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历史(华师大版)导学案所有
更新时间:2024-01-30 16:5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七年级上册数学华师大版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1课 中国远古人类
年级:七年级 备课教师:张红广 姓名: 班级: 时间: 教师寄语:只当观众的人,永远领不到金牌。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学习目标:
1、识记人类起源的大致时间;元谋人、北京人生活的时间、地点; 2、掌握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3、理解人类由低到高的漫长进化过程,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 基本线索:
人类最先经历的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原始人类一直渴望了解自身的起源,由于当时缺乏科学知识,他们都曾相信第一个人是某个神造出来的。后经科学研究得出: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人类起源地之一,原始社会的历史没有任何文字记载,研究它主要依据考古资料,本课主要讲述原始人类代表:元谋人、北京人。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自主预习:(考考自己)
1、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中国有____________,西方__________。
2、人类的起源(世界范围),距今至少有_________年的历史。科学证实:人是由________进化而来的。
3、考古学上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旧石器时代”。 4、(动动脑)在原始社会,自然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北京人必须过着________的生活。 5、________人和______人都曾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附近,安徽的和县人和_____的元谋人都生活在______流域,我们山西省的原始人类遗址是_______。
6、表格归纳法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完成下列表格
元谋人 北京人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上标记) 1、结合课本,及北京人胸像回答: (1)北京人的体质特征是什么?
( 2)北京人在进化过程中,身体哪个部分进化比较快,为什么,我们可得出什么结论。
(3)北京人的生活特征是什么?(至少三点)他们生活在什么时代?
2、北京人是猿还是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思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北京人会人工取火吗?请回答火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如果你尽力而为,失败并不可耻)
小组长组织研讨自主学习中不会的问题,小组解决不了的将题号写在黑板上。
生存的时间 地 点 特 点 我国境内________________原始人类 (三)展示讲解(信心愈用愈多!)
到黑板前展示讲解,其他学生准备补充、质疑。
(四)课堂小结(通过学习,你对本课的内容一定有了全面的掌握总结一下吧!)
四、技能训练
1、小明准备暑假期间参观目前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遗址,他应该去参观( )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人遗址 C、元谋人遗址 D、蓝田人遗址
2、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这样,我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 )
A、10万年 B、20万年 C、100万年 D、120万年
3、根据片段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 ②能够直立行走,但还保留着猿的体质特征③使用天然火 ④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4、你喜欢恐龙吗?2003年底,一条题为“元谋人故乡发现大量恐龙化石群”的消息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元谋人的故乡在( )
A、四川省 B、陕西省 C、北京周口店 D、云南省
5、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种植水稻 D、会制造彩陶 6、参观丁村人遗址应该去( )A、陕西省 B、山西省 C、河南省 D、河北省 7、(归类题)下列远古人类在同一地区发现的是( ) A、北京人、山顶洞人 B、蓝田人、半坡人 C、半坡人、河姆渡人 D、北京人、蓝田人
假设题: 请根据你的想象,结合相关的史实,描述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
年级:七年级 备课教师:张红广 姓名: 班级: 时间: 教师寄语:不为退步找理由,要为进步找方法。 学习目标:
1、识记以半坡原始居民为代表的北方农耕文化和以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代表的南方农耕文化的主要特征。
2、对比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农作物、建造房屋有所不同的原因。 3、掌握原始聚落形成的原因。
基本线索: 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原始人类开始步入原始农耕时代。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分别是北方和南方农耕文化的代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原始聚落,也是以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为例介绍南北的特点的。学习时要抓住生产力发展这条主线,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自主预习:(考考自己)
1、找一找:到第三课“我国农业先民文化遗址分布图”上找找:半坡和河姆渡遗址的位置。 时间 所处地区 代表的原始居民 原始农业(粮食作物) 北方的农耕文化 南方的农耕文化 原始畜牧业(饲养的家畜) 原始原始纺织业和捕手工鱼业 业 原始制陶业 原始建筑业(房屋样式) 2、原始农耕时期的代表中,半坡遗址发现于___________,河姆渡遗址发现于_________,_________原始居民还最早种植蔬菜。_______________原始居民在建造房屋时,已经掌握卯榫技术。
3、南、北方的先民都已会制作_________和_________。
4、考古学上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新石器时代”,所以说半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聚落)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聚落)都生活在________时代。 5、_________建筑对后世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有所启发。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上标记)
1、半坡原始聚落和河姆渡原始聚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2、读课本半坡人的鱼纹彩陶盆回答 (1)猜想这件陶器的用途有哪些?
(2)盆上刻鱼说明了什么?彩陶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明了什么?
3、原始聚落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4、半坡和河姆渡原始聚落的房屋建筑各是什么特点?成因是什么?这样的特点各有什么好处?
(二)合作探究(自古成功在尝试!)
小组长组织研讨自主学习中不会的问题,小组解决不了的将题号写在黑板上。 (三)展示讲解(信心愈用愈多!)
到黑板前展示讲解,其他学生准备补充、质疑。 (四)课堂小结
四、技能训练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最先种植水稻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2、如果你到西安去旅游,除了游览西安古城墙、秦始皇陵兵马俑外,还能参观( ) A、半坡聚落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河姆渡聚落遗址 3、假设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 4、半坡人的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用陶罐盛水 B、饲养家畜 C、穿棉布衣服 D住半地穴式房屋 5、距今约7000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最可能吃的主食是( ) A、面食 B小米粥 C大米饭 D玉米
6、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文化有较大的差别,形成这种差别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种族 B、体质进化程度 C自然条件 D生产力发展水平 7、下列哪些原始人类生活在长江流域(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半坡人 ④河姆渡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当第一个字母大写,即写成“China”时,意思指的就是“中国”)可见世界人把中国认为是产瓷器的地方。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你知道是哪个地方的居民( )
A、元谋人 B、半坡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人 9、促使原始人类定居下来生活的重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野果和野兽充足 C、原始农业的发展 D、学会了建造房屋 10、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走入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 A、火的使用 B、生产能力有了提高 C、陶器的使用 D农具的使用 11、半坡人和河姆渡人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是( )
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始原始农耕文化 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会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④会制作陶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三项世界性贡献。
13.选做题:列举新石器时代比旧石器时代进步的表现。(至少3条)
第3课 中华民族的祖先
年级:七年级 备课教师:张红广 姓名: 班级: 时间: 教师寄语:一个个愿望,一个个计划,一个个决心,不如一个行动。 学习目标:
1、 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以及史实与传说的区别。 2、 理解谁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掌握人文初祖是谁。 一、情景导入 二、自主预习:
1、 相传距今5000年前,黄河流域分布着许多部落,_________和__________最为强大,后来同由西北发展到_______,结为_________。不久,___________在涿鹿之战中
打败________。此后,中原的部落就推举________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相传黄帝生了25个儿子,他们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后来______的主干。 2、 _______和______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3、传说中的主要部落分布在山西的有_____________,黄帝陵位于___________。 4、结合最后提供的资料,理解《祭黄帝陵文》。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上标记)
1、结合课本“我国农业先民文化遗址分布图”和后面的考古发现回答: 我国文化遗址在分布上有何特点?这些特点说明了什么?
