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接受记者采访
更新时间:2023-05-20 12:4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如何接受记者采访
尽管受到各类社交媒体的冲击,新闻媒体仍然是最重要的原创性新闻内容生产者和最重要的传播首发渠道。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定向定调”作用,正确引导舆论;注重利用商业网站以及都市类、专业类媒体,做好分众化对象化传播。通过邀请媒体采访,或回复媒体记者提出的采访需求,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一、接受采访的准备工作接受采访的人员应全面掌握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处理新闻传播事务经验,了解全局性工作,理解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信息。必须提醒的是,未经授权不得私自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接受采访属于职务行为,需在正式接受采访、发布政策信息前完成报备、审批等流程。此外,在与媒体记者进行交流过程中应避免谈论与工作无关的事项。
准备工作成功与否,是决定此次采访成败的关键。首先要评估采访需求,其次要做好充分的资料准备。
(一)评估采访需求
1.我要面对的是哪家媒体?记者是谁?这家媒体、这位记者立场如何?此前就相关问题做过哪些报道?记者是否提供了采访提纲?
2.采访形式是什么?如果是电视采访,将以直播形式还是录播形式?如果是平面媒体,采访将出现在报纸或杂志的哪个版面
1
上?是否配图片?
3.拟发布哪些核心信息?是否能够涵盖记者提供的采访提纲中列举的问题?
4.采访需要多长时间?报道将于何时刊载或播出?
5.这是什么类型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专访、特稿还是问答形式的新闻?
6.被采访者可否自行提供图片或音像背景资料?
(二)准备接受采访
1.在采访前确立基本规则与底线,例如:是否可以对谈话内容进行录音?谈话内容是否可以全部直接引用在报道中?不要寄希望于采访进行中或事后才去制定规则,否则将为时已晚。
2.建议采用面对面的采访形式,尽量避免远程连线或电话采访。面对面采访的效果一般比远程采访更好,面对面的采访让人觉得亲切,更容易沟通交流,且能看到对方的体态语言。
3.接受采访前,事先约定核心内容。在接受采访时不宜焦点过多,要确保整个采访始终围绕事先约定的核心内容进行,这是
非常重要的规则。
采访前,重点任务就是要就核心内容做好准备:清楚想要强调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请业务部门提供核心内容的相关资料与基本口径,并就关键措辞进行精心打磨提升。另外,在核心内容与基本口径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准备更多的相关背景资料。因
2
为,记者通常会从一些既定的问题转移到其他相关问题上。
(三)拟定答问口径
在接受记者采访前,要积极关注舆情,充分预测问题,拟定答问口径。
口径有两类,第一类就是在平时备战阶段,由宣传部门协调各业务部门整理的常见问题基本口径,一般做成口径手册,并定期更新。口径手册作为内部掌握的工作手册,是接受采访时重要的参考资料和答问依据。第二类是针对某一新发生的事件或社会关切的专题口径,宣传部门要根据记者提供的采访提纲和预测的问题,协调有关业务部门,共同拟定答问口径。
答问口径要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并经主管领导审定,涉及热点、敏感问题还应同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对接受采访涉及问题把握不准的,要及时向当地宣传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请示。领导干部在接受采访前要查验采访记者证,接受采访中要严格遵守纪律,按照答问口径回答记者问题,对于不在口径范围的问题不宜临场发挥。接受采访后应及时将情况汇总,向当地宣传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准备口径的第一步是首先要了解记者的采访需求是什么?从而进一步预测问题,制定统一回答口径。当拿到一个采访要求,回答以下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你进行评估。具体包括:
1.媒体和公众亟需了解哪些事实信息?
2.当前舆论主要观点和倾向是什么?
3.记者提出的问题和角度分别是什么?记者忽略了哪些事
3
实?记者是否有明显的态度倾向?
4.这家媒体的受众群体是什么?什么样的表达会容易为他
们所接受?
5.在这个新闻事件中是否还有别人也接受了采访?
6.在采访中要着重强调哪些重点信息?
7.要准备哪些故事、数据和可被媒体反复使用与公开的精彩语句?
