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5337-2006水电水利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

更新时间:2023-05-13 15:3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ICS 27.140 DL

P10

备案号:J519-2006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

水电水利工程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slope for hydropower and water resources projec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目 次

前言

1 范 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3) 4 基本规定………………………………………………………………………………………(4) 5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内容 …………………………………………………………………………(7) 6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9) 7 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11) 8 边坡监测 ………………………………………………………………………………………(13) 9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5) 附录A(资料性附录)边坡工程地质分类…………………………………………………………(17) 附录B(资料性附录)边坡岩体质量分类 …………………………………………………………(21) 附录C(资料性附录)滑坡分类 ……………………………………………………………………(24) 附录D(资料性附录)工程边坡治理 ……………………………………………………………(26) 附录E(资料性附录)边坡稳定计算极限平衡分析方法 …………………………………………(28) 附录F (资料性附录)工程边坡安全监测

条文说明 ………………………………………………………………………………………………(36)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精神安排编制的。 

边坡失稳将严重危害建筑物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随着水电水利工程规模的加大,边坡稳定性问题更加突出。为了提高水电水利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的质量,根据GB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确定的边坡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和内容,编制了本技术规程,规定了具体的要求、方法、手段以及评价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杜伯辉 曹永成 张性一 王惠明 钟辉亚 李跃 胡大可 邹文志。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电水利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大型水电水利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地质条件复杂的中型水电工程边坡的工程地质勘察可参照执行。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012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50218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GB50287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DL5006 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补充部分 DL5073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DL5077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DL/T5109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地质规程

DL5180 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 DL/T5185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测绘规程 SL264-2001 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0.1

边 坡 Slope

位于主体(建筑物、城镇、河流、水库等)一侧具有一定倾斜度地形的地质体。 3.0.2

自然边坡 Natural Slope 自然营力作用下形成的边坡。 3.0.3

工程边坡 Cut Slope

由人类工程活动而形成的边坡。 3.0.4

库岸边坡 Reservoir Bank Slope 水库周边受库水作用影响的边坡。 3.0.5

岩质边坡 Rock Slope

由各种结构面切割的岩体组成的边坡。 3.0.6

土质边坡 Fill Slope

由土、砂石土、或土石混杂组成的边坡。 3.0.7

顺向边坡 Consequent Slope

边坡与层面同向,坡面与层面走向夹角小于30°。 3.0.8

反向边坡 Obsequent Slope

边坡与层面反向,坡面与层面走向夹角小于30°。 3.0.9

横向边坡 Transverse Slope

边坡与层面斜交,坡面与层面走向夹角大于60°。 3.0.10

斜向边坡 Insequent Slope

边坡与层面斜交,坡面与层面走向夹角介于30°~60°之间。 3.0.11

平迭边坡 Horizontally Bedded Slope 近于水平的岩层构成的边坡。 3.0.12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稳定性系数 Factor of Stability

作用在滑动面(或滑体)的抗滑力(或力矩)与滑动力(或力矩)的比值。 3.0.13

安全系数 Factor of Safety

为保证边坡稳定而采用的具有一定安全储备的稳定性系数。 3.0.14 崩塌 Falling

陡崖前缘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下坠滚落的现象。 3.0.15 倾倒 Toppling

层状结构边坡,表部岩层逐渐向外弯曲、拉裂、倒塌的现象。 3.0.16 溃屈 Buckling

层状结构顺向边坡的上部坡体沿软弱面蠕滑,由于下部受阻而出现岩层鼓起、拉裂、脱层的现象。 3.0.17 拉裂 Tensile

边坡岩体向临空方向产生蠕变,局部拉应力集中而出现拉开、扩展、移动的现象。 3.0.18 流动 Flow

碎屑类土石堆积体饱水后在重力作用下,向坡脚或沟谷流动形成碎屑流动的现象。 3.0.19

滑坡 Landslide

岩(土)体,沿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整体下滑的现象。 3.0.20

滑坡体 Slip Mass 产生滑动的岩土体。 3.0.21

滑动面 Slip Surface

滑坡体沿之滑动的剪切破坏面。 3.0.22

滑动带 Slip Zone

滑床与滑坡体间具一定厚度的滑动碾碎物质的剪切带。 3.0.23

滑床 Slip Bed

滑坡体下伏未发生移动的岩土体。 3.0.24

滑坡壁 Slip Cliff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滑坡体后缘因滑坡而形成的裸露的陡壁。 3.0.25

