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11届高考《经济生活》一轮复习教案

更新时间:2024-02-01 22:4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三复习课

《经济生活》 第一轮复习讲义

执 教 人:李 文 乐 执教班级:高三 、 班

执教时间:2010年秋季

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一、考点解读:

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3.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4.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5.了解外汇和汇率 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考点讲解 (一)、商品

1、从外延上看:商品是个历史范畴;劳动产品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物品是个永恒范畴。

2、从内涵上看: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是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用于交换是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这里的“交换”就是“买卖”,其近义词有“销售”、“出售”、“交易”、“贸易”等。在一定条件下,商品和非商品可以转化。某些非劳动产品也可当作商品来买卖,这是特殊现象。不同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都是劳动产品,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价值。商品交换的实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3、从属性上看: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二因素)(两个基本属性) a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和物的关系;

c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人和人的关系(交换劳动的关系)

d商品、价值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商品、价值体现人们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e一切有用物品都有使用价值;只有商品才有价值。

f一切劳动产品都凝结着无差别人类劳动;只有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才是价值。

4、理论联系实际:

①、日常生活中,商品的质量、品牌是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的。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当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

②、日常生活中,优质优价、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等说明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优质优价(优质产品的价格通常比较高)的商品,其价格高的根本原因不是商品质量(使用价值)好,而是其包含的价值量大,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较多。③、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比较大小。

补充:优质优价:从生产者角度提出的要求;质优价廉:从消费者角度提出的要求。价廉:是消费者从价值角度提出的问题;(消费者看的是价格);物美:是消费者从使用价值角度提出的问题(消费者看的是使用价值)。

总结: A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强调产品质量)。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可能同时占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生产者为了获得(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了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付出价值。

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

(二)、货币 1、产生: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注意四个公式:①直接的物物交换:W---W(买和卖同时进行);②商品流通:W---G---W(买和卖在时空上分离);③商品交换”产生在前;④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产生在后。注:货币和商品并非同时产生。

2

a货币是人类的发明之一。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金银充当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b“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不是唯一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金银不是唯一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金银为什么最适合充当货币?金银具有充当货币的社会属性; d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货币与商品不是同时产生,但将同时消失。

2、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注意:金银之所以能够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是因为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的特点。(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本质 a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b货币在本质上体现了人们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弄清几对关系:

第一、货币和其他商品:货币是商品,但不是一般的商品,它和一般商品的主要区别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第二、货币和其他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和一般等价物有别:①产生时间不同;②特征不同; ③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第三、等价物和一般等价物:等价物存在于物物交换阶段,用来表现一种或几种商品的价值;一般等价物存在于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阶段,用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4、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与其他职能 A价值尺度(含义、原因、货币单位、价格、特点)

a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货币(狭义)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无价格;其价值会发生变化。 c价值尺度和价格的关系 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货币产生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对货币来说,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对商品价值来说,就表现为商品的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d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有货币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价格。

B.流通手段(含义、商品流通、“商品—货币”阶段的重要性、特点、货币流通规律及其公式) a流通手段强调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商品如何交换。

b货币流通规律及其公式: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总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c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只能用现实的货币。

C.其他职能 流通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支付手段:“延期支付”或“预支”; 在世界市场起作用只能是世界货币;支付≠支付手段;收藏≠贮藏手段。定金、订金(预付款)首付。信用卡日益成为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支付手段(支付工具)

注意:关于货币职能的执行:①价值尺度:只是观念上(想象中)的货币;②流通手段: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的)货币。(纸币可代替执行);③贮藏手段: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又足值的货币;④支付手段: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的)货币。(纸币可代替执行);⑤世界货币:一般说,只有金银才能执行,而纸币不行,但是目前一些国家的纸币也可执行。

3

(三)纸币

(1)产生: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纸币是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过程中产生的)(讲解:因为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候,人们只关心它的实际购买力,并不关心它本身的价值,从而产生了没有价值的纸币。)△金银条块→铸币(足值→不足值)→纸币

(2)优点: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3)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a由国家发行(我国:人民银行总行);现在正在强制使用。b纸币本身没有其票面代表的价值。 c纸币的面值(面额)≠纸币的购买力(纸币代表的价值,或者实际能购买商品的能力)。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时,纸币贬值,纸币的面值大于纸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时,纸币升值,纸币的面值小于纸币的购买力。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d纸币不能充当一般等价物。金银纪念币:面额价值:是由国家规定的;本身价值:是由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e纸币无论发行多少都只能代表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4)纸币和货币的关系:①纸币是货币的符号,纸币由货币发展而来;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②纸币没有价值,货币有价值。

(5)纸币的发行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①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放行纸币。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速度)为限度。③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通货”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过多或过少。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含义 表现 本质 成因 影响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 ①纸币发行过多;②社会需求旺盛;③成本上升等。“热”、物价持续上涨、贬值 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而居民收入水平没有提高,就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经济发展。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 ① 纸币发行过少;②社会需求不足等。 “冷”、物价持续下跌、升值 适度的通货紧缩可以挤去经济泡沫,抑制投资过热;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对策 可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可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a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跌,但物价下跌不一定是通货紧缩。b通货膨胀是宏观上的卖方市场;但卖方市场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 c通货紧缩是宏观上的买方市场;但买方市场不一定就是通货紧缩。d不能说:只要纸币的发行量不等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必然发生通货膨胀。e通货膨胀: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通货紧缩: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4

注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对比

①通货膨胀: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通货紧缩: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② 内容:财政政策:有关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以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投资公共工程等);货币政策:和银行有关的政策(如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汇率等)。 ③制定:财政政策:全国人大或常委会批准;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制定。

④货币政策更灵活,通货膨胀时货币政策更明显;通货紧缩时财政政策更明显。

(四)、结算与信用工具

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账(非现金)结算。前者是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后者是双方通过银行转帐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信用卡

A含义: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是一种信用凭证。

B功能:存款、取款、消费、结算和查询为一体

C优点:能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D.申领程序、问题的处理 注意银行信用卡的使用特点P9

3、支票

1)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2)用途:转帐支票:付款单位开出转帐支票后,收款单位凭此票到银行把这笔钱转入自己的帐户上。现金支票:现金支票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

(五)、外汇和汇率 1、外汇与汇率

A.外汇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服务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理解这个含义要注意四个问题。

第一、外汇执行的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第二、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一般不是本国货币,而是外国货币即外汇,对中国而言,美元、欧元、英镑、日元都是外汇;第三、它主要是用于国际市场上国际间的结算。一般来说,在国内市场不需要支付外汇,只要支付本国货币即可。我国的本币就是人民币。第四、区分外汇和外币的有关问题。外币和外汇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范围。首先,外汇包含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就是外币,外汇中还包括其他内容(外币支付凭证:票据、存款凭证等;外币有价证券:债券、股票等;其他外资证明),外汇的主要内容是外币支付凭证。其次,外汇包括外币,但外币并非都是外汇。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因为外汇的实质是国际支付手段,如果某种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它就不能成为国际支付手段。

B.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我国汇率的表示方法(直接标价法,也即人民币外汇牌价)如:100美元=728元

①外汇汇率的变化: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落。如100美元=728元→100美元=700元;美元贬值(美元的汇率跌落) ;人民币升值(人民币的汇率上升)。

②汇率变化与本币币值、外币币值的联系

一般来说,一国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如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降低,表明同量外币所能兑换的

5

本币减少,则通常意味着本币升值或外币贬值;反之同理。

注:汇率与币值的关系 哪一种货币的汇率升高,则意味着这种货币升值;哪一种货币的汇率跌落,则意味着这种货币贬值。人民币的汇率上升(人民币的外汇汇率下降)(我国的外汇汇率下降)

③影响汇率的因素

①国际收支状况;②通货膨胀;③利率水平;④政府和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⑤重大国际政治事件;⑥国际投机;⑦心理因素。(影响汇率的因素很多,但可以归结为外汇供求关系的影响。

2、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A(本币贬值):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提高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②国际储备增加;③就业增加;④国民收入增长;⑤有利于利用外资(外资投资成本降低);(如果贬值趋势不断发展,又会引起资金外流);⑥国内物价上涨(发展下去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讲解:出口扩大引起需求拉动物价上涨;通过提高国内生产成本推动物价上涨)⑦扩大旅游业(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提高,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吸引外国游客)。⑧主要工业国的货币贬值会影响其他国家的贸易收支,由此引起贸易战和汇率战,并影响世界经济的景气。主要货币的汇率不稳定还会给国际储备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带来巨大的影响。

B(本币升值):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②外汇储备缩水;③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④不利于国民收入的增长;⑤外资投资成本增加。

