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清文言小说“比武招亲”母题中的女性情侠形象

更新时间:2023-08-15 23:57: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简论清文言小说“比武招亲”母题中的女性情侠形

在世界民间故事中,比武招亲是一个古老的母题。大乘佛教经典《神通游戏》净饭王为了太子不出走,欲为太子娶妻,太子有意于释迦族的执杖之女瞿波。当净饭王派人前去向瞿波的父亲执杖求亲时,执杖提出按照祖传家规,瞿波必须比武选婿。七天后召开比武大会,前来参加比武的释迦族青年有五百位之多,个个本领高强。太子通过书写、算术、角斗、骑射四轮比赛,竞皆胜出,最后迎娶了瞿波。在欧洲神话传说中,阿塔兰塔由猎人养大,擅长跑,她要求所有求婚者必须与她赛跑,赢者方可娶她,输者被她刺死。后弥拉尼翁得到女神的帮助,与阿塔兰塔赛跑时,一边跑一边扔女神所赐的金苹果,最终战胜了她,娶其为妻。在我国古代武侠小说中,比武招亲也是一个重要的母题。所谓“不打不相识”,比武招亲是一种特殊的婚配的模式,从形式看,“武”是招亲的重要手段,但在比试过程中,往往又千变万化,上演着女侠形形色色的比武招亲故事。本文试就清代文言武侠小说比武招亲故事中女侠形象略作论述。

首先,我们来看王韬《仇慕娘》篇中仇慕娘比武招亲的故事。“西安有一奇女子仇慕娘,国色也,精晓各技,秦中无与之敌者。特标于门曰:‘有角艺而胜者,愿奉箕帚。’” 一少林僧欲得之,但又怕不能胜,于是邀请保定以拳棒驰名的卫文庄前往。到达西安后,前往仇家,二人先后上台打擂,颇为精彩:

既抵西安,往诣仇舍,则崇闳广厦,宛然世家。及见慕娘高髻淡妆,姿容绝代,二婢捧剑而侍,请卫更衣。卫揖僧先,窄袖蒙首,蹑屣而前。女见僧至,双颊微酡,颇有愠色,翩然入内,久之始出。谓僧曰:“来!”。僧奋拳猱进,女稍偏以避之。僧左女右,僧右女左,腾挪数四,女起一足,适中僧股,颠去尺有咫,呻吟倒地,已不能行。

卫趋视之,骨已折矣。女笑曰:“秃奴破戒,宜受此苦。”因请卫角,卫遽飞剑及之。女笑不言,从容向侍婢取剑相迎,纵横挥霍,顷之,但见寒光万道,莫辨女影。卫方欲尽技敌之,女忽收剑曰:“君胜我矣。”女父出款卫,留宿斋中,以践姻约,而送僧于逆旅。卫合卺后,伉俪甚笃。

少林僧先上擂台比试,拳法甚高,已至少林绝技,如果硬比,也许女并非其对手,但为何在会败下阵来?只因女心里恶之,僧也,本不应有婚配,却前来打擂,武德丧失。故女入室换法鞋,鞋内藏匕首,以术重伤少林僧,少林僧败走。后英俊魁伟、丰神清拔的卫文庄上台,二人斗剑,不分高下,女却突然收剑,宣布卫文庄胜利。何也?实女钟情于卫文庄,故主动收剑,情定卫文庄。

无独有偶,徐珂《僧碎某氏女胸前镜》中教师女比武招亲与仇慕娘亦颇为相似。某教师以拳勇而称誉衡湘间。该教师有女,颇有姿色,教师尽其技授其女。女有约:“必得技如己者而后嫁焉”。其父逝世后,女便张榜比武招亲。远近前来百余人皆不是女子对手。后也有一少林僧前来比试,技在众上,但女心恶之;故在比试时故意鞋头著铁,狠踢僧胸,僧险些毙命。从而导致三年后,僧来复仇,碎女胸前镜。但后来一武举前来比武,武举技不如女,但女见其为美少年,心遂属之,故意退避三舍,招之为夫。该篇中少林僧与《仇慕娘》中的少林僧一样不守僧道,尽管技在女之上,但由于女恶之,女皆想方设法使之败,而对技不如己的武举,由于心甚爱之,则故意退避认输,召之为夫。

如果说上面这种模式,“武”还算女侠寻找志同道合者的条件之一,比如卫文庄以拳棒驰名,与仇慕娘难分高下,教师女相中的武举,武功也相当不赖。但是在下一则故事中,“比武招亲” 完全成为一个幌子,文弱书生同样也可以上台打擂,赢取女侠的芳心,从而取胜,例如宣鼎的《筝娘》。

筝娘为一卖艺女子,善角觝戏,色艺双全,大家富儿咸为之惑,然而筝娘洁身自好,无人能狎。跟随父亲,大江南北卖艺,为父挣得家资数万。然“儿大终聘妇,女大终适婿”。在父亲的张罗下,筝娘开

