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的“考公务员热”

更新时间:2023-07-21 11:2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考公务员热” 【摘要】 自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正式实施以来,公务员报考热一浪高过一浪,而在报考人数中,大学应届毕业生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名副其实的成为“中国第一考”的主力军。国家公务员考试被尊称为“国考”,国考愈来愈热,不仅被国内媒体热议,也受到海外媒体的关注。各种关于国考的评论不绝于耳,自然,诟病一直多于“赞叹”。今年的“国考”,又有100多万人加入“考碗大军”,最热职位再次创下4961∶1的纪录。2010年12月5日,2011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46个城市的

3.4万多个考场同步开考。据估计,实际考试人数约为90万人。有媒体称,“红领”已取代“白领”成为了中国年轻人最青睐的工作。新加坡《联合早报》,甚至称:中国的“公务员热”将成为中国发展的障碍。

【关键词】 大学生 考公务员热 缓解对策

一、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热衷于报考公务员的原因是多元化的,不仅在主观上与考生自身密切相关,同时从客观角度来讲,公务员这一职业本身对大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在当今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报考公务员对大学生来说无疑是增加了一条就业道路的选择,因此很多人都想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具体原因如下:

(一)从考生方面来说

1、做公务员,可以直接的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但在近代,由于科技与制度的落后,遭受帝国主义侵略与压迫,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从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上了伟大的民族复兴道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有理想、有志向、有能力的青年学生,应该以国家和民族需要为己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我国的公务员队伍,则是将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相结合的最直接的选择,进入公务员队伍,做一个勤正廉洁、高效奉公的国家公务人员,就是在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

2、做公务员,有比较好的社会地位。 在中国,“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做一个公务员,也就是老百姓说的国家干部,可以说是非常光宗耀祖的。而且现阶段我国伴随着改革开放,与世界接轨,公务员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公务员越来越受人尊重。可以说,公务员有着非常好的社会地位,是一种非常体面,非常令人羡慕与尊敬的职业。

3、做公务员,收入可观。 公务员的收入一般包括工资和奖金,现阶段在我国可以说是中等偏上了,而即将实行的“三五八”工资方案,将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的收入。

4、做公务员,福利好,有保障。 保险、公积金和各种补贴为主的福利相对于其他行业、职业来说,是比较高的。公务员享有最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这是事业编制人员或者企业所不能比拟的。

5、做公务员,可以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 在公务员的很多工作中,要与其他部门,其他行业的人打交道,所以,做公务员可以建立比较广的一个关系网。

6、做公务员,可以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与政治追求。 作为有理想、有志向、有能力的青年学生,进入公务员队伍,可以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追求,将来的某一天,可以实现造福一方百姓、为人民谋福利、办实事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7、参加公务员考试,对自己参加别的职业的招聘有帮助。 现在很多单位招聘时,例如国企、银行招员工,高校招行政人员,甚至有些外企,都会询问应聘人员是否参加过国家或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是否进入笔试,有的甚至要出具成绩单与合格证(例如北京的公务员考试是有合格证的),因为这些负责招聘人员相信公务员考试是能区分、鉴别出人才的,所以参加公务员考试,对自己在其他行业的应聘也是非常重要的。

8、受环境的影响,从众心理,很多大学生选择考公务员都是随波逐流,看着周围的同学报考,不论自己的专业、兴趣、未来的职业规划如何,自己也不假思索的参与到其中,考公务员的人数越来越多,于是就产生了羊群效应。

(二)从政府方面来说

第一,政府机关的吸引力在增强

人民政府为人民的理念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认可,随着公务员社会地位的逐步上升,许多人开始把在政府工作视为实现个人抱负、提升人生价值的舞台。同时,当前政府的亲民理念也给公务员职业增添了魅力,继承优良传统、同时吸收现代公共管理理念的政府机关的吸引力正在形成一种聚集效应。

第二,实施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考录机制。

公务员考录制度从1994年建立以来,努力打破身份、地域限制,不拘一格选才,坚持公开考录政策、录用计划、资格条件、考试成绩和录用结果,为许多致力于从事公务员职业的有志青年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和平台,不论门第和出身,除特殊职位外,招考职位的资格条件中没有性别、身高、体貌、婚姻状况、

毕业院校等方面的限制。并规定,城市低保收入家庭和农村特困家庭的考生,可凭有关证明减免考试考务费用,显示了中央、国家机关广揽英才的决心和诚意,这也是吸引各类人才前来报考的一个主要因素。[1]

(三)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说

对于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中国人才市场来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就业将遭遇多方面的挑战和挤压,在整体环境堪忧的情况下,应届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或许将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而在2008年又新增了599 万应届毕业生,到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则会达到610万,从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统计看,和去年同期相比,大学生就业比率有所下降。今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工作岗位减少、大量员工失业。再加上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整体放缓,以及“过冬论”在房地产、互联网、家电业、IT行业等多个产业中的传导,在本已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只能用“屋漏又遭连夜雨”来形容。这些因素都造成了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令人堪忧,而考取公务员则工作稳定,再加上上述中做公务员将会带来各种正外部性,这种现实的情况会促使很多大学生迫于无奈,放弃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优势等去抢公务员这只“金饭碗”,给自己增加一条职业道路的选择。

二、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存在的问题

(一)官本位主义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实行以考试为主要选官手段的国家,自唐代以来几乎所有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都是出身科举,说明科举制为中国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尽管科举制有诸多功绩于中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对中国造成的不利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就是科举制在打通“民”与“官”之间的通道之时,也使中国形成了影响至今最深的、普遍的社会心态,即“官本位”。“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就是官本位主义的一种具体体现,而这种思