C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参考上一问题的思路。其它:居民可购买到相对物美价廉的商品,尤其是进口商品;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可能带来通货紧缩的危险);就业压力加大;有利于促使企业培育非价格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偿还外债。(双刃剑)

3、拓展性思维:现阶段我国人民币不断升值,为什么国家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人民币升值会使我国出口商品的成本增加,国际市场价格上升,从而影响外需的扩大。但是人民币升值从而导致企业竞争加剧,利润空间减少,所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必须走依靠科技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的道路,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民币币值关系到我国与许多国家的经济利益问题,在金融危机的压力下,我国为了打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没有对人民币币值作出较大的调整和干涉。但是我国为了扩大外需,给予出口企业许多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提高了出口退税率,进行了增值税转型改革等,这样做都能够降低企业的出口成本,扩大外需。

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对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外汇与对外贸易

在对外活动中,出口可赚取外汇,进口需要支付外汇。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在于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外汇储备:是外汇的积累,主要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和偿还对外债务。 A不能认为外汇储备越多越好。 B正确看待我国过多的外汇储备

利:①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对外清偿能力,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提高海内外对中国经济和货币的信心(“信用证”);②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和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稳定器”);③有利于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雄厚的资金保障(“护航船”)。 弊: ①不利于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在宏观经济过热的时候,外汇储备的增加

6

很可能推动货币的过多投放,从而加剧通货膨胀压力。)(讲解:外汇储备是央行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供大于求时买入外汇而形成的。由于央行买入外汇必须投放等值的人民币(称为外汇占款),因此,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意味着外汇占款在高速增加,也意味着央行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在高速增加,推动了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会引起投资扩张、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资产泡沫等问题,并增加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最终影响到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②不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会引起国际上对我国贸易状况和人民币币值的高度关注,容易诱发争端) ③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讲解:由于外汇占款已成为货币发行的“主渠道”,长此以往,会出现创汇较多的东部地区资金多、创汇较少的中西部地区资金少,创汇较多的第二产业资金多、创汇较少的第三产业资金少等现象。)

对策:①调整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②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增加先进技术和设备进口,合理引导外资投向;③继续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⑤完善储备经营管理,增加储备资产收益。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六)、正确对待货币

1、货币被崇拜的原因: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金钱)。 2、货币并不神秘,不应盲目崇拜:

①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③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3、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三、误区点拨

1.商品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联系)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3.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 (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是因为都有价值)

4.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金银是自然物,货币才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5.通货膨胀必须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不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

四、练习讲解 学生复习资料

7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一、考点解读:

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理解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的经济现象;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二、考点讲解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总思路:A.影响商品市场价格的因素有:

①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格是受价值规律支配的。

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 ③货币的价值量(成反比)。

④纸币的发行量。 ⑤国家的宏观政策(价格政策等宏观调控)。

⑥其它: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季节、购买心理、流通环节的多少等。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B.不影响商品市场价格的因素有: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优质产品之所以优价是因为其价值大);

②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当然,个别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有实力定较低的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只有商品价值对价格起决定作用,在通常情况下,价格的变动主要受供求的影响。)

1、供求影响价格

(1)供求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气候等是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间接因素通过直接因素起作用。 (2)供给、需求对价格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多,则商品价格低;反之亦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多,则商品价格高;反之亦然。 (3)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 卖方市场: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卖者起主导作用。 买方市场:供过于求,“货多不值钱”,买者起主导作用。

2.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商品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场里的商品价格高低不等,首先是因为它们的价值量不同,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反之,则越低。

①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②价值总量:是指某一部门或某一商品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价值量总和。 公式表示: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正确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现有” :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将来的而是现在的。 “正常”:是指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条件。 “平均”:是指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平均劳动时间。 b同种商品(同规格、同质量),其价值量是相等的。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3)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或者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个别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①率先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其个别劳动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意味着其生产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②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则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

8

该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价格降低。(讲解:这就是为什么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很高而经过一段时间价格回落的道理)。

注意:a个别劳动时间和商品价值量无关,因此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没有意义。 b个别生产者不能改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个别生产者没有意义。c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能赚钱,可能亏本。 d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在流通中实现。

(4)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产品数量)的增加,同时意味着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格降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5)、明确几对关系:

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正比 因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②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反比 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耗费在单位商品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反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反比 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耗费在单位商品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

④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无关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⑤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的关系:不变 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所以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

⑥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的关系:正比 因为: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所以价值总量增加,商品生产者获利就会增多。 单位商品价值量 社会劳动生产率↑1倍 个别劳动生产率↑1倍 ↓1倍 不变 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创造的使用价值总量(即产品数量) ↑1倍 ↑1倍 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 不变 ↑1倍 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1)基本内容

第一,在商品生产领域: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第二,在商品交换领域: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生产决定交换,两者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正确理解等价交换

a等价交换的含义:货币出现以前: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出现以后:价格与价值相符。 b等价交换原则只适用于商品经济活动,不能引入政治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否则会诱发权钱交易、见利忘义。c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d等价交换原则并不存在于每一个别场合,(是从总体上说的)、( 只存在于平均数中)。e商品是一个天生的平等派。(买卖双方地位平等、机会均等地进出市场,平等竞争,平等交换。)

(2)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唯一表现形式。价格与供求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价格:之所以会波动→因为供求影响价格。之所以不会无限涨落→直接原因是价格也会影响供求。根本原因是价值决定价格。

9

供求影响价格,供求变化,价格不一定变化。 供求紧张≠供不应求 市场形成价格(价格由市场决定):即价格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影响。 供求、价值都可能是某商品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但只有价值才是根本原因。

(3)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经济资源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棒子)。

②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鞭子)。 ③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筛子)。

价值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既不是人类社会所共有的规律,也不是某一个社会(比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存在价值规律,这也是正是我们为什么放弃计划经济而选择市场经济的客观原因。) 辩证地看待价值规律的作用

a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一方面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又有局限性,需要辅之以政府的宏观调控。b在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三个方面的调节作用,可以归结为一点,即:促使社会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c市场能够较好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说到底是通过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变动会引起其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这种普遍现象被称为“需求法则”) “买涨不买跌”不违背需求定理。(需求定律认为,一般来说,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向变化,但“买涨不买跌”似乎与这一定理相反。但是当我们引入“预期价格”这个概念时,我们也完全可以将这种相反的情况纳入需求定理的意义范围内。因为当价格上涨时,人们心里的预期价格却是低的。比如当物品的价格从9元上涨到10元时,人们会认为从现在这个10元开始,这个物品现在的价格是最低的,因为他们预期以后的价格会越来越涨,11元、12元、13元...。因此当价格上涨时,人们的需求购买行为选择的仍然是价格最低的时候。反之亦然。可见人们的“买涨不买跌”仍然是受需求定理支配的。)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可代替程度高的商品需求弹性大,可代替程度低的商品需求弹性小。

补充:最高限价(也叫限制价格、低价政策)和最低限价(也叫支持价格、高价政策) 最低限价:对需求弹性小的某些商品(如粮食),政府可以实行最低限价(即此时高于供求形成的正常价格),以保护生产者的利益;但其结果是该商品供过于求,则政府必须以相应措施应对。 最高限价:对于需求弹性大的某些商品(通常对消费者的生活有重要影响,如医院的专家门诊),政府可以实行最高限价(即此时低于供求形成的正常价格),意在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但其结果是该商品供不应求,可能导致抢购或黑市交易,则政府必须以相应措施应对。 (2)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①替代品的含义 ②互补品的含义

③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反之亦然。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即替代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量同方向变化;互

10

补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化。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价格对供给的影响)(供给定理)。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则商品的供给量增多;反之,供给量减少。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寻求降价空间,形成竞争优)。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促使商品生产者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获取更多利润)。提价:刺激生产;抑制消费。

本课结论:不管是“影响价格的因素”还是“价格变动的影响”,归根到底都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应当遵循价值规律,时刻关注价格的变化,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补充: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供求、价格、竞争等来实现的。

①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宏观)。(市场的这一作用是通过供求和价格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强调了市场调节资源在各部门的流入流出中达到均衡,实现了资源在不同部门的优化配置。)

②市场通过利益杠杆的作用,促使生产者和经营者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微观)。 ③市场促使生产者优胜劣汰,使资源向效益好的企业集中(中观)。

三、误区点拨

1.商品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吗?

错误。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影响价格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 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所以商品生产者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毫无意义吗?

错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因此,个别

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每个商品生产者都必须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以利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3.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有关吗?

