其次是领先,再次迈势。

传立成立于1997年,目前在全球67个国家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共有5800名员工。公司特别强调两种平衡的能力:创造性和议价能力。2003年和2004年传立连续两年被《广告时代》(Advertising Age)杂志推选为“年度全球媒介代理公司”。传立在美国国内媒介购买公司中2006年排名第一,营业额达到了113亿美元,在全世界同类公司中排名第3位,其全球营业额高达238.5亿美元,实力雄厚。2006年,传立获得了一些大型和中型客户,例如Sprint/Nextel, Kmart, Six Flags Theme Parks, Wm. Wrigley Jr. Co.,其长期客户Unilever增加了媒介投入。2006年,传立还把以前WPP集团由mOne公司负责的数字媒体和直接媒介购买以及策划业务收归到自己旗下。传立娱乐(MindShare Entertainment)2006年在大卫·朗(David Lang)领导下做出了一系列既有创意又具销售效果的案例,例如其服务的客户Burger King公司希望在MySpace.com网站上吸引18-34岁的男性,为此,传立娱乐设计的活动是用户可以在网站下载内容然后参与一个快餐的促销。在促销的第一个星期,网页收到了410000的点击率。

尚扬媒介(Mediaedge:cia)在2006年收入大增,娱乐活动引人注目。尚扬全球排名由2005年第7位上升到2006年第6位,全球营业额为187.5亿美元。在全球执行主席和CEO查尔斯·卡地亚( Charles Courtier)的领导下,目前客户有Energizer Holdings、 DreamWorks SKG business、TD Ameritrade 、lkea,同时老客户Paramount Pictures、Citibank、Xerox Corp也增加了业务。为适应市场的要求,尚扬媒介近年设立了一些专业分支,包括MEC Retail、MEC Entertainment和MEC Gamelab。领先(MediaCom)在2006年保持了ConAgra 的业务,而且增加了Nokia 这个客户,从Nokia的亚太业务中获得了1亿5千万美元的收入。目前在全球同类公司中排在第7位,全球营业额达179.2亿美元。

3、浩腾(OMD):“不求最大,但求最好”

成立于1996年的浩腾(OMD)是奥姆尼康(Omnicom)众多子公司中的一员,前身是在奥姆尼康(Omnicom)旗下三大广告公司:恒美(DDB)、天联(BBDO)、李岱艾(TBWA)媒介部的基础上组建。总部设在纽约,现已在全球80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拥有140多家办事处。2006年浩腾媒体全球营业248.8亿美元,在全球十大媒介购买集团中排名第2位。

“北美立足,欧亚圈地” 作为一家发源于美国的公司,浩腾一直把北美地区视为自己的桥头堡。在北美,浩腾自2002年正式营业以来,无论在媒介计划还是购买领域,都占据着行业的头把交椅。

同时它也在积极寻找着向欧洲扩张的机会。在欧洲,他们组建了一支“欧洲中心管理”团队,以便把自己的企业文化更好的传达给当地客户。目前,他们在欧洲的业务已经扩展到了34个国家,40多个地区。

亚太地区一直是浩腾觊觎的重点。1997年11月,浩腾把亚太地区的总部在设在了香港。迄今为止,它已进入亚洲9个国家,拥有14个办事处。浩腾亚洲公司(OMD Asia Pacific)的业务由大中华区、东南亚区及南亚区三大块组成。虽然在中国的本土客户尚未占到主导地位,但中国客户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现有的中国本土客户包括中国移动、百丽皮鞋、交通银行等知名公司。

“不求最大,但求最好” 尽管全球布局已铺开,但与竞争对手实力传播及传立媒体相比,浩腾的动作显得要温和得多。浩腾致力于广缆人才而非规模扩张。它的优势在于保持较低的雇员更换率,较高的客户满意度。在与新客户强生和Nissan在新业务合作上有很大发展。