滑坡舌 Landslide Tongue

滑坡体前缘推覆于地面而形成的舌状伸展部分。 3.0.26

滑坡裂隙 Landslide Crack 滑坡过程中形成的裂隙。 3.0.27

滑坡洼地 Landslide Graben 滑坡体后缘中相对低洼的负地形。 3.0.28

滑坡鼓丘 Landslide Drumlin

滑坡前缘受阻,受到挤压而隆起形成的小丘。 3.0.29

滑坡体前缘 Landslide Toe 滑坡堆积体前边界线。 3.0.30

滑坡体后缘 Slip Top 滑坡体后部边界线。 3.0.31

顺层滑坡 Consequent Landslide 沿岩层层面滑动的滑坡。 3.0.32

切层滑坡 Insequent Landslide 滑动面切过岩层层面的滑坡。 3.0.33

推移式滑坡 Push—type Landslide

由边坡上部失稳坡体推动下部坡体而产生的滑坡。 3.0.34

牵引式滑坡 Drag(retrogressive) Landslide

由边坡下部坡体失稳滑动,引起上部坡体失稳而产生的由下而上依次下滑的滑坡。 3.0.35

平移式滑坡 Horizontal—push Landslide

由于后缘推力(主要是水压力)骤然增大而发生于平迭边坡中的顺层滑坡。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4基本规定

4.0.1为统一边坡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技术要求,并使其能符合GB50287及有关规程的要求,提高勘察成果质量,制定本技术规程。

4.0.2边坡工程地质勘察任务是查明水电水利工程建设区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因素,评价边坡稳定的现状,预测边坡变化趋势,为边坡工程的设计提供地质资料,参与边坡治理方案的设计研究和治理效果的检验。

4.0.3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可结合建筑物区工程地质勘察进行,当存在对工程有影响的失稳或潜在失稳或高陡边坡时,应进行专门性勘察。

4.0.4应重视和加强边坡施工地质工作。施工地质工作内容和要求应符合DL/T5109的有关规定。 4.0.5水电水利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除应符合本技术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5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内容

5.1 岩质边坡

5.1.1岩质边坡勘察内容应包括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分类、边坡岩体质量分级和边坡稳定性分类、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分析与稳定性评价等。 5.1.2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调查河谷和溪沟的形态、对称情况、切割深度、阶地分布与掩埋情况,查明自然边坡的高度、坡度及坡形。

2 查明组成边坡的地层岩性、软弱夹层(带)的分布、性状与成因类型,划分工程地质岩组。 3 确定边坡所在的褶皱部位和岩层产状及其变化,划分边坡结构类型;查明对边坡稳定性有影响的结构面分布、产状、性状;进行节理裂隙统计,计算节理连通率;分析各类结构面及其组合的块体与坡面的关系,初步确定可能的变形破坏方式。

4 查明边坡岩体卸荷裂隙的分布、规模及特征,进行卸荷带划分;查明边坡岩体风化程度,划分风化带;分析卸荷与风化的关系。

5 收集边坡区水文、气象资料;查明地下水的类型、补排条件、地下水位埋深及变幅、泉水分布与流量变化;查明边坡岩体的渗透性和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水位观测时段不宜小于1个水文年。