有关。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商品的数量有关。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是一个常数,商品的数量多少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个别劳动生产率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数量增多,商品的价值总量增加,反之商品的价值总量减少。 4.有人认为,不管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保持不变。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和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数量同比例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意味着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和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同比例降低。

5.有人认为,价格上升,人们就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人们就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11

以上说法是不准确的。一般地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粮食、食盐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高档耐用消费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

6.当供不应求时,“物以稀为贵”,当供过于求时,“货多不值钱”、“谷贱伤农”。所以商品生产者的命运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吗?

错误。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影响价格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

7.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商品交换双方的价值量都相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不同意。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问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要求商品交换双方的价值量相等,在货币出现后,等价交换则要求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2)由于受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发生背离,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即并非每一次商品交换都能实现双方价值量相等。因此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虽然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价格时涨时 落,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也就是说,价格的的波动并不违背等价交换原则。

四、练习讲解 学生复习资料

12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一、考点解读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消费类型 3.消费结构的含义、消费结构的变化与恩格尔系数

4.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考点讲解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1、 最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 ——促进生产的发展

2、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1)收入因素

1)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当前的收入水平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人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当前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反之,当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降。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2)居民的未来收入预期;未来收入水平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对于未来收入,如果人们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反之,预期未来有减少收入或者失业的风险时,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以备不时之需。

3)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物价变动也是影响消费选择的主要因素: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价格对不同消费品的影响不同,一般说来,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理论联系实际:

A收入影响消费 →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B收入差距影响消费 → 缩小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C价格影响消费 →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就是稳定物价。

D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 国家特别关注农产品价格变化“谷贱伤农”

3、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广告,甚至购买方式、商店的位置、服务态度、售后服务与保养情况等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之一——消费心理

(二)、消费类型

消费(广义):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我们通常讲的消费是生活消费)。 1、按产品类型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交易方式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A钱货两清消费是人们最常使用的交易方式。

B贷款消费:①以信用为基础。(社会信用制度的完善与否制约着贷款消费的发展。贷款消费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制约,中国传统消费观念是攒钱消费,这也制约着贷款消费的发展。) ②主要用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和大额服务(因为这些消费超出消费者当前支付能力)。 ③其利弊因时因人而异。(在通货紧缩之下,鼓励有经济能力的人贷款消费,则是利国利民之举)。 ④是超前消费还是适度

13

消费要看是否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贷款消费,并不是超前消费,而是一种适度消费。 ⑤商品使用权和所有权是随着偿还贷款逐渐发生转移的。 ⑥助学贷款不是贷款消费,而是人力资源投资。 C注意比较:

钱货两清消费:商品的使用权和所有权买卖之后当即转移(但责任并未完全转移)(主要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贷款消费:商品的使用权和所有权逐渐发生转移;

租赁消费:所有权没有转移,转移了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权。租赁消费发生的原因是租比买便宜得多。

3、按消费目的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注:生存资料消费重在解决温饱,发展资料消费重在提高素质,享受资料消费重在身心愉悦。(由低级到高级)

(三)、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的含义与变化

①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②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消费结构的完善和优化意味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反之,消费结构的劣化则意味着人们消费水平的降低

2、恩格尔系数 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是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是反映人们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一个系数。 食品支出

恩格尔系数 = ---------------— ⅹ100% 家庭消费总支出

一般说,这一系数越大,表明消费的层次结构越低,系数越小,说明消费的层次结构越高。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四)、消费心理

1、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之一,消费心理指导消费行为。 2、人们的消费心理的表现

从众心理:①表现为“人有我有”; ②往往引发流行趋势;③商家常常利用;④要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如商家利用消费者追随偶像推销商品属于从众心理。 求异心理:①表现为“标新立异”; ②意在展示个性;③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发展;④要考虑社会认可,考虑代价。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攀比心理:①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②基于炫耀心理;③是不健康的。人们拥有它的目的不在于它本身的实用价值和它所带来的乐趣,而在于“向上看齐”“人无我有”的夸耀性心理。 求实心理:①根据需要,讲究实惠;②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总结:各种消费心理往往是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只不过某种消费行为中某一消费心理的作用更加突出罢了。要注重引导消费心理,使之向合理、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五)怎样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坚持的原则)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A坚持适度消费→既要反对超前消费;又要反对抑制消费;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内进行消费 B超前消费,是指超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或个人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 C崇尚节俭并不意味着限制消费,与适度消费不矛盾。 D预期消费(贷款消费、分期付款消费等)≠超前消费

14

区分:超前消费与消费在前(“一是消费,二是生产”)(以销定产)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理性消费的三个要求(“三个避免”)。 要尽量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的含义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持续性消费。

为什么要倡导绿色消费?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绿色消费的要求:“5R”; A节约资源、减少污染;B、绿色生活、环保选购;C、重复利用、多次利用;D、分类回收、循环再生;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对个人发展和国家、民族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并不反对合理消费,而是说不浪费。

家庭消费资料归个人所有,如何进行消费决定权在个人,国家尊重个人生活消费的自主权;家庭消费是否合理、合法,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又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国家有责任对生活消费进行指导和调控。

三、误区点拨:

1、物价越低,消费水平越高。

消费水平受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制约。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物价降低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但是如果物价持续下跌,出现过度的通货紧缩现象,也会影响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限制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下降,从而最终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其实,消费水平根本上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而不是取决于物价水平。此外,家庭消费水平还与家庭人口数量有关。——般来说,在包括收入水平在内的其他所有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提高,则家庭消费水平降低;消费品价格总水平下降,则家庭消费水平提高。

2、家庭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

①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家庭消费水平也会相应提高。提高家庭收入水平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加收入。

②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家庭人口数量,也是影响家庭消费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倘若物价持续走高,家庭供养人口增多,即使家庭收入增多,家庭消费水平也不一定会提高。

③从根本上说,家庭消费水平,受社会经济水平的制约。要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3、辩证地认识贷款消费

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的年轻人来说,贷款消费是可行的、明智的,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因此,国家在政策上是予以鼓励的。 对于那些收入不稳定、对未来收入也不看好的个人或家庭,贷款消费是不可行,也是不明智的。这不仅对银行不利,使银行贷款成为不良资产,而且会加重个人负担,对个人生活不利,对经济的影响也将是负面的。因此,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国家会进一步加大对贷款消费的管理。

4、满足衣食住行的消费都是生存资料消费吗?

15

满足衣食住行的消费是不是属于生存资料消费应该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同样是衣食住行,既可以是刚刚满足温饱的生存资料消费,也可以是高档服装、山珍海味、豪华别墅、高级轿车等享受资料消费。

5、怎样理解适度消费?

①所谓适度消费,包括不超前消费和不滞后消费两层意思。

②量人为出是要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合理进行消费,是适度消费的重要内容。量人为出不能理解为手里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量人为出是一种计划消费行为,包括利用储蓄有计划地安排生活。

③坚持适度消费的原则,还要提倡勤俭节约的精神。勤俭节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有钱省着花,而是指自己的实际需要和收入水平相当的合理消费。

④反对超前消费与坚持适度消费是一致的。判断一种消费行为是否超前不能仅仅局限在现有收入上,还应考虑收入的动态因素(预期收入)。如果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收入能力,或者明知自己无能力消费,却硬与别人盲目攀比,就是超前消费。

6、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就是限制消费。

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提倡的一种普遍精神,并不是某一具体的消费方式,每个人不管处于何种消费层次与消费方式,收人多少,都不应该丢掉这一精神。不能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看作只对那些收入有限、生活困难的人提出来的要求。

②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艰苦奋斗与勤俭节约的精神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③艰苦奋斗与勤俭节约与提倡适度消费是完全一致的。适度消费是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勤俭节约是反对铺张浪费但不限制消费。因此,不能把它理解为对消费的限制。

四、练习讲解

16

第二单元 投资与创业 (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考点解读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2、大力发展生产力

3、了解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4、理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教材内容变动) 5、理解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6、了解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7、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二、考点讲解 (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消费热点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第一,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第二,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调节生产”)(指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调节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如汽车需求量的增加必然带动汽车产量的增加,对汽车性能要求的提高必然推动汽车产业的升级)。

第三,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如当前汽车消费成为热点,从而带动汽车产业和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总之: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是指: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人们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增加消费品数量和降低消费品价格,从而使人们的购买能力得以提高。“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是指: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增长)。

2、社会再生产

(1)含义: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 (2)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3)四个环节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①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②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③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3、大力发展生产力 (1)、必要性:

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17

③大力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取发展。

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重要性:(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和作用)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致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措施:

①必须坚持党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③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④必须通过改革,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注意: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总论

(1)什么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A这是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属于生产关系的范围。 B基本经济制度≠根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

(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①根本原因: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②具体原因: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化大生产是生产力的主体,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国情,决定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2、公有制经济 (1)含义(范围):生产资料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现阶段我国经济的主体。 (2)地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主导作用表现在控制力上,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注意几个问题

a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优势。

b不能说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不能说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c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所有制结构角度);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结构角度)。

18

d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

e国有经济(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工业是我国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

f公有经济占主体并不意味着国有经济占主体;国有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并不意味着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改变。

g不能说公有经济在我国每一地区,每一行业都占优势,只能说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3)方针: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A、是什么 股份制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其作用主要在于以股份形式筹集资本。 ①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都可成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②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B、为什么(为什么选择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①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动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②股份制具有其他经营形式不可比拟的优点。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许多国有企业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焕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C如何正确认识股份制的性质?

