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8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更新时间:2023-04-29 08:2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思维导图是梳理历史知识的有效手段。以下思维导图,在①处应该填写的是()

A. 科学思想

B. 文艺复

兴 C. 人文主

义 D. 启蒙思想

【答案】D

【考点】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影响了美国和法国的革命运动,建立了民主政治统治。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启蒙运动的影响。

2.北师大教授黄安年认为:美国南北战争扫除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内部障碍,解放了社会生产力。这一“最大内部障碍”是()

A. 黑人奴隶制度

B. 封建农奴制

度 C. 英国殖民统

治 D. 封建等级制度

【答案】A

【考点】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美国南北战争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3.近现代以来,美日关系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变化过程。对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美日关系,解读正确的是()

A.日本遭受美国侵略后,学习西方进行改革

B.日本为打破华盛顿体系,偷袭美国珍珠港

1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植下迅速崛起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加紧对日本进行技术输出

【答案】A

【考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从图一可以看出日本遭受到美国的侵略。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为了摆脱民族危机,日本实行学习西方的明治维新。BCD不能正确解读图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时间、内容和意义。4.19世纪末,某一同盟条约规定:“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该同盟是()

A. 三国协约

B. 轴心国集

团 C. 三国同

盟 D. 反法西斯同盟

【答案】C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形成了以德国为核心的,奥匈帝国与意大利共同组织的三国同盟;以及以英国为主导的,俄国与法国组成的三国协约,选项A不符合题意;选项B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的,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适中。

5.下图是苏俄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实施了(

A.农奴制改革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模式

【答案】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2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所给时间“1921—1925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的时间是1861年,不符合题意;B项的时间是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不符合题意;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大提高,C项符合题意;D项是1925年之后的事,是在1936年的苏联新宪法的颁布形成的,不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新经济政策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区别。

6.近年来美国与中国周边国家日本、菲律宾频繁军演,插手中国东海、南海事务,其狼子野心与上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辙。上世纪初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

A.参加巴黎和会

B.签订《巴尔赛和约》

C.加入国际联盟

D.签订《九国公约》

【答案】D

【考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华盛顿会议的有关知识。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关系,但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为此,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年,美、英、法、日、中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由美、英、日操纵,其中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除了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外,学生还要掌握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和影响。本题难度适中。

7.《全球通史》记载:“我在西雅图看到许多妇女在超市的弃货堆里找寻剩余的食物……我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里看到人们在丢弃的罐头听里找剩肉……”对此,美国罗斯福总统采取的措施有()①增加农业产量

②兴办公共工程

③进行社会救济

④扩大工业生产规模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答案】D

【考点】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通过阅读题意可知经济大危机导致人民生活陷入极端的贫困,为了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罗斯福总统着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和社会救济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所以②③是罗斯福解决人民生活问题的措施,①④不符合对人民救济采取的措施。

3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以及新政的特点。

8.如图所示战役的历史作用是()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宣告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C.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D.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答案】C

【考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二战时期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格勒会战,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中前苏联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9.下面是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的时政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漫画中袋子上的俄文意为“财政贷款”。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美国()

A.制造慕尼黑阴谋

B.出台马歇尔计划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指挥“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答案】B

【考点】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制造慕尼黑阴谋是英法,时间是1938年;出台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1949年;指挥“联合国军”侵略朝鲜是1950年。ACD不符合题文的1947年。

故答案为B。

4

【点评】本题考查了马歇尔计划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马歇尔计划推出的时间和作用。马歇尔计划是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10.1946年丘吉尔曾说:“重建欧洲大家庭,或尽我们所能地给它提供一个机构,使欧洲大家庭得以在和平、安全和自由中安居。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类似欧洲合众国的组织”。20世纪90年代,丘吉尔这一愿望得以实现的组织是()

A.欧洲共同体

B.欧洲联盟

C.亚太经合组织

D.联合国

【答案】B

【考点】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欧洲国家成立了欧盟,体现了丘吉尔建立一种类似欧洲合众国的组织的愿望。

A项欧共体成立的时间是1967年,时间不符合题意;

C项不属于欧洲范围的经济组织;

D项是国际政治组织。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欧盟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除了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外,学生还要掌握欧盟成立的时间和意义。

11.下表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是()