(三)准备“三张纸”
在接受采访前要准备“三张纸”,实际上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要准备三方面内容:关键口径单、标题句列表、要点验收单。
1.关键口径单
口径是一个机构的信息边界,是对新闻报道的总体把握和就某个具体新闻事件对外的统一说法。
接受媒体采访,首先要预测尽可能多的记者问题,写下你认为采访中将会被问到的问题,并准备关键口径单,对媒体可能问到的关键问题进行口径准备。以突发事件为例,媒体往往关注事实,即如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了什么事?事件原因,为什么以及怎样发生的?以及结果,是否有人员伤亡或是对某事件的调查结果是什么?
在预测问题基础上,撰写关键口径。关键口径的准备需要经过机构内部协商,结合新闻热点,准确表达机构在该事件上的观点、态度或措施;关键口径的撰写,要把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
4
面,行文要简洁,陈述事实,避免情绪化观点呈现。关键口径的发布要求整个事件处理部门都是由统一的出口发布消息,保证消息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对于与己方观点相反的意见,同样要进行搜集和整理。对反方观点的论据和案例进行分析,查找可能的漏洞。
2.标题句列表
准备“标题金句”,这些标题金句可以用于新闻标题,不断重复,突出亮点,增强传播效果。在提炼标题句时,要避免公文化的论调,要换位思考,以媒体的思路去审视信息。记者采纳信息以及为新闻制作标题时,往往以新闻价值为标准进行判断。所以,应以本机构信息为基础,以媒体思维为角度,制定标题句列表,增强传播精准度和影响力。
3.要点验收单
“要点验收单”的作用是在采访结束前检验核心信息是否传递出去。
在制定“要点验收单”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必须被包含在内:
我所代表的机构对该事件的重要表态;对事件导向有必要而且重大作用的信息;对舆论最集中关注的内容的回应;那些不说就会引起重大舆论次生灾害的内容。要点要精炼而且清晰,集中而且有力。谈论的内容过多会引起观众精力分散,反而让他们无法抓住信息的重点。对于其中的每一点,搜集并记录下支持此观点的背景资料,例如事例、故事和一些佚事等。
5
二、采访过程注意要点
(一)坚持“三简”原则坚持简单、简要、简洁的“三简原则”,不要让重要的信息淹没在晦涩冗长的回答中,尽量用简短、清楚和叙述性的句子。
不要觉得有些事实是不言而喻的,对你的回答要进行清楚而简洁的解释。
不是每个记者、读者或听众都和你一样掌握那么多的信息,尽量使用明确的、描述性的、形象的语言,人们比较容易记住那些形象具体的描述,比如说“像一辆货车一样大”就比只是“大”这个形容词更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二)围绕中心,突出要点
始终围绕中心,不断重复核心要点,将所有的回答都最终与之联系起来。先将你的结论和可供记者引用的“标题金句”进行陈述,使你要讲的重点被众人了解,然后再用大量事实进行论证,例如事实、数据、事例、轶事、引语和故事。
(三)采访中的“五不要” 不要透露那些暂时尚未完全核实清楚的、尚不希望被媒体登载或播报的信息;
不要做出任何让编辑或记者可以断章取义或是曲解的言论;他们有些时候只选取你谈话的一部分,不管前后内容连贯而进行引用。
不要说“无可奉告”,可以使用以下的表述来代替“无可奉告” 如“我今天对于谈论这个问题没有准备”或是“这个时候谈论这个问题对我不太合适”。
6
不要说专业术语,但把所有的内容表述清楚。
不要让媒体有机会对你的说法进行解释,因为他们有可能误会你的意思。
(四)始终掌握主动权
回答问题时可以参考ABC 模板,即Answer(回答),Bridge (过渡)和Conclude(总结)。也就是说,在回答问题时,要将话题过渡到关键信息点,最后总结告诉记者的这些事实意味着什么,并以此作为结论。问题回答模板和关键信息点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威力。不要让记者去推测你的主要观点,要抓住每个机会及时过渡到关键信息点。当记者说最后一个问题时,要把您的主要信息再总结一次。面对记者的问题,要学会在回答的同时,将事先制定的要点内容进行适当转换,借机传递出去。如果记者问了一个宏观的问题,我们可以将问题缩小到我们熟悉的具体的点上回答。
在采访期间如果遇到超出口径的问题,要将谈话焦点拉回到准备充分的核心内容上,使用过渡性的短语或词句回到你所要强调的核心要点上来,这些词包括:
?“实际上事件是这样的??”
