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4-01-17 06:5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分享
? ? ? ? ?
高慧君
高慧君的分享
当前分享
返回分享首页? 分享
马哲选择题100道 答案版(完整+官方答案) 来源: 王妙余的日志
红色选项表示答案。
50—79 珺花已经找好答案啦~~
经过反复多次修改,现在的答案是:已经以某一位善良老师给的答案为准了~~
1、(2008年考研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从客观的物质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17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古代希腊罗马哲学 3、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4、(2009年考研题)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5、(2005年考研题) 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 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 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 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 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6、(2006年考研题) 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 变是世界的本原 B. 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7、在下列成对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A、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 B、宿命论与唯意志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8、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9、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10、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的量 C、确定事物的质 D、把握事物的度 11、唯物辩证法认为假象是
A、与本质无关的现象 B、纯粹偶然的现象
C、人的主观错觉 D、以歪曲颠倒的形式表现本质的现象
12、(2010年考研题)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13、(2007年考研试题)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 义”。这表明 A. 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 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 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 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14、(2007年考研题) 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 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 D. 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15、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
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 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
C、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经过多次反复 D、对该事物的理性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取得预期效果
16、(2008年考研试题)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实践高于理论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有效性 B、客观规律性 C、主体能动性 D、直接现实性 17、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A、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C、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18、(2009年考研题)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 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19、(2005年考研题)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 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 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 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 实践高于认识 D. 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20、(2006年考研题)“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段话说明 A.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等活动 B. 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 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 D. 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1、(2008年考研题)“文化蕴藏关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
A、文化具有培养和塑造人的功能 B、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 C、文化是社会发展主导力量 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
22、(2008年考研题) 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 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无耻之徒。”这三 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有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 A. 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 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C. 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D. 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23、经济基础是指
A、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一定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 C、一定社会生产和分配关系的总和 D、一定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24、(2009年考研题)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认识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自有理性的外化
25 、(2010年考研题)198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饿《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
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 26、马克思的两个重要理论发现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7、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说过,“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是” A、阿奎那 B、培根 C、霍布斯 D、洛克 28、20世纪哲学的两大潮流是人文主义和
A、生命伦理学 B、逻辑实证主义 C、证伪主义 D、科学主义 29、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的核心思想或核心范畴是 A、范式 B、结构 C、科学革命 D、科学发展模式 30、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奠基人及其代表作是
A、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 B、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 C、萨特的《存在与虚无》 D、阿尔都塞的《保卫马克思》 31、代表美国现代精神的民族哲学思潮或本土哲学思潮的理论党派是
A、美国实用主义 B、美国新黑格尔主义 C、美国新实在主义 D、美国人格主义 32、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从根本上说必须 A. 适应经济制度的变化要求 B.适应生产力变化的要求 C.适应生产体制变化的要求 D.适应经济体制的变化要求
3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剩余价值学说 B.生产价格理论 C.劳动二重性学说 D.劳动力商品理论 34、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 A.生产 B.交换 C.消费 D.分配 35、以直接的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生产是
物质资料生产 B、社会生产 C、商品生产 D、产品生产 36、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从根本上说必须 A. 适应经济制度的变化要求 B.适应生产力变化的要求 C.适应生产体制变化的要求 D.适应经济体制的变化要求 37、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是 A.劳动产品 B.生产工具 C.劳动技能 D.劳动对象 38、 从劳动过程看,正在修配厂检修的汽车是
A.劳动工具 B.劳动资料 C.劳动产品 D.劳动对象 39、商品是
供别人和社会使用的劳动产品 B、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C、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40、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41、(2005年考研题)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 A. 实在的货币 B. 信用货币 C. 观念上的货币 D. 现金 42、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都是由
A、价值构成的 B、货币构成的 C、资金构成的 D、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 43、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A.具体劳动 B.剩余劳动 C.商品的生产形式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44、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
A.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B.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C.平均劳动为尺度的 D.熟练劳动为尺度的 45、简单商品生产产生的条件是
A、社会分工和个体私有制 B、社会分工和奴隶主私有制 C、社会分工和封建主私有制 D、社会分工和资本家私有制 46、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
A、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 B、生产商品耗费的物质资料量决定的 C、生产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D、商品的用途决定的
47 、(2010年考题)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48、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49、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有 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斤苹果 B.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 C.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
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订5斤苹果
50、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 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 D. 货币流通规律
51、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52、货币与资本的根本区别在于
A、能否作为流通手段 B、能否作为支付手段 C、能否购买商品 D、能否带来剩余价值 5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主义市场已经形成 54、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A.商品价值 B.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C.剩余价值 D.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
55、(2006年考研题) 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 A. 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 B. 产业资本家为销售商品将部分利润让渡给商业资本家 C. 商业资本家加强对商业雇员的剥削
D. 产业部门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分割给商业部门 56、(2006年考研题)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 A. 股份制 B. 股份 C. 合伙制 D. 公司制