(1)股份制是所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2)股份制虽然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但它并不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可以用股份制,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股份制;(3)股份制企业的性质不能笼统说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关键要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公有制控股,则具有公有性,私有制控股,则是私有。(4)由社会主义国家和集体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

(5)公有制的所有制形式(基本形式: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A国有经济(全民所有制经济)

a.含义:指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 注意:全民所有≠人人所有,共同占有≠人人占有。

b.适应的生产力水平:社会化大生产中较高的生产力水平

c.地位: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注意:第一、当前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改组(有进有退、抓大放小),国有企业数量减少,但国有资产相对集中到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因此不但不会削弱其主导作用,反而可以增强其主导作用。

第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控制力上;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国有大中型企业体现出来的;国有企业通过和其它企业在市场中平等竞争发挥主导作用。

第三、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四、国有经济,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代表着我国先进的生产力。推进国企改革与发展,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

19

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壮大国有经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保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d国有经济的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e理解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f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

从区别来看:公有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只是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所以公有制为主体不等于国有经济为主体。当前国有经济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整个公有资产仍占优势,所以不会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从联系来看: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正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之一。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才能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集体经济

a.含义: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并广泛存在于城乡的工业和服务业中。

b.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形式:(书上:合作社、集体工商业、股份合作制等)。

注意股份合作制:①从经济性质(所有制性质)上看:是集体经济的一种具体形式;从经济形式(资本组织形式)看:是一种混合所有制企业形式。股份合作制≠股份制 ②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二者的一些共同特点。 ③既实行劳动联合;又实行资本联合。 ④既实行按劳分配;又实行按资分配。 ⑤投资主体多元化:既有集体;又有个人。d.作用:集体经济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e.方针:国家支持、鼓励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C混合所有制经济

①含义: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的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私人资本和外资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②主要形式:公有资本和外资混合建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公有资本和民营资本混合建立的股份制企业。

③意义: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特别是股份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并带动其他经济的发展。 3、非公有制经济

(1)范围: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各自的含义;各自的意义。) A非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

a民营经济通常包括: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b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私营经济: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公有制经济:以联合劳动为基础。

c个体经济:存在雇佣劳动现象;但不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d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公有制为基础。 e三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股权式)、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契约式)、外商独资企业 B不能说三资企业就是外资经济(其中的外资部分属于外资经济)。外资包括:来自外国的投资,来

20

自港澳台的投资。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 (2)为什么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①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具有多层次性,必须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②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第一,吸收社会资金,增加就业;第二,增加国家税收(财政收入);第三,活跃市场,方便人民生活;第四,促进对外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表述上有区别,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市场地位是平等的

(3)方针: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三,要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的伟大进程中,而不能把这二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公平竞争,以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误区点拨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因此,消费决定生产。 消费与生产的关系

2.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是不相容的 多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

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

5.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只能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6.个体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

7.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 8.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都占有支配地位。 9.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是一回事。

10.混合所有制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都采用股份制组织形式。

四、学生复习资料练习讲解

21

第五课 企业和劳动者

一、考点解读

1、了解企业的含义。 2、了解公司的含义、类型和组织机构。 3、理解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4、了解企业兼并与破产的原因和意义。 5、了解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6、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7、懂得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二、考点讲解

(一)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 1、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1)企业的地位: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的主体。

(2)企业的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A市场主体:企业(主要)、居民、政府、学校、社团等; B市场客体:各种商品和服务。

C企业的条件:①从事经济活动(经济组织);②独立核算;③营利性;④人和物的结合。

(3)企业的分类

①按所有制性质:国有企业(主导作用);集体企业;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 ②按组织形式:个人独资企业(无限责任);合伙企业(无限责任);公司(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有限责任)

③按规模: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我国划分企业生产规模的主要标准是:企业产品的年综合生产能力)

④按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是指单位投资吸收的劳动力较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较低,需要大量使用劳动力来从事生产活动的经济组织。这种类型适用于那些资金短缺、技术基础薄弱而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企业。资金密集型:它是指单位产品所需的投资较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用人较少的经济组织。这种类型适用于那些人工成本高、资源短缺,而资金和技术具有相对优势的企业。知识密集型:它是指企业中集中着较多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多属于需要花费较多的科研时间和开发时间,生产高精尖产品的高技术产业的这类经济组织。这种类型适用于那些科技人才雄厚,拥有强大智力优势和雄厚科技基础的企业)

2、公司

(1)含义: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成立公司,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

(2)基本特征:由法定数额的股东组成 法律特征:企业法人 注意:法人是社会组织,不以生命为存在特征。 a法人:包括企业法人与非企业法人。(企业法人以盈利为目的,非企业法人为公益而设。政府机关、医院、学校、妇联、工会等待都是非企业法人)。

b企业:包括法人企业与非法人企业(比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都不是企业法人)。 c法人(属于社会组织)、法人代表(属于自然人)。 d公司是独立法人实体:资产独立(股东不能抽回出资);责任独立(公司独立承担责任,相应的就是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3)股东

22

A、是公司的出资者: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比如一个公司向另一公司投资而成为其股东) B、不能退股(不能抽回出资)(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出资)。若想改变股东身份:或转售股票(收回出资)或等待破产清盘。 C、权利(所有权):参加股东大会、参与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投票表决、资产收益(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

D、责任: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4)公司制的优点

A、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制度

B、与国企改革的关系:国有企业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焕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股份制是公司制的主体。公司制侧重企业的组织形式、股份制侧重资本的组织形式

(5)公司的分类: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重点注意相同点和不同点:

A我国的法定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B两种公司:股东均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均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 C两种公司的对比

有限责任公司:a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较少,公司法人一般对股东人数有最高限额。b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无需划分为等额的股份,也不发行股票,一般由公司出具股单作为股东在公司中享有权益的凭证,股单不能自由买卖。c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董事和高层经理人员往往具有股东身份。d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歇业和解散的程序比较简单,管理机构也比较简单,同时公司的帐目也无须公开披露。

股份有限公司:a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必须达到法定的人数。股东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b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资本是由若干均等的股份所组成的,它可以通过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来筹集资本,人们可以通过认购股票来取得相应的股份。股东不能要求退股,但是可以通过买卖股票来让渡股份。c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向公众公开披露财务状况。d股份有限公司的开业、歇业的法定程序比较复杂。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程度较高,经理人员往往不是股东)。

两种公司的最主要区别:公司资本是否划分为等额股份,是否发行股票。

(6)公司的组织结构(科学管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 A、机构:决策机构(权力机构):股东大会及董事会(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 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 监督机构:监事会

B、公司组织结构的优点: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7)公司的经营

A、含义:指公司为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而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 B、直接目的:利润。

C、经营成败取决的因素:四个方面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为什么:一个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战略定位不准,就会遭遇挫折,甚至导致破产。为什么?战略正确,就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战略错误,就会遭遇挫折,甚至破产。怎么样?正确的经营战略出自高素质的决策群,他们善于开发有市场前景的产品。

23

②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为什么:这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科技竞争力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企业取得优势根本的是掌握核心技术,加强自主创新。(科技与管理不可分,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科学,而先进的科学手段可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是什么:企业信誉是指企业诚信经营,反对失信和欺诈;企业形象是指企业产品和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及得到的评价和认同。

为什么?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怎么样树立?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主要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创立名牌,是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也是企业开展正当竞争的主要手段。

④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进行兼并和强强联合、提高经营者素质、优化组织结构等

(8)企业的兼并与破产 A、各自的含义与作用

兼并含义: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企业。

作用: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联合含义:主要是大企业的联合

作用: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取更大经济效益

破产含义: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作用: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增强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其提高企业竞争力;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B、共同的作用:对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对于社会,优化资源配置;对于国家,减轻财政负担,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实力;对于劳动者,促使其提高素质,维护其长远利益。

C、必然性:都是市场经济中价值观规律作用之下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劳动与就业

1、劳动光荣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2、扩大就业 A、为什么?