?“我补充一下??”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特别不容忽视的是??”
?“更重要的是??”
? 最“值得记录的重点是??”
?“关于这类问题,我经常被问及的另一个问题是??”
7
?“这与一件更大的事件相联??”
?“是的,而且除此以外??”
?“不对,容许我澄清一下??”
?“在所有事实还未完全清楚的时候,谈论这个问题有点为时过早。但是,我可以告诉你??”
?“我对此不太确定,但我可以肯定的是??”
?“让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
?“这让我想起??”
?“让我强调一下这点??”
?“很高兴你能问这个问题。不少人有类似的误解,但真相
(五)出镜接受采访的注意要点如果采访是面对面进行的,那么要保持直视采访者而不是摄像机镜头。如果采访是远程进行的,采访者在别处,就要对着镜头,这时镜头就变成了你谈话的对象。
端坐面向前方,对着镜头。自然地运用手势,这样既不会让你显得呆板,也不会让你显得不安。不要只用一个字来回答问题。不要运用一些对于普通公众来说不熟悉的商业或科技术语,或是一些缩略语。
保持热情和精力充沛,因为电视总是将人变得平面而乏味。穿纯色和浅色的衣服,但不要是纯白或纯黑。中间色是最理想的。不要穿褐色、格子花呢、有条纹、过分花哨或颜色刺眼的衣
8
服。
不要穿那些俗气的、鲜艳而且质地反光的衣服
对于女性而言,不要在衣服上佩戴太多饰物,例如,戴过分炫耀的耳环就会将人们的注意力从你要表达的意思上转移开。对男性来讲,不要穿比领带颜色更深的衬衣。
如果在直播节目中,你想澄清某一个问题或补充一些信息,可以直接在谈话中提起,并不需要等主持人许可才说。但是,不能表现得过于无礼。避免运用太多的数字。当你必须运用数字时,可以使用大概的数量,以便能更好地被理解。例如,不要说“四十四万四千”,可以改为“约为五十万”。
三、采访后的工作第一,如果你承诺给记者提供补充信息,
立即去做。第二,及时更新媒体人员名单,并建立日常性联系。第三,做好报道的收集和舆情分析评估。
第四,对此次组织采访活动进行评估。重点评估以下内容:这次采访积累了哪些成功经验?需要改进的有哪些方面?
第五,将此次采访的报道集、舆情分析报告、采访评估报告等资料存档,为下次组织采访活动提供参考借鉴。
9
正在阅读:
如何接受记者采访05-20
经典房地产报纸硬广主标题集锦01-28
立足审判工作特点04-10
高优指导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40环境保护(含解析)湘07-02
冯诺伊曼的计算机存储程序的设想05-17
2012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复习要点——《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05-14
四川省宜宾市2015届高考地理20城市区位分析专项训练04-26
小学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设计案例汇编5篇12-28
五上回顾拓展七优秀课件04-24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采访
- 接受
- 记者
- 如何
- 09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4
- Delphi中teechart的属性介绍
- 2011年6月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真题试卷
- 总经理助理年终总结
- 桥面系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
- 劳务派遣医疗期案例分析
- FCA1206C224M-H1中文资料
- 简易电子琴电路的设计仿真与实现1
- 银行员工转正申请
- Word2003长文档排版技巧攻略
- 安徽省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 TEM4英语专业四级---写作指导(英文)
- 可持续发展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2010年3月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笔试试题及答案
- 联创世华2011省考模拟押题班预测题目及要点分析(1)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效果
- 9.13实习队见面会发言稿
-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教案
- 小升初奥林匹克数学周周练21(无答案)
- 最新版住宅小区精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