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5-6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3-05-09 14:4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6.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7.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8.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9.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10.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1.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第二单元

1. 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4 .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6.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9. 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

播造成的。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12.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13. 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4. 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15. 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

16.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

17.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比浅色物吸热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

18.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

第三单元

1、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2、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

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3、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

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

4、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

5、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6、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7、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

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8、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9、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

10、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1、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12、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13、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4、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15、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6、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第四单元

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2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3、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

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4、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

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5、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6、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

克的力。

7、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

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8、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

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9、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

大;物体轻,摩擦力小。

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11、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

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里,

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第二单元热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6、(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7、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8、(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15、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

(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4

16、(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17、(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3、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5、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6、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7、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8、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9、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10、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

11、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16、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2、(“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3、(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4、(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5、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6、(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7、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5

8、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

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9、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0、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11、(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其他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12、(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13、(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14、(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15、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

16、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17、(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4.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5.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6.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7.“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8.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6

9.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 (轮) ,刀杆是 ( 轴) 。

10.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 (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 (费力)。

1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 (定滑轮) ;定滑轮可以 (改变用力方向) ,但不能 (省力) 。

12.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 动滑轮 ) ;动滑轮可以 (省

力) ,但不能 ( 改变用力方向 ) 。

13.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 斜面) 。

14.斜面能 (省力),斜面的坡度越 (小) 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15.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越(省力)。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1.(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了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2.(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的推力。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4.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5.长方形框架、正方体框架加上斜杆相当于里面有了三角形,可以起到(加固)作用。6.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

7.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减少了桥墩的负担。桥面也比较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

8.(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们建造的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9.(钢缆)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承钢缆的主要构件。桥塔修得高,是为了降低钢缆的拉力。

10.(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长度在目前世界上在建和己建的跨海大桥中位居第一。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

11.评价一座桥好坏的指标:①是否坚固;②是否节省材料;③是否美观。

第三单元能量

1.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

2.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

3.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4.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

7

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1)磁铁是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

(2)电磁铁只有通电才有磁性。

(3)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6.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

电饭锅、电炉:热能电风扇:动能电视机:光能和声能电灯:光能8.当电动机被用来发电时,就应该叫(发电机)。

9.(煤)是由古代植物变成的。

10.(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的。

11.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12.新能源:(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直接利用的太阳能)。

15.(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1.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万—450万种。

2.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两大类:(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3.植物已发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4.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5.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如:蕨菜)、藻类(如:紫菜)和苔藓类(如:葫芦藓)植物等。6.属于开花的植物有:(桃树、油菜花、凤仙花、月季)等

7.科学家把动物分成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8.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9.动物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而(昆虫)又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10.植物的(叶)具有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功能。(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为

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叶子退化成刺状,茎绿色、肥厚多汁,承担起光合作用和储存水分的功

8

能;松树生活的区域较为广泛,针形叶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身体温度;(香蕉)

生活在水分充足的热带地区,叶子宽大,更有利于蒸发体内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植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它们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

11.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也有明显不同的(形态结构)。

12.(浮萍)是水生植物中的浮水植物,根系退化,只有一根较细的根;(小草和玉米)都生活在陆地上,根既要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又要负责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供植物体生活,因此它们都有庞大的根系。

13.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和生活习性相关联。(猫)的脚有肉垫,在地上跑时发出的声音较小,不易被捕食对象发现;带钩的(鸟爪),容易抓住树干,适宜生活在森林中,并有利于捕捉小动物;(鸭)的脚有蹼,可以用来划水,适宜生活在水中;(苍耳)种子上有刺,在陆地上生活容易被动物携带传播;(莲子)有较硬的外壳,可在水中漂流;蒲公英种子上有毛,容易随风飘移。

14.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大的球形烧瓶这个容器内的水温降得(慢),细而长的玻璃瓶这个容器内的水温降得(快)。在大自然中,大而圆的动物的体形降温(慢)。

15.多样的生物对我们人类有不同的价值。有的具有(欣赏)价值和(科学)价值,有的具有(经济)价值,有的具有(药用)价值。

16.(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我们理应平等对待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

资料库:

1.生物的基本生存条件包括阳光、空气、水源和地域等。

2.《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行。

3.每年的5月22日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4.全世界已有180多个国家成为《生物多样性条约》缔约国。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

3、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4、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5、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6、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

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9

7、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8、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9、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10、(巴斯德)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1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

12、(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3、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14、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淀粉变成了麦芽糖。

15、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

16、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

17、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18、通过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我发现铁锈是(红褐色)、(有空隙)、(没有光泽)、(不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粗糙)等。

1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征是(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色透明)。

20、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半径大约为地球半径的(1/4),它的引力是地球的(1/6),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昼夜温差(310℃)。

21、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22、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2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2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25、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新月),“十五”称(望月)。

26、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10

27、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月食只有(月全食)(月偏食)两种;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而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

28、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29、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这些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0、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

31、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

32、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现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33、(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34、(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35、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由此可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36、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和(河流)。自来水是主要的(饮用水),(饮用水源)不能洗澡。

37、污水的处理比较复杂,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即(沉淀)、(过滤)、加入药物进行灭菌获得净化。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

38、我们面临的污染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此外,还有“白色污染”(塑料制品)和(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环境问题。

39、(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40、(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41、填埋和焚烧的优缺点:

优点:比较方便,成本较低,促进垃圾分解。占地少,避免污染地下水,热量可以利用

缺点:占用土地,垃圾分解比较慢,消耗电能,留下残余物,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42、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燃烧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43、减少垃圾的方法有:(1)减少丢弃;(2)重新使用;(3)回收利用。

简答题:

11

1、现在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答:1、垃圾污染;2、水污染;3、大气污染。另外还有:白色污染、物种数量锐减、土地沙漠化、酸雨等。

2、请你制定一个家庭节水计划:

答:1、洗手洗脸用水盆;2、淘米水用来洗碗;3、淋浴水用来冲马桶;养鱼水用来浇花草;使用节水器具等。

3、为了减少“白色污染”的环境问题,你会怎么做?

答:购物时自带购物袋;少领取商店给的塑料袋;重复使用已有的塑料袋;买菜时带上菜篮子、布袋子;在单位或学校就餐,自带餐具;外出就餐,少用塑料快餐盒。将废旧塑料制品收集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回收炼油。

4、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

答:(1)制成合金;(2)铁制品表面涂防护层;(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h5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