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综合税收筹划案例

更新时间:2024-04-07 17: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美远大集团综合税收筹划案例

案情:中美远大集团是一家中美合资企业,股东为美国的Lotus公司(占49%的股份)和中国的京创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占51%的股份),于2000年在北京注册成立,是中国的居民企业,经营范围包括产品制造、商业贸易、仓储、高新技术开发、房地产开发等。

中美远大集团在中国的关联企业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中美远大集团在中国关联子公司情况表

公司名称 远大日化 远大商贸 远大高新 远大节能 远大机械 远大部件 远大地产 成立日期 2005年4月 2006年5月 2007年12月 2011年1月 2008年5月 2009年8月 2008年8月 上海 成都 东莞 北京 中外合资 中外合资 中外合资 中外合资 100% 100% 100% 100% 节能产品生产 机床生产 零部件生产 房地产开发 注册地址 大连 北京 北京 企业类型 中外合资 中外合资 中外合资 股权比例 100% 100% 100% 经营范围 化妆品生产 商业批发零售 高新技术开发 说明:上述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一、远大日化公司(简称远大日化)是一家从事高档化妆品生产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一直处于前列,产品除了销往国内各大城市外,一部分还出口美国市场。远大日化所有的销售业务都通过公司内设的销售部进行,包括产品的批发、零售以及出口。

二、远大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远大商贸)是中美远大集团成立后在中国较早设立的一家子公司,主要从事大型商业批发、零售及售后商品的安装业务,由于其严格的经营管理和优质的服务,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良好的经营业绩。随着这几年大型外资零售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远大商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为了应对竞争,远大商贸的领导班子会同法律财务人员提出了以下经营策略:

远大商贸在销售其商品过程中还负责安装,因此其销售收入中包括商品销售收入和安装收入两部分。根据税法规定,商品销售与安装业务构成混合销售,一并征收增值税。因此决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成立专业服务公司,从而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服务越来越高的需要,同时降低公司的税收负担。

三、中美远大集团下属的远大机械厂(简称远大机械)和远大部件厂(简称远大部件)均由中美远大集团控制。远大部件生产的零部件是远大机械的主要原材料。目前由于远大机械生产的机械产品畅销非洲及南美地区,远大机械处于盈利期,而远大部件一直亏损。集团正在考虑如何利用远大部件的亏损达到节税的目的,希望减少远大部件的亏损并降低远大机械的利润。财务人员建议通过提高远大部件销售给远大机械产品的价格,以提高远大部件的主营业务收入,降低远大部件的亏损,同时增加远大机械的主营业务成本,以降低远大机械的盈利,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远大机械及远大部件的相关财务资料、2012年度的损益情况(见表2)及远大部件的资产负债情况

(见表3)如下所示:

表2:损益表

项目 职工人数(人)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主营业务成本(万元) 管理费用(万元) 财务费用(万元) 营业费用(万元) 利润总额(万元) 税率 所得税(万元) 远大机械 1 000 500 00 400 00 1 000 500 2 000 6 500 25% 1 625

表3:资产负债表(远大部件) 单位:万元

项目 存货 应收账款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 应付账款 其他负债 净资产

四、远大机械有两个重要的合作伙伴,一是锦德钢铁厂,是远大机械的主要原材料供应商;二是实达机械厂,是远大机械重要的产品销售客户。锦德钢铁厂与实达机械厂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截至目前,实达机械厂共欠远大机械货款1500万元,远大机械欠锦德钢铁厂货款1000万元,实达机械厂由于经营不善,正面临破产。远大机械、实达机械厂、锦德钢铁厂就债务偿还问题拟签订以下两个合同:

合同甲:实达机械厂就偿还远大机械1500万元货款一事与远大机械达成以资抵债的协议。双方协议以实达机械厂的厂房和办公楼及其占用土地的使用权作价1300万元抵偿远大机械的债务,另外200万元债务以现金偿付。实达机械厂的厂房及土地使用权的购入原值为500万元,办公楼及土地使用权的购入原值为400万元。

合同乙:远大机械就偿还锦德钢铁厂的1000万元货款一事与锦德钢铁厂达成以下协议:以远大机械的一栋厂房及土地使用权作价800万元抵偿债务,另外200万元以存货中的产成品偿付。远大机械的厂房及土地使用权的购入原值为600万元。

账面价值 120 600 1 000 200 550 150 100 2 220 公允价值 120 600 1 150 300 800 150 100 2 720 远大部件 100 8 000 7 500 500 100 400 -500 五、远大高新为远大节能提供技术转让及技术服务项目,年收费金额300万元,技术服务成本为50万元。

