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线描画目标要求

更新时间:2023-08-12 20:19:01 阅读量: 初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儿童线描画的指导和创新

〔摘要〕儿童线描画以它的游戏性、随意性、象征性和装饰性成为其主要特点,并深受幼儿的喜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对幼儿进行具体的线描画指导,引导幼儿去感受、领悟和表现线条的无限魅力是一个值得我们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对传统的黑白线描画进行改革和创新,进一步丰富线描画的材料和表现形式,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创作线描画的兴趣和热情。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绘画源远流长,其中线描画是世界美术中一道耀眼的风景线,英国美术批评家罗杰·弗莱写道:“中国艺术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在其中占首位的线的节奏,我们注意到这种线的节奏总是具有流动和连续的特征……这真可以说是一种用手画出舞蹈的曲线。”线描画它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用线条作画,用线条说话的艺术,有很强的装饰性及独特的视觉效果。线描画正是以这种清秀、隽美、含蓄、夸张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幼儿园的小朋友当然也不例外。儿童线描画与成人线描画有所区别,以它的游戏性、随意性、象征性和装饰性成为其主要特点。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曾经有一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道出了线条的本质在于它的情感意味,即表达画家的精微感觉和细腻的情绪,同时也道出了丰富的线条留给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又如何对幼儿进行具体的线描画指导,引导幼儿去感受、领

悟和表现线条的无限魅力呢?一提起线描画,在人们的头脑中便会出现“黑白”这两个字眼,似乎黑白色调的绘画成了线描画的代名词。许多人认为线描画的材料很简单,一张白纸,一支笔,就能随心所欲的变换出美伦美奂的美术作品来。而在孩子们的眼中,色彩缤纷的画面给他们无限的视觉冲击。在指导幼儿进行线描画的过程中,我常常在思考,能否对传统的黑白线描画进行改革和创新,进一步丰富线描画的材料和表现形式,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创作线描画的兴趣和热情呢?

二、儿童线描画的指导

㈠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线描画艺术作品的美,激发幼儿对线描画的兴趣。

要热爱任何一门艺术,我想,都是从欣赏开始的。在幼儿最初接触线描画的阶段,老师要选择一些优秀的不同风格的绘画大师线描画作品引导幼儿去观察和欣赏,引导幼儿去发现线基本上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直线有水平线、垂直线、斜线等。水平线有广阔、宁静感;垂直线有升腾、挺拔感;斜线有危急或空间变化的感觉。曲线有波浪线、螺旋线、弧线等,流动的曲线使人感到变化、柔和、轻巧、优美,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同的线条会产生不同的美感,如华美、柔和的线产生韵律美;简括、挺拔的线产生力度美;生涩、古朴的线产生稚拙美等。通过欣赏大量的优秀线描画艺术作品,可以提高幼儿的眼力,加深儿童对线条这一艺术语言的理解,画家的笔法就是他本人品格个性的再现。例如达芬奇画的冷静的线条突出了画家的理智的个性;凡高动荡的线条突

出了画家冲动的性格;德拉克洛瓦奔放的线条突出了他热情的天性等。让幼儿从小接触经典,开阔眼界,有利于他们能更加敏感地感知和选择线条,并自觉地运用到自己的线描画作品中去。我们还可以自己创作绘画一些简单漂亮、稚拙童趣的儿童线描作品,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觉得原来画线描画是那么的简单和美丽,在这种欣赏和感受中领略到线描画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对线描画的兴趣和喜爱之情。

㈡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让幼儿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当然,除了引导幼儿欣赏线描画艺术作品中不同长短、粗细、曲直、刚柔、滑涩、虚实、疏密等线条,我们还要引导幼儿去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线条,如每个人的头发有卷曲和笔直之分,每片叶子上的叶脉纹路都不一样,一件花衣服上有许许多多的线条组成,生活中那么多不同的线条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美的感受。在引导幼儿观察的时候,老师要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由远到近、由外往里的原则,学会有比较地观察、有思考地观察。在观察物体的时候,要引导幼儿去发现物体的主要特征,比如同样是海洋里的鱼,但是每条鱼的形状、身上的花纹就各不相同。《纲要》提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绪,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去引导幼儿从平平常常的事物中通过观察去发现事物的一个最美的点,以此为契机,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如小姑娘的花裙子特漂亮,各种各样花瓶的图案十分美丽等。观察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观察再观察,仔细去观察物体的细节特征,

通过精细观察、精细刻画,培养幼儿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的元素,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有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便有了不同寻常的发现,有了不同寻常的发现,便有了不拘一格的想象。著名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无处不在,重要的是你的发现!”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观察习惯,丰富的观察体验为想象收集所有的信息,也为想象打下坚实的基础。

