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分章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4-05-26 22: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教育心理学每章的重点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 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以下不是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的是( D )。
A.信号学习 B.言语联结学习 C.规则学习 D.言语信息学习 2.以下心理学家不属于认知心理学派的是( B )。 A.苛勒 B.斯金纳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 3.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C )。
A.学会新知识 B.发现学习的规律 c.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D.建立认知结构 4.程序性教学实际上是( A )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A.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B.观察学习 C.认知学习 D.认知同化
5.加涅的信息加工系统中的第二级是( B )。
A.感受器 B.感觉登记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6.苛勒通过研究黑猩猩的学习所提出的学习理论属( B )。
A.联结学习理论 B.认知学习理论 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 D.社会建构论 8.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 C )、社会性和情境性 A.主观性 B.客观性 C.主动性 D.主体性
9.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 性的联系属于( B )。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10.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 A )。 A.促进者和引导者 B.领导者和参谋
C.管理者 D.示范者
ll.孩子哭闹着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 D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2.以下心理学家及其理论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奥苏伯尔——认知发现说 B.苛勒——完形一顿悟说 c.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 D.加涅——信息加工理论 13.学生学习体操动作,这种学习属于( B )。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语言联结学习 14.学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后再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 对它们关系进行分析,这种学习属于( C )。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15.小敏原来很怕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 类,在小敏身上发生了( C )学习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态度 D.言语信息 16.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D )。 A.蜜蜂采蜜 B.猴子攀爬
C.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 D.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
17.学生将茄子、白菜、青菜等归纳为“蔬菜”,这样的学习属于( C ).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概念学习 D.辨别学习 18.学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是( A )。
A.规则学习 B.辨别学习 C.概念学习 D.问题解决学习 19.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只能储存( B )信息项目 A.5个 B.7个 C.9个 D.11个 20.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就能引起的反应就叫( B )
A.中性反应 B.条件反应 c.无条件反应 D.操作反应 21.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A )创立的。 A.巴甫洛夫 B.列昂捷夫 c.维果斯基 D.鲁宾斯坦 22.根据经典条件作用论,食物引发的狗的唾液分泌反应是( C )。 A.中性反应 B.条件反应 C.无条件反应 D.操作反应 23.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D )。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24.“杯弓蛇影”反应的是一种( A )现象。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比较 D.行为强化
25.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这 是( B )。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比较 D.获得 27.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的是( C )。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2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 D )。 A.望梅止渴 B.画饼充饥 c.谈虎色变 D.叶公好龙 29.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D )。
A.辨别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31.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的过程中,形成了稳 定的( D )。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一反应联结 34.下列概念中( D )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 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反射 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指南(教育心理学分册)
35.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 )。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37.根据强化的性质可以将其分成( C )。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38.( B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 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 39.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D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暗适应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40.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C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41.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或其他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相同的行为 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 C )。
A.刺激分化 B.刺激比较 C.刺激泛化 D.行为强化 42.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C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回避条件作用 43.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C )。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斯金纳认为,学习的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 是增强反应概率 的手段。
4.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 行为。
5.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称作 惩罚 。
6.加涅认为,如果想要保持信息,就得采取 复述 策略。
7.当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时,信息发生了关键性转变,即要经过 编码 过程。当需要使用信息时,需经过检索提取信息。
8.从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来看,学习是学生与 环境 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lO.加涅早期根据 学习情境 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 把学习分为八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级结构。
11.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学习、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学习、动作技 能学习和态度的学习。
12.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学习和社会规范的学习 三类。
13.斯金纳认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 强化规律的制约。 14.斯金纳认为,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
15.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 负强化 的条件作用类型。 16.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17.格式塔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18.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率、练习率和准备率。
