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3-12-17 17:0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具有快捷传播知识、加深理解、提供范例、培养认知能力等功效。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学习数学要么就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要么就是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或是讨论、汇报、交流。学生在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不知道自己所学习的内容在教材的什么地方,教师也不让学生阅读教材。如果教学内容涉及到教材上的内容,最常用的做法就是把教材上的图片、例题、公式的推导过程、甚至练习题全部搬到了大屏幕上,用课件出示。教材顶多被当成了学生的练习册,只有到做练习时,教师才会让学生看教材,完成相应的练习。以至于对教材中例题的分析、公式推导、概念、结论等内容,学生没有机会阅读,都被其他的教学形式取代了。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了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更不会想到通过阅读教材来自主构建新知,遇到问题,也往往直接问老师或同学或家长,不会想去通过阅读教材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

实际上,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阅读,具有“有助于规范学生语言,加深其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养成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其自学能力”等特点,应该说,是数学教与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数学教学改革应该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

小学生使用的数学教材,是许多专家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结合小学生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来组织编写的,编写过程中,已经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小学生应该是可以看懂的。所以,利用现行教材开展阅读教学,完成是可能的。

但是,由于在小学阶段,老师总感觉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弱,自主学习能力差,不敢放手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得新知,课堂上往往是学生听的多,活动多、讨论多、课件多,而读书的少。这种教学现状,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对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产生很大负面影响。

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把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做为一个教学目标来实现。

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以在阅读能力培养上的一些做法,与大家探讨。

1. 用阅读的方法来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形式

在数学教材上,有一些内容的教学,教师感到很难通过探究讨论、知识迁移、创设情景等手段来获得对新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通常只好采用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可细想一想,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如期完成教学任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能够充分考虑学

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到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就可能会采用更合理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里提到“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这个活动机会指的是什么?是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那是当然了。可我还觉得,阅读,也应该是一种数学活动,在课堂上除了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的机会外,同样也应该提供给学生阅读的机会,这样做,也能体现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再如,教学《用未知数表示数》一课中“乘号的简写与省写”这一个知识点,通常情况下都是教师讲授乘号的简写与省略写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但我在教学中,没有这样去做,也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来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知道了,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写成“·”或是不写;如果是字母与数字相乘,乘号也可以不写,但是,字母一定要放在数学的前面。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自己在阅读中体会到的,注意事项也是让学生在教材中找出,并由学生之口来提醒同学注意,不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教师只是引导与强调的作用。这样的学习过程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理解的也会更深刻。

在学到知识同时,也体会到学习乐趣,特别要说的是,学生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也掌握了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阅读。 2.用阅读的形式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概念的理解

数学阅读和语文阅读我认为是有很大区别的。语文阅读材料一般都比较充分,故事情节比较生动,学生理解相对要容易一些。但是数学教材中可供阅读的材料是有限的。有些知识是用文字呈现出来的,这些文字所表述的内容主要有概念、结论、或是规律,在教材中为数不多,可以看出,其重要性是如何了的。新教材中文字呈现的内容越来越少,尤其是低年级教材,大量的图片取代了文字,大家就感觉更没什么可读了,其实,这就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正是因为文字少了,材料中出现的相关结论性文字,就显得更加珍贵了,不细细研读,是很难让体会到概念的真正意义。

如我在教学《垂直与平行》时,学生会遇到一个比较熟悉但又陌生概念:距离。对于这个名词,生活中常常能听到,所以学生感觉比较熟悉。但是,这里提到的“距离”,学生知道吗?理解吗?答案是否定的。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准确的掌握这个概念,我不惜时间,采用了“读”“画”“议”“再读”的方式,来组织教学。

首先是读一读。让学生阅读教材66页例2,边看边想,怎样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例2的第(1)题和第(2)题)。然后,让学生阅读第(3)题,明确要求,画几条点到直线的线段(学生画了4条),然后,让学生比较精确地量出每条线段的长度,看有没有什么发现。学

生很快说出了,垂直线段最短。这时,让学生看教材上的结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初步体会“距离”的含义。

其次是画一画。这里的画有两层意思,一是画图,一是标出重点词语。有一些学生读了一遍后,感觉自己已经掌握了,就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了,而此时,我的感觉恰恰相反,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此时学生可能只知道:“垂直线段最短”这层意思,至于后一句话:“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学生可能不以为然,而这句话,也恰好是比较重要和关键的。因为这不是研究其他情况(如点到点)的距离,是“这点到直线”的距离。这时,教师组织学生一边画图,一边认真研读这一句话,并用着重符号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表示出来,然后准备与同桌同学交流。学生在“画”重点词句的过程中,对距离意义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入。

第三是讨论交流。画出自己认为关键的词语后,同桌同学互相核对画出的关键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可以说服对方接受自己观点,也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如果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观点错了,可以接受别人的观点。不管是接受还是保留,这个讨论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是生动的学习过程。

第四是再读。这次读与第一次读就不同了,是建立在思维碰撞后,学生理解了“距离”的意义的基础上的大声的读,教师可以从学生读的语速上判断出哪位同学对这句话理解的程度。如果读的很顺利,流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f2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