㈢画画有趣的线条,提高幼儿对线条的敏感性和表现力。

画线条可以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一开始可以引导幼儿随意涂鸦或画出各种线条,这对幼儿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幼儿感到原来画线条就这么简单,从而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幼儿参与线描画的热情。在幼儿喜欢画的基础上,教师慢慢地引导他们画各种有趣的线条。如长线、短线、直线、曲线、折线、弧线、螺旋线、弹簧线、城墙线……

接下来,老师要做的事引导幼儿去发现和领悟各种各样线条的情感特征。保罗·克里曾经说过“一根线条可以成为一幅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以有它自己的一种生命,一种表现力,以及它自己的个性特征。”线首先以形的状态存在,其次线条还蕴涵丰富的情感。线条的表现力是那么地奇妙:或长或短、或多或少、或流畅,或凝重、或或平稳、或跳跃、刚毅、或柔弱。教学中我尝试通过语言的提示、听不同风格节奏的音乐、摸不同质感的物体等各种感官上的刺激让学生画出有感情色彩的线条,可以提高幼儿的表现力。比如根据教师的提示画出富有感情的线条,如“奔放的线条”、“刚强有力的线条”、“平静的线条”、 “潇洒的线

条”、 “烦躁的线条”、“犹豫的线条” 、“温柔的线条”……

最后,我们引导幼儿把各种造型不同、疏密不同、粗细不同的线组合在一起,就可起到十分美的视觉效果。如让幼儿画《美丽的树林》,小朋友根据自己积累的各种线条、树林的图片和自己心中想象的树,画出千姿百态的树木,每一颗树的树干、树枝、树叶都不尽相同。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幼儿感悟线与线通过组合会产生不言而喻的美,从而理解线表现的创造力所在,加强创作的审美意识。

㈣放飞想象,自由表现,引导幼儿画出富有个性的线描画作品。

《纲要》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因此,看儿童的线描画不是看他画的好不好,模仿的有多逼真,更重要的是从中感受他的思维情感、以及他们的想象创造,没有想象就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任何一幅好的作品都源于作者深切的情感及灵感的结合。孩子在进行线描画创作时,我们鼓励他们发挥想象,把不同的线条与图案互相组合,画出自己所思、所知、所想的作品就是成功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体验到绘画创作给他们带来的满足感,从而更积极热情地去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在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引导幼儿进行大胆构思。那么如何构思呢?可以让幼儿欣赏各种实物,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实物组合成一幅艺术的画面。也可以讲述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优美的童话,启

发幼儿进行构图。也可以定一个主题启发幼儿进行构思,如今天我们来画《森林卫士》,小朋友想一想,森林中有哪些小动物会来保卫美丽的大森林呢,经过讨论,幼儿画出的作品就千姿百态,各具特色。人们常说,艺术是相通的,在引导幼儿进行线描画创作时,教师还以让幼儿欣赏音乐作品进行线描画创作,例如,让幼儿听音乐的高低变化画出各种流动的曲线,然后在各种曲线组合成的格子里画上装饰性的各种线条,这样就完成了一幅别具一格的线描画作品。在指导幼儿进行线描画创作的时候,我比较喜欢选择用拟人、夸张和变形的方式进行构思画面,例如画《太阳》,有些孩子把太阳画成梳着小辫子、咧嘴哈哈笑、手舞足蹈的太阳娃娃;有些孩子把太阳画成戴着帽子、穿着运动服、活力四射的太阳小子……再如画《我和巨人做游戏》,我引导幼儿说说,你会和巨人怎样玩游戏呢?小朋友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结果小朋友表现的画面十分富有想象力,有的画小人站立在巨人的肩膀上,有的画小人钻进他的口袋调皮地探出头来,有的画小人抓住巨人的辫子荡秋千……在形式的处理上,我要求他们用装饰性、随意性的风格去刻画每一细节,就是让他们设计自己喜欢的图形或图案去填满每一处空白,使构图尽量"满"。技巧方面,宁"拙"勿"巧"、宁"稚"勿"熟"、宁"怪"勿"板"。让他们尽情展现儿童线描画的特点和美感,使儿童在画线描画的过程中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发展。

㈤欣赏评价线描画作品,提高幼儿审美情趣,再次激发幼儿创作线描画的兴趣和欲望。

在幼儿完成了自己的得意之作后,老师要做的当然是让可爱的孩子们欣赏一下自己的佳作了。漂亮美丽的作品需要有更多的人来欣赏和学习,让大家都来领略这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不但是对孩子们的肯定,更是对他们的激励。欣赏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展示所有孩子的线描画作品,让幼儿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和同伴竟会描绘出如此优秀的作品;可以让孩子讲述自己的作品,你会发现孩子别有一番想象;可以让孩子评价同伴的作品,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受到启迪;可以小组互评,在欣赏讨论中形成对线描画作品审美的共识;可以将幼儿的线描画作品以画展的形式呈现在大家的面前,让幼儿领略成功的喜悦,俨然一个个小画家……我们可以把孩子的线描画作品尽可能地展示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当那一幅幅清新脱俗的线描画作品冲击我们的视线时,就如同引导孩子走进了一个奇妙的线的世界:那拟人化的画法、夸张变形的物象、神奇美妙的联想,都是孩子们想象和智慧的结晶。孩子们正是用线这种特殊的符号表达着自己的感受,又用线不断地创造新的符号,创造出极具生命力的线描画作品。

