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更新时间:2024-01-12 02:4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考题型

2014-06-22 0736

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

A.龃龉(yǔ) 系鞋带(xi) 舐犊情深(shi) 曲意逢迎(qū) B.倜傥(tǎng) 纤维素(xiān) 羽扇纶巾(guān ) 针砭时弊(biān)

C.感喟(kuì) 揭疮疤(chuāng) 按捺不住(nài) 大相径庭(jing) D.霰弹 (xiàn ) 涮羊肉(shuàn) 以儆效尤(jǐng) 纵横捭阖(b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答D

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型的阵痛。

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答C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 , , , , , 。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①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 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

③与传统阅读相比,信息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 ④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

⑤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像的表现形式 ⑥还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

A.③②⑤④①⑥ B.③⑥⑤①②④C.⑤①④③⑥② D.⑤④③②①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然而此话只适用于欧洲,对于中国并不贴切。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由于木材在耐久性方面远逊于石材,以至于中西两大文明的建筑给后人留下了全然不同的印象。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不过存在于书面文献上,甚至干脆说中国古建筑的实物等于零。这种片面的看法曾得到很多本土学者的呼应,并汇成一股妄自菲薄的浊流。时至今日,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惑为什么直到明清,在技术条件完备,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登堂入室?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曾经给出一个推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

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然而为什么中国人“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依然是个问题。

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优良石材。其次,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并不落后,先进的玉石文化,以及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石材加工场遗址就是明证。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中国古代,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容易取得。秦朝修建阿房宫,许多木材就是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的。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只有当使用木材的意义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木材来盖房子。

这种选择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息息相关。与西方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淡薄,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因此我们的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本”出发的。建筑既然服务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从材料性质上看,木材显然比石材更便于加工,用木材建造房屋效率更高,耗材更少。《礼记?檀弓上》说“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可见对于务实的中国人来说,费力气建造石头建筑是奢侈的表现,是无法被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所接受的。

中国传统哲学从未认真看待过“永恒”这一命题,儒、释、道三家学说大体上都认为“万物无常”。人是建筑服务的主要对象,人一直处在不断的繁衍和传播之中,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建筑物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建筑应该新陈代谢,没有必要永久保存,经久不变。而陵墓建筑在功能上则有耐久的要求,在意象上更与永恒相关,因此这里便成了石材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此外在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如铺地石、台基、柱础中也曾大量使用石材。木是土的产物,土木具有易取、可塑、可循环等优点,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理性。(摘编自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答D A.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认为,保留至今的古代建筑物就好像是由石头堆积出来的历史书。不过这一看法只适用于洲,不适用于中国古建筑。

B.木材的耐久性远逊于石材,因而以土和木为主要材料的中国古建筑留存至今的并不多,以致某些西方学者以为现在根本没有这种建筑的实物。

C.中国古代的石建筑并不像欧洲那样发达,一直到明清时代,在技术条件完备且有需求的情况下,石建筑在中国依然很少出现。

D.中国古代的建筑为什么总以土木为主?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的意见是这是因为古代中国人并没有留心建筑物的长期保存问题。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答B

A.古代中国既有石料的来源,也有石材加工的技术,但石材却并不常用在人所居住的房屋上,而常用于死者的陵墓,或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上。 B.秦王朝修建阿房宫时,不惜耗费巨大,许多木材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而所用的石材则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

C.据《礼记?檀弓上》记载,桓司马为自己做一个石制的棺材,加工了三年仍未完成。桓司马的这种行为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中国古代的建筑一般不去考虑过于长远的未来,只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当时人的需要。正是这种观念,使得土木材料在当时的建筑中大行其道。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C

A.在古代西方,许多建筑物与神权有关,需要与神一样永恒,由于不耐久的木材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就得到了西方人的青睐。 B.建造以石材为主要材料的建筑,古代中国人不是做不到,而是故意有所不为。这与华夏民族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有关。

C.因深受儒、释、道三家“万物无常”认识的影响,中国古建筑以木材为主,因此不要说先秦时期,即使秦汉以降的传统建筑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 D.中国的古代建筑采用土木为主要材料,效率更高,耗材更少,而且可以减轻人类对于地球的索取,在这一点上它是胜过西方石建筑的。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杨州法曹。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六迁司农少卿。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不听。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蛟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缇、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 ”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迁将作大匠。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遂罢。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