①根本原因:第一,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第二,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第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重要意义(重要性)

对社会生产的作用:使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提高劳动生产率。 对劳动者的意义:使社会劳动力不断再生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深远意义: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搞好就业工作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的具体体现。(搞好再就业工作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化)。 ③我国的就业问题突出(紧迫性)

24

劳动力总量大、劳动力素质不高、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劳动力结构不均衡。 B、怎么做?(总之:“经济发展,市场调节,政府促进,正确择业。”) ①根本措施是立足于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

②多渠道开辟就业门路。第一,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主要途径);第二,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就业途径;第三,调整企业结构,发展有市场需求的中小企业,继续发展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第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五,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第六,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第七,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对内鼓励跨地区劳务协作,对外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对外劳务输出,努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③充分发挥市场对就业的调节作用(市场引导劳动者就业)。

④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搞好就业培训和服务,扶持劳动就业弱势群体)。落实劳动合同制度,从法律上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⑤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增加就业岗位。

⑥劳动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提高自主创业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⑦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国家促进就业”的方针。

五大民生基本问题: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稳定是民生之盾。

3、劳动者要树立的正确择业观念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 含义: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意义: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调动每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

②树立竞争就业观 含义: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就业;△要求: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 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都能有所作为

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和就业途径的多样化,可以更加灵活的选择

补充: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A、我国的就业前景: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机制,为我们的就业提供了宽广的领域。

B、我国的就业方针: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国家促进就业。

C、就业和自主创业所需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实现职业理想要具备的素质和要求)

基本素质:①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②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道德品质;③丰富的专业知识、综合性知识和技能;④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要求:①要转变就业观念,作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②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努力提高自身素质。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创业精神。④要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业能力。(转变就业观念、发扬创新精神、提高自主创业能力)。

D、自主创业意义:①创业本身就是一种就业,选择自主创业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又可以为社会减轻压力;②创业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③与其它就业形式相比,自主创业更具有某些优势(如可能带来更高的收入,工作时间可自由安排);④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创造,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4、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5

(1)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 A、为什么?

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②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③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保证。 B、怎么样? ①对国家来说:

第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

第二,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完善劳动法律法规。 ②对劳动者自身来说

第一,将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第二,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第三,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

第四,具体途径(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是每个公民的正确选择。)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A、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B、义务:①完成劳动任务;②提高职业技能;③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④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C、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二者是统一的。

①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②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由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构成,是通过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出来的。

三、误区点拨

1、跨国公司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都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3、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4、各类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5、就业是民生之本,只能依靠政府解决。

6、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不可放弃的。 7、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权的重要途径。 8、下岗、失业与保护劳动者的权利不矛盾; 9、订立劳动合同与自主择业、人才流动不矛盾。

四、练习讲解

26

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

一、考点解读

1、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目的及主要种类,了解存款利息的计算

2、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3、比较几种主要的投资方式及其特点,初步树立理财观念。

二、考点讲解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储蓄存款 ⑴含义: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⑵机构: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是各商业银行。(此外还有信用合作社等)。我国储蓄机构→既可以办理人民币的储蓄,也可以办理外币的储蓄。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不是储蓄机构。

⑶人们参加储蓄的目的:为孩子上学做准备;为了购房、买车;为了养老;为了资金安全。 ⑷分类及其比较

① 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② 比较分析(二者的特点和优点) 注意: 活期储蓄可以随时存取;定期储蓄也可以提前支取。 A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收益低。 B定期储蓄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

⑸收益与风险 在我国,储蓄存款都能获取利息,但收益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因为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

2、利息、利率、本金

⑴利息 A、含义: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B、取决因素: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率水平。 C、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

⑵利率 A、含义:是利息率的简称,是一定期限内利息与本金的比例。

B、表示方法:年利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月利率通常用千分数表示;日利率通常用万分数表示。 C.换算关系:年利率=与利率×12=日利率×360

第一、我国的基准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拟定;经国务院批准。 a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费用)。b通货膨胀下,名义利率大于实际利率;通货紧缩相反。c利率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之一,是调节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 d调整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调节存款量、贷款量→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e一般来说,通货膨胀下,提高存、贷款利率,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通货紧缩则反之。

第二、利率变动的影响 利率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它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存款利率变动的影响。通常利率上调会吸引储蓄,使流通中货币量减少,从而生活消费相对下降;利率下调会使储蓄下降,流通中货币量增大,从而使生活消费增加,同时还会改变居民的投资方向。存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存款量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和社会生活资料的需求量。

②贷款利率变动的影响。贷款利率上调会加大借款成本,抑制借款者积极性,从而抑制银行贷款规模,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并使生产性需求相对下降;利率下调会减小借款成本,刺激借款,使银行贷款规模扩大、流通中货币量增加,并使生产性需求增长。贷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贷款量来控制货币量和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量。

问:贷款利率上高,但存款利率不变,更显存款利率低,会不会使银行存款数额急剧减少?

分析:不会的。存款储蓄,购买债券、股票、购买商业保险和投资房地产等,各有优缺点。银行存款利率低,存款储蓄收益低,但居民在银行的存款储蓄不会急剧减少。购买企业债券和股票,二者

27

收益虽高,但风险也高;购买商业保险也是一种投资方式,但商业保险的收益是在财产或人身受到损失以后的赔偿,如果无损失出现,保险费不再退回;投资房地产则成本高。投资者不会只考虑收益而不考虑风险和成本,相比之下,存款储蓄仍然是一种风险小,又有一定收益的投资方式。 ⑶利息税:存款利息收入要按规定的税率向国家缴税。(目前是暂免征收利息税)。

3、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

⑴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是金融企业。

⑵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有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银行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包括国家控股银行(主体)(工行、农行、建行、中行、交行)、其他商业银行:民生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是金融机构,是国家机关,不是金融企业,不是一个办理具体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 4、商业银行的业务 ⑴主要业务

①存款业务(基础业务) a.含义: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社会吸收资金,并且按规定还本付息的业务。 b.地位和作用: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没有存款,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基础开展其他业务,就没有商业银行。存款是银行对存款客户的负债。

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 a.含义: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借款人提供货币资金,并要求偿还本金和利息的行为。b.地位: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c.分类:从贷款对象看,主要有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 d.原则:贷款时,银行要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根据评估的结果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③结算业务 a.含义: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b.结算工具:信用卡、支票等

⑵其他业务:除上述三大业务外,商业银行还为我们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险箱等服务。

注意: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①吸收存款(企事业单位的存款;居民的储蓄存款);②发行金融债券;③其他收入(如:经营收入)

商业银行利润的来源:①存贷款的利差(主要来源);②服务性收费。

商业银行的作用:①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蓄水池)。②能够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政府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寒暑表、信息站)。③通过银行,可以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效益(制动阀)。

(二)投资

1、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

⑴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⑵不同的投资方式,风险不同,收益也不同。 2、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注:只有股份有限公司才能发行股票。 ⑴含义: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⑵股票代表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这所有权是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投票表决、资产收益(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

⑶股东在向股份有限公司参股投资取得股票后,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如要改变股东身份,要么等待公司的破产清盘,要么将股票转售给第三人。经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流通买卖。股票能买卖,有价格,但不是是商品。

股票买卖一般通过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进行。

28

⑷受益: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①股息或红利收入。即股票持有人作为股东享有的从股份公司取得的利润分配收入。它来源于企业利润。公司有盈利才能分配股息。如果公司破产倒闭,股东不但不能获得收入,反而要赔本,这是购买股票的一种风险。②投资股票的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这种收益有时很高。持有股票不一定能获得股息。 ⑸风险:为什么说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由于股票价格要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资者遭受损失。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也越大。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⑹作用: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注意:股票价格及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

1)股票价格:通常总是大于或小于它的票面金额。股票价格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预期股息和银行存款利息率。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计算公式: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存款利息率 2)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 股票投资特点:(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是一种所有权凭证;是一种不可退还的永久性证券;股票的交易价格和股票的票面金额是不同的;股票具有风险性

股份有限公司有多种筹集资金的方式:从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公司债券等。

3、债券——稳健的投资

⑴含义: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发行债券是企业或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之一。

⑵要素:一般来说,债券主要由期限、面值、利率和偿还方式等要素组成。

⑶类型:目前在我国,根据发行者不同,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①国债 a.含义: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b.目的:中央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往往是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费巨大的建设项目、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战争筹措资金。c.风险与收益:由于国债以中央政府的信誉担保、以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小。国债利率较其他债券低,但一般高于相同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

②金融债券 a.含义: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b.风险与收益:金融债券与企业债券相比,违约风险较小。与此对应,其利率通常低于一般的企业债券,但高于风险更小的国债和银行储蓄存款。

③企业债券(公司债券) a.含义: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债券。 b.风险与收益:企业主要以自身的经营利润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企业债券是一种风险大的债券。与此相对应,企业债券的利率通常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