三、线描画的创新

黑白色的线描画虽说能变幻出无穷的作品,但久而久之,也会令人感到单调和乏味,尤其对儿童来说,色彩缤纷的画强烈地冲击着他们的视线,对他们更具无限的吸引力,在指导幼儿进行线描画的过程中,我常常在思考,能否对传统的黑白线描画进行改革和创新,进一步丰富线描画的创作的材料和表现形式,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创作线描画的兴趣和热情

呢?在教学实践中,除了以黑白色为主要基调的线描画,我也指导幼儿创作了一些富有创意的线描画作品。

㈠在黑色纸上画线描画

除了传统的用黑色水笔在白纸上作画,还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用水粉笔蘸白色水粉颜料在黑色纸上作画也别有一番情趣,而且视觉效果很好。

㈡在多种色卡纸上画线描画

有时可以为了表现主题的需要,可以选择一些相应颜色的卡纸进行线描画的创作。如让幼儿画各种海洋里的鱼,就可以让幼儿选择各种深浅不一的蓝色卡纸进行作画,作品完成后,各种各样的鱼犹如遨游在蓝蓝的大海中,效果相当不错。

㈢线描画刮画

在一张白纸上用油画棒随意涂抹各种颜色,在上面覆盖一层黑色的油画棒,然后用牙签、火柴棒、小起子刮出彩色的线条,这种作画方式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令他们感到既新奇又有趣。

㈣彩色线描画

有时根据所画内容的需要,我让幼儿用彩色笔、珠光笔、彩色铅笔、金银线笔等画出五彩的线条进行表现。例如画《美丽的孔雀》,用各种漂亮的颜色画出各种线条表现孔雀开屏时美丽的姿态,真是再恰当不过

了。而且,在用这些丰富的材料进行创作时,小朋友的绘画激情十分高涨。

㈤单色线描画

用一支黑色的笔在白纸上作画,可以表现出黑白朴素之美。我们也可以尝试让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颜色来进行线描画创作,如《紫色的幻想》,可以用紫色的水彩笔大胆组合生活中紫色的物品,并进行各种线条的装饰,这样也能不断激发幼儿创作线描画的兴趣和热情。

线描画是我们艺术瑰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儿童线描画更是这颗明珠中的珍宝。我们要用欣赏、赏识的眼光与孩子们一起去观察、去思考、去想象、去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和孩子们一起领略线描画的无限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近儿童线描画这个纯净的世界,不断地激发幼儿对于线描画的兴趣和热情,不断地创新和提高,和孩子们一起在线描画这一方天地里一起成长、一起体验,一起收获! 四、运用多种作画材料,丰富线描画的表现手法

提供丰富多样的纸材

笔头不同粗细的记号笔结合使用

记号笔与油画棒结合使用

记号笔与水彩笔结合使用

精彩的大班线描画

时间

:2010-03-16 22:02来源: 作者: 点击: 次

线条是绘画最基本的造型语言之一,线描画是指单纯用线条画成的画。在儿童绘画中,线描画是一种最基本的、也是最容易表现的绘画形式。

涂鸦期的幼儿用笔画出的一些散乱的点线,涂抹出的一些个块面,是其最初的视觉想象符号。我们可以把这些想象符号视为一种广义的线描画,幼儿就是在这样的涂鸦中发现自己以及周围的世界的。东方艺术以线条为主的表现方法对东方幼儿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幼儿用线条表达其审美意识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从任意的涂鸦(四岁前)到图形组合(四到五岁),到运用线条表现所观察对象的轮廓,再到用线条的疏密变化来表现美感和次序感,表现对生活中所见、所闻和所想的事物的色彩(六岁左右),体现了东方幼儿独具特色的绘画能力的发展过程。我们时常会惊叹于幼儿在线描画中所透射出来的无限创造能力。

本文在此将着重以五到六岁,即大班幼儿的线描画为例,展示在无限变化着的线条以及色彩的画面中,幼儿是如何地运用线描画来表现个人的审美创造力。

幼儿线描画的表现方式

? 线描画的工具

记号笔、签字笔以及一些能在纸上划出印痕的工具。粗细不同的绘画工具更能增加线描画的画面效果,如用白色或金银色笔在深色纸上作画;用刮刀在刮蜡纸上刮出印痕等。

? 线描画的材料

任何纸张,如打印纸、卡纸、色纸、刮蜡纸、吹塑纸等。甚至可以是地面。

? 线描画的表现方法

线描画从点到线的千变万化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面。如果我们把没有涂色的部分称为白,涂满颜色的部分称为黑,那么线描画即是介于黑和白之间的灰。各种各样的点和线构成的面,会呈现出丰富的、深浅不断变化的灰色。