浩腾擅长于2-5亿美元业务量的中型客户。“公司现只有20-25%的客户来自三大广告代理公司,其余75-80%的客户则是直接联系获得”,浩腾媒体中国董事总经理白金龙说。尽管规模较实力传播和传立媒体为小,但浩腾并不急于扩大规模。这一点与所其属的奥姆尼康(Omnicom)集团的总体战略不无关系。奥姆尼康(Omnicom)拥有丰富的收益和非凡的创意,却不是几个控股集团中并购最活跃的公司,“不求最大,但求最好”是他们的发展理念。 在业界,浩腾以创新和非同寻常的媒介策划与购买风格著称。在国际竞争中硕果累累: l 2007年2月6日,浩腾媒体英国公司被《营销》杂志评选为“年度最佳媒体奖”。 l 浩腾媒体在第51届坎城国际广告节中,超越所有同行,荣获Grand Prix奖项及三座Media Lion奖项。

l 2006年12月13日,浩腾媒体亚太公司获得“2006年度最佳媒介代理奖”,这是自1999年以来浩腾媒体第三次获得这一殊荣。

l 在2004年美国广告杂志公布的“第60 届广告代理商报告”调查结果中,浩腾媒体获选为全球最大的媒介代理公司。

4、星传(SMG):“创新”成就第一

阳狮(Publicis)旗下的星传(SMG)诞生于1999年,目前在全球拥有110家分公司和办事处,业务范围囊括全球67个国家。1999年,由当时的达美高广告公司(D’arcy)媒介部、李奥贝纳广告公司(Leo Burnett)媒介部合并成立星传媒体;2000年,李奥贝纳(Leo Burnett)、达美高(D’Arcy)和日本电通(Dentus)成立BCom3传播集团;星传媒体隶属于BCom3 Group集团。

2002年3月,阳狮集团用30亿美元以换股方式收购Bcom3 Group集团,星传媒体晋身世界最大的媒介购买公司之列。2004年,星传媒体成为全球第二的媒介购买公司,2006年,星传媒体全球营业额跃居第一位,其全球经营额高达255.8亿美元。目前星传媒体的客户包括宝洁、可口可乐、迪斯尼公司、米勒等等众多跨国企业,从成立至今,各国分公司都是广告奖项中的得奖常客。在中国,星传媒体在上海和北京都设有分公司。 星传(SMG)能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媒介购买公司,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星传媒体业务范围广而全,作为全球最大的媒介购买公司,星传媒体的业务范围并不只局限于单纯的媒介代理和购买,而是囊括了媒介经营、数字通信、体育营销、跨文化行销、

娱乐行销等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在媒介策略的制定、市场调研、营销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上都具有相当的实力。

其次,公司特别重视市场调研,无论是为客户制定媒介投放计划还是行销计划,都是建立在详细的市场调查基础上的,以保证策略的有效性。

再次,SMG拥有广泛的媒介资源,星传媒体的媒体资源,不只局限于现有的电视、报纸等媒体的现有广告版面,而是自主开发一切有效的传媒途径作为媒体投放资源。比如Pampers推广活动,就选择了制作电台节目和书籍出版等传统广告版面外的媒体形式。可以说,“创新”成就了星传。

媒体节目与营销活动的“互动”

我们来看看星传媒体的成功案例之一:P&G Pampers

在墨西哥市场上,Pampers的销量在激烈的竞争中一直停滞不前,星传媒体为此产品制定了一系列品牌推广策略和行销活动。根据调查,星传媒体发现,墨西哥当地母亲喜欢向婴儿讲述离奇丰富的故事,她们认为这些故事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这些故事通常是代代相传。同时,墨西哥母亲们信任广播中的儿童专家。

于是,星传媒体制作了专门教母亲们怎么编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故事的广播节目,并且在300多个儿童中心直播。星传鼓励母亲们将自己的故事分享,并以一套房子为激励,几千母亲参加了这一活动,纷纷将自己的故事寄给Pampers,于是,星传媒体从中选取优秀故事出版了一套故事书,书籍得到了母亲们的热爱。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Pampers的销量在墨西哥增加了50%,品牌美誉度增加了30%,同时,电台专家节目,儿童中心的推广,使Pampers的取得了16倍的额外传播效果。

