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修学五科目

更新时间:2024-04-17 01: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净宗修学五科目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

一、净业三幅 (视频012)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人天福报

1.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2. 养父母之身,照顾父母晚年生活起居。养父母之心,不令父母忧虑。养父母之志,劝父

母念佛求生净土。

3. 作为儿女,出离生死轮回,成就佛果,才能真正帮助父母了脱生死,圆满孝道。 4. 尊重师长,依教奉行。修十善业,大慈大悲,平等的爱一切众生,涵容空有,包容一切,

礼敬诸佛,冤亲平等。

【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1. 皈依三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自性觉,皈依自性正,皈依自性净。 2. 从错误的身语意造作回过头来,正知正见、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

3. 依照佛的教诲,即依照《无量寿经》中的教诲,依教修行,念佛,修清净心,求生净土。横超三界。

4. 还要尊重地方风土习惯,遵守国家法制。

【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1. 菩提心就是觉悟之心,觉悟世间苦、空、无常。对世间绝对没有贪恋,世间就像旅馆,一切事情都不计较。如果一边念佛,还一边嗔恨,就不是发菩提心。

2.“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弥陀净土誓愿生,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一切众生是自己,虚空法界是我身。生利益众生之心,不可有丝毫我的利益。只有奉献,没有求取。

3. 菩提心之体是真诚心,他受用对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关怀爱护,只有奉献,没有求取。自受用,清净心、好善好德。

4. 深信因果,念佛成佛,心净则佛土净。口念佛号、心同佛心、行同佛行、愿同佛愿,利益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受持大乘经典《无量寿经》依教奉行。

5. 学佛重在熏习,每天都要听经闻法,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改正自己错误思想、言语、行为,才可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二、菩萨六度 (视频-013) 【布施】

第1页 共6页

净宗修学五科目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

1. 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是定),布施慈悲欢喜。

2. 看破宇宙万法无所有毕竟空,放下执着。看破自他不二、一多不二、色空不二,放下

分别。看破一切法从心想生,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放下起心动念。 3. 心要与自性相应。

【持戒】

1. 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要守法。

2. 这里的持戒是广义的戒:包括佛的教诲、世间法律制度、地方生活习惯、道德理念等等都要遵守。

3. 生活中的细节也要谨慎小心,不可造业。

【忍辱】

1. 随缘顺受,了缘,消业。

2. 要忍耐、要有极大的耐心,耐心成就圆满。

A. 人为的加害,要能忍,若无其事,心平气和。克服自己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难舍能舍、难行能行。

B. 自然灾害要能忍,如大寒大暑,依旧勇猛精进,绝不能懈怠、怨天尤人。 C. 修行苦、时间长,要能忍耐。

【精进】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纯而不杂,进而不退。菩萨做世间事业统统都是道业。 【禅定】

1. 心要清净,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一切法相都不放在心上。

2. 心要定,有主宰,于一切境界如如不动,不随境转,顺不生贪,逆不生嗔。 3. 严净三业,受持五科目,依教奉行。

4. 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观察一切法苦、空、无常、无我),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观

察一切法法性相同,一切有情众生佛性相同),转前五识为成所做智,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

【般若】自性本具般若智慧。 三、六和敬 (视频-013)

【身和同住】保护修学环境、维护好生活环境、令后代能继续生存。

【口和不争】1. 是非纷纭等是空花,梦中说梦何分好丑。与人无争,于世无求。心中只有阿弥陀

佛。

第2页 共6页

净宗修学五科目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

2. 话说多不如少,说多了容易引起误会,造成菩提道上许许多多障难。

3. 面对逆境、恶缘、骂我们、诋毁、诽谤我们的人,要生感恩心!“阿弥陀佛,谢谢,

消灾免难。”

【意和同悦】1. 法喜充满,离苦得乐,明白宇宙人生真相才是真乐。言语造作、起心动念要与事

实真相相应。

2. 念佛法门是最快乐的。修道、做事都不疲不厌。读经的目的是为了明白道理,应用到生活学习中。

【见和同解】1. 放下想法、看法、成见、放下爱见疲厌。

2. 将一切众生看做诸佛如来,真诚待人接物。

3. 佛是无依道人,佛不依靠任何人,佛教我们也不依靠人而是皈依三宝:皈依自性觉、皈依自性正、皈依自性净。从错误身语意回过头来,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本觉本有。

【戒和同修】1. 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要守法。

2. 这里的持戒是广义的戒:包括佛的教诲、世间法律制度、地方生活习惯、道德理念等等都要遵守。

3. 生活中的细节也要谨慎小心,不可造业。

【利和同均】1. 有福同享,不求他福,绝对没有享受他人福报的念头。

2. 【布施而不着相】为众生做一切事情,都无所求,不求任何报偿,也不放在心上,对尽虚空遍法界只有付出没有求取,这样心才清净。当知一切众生是自己,虚空法界是我身。

四、三学—佛法修学总纲领(视频-013) 【戒】戒学。言行举止与戒学相应。《律》

【定】定学。起心动念与智慧相应,与定学相应。《经》 【慧】慧学。《论》

五、普贤十愿-皆与性德相应-从性起修 (视频-006-012) 【礼敬诸佛】(视频-006)

1. 是性德。身语意皆要礼敬。“礼”表外,恭恭敬敬,“敬”表心,真诚恭敬。“诸佛”表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

第3页 共6页

净宗修学五科目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

2. 对阿弥陀佛的恭敬心要和对一切众生平等。冤亲平等,有缘与无缘平等,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平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要尊重一切众生的佛性、法性。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要敬人敬事敬物。待人要真诚老实。