2、请讲一讲有关炎帝(神农氏)和黄帝的传说。
3、什么是神话?什么是历史事实?那么我们能通过传说了解历史吗? (二)合作探究(如果你尽力而为,失败并不可耻)
小组长组织研讨自主学习中不会的问题,小组解决不了的将题号写在黑板上。 (三)展示讲解(信心愈用愈多!)
到黑板前展示讲解,其他学生准备补充、质疑。 (四)课堂小结
四、技能训练
1、故事传说中,勇尝百草、教民农耕的英雄人物是谁?( ) A、黄帝 B、大禹 C、炎帝 D、盘古
2、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把( )和炎帝尊奉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A、女娲 B、舜 C、黄帝D、大禹
3、下列传说中的部落,位于南方的是( ) A、黄帝 B、九黎 C九夷 D、三苗
4、远古社会中,下列事件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应排列为( ) ①打猎 ②农耕 ③聚落 ④部落联盟 A、④③②① B、②③④①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 5、炎黄结盟之前,炎帝和黄帝担任的都是( ) A、母系氏族首领 B、部落首领 C、天子 D、国王
6、“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说的是( )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7、相传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是(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8、我们了解远古时期的渠道有:①遗址遗存 ②出土文物 ③文字记载 ④神话传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种人 B、都是从大陆出去的华人
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D、炎帝联合黄帝战胜了蚩尤 10、在我国古代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等传说,这些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是一种( )
A、以农耕为基础的文明 B、以商贸为基础的文明 C、对神无限崇拜的文明 D、非常讲究实际的文明 11、连线题
黄帝 发明文字 嫘祖 发明车船 仓颉 养蚕缫丝
第四课 从“公天下”到“家
年级:七年级 备课教师:张红广 姓名: 班级: 时间: 学习目标
1.识记“禅让制”概念及大禹治水的方法。 2.理清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3.认识国家的产生是社会的进步。 学习过程
一. 情境导入 二.自主学习 (一) 禅让的传说
1.相传黄帝之后,( )流域出现了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分别是( ) ( ) ( )。 你认为传说与史实有什么区别? 2.什么是“禅让”? (二) 大禹治水
鲧 舜 禹 从大禹治水这件历史事件,你能看出大禹身上有什么值得大家学习的品质?(P21、22)
(三) “家天下”
禹死后,禹的儿子( )击败( ),夺取权位,建立夏朝。从此,( )代替了( ), ( )代替了( )。
三.合作探究
(一) 看课本21页小字《史记》,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中尧为什么不把权位授给自己的儿子?
2.材料中所反映的王位传承方法叫做什么?
3.根据材料来说明这种方法的益处是什么?
(二)请同学们讨论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 四. 展示讲解
五.系统总结(设计板书)
巩固训练
1. 我国的第一个王朝是( )
2. 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说明了 ( ) A、分封制代禅让制 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D、禅让制仍在继续 3.夏朝时,世袭制能代替“禅让制”的根本原因是 ( )
A、奴隶制国家的出现 B、私有制度的确立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对立阶级的产生
第五课 夏商周时代的社会
年级:七年级 备课教师:张红广 姓名: 班级: 时间: 学习目标
1.总结夏、商、周三代更替的时间,亡国与立国之君,包括盘庚迁殷、牧野之战、分封制、宗法制及东周建立等知识。 2.识记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 3.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自主学习 (一)夏商周的更替
1.(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史称“上古三代”。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是( )。 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今 ),史称“盘庚迁殷”。
商周之间著名的战争发生在时间( ),地点( )( 今 )。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今 )历史上称“ ”。 2. 朝代 夏朝 商朝 西周
国都 起止时间 立国、亡国之君 重大事件 (二)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或者目的是什么?分封制的内容是什么?分封制实行的作用是什么?
2.西周实行的宗法制是以( )为基础的,核心是( ),宗法制在西周起到什么作用?
3.请大家观察26页宗法制示意图,用自己的话解释什么是分封制什么是宗法制。
4.请大家观察28页家庭亲属世系示意图,自己在下面绘出自己的家庭亲属世系示意图。
(三)西周的灭亡
1.犬戎攻破都城, ( )被杀死后,( )即位。镐京经战乱残破不堪,( )年,( )把都城迁到( )(今 )。( )在( )的东面,后人把周平王东迁以后的周朝,称为“ ”。 2.观察28页地图, 在下面标出夏商周都城的相对地理位置并标明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三.合作探究
(一)请大家观察26页宗法制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所学内容,从上到下写出每一个等级的名称。
2.请根据图中内容,说说宗法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分封制与宗法制有什么关系?