57、(2008年考研题)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值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 A、生产使用价值和时间和生产价值的时间 B、转移旧价值时间和创新新价值的时间
C、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D、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58、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被称为
A.资本集中 B.资本积累 C.资本循环 D.资本周转 5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急剧下降 B.大批企业倒闭 C.大量工人失业 D.生产相对过剩
60、某钢铁厂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增加了该厂的预付资本数量,这使得该厂的资本构成发生了变化,所变化的资本构成是 A.资本技术构成 B.资本价值构成 C.资本物质构成 D.资本有机构成 61、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即 A.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和资本积累阶段 B.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C.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62、评价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否优越的标准是 A. 是否符合公有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要求 B. 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C. 是否适合上层建筑的要求 D.是否适应生产关系的要求 6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是 A、任意选择的
B、由政府的经济行为决定的
C、由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决定的
D、由多层次结构的生产力状况和其他经济条件决定的 64、在社会主义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作为领导力量的是 A、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B、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C、城乡联合经济 D、股份制经济 65、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A.生产资料 B.消费资料
C.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D.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和发展资料 66、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
A.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B.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 C.实现共同富裕 D.发展社会生产力 6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建立最有利于 A.国家和企业的关系
B.资源有效配置的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C.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关系 D.快速发展和提高效益的关系
68、实施宏观间接调控方式所采取的计划手段是 A.指导性计划 B.指令性计划
C.有行政约束力的计划 D.企业必须执行的计划 6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 A、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不同的经济制度范畴 D.不同的生产关系范畴
70、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 A.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B.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 C.消除或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 D.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71、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的决定因素,不包括 A.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B.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认识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C.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D.社会主义的理论还有待于充分论证 72、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无产阶级专政 C.唯物史观 D.国家政权
73、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科学论断是在中提出来的 A.《共产党宣言》 B.《法兰西内战》 C.《国家与革命》 D.《哥达纲领批判》
74、以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里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 A ) A.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B.认为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 C.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D.认为无产阶级是埋葬资本主义的革命力量
75、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A.暴力革命 B.代议制民主 C.先进的生产力 D.科学社会主义
76、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 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的
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D.以社会化大生产作为物质前提
77、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会主义者C.巴黎公社领导人 D.第一国际领导人 78、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权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79、2005年5月,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时,普京总统说:“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政治悲剧。”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制度因素:高度集中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影响了其发展 B.外部因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C.领导因素: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加快了苏联解体的过程 D.民族因素:民族问题是毁灭联盟的火药桶 80、下列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评价,正确的是
A、空想社会主义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B、空想社会主义“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C、空想社会主义看到了无产阶级实践的历史作用 D、空想社会主义认识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81、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为了巩固政权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启示。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落后国家不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B、要客观地估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发展阶段 C、社会主义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D、正确看待和利用资本主义
82、下列哪项不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B、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 C、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新经济政策
83、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是由于创立了
A.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理论 B.劳动价值论和唯物史观 C.剩余价值学说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D.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
84、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指出:“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这说明: A. 无产阶级革命不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一定会失败 B. 无产阶级革命只能是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
C. 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无产阶级革命需要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在同一时期发动革命 D. 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无产阶级革命只能是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一起同时发动革命
85、“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那些人无论如何也会和我们一样聪明。”表明: A. 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立场 B. 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态度 C. 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 D. 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86、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下列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 资本主义已经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统治经验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有调整的余地,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生产力继续发展
C. 落后国家首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物质技术基础上超过资本主义需要相当长时期 D. 资本主义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各方面都不容易超越 87、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 B、空想平均主义的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88、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89、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唯物史观 C、无产阶级专政 D、国家政权
90、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集体领导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民主集中制 91、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92、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93、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94、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
A、消灭工业和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消灭利益差别 95、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在联合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96、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97、(07年考研题)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形态,它们是: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时间经济社会 B、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D、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 9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A.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 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C.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99、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精神条件是
A.社会化大生产 B.现代无产阶级 C.马克思主义理论 D.市场经济体制 100、无产阶级最终实现自身获得解放只有
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B.建立社会公有制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解放全人类
分享
? ? ? ? ?