六、中美远大集团还将安排从Lotus公司(美国)派遣1名技术总监科夫勒前往远大高新提供一段时间的技术支持。

科夫勒是美国公民,2013年4月Lotus公司将科夫勒调派到其在中国的远大高新担任技术总监,负责某项目的实施。科夫勒将在中国持续工作2年,每年可以回国探亲两次,每次均不超过1周。

由于科夫勒同时负责Lotus公司在香港的一个项目(Lotus公司可以提供科夫勒在香港公司工作的证明),因此,科夫勒每个月会到香港出差一次,但其在香港的逗留时间通常很短,每次均不超过10天,见表4。

科夫勒调到北京以后,Lotus公司将负担其每月的工资4000美元,远大高新额外负担其在北京的生活补助每月30000元人民币。此外,科夫勒每个季度还会取得60000元人民币的季度奖金,见表5。

表6为科夫勒在华主要支出明细表。

表4:科夫勒预计2013年度在华工作天数 时间 2013年4月 2013年5-11月 2013年12月 合计

表5:科夫勒的收入明细表 时间 2013年4月起

表6:科夫勒在华主要支出明细表 支出类型 首次来华的搬迁费 住房租金 交通费 子女教育费 探亲费 支出金额 20 000元 8 000元人民币/月 1 000元人民币/月 3 000元人民币/月 25 000元人民币/次 工资薪金 Lotus公司支付 4000美元/月 远大高新支付 30 000元人民币/月 季度奖金 (远大高新支付) 60 000元人民币/季 境内居住天数 15天 每月22天 15天 184天 说明:(1)假设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均为1美元=7元人民币。

(2)中美两国签有税收协定。

七、远大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远大地产)是北京市著名的房地产企业,2007年7月远大地产通过拍卖方式竞得一块商业用地,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2008年8月远大地产与北京市另一家企业—--天跃科技开发公司(简称天跃科技)签订了合作开发该地产的意向书。该项目以远大地产的名义立项,委托其他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建设,建设费用支出由远大地产支付,项目建成后由天跃科技购买该地块上的全部商业地产。

八、中美远大集团的财务人员对下属公司未来的涉税事项作出了以下提议:

1.远大节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购置节能型专用设备,并尽早购置,以取得固定资产折旧的抵税效应。

2.远大节能将符合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在计税时加速折旧,以减少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3.远大机械的存货计价方法应首选“后进先出法”,以应对通货膨胀的冲击,从而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4.提高各公司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可以让员工得到实惠,既可免缴企业所得税,又可以免缴个人所得税。

5.远大高新单独成立一个研发部门,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

6.由集团总部中美远大集团成立技术开发中心,其开发成果供下属企业无偿使用,以提高下属公司的盈利能力。

7.汶川发生大地震后,集团总部决定向灾区捐款5000万元,捐赠额由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平均分担,以便尽量发挥捐赠支出的抵税效应。

讨论问题:

假如你是中美远大集团聘请的税务顾问,请对中美远大集团以下经营策略所涉及的税务问题提出意见。

一、针对远大日化的销售方式,财务总监提出了以下建议:

1.远大日化可以设立一家销售分公司,由生产厂将产品先卖给这家销售分公司,再由销售分公司销售给客户,这样可以节省增值税和消费税。请问这样安排是否可以实现财务总监的节税目标?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2.远大日化目前采取的是自营出口方式,财务总监建议设立一家外贸子公司,将出口产品全部销售给外贸公司,然后再由该外贸公司出口。请从税收的角度谈谈这种建议是否合适?

二、请对远大商贸的经营策略建议进行评价。

三、请对远大机械与远大部件之间通过调整产品销售价格的筹划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并提出你的主张。

四、针对远大机械、实达机械厂、锦德钢铁厂三者之间的合同,请考虑以下问题:

1.远大机械、实达机械厂、锦德钢铁厂在履行合同甲和合同乙的过程中需承担的税收有哪些(企业所得税除外)?

2.从税收的角度看,对于合同甲、合同乙所涉及的事项应该如何安排更为合理?

五、分析远大高新为远大节能提供技术转让及技术服务项目涉及哪些税收问题,如何进行筹划。

六、请问科夫勒先生2013年度在中国应缴多少个人所得税?作为税务顾问,你对科夫勒先生有何筹划建议?

七、请分析远大地产与天跃科技合作开发商业地产过程中涉及的税收问题,是否有减轻远大地产税负的房产交易方案?

八、请对中美远大集团财务人员对下属公司未来的涉税事项所作的提议进行评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f8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