19.巴甫洛夫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论,基本规律有获得与消退 刺激泛化与分化。 . 20.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是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21.奥苏伯尔认为,同化理论的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这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 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
22.桑代克尝试—错误说是建立在小猫“迷笼”实验 基础上的。 23.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 操作性 行为。
24.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 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知识结 构一般都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来呈现。 25.完形心理学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 过程实现的。
26.奥苏泊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 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为此,他提出了“ 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27.顿悟学习论作为最早具有认知倾向的学习理论,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 用,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 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8.在教育心理学的认知领域里有很大影响的学习理论是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 论 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
29.奥苏泊尔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一个维度为学
生学习进行的方式,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关系方面,学习因此可以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31.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32.斯金纳认为 强化 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33.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
34.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35.负强化与惩罚的含义不同 (填“相同”或“不同”)。 36. 接受学习 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37.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38.格式塔的顿悟学说认为,学习是对知觉的重新组织,是形成一种完形。 39.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 发生的概率。
40.教师在教授概念时常常以定义的形式直接向学生呈现概念,这是一种接受学习
41.关于学习的分类,教育心理学家和教学设计专家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中先后提出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影响较大。
42.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43.桑代克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这种联结的形成是通过 盲目尝试 逐步减少错误一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 44.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 45.刺激泛化与刺激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 的反应, 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
46.所谓编码,不是把有关信息收集在一起,而是用各种方式把信息组织起来 。 47.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说明,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48.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建构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而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需要新知识的学习经历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阶段。
49.意义学习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 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50.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它属于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 学习的主要形式。
51.应答性行为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 行为是操作性条件作 用的研究对象。 三、简答题。
1.简述学习的心理实质。
2.简述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3.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4.简述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5.简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模式。
6.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7.简述意义学习的条件。
8.简述格式塔心理学派理论的主要观点。 9.简述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10.简述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 11.简述什么是先行组织者。
12.简述奥苏伯尔对学习进行的分类。 四、论述题。
1.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2.论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及其对中小学教学的启示。 3.论述桑代克主张的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学习原则。
4.有的人认为,接受学习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 能力的培养,应该完全摒弃。 (1)请就此发表你的看法。
(2)辨析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理论的关系。 (3)思考如何用其相互关系来指导教学实践。 第四章 学习动机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 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并非一成不变,在( A )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晚期 2.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D )。 A.学习需要 B.学习动机 C.学习迁移 D.学习期待
3.学生学习是为了让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更靠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C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4.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C )。
A.内部动机 B.直接动机 C.外部动机 D.一般动机
5.林林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而认真学习,他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C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求知欲
6.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标准是( D )。 A.社会意义 B.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C.个人的前途 D.动力来源
7.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是( B )。
A.高尚动机 B.内部动机 C.低级动机 D.外部动机
8.阿特金森以为个体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一类是( D )的动机。 A.追求利益 B.追求刺激 C.避免困难 D.避免失败 9.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 B )。
A.“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B.读书是一种乐趣 C.“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0.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 C )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 A.格式塔派 B.认知派 c.联结派 D.建构派
12.来源于学生对学习内容或学习名次结果的兴趣的动机是( D )。 A.高尚的动机 B.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C.低级的动机 D.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13.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学习动机是( C )。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内部动机 C.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D.外部动机
14.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 C )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追求刺激的倾向 c.追求成功的倾向 D.回避困难的倾向
15.维纳认为,学习动机中“稳定的内部因素”是指( B )。 A.努力 B.能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16.学生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则他的学习动机是( C )。 A.高尚动机 B.内部动机 C.外部动机 D.低级动机 17.一般说来,由( A )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内在动机 B.外在动机 C.交往动机 D.无意识动机 18.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是( A )。 A.马斯洛 B.韦纳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19.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C )。