⑷流通性:我国的债券中,有的可以上市交易,从而使相关债券具有较好的流通性。 注意(1)股票和债券的比较

A.不同点:①性质不同:债券是一种债务;股票是一种入股凭证。②受益权不同:债券定期收取利息,安全性比股票大;股票取得股息和红利,经营好坏决定其收益③偿还方法不同:债券有明确的还本付息期限;股票不能退股,只能出卖转让。④持有者的身份不同债券→债权人;股票→所有者 B.相同点:①都是有价证券;②都是集资手段;③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2)关于基金(证券投资基金)

A.含义:是一种毅力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单位,将社会上大大小小的投资者手中的钱集中起来,交给有关证券投资专家管理和运用,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投资,所得收入或风险由各个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享或承担。

29

B.特点:集合投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专家经营、专业管理。 C.优势:主要在于专家经营、专业管理。

D.投资者:比较适合于缺乏足够投资知识、时间和精力的投资者。

4、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途径

⑴购买的原因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果某些意外发生,会使我们遭受重大损失。购买保险,正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⑵含义: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⑶要求:在我国,只有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才能经营保险业务。 ⑷类别: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①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如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人寿险等。 ②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如汽车保险、运输保险等。(近几年,国内保险市场上出现了诸如分红保险的新险种。随着保险品种的日益多样化,保险的功能会越来越多。分红保险属于人寿保险的一种。)

⑸原则:投保人和保险人应当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订立保险合同。 注意比较:(1)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特点 对象 补偿的立足点 分类 筹资模式 机构 流通性 收益性 风险性 安全性 存款储蓄 弱 小 低 高 社会保险 强制 非赢利 法定的社会成员 立足于“保障”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商业保险 自愿 盈利 自愿参加 立足于“偿还” 人身保险、财产保险 建立在商业原则基础上 保险公司(属于企业) 股票 强 → → ← 保险 弱 具体分析 低 较高 政府、企业、个人共同负担(或政府负担) 投保的个人(单位)负担 社保局(属于国家机关) 国债 强 → → ← 金融债券 较强 → → ← 企业债券 弱 → → ← 权利义务关系建立的基础 建立在劳动关系基础上 (2)各种投资方式几个方面的比较: (3)有价证券包括债券(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和股票等。

(4)关于投资理财:a.含义:将手中的闲散资金,加以合理利用,通过购买某种资产,使自己的资金得到增值的行为。b.对象:储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商业保险、外汇、贵金属、邮票、钱币、古董、艺术品等。c.原则:统筹考虑收益和风险;投资方式多元化;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既考虑个人利益,也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遵守法律、政策。d.组合投资方式→① “4321方案”:4储蓄,3国债,2股票、基金,1保险;②“三三制”:储蓄、债券、股票保险各占三分之一。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针对投资的风险性)(投资多元化);不要把鸡蛋放在过多的篮子里(针对投资的专业性)(量力而行)。

(三)融资

1、含义:融资就是筹集资金的行为,融资的方式主要是贷款和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的目的是用筹来的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

30

2、具体目的:扩大生产规模、偿还债务。 3、途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①直接融资:是指政府、企业等直接从社会上(如企事业单位、居民等)筹资。一般来说,是通过发行债券、股票以及商业信用等形式融通所需资金。

②间接融资:间接融资是以金融部门为中介,由金融部门(如商业银行、信用中介、储蓄机构)通过吸收存款、存单等形式积聚社会闲散资金,然后以贷款等形式向非金融部门(企业等)提供资金。

(四)财产性收入

1、是什么: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2、为什么:①有利于居民收入的多元化,增加居民财富,使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 ②有利于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③是对我国分配制度的创新,有利于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完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④有利于促进股市等金融市场的发展,进一步繁荣资本市场,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⑤有利于扩大社会中间阶层的比重,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3、怎么办:①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保持长期汇率稳步升值的趋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②认真落实《物权法》,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③关键的是提高群众的劳动收入。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鼓励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④大力发展股票、债券、基金和商业保险等金融市场,并加强市场秩序的监管,鼓励公民投资在分散风险的同时,努力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三、误区点拨

1、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越多。(居民的实际收益取决于存款利率和物价涨幅的对比) 2、所有的银行都是储蓄机构(提示:并非所有银行都是储蓄机构,只有商业银行是储蓄机构,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不是储蓄机构。)

3、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办理结算(提示:发放贷款) 4、股票是高风险、低收益的投资。(提示: 高收益 )

5、股票是所有权证书,持有人是公司的投资者;债券是债务凭证,持有人是企业的债权人;都是无价证券。( 提示:有价证券 ) 6、股份公司是上市公司。(不一定)

7、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主要是强调不同投资方式的收益性和专业性。(风险性 ) 8、金融债券具有信用度高、代用率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等特点。(提示:政府债券) 9、通过购买社会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少。 (提示:是购买商业保险)

10、债券和股票都是有价证券,都以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股票不是定期收取利息的)

11、股票与债券都是所有权证书(提示:股票是股东的入股凭证,是投入公司的资金的所有权证书;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限期偿还)

12、定期储蓄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的有效形式。(活期) 13、保险公司对投保人负责,不对任何单位负责。(对保监会负责) 14、购买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可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化解风险,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15、人寿保险的费用大多是由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个人负担) 16、债券是以投资者获得红利为补偿条件。(到期还本付息) 四、练习讲解

3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考点解读

1、生产决定分配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5、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二、考点讲解

(一)分配制度

1、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⑴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A对象:个人消费品;B尺度: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 ⑵存在的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

⑶地位: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⑷实现形式:①工资、奖金、津贴(国家机关、公有事业单位、公有企业、公有控股企业中);②联产计酬(农业集体经济中)。

⑸原因(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可能性)(由此决定不能实行按资分配)。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劳动产品也没有极大地丰富)(现实性)(由此决定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必要性)(由此决定不能实行平均分配、按需分配)。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①劳动仍然是个人谋生的手段(不是人生第一需要和热身手段);②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别(存在着旧式分工)(报酬体现劳动的差别)。

⑹意义: 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和素质,促进生产力发展)。(体现了效率); ②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体现了公平) ⑺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体现

第一,就全国的劳动者而言,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占多数;

第二,就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的个人收入而言,按劳分配的部分占较大比重。

第三,就按劳分配对其他收入方式的影响而言,其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经济中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参照标准。

注意: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收入与其劳动成果及企业的经济效益相联系;现阶段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企业尙不能实现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联系在一起的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其它分配方式:主要有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⑴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A范围:个体经济 B如何分配:扣除成本和税收

C意义: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发挥个体经济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⑵按生产要素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32

A.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B.具体形式:

①劳动要素收入: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 ②资本要素收入: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股份分红体现对剩余劳动的部分占有。

③技术要素收入: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如: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 ④管理要素收入: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 ⑤信息要素收入

⑥土地要素收入:土地、房屋的租金等。

C.意义 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③有利于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①按劳分配;②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③按生产要素分配;④其它: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偶然所得等。

注意:A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劳分配;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B合法收入:①合法的劳动收入(主要有: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劳动要素收入);②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资本要素收入、技术要素收入、管理要素收入、信息要素收入、土地要素收入)。 C技术要素收入:①技术劳动收入(劳动收入);②技术转让收入(劳动收入);③技术入股收入。 D管理要素收入:①管理劳动收入(劳动收入);②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 E从分配尺度上看:①按劳分配→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质量);②劳动要素收入→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⑶总结: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A.是什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为什么:①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②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③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④坚持和完善此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制度保障。⑤实践证明,坚持此制度,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此外:多种经营方式的并存也是原因之一)。

(二)效率与公平 1、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公平的含义: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我们这里学的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注意: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区别。 (2)坚持收入公平分配的意义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4)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这是实现社会

33

公平的重要举措。(要求: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意义: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求: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注意:A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B关于最低工资保障制度:a.含义: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b.意义: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充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C十七大报告其它表述: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2、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 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2).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A一致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具有一致性):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B矛盾性: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着矛盾。 效率与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追求的两大目标。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为什么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①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②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结果能促使人民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④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4)为什么要注重效率?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②符合我国国情。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③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注重效率,才能调动各种资源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为什么要实现社会公平?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③公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实现共同富裕要求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

与公平背道而驰的有两种分配不公:①平均主义;②收入悬殊(差距过大),甚至两极分化。

(6)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的要求:①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②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③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7)兼顾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忽视公平。

如果把公平理解为人人平均,结果会奖勤罚懒,既不利于提高效率,也损害了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如果忽视公平,分配不公,效率的提高也会失去良好的环境,甚至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34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兼顾公平: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3、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和分配政策。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分配原则;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是分配政策。