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C

A.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 数屡次。 B.交通贵戚,吏莫敢绳 绳制裁

C.凑按治,杖杀之,选近称伏 伏认罪。 D.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忤触犯

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木正确的一项是 答B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韦凑富有胆识,深受长官好评。任扬州法曹时,孟神爽触犯法令,勾结权要,韦凑果断处置,依法杖杀;入为相王属吏,上司遗憾与他相见太晚。 B.韦凑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景云初年,朝廷议建金仙观,他认为农事季节,建观必使农民抛弃耕作;皇上不听从,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 韦凑学识渊博,善于以古证今。开元初年,朝廷议在靖陵建碑,他上奏说明古代园陵不立碑;议论孝敬皇帝庙号时,他又引经据典说不可称“宗”。 D.韦凑因受株连,遭到皇上责罚。部属罗阳主簿犯事,皇上认为韦凑放纵属吏侵吞牟利,理应负责,于是将韦凑降职为曹州刺史。 第Ⅱ卷 四、(23分)

(1) 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译文吃着丰厚的体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时代肯定不会死人呢? (5分)

译出大意给2分;“厚禄” “顾” “必”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 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译文近期职权较轻,所以任用你以加重这一官位,还是不要推辞吧! (5分) 译出大意给3分;“重” “毋”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 )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4分)

答出幽静意思的,给2分;说明营造出静遗气氛的,给2分。 (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答“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丞相了出来。“随”字形象的表现了山道峰湖路,人在随山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4分) 对“过”字简要赏析的,给2分;对“随”字简要赏析的给2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5分)

(1)《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陆游《游山西村》中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有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2)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而“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民族气节以及舍生取学科网义生死观的千古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 17题。 听雨 叶延滨

写下这个题目,便不自觉地在心里吟诵起那些熟悉的诗篇,而且大多是古人的句子。雨,大概是古典的。而且常常当人们进入一种诗化的境况,才会从喧嚣的市井声浪里逃出来,逃出来的耳朵才能听雨。听雨有三个条件第一是心静而神动,心静者不为市井或朝野的得失荣辱而悲喜,心平如水,不起波澜;神动者,是心神与自然呼应,天地万象,胸中百感,互交互合。第二是独处一室,或书房与书为侣,或山中小亭坐对群峰。第三是有雨。说到这里,话题的主角就出来了,听雨者,与雨为友,其喜怒哀乐,无不是因雨而起。

我赶走那些如雨脚一般敲击我心窗的诗句,它们虽美,但吟哦的是他人心曲。雨声已经伴千载百代的人,抒发自己的情怀。像永不退场的乐师,耐心地为一个又一个的登台者伴奏,他只是在人们不觉察之中,调动自己的琴弦。“疏雨漏梧桐,春水洗杏花,剑门斜雨,古城涤尘轻。??”这些都是人们久唱而常新的曲子,它们让我们只能相信,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 这是六月,久旱无雨的京城,下起第一场透雨a雷声沉沉地滚过,把都市里嘈杂的市声驱走,然后是闪电,是风。好风啊,让窗外一排高高的杨树,起舞俯仰地欢迎,满世界都是叶子的笑声!然后急急敲下一排雨脚,如碎玉,如奔马,如瀑布狂泻—— ??

我躺在床上,听雨声从窗外跳进屋里来,又沿着白石灰抹学科网的老墙往上爬,爬出一道道渍印。这是我最早的记忆,好像是我们搬进那座南方老城一条叫斌升巷的窄街。那是一个旧公馆,房子是木结构为主的,木框里砌上抹上白灰。我们的房子背墙临街,墙的上部有两只小窗,用来通气透光的。小窗很高,又从不开,布一张挂满灰尘的蛛网,让人想到许多故事。故事是雨声送进来的,这是我对这个世界最早的印象雨夜里两只高墙上的窗,窗上挂着一张蛛网,网不住的雨声和更声漏湿了童年。(前两年我调出这个城市,妻子说我不喜欢这个让雨水锈满青苔的老城。) ??

我有一段让大雨泡着的记忆,那是1966年秋。那年本是我参加高考升大学的日子,“文化大革命”一声炮响,升学成了泡影,父母又先后被“革命群众”揪了出来,我被派到川滇边界山区农村“搞社教”。正是屋漏偏遇连阴雨的时候,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学科网几回晴朗的天。心里下着雨,外面也是雨,风声雨声,让人心怵。山区搞运动,免不了天天晚上的会。山里人住

得分散,一家守一个山头,我这个小工作队员,每天就戴一顶大斗笠,提一盏马灯,风中雨中满山地悠。田坎又窄又滑,一下雨就变成了鳝鱼背,真不知一天摔多少跤。啊,这也许是我命运的象征漫天风雨,长夜窄路,一盏孤灯,一张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洗了百遍的脸。(到现在说到 “文化大革命”,我的耳边就响起一片暴雨在一只斗笠上踢踏的声浪。) ??