【称赞如来】1. 称赞与性德相应的。言语要注意,隐恶扬善,赞扬善,不说恶。

2. 善护口业不讥他过。

3. 孝、悌、忠、信、义,仁爱、和平、礼仪、廉耻,把古代圣人、和佛菩萨的教诲都做到。将《无量寿经》教诲都做到。并落实到生活、工作、和待人接物中。

【广修供养】恭敬心、真诚心供养。对待一切众生都如同供养佛菩萨一样恭敬,没有丝毫轻慢的意

思。在一切供养中“法”供养是最殊胜的。

A):依教奉行、修行(才是真供养佛菩萨、父母祖先)。信、解(理解、明白)、行(照

做、认真修行)、证。

B):利益众生供养。对众生有没有利益绝对不做。佛法布施、教育、令众生破迷开悟是最利益的。

C):摄受众生供养。必先成就自己的德行。有能掌握群众心理的能力。从而诱导他归向正法。佛像、佛号。

D):带众生苦供养。理解众生的苦。佛菩萨倒驾慈航随类现身,度化众生。 E):勤修善根供养。世间法的善根:无贪嗔痴。勤修戒定慧。菩萨的善根:精进。 F):菩萨事业供养。觉而不迷的行业就是菩萨事业。

G):不离菩提心供养。彻底觉悟的心。真诚、慈悲、恭敬、平等、清净、正觉。回向发愿心,福报与众生分享。菩提心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为人处世要真诚老实、不自欺不欺人、坦荡无私。布施: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忏悔业障】(视频008)

A 业,有善业、恶业之分。造作善业得善果,造作恶业得苦果,都出不了轮回。 B 佛教我们修“净业”,就是“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而不着相。”

C \不着相\就是,一切人、事、物都不放在心上,顺境不生贪爱,逆境不生嗔恚。 D 具体说,不和一切人事物对立、结怨。不令众生因我而起烦恼,众生对我的一切不善,若无其事,不报复,不嗔恚,做还债想。对一切人事物不能有丝毫的爱【贪吝、牵挂、依恋】见【成见】疲【疲惫】厌【嗔恚、怨天尤人、不耐烦】。

E 放下“身见”身不是真我,参考【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放下“边见”,入不二法。

参考【妄尽还原观】

F 业障如何忏悔?“忏”明了,说出自己的过失。“悔”改正,后不再造。 G 忏悔的方法:

第4页 共6页

净宗修学五科目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

付业忏。烦恼起现行,马上觉悟念“阿弥陀佛”,把烦恼压下去。

转业忏。起心动念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佛法着想。心包太虚量州沙界。放下自私自利。【心行十善】。

灭业忏。罪业比作黑暗,智慧比作灯。观罪性空。 H 参见《顺生死十种心》、《逆生死十种心》 I 清净心念佛、拜佛,是最殊胜的忏悔法。

【随喜功德】(视频-011)

A 什么是功德?功德是要自己有真实的修行功夫,如持戒有功夫,得定是德。持戒是

因,得定是果。修定有功,得慧是德。持戒不能得定,这个持戒只能得六道内有漏的福报,出不了轮回。持戒不得定是因为不如法,不能与自性相应,具体说不能与“清净、平等、觉”相应。“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自非却是左。”

B 怎么修功德呢?与清净、平等、觉相应,与自性相应就是功德。如利益众生供养,令众生破迷开悟,而做的人三轮体空,不着相就是功德。

C 做人做事都要低调,不张扬,避免嫉妒障碍。对于众生的诽谤不善,都不要放在心上,依旧以真诚心对待一切人事物,感恩众生,替我消业,成就忍辱波罗密。 D 严净三业,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E 随喜功德,破除嫉妒、傲慢的障碍。 【请转法论】(视频-011)如何消除业障?依照因果法则。【请转法论】是一切消灾免难最殊胜的方法,业障灾难从迷惑颠倒中来,从错误的想法做法中来。弘扬佛法,令众开悟,从错误回头,正知正见,业障自然就消除了。【念佛】佛号功德不可思议。

【请佛住世】(视频-011)佛法长存,长时熏修,众生才能开悟。

【常随佛学】(视频-012)1. 回向菩提、正觉。将佛法运用于生活中,过高度智慧的生活。

2. 普贤菩萨表实践(以愿导行,以行践愿),文殊表智慧(明白宇宙人生真相,觉而不迷),观音表慈悲(大慈大悲,冤亲平等)。

【恒顺众生】(视频-012)1. 回向众生。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真心,一理体。变现的境界虽

然不同,但是体是同一个。就好像身体由不同部分组成,但依旧都是自己。十法界依正庄严,统统都是自己。

2. 要用真诚、清净、平等、觉悟、慈悲、恭敬、谦虚的心去关怀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因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都是自己。平等中有差别,

第5页 共6页

净宗修学五科目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

差别中有平等。

【普皆回向】(视频-012)回向法界、自性、真如。放开心量,心包太虚量州沙界。一切众生是自

己,虚空法皆是我身。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与自性相应。

三皈依(视频-013) 【皈依佛】皈依阿弥陀佛。 【皈依法】皈依《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净宗五经一论》等净宗经典。 【皈依僧】皈依自性清净,一尘不染。

第6页 共6页

净宗修学五科目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

差别中有平等。

【普皆回向】(视频-012)回向法界、自性、真如。放开心量,心包太虚量州沙界。一切众生是自

己,虚空法皆是我身。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与自性相应。

三皈依(视频-013) 【皈依佛】皈依阿弥陀佛。 【皈依法】皈依《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净宗五经一论》等净宗经典。 【皈依僧】皈依自性清净,一尘不染。

第6页 共6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fm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