(附图——儿童画中经常出现的点和线)

幼儿线描画的常见图式

? 散点——疏密、大小和花纹的不规则排列

附图一:不规则的散点由疏到密,形成由浅到深的效果。

附图二:粗细不同的点出现不同深浅的对比效果。

附图三:粗点使整个画面更显活泼。

附图四:点的工整排列呈现出整齐有力的气势

? 直线——有规则排列中的变化

附图一:直线的工整排列。

附图二:直线的间隔排列。

附图三:直线的粗细排列。

附图四:直线与图案的间隔排列。

? 直横交叉的线条——方格排列中的变化

附图一:直横线的交叉形成通常意义上的方格,

附图二:直横线的间隔排列。

附图三、四:直横线交叉间隔形成的四方连续。

附图五、六、七、八:加入斜线后使画面更加丰富。

? 间隔不同的画面呈现不同的装饰效果

附图一:

附图二:

附图三

? 加入波浪型线条使画面更加活泼

附图一:波浪的重复组合。

附图二:波浪与小圆点组合。

附图三:不同波浪线的规律排列。

附图四:斜线与波浪线的组合变化。

? 不规则线条赋予有节奏感

附图一、二、三、四:同一线条不断改变方向。

附图五、六、七、八:生活中的装饰美。

儿童线描画的指导 胡静 (班主任) 2010-02-24 线条是最幼稚的造型语汇,所有儿童的第一笔绘画都是用线条来表现

的。线条又是最高级的造型语汇,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道出了线条的本质在于它的情感意味,即表达画家的精微感觉和细腻的情绪。近几年来,我国许多美术工作者都在探索培养儿童以线作画的途径。意在实施通过以线造型的线描写生的训练,达到培养儿童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等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在线描写生的教学中,教师所表现出的审美导向常常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之一,错将儿童简笔画替代线描写生。

现在儿童简笔画中的形象都是成年人根据自己的意志,以简单的平面化图形表示的形象。严格的说这些形象只能算是一些符号。简笔画的造型方法不是抓住对象的形体结构规律,而是一些外形轮廓剪影式的拼凑。它违背了人认识事物的规律-从形体上熟悉某个事物进而认识它。人之所以在视觉上感到物体的存在,是因为物体由不同色相和亮度的色块组成,这些色块之间的界线就是人视觉感知的线,了是绘画中线产和一的理由。由些可见,线是有空间走向的,是和物体的结构线,而不仅是物体的轮廓线。只知道轮廓线而忽视结构线的画法是非常有害的,它直接阻碍了儿童对物体的理解,扰乱其认识客观世界的进程。 我国的儿童受东方文化熏陶,对线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教师就培养儿童学习以线条的形式,通过敏锐、正确、整体、概括的观察,采用写生的方式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会。而不是临摹大人的雷同、死板、没有错落,没有空间的简笔画。 误区之二,线描训练是无艺术加工的照搬照抄。

现实生活中象山的纹路、田间的小道、杨柳的线条,天空的彩虹,有跨度的高压电线,节日夜空的烟火等等线条,都会给人们不同的美的感受。一些教师在指导儿童线描写生时,往往强调被写生物体是有形的物,而忽视物体的形式美,情感美。许多看似很平常的写生对象,通过线描写,画出来的却感到很有味道,这是因为作品中含有一些超过形本身以外的形式美。古今中外的艺术家早就注意到用不同的线条和恰当的形式作画,有利于表达自己不同的情感。所以教师应多引导儿童以一种艺术的眼光观察自然,观察客观世界,并善于从中发现形式美、艺术美。艺术美是美的典型形态,它比自然美更加强烈,更集中。以线去描绘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线,不是看什么画什么,自然界中很多线是杂乱的,有美也有丑,作为艺术作品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而应该有取舍,提炼加工。用夸张手法,强调特点,突出特征;用概括的手法抓住主要的线,放弃没用的线。一幅好的线

描作品一定要有艺术加工,最好是多种手法并用。只有这样,线条的美感才能加强,画面也就显得生动活泼、耐人寻味了。

误区之三: 重一般描写,轻精细刻画

多数教师在指导儿童线描写生时,往往以专业的思想要求学 生,科学严格的透视、大量的解剖理论,追求酷似对象的造型观 念,严重挫伤了学生线描写生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的 表现力,使儿童的线描作品千人一面,盲目乏味。 在写生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判断物象的基 本形状、基本比例、基本特征,把握对象大的感受和印象,并努力 保持住这种整体的感受和印象,大胆落笔画出物体的大关系。同 时要注重培养儿童在描绘局部时的精细观察、精细刻画的兴趣和 能力。细节是构成事物特征的重要部分,通过精细刻画,可以使儿 童对事物认识更深刻,可以使儿童在许多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的 因素,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精细观察和精细刻画还可以克服儿童 粗心大意的坏习惯和对事物不求甚解的坏毛病。当然,局部的精 细刻画要照顾到全局,细节与整体的关系处理得好,作品才显得 完整、充分,近代画家徐悲鸿“致广大而尽精微”说得就是这个道 理。