网络广告资源的开发与大型超市媒介代理

网络广告近年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侵占着传统媒体的广告市场,所以,近年来,星传媒体在如何更好的进行网络广告资源的开发上大下功夫。2007年6月,在今年的嘎纳广告节上,星传媒体联合微软一起公布了两者研发的网络广告屏蔽解决方案。以加强网络广告对于17-35岁的网民的效果。同时,星传媒体获得了沃尔玛店内多元化媒体代理权,继续在媒介代理资源上加大资金投入。

5、盟诺(Magna Global):“多领域试水”

盟诺全球公司(Magna Global)属于IPG集团(InterPublic Group)。其在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国、荷兰、波兰、俄罗斯都有自己的业务。2002年11月,盟诺中国公司成立,这是它迈入亚洲的第一站。紧接着在12月登陆香港。而此前它已经在欧美12个国家相继成立,此后还会陆续进入拉丁美洲国家。

在美国,盟诺公司掌握着国家电视领域广告主近四分之一,超过330亿美元的广告投入。由于控制了近四分之一的电视广告费,在2002、2003两季的电视节目中,盟诺全球美国公司成功地帮助客户顶住了日益增长的媒介成本的挑战。虽尚未跻身全球十大媒介购买集团之列,但是盟诺集团的经营确有自身特色。

“媒介谈判业务”的新模式

与专事媒介购买的实力媒体不同,IPG公司把旗下广告公司的媒介谈判业务单独分离出来成立了盟诺。盟诺是一个独立的谈判机构。它只考虑如何最优化地利用旗下公司的投放额进行谈判,而媒介的策划和购买事务,仍由IPG旗下各代理公司独立操作。

“多领域试水”

除扮演媒介谈判专家角色外,盟诺还承担着更多的使命。它的操作范围已经扩展到节目制作、市场调研等领域。在美国率先成立的盟诺,甚至还担当着管理集团下属公司财务、数据库、行政的重任。

节目制作方面,盟诺设立了一个名为“全球娱乐”(Magna Global Entertainment)的机构。它制作了共计380小时的电视节目,其中有90小时是原创节目。这些节目包括美国家喻户晓的热门影片Door to Door,去年获得四项艾美奖的影片The Wool Cap,美国收视排名前列的NBC真人秀节目The Restaurant,2007年获得“美国电视评论者协会”奖提名的ABC新剧Lost……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电视节目的赞助商全部来自IPG集团旗下子公司服务的客户,如赞助Door to Door的强生,赞助The Restaurant的American Express、Coors Light、三菱,赞助Lost的可口可乐。盟诺把出类拔萃的演艺人员、分销商和世界500强企业联合起来使节目内容和客户品牌效果达到最优化。 节目名称 电影Door to Door 演唱会Dixie Chicks 频道供应 赞助商 TNT NBC 强生 Apple bees、Home Depot 所获奖项 艾美奖12次提名奖、6个大奖 真人秀The Restaurant NBC 真人秀House Rules 电视记录剧Lost TBS ABC American Express、Coors Light、三04年度美国收视排名菱 168位 Lowe's、Ashley Furniture、美国银行、起亚 可口可乐、强生、Lowe's、Marriott “美国电视评论者协会”奖提名 巴黎欧莱雅L'Oreal Paris 评比节目People's 25 NBC Most Intriguing Characters 电影The Christmas CBS Secret 电影Young American WB 卡通片Santa Baby FOX 颁奖典礼NAACP WB Music Image Awards 通用、强生、雀巢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巴黎欧莱雅、雀巢

市场调研领域,盟诺将市场调研部门分为两个团队,一个为“媒介行业分析团队”(Media Industry Analysis Group),另一个为“受众分析团队”(Audience Analysis Group)。前者专门为下属公司的媒介谈判事务提供数据支持;后者则包括体育节目受众分析、儿童受众分析以及对广播、有线节目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6、实力(Zenith Optimedia):自主研发媒体分析软件

实力媒体(Zenith Optimedia)于1988年成立于英国伦敦,1990年起开始向全球其他地区拓展业务,2003年被阳狮并购。目前,实力在69个国家设有175个分公司。主要客户包括沃尔玛、P&G、诺基亚、麦当劳、索尼、阿尔卡特、英国航空公司、伊莱克斯、惠普、雀巢、欧来雅、丰田/凌志、20世纪福克斯、喜力、彪马、赛诺菲-安万特等多家国际著名企业。