A.社会改革

B.适当的经济政策

C.美国扶持

D.朝鲜战争的爆发

【答案】B

【考点】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分析可知,二战后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使日本经济逐步崛起。ACD项表格内容没有涉及。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12.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该条约()

A.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使中国的半殖

民地程度加深了

5

C.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

D.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D

【考点】《辛丑条约》的危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允许帝国主义派兵保护铁路沿线要地,这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和工具,侵略者可以随时侵略中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A项是鸦片战争的影响,B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C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有关知识。学生还要掌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危害。

13.“自强”与“求富”是洋务运动两大口号,下列企业体现了洋务派追求“自强”目标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矿务局

C.上海机器织布局

D.汉阳铁厂

【答案】A

【考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BCD三项均属于在洋务运动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民用工业。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创办的企业、提出的口号、洋务运动的意义。

14.下列诗句中,赞誉张謇的是()

A. 七下西洋不辞劳,架起亚非友谊桥

B. 应募西联大月氏,为击匈奴开丝路

C.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D. 创办实业为救国,天地大生见精神

【答案】D

【考点】张骞兴办实业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被称作“状元实业家”。A是郑和,B是张骞。C是左宗棠。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的实业救国主张及创办的企业。本题难度适中。

15.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6

A.A

B.B

C.C

D.D

【答案】C

【考点】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

【解析】【分析】A项,洋务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故A项史论相符。

B项,戊戌变法是在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开展的,它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试图通过政制变革实现国家的富强,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次变法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因此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故B项史论相符。

C项,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但它并未推翻封建统治。故C项史论不相符。D项,辛亥革命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兴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启发了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并且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故D项史论相符。本题要求选择史论不相符的一项。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故答案为C。

【点评】查了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掌握辛亥革命的时间和历史意义,会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

16.“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其中“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B.南昌起义的爆发地

C.长征胜利会师所在地

D.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答案】D

【考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后又建立了很多革命根据地,革命形势已成燎原之势。由此可知,题文中“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逐项分析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学生要掌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7

17.遵义某校准备开展一场“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2周年”合唱音乐会,演唱《长征组歌》中的四首:①《四渡赤水出奇兵》、②《过雪山草地》、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到吴起镇》。如果按红军长征路线依序演唱,其顺序应该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答案】D

【考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从江西瑞金出发,进行战略转移。1935年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领导下,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历经艰难险阻,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③①②④排列顺序正确。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红军长征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红军长征的主要历史事件,长征的起止时间,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18.在十四年抗战过程中,推动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关键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百团大战

D.徐州会战

【答案】B

【考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对峙局面的结束,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A项标志着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CD项是抗日战争中的战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原因、有关人物、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19.徐州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发生在徐州的两场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渡江战役

B.百团大战、淮海战役

C.台儿庄战役、淮海战役

D.百团大战、渡江战役

【答案】C

【考点】战略大决战,台儿庄战役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台儿庄战役是徐州会战中最著名的战役;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以徐州为中心的战役。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战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的战役。

8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要分清台儿庄战役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淮海战役属于解放战争时期。

20.解放区流传着一首歌谣: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这首歌谣反映了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

A.解放军作战勇敢

B.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C.民众的大力支援

D.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答案】C

【考点】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的有关知识。分析题文的“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可以看出解放战争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因此,这首歌谣反映了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民众的大力支援。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题干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二、综合题

21.19世纪末以来,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断奋斗,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年前(1894年)郑观应还只能把他的书名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严复就在《救亡决论》中第一次呼唤“救亡”这一口号,要求通过改革改变现状,寻求新的出路

——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如下表

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系列外交活动

材料三: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表,宣称:(苏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上)

材料四:进入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被认为已达到19世纪以来之巅峰……(因)中国日益增加的经济、军事和政治的巨大势力……西方人认为中国是亚太地区的区域性强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救亡”口号提出的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洋政府外交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其“要求遭拒绝”在中国社会引起了什么反响?