误区之四:线描作品中缺乏个性美的培养

通过—段时间线描写生训练的儿童,初步掌握了以线造型的 手法,作品呈现出一种相对平淡的稳定性。教师在这一阶段应着 重培养儿童线描中个性美的表现。" 首先,教师应提高儿童的眼力,加深儿童对线条这一艺术语 言的理解线的轻重缓急,光滑滞涩、清晰含混等品格;线的长短、 粗细、疏密、干湿、曲直、快慢等节奏的变化,都可以表现无限丰富 的情感层次。画家的笔法就是本人品格个性的再现。元朝倪云林 的线枯涩中见丰润、疏落中见遒劲,表现了作者的飘逸和空灵。晋 代顾恺之线条,敛约娴静、反映画家内向、深思的性格;唐吴道子 的线条豪放飘洒,用力不一,迅速难以捉摸,反映作者奔放、雄浑 的气质。西方艺术大师也是如此,达·芬奇冷静、准确的线条,表 现出艺术家精确、理性的个性。凡高作品中弯曲、动荡的线条、反 映画家急躁冲动的天性;德拉克洛瓦奔放有力的线反映了画家激 昂热情的性格。让儿童从小就接触经典,开阔眼界,有利于他们能 更加敏感地感知和选择线,并自觉地流露到写生中去。第二,教师要给儿童个性发展的空间,儿童的个性差异很大, 有的粗扩,有的细腻,有的娴静,有的活泼,表现在作品中有的奔 放快畅,画大感觉。有的画风细致,处处得当,教师不要以统一标 准去评价和规范他们。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发挥他们个性上的优 点,并成功地体现到作品中去,使他们的线描作品具有一种特质 的个性美。

误区之五;忽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儿童自觉绘画现象表明:抒情达意式的表现性绘画是低幼段 儿童美术活动的主要特征。同时以线性为表现方式。这阶段的儿 童美术活动主要体现为游戏性。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以幼儿 喜欢的,身边的实物为写生对象,激发幼儿绘画写生的兴趣,鼓励 幼儿自己做主人。2、以浅人手,由简人繁,培养幼儿

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表现力。3、在生动活泼的线描游戏中,自然融合分析,训练记忆想象能力。

儿童进人中高年级后,他们不再满足早期“涂鸦”,其思维和认识开始羽翼渐丰,表现理念逐渐进人客观写实期,具备了较细致深人地观察、物象与描绘物象的能力。教师应将做到:1、在强调 观察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讲授美术基础知识。2、作业练习并不要求进行专业化的造型训练、写生主要靠直观感受表现对象特征, 如线的种类、线的排列秩序等,3、用线精细刻画,并初步了解形的夸强,变化和装饰等手法。4、进人生活,给学生以自我发挥的空 间,培养个性特征及其创造能力。

那种无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以一种成人化的模式安排写生 的教法只会使儿童失去对线描写生的兴趣。 罗丹说:“美,无处不在,重要的是你的发现!”儿童通过线描写生的训练,缩短了生活与美的距离,最终达到懂得美、发现美、 欣赏美和表现美的审美素质。

幼儿线描画教学初探-幼儿园美术教学论文评选

来源: 作者:LINKEN 发布时间:2011-6-27 11:26:00 浏览:[469] 感谢LINKEN上传

作者姓名: 应佳萍

作者单位: 诸暨市浣纱幼儿园

线描是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形象的绘画手段,是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绘画方式,是在平面上表述客观事物或主观想象而使用的虚拟性、提示性、装饰性的视觉语言。线条是最幼稚的造型语汇,所有孩子的第一笔绘画都是由线条来表现的。线条又是最高级的造型语汇,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道出了线条的本质在于它的情感意味。

在今天的幼儿绘画领域,线描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众多孩子及教师绘画教学的热点。它不仅可以塑造形象,传达感情,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更好地掌握造型能力,熟悉线条的表现力,学会处理疏密、繁简的对比,掌握好画面的节奏。许多美术工作者都在探索培养孩子们以线作画的途径。意在实施通过线描装饰活动,达到培养幼儿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等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幼儿线描画的选材

幼儿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幼儿形成对学习的兴趣。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然而审视以往和当前的美术教育,由于单一偏向绘画或工艺课的教学,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审美视野狭窄、远离幼儿的生活经验。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儿童爱好美术,不仅因为作品具有成功的价值,而且还因为他们能从工具和材料的使用过程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如果提供的工具材料是单一的、固定的、久而久之,会使他们感到厌倦、乏味,从而降低了幼儿的积极性。因此,我们以线描为中心,不断改变与拓新创作的工具与材料,注重引发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提高艺术素质,并从以下几方面选取线描画教学内容。