A.马斯洛 B.韦纳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20.需要层次论中的成长性需要是指( A )。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21.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这种动机 理论属于( D )。
A.强化理论 B.成就动机理论 C.成败归因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22.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学生会感到( B )。 A.惊喜和感激 B.满意和自豪 C.内疚和无助 D.学习没有积极性 23.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入了( C )之中。
A.缺失需要 B.尊重、成就需要 C.成长需要 D.归属和爱的需要 24.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 )
A.一致性 B.常态分布 C.关系不大 D.动机的最佳水平随学习任务的难度和学生个性不同而不同
25.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抱有较高的期待和肯定以提高教育效果,其运用的是( C ) A.晕轮效应 B.有晕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名人效应 26.需要层次理论是( D )提出的。
A.罗杰斯 B.班杜拉 c.奥苏泊尔 D.马斯洛 2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D )。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28.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不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B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32.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 属于( C )。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33.下列哪位是集中研究自我效能理论的心理学家?( C )。 A.默里 B.麦克里兰 C.班杜拉 D.布鲁纳 34.认知内驱力属于( A )。 .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直接动机 D.间接动机 36.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D )。 A.王老师对张华的数学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B.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和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C.老师表扬爱劳动的学生 D.王佳每天独自听音乐
38.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 )。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39.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C )。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 40.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 )。 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41.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 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D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42.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B )。 A.25% B.50% C.75%D.100%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与学习动机中其他内驱力相比,附属内驱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降低
2.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3.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4.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同时,归因方式也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5.替代性强化是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
6.马斯洛提出人有五种基本的需要,最高级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7.自我效能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8.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 和学习期待。 9.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个体行为动机的。 10.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创立者是班杜拉 。
11.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 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12.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有启动、定向和维持作用。 13.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是由以下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 、自我提高 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14.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动力。 15.动机有激活、指向和 强化或维持 三个基本功能。
16.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其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17. 自我效能 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20.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 维纳 。
21.成就动机理论认为 避免失败者 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22.成就动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阿特金森 。
23.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24.马斯洛认为,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要 。
26.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将学习动机分为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
27. 学习动机 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 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8.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 行为 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的。
29.自我强化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30.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可以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31.“身教重于言教”是 替代性强化 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33. 替代性强化 是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34.作为学习动机的基本构成要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外部条 件或刺激物叫 诱因 。
35.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到儿童后期和少年期, 赢得同伴的赞许 就成为一 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
36.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目标。
38.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而学习行为 又不单纯只受学习动机的影响,它还要受一系列主客观的因素的制约。
39.一般说来,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惩罚一般起着削弱学习动机的作用,但有 时也可使一个人在失败中重新振作起来。
40.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41.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困难,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42.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 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
43.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发现人们多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 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部环境。
44.学习动机的理论有: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动机的归因理论,成就动机理论, 及自我效能感理论。
45.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简答题。
1.简述动机及其功能。 2.简述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内驱力。 3.简述学习动机的种类。 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5.谈谈如何自我激励学习动机。