2002年9月,实力媒体开始由媒介采购代理转向整合营销传播公司。开创了实力媒体引以为傲的优化投资收益(ROI)系统。强调客户投资收益的最优化,将此成为衡量一个媒介投放策划或者整合行销传播计划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另外,实力媒体注重员工培养和资讯软件的开发。实力媒体拥有一套ZOOM(Zenith Optimization of Media)媒介专用系统。包括ZOOM Wizard、ZOOM Media、ZOOM Maps和ZOOM Excalibur等优化系统。在办公的硬件和软件上形成了独特的核心优势。实力媒体一直注重网络媒体和电子商务,在网络媒介投放和监管上拥有自己先进的硬软件支持系统和理念。 2006年,实力媒体推出Zed digital(台湾译为"人来人网数位行销")。是横跨媒介策划、购买和创新整合行销策略的专有工具和技术,取得巨大的成功。07年4月起,实力媒体在印度推出全新的Zed digital,全力开展一种互动式的数字行销,服务内容从在线媒介、搜索引擎和电子邮件营销到技术的发展和监管、互动亭、指示牌、广告、电子商务、零售,以及个人电脑、手机、OOH(户外)和电视平台等。这个新实体将追踪所有数字活动,从构思到执行,提供持续的监测评估,并即时地进行更正和升级。

四、中国媒介购买公司十年大事记

1、第一阶段:导入期

这个阶段(1996年-1998年)国际专业媒介购买公司开始登陆中国,引起广告界人士的惊呼,1998年,国家工商管理局下发停止核准登记媒介购买企业的通知,作为保护本土广告业的手段之一。

1996年

10月,由盛世长城国际广告公司与达彼思广告公司合作成立的中国实力媒体(Zenith?Media?China)在北京宣告成立,成为国内第一家正式的媒介购买公司。

1997年

11月,由上海奥美广告有限公司和智威汤逊-中乔广告有限公司的媒介购买部门合并而成的传立媒体成立,并分别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和福州设立分公司,提供全面的媒介服务,包括媒介策划、购买、调研、电视制作包装,数字化媒体咨询。?

1998年

国家工商管理局下发停止核准登记媒介购买企业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地一律不得受理媒介购买企业设立登记申请;已经办理了核准登记手续的,应在进行本年度广告经营资格检查时,重新核定经营范围,将核准的媒介时间、版面批发和零售经营项目予以核销。

《国际广告》组织了一个媒介购买课题研究组,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进行了样本考察,当时被考察的样本公司已经有了103家。

白马与美国Clear Channel——在纽约挂牌上市的全球最大的户外广告公司合资。借助强大的外援,白马建立起“风神榜”、“擎天榜”、“风盛榜”等一系列品牌,打造了一个覆盖全国多个城市的户外广告媒体网络。据统计,全国29个城市内建成的候车亭约2万个,白马拥有1.2万个的经营权。白马户外广告在国内城市的市场占有率达80%,沿海城市(包括北京)的市场占有率则达70%。

北京东方明志广告有限公司成立,致力于北京电视台广告运营,是一家以电视媒体资源整合运营为主的旗舰型媒体广告公司。它通过收购及参股方式,将两家广告公司,一家影视制作公司,一家影视发行公司纳入旗下,形成OGSM攻略媒体暨媒体资源购买及销售集群。

及实力媒体从媒介公司转型为整合传播公司-实力传播看出一点端倪。由于隶属全球知名的媒体集团,4A媒介代理管理着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大笔广告预算的投放,令国人艳羡。但在中国市场上,特别是在本土广告客户的开发中,他们引以为豪的专业性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和信任。

然而,我们看到,中国快速成长中的巨大广告市场,对全球性的媒体集团仍然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国际媒介代理向整合传播管理的过渡,这种由分到合的逆向过程,值得我们深思,并影响着中国的媒介代理越来越多地扮演起整合营销传播的角色。

五、个案访谈

为了更深入地把握媒介购买公司对媒介购买的看法,本刊记者采访了FA的代表:博睿、群邑;本土代表:昌荣传播;新媒体代表:分众传媒。以下是部分访谈内容。

1、博睿传播:树立媒介购买标准

本刊记者 石玉:博睿提供给广告主、代理公司、媒体一个交易、议价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交流想法和激发创新的平台。