高慧君
高慧君的分享
当前分享
返回分享首页? 分享
马哲单选。。大家别客气 (四) 来源: 彤彤要健康的日志
四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 )
A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 科学社会主义与历史社会主义 C. 现代唯物主义与科学唯物主义 D. 世界社会主义与民族社会主义 2、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 A )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3、“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 ( B )
A.时间的持续性 B.时间的一维性 C.时间的顺序性 D.时间的重复性
4、商品是 ( B )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B.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C.一切物品 D.一切有用的物品
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B )
A.唯物论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 D.认识是一个过程的观点
6、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 C ) 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B.科学实践
C.生产实践 D.教育实践
7、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 D )
A.一切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B.私有制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C.商品经济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D.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
8、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 A )
A.苏维埃俄国 B.巴黎公社 C.社会主义中国 D.朝鲜
9、认识的本质是 ( D A.主体对客体的选择 B.主体对客体的建构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0、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B )A.永恒性 B.客观性 C.不变性 D.终极性
1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 C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D.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2、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体现了( B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3、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转化为 ( C )A.成本价格 B.生产价格 C.利润 D.利息
1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D )A.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先进与落后、革新与守旧之间的矛盾 C.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5、感觉、知觉、表象是 ( C )反映论的三种形式 B.意识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16、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C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17、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 A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 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18、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 )
A.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B. 旧哲学的基本问题 C.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 D. 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
19、垄断的形成是 ( A )A.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B.生产输出的结果 C.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 D.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
)
A.
20、真理是 ( A )
A.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多数人同意的认识 C.没有人反对的认识 D.权威认可的认识
21、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B ) A.资本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B.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C.资本价值转移的不同方式 D.资本价值周转的不同方式
22、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 )
A.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B.对世界的发展动力的不同回答 C.对意识是否具有能动作用的不同回答 D23、“假象同真象一样具有客观性”,这是 A.折衷主义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24、垄断资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追求 A.商业利润 B C.超额利润 25、发展的实质是 A.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 B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2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C.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D.27、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劳动者的素质 B.C.生产管理 28、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专政 BC.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D29、我国现在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A.社会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30、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A.政治法律思想 B. C.国家政权 D.
分享
? 魏伟 ?
? 魏伟的分享 ?
?
当前分享
返回分享首页? 分享
.对世界是否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 B )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
( D ) .平均利润 D.垄断利润
( C ) .事物数量的增减
.事物位置的移动
( A )
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垄断资本主义
( D )
科学技术 D.生产工具
( C )
.社会主义民主 .阶级斗争
( B )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封建社会
( C )
党的领导 经济制度
B.