4.这种制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二) 找一找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
(三)分析分封制何宗法制的优缺点(分组讨论)
四.系统总结(板书设计)
巩固训练
1. 商朝后期施用炮烙等酷刑的暴君是( )。
2.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同商军进行的战役是( )。 3.西周开始,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政治措施是( )。 4.商都殷位于今天的 ( )
A.陕西省内 B.山西省内 C.河南省内 D.河北省内 5.“武王伐纣”中,商纣王的军队阵前倒戈的主要原因是 ( ) A.周武王的军队十分强大 B.商纣暴政激起奴隶反抗 C.商朝前线牧野兵力薄弱 D.一些小国部落参与伐商
6.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的用品的规定严格,如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反
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社会等级森严 B、 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落后 D、西周经济发展不平衡 7.大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纣,建立西周,至今大约多少年 A、 3055 B 、3056 C、 2056 D、 964
第六课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
年级:七年级 备课教师:张红广 姓名: 班级: 时间: 学习目标
1.识记春秋战国的起讫年代和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史实 2.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如何评价商鞅变法。
3.认识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 一. 情境导入
二.自主学习(将重要知识点在书本上勾画出来) (一) 春秋时代
1.东周分为( )和( )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从( )年到( )年,这个时期的特点是:( )
战国时期从( )年到( )年,这个时期的特点是:( )。
2.春秋时期一些较大的诸侯国大出的旗号是( )。
春秋五霸是指( )、( )、( )、( )、( ),春秋五霸中的首霸是指( )。 (二) 战国时代
1.战国初年,晋国一分为三,变成( )、( )、( )三国,史称“三家分晋”。
2. 战国七雄指的是( )。 3.看31页战国七雄形势图,能够准确添出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
(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
4.最先进行变法是( ),收效最大的是( )。
(三) 商鞅变法
1.商鞅变法发生在( )国,( )即位以后。 2.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3.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商鞅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四) 都江堰
都江堰建立的原因: 时间: 地点: 人物: 功能: 意义: (五) 背诵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看谁背的多! 三.合作探究
(一)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商鞅 上述两句话分别反映了商鞅什么思想? 您认为商鞅变法措施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二)商鞅变法起到“改变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作用吗? 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同学们发表看法, 简要说明原因。
四. 系统总结(板书设计)
巩固训练
1 .四川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从历史原因看是( )。 2 .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使秦国富强起来、 B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C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 D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3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 4.下列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
A 奖励耕战 B 承认土地自由买卖 C 建立县制 D实行分封制 5 .战国时期,瓜分晋国的三家是( )。
6.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两大水利工程是( )和( )
第8 课 秦的统一
年级:七年级 备课教师:张红广 姓名: 班级: 时间: 1、清楚秦兼并六国建立统一国家的背景、策略和过程。 2、明确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学习重点)。 3、学会借助地图知道秦朝的疆域四至。
4、知道秦朝统一后的进步性及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学习难点)。 一、情境导入
1、引导学生回忆“商鞅变法”的作用,由此导入新课。 2、设问:你能说说秦统一六国的主要原因吗?由此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秦灭六国
1、秦灭六国的背景 。 2、秦灭六国的时间是 。
并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都城是 。 3、六国难以抵抗秦国的战争是 ,这次战争的特点是 。 4、秦灭六国的作用 。 5、秦统一后的疆域四至 。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秦王嬴政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国家并成为第一个皇帝称自己为“ ”,军国大事均由 裁决。
2、秦始皇在中央设立的主要官职有 、 和 。分别掌管的事物是 、 和 。
3、秦始皇在地方实行 制度。郡县长官由 直接任免,他们的职责是 。 统一措施
认真阅读课本内容说说秦始皇的统一措施有哪些?
三、合作探究
1、秦是怎样完成统一的?你是如何看待秦的统一? 2、秦始皇统一后采取哪些措施巩固自己的统治? 四、展示反馈
小组内自己先看,在与同伴交流后,讲出自己的见解。 五、系统总结
1、公元前221年,结束战国诸侯纷争完成统一大业是( )。 2、秦统一全国后的货币是( ),统一后的文字是( )。
3、秦始皇的首创是( )。
4、秦朝修筑长城的起止点是( ),目的是( )。 5、秦朝中央集权制的本质是( )。
A 改国王为皇帝 B 建立中央官制 C 实行郡县制 D 皇权至高无上 巩固提升:
1、就历史作用而言,秦始皇的下列哪项统治措施应该否定( )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货币、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修筑万里长城 2、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渴望统一 B、秦国实力最强大
C、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兼并战争 D、法家思想奠定了统一的理论基础 3、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歌颂了秦王的哪方面的功绩( ) A、实现国家统一 B、统一货币度量衡 C、推行郡县制 D、修筑万里长城
4、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所用字体是在秦朝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这种字体是( A、甲骨文 B、小篆 C、草书 D、楷书
5、秦的统一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立,其进步在哪里?
第9课 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年级:七年级 备课教师:张红广 姓名: 班级: 时间: 学习目标
1、清楚知道秦朝暴政的表现。
2、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学习重点)。 3、正确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学习难点)。
)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设问:“为什么强大的秦王朝仅存在短短的15年就遭覆灭呢?”由此导入新课,引出“秦的暴政”是其灭亡的根本原因。
2、由小故事串联导入,让学生在听、讲故事中体会秦覆灭的必然性。 二、自主学习 (一)秦的暴政
1、秦始皇采用 的建议,下令将秦国以外及诸子百家的书籍烧毁,仅留 、卜筮和 之类的书。史称“ ”。
2、秦始皇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 和 。仅这两项就征用70余万劳力,这些说明 。
3、秦朝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则动辄处死。一人犯法,亲族都得死,称之为“ ”,一家犯法,邻里受牵连,称之为“ ”。这些又说明 。 4、秦暴政的表现有: (二)揭竿而起
1、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2、起义的时间:_____ 地点 ____起义后建立的政权: _____ 3、起义的结果及影响: (三) 秦的覆灭
1、陈胜吴广虽然失败,但六国贵族也纷纷反秦,其中最强的是 和 。 2、巨鹿之战的时间:_____ 领导人 _____ 特点: _____ 3、推翻秦朝的时间____及人物:_____ 4、秦覆灭的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三、合作探究
1、如何来评价秦始皇?
