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行为习惯要求讲解

更新时间:2023-03-08 04:44:25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行为习惯总则

1、说了就要做(诚实守信)

2、耐心听别人讲话(尊重别人)

3、按规则行动(规范行为)

4、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不忘责任)

5、节约每一分钱(学会节俭)

6、天天锻炼身体(健康第一)

7、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物归原处)

8、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勇于表达)

9、做事有计划(成功必备)

10、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喜欢清洁)

学生学习行为习惯要求 一、课前预习习惯: 1、课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等方法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问询,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学习。 3、预习时要用笔在书上做不同的标记:生字词画“ ” ”,重点内容下面标“ ”,有疑问的地方标“?”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 二、课堂学习习惯 (一)课堂习惯 1、课前将课本、练习本、文具盒准备好,放在课桌左上角。静坐,等候教师上课。 2、上课时右手握笔,左手按书,听讲课,看表情,做笔记;要发言,举左手,没站好,不开口。积极举手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说话完整,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仪态端庄。 3、有疑难问题时,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并能阐明自己的观点。 4、虚心听取别人的发言,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讥笑别人的错误。 5、善于合作学习,在进行分组讨论、实验、动手操作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6、朗读时,坐端正,手捧书,放声读,声音亮,不唱读。力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7、学习数学阅读的方法,如应用题至少要读3遍。 (二)阅读习惯 1、培养广泛阅读的的兴趣和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要有所思、有所记,有所用,做好读书笔记。 2、高年级学生要学习多种阅读方法,如精读时将重点内容圈出来,疑点标出来,有选择地记诵某些内容,略读时一目十行等。 4、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累计不少于1小时,每周背诵一首古诗文。

(三)书写习惯

1、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足安、臂开”,一手执笔,一手按住本子。

2、做作业,要认真,想清楚,再动笔,按要求,写工整,细检查,不出错。做到格式规范、书写工整、本面整洁。不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养成写字垫纸的好习惯。不随便撕作业纸,低年级学生尽量少用橡皮,保持纸面整洁。

3、书写要注意保护好视力,要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膛离书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4、选择合适的书写工具。

三、作业习惯

1、按时作业—按计划作业。

2、先复习再作业——弄懂、学会、掌握,做作业时不要出现翻书找答案的情况。

3、认真仔细—仔细审题、解题,书写认真,不马虎。

4、速度要快—讲究效率,在认真仔细的基础上,速度要快,效率要高。

5、独立作业—不抄袭,不对答案,以自己独立思考为主,问别人为辅,要有钻研精神。

6、自我检查—不能依靠老师。

7、错题订正—研究分析,反省总结为什么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以后应该怎样才能避免?并且把错题写字错题集中。

四、课后温习习惯

1、课后要自觉温习当天学习的有关内容,对学习的过程、重点、方法进行回忆、重温。

2、课后要及时、认真完成课外书面作业。

3、课后要努力完成课文中要求背诵有关章节。

自我检查十项表

检查内容 1、今天听课认真 2、今天积极回答问题了 3今天先复习再作业 5、今天自我检查很仔细 6、今天错题都订正并且写在错题集上了 7、今天没懂的难题都搞懂了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总结 4、今天作业速度快 8、今天没有挑食, 个人卫生搞好了(注意擦干涂药) 9、今天体育锻炼了 10、今天预习了

良好的听课法

1、搞懂基本概念

听课应该搞懂三个“基本”: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知识点间的基本关系。学习基本概念,要抓住三个问题:“为什么”、“是什么”、“干什么”。

“为什么”引出这个概念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是什么”是要搞清概念的定义、公式、性质、单位等;

“干什么”是搞清概念的用途。

2.把握听课重点

(1)注意老师的开场白和结束语

(2)注意老师的板书

(3)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

(4)理清老师的思路

应认清“一条大路”,即老师每上一节课从头到尾所走的“路”。看老师是怎样“过关斩将”的。一条大路不是直的,总有几道弯,几个关卡,看老师是怎么迈过去的。看是否步步有据,环环相扣。要评价老师的思路。