我对雨声的记忆不全是灰色的,有苦味的记忆,也有温馨的时候。那是在陕北,夏天终日在秃山峁劳作的我们,就像在火炉上烘着的红薯,每天都盼望着天上有块能下雨的云。高原的雨少,下一次就真叫恩赐。下雨可以不出工,可以凉凉地躺在炕上,听雨声让高原有了笑语,听苞谷拔节的脆响,让自己干涸的心,也有一个绿草般的梦。(庄稼人听雨能听出的快乐,这种快乐进城后就少了,至少不是那带着土味和草味的快乐了。)

听雨,是听时间的脚步声,只是各人有各人的雨声,这是我刚刚想明白的。 (有删改)

14.文章为什么在开头一段就说“雨,大概是古典的”?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①从文章结构上说,呼应题目,引出话题;②从文章主题上来说,暗示现代人已经难得有听雨的闲情逸致了。(4分)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 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

答①就像乐师是演唱的伴奏者一样,雨声也是人们抒发情怀的伴奏者;②人们喜爱雨声,因为雨声能很好地寄托不同的感受与情怀(2分) 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2) 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

答①正是连阴雨的时候,山区自然没有几天晴朗的日子;②由于个人与家庭的不幸遭遇,心里下着雨,自然也就感觉不到晴朗的天气了。(2分) 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16.文中三个段落末尾的内容为什么用括号作了标示? 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答①将过去的回忆与当下的情思区别开来;②直述其情其事,省去文字过渡;③扩充文章的思想内涵。(6分)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17.“雨”给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 “听雨”让他明白了什么道理?请根据全文进行分析。(8分)

答第一问①南方老城的雨,给他留下了古旧、神秘的童年记忆;②川滇边界山区的雨,给他留下了特殊年代苦味的记忆;③陕北高原的雨,给他留下了农村生活绿草般温馨的记忆。(6分)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第二问听雨就是听一个人的心声,听一个时代发展变化的脚步声。(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六、(15分)

18.下面是某影城招聘值班经理启事中的六项内容,请按性质的不同将它们分为两类,并为每类命名。(4分) ①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及团队合作精神。

②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③负责本部门运营区域设备设施的维护与利用。 ④分析影城每月的运营状况。

⑤热爱影城工作,有影城管理的相关知识。

⑥协助运营经理管理影院曰常工

作。 * 答第一类③④⑥命名岗位职责 第二类①②⑤ 命名任职要求

每一类2分。正确,给1分;答出命名,给1分。命名如有其他答案,意思答对即可。

19.下面这段文字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文段语言得体,逻辑严密。(5分)

他领导的机器人创新团队获得一等奖的事情传来,我顷刻止不住流下了眼泪。在完成这个项目的过程中,他们遇到过许多技术难关,就在前天还出现了突发

情况,预想当天要完成的综合性运行检验无法进行。但整个团队通宵塵战,用力攻坚,终于解决了问题。我为他们的成功而骄傲,更为他们面对难点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而感动。 、

答示例①“事情”改为“喜讯”;②“顷刻”改为“顿时”;③“预想”改为“原本”;

④‘‘用力”改为“努力”;⑤“难点”改为“困难”。

每改对一处给1分;只指出问题而未作修改或修改错误的,均不给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将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特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6分)

答示例图表显示,2008年至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均逐年增加,而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增幅大于农村居民,二者的差距在逐年加大。

内容完整,给4分答出均逐年增加的,给2分;答出增幅有差异的,给1分;答出差距加大的,给1分。语言连贯,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学科网可酌情给分;字数超出要求,酌情扣分。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农民工老王突发胃穿孔,被送进医院。为救治这名贫困患者,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给他做了手术,又进行了十天治疗。虽然老板主动送来5000元,老王仍欠下4000多元医药费,而医院默许他出了院。老王刚一康复就回到了工地“哪怕打工还钱再难,我也得努力。是医院和老板救了我。”可欠款还是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上,最终,老王鼓足勇气找到医院,说出了想在医院打工抵债的心思。院方深受感动,聘他为陪检员。老王也特别敬业,作为曾经的患者,他格外懂得怎样帮助病人。

等级评分标准 说明

(1 )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2) 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 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深刻①透过现象深人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方法?文句有表现力

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⑩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3) 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4) 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农民工老王突发胃穿孔,被送进医院。为救治这名贫困患者,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给他做了手术,又进行了十天治疗。虽然老板主动送来5000元,老王仍欠下4000多元医药费,而医院默许他出了院。老王刚一康复就回到了工地“哪怕打工还钱再难,我也得努力。是医院和老板救了我。”可欠款还是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上,最终,老王鼓足勇气找到医院,说出了想在医院打工抵债的心思。院方深受感动,聘他为陪检员。老王也特别敬业,作为曾经的患者,他格外懂得怎样帮助病人。

等级评分标准 说明

(1 )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2) 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 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深刻①透过现象深人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方法?文句有表现力

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⑩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3) 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4) 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gn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