2、假如你是秦朝以后某个王朝的大臣,你可能从秦朝灭亡的教训中向当权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
四、展示反馈
小组内讨论,将结果展示给大家 五、系统总结
1、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
2、导致秦朝“赭衣塞路,囹圄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是: 4、按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列顺序:
①大泽乡起义 ②巨鹿之战 ③刘邦占领咸阳 ④陈胜建立政权 5、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和秦朝覆灭的根本原因都是: 巩固提升:
1、秦朝一共存在多少年( )
A、25年 B、14年 C、15年 D、16年 2、消灭秦主力的战役是( )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 3、率领起义军攻占咸阳,推翻秦朝的统治的人是(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农民每年要将收获的2/3以上交给国家,长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那时,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工或服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
材料二: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还有族诛和连坐等。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刑法的处置。 材料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⑴材料一、二反映了社会什么现象?
⑵材料三是谁说的话?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⑶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何联系?
第10课 “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年级:七年级 备课教师:张红广 姓名: 班级: 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楚汉之争”的原因,记住西汉建立的史实。 2、掌握休养生息,文景之治的基本内容。 3、能够分析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4、认识文帝、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引导学生从“秦王朝的覆灭主要是由谁完成的?”从而导入刘邦与项羽为争夺皇位而进行的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
2、让学生演讲“楚汉战争”中的成语故事,由此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秦王之后, 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他们为了 ,进行了长达4年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2、公元前202年, 建立汉朝,设都城于 ,史称“西汉”。
3、汉初,一批有识之士研究秦亡教训,经常对汉高祖提出忠告,其中 的主张成为汉初施政的重要依据。 4、休养生息的客观原因是:
主观原因是:
5、汉初休养生息的措施:
6、文帝、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具体措施 、 。 7、西汉时期,把田租定为十五税一的皇帝的是 。 8、最早提出废除“连坐法”和“肉刑”的是 。 三、合作探究
1、楚汉之争与刘邦、项羽反对秦朝起义的性质相同吗?
2、秦亡汉兴的原因是什么?
四、展示反馈
小组内讨论,将结果展示给大家 五、系统总结
1、毛泽东曾经写过“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诗中的“霸王”是指(。
)2、“楚汉之争”的根本目的:( )
3、西汉末年,统治者实行轻徭薄税,发展生产的统治政策,其主观原因是( ) A.经济萧条 B.土地兼并严重 C.政治腐败,灾荒连年 D.吸取秦亡的教训 4、与项羽无关的成语( )
A 四面楚歌 B 霸王别姬 C. 完璧归赵 D 破釜沉舟 5、平时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来源于( ) 巩固提升:
1、西汉王朝的第一位皇帝是( ) 2、西汉时期在位皇帝的先后顺序是( ) ①汉武帝 ②汉景帝 ③汉高祖 ④汉文帝 3、、文景之治是指( )
A. 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 B. 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 C. 文帝、景帝时期社会安定局面 D. 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4、汉初采取什么措施改变荒凉萧条的景象,后来出现什么的结果?
5、汉初的统治政策和秦朝的统治政策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统治分别造成什么样的结局?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年级:七年级 备课教师:张红广 姓名: 班级: 时间: 学习目标
1、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等基本史实。 (重点) 2、.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的局面采取了哪些措施?(重点. )
3、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难点) 学习过程: 一、情趣导入 二、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阅读,总结出以下内容: 1.汉朝出现大一统的原因 { 客观: 主观: 2.措施 政治: 思想: 军事: 3.意义: 三、合作探究:
比较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在目的与影响方面的异同点。
四、展示讲解 五、系统总结
围绕汉朝出现大一统的原因和采取的措施(政治,思想,文化,军事)进行归纳总结。 巩固训练
1.西汉建立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02年 B.公元202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206年
2.西汉第一个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3.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
A.秦亡教训 B.文治天下 C.经济困难 D.人心思安 4.汉高祖时期的田租是( )
A.十税一 B.十五税一 C.三十税一 D.收获物的 2/3 5.连续12年全免田租的西汉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文帝 D.汉景帝
6.中国历史上正式建立年号是从( )开始的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
7.复述: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 8.材料分析:
西汉时,有一名将,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英勇善战,屡建战功,汉武帝奖励他,为他建造了精致的住宅。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位名将死时仅20多岁,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形似祁连山的墓,象征他的赫赫战功。 阅读材料回答: ① 材料中的名将指的是谁?