6.联系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恰当控制学生的动机水平。 7.谈谈学习动机与学习需要和诱因之间的关系。 8.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9.如何利用学习结果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10.如何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11.如何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12.简述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13.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14.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四、论述题。
1.张嵩非常聪明,但学习不用功,每次考不好时就把原因归结于自己的运 气不好。请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
(1)他的这种归因正确吗?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
(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2.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3.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试述成败归因理论。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 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 C )。
A.逆向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正迁移 2.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是指学习中的( B )。
A.定势现象 B.迁移现象 C.记忆现象 D.创造性 3.( C )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A.奥苏伯尔 B.桑代克 C.贾德 D.格式塔心理学
4.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B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5.两种学习间发生的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B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横向迁移 D.纵向迁移 6.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C )。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 7.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 A )。 A.正迁移和负迁移 B.逆向迁移与顺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8.缺乏实验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A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9.不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 A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10.强调概括化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 C )。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化说 12.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C )。
A.形式训练说 B.经验泛化说 c.相同要素说 D.关系转化说 13.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 A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原理说 D.关系转化说 14.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 A )。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15.由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学习向具有较低概括水平的下位学习之间发生的迁移称为( D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16.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 A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17.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D )。
A.顺向负迁移 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 18.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 C )。 A.有积极作用 B.有消极作用
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D.没有作用 19.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C )。
A.教师指导 B.媒体 C.认知结构 D.学习材料的特性 20.迁移的形式训练说强调( B )。
A.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B.发展了的心理官能 C.直接性动机 D.对情境关系的理解
21.心理学上“水下击靶”的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C )。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23.重视对情境关系的理解的迁移理论是( D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原理说 D.关系转换说 24.共同要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 A.桑代克 B.贾德 c.苛勒 D.加涅
25.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是属于( A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纵向迁移 D.逆向迁移
26.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C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27.一个学生的学习迁移可受他的学习意图或学习心向的影响,这种现象称 为( B )。
A.经验泛化作用B.学习定势作用c.分析概括作用D.相同要素作用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学完单词coat后,再学习rajncoat时,可以产生具体迁移。 2.学习化学中锂、钠、钾等金属元素概念时,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是 水平 迁移。
3.根据迁移的内容不同,将迁移划分为 一般 迁移和具体迁移。 5.加法的学习影响着乘法的学习,而乘法的学习反过来也影响着对加法的 重新理解,这在心理学中叫学习迁移。
6.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这在心理学中叫正迁移 。
7. 迁移 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的关键环节。
8.桑代克等人的研究发现,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共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
9.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即认知结构的组织特征是实现迁移的最关键因素,它包括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11.物理学习中的审题技能的掌握可能会促进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审题技能的 应用,这在心理学中称 一般迁移 。
12.专家比新手拥有更强的迁移能力,其原因之一就是专家拥有更丰富的背 景经验和认知结构。
13.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 学习定势 。 14.陆钦斯的量杯 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16.从迁移的影响方向来分类,学习迁移可以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
17格式塔心理学家强调行为和经验的整体性认为对情境中一切关系的理解和顿悟是获得一般迁移的最根本要素和真正手段,因此他们的理论被称为“关系转化理论”。 18.从迁移的角度看,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 一体化 和网络化。
19.以辛格莱和安德森等人为代表提出产生式理论,认为如果两种情境中有产生 式的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
20.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英语音标的学习,这是心理学上的负迁移。 21.归纳式学习属于垂直迁移中的自下而上的迁移。 22.演绎式学习属于垂直迁移中的自上而下 迁移。
23.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认为概括化的原理和经验 是迁移产生的关键。
2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是以奥苏泊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为基础的。 27.学习定势也称学习心向,它对学习具有定向作用。
28.迁移是学得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环节。 29.乘法口诀的掌握可以广泛迁移多种情境中,这叫一般迁移。
30.迁移是学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 键环节。
31.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和阻碍称之为 负迁移 。
32.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审题的方法也将影响到化学、物 理等学科中的学习活动,这种迁移属于 一般迁移 。
33.早期的迁移理论包括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与关系转换说等。 34.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共同要素说认为,迁 移是非常具体的、是 ,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36.定势既可以成为积极的积极迁移的心理背景,也可成为消化迁移的心理背景。 37.促进迁移的教学包括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 学习策略 ,在真实生活中学习。