3、大胆参与、主动发言

(1)大胆参与。会学习的同学总是积极争取各种练习的机会:上台板书、做实验、举手发言、回答老师的提问、反问老师的提问、发表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陈述不同看法。大胆发言有以下优点:

可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培养锻炼良好的思维品质。

可显示出自己在知识、技能、能力并暴露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主动发言“四要”:

要克服胆怯心理要先思考后发言

要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要认真领会老师的总结性发言

4、当堂理解、超前思考

(1)在课堂上要自始至终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老师“启”,你就“发”,教师讲到哪里,你就想到哪里。

(2)要处理好听课与记笔记的关系

(3)不要在听不懂的问题上纠缠不休

所谓“超前听课,比较听课”,即上课时思路不但要跟着老师走,思路还要力争走在老师前面

记好课堂笔记

1、课堂笔记的重要性

(1)笔记是一份永恒的记录,可以给日后的复习带来方便。

(2)笔记能帮助我们克服大脑记忆面的限制。

(3)做笔记能充分调动耳、眼、手、脑等器官协同工作。

2、课堂笔记记什么

(1)记老师在黑板上列出来的提纲、图表和解释。

(2)记老师所讲的重要内容和典型事例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独特见解。

(3)记老师讲课时补充的精彩内容。

(4)记易混、易错或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模棱两可的内容。

(5)记老师上课中提出的新问题、新联想。

3、利用符号和缩写 笔记是给自己看的,可以使用自己看得懂的符号或速记办法,大大加快笔记速度 例如:e.g―例如;Cf―比较;n.d―这一点很重要;=―等于或与……相同;≠―不等于或与……不相同;―因为;∴―所以

怎样克服课堂学习的“滞后现象”

1、既要正视自己的弱点,又要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

2、可以采用“笨鸟先飞”的办法,加强预习。用超前来补偿不足。

3、上新课时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

4、自觉寻找看书上课时的弱点,虚心听取老师同学的指点。

矫正不正常的课堂行为

不正常的课堂行为表现可分为两种:

1、不良行为型:课堂上表现为坐立不安,乱涂乱画,传递纸条,交头接耳,吵吵嚷嚷,尖叫起哄,扮怪相逗人发笑,动手动脚,捉弄同学,睡觉,无故旷课,借故逃学。

2、不良情绪型:课堂上表现为忧心忡忡,害怕老师提问,焦虑不安,心神不定,手足无措,答非所问,沉默寡言,胡思乱想,白日做梦,担心失败,不举手发言,漫不经心,感情淡漠,无心向学习。

矫正的途径:

1、服从老师,及时纠正。老师发现学习不正常的课堂行为,一般采用四种做法:

2、尊重自己,知荣辱,“人知羞耻,方可教也”

3、分析原因,吸取教训

(1)客观地分析导致学习挫折的原因 (2)建立一个适当的课程学习目标 (3)自强不息,立志成才

良好的听课法

1、搞懂基本概念

听课应该搞懂三个“基本”: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知识点间的基本关系。学习基本概念,要抓住三个问题:“为什么”、“是什么”、“干什么”。

“为什么”引出这个概念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是什么”是要搞清概念的定义、公式、性质、单位等;

“干什么”是搞清概念的用途。

2.把握听课重点

(1)注意老师的开场白和结束语

(2)注意老师的板书

(3)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

(4)理清老师的思路

应认清“一条大路”,即老师每上一节课从头到尾所走的“路”。看老师是怎样“过关斩将”的。一条大路不是直的,总有几道弯,几个关卡,看老师是怎么迈过去的。看是否步步有据,环环相扣。要评价老师的思路。

3、大胆参与、主动发言

(1)大胆参与。会学习的同学总是积极争取各种练习的机会:上台板书、做实验、举手发言、回答老师的提问、反问老师的提问、发表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陈述不同看法。大胆发言有以下优点:

可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培养锻炼良好的思维品质。

可显示出自己在知识、技能、能力并暴露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主动发言“四要”:

要克服胆怯心理要先思考后发言

要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要认真领会老师的总结性发言

4、当堂理解、超前思考

(1)在课堂上要自始至终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老师“启”,你就“发”,教师讲到哪里,你就想到哪里。

(2)要处理好听课与记笔记的关系

(3)不要在听不懂的问题上纠缠不休

所谓“超前听课,比较听课”,即上课时思路不但要跟着老师走,思路还要力争走在老师前面

1、听课时最关键的是能时刻跟上老师的进度,积极思考

上课的时候要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样获得知识不仅快而且掌握牢固。要有重点地听老师讲课,尤其是当老师讲到自己不懂的地方,更要集中200%的注意力听,边听边思考,看看老师是怎么分析这个问题的。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而不只是盯着问题的答案。听懂之后再回过头来分析一下自己当初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当时没有想到?这样教材上的重点和难点在听课之后就了然于心了,以后做作业和考试的时候就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认真听课会帮助自己将知识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弥补知识上的漏洞。其实,一般学生对知识都能掌握百分之八、九十。尖子生和普通同学的一个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弥补知识上的漏洞。那些漏洞,往往是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不能看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并分析出题中的未知条件,就全靠它了。这才是考试、做题时,深刻理解题目的根本、答为所问的根本。

2、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是吸收知识的有效途径

上课时不仅要听老师讲思路,同时还要想一想,有没有别的做法,如果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就应该举手告诉老师,这样上课就能够主动接受和吸收知识,把被动的听课变成了一种积极、互动的活动。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表达能力,对于答主观题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上课也就变成很有乐趣的学习活动了。另外,上课要专心听讲并注重与老师进行眼神和语言的交流,这样就会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消化吸收、理解新知识,并且可以获得老师更多的反馈和关注。

3、听课需要“批判地吸收”

有时听课会经常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说具体点,就是老师本身的语言或行为对学生的听课产生一定的影响。再加上老师的讲课风格存在差异,学生就会暗地里评价老师,这个老师讲得好,爱听,就好好听;那个老师讲得不好,不爱听,就会轻视,不好好听。其实这样受损失的只能是自己。作为学生不要过多受此影响,要善于批判地吸收。另外,要善于边听边分析,边归纳。比如:老师这节课讲了一百句话,要分清楚哪些是结论性语言,哪些是说明性语言,哪些是过渡性语言,这些语言彼此关系如何,重点要记住哪几句,等等。

4、课后“静思5分钟”大有学问

一般一堂课的前几分钟和最后几分钟是重要的,因为通常老师会在前几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而在最后几分钟复习这节课讲的内容,所以在这段时间一定要认真听讲,这样可以减轻课下复习功课的压力,非常有效。同时更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课上刚讲过的一些关键的思路理一遍。而通过静思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程详细审视一遍,可以轻而易举地划分题型,并记忆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这样可以保证思维的连贯性。所以,5分钟的课后静思等效于同一学科知识的课后复习50分钟。

3、听课需要“批判地吸收”

有时听课会经常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说具体点,就是老师本身的语言或行为对学生的听课产生一定的影响。再加上老师的讲课风格存在差异,学生就会暗地里评价老师,这个老师讲得好,爱听,就好好听;那个老师讲得不好,不爱听,就会轻视,不好好听。其实这样受损失的只能是自己。作为学生不要过多受此影响,要善于批判地吸收。另外,要善于边听边分析,边归纳。比如:老师这节课讲了一百句话,要分清楚哪些是结论性语言,哪些是说明性语言,哪些是过渡性语言,这些语言彼此关系如何,重点要记住哪几句,等等。

4、课后“静思5分钟”大有学问

一般一堂课的前几分钟和最后几分钟是重要的,因为通常老师会在前几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而在最后几分钟复习这节课讲的内容,所以在这段时间一定要认真听讲,这样可以减轻课下复习功课的压力,非常有效。同时更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课上刚讲过的一些关键的思路理一遍。而通过静思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程详细审视一遍,可以轻而易举地划分题型,并记忆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这样可以保证思维的连贯性。所以,5分钟的课后静思等效于同一学科知识的课后复习50分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h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