6 进行边坡岩体物理力学特性测试,重点研究对边坡稳定性有影响的软弱夹层(带)的变形特性和不同条件下的抗剪强度。

5.1.3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应进行边坡工程地质分类,边坡的一般性分类参见附录A.1;岩质边坡按岩体结构分类参见附录A.2。

5.1.4根据边坡岩体变形破坏特征和变形破坏机理进行边坡的变形破坏分类,参见附录A.4。 5.1.5进行边坡岩体质量分级和稳定性分类,参见附录B。

5.2 土质边坡

5.2.1土质边坡勘察内容应包括地形地貌、土层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边坡类型划分及破坏形式和稳定性评价。

5.2.2调查边坡所处地貌单元、沟谷发育情况;查明土质边坡坡度、高度和坡面形态。

5.2.3查明土体的厚度、物质组成、成因类型,进行土层划分。必要时,查明土层底部基岩面起伏形态。

5.2.4收集边坡区水文、气象资料;调查泉水露头的分布和流量变化;查明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分布与埋藏条件、含水层的水力联系、补排条件和透水性;必要时进行地下水位观测,观测时段不宜小于1个水文年。

5.2.5查明边坡坡面上的隆起、塌陷、张裂缝等变形迹象的分布,在雨后应加强观察。

5.2.6进行边坡土体物理力学特性测试,根据土体的成因类型和颗粒组成,进行渗透稳定性、振动液化、膨胀性、耐崩解性、湿陷性等专门性研究。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5.2.7按土的性状进行边坡分类,参见附录A.3。

5.3 滑 坡

5.3.1滑坡的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滑坡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气象; 2 滑坡体的分布范围、边界条件、物质组成、厚度和体积; 3 滑动面(带)的形态、物质组成和物理力学性质; 4 滑床的岩性及完整程度; 5 滑坡引起的变形、破坏迹象; 6 滑坡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7 研究其形成年代。

5.3.2 研究滑坡的成因、发展规律;进行滑坡类型的划分,参见附录C.1;区分滑坡的发育阶段,滑坡发育阶段的划分参见附录C.2。

5.3.3 根据勘察成果,进行稳定性分析,预测稳定性变化趋势,进行稳定性分区。必要时布置或完善监测系统,监测其动态变化。

5.3.4 应依据滑坡所处的部位、滑坡类型、发育阶段、稳定性及发展趋势分析滑坡对水工建筑物施工、运行和交通、航道的不利影响,以及滑坡涌浪的危害性。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6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6.1工程地质测绘

6.1.1工程地质测绘方法与要求应按DL/T5185进行。

6.1.2地质测绘的范围,应包括工程所涉及的边坡及可能对边坡稳定性有影响的地段。

6.1.3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可根据边坡的规模、地形地质条件确定,平面测绘为1:500~1:2000,剖面测绘为1:200~1:1000。

6.1.4.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位按方格网布置地质纵横剖面测绘。地质纵剖面宜沿主要位移或滑动方向布置;横剖面宜在其上、中、下三部位布置。当边坡变形破坏范围较大时,应适当加密剖面。 6.1.5在工程地质测绘中宜利用计算机建立岩体节理模拟网络模型。

6.2 勘 探

6.2.1勘探工作的布置应在地质测绘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勘探方法应根据勘察目的、岩土特性和综合利用的原则确定,一般以钻探、洞(井)探为主,同时可采用物探、槽探。每一工程边坡的勘察不宜少于2条勘探线。

6.2.2物探方法应根据边坡环境条件、岩土体物理性状选择。常用的方法有地震波法、电法、测井和孔内电视等。物探方法应与其它勘探方法综合使用,相互验证。 6.2.3钻探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每一条主勘探剖面至少有3个钻孔控制,钻孔应深入可能变形失稳界面以下10m~20m。 2 布置钻孔时,宜结合测试和监测网的布设一并考虑。 3 在软弱带或滑动带重要部位,应采取原状样。