38、布鲁纳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迁移,为此他强调在教学中要注重掌握每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即基本原理与基本概念等,这是训练迁移的基础。 三、简答题。 1.简述迁移的种类。 2.简述迁移的作用。 3.简述认知结构的迁移观。 4.简述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5.简述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 6.简述迁移与教学的辩证关系。 7.简述迁移的实质。 四、论述题。
1.结合实例分析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2.有的学生在语文测验中能正确填空,但是不能给朋友写一封语句通顺的信;有的学生能在数学测验中进行小数和百分数的乘法运算,但却不会计算收人所得税。请分析此现象,并联系实际说明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策略。 3.请系统论述早期学习迁移理论。 4.论述现代的迁移理论及其特点。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 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 C )。 A.感性知识、理性知识 B.具体知识、抽象知识
c.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D.方式方法知识、普通原理知识 2.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是指( B )。
A.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B.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C.解决“怎么样”的问题 D.以上都正确 3.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 A )。
A.0.25~2秒 B.0.2~25秒 c.2秒到1分钟D.5秒到2分钟 4.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 D )个组块。 A.6~2 B.6~1 C.7+1 D.7+2
5.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序,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 念学习和( B )。
A.公式学习 B.命题学习 c.原理学习 D.推理学习 6.以下选项中哪一个属于程序性知识?( D ) A.关于企鹅的定义 B.某个明星的个人资料
C.名人的自传 D.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7.知识的同化反映的是新旧知识的( B )。 A.改造性 B.累积性 C.矛盾性 D.对立性
8.小章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后来要让 他认识到“认知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这是( B )。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命题学习 D.上位学习 9.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D )。
A.时快时慢 B.不快不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
10.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 计算公式,属于( D )。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1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 (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 B )。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变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12.可以被称为工作记忆,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D )。 A.长时记忆 B.有意记忆 C.感觉记忆 D.短时记忆 13.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的抑制作用叫( B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14.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识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这样的学习是( C )。 A.并列结合学习 B.从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15.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 D )。
A.模像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实物直观 16.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C )。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17.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 D )。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与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18.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A )。 A.艾宾浩斯 B.巴甫洛夫 C.冯特 D.弗洛伊德 19.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A )。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B.一周之后复习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 D.当天复习
20.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家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 B )。 A.两个子系统 B.三个子系统 C.四个子系统 D.五个子系统 21.学习把白菜、青菜、番茄概括为“蔬菜”,这种学习属于( B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连锁学习 D.命题学习 22.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都是三角形的( C )。 A.反例 B.概括 C.变式 D.抽象
23.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B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24.个人能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属于( C )。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25.以词汇、实物、图片、图表图形等为内容的学习属于( C )。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符号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26.以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为主的学习属于( A )。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符号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27.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 C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上位学习
28.如果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然后再学习“鲸”这种动物,这 种学习属于( C )。
A.概念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29.学生已有了“四边形”的知识,现在让学生学习“梯形”的相关知识, 这种学习属于( B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并列学习 30.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 体的体积计算公式(y=sh)属于( A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并列学习 31.学习质量与重量、热与体积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 D )。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32.作为知识获得的首先环节,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 C )。 A.抽象 B.概括 C.直观 D.比较 33.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属于( B )。
A.模像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感知直观 34.现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 A )。
A.模像直观 B.实物直观 c.形象直观D.感性直观 35.对有关史地知识的领会,不能缺少( C )。
A.模像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形象直观
36.儿童在知道“苹果”、“梨”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的概念,新学 习的概念就具有意义了,这种学习叫做( C )。
A.派生归属学习B.相关归属学习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37.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 A )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 3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C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39.长时记忆的容量( B )。
A.较大 B.没有限制 C.非常之小 D.为7±2个组块 40.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D )。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41.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头,因而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 词,这属于( B )。
A.理性概括 B.感性概括 C.形象直观 D.言语直观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 派生类属学习 和相关类属学习。 2.在知识学习的三阶段中,应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分别是知识的获得、 保持和应用。