三、误区点拨

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注意:不能将分配原则等同于分配制度) 2、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注意:按劳动成果分配) 3、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注意:按劳动要素分配)

4、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了公平。(注意:效率和公平是不可分割的) 5、劳动生产率越高,产量越大,效率越好。(注意:劳动生产率与效率是不同概念) 6、我国之所以确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因为各种生产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用于交换才有价值) 7、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有利于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实现同步富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

四、练习讲解

35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一、考点解读

1、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2、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3、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其种类 4、了解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 5、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 6、了解税收的含义 7、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 8、理解个人所得税

9、了解税收的作用 10、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二、考点讲解

(一)财政及其作用 1、财政、预算、决算 ⑴财政

A.财政的含义:国家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B.财政的本质:国家为主体的社会分配关系。

(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①财政收入;②财政支出)。 a财政的:①主体:国家或政府;②客体:部分国民收入。 b财政分配的直接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论是国家的政治活动和经济、文化建设,还是人民群众的生活,都离不开国家财力的支撑,因而国家必须直接掌握一定的收入。为了履行对内对外职能,国家必须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 c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社会生产是财政的基础。 ⑵国家预算和决算

A.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预算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体现着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和监督。

B.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国家决算。国家预算体系包括:中央预算、地方预算。 C预算和决算的关系:预算是决算的前提;决算是预算的执行结果。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

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⑴财政的作用 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①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其它表述: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⑵补充一:财政与宏观调控(参考“财政的作用”)

36

①财政是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②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收支的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③国家可以通过对财政收支的方向、结构的调整和控制,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与优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④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收支的调控, 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⑶补充二: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A、教材表述: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慈善事业、商业保险是社会保证体系的补充。

B、内容:我国的社会保障:①社会保险(最基本、最核心)(三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②社会救济(社会救助)(低层次的保障);③社会福利(最高保障);④社会优抚(特殊方式)。 第一、社会保险: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第二,社会救济:包括自然灾害救济、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和困难户救济等。第三,社会福利:指社会服务事业及设施。如对公民义务教育,特殊社会福利,如孤儿院等。第四,社会优抚:包括牺牲、病故优抚费、烈军属、复员军人补助费、伤残抚恤费、见义勇为者奖励等。 C、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①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②有利于培育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讲解:劳动力市场)(消除转岗时的后顾之忧);③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⑤有利于扩大内需;⑥有利于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⑦有利于深化国企改革,增强国企活力。

注意: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我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民权、关注民生、解除民忧的制度保障。

⑷补充三: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 A、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实际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由国内生产活动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二是由国外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即商品和劳务进口。

B、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实际形成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内需求,包括国内投资需求和国内消费需求;二是国外需求,即产品和劳务出口。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的构成

⑴财政收入的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⑵财政收入的构成(来源)(分类):根据国家筹集资金的渠道,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简而言之:税、利、债、费的收入。

2、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基本形式),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在我国现阶段, 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税收是调节经济的主要杠杆;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⑴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⑵分配政策的影响:①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

37

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②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③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财政收入不是越多越好。

因此,充分发挥财政作用的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加快经济发展。

4、财政支出 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

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国家的职能才得以实现,也就是说财政支出是政府实现职能的物质条件,财政支出的状况反映了政府的政策。

5、财政支出的构成

按照具体用途,财政支出可以分为: ⑴经济建设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地质勘探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等)(国家财政用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有利于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 ⑵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包括这些单位的人员经费和设备购置、维护及公务费用支出)。 ⑶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指国家用于政府机关、司法部门、驻外机构以及军队建设、国防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国家用于这方面的支出是巩固国家政权、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保证。) ⑷社会保障支出。(指国家为公民提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各种费用。) ⑸债务支出。(国家用于偿还各种债务本息的支出。)

6、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有三种情况: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⑴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

⑵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 ⑶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⑷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时,物价会上涨,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来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 注意:财政节余并非越多越好,节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的闲置和浪费。财政赤字也并非一定不好,只要适时适度,如在通货紧缩时增加财政支出来刺激社会总需求,就会出现一定的财政赤字,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若赤字过大,就可能导致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引发通货膨胀。 “当年结余过多”、“连年略有结余”都对经济发展不利。

(三)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

⑴含义: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人们习惯将税和税的征收合称为税收。

⑵必然性:有国就有税。国家通过税收组织财政收入,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⑶地位: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基本形式),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 ⑷依据和保障: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有税必有法)。

38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⑴强制性。A.含义: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B.表现:①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②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社会产品的分配凭借两种权力进行:①国家政治权力(如:税收);②所有者权力(国家收入中的利润、个人分配中的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⑵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国家征税后,不直接对纳税人返还利益)。(无偿性是相对的,直接无偿,间接有偿,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⑶固定性。含义: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固定性是相对的,税收会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作出调整,如通货紧缩时降低税率)。

⑷三者的关系: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注意:税收的:①主体:国家;②目的:为实现国家职能;③凭借:政治权力;④依据:法律;⑤基本特征:强、无、固;⑥地位: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3、我国税收的种类

⑴根据征税对象,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 ① 流转税:是以商品交换中的交易额和劳务收入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以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增值税、按营业额征收的营业税、根据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征收的消费税、关税等)。 ② 所得税:是以各种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对企业所得征收的企业所得税、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等)。 ③资源税:是以开发和利用特定的自然资源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如,开采矿藏必须依法缴纳资源税)。④财产税:是以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根据买卖房屋的契约征收的契税等)。⑤行为税:是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印花税、屠宰税等)。 ⑵目前在我国,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①增值税

a.含义: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b.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c.基本税率:17%(比例税率);

d.作用: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e. 属于流转税。 增值税:最终消费者是全部税收的承担者;实行凭发票抵扣税款的计税方法。 ②个人所得税

a.含义: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b. 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c.税率:我国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高收入者多纳税,少收入者少纳税)。

d.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注意:纳税人:对什么人、单位征税;征税对象:对什么东西征税;税收的内容:征收的货币和实物。税收的主体(征税的主体):国家;缴税的主体:纳税人。税收的两个方面:①国家机关的征收;②纳税人的缴纳。

39

4、税收的作用

①从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看: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基本形式),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在我国现阶段,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

②不同的税收种类,其作用是不一样的。如,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③国家通过税收组织财政收入,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实现各种国家职能提供物质保障。我国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④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之一。国家通过对税收的调节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与优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四)依法纳税

1、纳税人和负税人(新版教材已删除)

⑴含义: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⑵纳税人和负税人之间的关系:纳税人不一定是税款的实际承担者,即纳税人不一定就是负税人。①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②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③在我国现有税法规定的范围内,不一定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人人都是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者,因而都是实际的负税人,都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作出了贡献。

注意:不一定人人都是纳税人,但人人都是负税人;但人人都应该具有纳税人意识。

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⑴公民自觉纳税的必要性(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通过税收实现全体人民根本利益; ②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为实现国家职能提供了财力上的保证;

③公民享受了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自觉纳税是公民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地位的体现。

(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⑵公民增强纳税人意识的要求(作为公民,应如何为国家税收的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①公民要树立义务意识,依法纳税。第一,自觉树立纳税人意识,一旦成为纳税人,应自觉纳税;第二,同偷税等违法行为作斗争,维护税收秩序(如:购物索要发票)。 ②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权利意识)。公民应积极行使纳税人的权利,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⑶违反税法的表现:

①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②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③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骗取自然灾害税收

40

减免); 注意:偷税:少缴、不缴税款;骗税:骗取税收优惠。 ④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关于发票:发票是消费者的购物凭证,也是税务部门进行税务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消费者是否向商家索要发票,关系到国家税款能否足额入库。购买商品索要发票,就间接地为国家税收做出了贡献。同时,发票也是消费者维权的凭证。

三、误区点拨

1.财政政策等同于货币政策。

(1)区别。①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与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②内容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等属于财政政策;凡和银行有关的政策,如利率和信贷规模的调整属于货币政策。③政策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2)联系。①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方式。②在一般条件下,二者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由于二者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情况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可以扩大就业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改变税法需要时间,如采用增税等财政政策,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

2.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1)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财政收入的增加,从当前来看,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2)在经济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3)财政收入增加,从根本上说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因此“国家财政收入越多越好”是片面的。 3、财政拨款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社会总需求) 4、财政本质上是一种消费关系。(一种分配关系) 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签订劳动合同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6、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 7、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社会保险 8、我国城市建立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社会福利。(社会救济) 9、预算是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具体执行情况。(决算) 10、国家的各项职能是通过国家决算完成的。(财政支出)

11、税收都是取之于民用之民,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社会主义国家 现代国家)

12、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单位或个人) 13、发挥财政作用的关键是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注: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因素是发展经济) 四,练习讲解

41

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考点解读

1、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 2、理解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3、理解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4、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5、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二、考点讲解

(一)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1、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1)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行情的变化,由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安排和调整的。市场好象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因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 (2)市场的重要作用:①市场能通过价格涨落比较灵活、及时、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②通过竞争机制,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市场配置资源

⑴资源配置的必要性: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永无止境的,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源增加,用于生产其它产品的资源就会减少。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⑵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A现代市场经济的三大支柱: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②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③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B比较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a区别:①含义: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②产生的时间: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市场经济产生于资本主义初期;③对应关系:商品经济相对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而言;市场经济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④商品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运行方式。

b.联系: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和要求,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

⑶市场的优点(市场是怎样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配置的?)