②“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表达了这位名将的什么品质? 。
③ 他的英勇善战对当时的边防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12课 东汉的盛衰
年级:七年级 备课教师:张红广 姓名: 班级: 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光武中兴的主要内容以及东汉衰败的主要史实 (重点)。
2、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古代中国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3、介绍天干地支表及十二生肖,教会学生换算农历与公历、干支纪年与生肖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自主学习: 通读课文,完成以下内容
1.东汉的建立者是( ),都城在( )。
2.刘秀在位期间,扩大了台学的规模,在各地兴办地方官学——( )。 3.东汉时期的盛世被称为( )。 三.合作探究: 1.出现光武中兴的原因 政治上: 文化上: 结果:
2.总结东汉衰败的原因:
四.展示讲解: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合作探究中的问题进行讲解 五.系统总结 巩固训练
1、下列帝王中哪位在惩治贪官方面成绩最突出( ) A、汉武帝 B、王莽 C、汉景帝 D、光武帝
2、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光武中兴的内容是( ) A、恢复田租到三十税一 B、裁并机构 C、任用敢于执法的清官廉吏 D、治理黄河
3、造成东汉后期拥有军政大权的州郡长官乘机扩大武装力量,形成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政权的历史原因是( )
A、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B、外戚和宦官专权 C、黄巾起义使东汉名存实亡 D、皇帝年幼无知 4、“光武中兴”中的光武帝是( )
A、刘邦 B、刘彻 C、刘恒 D、刘秀
5、刘秀很注重文治,建立多个皇家图书馆。这些图书馆建在( ) A、长安 B、洛阳 C、开封 D、镐京 课外拓展:
丝绸之路有海陆之分。陆上“丝绸之路”是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的。它从首都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西行,经武威至张掖至酒泉,然后到达敦煌。从敦煌西去,经玉门关、阳关往西的商路有两条,一条走昆仑山北麓,越过葱岭到大月氏,再西行大秦,称为南道;另一条沿今天的天山南麓,越葱岭的北部,西向到达大宛、康居等国,称为北道,再往西可抵大秦。
丝绸之路的得名,是因为中国的丝绸最初由陆上道路运往地中海的西方世界,成为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但它的更大贡献却是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最显著的例子便是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后来都是由这条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至欧洲。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首先向东传入中国的。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目前,丝绸之路的研究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专门学问。
第13课 汉朝的丝绸之路
年级:七年级 备课教师:张红广 姓名: 班级: 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实(重点)。
2.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难点)。学习过程 一.情趣导入 二.自主学习
1. 西汉时,把( )成为西域。
2. 汉武帝第一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 3.( )设立了西域都护。
4. 丝绸之路从( )出发,经过( ),越过今天的( )境内,运到( 再转运到( )和( )。 5.中国内地第一座寺庙是( ) 6. 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时期。 三.合作探究
填写下列表格梳理知识:
重要人物 时间 主要事迹 结果 意义 张骞 班超 四.展示讲解 五.系统总结
, )小组指派一名学生总结,其他人补充,并选派优秀的上台展示。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匈奴历史上称首领为( )
A.可汗 B.单于 C.赞普 D.大王
2、秦汉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之所以具有正义性,是因为( )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促进了民族融合 C.保护了中原的经济文化 D.打击了外族入侵 3.使匈奴不再能与西汉抗衡的历史事件是( ) A.白登之国 B.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蒙恬出击匈奴 D.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4.下列是两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其中属于西汉时期的有( ) ①卫青②霍去病③窦宪④窦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
A.发展同西域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6.西域地区正式归属汉朝中央政权管辖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班超出使西域 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辟
7.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开始于( ) A.秦 B.西汉 C.东汉 D.新朝 二、古为今用:
查资料,了解丝绸之路上的风景名胜。请你以导游的身份,给“游客”加以介绍
。
课外拓展:
丝绸之路有海陆之分。陆上“丝绸之路”是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的。它从首都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西行,经武威至张掖至酒泉,然后到达敦煌。从敦煌西去,经玉门关、阳关往西的商路有两条,一条走昆仑山北麓,越过葱岭到大月氏,再西行大秦,称为南道;另一条沿今天的天山南麓,越葱岭的北部,西向到达大宛、康居等国,称为北道,再往西可抵大秦。
丝绸之路的得名,是因为中国的丝绸最初由陆上道路运往地中海的西方世界,成为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但它的更大贡献却是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最显著的例子便是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后来都是由这条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至欧洲。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首先向东传入中国的。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
第15课《三国鼎立》导学案
年级:七年级 备课教师:张红广 姓名: 班级: 时间: 【学习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史实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会讲述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探究,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曹操、诸葛亮等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学习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难点】
分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战争双方胜败的原因
【导学方法】
①情境法:创设历史情境,有利于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②探究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究问题。 ③其他方法:指导法、讲解法、练习法等。 【学习方式】
学案导学 → 自研自探 → 合作探究 → 展示提升 → 质疑点拨 → 总结归纳 (设疑预习) (静心独学) (交流互动) (板书、口述、或表演)(适当点拨) (知识梳理) 【学法指导】
本课知识点涉及较多,可以利用要点提炼法,将本课内容概括为:一种局面、两大战役、三国鼎立、四个人物、五个时间来记忆。
①一种局面:三国鼎立; ②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③三国鼎立:三国名称和都城; ④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⑤五个时间: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2年。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结束后,问: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哪一课吗?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哪三国?你知道吗?三国形成的历史与大家所熟知的哪些历史人物有关系呢?(创设情境,再现历史,激发兴趣)
学案导学(我学习,我思考,我展示,我快乐!)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本,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并把重点内容在课本上做好标记,独立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和你的同伴携手解决! 活动一:知战役,以少胜多
步骤一:归纳比较 两次战役比较表
名 称 背景 时间 交战双方 兵力情况 结果 胜方战术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步骤二:分析探究
为什么曹操官渡之战中能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却以多败少呢? 步骤三:历史感悟
是非成败,都会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启示,曹操在两次战争中不同的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 活动要点:
1、阅读课文,独立思考,做好标记或作答; 2、小组内交流上面的问题; 3、全班交流 设计说明:
此活动内容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活动综合性较强,教师要在学生活动中多设台阶,多点拨。
点拨(或追加问题):
1、引导学生描述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让学生探讨曹操最终统一北方的主要原因。 2、学生在展示两次战役学习内容时,要引导学生讲述战役的经过和结果,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假如你是曹操,谈谈统一北方后的打算。”的问题设计,过渡到“赤壁之战”。 4、学生在探究学生展示时“为什么曹操官渡之战中能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却以多败少呢?”可能只能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来谈,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尽量把思维打开,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问题。
5、谈启示时不要只拘泥于战役,可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谈具体一些。
活动二:话三国,三足鼎立
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完成下列三国鼎立知识表:
1、图中的A、B、C表示三国的国名,a、b、c表示三国的都城,请在下列表格中正确的位置填出三国的国名、都城和建立者。 国 名 A_____ B_____ C_____ 都 城 a_____ b_____ c_____ 建立者 经济发展 2、 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是不是历史的进步? 活动要点:
1、阅读课文,独立思考,完成表格; 2、小组内交流上面的问题; 3、全班交流 设计说明:
设计图旨在通过图片的直观性以用表格的比较性,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提高学史的兴趣,也为学生掌握、记忆知识提供了一种方法。 点拨(或追加问题):
1、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三国”建立的概况
2、全班交流“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是不是历史的进步?”使学生认识三国鼎立的历史意义。
3、通过“三国建立后,首要的任务是什么”的问题设计,过渡到“三国经济的发展”。学生了解其基本情况即可。
4、了解三国经济的发展时,追问:三国时哪一政权与夷洲有往来?夷洲就是今天的哪里?让学生明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活动三:品文化,精彩纷呈
襄阳举办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活动期间,一外宾想参观襄阳地区与三国相关的名胜古迹,他想参观几个地方,大饱眼福,你能帮帮他吗? 活动要点:
1、小组内交流上面的问题;
2、重点展示襄樊地区与“三国”有关的历史知识 设计说明:
此活动设计目的在于激励学生热爱本土文化,从而热爱襄樊,激发学习兴趣。 活动四:评人物,各抒己见
1、我们先说曹操。说起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戏曲舞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依你之见呢?