驳斥“威胁论”

外资媒介购买巨头的出现,肯定会对广告传媒业方面有影响。国内一些学者就因此提出了“威胁论”,认为强大的外资媒介公司会威胁中国媒体和广告市场的正常发展。 面对这种说法,博睿传播(China Media Exchange)执行董事总经理杜生利告诉《现代广告》:“目前来看,外资媒介公司还是很有帮助的,规范了中国的媒介市场,构建了一个基本的游戏规则。”

根据全球权威媒介代理评估机构RECMA的数据,阳狮媒体集团是全球第二大媒介策划和购买集团,阳狮集团旗下的实力传播和星传媒体先后自1996年和1999年进入中国,一直占据着国内媒介购买前三名的位置。其中实力传播连续8年名列媒介购买量首位,而在2006年两家的媒介购买业务整合之后,博睿传播成为中国最大的媒介购买机构。 杜生利介绍,作为业内的领跑者,博睿传播旨在于这一市场上树立权威性的媒介购买交易基准,使客户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上都获得衡量其传播价值的重要考量依据。“我们需要确保自己能够帮助客户,引导他们在中国这个日趋复杂的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博睿≠实力+星传 尽管是整合,但是博睿传播不是实力传播和星传媒体两大品牌的合并。博睿传播的业务涉及媒介购买、内容提供、以及多元化营销传播服务,在上述领域里提供业务支持给实力传播和星传媒体。博睿传播将为在中国的知名品牌与最有影响力的媒介之间构建双赢桥梁,在规模效应下为客户获得无与伦比的价值优势,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客户的广告传播投资回报,全面助力客户的市场成功。

对于业界来说,博睿传播的最大意义是其率先推出了“媒介交易平台”概念,实现了媒介计划和购买的二次细分:“提供给广告主、代理公司和媒介一个交易、议价的平台,同时这也是一个交流想法和激发创新的平台。”

博睿传播提供的服务与星传媒体和实力传播提供的服务是不同的:星传媒体和实力传播直接面对客户,设计各种传播方案,通过各自的工具找到吸引消费者关注的内容,而博睿传播是直接面对媒体执行层面的。星传媒体和实力传播给客户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而博睿传播直接面对媒介,为客户、星传媒体和实力传播提供服务。

现在的消费者拥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营销推广除了依靠电视、平面等媒体的广泛传播外,大量的新兴媒体和接触点也成为有价值的传播途径。博睿传播会在更广泛的媒体和接触点领域具有更为扎实的专业见解,从而帮助客户以最有效的传播沟通途径触及并影响消费者。 媒介购买需要一定的规模,博睿显然具备更好的议价优势,这样也能在价格上给实力和星传的客户带来优惠。可能博睿提供的价格在某个当地不是最具优势的,但是平均起来博睿肯定是。博睿通过科学的方式,专业的管理,做出来的东西可能不是最优的,但是会比较整齐,而且对客户来说,博睿提供的资源也是比较齐全的。

期待本土公司涌现

目前国内两个比较大的媒介购买公司都是外商的,为什么本土的公司不做这块?

做媒介购买公司,第一要懂广告,第二要懂媒介,同时还需要做够的现金流,以及一些必要的客户关系。可能外商在客户关系方面会有些优势,但是政府的关系基本上是零,而本土的企业这些都有。因此在理论上本土公司绝对比外资公司有优势。杜生利认为,“事实上是他们看不起我们的利润。目前国内很多本土公司的规模可能只是我们十分之一,但是他们的真实利润要比我们大得多。”

但是杜生利很冷静,他认为,随着中国的发展,目前这种外商控制媒介的比例不可能是长期的,只是个过渡,未来肯定还是会出现本土的媒介购买公司。“我认为在整个中国媒介市场定型之后,所有的外商广告公司加在一起所占的比例不会超过30%。”