9

(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国际社会对中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综合以上四则材料,指出促成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因素

【答案】(1)事件:《马关条约》的签订(或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影响: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促进民族觉醒,掀起民族救亡运动。

(2)目的: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反响:引起了中国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3)变化:由出卖中国的利益(领土)到维护中国的领土要求;原因: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付出了重大牺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4)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扩大。智慧、勇敢不屈的民族品格等。

【考点】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全方位外交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时间“一年前(1894年)”“一年后,严复就在《救亡决论》中第一次呼唤救亡这一口号”可知一年后指的是1895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所以严复提出了变法维新救国的口号。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促进民族觉醒,掀起民族救亡运动。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北洋政府参加外交活动的目的是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3)根据材料二可知“中国收回利权的要求遭拒绝”,材料三中《开罗宣言》要求“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可见列强开始维护中国的合法权益。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是由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付出了重大牺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国际地位提高等。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促成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因素由: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中国人民顽强的斗争精神等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19世纪末以来,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断奋斗,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因素由: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

22.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二: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通电全国,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说:“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要砍断这个‘把’……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

——全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

(1)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

(2)材料一“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其中的第一次“战斗”是指哪一事件?简述该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

10

(3)今年是卢沟桥事变发生多少周年?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哪一主张?这一主张促成的结果是什么?

(4)材料三“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是指哪一事件?简述其战略意义。

【答案】(1)1921年

(2)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80周年全民族抗战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或: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4)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考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南昌起义,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挺进大别山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2)根据材料一中的时间“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可知指的是1927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战斗指的是1927年发生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间是1937年7月7日,到今天201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了80周年;根据材料中“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可知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奋战下,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根据材料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点评】本题考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事件。

23.回看历史,昭示未来。历史最终证明,冷战没有真正的赢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但)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的出现……“杜鲁门主义”演说是冷战的宣言,紧接着美国政府又提出马歇尔计划

——搞编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二:如下表

北约和华约建立

材料三:核武器有巨大的杀伤力,成为美苏军备竞赛中的重中之重……到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竞赛的结果,使得双方都拥有多次毁灭对方的能力……美苏尽管争夺激烈,但竭力避免直接碰撞,两国之间并没有发生战争。

——摘自岳麓书社《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四: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西欧和日本都有自己的主张,中国要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11

(1)哪一事件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形成?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使冷战发展到怎样的新阶段?这标志着什么世界格局的形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两国“没有发生战争”的原因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呈什么趋势?美国的“设想”反映出当今的世界还存在什么问题?

(5)为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你认为中国应当怎样去做?

【答案】(1)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由战时同盟关系到战后同盟关系的破裂。(2)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标志着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

(3)战略核力量的均势,使双方不敢先挑起战争;世界人民的反战等。

(4)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5)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增强综合国力。

【考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冷战中的对峙,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建立;根据材料以的内容可知,二战中美苏是战时同盟关系,二战结束后美苏进入冷战时期,战时的同盟关系破裂。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标志着世界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核武器有巨大的杀伤力,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双方都拥有多次毁灭对方的能力”可知,战略核力量的均势和巨大的杀伤力,使双方不敢先挑起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世界人民的反战情绪高涨等原因。

(4)根据材料四中“西欧和日本都有自己的主张,中国要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可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呈现出多极化发展的趋势,西欧、日本、中国的崛起都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发展;根据“美国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可见美国的“设想”是霸权主义和强权

政治的体现。

(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中国应该在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增强综合国力,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惠普、共赢方向发展等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美苏两国在二战期间及二战后关系的变化,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学生要掌握二战后国际格局关系的变化。

24.科技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爱因斯坦说,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材料二:“1790~1850年英国煤产量增长图”

12

13

材料三:2015年8月11日,生活在国际空间站内的宇航员们首次品尝了他们在太空种植出来的生菜。科学家们把这一舌尖上的味道,看作是载人飞船前往火星迈出的重要一步。——华龙网

材料四:

(1)牛顿、爱因斯坦的重大成就推动了物理学思想的发展。请各举一例。

(2)材料二中,英国煤产量自1790年后迅速增长,这与工业革命动力机械水平提高密不可分。请指出为动力机械水平提高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及成就。

(3)材料三体现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它体现出科学技术在哪两大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答案】(1)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2)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3)第三次航天技术、生物技术。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引起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负面影响。

【考点】“蒸汽时代”的到来,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第三次科技革命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可知,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2)工业革命中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国际空间站、载人飞船可知,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太空种植出来的生菜、载人飞船可知,材料体现出科学技术在航天技术、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4)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引起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负面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学生要对比学习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成果,不要混淆。要全面分析科学技术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f3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