3.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 4.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 150 %时,记忆效果最好。 5.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理性知识和 感性知识 。
6.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办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7.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的记忆是 瞬时记忆 。
8.知识就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9.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分为 陈述性 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10.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 心智技能 和认知策略两个亚类。 10.加涅根据学生学习的结果,将心智技能分为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两种 11.命题学习必须是以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为基础,这是一种更加复杂的学习。 12.心智技能的掌握是以知识的学习为前提的。
13. 知识学习 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14.在读一首短诗时,某生学习10分钟就刚好能背诵,随后又增加学习几分 钟,这种增加的附加学习,叫做过度学习 。它是促进知识保持,克服遗忘的记 忆规律之一。
15.一般来说,概念或规则的反例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 的信息,正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概括的信息。
16.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人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 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 工作记忆 ,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使用的知识信息。 17.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 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18.知识的获得是通过直观和概括两个环节来实现的。
19.在直观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一定直观教材的操纵,其效果如何主要取决 于学生的观察能力。
20.在直观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是感性概括 。
21.理性概括 是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的一 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
22.在指导学生概括时,必须配合使用概念或规则的正例和反例。
23.正例又称肯定例证 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
24.反例又称否定例证 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性的例证。
25.通常所说的规则、原理、原则属于命题。
26.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 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27. 直观 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
得的首要环节。
28.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 。
29.程序性知识 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 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30.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 和动机说等。
31.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
32.命题学习 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33.学生已有“哺乳动物”的观念,学习“鲸”这种动物,就可通过派生类属 学习来进行。
34.学生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现在要认 识“认知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就是 相关类属 学习。
35.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36.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 、 知识保持和知识提取三个阶段。
37.通过知识的学习 ,个体体验着前人的创造成果,这对于创造态度的获得起 到了积极作用。
3 8.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 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39.一般而言,模像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40.知识直观的感知规律: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 41.创造态度和 创造能力 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标志。
42.命题学习必须以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为基础,这是一种更加复杂的学习。 三、简答题。 1.简述知识的类型。 2.简述知识学习的类型。 3.简述知识学习的过程。 4.简述知识学习的作用。 5.简述知识直观的类型。 6.简述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7.简述知识直观的感知规律。 8.简述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9.简述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10.简述遗忘的理论解释。
11.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12.请简述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这三种知识直观类型的优缺点。 13.请简要阐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内涵及不同之处。 14.在运用变式时,常发生什么错误? 四、论述题。
1.李老师发现,班上的许多学生花了很多的时间记忆英语单词,但在英语 考试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错误,请谈谈教师应如何根据遗忘规律,教给学生避免 遗忘的复习方法。
2.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3.论述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4.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第八章 学习策略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 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A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 D.生成技术
2.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可解 释的理论是( D )。
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 3.不属于元认知的策略的是( B )。
A.计划策略 B.学习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4.下列不属于学习策略的特征的是( A )。 A. 调控性 B.有效性 C.过程性 D.程序性
5.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 D )义联想 B.视觉想象 c.关键词法 D.谐音联想法 6.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A )。 A.设置学习目标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7.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B )。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元认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8.学习策略一般包括( B )、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A.记忆策略 B.认知策略 C.思维策略 D.学习方法
9.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 学习策略称为( A )。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 A.语 10.流程图可用来表现步骤、事件和阶段的顺序,如系统结构图、模式或模 型图、网络关系图。在学习策略中,它是一种典型的( D )。 A.精细加工策略 B.调节策略 c.努力管理策略 D.组织策略
11.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 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 B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识策略 D.复述策略 12.以下学习策略从分类上看,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B )。 A.调整阅读速度 B.获得个别指导 C.自我测查 D.重新阅读 13.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 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A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14.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 一般称为( C )。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 15.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 识字,这属于( D )。
A.复述策略 B.理解一控制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17.在教学生列提纲时,教师可先提供一个列得比较好的提纲,然后解释这 些提纲是如何统领材料的,下一步就给学生提供一个不完整的提纲,分步对学生 进行训练的学习策略训练模式称为( A )。 A.完形训练模式 B.合作学习模式 c.交互式教学模式 D.程序化训练模式
18.在学习新材料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