打开真实的市场

在“威胁论”的阴影下,博睿的下一步如何走,一直是中国广告业界所紧盯的。

杜生利对《现代广告》说:“我们的想法是打开真实的市场,而不是简单的规模化。” 博睿会在每个地方找一些实力够强的公司,如果找不到,才建立自己的分支公司。目前博睿已经有12个策略联盟公司,这些公司大部分是暂时合作的方式,但是博睿的目标不是100%控制合作伙伴,他们需要实现真正的本土化。博睿的策略是本土公司更熟悉当地情况,“永远要让他们拥有一些小股,最后由他们负责我们本土的结果。”

2、群邑:要将正确的职业精神带入 本刊记者 石玉:群邑致力于将其人力和物力的整合恰当的运用以提高购买、创新及新传播的服务。

年度最佳媒介代理三连冠

“一个充满活力的团队,融合中国本土的实践智慧和全球的卓越经验,辅之以无止境的想象,致力于不断的传承和启迪。”这是群邑集团在中国的愿景。 多年来,群邑集团在全球、亚太区及中国市场的卓越市场表现获得了社会和业界的广泛认可,频频以领先的优势击败其它国际4A公司竞争对手,获得国内外多项大奖,它的企业规范和作法为业界所争相效仿。群邑成立以来,曾连续两年被《广告时代》(Advertising Age)杂志评为“年度全球最佳媒介代理代理商”;也史无前例地连续三度荣膺亚太区“年度最佳媒介代理”;在中国,群邑中国也获得过中央电视台十佳媒体公司及“中国品牌建设最具影响力机构”等多项称号。

群邑中国区CEO李倩玲告诉《现代广告》,群邑集团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把中国市场作为全球业务拓展中的重中之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策的不断放宽,群邑集团在本土化的进程中不断与当地政府、企业界、传媒加强交流,在为本土培养大批广告专才的同时,也将自身先进的全球资源和经验带入中国市场,为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培育和规范市

场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为中国传媒市场的繁荣、提升本土媒体公司的专业水准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群邑在中国拥有1050名员工,在全国九个城市有分支机构。2006年,群邑在中国的媒介承揽额超过80亿元,不仅成为中国领先的媒介传播机构和媒介投资管理机构,并且在对系统专有媒介调研及先进工具开发的投资力度上高居行业之首。 评估群邑成立两年来的表现,李倩玲认为公司在市场上向客户展示了更强大的力量,群邑的成立是相当成功的,给了市场和客户更多的信心。在新生意的开发上同样表现精彩,不仅没有丢掉一个客户。还拿到了诺基亚这个大客户,而且宝洁还在群邑有其两个竞争对手联合利华和高露洁的情况下,把部分的业务交给了群邑。

关注高效运营

李倩玲给《现代广告》分析,群邑是母集团的概念,整合资源。群邑不是简单的控股公司,而是母公司。“控股公司只看重财务报表,而母公司则关注更多——是否拥有最好的资源、最优秀的人才和是否能高效地运营。”

群邑致力于将其人力和物力的整合恰当的运用以提高购买、创新及新传播的服务,从而为客户和旗下的媒介公司增添竞争优势。 无论是群邑,还是传立,其所代表的媒介购买实力对中国媒体和广告界有着很直接的影响。尽管其角色简单来看仅是广告主和媒体之间的一个中介,但是鉴于其庞大的媒介购买量,媒介购买巨头往往拥有不容小觑的谈判优势和议价能力。群邑的成立就是致力于市场整合。李倩玲说:“只有拥有一定的规模,才能投资更多的钱获得更好的业务。” 群邑一直准备介入媒介的经营管理,目前正在进行几个项目的谈判,李倩玲对此也毫不讳言,媒介公司没有掌握实体资源,在面对价格波动时就很被动。群邑看来,目前国内很多媒体的涨价行为,不仅欠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更欠缺跟广告主的沟通。 怎么样避免价格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预算支出,让钱花在刀刃上。群邑整合的客户量很大,透过各种不同的合作方式,如果能够进到媒体更核心的地方,就能及时反应客户的心声;同时,可以通过自身对市场对客户的了解,能够帮助媒体去做下一步的发展,从正面去影响媒介的价格波动。

企业最优秀合作伙伴

群邑集团对中国大陆市场充满信心,预期在未来十年内,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广告市场,坚信中国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保持高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发展潜力。它坚持要将正确的职业精神带入中国大陆媒体业。

