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更新时间:2024-01-13 07:0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研究

[提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研究意义重大。河北省目前正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但是大学生就业问题仍旧存在着多种影响因素,不容小觑。本文就此研究出一些相关的解决方案,以期促进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

项目基金: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河北大学生就业研究”研究成果(201604020216)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9日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研究的意义 当前,河北正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既是重大的机遇,又是巨大的挑战。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精力充沛、知识丰富、适应力强,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如果大学生这一群体不能顺利就业,不仅会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还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稳定,并相应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反之,如果大学毕业生都能够人尽其才,找到其理想的工作岗位,对中国梦的实现、对人力资源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对区域经济持续强劲的发展,都将意义非凡。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原因分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使河北省迎来了新的产业升级换代,这为毕

业生就业创造了大量机会,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现实就业环境不匹配。其中有一部分毕业生青睐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但是北上广地区高校众多,人才济济,竞争极其激烈;一部分毕业生受传统思想意识、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倾向于留在河北本地发展,但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点主要在第二产业,如钢铁、石油化工、医药等,且受到压减产能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并不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而主要接受大学毕业生的第三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再加上部分行业就业岗位缩减,下岗职工的安置又占据了部分新增就业岗位。另外,由于河北省城乡结构性矛盾的客观存在,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多位于城乡结合部甚至更为偏远的乡镇,与毕业生追求的薪酬较高、工作稳定、环境优越等要求背道而驰;还有一部分毕业生追求铁饭碗,一心只想成为公务员,或至少在公共事业单位供职,但是国考竞争难度逐年上涨,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压缩编制,也不可能大量接受毕业生。

(二)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错位。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再加上一方面有的高校专业设置常年一成不变,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学生学无所用;有的高校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并未与时俱进的考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随意设置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导致其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供大于求,热门专业热不起来,影响了就业;另一方面大多数院校重理论,

轻实践,即使已有的实训、实习环节也只是做做表面功夫,缺乏必要的实训设备、技术过硬的指导教师和仿真度较高的实习环境,导致学生上手能力不强,竞争力较弱。

(三)不少用人单位在招工时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1)盲目追求高学历。不少用人单位不是根据需求而是根据学历来选人,认为学历越高越好。这就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使得学历低但动手操作能力强的高职毕业生不好找工作,又使得高学历的毕业生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以至于跳槽或是怠工情况频繁;(2)性别歧视。用人单位由于女生存在生理、生育等因素,同等情况下女生比男生就业几率低,造成女生就业更难;(3)过分看重工作经验。很多单位要求求职人员有至少一年的工作经历,可是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难以满足此条件。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大学生就业解决办法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涉及诸多方面的责任和利益,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解决河北省内大学生就业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政府应从经济调控、法律法规、提供服务等方面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产业结构改革。在京津冀一体化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下,为解决河北省毕业生就业问题,应大力发展有较强就业吸纳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第三产业。

2、完善就业保障措施和服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简化毕业生就业程序,完善人才市场的各项服务;放宽户籍限制,加强区域性就业市场的成熟和完善,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制定相关就业法规,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毕业生,消除就业歧视;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等。 3、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河北省政府有关部门应利用其先进技术手段与灵通的信息来源,建立全省用人信息平台,实时发布权威的职场供求信息,架起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有效沟通的信息桥梁。

(二)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重新规划学校定位及专业设置,做好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紧密围绕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树立区域就业的新观念,拓宽择业范围。同时,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把学生的求职信息和单位的用人信息挂在网上,并且到毕业生青睐的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进行宣传,加强学生与企业的沟通。另外,联系三地用人单位到校园举办招聘会,畅通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给其更多的就业机会。 2、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要加大对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调查力度,科学分析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合理的专业设置,实现招生、教学和就业的良性循环。同时,高校要解放思想,拓宽办学思路,改革办学模式,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与交流,进行订单

式培养。

3、积极开发就业、创业类课程,加强就业、创业指导。高校应通过橱窗板报、校园网络、广播、讲座等多种形式向全体在校生介绍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技巧,分享成功经验。同时,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等渠道,激发其创业精神。另外,设立专门的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就业指导和答疑解惑。 4、高校要以培养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为目标。一方面学校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5、河北省各大高校应当主动加强同京津之间的人才交流,大力开展校际合作模式。通过京津冀各高校之间联合培养,一方面有利于河北高校实施开放办学,提升学府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参与交流的学生经历不同的学习环境,扩大学科视野,提高河北省生源的综合素质。