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的观点,这属于( D )。 A.复述策略 B.理解一控制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19.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重点内容圈点的方法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 略属于( A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20.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这属于( B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21.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B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24.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 B )的记忆策略。
A.感知性 B.理解性 C.计划性 D.调节性
25.学生建立时间表、设置学习目标等,这在学习策略上是一种( C )。 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D.调节策略 27.创造一个故事,将所要记忆的信息编在一起的学习策略属于( B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28.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总体目标,对时间做出总体安排,并通过阶段性的时间 表来落实。对每天的活动,都要列出一张活动顺序表来。这是属于( A )。 A.资源管理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精加工策略 29.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 C )。 A.复述策略 B.理解一控制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30.元认知策略总是和( B )共同起作用的。
A.监视策略 B.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计划策略
31.想象、口述、总结、做笔记、类比、答疑等,这些都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从 学习策略的分类上看属于( D )。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32.人们常利用顺口溜、歌诀等来帮助自己记忆一些材料,这种记忆方法是( B )。 A.谐音联想法 B.编歌诀法 C.位置记忆法 D.联想法
33.( D )就是利用图解的方式来说明在某个过程中各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A.流程图 B.网络关系图 C.系统结构图 D.图解纲要 34.元认知的实质是个人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A )。 A.自我调节 B.自我认知 C.自我指导 D.自我学习
35.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 习任务属于( D )。
A.监视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计划策略 36.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利用多样化的复习方式巩固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 A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37.以下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C )。 A.在阅读困难或不熟的材料时放慢速度 B.对每一天的活动,都列出一张活动顺序表 c.将所学的知识再用实验证明、写成报告、做出总结 D.意识到不理解课文的某一部分时,退回去读困难的段落 38.随意识记使用的策略主要归属于( B )策略。 A.组织 B.复述 C.精细加工 D.计划
39.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提高识记效果,尽可能地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40.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 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B )。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做笔记策略 41.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在其中确立一条明确的路线,并 在其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回忆时按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提取所记的项目的位置 的记忆法属于( B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l.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包括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 原则、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
2.学习的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3.元认知指对认知的认识,即个体关于自己学习或如何学习的知识。 4.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 6.复述策略 是指为了在记忆中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识记的策略。 8.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 调节策略 。 9.随意识记 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经过努力的识记。
10.一般来说,先前所学的信息对后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后面 所学的信息对前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做 倒摄抑制 。
12.元认知计划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 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测其有效性。
13.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15.元认知包括两个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17.交互式教学旨在教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 预测 。
18. 元认知策略 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它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19.常用的组织策略有聚类组织策略、概括法和比较法,其中概括法又可分为纲要法和网络法。 21.元认知监视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等。
22.指导教学模式训练 低 年级的学生比较有效。
23.元认知调节策略的运用离不开计划和监控策略,计划和监控是自我调节学习的基础和依据。 25.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 策略。
26.生成性学习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27.认知策略因所学知识的类型而有所不同,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主要是针对陈述性 知识的。
28.在利用组织策略进行复习的过程中,常用的表格有一览表和双向表。
29.常见的精细加工策略有:记忆术、做笔记、提问 、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30.画线是一种常用的 复述策略 。
31.一般认为,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方面。
32.一般来说,资源管理策略可分为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寻求社会支持策略等。 33.对于篇幅短小或者内在联系密切的材料,适于采用整体识记;对于篇幅较长或者较难、内在联系不强的材料,适于采用分段识记。 36.有目的、有意识的识记是 有意识记 。
37.视觉联想就是要通过心理想象来帮助人们对联系的记忆。
40.在学习的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一个对信息流动的执行控制过程,这种执行控制功能的基础是元认知。
42.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 的充分发挥。 43.对新知识进行扩展与引申也是深化理解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44.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运用资源管理策略 的学习策略。 三、简答题。
1.简述学习策略的特征及其意义。
2.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使用学习策略。 3.简述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异同。 4.简述常用的复述策略。 5.简述常用的精加工策略。 6.简述常用的组织策略。 7.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8.如何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9.学习策略训练应包括哪些要素? 10.简述指导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11.简述程序化训练模式的基本步骤。 12.简述完形训练模式的基本步骤。 13.简述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策略。
14.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谈谈促进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措施。 四、论述题。
1_试述元认知的内容及学生元认知发展的特点。 ‘ 2.试述学习策略的层次分类。 3.试论学习中的自我监控策略。
4.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 5.如何利用指导教学方法培训某一种学习策略?
6.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将策略教学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7.人在识记一篇文章时,一般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识记效果好,而中间部
分的识记效果较差,请说明其原因。