在中国大陆市场运作的9年以来,群邑集团一直秉持5个重要的价值观运行:“热情、正直、负责,有洞察力以及想象力”。并且对于透明度、公开和公正这三方面也有很强的信念和坚持。正是因循着这样的观念,短短9年来,群邑集团在中国市场的业绩突飞猛进,使群邑集团一跃成为了全中国,全亚太乃至全球最大的媒介代理集团。 在中国,群邑已经拥有强大的国际客户资源和实力雄厚的本土客户,他们是:联合利华、摩托罗拉,诺基亚、IBM、雅芳、宝洁、柯达、百事、卡夫、GSK、百胜餐饮、吉列、世界黄金协会、上海大众、中国电信、联想、平安保险等等。群邑正在与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合作。

在响应中国政府西部大开放的号召下,群邑集团为了拓展西部市场,带动当地经济的腾飞,于2006年4月在成都设立分公司,致力于携手当地政府和媒界为那里的中外客户叙写辉煌。在即将到来的2007年,群邑还将继续把业务向纵深推进,比如,将在中央政府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东北地区,开设分公司,以促进当地传媒事业的蓬勃和发展。

另外,群邑还不断积极寻求联手本土的同行,共同开拓市场。如与杭州思美广告的合作,着重开拓南方市场,并取得显著业绩;与本土互联网领域知名的华扬联众实现强强联合,力求在中国互联网广告业务的发展上有所作为和贡献。群邑认为,与这些本土企业的合资公司的创建将有助于群邑更好地满足众多国际及本土客户的需求,不断提升在中国的全方位的互动行销的服务能力。

3、中国式的合力锻造“昌荣传播”

顾曹婧:创意、整合、速度、审慎、信任,是昌荣传播的取胜之道。昌荣认为,本土公司需要外来的竞争,有强悍的对手,才有更明确的发展目标。

不选贵的,只选对的

最让昌荣传播机构引以为豪的,不是她强势的媒介代理资源,而是其稳固的客户结构。她与统一石化、中国电信、民生制药的合作都已经超过了3年;与康恩贝的合作更是达到6、7年;最长的是荣昌制药,从昌荣创立即合作至今,已牢牢绑了11年的红线。昌荣称其客户是“有来无回”。

这红线之所以坚韧,显然并非月老的功劳。昌荣在选择合作客户时十分谨慎,其寻找合作客户的首要条件是客户对昌荣的尊重与信任,不“傍大款”,而是找真正能“过日子”的合作伙伴。

与统一石化的合作,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基于双方合作的信任和深度。从2003年开始,统一所有的广告都由昌荣代理,每一分预算都是昌荣在安排,每一个新产品包装都是昌荣在设计。统一许多重要的活动都会请昌荣参加。“跟好的企业有一个好的合作关系,你的工作就不会差。”只有深刻的信任,才能铸就广阔的施展空间。 昌荣选择客户的第二点考虑是客户与媒介的契合度。昌荣最大的代理业务是央视的媒介代理,合作的客户是否适合这个媒介,是昌荣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不适合就不会有长远的发展,没有发展就无所谓进一步的合作。

谨慎的客户选择,让昌荣拥有了一个稳定、深度合作的客户结构。这样稳固的客户架构带来的内生式增长,是一个非常好的业务基础。有了这些客户,昌荣就不会摔跟头。

央视媒介代理“连霸王”