6、加强职业资格培养。很多用人单位把求职学生是否具有从业资格证书作为筛选的基本条件之一。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缺乏对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视,由此导致有的学生没有意识到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和考取的必要性,有的学生虽然有此类向往,但由于信息闭塞、对考试地点不熟悉、对社会需求不了解、自身能力有限等原因最终放弃了考试或是考取了不正规的或

者用处不大的资格证书,影响了就业。因此,学校应加大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了解其对哪些职业资格证书比较重视,对哪一类人才比较急需,并将其信息传达给学生,以此保证学生在面对各种资格考试时有相应的侧重点。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与职业资格考试有关的选修课程,并为有志于通过考试的学生提供相关培训。并且在每年各项资格考试即将开始的时候,在校内加大宣传,防止学生因为各种原因错过报名机会。同样,鼓励并辅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助于求职的技能大赛,获取证书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就业实力。

(三)企业与学校协作,实现共赢

1、深入创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大力开展预就业模式和订单式培养。企业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的条件和真实的工作环境,同时给学生进行讲座、培训,使学生了解企业实际工作流程、体验企业文化,这样一方面学生可顺利就业,一方面企业也保证了优秀的人才储备。

2、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取决于其择业观,也取决于企业的用人观。用人单位要根据发展需要引进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找到各自的归属。

3、企业要加强规范用人制度。招聘、用工政策要符合国家要求,如五险一金等,以保证毕业生应得的待遇。要消除在年龄、性别、户籍、工作经验等方面存在的就业歧视,尊重劳动者的合

法权益。同时,企业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实行优胜劣汰的良性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大学毕业生不断学习、进取的精神。

(四)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1、转变就业观念,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有的大学生没有意识到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因此就业期望值有些偏高。实际上,大学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期望值,使其更加符合当今市场需求、更加理性和切合实际。摒弃一味追求大城市、高薪水、好环境的就业期望,从基层做起,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施展才华、实现价值;有的大学生抱着一次性就业的观念,认为找工作就要一次性找个满意的好工才作,否则宁愿在家待业。事实上,当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仅凭刚毕业时微薄的一己之力实在难以达成心愿,要树立多次择业的思想,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逐步实现自己的就业梦想;有的大学生认为找到工作就可以一劳永逸了,殊不知这样很有可能由于跟不上形势,失去工作成为待业人员。因此,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打造全新的自我。

2、熟练掌握择业技巧。大学生要放弃依赖心理和从众心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实力,以求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大学生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规划好大学时间,然后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在大学期间丰富专业学识,考取相关证书,通过兼职等方式增加工作经验,积极参加实习、实训和其他社会实践,真

实接触工作环境。然后,在毕业前夕广泛收集用人单位信息,精心设计简历,搜集面试常出问题,多次模拟演练,最后自信、得体地应对面试。

3、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所有的用人单位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忠诚、敬业、团结合作、敢于创新、勇于拼搏。同时,人际交往能力影响人与人的各种关系,影响工作事业的成功。因此,大学生应该根据社会实际需求不断磨炼、发展自己,使自身成为一个被需要的人。

4、转换思维,将就业改为创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的限制产能、环境治理等因素将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但同时,河北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性文件,比如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自主创业专项资金等,大学生应树立服务区域经济的理念,抓住机遇,以主动创业代替被动就业。比如说,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考虑在软件开发、网页制作、网络服务等项目上创业;旅游和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旅游服务这一行业创业;学习物流、财经、外贸、金融、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现代物流这一行业创业;实在不具有专业优势的学生可以考虑在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创业。

(五)政府、企业、高校、毕业生四方联动促就业。大学生求职主要通过上网搜索或是参加各种类型的招聘会,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网络上的招聘信息充斥着大量的虚假宣传,招聘会上参与的企业良莠不齐,导致学生求职时经常陷入彷徨甚至上

当受骗的境地。政府应建立一个专门的就业信息管理中心,用人单位定期向其上报招聘信息,经审核后传达给各大高校,高校通过各种方式传达给学生。同时,高校收集学生的求职信息,并将其反馈给政府就业信息管理中心,再通过管理中心推荐到各个招聘单位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三方共同参与的、有效的就业信息网络。 四、结语

总之,在解决河北省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既要政府良好的布局,也需要高校与企业的精诚合作,还需大学生加强自身的思想转变,更需要多方联动,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这样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有效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并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主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fe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