4 钻进时应对不同的含水层进行地下水位观测,记录冲洗液的渗漏情况,并视需要进行水文地质试验,了解岩土体的透水性,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6.2.4洞、井勘探应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布置。当软弱结构面或滑动面(带)为中、高倾角时宜采用平洞,缓倾角时宜采用竖井,其深度应穿过可能失稳界面或弱风化带。

6.3 测 试

6.3.1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岩土的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应分别按DLj203、DL5006及GB/T50123进行。

2 试验项目可根据边坡的地质条件、规模、重要性参照表6.3.1选择;试验样品和现场试验地点应具有代表性。

3 对控制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岩土层及软弱夹层,或滑动面(带)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每层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试验组数不应小于6组。

4 直剪试验的最大一级法向应力及三轴试验最大一级侧压力的大小应结合工程荷载和边坡岩体应力选定,剪切方向宜与滑移方向一致;直剪试验应分别测定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

表6.3.1 边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项目表

岩土种类

试验项目

成分测定

粘土矿物、水溶盐含量、有机质含量 物理性质

土(包括粘性土、颗粒分析、天然含水率、孔隙比、干、湿密度、流限、塑限、比重、膨砂性土、黄土、软胀性 土、砂砾石等) 水理性质

渗透系数;必要时作耐崩解、湿陷、渗透变形、溶滤 力学性质

压缩试验、承载试验、标贯、触探试验、直剪试验、三轴试验 成分测定

矿物、化学成分、水溶盐含量、水质分析 物理性质

含水率、颗粒密度、块体密度、孔隙率、吸水率及饱和吸水率

岩石(包括硬质水理性质 岩、软质岩及软弱耐崩解性、软弱夹层渗透变形、溶滤及渗透系数 夹层) 单轴抗压强度、点荷载强度

力学性质

直剪试验:岩体结构面直剪和岩体直剪

变形试验:承压板法、钻孔法 岩块及岩体声波波速 岩体应力

6.3.2为研究滑坡的变迁历史宜测定滑动带物质的绝对年龄,常用的方法有:热释光法(TL)、电子自旋共振法(ESR)和放射性碳(14C)等。各种方法的测定对象和适用范围可参照表6.3.2。

表6.3.2 滑动面测龄主要方法表

方 法 放射性碳(14C)

测定对象

可测年限

万年 0~6 0.1~300 0.1~150

成果分析和应用 测定年龄区间 测定年龄区间,最晚一次活动年龄

测定年龄区间,最晚一次活动年龄

含碳淤泥、方解石、骨骼、碳化木、贝壳等 石英、方解石、碳酸钙

热释光(TL)

沉淀物、烘烤层

碳酸钙类、石英、火山

电子自旋共振(ESR)

灰、石膏等

6.3.3为研究边坡变形破坏部位、破坏机制及破坏过程,对重要的边坡视需要进行模型试验。主要方法有:边坡模型试验、底面摩擦模型试验和离心模型试验。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7 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7.1 一般规定

7.1.1依据建筑物地段自然边坡的稳定性状和可能产生变形破坏模式及规模等,分析分析评价工程边坡的稳定性。当自然边坡稳定差,可能产生失稳时;或自然边坡稳定性好,但由于环境和工程因素的影响,可能造成工程边坡失稳时,应对工程边坡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建议。 7.1.2稳定性分析评价应包括下列工作内容:

1 依据边坡岩土体结构、性状等资料,确定边坡可能的变形破坏模式和边界条件;

2 分析影响边坡稳定性的环境和工程因素,确定工程边坡的稳定性及可能的变形破坏模式和边界条件;

3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确定分析计算中的各种荷载组合、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4 稳定性分析与综合评价;

5 提出潜在不稳定和变形破坏边坡的治理措施建议及监测方案意见。边坡治理原则和措施参见附录D。

7.2 参数选择与荷载

7.2.1边坡稳定性计算参数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边坡岩土体主要物理力学参数;