(一)幼儿主题活动的热点

主题活动是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单元,在主题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生成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教师预设的内容整合,从而形成活动。如主题活动“花”中,我们从幼儿爱好美丽事物的天性出发,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花卉,在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尝试用不同的线条探索不同的表现手段。

(二)幼儿喜欢的动画片或故事

动画片或故事是幼儿较感兴趣的内容,他们往往能清楚地记住其中的人物形象等,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与同伴探讨这些人物。将这些形象纳入线描画活动,是从幼儿兴趣出发开展线描画教学的一种尝试。如,以幼儿喜爱的“蓝猫”为主人公,请幼儿按意愿选择或想象蓝猫的故事情节,大胆进行故事画的创作。幼儿在欣赏动画片、讨论内容的基础上,对“蓝猫”形象的线描装饰非常生动有趣。

(三)幼儿身边的人、事、物

幼儿身边的人、事、物是幼儿最经常接触的,也是最具有感性认识的。这比给予幼儿示范画或者要求幼儿画抽象内容要实际、容易。如,在三八妇女节当天,我们请孩子的妈妈来园参加活动。妈妈是孩子生活中最熟悉、最重要的人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解、自己对妈妈独特的爱。在他们的作品中,再也不是枯燥无味的人物或者千篇一律的人物,每一根线条都生动又富有感情,每幅作品都内涵着深刻的故事和情感。

二、幼儿线描画的教学

儿童自觉绘画现象表明:抒情达意式地表现绘画是幼儿美术活动的主要特征。同时以线性为表现方式。这阶段的儿童美术活动主要体现为游戏性。教师应该做到:1、以幼儿喜欢的,身边的实物为素材,激发幼儿学习儿童线描装饰的兴趣,鼓励幼儿自己做儿童线描活动的主人。2、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表现力。3、在生动活泼的儿童线描游戏中,自然融合分析,训练记忆想象能力。

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线描画教学可尝试以下过程:

(一)认识线——感受美

任何绘画作品均以线条作为基本元素构成。综观中外美术史,发现人类最早的美术遗物、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饰物和欧洲洞穴壁画,均以线造型,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物概括美的认识。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壁画中以粗犷的线表现的野鹿、野猪,达芬奇的线典型地表现为对物象的认识为理性高度自觉和自信的一种状态。线描在我国更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画的作品中均是以线条来表现“十八描”,“曹衣山水”、“吴带当风”都是对我国线描发展的总结与概括。因此,将线描艺术的历史经验运用到现实的教学中是开发儿童创造力的有效手段。线条不但可以表现极强的形式美感,而且还能反映出丰富的情感。有的线条流畅舒缓,如行云流水,有的线条刚强有力,如铁划银钩,有的线条潇洒奔放,自由痛快,有的线条秀丽妩媚,婀娜多姿……线条的表现力之强由此可见。

幼儿开始绘画时的线条没有多少变化,本身也没有意识到线条可以有如此多的变化与内涵。通过欣赏古代绘画、书法作品中等具有代表性的线条,了解线条的丰富的变化与强大的表现力,感受线条的美感,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与创作的激情。

(二)体会线——表现美

1、说说线

通过回忆、观察、收集、举例说说生活中、自然界中的线。如人的头发、毛线、电线、蜘蛛网、树桩的年轮、水的旋窝、柳条、面条、五线谱、铁轨、弹簧等…… 通过说线,幼儿就会意识到“线”其实无处不在,只要注意寻找就能发现。同时要求幼儿留心生活中不同形态的线,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的习惯。

2、画画线

(1)、单线

①、随意画线——培养兴趣,增强信心

几乎每一个幼儿画画的第一笔的都是线,线是人类最先掌握的绘画语言。画一条线对每一个幼儿来说都是轻而易举的事,就一根线来说,根本没有对与错,好与差,幼儿也不会产生危难消极情绪。目的就是要让幼儿有信心。当然,教师对幼儿的肯定,将有助于增强幼儿绘画的信心,提高参与的热情。

②、画变化的线——培养创造力

线的造型千奇百怪。如长线、短线、直线、曲线、折线、弧线……如螺旋型线、弹簧型线、城墙型线……两种性质组合的线,如弧线与直线的结合、弧线与锯齿形线的结合……人是有创造的潜能的,这是与生俱来、客观存在的,只是缺少发掘,教育的作用就是唤醒与培养。这儿所说的唤醒是指许多人其实有创造的能力,只是缺少创造的动机,或者叫创造的精神,许多幼儿总是抱怨不会画,实际上是由于心理障碍而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教师只要在练习