8.李小蒙是高一(2)班一位很不自信的学生,尽管他上课时总是全神贯 注,并且认真完成作业,但是在数学和物理方面的成绩不是很理想,而且其他各 门功课也都存在着考试困难。他的成绩总是与他所付出的努力不成正比。他的数 学老师和物理老师也找他谈过话,发现并不存在动机方面的问题,那么问题出在 什么地方呢?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 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根据练习时间分配不同,练习方式分为( A )。 A.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 B.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 C.模拟练习与实际练习 D.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 2.从所涉及骨髂、肌肉大小,弹钢琴属于( C )。 A.闭合型操作技能 B.开放型操作技能 C.精细动作技能 D.粗大动作技能 3.下列属于连续操作技能的活动是( B )。 A.打开收音机 B.练字 c.实弹射击 D.开车
4.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用( D )。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5.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 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称为( D )。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6.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 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称为( C )。
A.原型启发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7.动作技能的特点是( A )。
A.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 C.客观性、外显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8.( B )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反馈。 A.内部反馈 B.外部反馈 C.动觉反馈 D.过程反馈 9.心智技能的结构具有( A ),执行具有( C ),对象具有( D )。 A.简缩性 B.外显性 C.内潜性 D.观念性
10.加里培林及其心理学派的著作中,被称为“物质或物质化阶段”的是 ( C )。
A.原型设计阶段B.原型内化阶段C.原型操作阶段D.原型定向阶段 11.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C )。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 13.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把模仿阶段练习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种动 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 C )。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14.( )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 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A.认识技能 B.动作技能 C.知识迁移 D.思维 15.依据技能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技能的种类有( C )。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C.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D.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
16.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变为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阶段是( D )。 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17.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D )。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18.在学校学习中,技能的学习以( D )的掌握为前提。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9.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 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的阶段是( B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20.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 B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应用技能 D.学习技能 21.吹拉弹唱属于( C )。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认知技能 22.练习扔铅球的动作时,宜采用的练习形式是( B )。 A.心理练习 B.整体练习 c.局部练习 D.分散练习
23.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以合理的、完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系列 外部动作方式,称之为( D )。
A.心智技能 B.演讲技能 C.驾驶技能 D.动作技能
24.操作动作符合规范要求,符合动作原理。无论是在动作的力量、速度、 幅度还是结构等方面都符合标准。这是指操作动作的( D )。 A.合法性 B.客观性 c.适应性 D.精确性 25.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 D )。
A.外显性 B.客观性 C.展开性 D.观念性
26.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D )。
A.讲解 B.观察 C.示范 D.练习
27.在原型内化阶段,动作的执行应从( A )言语开始,再逐步转向(B)言语,顺序不能颠倒。
A.外部言语 B.内部言语 C.出声的外部言语 D.不出声的外部言语
28.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教师的示范不宜过快。这种现象的最适当 解释是( A )。
A.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 B.学习应循序渐进 c.防止过早出现疲劳 D.先要有准备动作 29.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 B )。 A.集中与分散练习 B.整体与部分练习 C.模拟与实际练习 D.过分与适度练习
30.就动作技能的学习而言,“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 C ) 对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
A.言语指导 B.示范 C.练习 D.反馈
31.在演示加法运算时,使学生知道这种运算的目的就是求几个数量的和; 知道运算的客体就是事物的数量;知道运算的操作程序(步骤次序)及方法 (运算的方式)。按照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阶段理论,这属于( A )。 A.动作的定向阶段 B.物质与物质化阶段
C.不出声的外部语言动作阶段 D.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32.动作技能就其动作的进行而言,具有( A )对结构而言具有( C )。 A.外显性 B.客观性 C.展开性 D.观念性 ’ 33.根据完成活动时是否凭借工具,可将动作技能分为( D )。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工具性动作技能与非工具性动作技能
34.在原型定向和原型操作阶段,言语的作用在于标志动作,在原型内化阶段,言语的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动作表象,此阶段训练的重点为考察言语的( C ) A.熟练动作 B.动作自动化 C.动作效应 D.内部转化 35.动作技能就其动作结构来看,具有( C )。 . A.外显性 B.客观性 C.展开性 D.观念性
36.( D )的内在机制是学习者在大脑中建立了动力定型,是操作技能转化为能力的 关键。
A.操作的整合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定向 D.操作的熟练 38.动作技能就其动作的对象而言,具有( B )。 A.外显性 B.客观性 C.展开性 D.观念性 39.心智技能的特点是( B )。
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根据动作的连贯性与否将动作技能分为连续性操作技能和 非连续性操作技能 。 2.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它能够对活动进行 调节 与控制。 3.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是 内部反馈 。 4.原型内化阶段包括了加里培林及其学派所称的有声言语活动阶段、 无声外部言语阶段和 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三个阶段。
5.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 心智技能分阶段形成 的理论,认为心智动作是通过实践活动的“内化”而实现的。
6.研究表明,合乎法则的熟练技能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性:流畅性、迅速
正在阅读:
教育心理学分章复习题05-26
中国建筑设计标准图集华北地区通用图集目录05-18
传感器原理11-24
2015各地高考文言文汇编01-09
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理科)(解析版)12-09
通讯员新闻业务复习题11-02
概念辨析:dBm, dBi, dBd, dB, dBc, dBuV05-24
谈成功者创业的基本素质01-05
2013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立项表11-01
计算机基础模拟试卷及答案12-2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复习题
- 学分
- 心理
- 教育
-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总体设计 - 图文
- 黄兴小学2012年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总结
- 大学英语三级历年考试真题汇总
- 教你10小时快速入门外贸操作
- 会计电算化讲义
- ECMS技术协议 - 图文
- 数学建模答案
- 杀一救百是不是正义的行为一辩稿
- 物理不会的题12
- 高等学校教师与教师管理
-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
- 最牛新生家长
- 论文金属探测器
- 北京欢乐水魔方攻略
- 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 毕业论文示例-基于WEB的学生综合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四六级写作经典句型汇总16类1
- 2017-2018学年牛津译林版五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上海市银行同业间福费廷二级市场业务操作规范(试行)
- 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名单(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