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供求、价格、竞争等来实现的(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①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宏观)。

②市场通过利益杠杆的作用,促使生产者和经营者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微观)。 ③市场促使生产者优胜劣汰,使资源向效益好的企业集中(中观)。 (市场的第①作用是通过供求和价格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强调了市场调节资源在各部门的流入流出中达到均衡,实现了资源在不同部门的优化配置。第②③两个作用是通过促使生产者提高个别劳动时间而实现的。强调了资源在同一部门中不同企业间以及企业内部的优化配置)。 补充: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①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发展市场经济是对外开放的需要;

42

③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④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能给国民经济带来高效率。

3、市场调节的弊端(其实就是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

⑴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①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不能调节)。②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不能让调节)。 不能调节: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能让调节:可能危害公众利益的产品供给。 ⑵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A.自发性:在市场经济中,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市场主体可能产生一些不正当的经济行为,可能出现收入差距的拉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市场主体自发追逐利益→可能导致:不当行为、两极分化)。

B.盲目性: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因而其决策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当某种商品的生产有利可图时,他们往往一哄而上;反之,则一哄而退。(分散经营→盲目决策→一哄而上(一哄而退)→供求失衡→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C.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闻价而行→事后调节→供求失衡→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仅由市场调节:一方面不能完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⑶市场调节弊端的后果: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 ①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②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③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级分化。

4、市场秩序

⑴市场秩序与市场规则的关系(为什么要遵循市场规则?)

①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②市场规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障,市场没有规则来维护,会使市场处于无序混乱状态,使得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无法实现优胜劣汰,甚至可能出现劣胜优汰。 ③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等固有的弊端,需要人们遵守市场规则。

⑵市场规则的形式及主要内容:

A.形式:市场规则是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B.主要内容: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 ①市场准入规则:此规则规定哪些企业、商品可以进入市场。(凡不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企业、商品,不允许进入市场、没有生产许可证照,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等违背市场准入规则)。 ②市场竞争规则:此规则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地方保护、非法垄断等违背市场竞争规则)。 ③市场交易原则:主要对交易方式和行为作出规定。 主要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a自愿:反对强买强卖。如不合理搭售违反自愿原则。

b平等:交易双方身份地位平等;交易双方机会均等。如“霸王条款”就违背机会均等原则。c公平:商品必须明码标价;商品质量必须合格。只有等价交换,才能实现交易双方的双赢。如欺诈性价格、劣质商品就违背公平原则。

d诚实信用:按照合同履约;提供合格商品等。

⑶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A.必要性和重要性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

43

活动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诚信是企业塑造形象、赢得信誉的保证,可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建设,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有利于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B.怎样建立和完善

总体上说,形成以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当前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a.政府: 第一,全面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以法律法规规范社会信用。 第二,抓好政府信用,通过提高政府公信力来带动社会信用的根本好转。

第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 第四,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良好的社会信用基础。

第五,以信息化推进市场监管职能的拓展,有效遏制践踏信用、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b.企业:市场主体要坚持诚实信用原则;经营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c.公民:劳动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补充:个人信用制度,主要包括准确、公正的个人信用档案系统和科学、透明的个人信用评估制度。在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下,个人信用状况是人们的“第二身份证”。我们应当增强诚信意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自己积累良好的个人信用。

⑷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对市场主体的要求:

第一,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法律)。 第二,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道德)。总之,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总之,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个性):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但这只是共同致富必然经历的过程。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补充: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因此我们要大胆借鉴一切反映市场经济共同规律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

44

②社会主义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具有有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即个性),因此我们要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用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补充:A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制度范畴,但又带有一定的制度特征 B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共性):①经济关系市场化;②企业行为自主化;③宏观调控间接化;④经济运行法制化。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

2、宏观调控

⑴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⑵必要性:第一,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第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⑶主要目标:①促进经济增长(首要目标);②增加就业;③稳定物价;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⑷手段: A经济手段

①含义: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②表现:第一,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第二,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经济计划如:五年计划、远景规划。经济政策还包括价格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等。价格政策:如最低限价、最高限价等,意在平抑物价,保护某些生产者或消费者的利益。对外贸易政策:如汇率、关税等,调节进出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③意义: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注意: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区别如下: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 利率、利息税、存款准备金等 制定者 财政部 手 段 财政预算(国债、税收等) 目 标 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通过利率、存款准备金等的调节来影响货币供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 应量,使之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符。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扩张性和紧缩性之分,扩张性政策通常用于防治通货紧缩,紧缩性政策通常用于防治通货膨胀。扩张性财政政策表现为增加经济建设支出(相应增发国债)、减少税收来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表现为降低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等来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紧缩性政策则反其道而行之。

B法律手段

①含义: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②作用:第一,国家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第二,国家通过经济司法活动,保证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经济合同的履行,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行为。 (经济立法:事前调整;经济司法:事后调整)

C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注:行政手段的优点在于直接、高效,缺点在于易出现滥用权力和寻租行为,因此须必要时采用之。

总之,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无论采取哪一手段,都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45

补充: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市场和计划各有优缺点→在市场经济中,要把看不见的手(市场)和看得见的手(计划)结合起来。 计 划 市 场 ①能从宏观上保持经济的协调运行; ①能够及时、灵活地传递市场供求信息; ②能对国民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进行②能够促使市场主体改善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优点 调整; 动生产率。 ③能在收入分配上兼顾公平。 ③能够实现优胜劣汰等。 ①难以反映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 缺点 ②信息传递容易失真、扭曲; ③容易造成市场主体缺乏活力。 ①市场不是万能的;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市场经济以市场为基础,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同时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

三、误区点拨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注意: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注意: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

3、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注意:促进经济增长)

4、必须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注意:“共同富裕”不能说“同步富裕”)

5、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就是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还包括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6、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是坚持共同富裕) 7、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 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功能。 (宏观调控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法为主)

四、练习讲解

46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考点解读

1、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3、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树立科学发展观 4、说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

二、考点讲解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小康社会 (1)总体小康

A、实现:①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带领人民奔小康;

②至20世纪末,我国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B、表现:

①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们的消费,已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比较富裕型消费迈进。 ②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C、程度:我们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针对这些问题,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

(2)全面小康

A、时间:本世纪头20年,2000—2020年。

B、全面小康社会的提出: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C、全面小康社会的特点(内涵)(表现):

①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②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 ③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 ④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

⑤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2、经济建设的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经济方面:

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C.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D.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E.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F.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G.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A.社会就业更加充分。B.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C.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③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A.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B.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

47

明显改善。

(2)其它方面的目标: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注意: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科学发展观

⑴片面的经济发展及后果

①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GDP增加,忽视了社会的全面进步,没有实现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②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⑵树立科学发展观 A、基本内涵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注意:科学发展观:①第一要义:发展;②核心:以人为本;③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④根本方法:统筹兼顾;⑤主旨:更好地发展。

B、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①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②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

48

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③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④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C、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才能和谐发展,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能够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⑴为什么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①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

②既长期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又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⑵怎样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它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3)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A.为什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B.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C.怎么样?(产业格局) ②统筹城乡发展 A.为什么?

B. 怎么样?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③统筹区域发展 A.为什么?

B.怎么样?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

49

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误区点拨

1、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比较。

点拨评析: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有三大区别。

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②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目前,即使是低水平的小康,全国也还没有全面达到。

2、GDP增长速度越快越好

点拨评析:①“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重要指标,表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与保持GDP的高速增长分不开的,但不能据此认为GDP的增长越快越好而片面追求GDP的增长。

②单纯追求GDP的增长,甚至把GDP作为衡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大小的唯一指标,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会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还会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③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

3、总体小康水平就是全体人民都在达到的小康水平

(注意: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4、对21世纪头20年我们所要集中力量建设的小康社会就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小康社会

(注意:这是21世纪中叶要达到的,21世纪头20年我们所要集中力量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的小康社会,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5、我们要坚持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注意: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四、练习讲解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ff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