时设置坡度,循序渐进,就能够让幼儿积极参与进来。

③、画情感的线,提高表现力

“一根线条可以成为一幅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以有它自己的一种生命,一种表现力,以及它自己的个性特征。” ——保罗 克里曾。线首先以形的状态存在,其次线条还蕴涵丰富的情感。线条的表现力是神奇的,或长或短,或平稳,或多或少,或跳跃,或流畅,或凝重,或刚毅,或柔弱。教学中我尝试通过语言的提示、甚至尝不同的味道、听不同风格节奏的音乐、摸不同质感的物体等各种感官上的刺激让学生画出有感情色彩的线条,可以提高幼儿的表现力。比如根据教师的提示画出有感情的线条,如“刚强有力的线条”、“温柔的线条”、“奔放的线条”、“平静的线条”、“烦躁的线条”、“潇洒的线条”、“犹豫的线条”……

(2)、组合线

线不是单一的,造型不同、疏密不同的线组合在一起,可起到装饰的效果,让幼儿画好简单的外形把几种不同形态的线组合在一起,会创造出更丰富的构成效果。如设计一些练习如“有趣的瓶子”、“伞花”“美丽的小鸟”等需要注意的是组合要有一定的秩序,排列宜紧密。如“扩散的圆形”、“想象中的花”可以要求学生扩散的层次要多一些。如“美丽的贝壳”可以先要求幼儿画几个贝壳的造型,然后添上美丽的线条。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幼儿感悟线与线之间因对比而产生的美,从而理解线表现的创造力所在,加强创作的审美意识。

(三)运用线 -----创造美

1、精细的写生——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的才能要比创造的才能更为少见。”——左拉。心理学认为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在实践中通过训练而获得的。幼儿绘画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观察力水平的高低。写生是培养幼儿观察力、表现力的最佳方法。虽然临摹也能提高表现形式、观察力,但临摹与写生的最大差异在于临摹是磨去个性的练习,写生是张扬个性的创造。初学写生,教师不要急于教幼儿怎样画,老师示范也没多大用处,关键要引导幼儿怎样看,引导幼儿看清事物的基本特征。

2、创造性写生——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发展儿童运用自己的技巧创造作品的能力,而不必用他人规定的模式或方法。”——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所以我们尝试一种新的方法,叫做“创造性写生”。写生与创造好像是一对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一般说来,写生就是真实地描绘客观事物的美术方法,但是在实际绘画写生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带有绘画者的主观感受,或者有意增加、减少、夸大、缩小景物的原貌,甚至移动景物的位置,使作品更具有美感和表现力。 依靠直观知觉让幼儿进行写生,不仅可以让他们顺利度过绘画困难期,而且可以使幼儿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极大的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造型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3、线条画创作——发扬个性,自主创新

在现代社会中,幼儿美术教育的明确目的是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在经过了前阶段的学习后,我开始让幼儿尝试搞一些创作。创作的题材很广,植物、动物、静物、人物、风景……通过尝试创作不同题材,从而提高幼儿的绘画创作能力。

①植物联想画

植物是幼儿很喜欢表现的内容,如树、花、草等。让幼儿对植物进行创意想象,很适合幼儿学习,如《奇妙的树》、《各种各样的花》,幼儿所创作的树与花造型不一,表情不一,表达的内容也不一样。这些作品就象一面面镜子,折射出他们对自然,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②昆虫、动物联想画

昆虫、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幼儿抓住动物外形特征,再进行创意想象,是节很适合幼儿学习的课例。如《猴子的故事》、《千变万化的鱼》等作品,画面既童趣,又富有灵气,也为他们以后的绘画创作奠定了很好基础。

儿童线描画是儿童情趣、思想、内在潜能的自由表现方式,是儿童思维活动的一种真实记载,是他们想象力、创造力、写实能力的结晶。儿童线描画不仅自由、随意,还可把幼小孩子的那种“心”象绘画毫无约束地表现出来,充分体现儿童线描画夸张、奔放之特点。更重要的是:儿童通过画线描画,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分析、想象、记忆、创造等多种综合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让幼儿充分地去发现、去尝试、去表现、去交流,蹲下身子去欣赏孩子们地儿童线描画,用赏识的眼光去感受,你肯定会被它的真实、自然、可爱所感动,从而给自己的心灵投去一片惊喜与惬意。

大班幼儿线描画教学初探

普陀区实验幼儿园 胡迎红

一、问题的提出

线描画是最古老、最原始的绘画方式,是用线条的变化来描绘对象及其形体结构的绘画方式,是我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之一。线描画使用工具简单,可以

随时随地进行画画,它既对具体物象作概括处理,又可进行细致刻画,既能进行造型训练,又可作创造表现传达感情。

在幼儿的眼中,每一根线条都充满了生命。如他们看到一根直线,会说那是一条爬动的蚯蚓,看到一条弯线,会说那是妈妈笑眯眯的眼睛。线条是最幼稚的造型语汇,所有孩子的第一笔都是由线条来表现的。对幼儿进行线描画教学成了当今艺术教育的一个热点,不但可以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然而,由于老师对幼儿美术新理念的理解不够透彻,受传统幼儿美术教育思想的影响,在目前的线描画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