2 滑动面、控制性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参数和岩土体变形特征参数。

7.2.2 确定计算参数时,应根据试验统计成果或反分析计算成果,结合经验数据综合分析确定。

1 根据试验成果选定参数时应符合GB50287的规定;

2 反分析中稳定系数Fs取值建议:蠕动挤压阶段宜采用Fs=1.00~1.05,初滑阶段宜采用Fs=0.95~1.00。

7.2.3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荷载组合。作用在边坡上的荷载包括:

1 自然作用力:包括自重、地下水作用力(静水压力、动水压力)、地震作用力和岩体应力。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和Ⅶ度以上的地区应考虑地震作用力,地震荷载的确定参见附录E;

2 工程作用力:影响边坡稳定的工程作用力,包括建筑物传递至边坡的作用力、库水压力、加固边坡时的锚固力、渗透水压力等。

7.3 稳定性分析

7.3.1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应根据边坡结构特征、岩土体性质、边坡破坏类型等选择合适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对重要的边坡应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综合分析,评价其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稳定性。

7.3.2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有自然历史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图解分析法、岩体质量分级法、有限元法和极限平衡分析法等,前三种为定性分析方法,后三种为定量~半定量分析方法,其中极限平衡分析法是边坡稳定计算的基本方法。

7.3.3极限平衡分析法。根据可能失稳边坡的物质组成和边界条件、变形破坏模式,可分别采用圆弧型滑面滑动分析法、平面型滑面滑动分析法、楔形体滑动分析法、折线型滑面滑动分析法和倾倒破坏分析法(参见附录E)。

7.3.4提出工程边坡开挖坡形、坡比的建议。

7.4 稳定性评价标准

7.4.1水电水利工程边坡的级别,根据边坡所影响建筑物级别及边坡失事的危害程度,按表7.3.1的规定划分为3级。边坡失事仅对建筑物运行有影响而不危害建筑物和人身安全的,经论证,该边坡级别可降低一级。

表7.4.1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级别划分表

边坡级别 所影响水工建筑物级别

1级 1级 2级 2、3级 3级 4、5级

注:水工建筑物级别按DL5180确定。

7.4.2水电水利工程边坡稳定计算分析应区分不同的荷载组合或运用情况。采用平面刚体极限平衡方法中的下限解法进行计算时,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小于表7.3.2的规定。

表7.4.2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最小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表

荷载组合或运用情况

边坡级别 基本组合 特殊组合Ⅰ 特殊组合Ⅱ

(正常运用) (非常运用) (非常运用)

1级 1.30~1.25 1.20~1.15 1.15~1.10 2级 1.25~1.15 1.15~1.05 1.05 3级 1.15~1.05 1.10~1.05 1.05 注1:荷载计算及组合,应满足DL5077的有关规定。

注2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8 边坡监测

8.0.1边坡监测可直接获得边坡信息,掌握边坡稳定状况;检验稳定性分析结果与治理措施的效果;对边坡变形发展趋势作出预测,为优化工程设计、安全施工及运行服务。

8.0.2边坡监测可分为勘察期间监测和施工运行期间监测。施工运行期间监测要求参见附录F。 8.0.3应在充分研究边坡地质勘察资料基础上,结合工程边坡的设计方案布设监测网。监测网布设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监测网应能控制工程边坡及其潜在变形边界,并沿可能滑移方向布置重点监测剖面; 2 边坡监测应采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分期进行,地面(外部)监测、地下(内部)监测和地质巡视观察相结合,各种监测手段应相互配合、相互佐证;

3 监测项目的选择应重点突出、目的明确,并根据边坡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地质异常情况及时调整; 4 监测点的布设宜利用已有的钻孔、平洞。

8.0.4根据边坡的地形地质条件、监测目的进行监测手段的选择。常用的监测手段有:

1 边坡地面(外部)监测:高等级三角网及水准测量、对标监测、测缝计、倾斜计、视准线等。 2 边坡内部监测:钻孔倾斜仪、多点位移计、应力计、应变计、地下水位计、水压力计、断层活动监测仪、静力水准仪等。

3 水文气象监测:雨量计、水尺等。

8.0.5应根据边坡变形破坏类型和现场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观测仪器设备。

1 当边坡已经产生滑动时,可采用钻孔倾斜仪,当产生拉裂时可采用测缝计,浅层差异性的块体运动可用伸长计、静力水准仪、倾斜仪等;

2 应视可能位移量大小选择量程与其相适应的仪器; 3 根据安装点的工作条件选择仪器类型。

8.0.6观测周期应根据边坡的变形阶段、水文气象条件确定。一般情况下是定期观测,当边坡处于位移加速阶段或暴雨、洪水时,应加密监测。

8.0.7监测数据要及时整理。并结合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等进行监测数据综合分析,提出监测简报、年度监测报告和总报告。监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边坡的地形地质概况、变形的发生发展情况; 2 监测布置、方法、精度; 3 各种监测数据的历时变化统计;

4 分析监测数据的动态规律及相关性,比较边坡不同部位的监测数据的差异性,结合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等分析其对监测数据的影响程度;

5 依据监测数据判断边坡稳定性现状,预测变化趋势; 6 提出施工和运行期间监测工作的意见。 8.0.8监测报告应包括下列附图: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1 监测地段主要地质图; 2 监测网布设图;

3 主要监测项目结构安装图;

4 位移(或变形)历时曲线、位移平面矢量图; 5 地下水位(或水压)历时曲线图; 6 降雨量历时曲线图; 7 其它各种监测数据分析图件。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9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9.1 一般规定

9.1.1当进行边坡专门性勘察后,应编写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9.1.2搜集、调查、测绘、勘探、测试、监测等原始资料,应进行整理、检查、分析后方可作为报告编制的依据。

9.1.3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应包括正文部分和附件部分。

9.2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内容

9.2.1报告正文应包括前言、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岩土体结构、岩土体物理力学特性、变形机制分析、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结论和建议等。 9.2.2前言宜包括下列内容:

1 勘察任务、目的和要求;

2 工程概述、勘察工作概况、完成的工作项目和工作量。 9.2.3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自然地理概况(包括气象与水文); 2 地形地貌; 3 地层岩性; 4 地质构造; 5 水文地质; 6 物理地质现象; 7 地震。

9.2.4结构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岩质边坡一般应包括:边坡各区岩体结构特性与岩体质量评价,主要结构面组合及其与边坡的关系,不稳定或潜在不稳定岩体的范围、边界条件及规模;

2 土质边坡一般应包括:土体分布范围、厚度与规模,基岩面形态特性,土体结构,各土层分布、厚度及土质类型。

9.2.5力学特性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岩质边坡应包括岩石和主要结构面的物理力学试验成果、边坡稳定性计算所需要的参数建议值; 2 土质边坡(包括滑坡)应包括各土层、土体与基岩接触面的物理力学试验成果、边坡稳定性计算所需要的参数建议值;

3 必要时应包括地下水水质分析成果和侵蚀性评价。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9.2.6边坡变形机制分析宜包括:自然边坡形态、变形迹象、监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变形破坏机制、影响诱发因素、发展阶段。

9.2.7稳定性分析与评价宜分区进行,可分定性与定量分析,内容包括:

1 边坡稳定性分区及破坏模式确定; 2 稳定性计算的工况及参数、计算成果分析; 3 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4 工程边坡坡形、坡比的建议;

5 边坡施工运行期间监测意见和治理建议。 9.2.8结论与建议。

9.2.9报告附件可包括下列内容:

1 附图

1)工程地质平面图; 2)工程地质剖面图; 3)主要钻孔柱状图; 4)主要平洞、竖井素描图; 5)岩体节理裂隙等值线图、玫瑰图; 6)结构面赤平投影图。

视需要附工程地质平切面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基岩面等高线图、变形观测曲线图、地质素描及照片等。