A、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 B、“治世之英雄,乱世之奸贼” C、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D: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
2、接下来我们再来评价一下诸葛亮。诸葛亮在后世人民的心中已达到神化的程度,成了忠诚和智慧的化身,甚至有“诸葛近妖”的说法。你该怎样看待诸葛亮? A、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B、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C、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D、他帮刘备统一了西南地区,并采取措施使西南地区得到开发。 E、他是人,不是神。 活动要点:
1、老师提醒大家: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客观公正,树立科学的评价方法,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要看他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2、全班积极讨论交流,能有理有据的说出自己的观点,
设计说明:
此活动方案通过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辩证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由于学生阅读量和知识面相对较窄,此活动设计时,对人物评价特从几个方面进行提示,以此降低学习降度,更好达成情感目标落实。 活动五:谈感悟,学史增智
历史使人智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三国历史后,你有什么感悟? 活动要点:
1、大家积极思考,大胆交流。
2、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多角度、全方位谈学习后的收获:①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得到启示:②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我得到启示:③从三国时吴国船队到达过台湾谈我的启示;④从对文艺作品中的诸葛亮、周瑜与历史上的诸葛亮、周瑜的比较中,我认识到什么;⑤纵观历史发展长河,你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什么。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尽可能自己总结归纳,形成历史知识体系)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最后究竟是谁独霸天下,问鼎九州呢?我们将在下一课学习。 随堂检测(请同学们认真做下面的问题,以检测本课的学习是否取得了成功) 1、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 2、三国时,第一个称皇帝的是:
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孙权
3、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播放了易中天的《品三国》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请问:历史上最早进入三国的时间是
A、220年 B、221年 C、222年 D、229年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材料中的“三国”指哪三国?
(2)材料中的“周郎”指的是谁?与他一同指挥战役的还有谁?
(3)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战役有关?请写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
(4)在这一战役前,曹操已基本统一了北方,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战役是什么? (5)归纳这次战役中曹操失败的原因。 课堂延伸(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热情)
1、游览三国名胜古迹──隆中、赤壁,寻觅历史足迹,开发三国历史文化。 2、举办三国历史故事会。
3、搜集曹操的诗词。读读有关“三国”的故事书。 导学案设计理念:
1、导学案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针对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质量而提出的,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抓手。
2、本导学案中仿宋字体部分是是供学生使用“学案”。 “学案”既是教学活动的媒介,也是教与学的桥梁和纽带;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路线图”、“导航仪”,也是教师导学的有效载体。 “学案”一般包括:新知导读(或学习内容)(思考题、学生交流小组讨论的问题)、知识链接、情景创设、呈现材料、活动方案、达标测评等。“学案”呈现方
式上要讲究实用、有效、易推行,可以纸质印发、电子白板投入、黑板板书等多种方式一次性或渐进式呈现给学生。
3、为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教师要在“学案”上设计导学方案。包括:学习目标(含重点难点)、情境创设,活动组织,活动过程中的评价,追加问题,重难点点拨,总结规律、温馨提示、教学反思等。当然,“导”不只包括课前设计“学案”和课中教师的引导、指导、辅导,还包括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组组之间的交流互助的引导。
4、本导学案设计出亲近学生心理、贴近学生生活,富有趣性与学科特点相符合的活动方案,一堂课由5个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主活动组成(每一个主活动又可包括若干子活动),学生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体验、感悟、探究教学内容,展示、交流学习成果,教师通过讲授、点拨、评价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
《第16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学案
年级:七年级 备课教师:张红广 姓名: 班级: 时间: 一、学习目标
1、把握六朝名称、古都。
2、把握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路线、作用。 3、把握南方经济开发的表现。 二、自主学习 (一)想一想
1、何为“六朝”?六朝时期对中国历史发展趋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从东汉末年起,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你知道为什么吗?他们南迁给南方带来了什么影响?
3、南方经济开发:(结合练习册)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4)海上贸易 (二)试一试
1、你能对照课本P80政权分立形势简图,简要说说从东汉后期到隋朝完成统一这一段中政权更替的历史吗?