今年业已11岁的昌荣传播,在回顾自己的发展历程时,把2003年获得“CCTV十佳广告公司”第一名作为转折点。自那以后,昌荣就连年蝉联这一殊荣,至今无人出其右。

昌荣传播总经理卢小龙,把2003年获得“CCTV十佳广告公司”第一名的原因归结为“偶然”。但显然,昌荣绝非是因那种靠“天上掉馅饼”而取得成功的公司,“偶然”成就不了“恒久”。 回顾2003年,昌荣在那一年创造了一个广告经典——“少一些摩擦,多一些润滑,统一润滑油”。这广告界的佳话,从2003年3月20日上午10点35分伊拉克战争爆发,到2003年3月21日中央电视台一套伊拉克战争直播新闻中播出这样的一支广告,从创意产生到广告播出,总计经历了24小时,昌荣用创意与速度的碰撞完成了一个连客户都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4 小时,“统一”润滑油成功地运用了“行星撞地球”的新闻效应,第一个投放在CCTV与战事的联想类新闻套装中,使之与品牌效应相得益彰,成功地将产品属性与事件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品牌内涵。这个广告让“统一”润滑油由名不见经传,迅速成为国内润滑油行业的一线品牌,并撬动了整个润滑油行业在大众媒介上的投放。昌荣也借此近一步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奠定了央视代理的龙头地位。

这个成功,昌荣凭借的是其出色的创意、更快的速度、谨慎的客户选择、与客户间的彼

此信任以及中国式的整合服务,缺一不可。只有偶然的创意,没有偶然的成功。

中国式的合力与创意

昌荣从成立之初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广告公司。媒介代理是其强项,但不是全部。昌荣给客户提供的是一个完整的服务,从产品包装,到品牌的策略创意制作,到媒介的分析、计划、购买、评估,甚至包括市场调查,都可以在一个链条上完成,这也是昌荣能和客户长久深度合作的基点之一。

与国外的广告公司不同,中国的广告公司似乎更倾向于建立一个整合服务的广告公司。卢小龙将之归结为东西方思维差异所致。东方人没西方人那么讲求理性,比较注重“合”的力量。这种中国式的合力也正是中国本土公司与国外广告公司竞争的优势所在。

昌荣提出的新概念“Imagineers”,就很好地体现了她的“合”的战略。它是“Image”和“engineer”的组合,就是创意工程师的意思。它由品牌资源、媒介资源、活动创意三部分组成,是整合性的创意产品。

随着国际性广告公司在中国业务的拓展,中国广告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作为一家本土广告公司,昌荣称其并不惧怕国际性广告公司的“大举入侵”。昌荣认为国外广告公司的进入带来更多的是对本土广告公司的激励与带动。他们进入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方法,贡献了许多优秀的广告人才。没有他们,现在中国广告业就没有这么规范。同时,本土公司需要外来的竞争。竞争不是“狼来了”,有强悍的对手,才有更明确的发展目标。 传统广告公司的昌荣传播,也与许多其他传统广告公司一样,将业务拓展到了如今正新兴的互动领域。昌荣坦言,如今自己在这一领域的成绩并不理想,仍处在摸索阶段。但凭着昌荣稳固雄厚的客户资源,只要能说服这些大客户将广告投放网络,进一步发挥网络优势,昌荣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将大有可为。谁能说,网络不会是昌荣的下一个“爆发地”呢?

4、上游之变:从分众传媒看中国媒体运营未来之路 分众传媒副总裁 嵇海荣

编者按: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广告传媒业进入一轮蓬勃发展期,近30年间,消费者、商家、广告代理、媒介购买直至媒介运营发生了日渐深刻的质的变化,来自产业上游——媒介及媒介运营的变革从最根本处为整个中国广告传媒产业适应今天和未来市场的需求提供了可能。在上游的这次变革中,我们不得不关注一个仅仅创建4年但成绩斐然的中国本土传媒集团——分众传媒(Focusmedia),不只因为它的规模,更因为它在媒介开发、媒介经营方面对整个产业构成的启示与影响。

创建4年,月入数亿;

NASDAQ上市2年,股价持续攀升550%,市值连翻7倍至50亿美元; 服务3000多家国内外一线品牌,千万元投放级别客户流失率几乎为零; 从楼宇液晶屏媒体到中国最大的数字化生活圈媒体集团; 进入中国100多个城市,每日覆盖近2亿都市主流消费者; ……

分众传媒的轮廓大致可以用以上这些数字作一个勾勒,跟随分众一路走来,我们很欣慰看到在今天很多谈论中国广告和传媒产业的场合,分众传媒成为了一个被经常提及的话题。受众市场的深度细分使传统大众型传播的媒体受到质疑和挑战,2004年以来,市场以及媒介本身对媒介创新的呼声不绝于耳,一场发生在传媒产业上游的变革悄然进行,在这场变革中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jx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