2 附表

1)岩土试验成果汇总表; 2)水质分析成果表; 3)位移(变形)观测成果表。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边坡工程地质分类

A.1 边坡一般性分类按表A.1确定:

表A.1 边坡一般性分类表

分类依据

分类名称 自然边坡

与工程关系

工程边坡 库岸边坡

岩 性

岩质边坡 土质边坡 缓 坡 斜 坡

边坡坡度

陡 坡 峻 坡 悬 坡 倒 坡 超高边坡

边坡高度

高边坡 中边坡 低边坡

分 类 特 征 说 明

自然营力作用下形成的边坡 由人类工程活动而形成的边坡 水库周边受库水作用影响的边坡 由各种结构面切割的岩体组成的边坡

由土、砂石土、或土石混杂组成的边坡 边坡坡度: α≤10°

10°<α≤30° 30°<α≤45° 45°<α≤65° 65°<α≤90°

α>90°

坡高: h≥100m

30m≤h<100m 10m≤h<30m

h<10m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表A.2 岩质边坡分类表(按岩体结构)

序号

边坡结构分类 类型 亚类 块体 结构 边坡

岩石类型 岩浆岩、厚层变质岩、厚层沉积岩。

岩 体 特 征 岩体呈块状巨厚层状,结构面不发育,多为刚性结构面,贯穿性软弱结构面少见。 边坡与层面同向,坡面与层面走向夹角小于30°,岩体多呈互层状,结构面发育,软弱夹层和层间错动带常为贯穿性软弱结构面。

边坡稳定特征

边坡稳定条件好,易形成高陡边坡,

失稳形态多沿某一结构面崩塌或复合结构面滑动。滑动稳定性受结构面抗剪强度与岩石抗剪断强度控制。 层面或软弱夹层形成滑动面,坡脚切断后易产生滑动,倾角较陡时易产生溃屈或倾倒。稳定性受坡角与岩层倾角组合关系、顺坡向软弱结构面的发育程度及抗剪强度所控制。

1

层状 顺向

2

层状 结构 边坡

层状 反向

层状 横向 层状 斜向 层状 平迭

碎裂 结构 边坡 散体 结构 边坡

各种厚度的沉积岩、层状变质岩和成分复杂多次喷发的火山岩。

岩层较陡时易产生倾倒弯曲松动变

边坡与层面反向,坡面形,坡脚有软层时,上部易拉裂,局与层面走向夹角小于部崩塌滑动。稳定性受坡角与岩层倾30°,岩体特征同上。 角组合、岩层厚度、层间结合力及反

倾结构面发育与否所控制。 边坡与层面斜交,坡面与层面走向夹角大于60°,岩体特征同上。 边坡与层面斜交,坡面与层面走向夹角介于30°~60°之间,岩体特征同上。

边坡稳定性较好,注意楔形体结构面产生的失稳现象。

易形成层面与节理组成的楔形体滑动或崩塌。层面与坡面走向夹角越大稳定性愈好。

3

4

在坡底有软弱夹层时,在孔隙水压力

近于水平岩层构成的

或卸荷作用下产生向临空面的滑移、

边坡,岩体特征同上。

崩塌。

岩体结构面发育,岩体

构造影响带、破

宏观的工程力学特性边坡稳定性较差,稳定坡角取决于岩

碎带、蚀变带或

已基本不具备由结构块间的镶嵌情况和岩块间的咬合力。

风化破碎岩体。

面造成的各向异性。

构造破碎及其由碎屑泥质物夹大小

边坡稳定性差,稳定坡角取决于岩体

强烈影响带、强不规则的岩块组成,软

的抗剪强度,滑动面呈圆弧状。

风化破碎带。 弱结构面发育成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dge.html

Top