马哲单选。。大家别客气 (一) 来源: 彤彤要健康的日志
单项选择题
一
1、哲学基本问题是 ( C )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2、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C.产品的分配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D.人与人之间在生产中的交换关系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B )
A.唯物论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 D.认识是一个过程的观点
4、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 C )
A.政治法律思想 B. 党的领导 C.国家政权 D. 经济制度
5、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在被使用时 ( D )
A.能把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 B.把全部使用价值消费掉 C.只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 D.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6、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 )
A.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B.对世界的发展动力的不同回答 C.对意识是否具有能动作用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是否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7、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实践的特点看是因为它是 ( C )
A.人们的自觉能动的活动 B.对人类有用的活动 C.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D.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8、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 ( D ) A.全部自然界 B.生活消费品 C.社会环境
D.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诸要素的总和
9、“光阴一去不复还”是指时间的 ( B )
A.顺序性 B.一维性 C.持续性 D.珍贵性
10、从本质上看,决定两种商品相互交换数量比例的是 ( C )
A.使用价值 B.供求关系 C.价值 D.自然属性
1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 )
A.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 科学社会主义与历史社会主义 C. 现代唯物主义与科学唯物主义 D. 世界社会主义与民族社会主义
12、剩余价值来源于 ( C )
A.不等价交换 B.工人工资的扣除 C.工人的剩余劳动 D.劳动力的价值
13、在物质与运动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 D )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C.否认静止 D.设想不运动的物质
14、真理的内容是 ( D )
A.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 B.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以全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 D.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5、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 A )
A.苏维埃俄国 B.巴黎公社 C.社会主义中国 D.朝鲜
16、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 D )
A.工人劳动的报酬 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 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 B )
A.联系和发展观点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18、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是 A )
A.属于感性认识 B.属于理性认识 C.介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 D.属于非理性认识
19、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 A ) A.必要劳动 B.剩余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20、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 C )
A.法国里昂工人运动 B.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运动 C.巴黎工人起义及巴黎公社的建立 D.俄国十月革命
21、我国现在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 B )
A.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新民主主义 D.封建社会
22、发展的实质是 ( C ) A.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 B.事物数量的增减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事物位置的移动
23、垄断资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追求 ( D ) A.商业利润 B.平均利润 C.超额利润 D.垄断利润
2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 C ) A.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的 B.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D.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25、“掌握适度”原则的哲学依据是 ( B ) A.肯定与否定的相互渗透 B.质与量的统一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D.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
26、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B ) A.资本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B.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C.资本价值转移的不同方式 D.资本价值周转的不同方式
27、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关系是 ( A ) A.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走向垄断 B.垄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走向生产集中 C.生产集中和垄断在本质上是一个问题 D.垄断和生产集中互无联系互不相干
(
28、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 C ) 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B.科学实践
C.生产实践 D.教育实践
2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 ( C ) A.生产不足的危机 B.消费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30、劳动者是指 ( D )
A.一切人 B.青年人和老年人 C.从事活动的人 D.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生产机能,并从事劳动的人
正在阅读:
马哲选择题01-17
打雪仗作文550字07-13
播音主持电视台实习报告04-10
微观期末试卷(A)10-31
数学压轴题精选01-01
pyhdfs的安装12-31
投标书模版(完整版)01-01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08-11
工程力学课后题答案2 廖明成11-15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马哲
- 选择题
- 电路试题库标准答案
- 反倾销对我国化工行业的影响
- NaCl三效蒸发工艺操作规程
- 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条件及防范措施矿业安全技术
- 某节水灌溉项目可研报告
- 高级英语 第一课资料
- 201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 第四单元 第三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时跟踪检测
- “导师带徒”活动记录本
- 牛津上海版英语六年级下期末复习卷Unit9-10
- 2012年证券投资分析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3)
- 升降机采购合同
- 白酒中的微量成分分析
- 群体遗传与进化题库
- 龙脑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图文
- AliPay支付宝标准快速付款接口文档(专用纯网关)V1.5.1 - 图文
- dhtmlXGrid使用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和反思)
- 教练技术五个故事 - 图文
- 黑龙江2010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教材总结
- 调研报告:聚焦执纪监督主业,加强新形势下派驻机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