2、你能在北方人口南迁图中指出北方人口南迁的主要路线吗? (三)练一练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的发展呈现出的特点有 ( ) ①封建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 ②科学技术成就重大 ③文化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④民族融合形成第一次高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东晋流传的“王与马共天下”中的“王”指的是( )
A、司马睿 B、王导 C、王猛 D、王羲之 3、下列朝代中,曾经统一过全国的是( )
A、曹魏 B、蜀汉 C、西晋 D、东晋
4、下列朝代都城在洛阳的是( ) ①魏 ②吴 ③西晋 ④东晋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5、下列关于六朝时期江南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摆脱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 B、出现逐渐上升发展的重大转折 C、农业远远落后于中原经济发达地区 D、为唐宋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6、六朝时期,中心由北向南转移的手工业部门是( )
A、冶铸业 B、制瓷业 C、造纸业 D、丝织业 7、南方经济走出低谷是在( )
A、三国时期 B、六朝时期 C、西晋 D、东晋 8、六朝时期,都城都建在今天的( )
A、北京 B、南京 C、洛阳 D、杭州 9、东汉时期,南方地区的农业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南方地区开放艰难 B、劳动力短缺 C、自然条件恶劣 D、政府不关心
10、北方人口的大量迁移,产生的作用不包括( )
A、改变了南方人少地广的局面 B、改变了南方的自然地理条件 C、刺激了南方地区经济的增长 D、提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 11、六朝时期南方经济得以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工具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统治者使仁政
12、促使六朝时期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是( ) A、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B、北方先进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传入南方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六朝统治者主要调整统治政策
13、下列哪项不属于六朝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 ) A、犁耕的推广和改进 B、火耕水耨 C、粪肥精耕 D、稻麦两熟制 14、下列关于六朝时期南方经济开发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有利条件是稳定的社会环境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补足了劳动力,提供了先进技术 C、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D、通过江南汉族人民辛勤劳动,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15、我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从何时开始( ) A、东汉末年 B、三国时期 C、西晋初年 D南北朝时期
第19课 文字演变
年级:七年级 备课教师:张红广 姓名: 班级: 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汉字的演变,认识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等。 2、能辨认甲骨文、小篆、隶书。
3、文字是文明社会的标志,汉字不仅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重点:甲骨文及其发现、作用 难点:甲骨文 构字四法 学习过程:
一、结合下列问题自学课文
1、我国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有 和 两种说法。
2、我国的文字是由 逐渐演变而来的。
3、我国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是 ,它主要保存在 (朝代)甲骨上用以记载 的文字。
4、阅读102页小字内容,说说甲骨文被发现的故事。
5、东汉时,文字学家许慎编写了一部《 》,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构字的四种方法是: 、 、 、 。 6、思考104页“阅读与练习”。
7、我国文字的字形演变主要有以下几种: 、 、 、 、 、 、 。
8、汉字不仅是一种 的工具,还是 。 二、学生互动讨论(各自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初步完成以上问题) 三、师生互动讨论
(一)文字的起源--传说与萌芽
提问问题1和2,教师简单讲授并板书。 (二)文字的发展、演变(板书) 1、帮助学生完成问题3、4、5。
2、结合课文102页“甲骨文”插图和103页小字内容讲授甲骨文及构字四法。(通过学习王懿荣、许慎为我国文字发展做出的贡献,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勤奋刻苦的精神。) 3、提问问题6并简单讲述。
4、结合课文,让学生叙述文字字形的演变过程。
5、完成问题8,结合课文104页最后一自然段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发展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四、巩固练习
1.甲骨文是( )。
A.我国最早的文字 B.比较成熟的文字 C.完全成熟的文字 2.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石刻上的文字应是( )。 A.隶书 B.楷书 C.小篆
3.举例说明构字四法。(象形、会意、指示、形声) 五、拓展延伸
你能说出本页学习资料上,课题、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学习过程分别属于哪种字体吗?(宋体、黑体、楷体) 六、板书设计
七、一、文字的起源---传说与萌芽 结绳记事 仓颉造字 二、文字的发展、演变 1、 甲骨文
2、《说文解字》----象形、指示、会意、形声 3、字形演变
第20课 青铜铸鼎
年级:七年级 备课教师:张红广 姓名: 班级: 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知道商周青铜器铸造的历史地位,青铜铸造的基本过程、青铜器的主要种类和用途。 ②了解青铜铸鼎的工艺水平及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2.能力培养
①通过课本各类青铜器图片,指导学生观赏商周青铜文物艺术水平。 ②通过课本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指导学生了解饕餮所代表的动物。 ③通过博物馆参观和观后交流,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④通过青铜器精品图片的收集和制作壁报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介绍商周青铜器铸造的规模和范围,使学生明确商周时期我国已从石器时代进入到青时代,商周两朝是中国青铜朝代的高峰,商周的青铜文明处于当时世界的前列。 ②介绍商周青铜器铸造的复杂工艺过程,使学生了解当时手工业工艺之精湛、手工业作坊规模之大、生产组织和管理水平之高,从而认识集体通力协作的力量。
③介绍商周青铜铸造器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 〖教学要点〗
1.重点:商周青铜铸造的历史地位、工艺制作、基本种类和用途。 2.难点:青铜器由铜、锡、铅的合金冶炼而成, 教学流程
一、 书法模拟,导入新课:利用小黑板写出“鼎”字的各种字形。
看来同学们对“鼎”挺熟悉的,谁知道什么是“鼎”吗?(生:“鼎”就是锅;是一种乐器;是一种烧香用的,庙里都有;是一种青铜器;是祭拜祖先用的) 二、预习新课,探求新知:
问题:1.司母戊鼎是由青铜铸造的,那什么是青铜器呢?