想早已深入国人之心,深刻影响了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观,如:一些大学生本不具备做公务员的素质却争先恐后地盲目报考,其中有很多考生报考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而是为了谋求政治地位,一切以当官为中心。试想如果这样的考生被录取,将来进入政府部门工作,他们心中会有服务意识吗?会带来公共部门的高绩效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二)存在功利主义的错误价值观

从大学生在报考时选择的职位、地区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那些有实权部门、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务员备受青睐,如图表-历年热门职位所示,海关、农业办公厅、广电总局以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是最受欢迎的部门,最多的人岗比例达到了4584:1。而那些没有灰色收入、偏远地区的职位则无人问津,这说明了报考群体存在严重的功利主义。而大学时期是一个人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是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是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梁启超在《少年中国》一文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2],可见青年问题的重要性。大学生一旦形成了这种错误的价值观,于大学生本身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振兴都是及其有害的,影响至深。

(三)社会资源和的人力资源浪费

据统计,有相当部分的大学毕业生有很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背景,放弃专业而考公务员甚为可惜。从国家角度讲,培养专业人才,需要花很多财力物力;从考生角度讲,要在复习和备考上花费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何况有的考生落榜后仍顽强执着,连考数年而未成功者,大有人在。从社会力量办学、助学机构角度讲,为此要举办各种名目繁多的学习辅导班,要出版、印制大量的复习备考书籍,因考纲年年有修订和变化,一年后,旧书就不起作用了,白白当作废品卖。这种现象会增加广大考生的经济负担,给组织考试的相关部门带来经济收益,是一种典型的“应试经济”现象。如果一些专业人才一门心思忙于公务员考试而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尤其是从事科研的人才---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将会极大阻碍社会财富的积累。当“公务员热”高涨,就会使原本应当在技术部门发挥作用的

人才卡在了政务部门上,经济不可能有充足活力去面对新环境下的新挑战。这种“全民皆欲为官”的环境的形成,会造成其他行业人才的流失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四)滋生应试教育的新温床

从小学到大学,我国的应试教育一直是教育界的顽疾,公务员考试虽然比较注重能力和素质的测试,但是公务员考试的命题模式却仍不完善。各类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在激烈的竞争下,许多考生又跳入一个应试教育的圈子。公务员热如果持续升温,还会对大学教育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文科,会潜移默化地变成公务员“应试教育”的基地。

三、“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现象的缓解对策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考公务员的确存在过热的现象,给社会带来了一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给这种现象降降温,使通过公开考试竞争,选拔录用公务员这种良性用人机制能够理性发展,保持在一定规模和合理的水平范围内,为此提出以下对策:

(一)从大学生考生自身而言

1、要有明确的自我设计意识

大学时代是学习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又是塑造品格,确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如何适应未来瞬息万变的社会,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我们提前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科学缜密、操作性强的个人计划。当然,这种自我计划是不能完全脱离所学专业的职业范围和相关的知识技能的。在制定计划时,还既要要总的自我设计目标,也要有阶段性的计划。在执行过程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界的一些变化适时作出调整。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盲目的、随大流的学习,把握机会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2、做好理性的职业规划

在报考公务员之前,个人应该进行冷静的思考:自己是否适合做公务员。成功的道路千万条,关键是看个人所选的道路是否适合自己,即是否是自己最擅长的方向、是否是自己最喜欢的那条路。切勿有从众心理,那样只能误了自己。

3、保持平和的心态

就报考者而言,心平气和的应考、心平气和的等待结果;就旁观者而言,如能多想想这种现象背后的必然性,一切也就释然了。不过重要的是,社会应对其正面的影响予以弘扬,对其负面的东西进行疏导。

(二)学校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少有职业生涯教育,大学生普遍存在自我认知缺乏、职业认识缺乏和社会认识缺乏而导致就业意识“混沌”、就业目标茫然[3]。而国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则具有早期性、专业性、适用性、个性化特点,职业生涯测评系统也比较完备科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职业动机、职业价值观、职业爱好评估”,“技能评价与比较”等多方面的信息。对此,我国高校也要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充分认识职业测评在大学生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的作用,让大学生通过职业测评,不断增强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水平,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三)政府要做出相应的努力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公务员成为“香饽饽”,除了“铁饭碗”的诱惑,还有“铁保障”的诱惑。目前,政府机关收入管理仍然没有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公务员既有各种各样的“明补”及“暗补”,还有培训、医疗、退休养老等方面的保障。“国家人”、“单位人”很难向“社会人”转变的一个原因就在于社会保障畸轻畸重,发展不均衡。所以应当使社会保障体系朝着公正、公平的方向前进,社会保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了,群众对养老、医疗、失业等问题

没有后顾之忧,消除不良心理预期,增加即期消费,就可以扩大社会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也只有如此,职业群体才不会挤“独木桥”。

2、坚定不移的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绿色通道

目前大学生就业的人数日益剧增,就业形势颇为严峻,整个社会就业渠道不够畅通和宽阔,虽然政府已经在大学生就业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然而这些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政府可以通过市场调节,扩大市场职位的需求量。通过对现状进行分析,政府应该研究和制定出高校扩招新形势下,大学生毕业自主择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自主创业。另外,据调查我国目前军队现代化建设急需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在校接受的高等教育完全可以满足现代化军队的需求,大学生素质相对较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能更好的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政府可以进行正确的引导,把有志于为国贡献力量的大学生征集到国防事业等社会公共事业中去,对大学生考公务员进行分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hy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