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练习题(有答案)

更新时间:2023-12-23 11: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少年中国说练习题(有答案)

提技能?一课两练 【练基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 ( ) (2)故惟知照例 ( ) (3)事事皆其所已经者 ( ) (4)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 ( ) (5)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 ( ) (6)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 ) 答案:(1)依照着做 (2)所以 (3)全,都 (4)罪孽 (5)大概,大体 (6)全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译文: (2)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 译文: (3)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 译文: (4)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译文: 答案:(1)在我的心目中有一个少年中国存在。 (2)要想谈论国家的老少,请先让我谈谈人的老少。 (3)老年人常常多忧多虑,年轻人常常喜欢游戏娱乐。 (4)强壮啊,我们中国的少年,同祖国一样万寿无疆。 3.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 B.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C.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D.惟多忧/也故灰心 【解析】选D。D项正确朗读停顿应为:惟多忧也/故灰心。 4.用课文原句填空。 (1)《少年中国说》的中心论点是: 。 (2)文中以龙喻少年中国的句子是: 。 (3)文中有关“干将莫邪”典故的文字是: 。 答案:(1)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2)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3)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5.课内阅读。 阅读第2段(“欲言国之老少”至“国亦宜然”),回答(1)~(4)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 ) ②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 ③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 ( ) ④惟盛气也故豪壮 ( ) 答案:①按照惯例 ②打破常例 ③只顾眼前,得过且过 ④富有朝气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 译文: ②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 译文: 答案:①正因为思想保守,所以老是照旧;正因为进取,所以日图更新。 ②正因为少年人喜欢干事,所以时常觉得一切事没有不可做的。 (3)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老年人与少年人做比较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此段,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抓“老年人常思既往……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句中的重点词思考。 答案:从思考的内容和习惯、性格特点、处世的方式等方面做比较。 (4)老年人真的一无是处吗?说说你发现的老年人的长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不是。老年人具有很多优点,如经验丰富、处事稳重等。

【练能力】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习 惯 说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a②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③,径尺,浸淫④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⑤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⑥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于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⑦。 (选自清?刘蓉《习惯说》)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在湖南湘乡。②?a(fǔ):同“俯”。③洼:凹陷的地方。④浸淫:渐渐扩展。⑤踬(zhì):被绊倒。⑥蹶然:跌倒的样子。⑦慎始:一开始就慎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辄起绕室以旋 ( ) (2)每履之,足苦踬焉 ( ) (3)父来室中,顾而笑曰 ( ) (4)则反窒焉而不宁 ( ) 答案:(1)就 (2)踩,走 (3)看 (4)阻碍 2.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a而读,仰而思――低头读书,抬头思考 B.足苦踬焉――脚常被绊倒而苦恼 C.坦然则既平矣――平平坦坦的已经填平了 D.又久,而后安之――又过了很久,才安全了 【解析】选D。应译为“时间长了以后,就又习惯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句子。 (1)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译文: (2)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译文: 答案:(1)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吗? (2)所以君子求学,在开始的时候必须谨慎小心。 4.本文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阐述了怎样的道理?请你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文中蕴含的道理。文中重点阐述了习惯的重要性,本来不平坦的地面走习惯了,也感觉不到绊脚,但一旦填平,反而感到异常,再走久了,又会觉得平坦。 答案:习惯成自然,这是本文阐述的一个很朴素的道理。由此推论,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附【译文】 刘蓉年轻的时候,在养晦堂偏西面的一间屋子中读书。低头读书,抬头思考;有想不出来的,就起身绕着屋子转。屋子中有一处凹陷的地方,直径一尺,逐渐地越来越大。每次踩到这块地方的时候,脚常被绊倒而苦恼。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 一天,父亲到屋中来,看到了笑着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吗?”就命令童仆拿来土填平了它。以后刘蓉再次踩到这块地方的时候,又差一点跌倒受了惊,好像地上的土忽然高起来一样,低头看看地面,平平坦坦的已经填平了。一会儿又是这样。时间长了以后,就又习惯了。 唉!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影响)是很厉害的!(一开始)脚走在平地不能适应凹地,等到时间长了以后,走凹地却像走平地一样,是因为走在坑洼的地方时间长了脚能够适应的缘故,(走平路)也反而会受到阻碍不适应了。所以君子求学,在开始的时候必须谨慎小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i7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