2.青铜器是的铸造过程是怎样的呢? 3.青铜器按照用途可分为哪几类? △课堂小结
青铜冶铸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青铜铸鼎是商周高度文明的象征,青铜文化又是我国民族文化瑰宝。今天通过商周青铜铸鼎的教学,使我们初步了解青铜铸造的复杂工艺过程,知道青铜器的种类和用途,欣赏青铜文化的艺术价值,明确青铜文物的历史地位和文物价值。
第21课 诸子百家
年级:七年级 备课教师:张红广 姓名: 班级: 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知道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掌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及他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贡献;(重点) 3、了解孟子、老子、韩非、墨子、孙子等诸子的主要思想。 自主探究: 1、我的教材我理解
“诸子百家”是对 春秋战国 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百家”中的主要流派有 儒家 、 道家 、 法家 、 墨家和兵家等,各学派间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明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形成 “ 百家争鸣” 的局面。
注意:“子”是中国古代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百”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表示当时流派的众多和学说的纷争。 2、我的教材我整理
把有关诸子的名言警句整理在下边,并试着理解其大意。(要求合理安排、字迹工整) P103《论语》含义:自己不想干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为国家要无怨无悔,为家庭要任劳任怨。自己明白的事,也让别人明白是,自己能做的事,也要帮助别人做
到。体现了孔子仁爱的博大胸怀。
P104“孟子语”:我很注意修身养性,培养正义之气。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庭,家庭的根本在于家庭成员的修养。
P107“韩非语”: 惩罚罪过不避让大臣,赏赐善行不遗忘百姓。指惩罚和奖赏应一视同仁,不应因人的地位不同而区别对待。也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地位高低之分。 P107“孙武语”: 用兵的方法不可长时间只用一种, 好似水一样 没有任何形态。孙子想表达的思想为用兵长胜之道在于多变 让敌人琢磨不透
教学总结: 流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地位 孔子 思想核心:仁、礼; 儒家创始人,政治家、思想家和教教育思想:首办私育家。后世尊为“至圣”。 学,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等 思想核心:仁政、民贵君轻。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提倡做人要有骨气。 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主张历史是发展变化的,今世必然胜于前世;强调“法治”;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理论。 把儒家学说发扬光大,后世尊为“亚圣” 儒家 孟子 道家 老子 道家学说的创始人。道教尊其为“道家始祖” 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法家 韩非 墨家 墨子 非攻、兼爱、举贤、墨家学派创始人 节俭 兵家 孙子 知己知彼,百战不兵家始祖 殆;避实击虚;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主备人 张红广 协备人 徐艳 审核人 审阅人 学生姓名 课题 班级 学习小组 课型 新授课 使用时间 课时 学生笔记栏: 第23课科学技术(上) 学习目标 1. 把握汉代《九章算术》及祖冲之的数学成就。 2.把握《石氏星经》、二十四节气及《太初历》等天文历法史实。 3.把握《齐民要术》《水经注》的作者、作品内容及地位。 二、学练提纲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能独立完成的先 独立完成,遇到疑难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 (一)试一试 1.试归纳中国古代数学成就并制作成表 朝代 内容 成就 地位 2 .试归纳中国古代(隋唐之前)天文、历法、地学成就表 学科 朝代 成就 地位 天 文历法 农学 地学 (二)练一练(1-8为必 作,9、10为选 作) 1、南朝时,在数学方面为世界科学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 A、张衡 B、刘徽 C、祖冲之 D、刘歆 2、《水经注》的作者是( ) A、郦道元 B、张衡 C、贾思勰 D、祖冲之 3、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著作是( ) A、《缀术 》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伤寒杂病 论》 4、南北朝时有一本专著,在唐初被列入“算经十书”,成为官定算术教科书的是( ) A、《缀术》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九章算术》 5、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制定出了一年中的24个节气,这个历史时期是(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6、下列内容不是《齐民要术》内容的是( ) A、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 B、要改革生产技术 C、农业生产遵循 自然规律 D、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 7、“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出自( ) A、《缀术》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黄帝内经》 8、一个东汉的地主家的会计计算地主家的田亩面积,他的知识可能会来自下列哪本书( ) A、《缀术》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九章算术》 9、材料“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农学家,他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他著有一书,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方法。” 请回答: ⑴这位农学家是谁?生活在什么朝代? ⑵他著有什么书? ⑶这部书有何重要价值? 10、商周至南北朝时期,我国数学取得 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用表格形式列出商朝、春秋战国、汉朝及南朝这四个历史时期所取得的数学成就。
第24课 科学技术(下)
年级:七年级 备课教师:张红广 姓名: 班级: 时间: 一、学习目标
1.把握造纸术的发明、改进、传播过程及其对世界文化传播的重大影响。 2.把握秦汉时期的著名医学家及其医学成就。
二、学练提纲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能独立完成的先独立完成,遇到疑难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
(一)想一想
1.在纸发明以前,我国充当书写工具的材料有哪些?
2.我国何时发明了纸,后来谁改进了造纸术,改进技术后造的纸有何优点?造纸术是怎样传遍世界的?你能简要谈谈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吗?
3.你知道地动仪是怎样的一种仪器吗?它是何时由谁发明的?它的发明重要意义?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冶铁技术的国家之一。你能说说我国冶铁技术的发明过程及其意义吗?
(二)试归纳中国古代(隋唐之前)的医学成就
朝代 人物 发明 成就 (三)练一练(1-7为必作,8、9为选作) 1、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是在( )
A、春秋前期 B、商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春秋后期 2、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最早出现于( )
A、秦朝 B、西汉前期 C、西汉末期 D、东汉 3、东汉末年发明“麻沸散”的著名医学家是( )
A、扁鹊 B、张仲景 C、张衡 D、华佗 4、下列事件与扁鹊有关的是( )
A、针灸和外科手术 B、创制麻沸散 C、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D、创建“四诊法” 5、奠定张仲景医圣地位的成就是( ) A、“四诊法” 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麻沸散” 6、医疗体操“五禽戏”的创造者是(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许慎 7、在纸发明前我国通常用的书写材料是( ) A、龟甲、兽骨 B、青铜器 、玉石器 C、竹简、木牍 D、竹简、木牍、帛
8、材料 138年2月3日,常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迹象)。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后汉书》
请回答:
⑴“京师”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⑵这种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叫什么?是谁在哪一年发明的?有何意义?
⑶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9、阅读下列材料
“我国传统的医学称之为中医学。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学的实践和理论都有很大进步,出现了扁鹊等名医。??秦汉至魏晋南北朝,中医学更有长足发展,逐渐汇成
正在阅读:
七年级上历史(华师大版)导学案所有01-30
自旋轨道耦合计算探索过程分析 - 图文11-23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解析》下试卷06-18
素质与思想品德教育大作业要求01-30
农村入党的程序09-08
黄果树瀑布作文450字06-30
中债登收益率算法01-31
家乡的海河外滩公园作文400字07-09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华师大
- 年级
- 所有
- 历史
- 精准扶贫第一书记做法发言材料
- 内部审计之二以风险为基础制定计划,确定内部审计活动的优先次序
- 中级财务管理(2014)第六章 投资管理 单元测试下载版
- 博弈考试习题
- 南海区“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通过版
- 毕业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 我国遭受反倾销措施现状及对策分析
- 上海牛津英语7BU3综合练习
- “一名党员一面旗”演讲稿
- 从《离骚》看屈原的爱国思想 -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 河南省2016年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答案(亲测100分)
- 1-2-2(教案)核心价值的基本要义
- 关联词练习
- 听力课本听力原文 - 新世纪视听说4(第三版)听力文本资料B4-U3听力原文
- 2015武汉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期中试卷
- 现代汉语试卷
- 理财学复习题
- 多芬企业网络整合营销案例分析
- 医学类有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 2012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场作文资料 凡高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