1、教师过分注重美术技能的训练,对那些技能表现较差的作品很少用欣赏的眼光欣然接受,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幼儿对自我作品的评价。

2、忽视线描作品中个性美的培养。幼儿临摹的较多,作品雷同,缺少孩子自己的创作意图和个性美。

3、儿童的线描作品缺少艺术加工,缺乏艺术美。作为艺术作品,不能照搬照抄实物的原型,,一定要有艺术加工,只有这样,画面才能充满生机。

所以我觉得对幼儿进行线描画教学非常必要,将促进幼儿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二、调查分析

首先,我在开学初对我园大(二)班幼儿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 多数幼儿没有接触过线描画,但对这种绘画方法表示感兴趣。

2、 幼儿的观察水平不高,缺少系统观察的方法。

3、 对日常事物有想绘画表现的欲望,但是缺乏表现的方法。

4、 在绘画中自信心不够,希望成人鼓励和帮助。

5、 临摹作品较多,想象力还不够丰富。

根据以上分析,我想利用一年的时间,在大班开展线描画的教学,目的在于寻找适合大班幼儿的线描画教学策略,促进幼儿绘画的自信心及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提高。

三、确立培养目标:

2、启发幼儿的想象思维,提高对情感的表达能力,激发创作激情。

四、具体做法及策略

(一) 通过欣赏活动,感受线条的魅力。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只有让幼儿亲自体验和感受现实世界和艺术作品,才能提高幼儿对艺术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1、选择经典艺术作品,提高艺术鉴赏力。

歌德曾说过:“鉴赏力不是光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不同的艺术大师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如:达芬奇的线条冷静、准确;凡高的线条弯曲动荡;德拉克洛瓦的线条奔放有力 我们有意识地挑选了一些形象鲜明、线条清晰、明朗具有形式美的名人名画。齐白石的小虾、小蝌蚪、小昆虫;徐悲鸿的骏马图;毕加索画中那破碎的体、面、线条等都是非常好的欣赏材料。幼儿从小接触经典,感受不同画家手下那不同的线条,有利于他们更敏感地感知和选择线,从而在创作中尽情发挥自己的个性。

2、欣赏线描画作品,发现独特的魅力。

幼儿日常接触的是色彩的世界。黑白线描画可以让幼儿体会到:没有其他颜色,黑白也可以这么美,从而了解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色彩感受。我从电脑里下载了许多孩子的线描作品,有静物、人物、植物等,让幼儿发现黑白世界虽为简单,

却仍然可以表现自己的意愿。仅仅是一种黑色或其他深的颜色也可以作画;仅仅是细细的线条也可以组合成色块。黑白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和美感。如我让幼儿欣赏作品“恐龙”,画面上所表现的是两只不同动态的恐龙,一只仰着脖子朝天鸣叫,一只蹲在地上吃草,线条流畅,尤其后面的恐龙动态可爱,身子上大面积的黑白对比,增加了画面的美感。背景中树的造型运用了多种线条,表现出小画家与众不同的想象力。幼儿看后都发出了惊喜的赞美:“哇!好漂亮啊!”通过大量的作品欣赏,幼儿感受到了线描画与众不同的美感,激发了对线描画的兴趣,感到线描画是如此有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 丰富感性经验,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人类智力活动的门户,是一切想象的基础。儿童线描画创作的基础是观察积累。有了观察就有了各种形象的感知,才有可能去思考和想象。

1、善于发现,引导观察。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经验。所以我经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亲近大自然。如带孩子去草地上看看花草树木,观察四季的变化;带领幼儿走向社会,参观水产市场等,逐渐幼儿养成了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事物的习惯,对周围的事物有了切实的感受和体验。如画花瓶前,我建议家长带着孩子去参观花店,并收集了各种花瓶。在作画时先引导幼儿观察单个的特征、形状,再引导观察不同的颜色、形状、花纹,观察花纹间的排列、放置、重叠、遮掩等。由于幼儿形象性思维占优势,幼儿作画之前的观察积累了感性经验,使他们在绘画中表现出更丰富多彩的内容。如画恐龙,虽然孩子们没有亲眼见过它,但是通过收集图片、观察模型,观看录象等,他们对恐龙的种类、形状、特征都非常了解。从画面中就可以看出孩子们观察的细致。如周子壹画了一只正要起飞的翼龙,美丽的翅膀伸展出许多像鸟一样的羽毛,花纹的添加反映出他对点、线、面合理的理解。

2、抓住特征,观察有序。通常幼儿只画记住的形象,对摆在眼前的实物不认真观察,觉得与自己画画无关。所以引导孩子们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观察比较,就很容易发现物体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通过欣赏各种鱼,知道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fj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