始比武招亲。父亲在女儿比武招亲前强调:比武招亲,不拘贵贱,不计老少,不分妍媸,只比一样,谁的力大耳。能有以两手抱女离地寸许者,即以女妻之。但由于女为处子,不轻易与人近,凡欲比试者必先掷银五两。不能抱之起者,银两归筝娘。女立场中,稳如泰山,凡以臂力、武力著称武夫、将军等趋之若鹜,但无人能奈何。一年多尚无人能赢。后有书生宓云郎,依寡母以活,十七岁,翩翩俊宇,虽为博士弟子,但由于家贫而被大家看不起,都不愿以女妻之。生爱慕筝娘,但羞于家贫力弱,不敢接近。后得一高僧指点,“徐徐至女前,二目相视,秋波莹莹,乃屈一足跪地,采芹摘藻之手,微拢其裾下双弯,不遽用力,惟以俊眸斜睇,放示以情。女初颇沉沉,既而颊微赭,已而樱遽绽,嫣然一笑。生即蓦地抱之起矣。”得娶筝娘。

筝娘本是比武招亲,然趋之若鹜的善武者无能奈何,但一文弱书生却能胜之,何也?“缘芳心一动,即着不得些子力耳。”即书生为何能抱起筝娘,实际是因为筝娘对书生心动而已。从这里可见,女侠虽然想通过比武招亲寻找志同道合者,故即使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女侠心动后,也能胜之。

宣鼎还有一篇《谷慧儿》,也塑造了一勇敢追求爱情的女侠谷慧儿,“比武招亲”又完全成为她追求如意郎君董韶秀的一种手段。扬州董韶秀以“神童”闻名,美男子,择偶甚为苛刻,只求中意人,不以门第论,“以故年冠犹独居也”。谷慧儿随父卖艺至扬州,善演戏术,相貌艳冶,与人丛中的美男子董韶秀,一见钟情。接下来,谷慧儿便开始主动发起一波又一波的热烈追求,“少时,生渴思饮,女于百步外遽掷樱桃入生口,屡掷屡中,如弹无虚发。市散观止,生茕茕步芳郊,女突于身后牵衣问姓名居址,详告之。又以绣帕裹樱桃百颗赠生,且曰:‘郎于夜静,曷过我寓庐清谭。’生应之,而终怯物议,明日再演,不敢往。”谷慧儿的追求可谓大胆主动,先是掷樱桃与董生之口,接着牵衣询问其姓名地址,然后以绣帕裹樱桃赠董生,最后还主动约其晚上来家清谈。这一系列的行为,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社会,可谓有伤风化,更是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不容。但在这里对于流转于江湖

的谷慧儿,却显得是那样自然、真诚、热烈而大方,什么伦理纲常全不在话下,体现出了与当年红拂女夜奔李靖的勇敢与大胆。面对谷慧儿的热烈追求,董韶秀反而显得拘谨懦弱,终因怯人议论而不敢往。女又求媒妁前往说亲,却又遭到董生父亲的拒绝。

以上算是谷慧儿的追求董韶秀的第一回合,暂以失败而告终。但谷慧儿似乎并不气馁,一年后,重返扬州,开始了第二回合的追求:其高调设擂台,比武招亲。每晨先鼓吹,再丝竹迭奏,女方登场,每每在台上彈铗而歌,歌曰:

怕逐杨花结阵飞,好花莫当野蔷薇。蔷薇花好刺伤手,郎若无情妾自归。

水上清风天上月,云际鹣鹣波底蝶。不为卿卿我不来,好花欲折何妨折。

两首民间歌谣通俗易懂,表面是比武前的开场歌,实为一而再再而三向董生表露心迹,以引起董生的注意。董生最终心动而前去打擂,打斗中女佯败认输,二人终成眷属。谷慧儿追求爱情的主动大胆、率真而执着,在文言小说中很难有女性可与之相媲美。

综合以上几例,在这些比武招亲结构模式中的女侠形象,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女侠大都出身武世家,对比武招亲的方式比较认同,要么是女侠父亲出榜比武招亲,要么是女侠自己宣布比武招亲。第二,女侠往往是色艺双全,家境富裕,故慕名前来比武者自然趋之若鹜,品德好坏自然良莠不齐。第三,在比武过程中,“武”往往只是一个幌子,女侠更看重的是“德”与“情”,对于那些武德败坏、心术不正之徒,即使“武”在女之上,女也要使出杀手锏想方设法使其败之,而绝不屈尊;而对于女侠钟情之人,即使“武”在女之下,甚至是文弱书生,女也可能主动认输,从而选定意中人。第四,“比武招亲”故事往往伴随着欲得而不得的复仇故事发生。那些武功高强但居心叵测、武德败坏之徒惨败后,内心不服,这就自然引出后来的复仇行为,如《仇慕娘》中的少林僧后约同师父前来寻找仇慕娘复仇,《僧碎某氏女胸前镜》的少林僧亦三年后前来复仇,碎女胸前镜。

综上所述,清代文言小说中女侠形形色色的比武招亲故事,实质已演变为女侠追求爱情、寻找如意郎君的一种情节结构模式,体现了女侠追求爱情的自主性,对后世武侠小说形形色色比武招亲故事的演绎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do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